數字化空間設計范文
時間:2023-12-14 17:39: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字化空間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目的 利用醫院數字系統,有效地對已執行的醫療項目進行費用鎖定,防止非法退費。方法 在收費明細中增加字段,執行科室在執行完成時,寫入已執行標識,鎖定退費事件的發生。結果 1經過一年是運行效果良好。結論 利用執行標識,控制退費的方法,實現簡單效果可靠。
【關鍵詞】 數字化醫院 醫院業務流程 退費 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Summary Purpose Use the digital hospital system effectively locking the medical project cost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prevent the illegal refund. Method Add a field in charges details table. After assessing and treating , Write a value into table for locking refund case. Result Good effect to run for one year. Conclusion It is simple and reliable using a value to control refund.
【Key words】 Digital Hospital Hospital business process Refund Control
隨著社會對醫療需求的不斷增加,提高有限醫療資源的利用率,是醫療機構亟待解決的課題。醫院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優化就診流程,是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的捷徑。然而,縱觀國內醫療機構,由于每一個醫療機構的硬件設施、人員配置、學科分配、醫務人員習慣的不同,其流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目前還沒有一套能夠適應所有醫療機構業務流程的軟件。因此醫療機構的數字化建設,必須在滿足國家衛生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及社會需求的基礎上[1],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具體流程的設計和環節的管控。
我院自2008年9月開始進行全院的數字化建設,歷時已一年。現就我院在建設中有關退費控制的一些心得總結如下,供參考。
1 原有退費控制流程
我院原有的退費流程是:患者收費處工作人員回收兩聯發票退費收費人員上繳退費的兩聯及底聯發票財務科核查處理問題或者直接保存憑證。
1.1退費流程的漏洞分析:
該流程表面上看,交回三聯單而且有財務科的核查,從發票管理的角度看,是沒有問題的,是基于病人要帶走一聯發票的思路進行管理的。但仔細推敲可以發現存在明顯的漏洞:收費人員只要得到兩外兩聯票據,就可以自由地退掉已經執行了診療操作及檢驗檢查的費用。
1.1.1藥品的退費,是需要藥房驗證回收藥品后,在系統里面確認,然后才能退費,退費后加回庫存,整個環節是連續相扣的,由于有藥房人員的確認過程,所以不存在漏洞。
1.1.2 檢驗檢查及治療退費,整個退費過程中,患者可以直接在窗回兩聯發票,就能夠退費,流程中沒有執行科室的確認的環節,也就是說,患者只要能得到執行科室收存的發票,就能將已經執行的項目退掉。同理,不論收費人員通過何種途徑,只要能夠得到兩聯發票,就能夠在執行科室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費用退出來。退費之后,財務部門核查兩聯及底聯發票的審核模式,是無法得知退費的合法性。現在仍然有不少患者不重視自己的發票存留聯,筆者曾在門診的垃圾桶內找到不少患者存留聯發票,這就證明以上假設能夠實現。
這一漏洞一旦被利用,將給醫院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一般來說患者因為接觸流程的時間短,發現漏洞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發現,要獲得執行科室存留聯的可能性較小,而且數量也較小。對于長期使用系統和接觸操作流程的收費人員來說,發現漏洞的可能性相當大,而且獲得患者及執行科室存留聯的機會很大,一旦被利用,將不是偶發和短暫的,必將給醫院帶來較大程度的損失。因此在系統建設中,必須處封堵這個流程上的漏洞。
2 設計思路及實現方法
2.1 設計思路
2.1.1 原則是充分利用系統進行控制,在不增加患者合理要求退費難度的前提下,控制非法退費。
2.1.2 增加執行科室的控制過程,將已執行的收費項目鎖定,不能進行退費。
2.2 實現方法
2.2.1 檢查及檢驗費用退費控制方法
醫生站開具檢查檢驗單收費LIS及PACS系統檢查出報告保存報告同時將執行標記寫入收費記錄表退費模塊驗證執行標記執行標記存在禁止退費。
2.2.2 診療相關費用退費控制方法
醫生站開具收費醫囑收費醫生進行確認收費,程序將執行標記寫入收費記錄表退費模塊驗證執行標記執行標記存在禁止退費。
2.2.3 特殊情況下的退費方法
對于特殊情況下,已經執行的項目需要退費,由財務科根據管理辦法,進行另案處理,不在系統中進行處理,以免影響各科室的核算。
3 討論
黃正東、劉幼英等人認為的數字化醫院不是簡單的將醫療流程電腦化,而是要通過重組,達到優化工作流程、減少工作流程、消滅重復錄入、提高運轉效率的目的[1]。醫院流程的優化,關鍵在于能不能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同醫院的具體實際良好結合,而不僅儀是原來醫院手工操作模式的翻版。必須以醫院數字化建設為契機,提升醫院管理理念,優化醫院運作模式.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之路”[2]。
我院原有的收費退費流程,僅僅是由財務科單方面進行監控,而且監控僅僅是根據票據管理方法進行,要發現非法退費,需要進行大量的抽查或調查工作;有時即便是投入人力進行了大量的抽查工作,也難以發現非法退費的存在。因此,對非法退費的管控,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
現有的流程我們利用數字系統,在沒有增加科室的工作量的前提下,讓執行科室參退費控制。執行標記寫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醫生在醫生站確認時寫入;一種是在檢驗檢查科室報告審核程序,在出報告時自動寫入。兩種寫入方式,沒有增加工作量,同時均屬于執行后確認,只鎖定已經執行的收費項目。所以不影響未作檢查和治療的患者進行退費。
經過我院近半年的運行,控制效果顯著,同時降低了財務部門的監控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節約了財務部門的人力資源。
4 結論
利用退費標識控制退費的方法簡單,不需要對系統進行大改動,就能夠輕松實現控制,運行可靠,可供兄弟單位借鑒。
參 考 文 獻
篇2
關鍵詞:監控系統;輸油管道;泄漏監測;負壓波檢測法
中圖分類號:TP3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1-5240-04
Design of the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Oil Pipelines
WANG Dong
(Xinxiang Transmit Oil Section,Sinopec Pipeline Storage & Ransportation Company,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leakage of the oil pipeline leads to the hu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s well as huge asset loss of national economy, A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DCS for oil pipelines leakage is designed,The entire system is built based DCS , The system adopts negative pressure transient wave method to conduct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ipelines,the data of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flow are coll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ipeline and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internet. leak alarm and leak point positioning function is implement? ed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n the data of the two sites of the first and last stop.
Key words: monitoring system;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leakage monitoring; positioning; negative pressure wave theory
管道運輸是一種運量大、不受地面與氣候等因素制約、成本低以及連續作業的流體物質運輸方式;近年來,泄漏已經成為輸油管道運行的主要故障,嚴重干擾了原油的正常生產與運輸,由于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比如管道腐蝕、地面沉降、城市建設和人為打孔盜油等原因,輸油管道泄漏事故時有發生,泄漏事故一旦發生,便會造成一連串十分嚴重的連鎖反應,如能源浪費、經濟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等;為了減少損失,減輕管道事故的危害,需要在事故發生后立即檢測出來,并且能夠指明泄漏發生的位置,通過及時采取措施,可以大大減少盜油案件發生,現已有多種管道泄漏檢測方法,但它們在適用范圍、反應速度、檢測靈敏度和定位精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負壓波檢測法憑借其性價比高、簡單實用、可靠性高、檢測定位性能好的特點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應用。根據輸油管道的實際情況,通過DCS來搭建整個系統,采用了瞬態負壓波法對管道進行實時監測,全線各站設有站控,站與站互相通信,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對輸油管道在線泄漏點的檢測和定位,實現首末兩站點之間數據的實時傳輸,完成對輸油管道工況的實時檢測,及時發現泄漏并迅速定位。
圖4系統系統的工作流程
這個系統軟件由GPS校時模塊,泄漏點定位判斷,診斷監控模塊,數據傳輸模塊模塊及數據采集模塊等組成。
1)數據采集模塊
由安裝在輸油管道首末端的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對管道的溫度、流量和壓力信息進行采集,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需要將采集到的溫度、流量和壓力數據首先需要進行降噪和濾波等處理,得到的信息是模擬信息,需要轉變成數字信號方能進入DCS,通過AD模塊將模擬信號轉換成為數字信號,同時數據采集模塊讀取本地系統時鐘信息,將溫度、流量和壓力信息分別與時間信息進行打包,按照網絡數據幀格式打包成為數據幀,其中,數據頭用來標識信息起始標志、管道編號、數據特征等信息,后面跟著用來實現各端信號的對比的時間信息,數據尾包括校驗碼等,打包完整后方傳入JX-300XP DCS中,由于JX-300XP DCS具有完整的函數模塊,方便編程。
2)診斷監控模塊
數據監控模塊在運行時,首先發出數據采集命令,調用數據采集模塊對管道兩端的溫度、壓力、流量等狀態信號進行采集,然后調用數據傳輸模塊將管道首末端信號傳輸到診斷監控端,通過采用負壓波法對管道首末兩端狀態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管道是否發生泄漏,同時,完成對溫度、壓力、流量等狀態信號進行實時監測與顯示;一旦發生管道泄漏事故時,調用泄漏點定位判斷模塊進行泄漏點位置的定位。
3)泄漏點定位判斷模塊
漏點定位判斷模塊主要功能是在管道發生泄漏時候進行報警和精確定位,是系統軟件的核心部分,當溫度、壓力和流量出現異常(超出設定的閥值)時,首先發出報警,然后利用負壓波法計算出負壓波到達首末站之間的時間差t,最后由改進后的定位公式X=
行調用,傳輸介質主要使用專用的電話線,傳輸方式是使用RS-232串行接口控制Modem進行數據的定時傳輸。
5)GPS校時模塊
GPS校時部分主要是通過編程實現,為了確保管道首尾兩端時間的同步,采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來校對管道兩端數據采集模塊的系統時間,為了防止計算機時間芯片的漂移及由此引起的時間不同步,在程序中設置每一小時調用一次時間校正程序,每一個小時就工作一次,接收來自GPS接收機的信息,并對DCS進行系統時進行校正。
測試如下:管線長度L=21.8km,管徑=219mm,壁厚h=6.0mm,現場輸送量=168m3/h,首站管壓=1.7MPa,末站管壓=0.31MPa,首站溫度=51℃,末站溫度=46℃,通過對5個不同位置進行泄漏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測試結果表
輸油管道是油田的生命線,對其安全監控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針對今年來輸油管道發生的泄漏事故,設計了一套基于DCS的實時監控系統,詳細介紹了負壓波檢測法及系統實現的軟硬件,并解決了系統中存在的關鍵問題;通過數據測試,該系統能夠有效的排除站內工況調整影響,并能夠準確的對管道泄漏給出報警和定位信息,實現對輸油管道進行實時監測,制止違法犯罪行為、避免重大惡性事故發生,減少環境污染,為油田生產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1]劉恩斌.應用負壓波法檢測輸油管道的泄漏事故[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9(11).
[2]鄧士偉.基于PC104的輸油管道泄漏檢測定位系統[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2(3).
篇3
【關鍵詞】故障預防;檢修技術;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已經廣泛的應用于社會行業領域的生產工作中,使社會生產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高,社會民眾的生活質量也因此而逐步發生改變,電氣自動化的發展和應用水平也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展程度的重要標準。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基于現代科技綜合水平的提升,也為其技術研發、應用、發展提供了諸多的便利條件,使得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水平,在某些行業領域已經處于世界前列,設備故障以及設備檢修使電氣自動控制設備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其技術應用方式進行探討,對于促進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應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1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常見故障分析
電子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應用特點,便是電子工程領域的各種系統設備通過計算機技術的輔助應用,實現對其設備進行自動化控制、數據信息處理的工作過程,因其系統性、程序化以及自動控制化等基本特征,促使電氣自動控制系統對于系統內部的設備要求也相對較高。自動化控制設備需要配合系統的集中命令,完成系統賦予的某項設定功能,同時也能夠體現電氣自動化設備自身便存在的監視、自動控制、測量以及保護功能。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主要包括回路(保護和供電)、控制回路環節(自動和手動)、信號回路以及自鎖閉鎖環節等內容,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是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其應用價值的重要載體,其可能都會出現的設備故障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系統故障,設備會出現自動斷電現象;(2)電路中的電流或者電壓超出了設備的可負載范圍,因而導致設備故障;(3)設備出現帶電或者斷電的問題,只能夠通過視聽信號對其進行堅實。
2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故障預防方式
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設計方案需要進行嚴格把控,零部件的質量以及應用價值需要進行謹慎選擇應用,以提升自動化控制系統應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設計方案是設備應用以及系統運行的重要技術,因而在進行系統以及設備應用的設計時,需要對設備應用特點、技術研發以及應用需求、設備應用環境等問題進行綜合性考量。由于產品市場中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類型眾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因而進行控制設備的零部件選擇要盡量選擇常見的品類,保證廠家產品的生產質量。使用參數是考量部件適用性的重要參照標準,各種零部件的設備應用參數都應當滿足實際的應用需求,保證部件的實用性是保證自動化控制設備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由于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運行環境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在設備的選擇和應用過程中,便需要對各種散熱、絕塵等應用條件進行全面考量,保證實際的應用條件能夠與設備要求的運行條件相一致,避免由于外界因素干預,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發生。
3檢修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應用措施
由于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應用范圍逐漸拓展,其應用價值也逐步提升,為保證其良好的運行狀態,以及提升設備故障的排除效率,需要依靠完善的檢修技術應用,使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能夠盡早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檢修工作,其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具有專業的檢修技術,迎合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進行自身檢修技術的不斷更新,復雜的設備結構都能夠全面掌握,提升檢修工作效率,保證合理的檢修成本。同時還能夠結合檢修工作人員豐富的工作經驗,及時發現設備運行中可能存在的隱性故障,進而做到提前預防、提前排除的工作模式。進行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檢修需要依靠檢測技術的有效應用,通過檢測過程,確定設備出現運行故障的原因。通常情況下其檢修技術主要包括實驗室設備測試和現場設備測試等相關技術,實驗室設備測試技術主要是將自動化控制設備放置于其工作環境類似的實驗室條件中進行運行測試,進而發現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隱性故障,或者通過對運行時間以及失效量等相關數據的監測,確定設備故障出現的眼影,并以此為基出進行設備檢修工作。此種方法由于過高的檢測成本使其適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現場設備測試方式的應用則更為靈活,檢修工作人員能夠在設備運行的現場便對其運行狀態進行測試,通過在線可靠測試、停機測試以及脫機測試等綜合性測試方法,提升檢修工作的有效性。在線可靠性測試,顧名思義便是在設備的運行狀態中對其可靠性進行檢測,停機測試便是需要在設備停止的狀態下進行性能檢測,而脫機檢測則需要將設備中的部分零件進行拆卸,進而實現檢測工作的技術應用。由于這些檢測技術的應用都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因而要求相關工作人員不僅能夠掌握全面的專業技術,同時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進行靈活的檢測技術應用,提高檢修工作的工作效率。
4結論
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對于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建設發揮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其設備應用價值的提升,能夠大幅提升其技術應用的生產效率,同時產業附加值。設備故障是電子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有效的設備故障預防工作能夠避免設備故障問題的產生,而檢修工作則能夠快速排除故障隱患,使自動化控制設備盡早恢復良好的工作運行狀態。由于故障預防以及檢修技術的專業性,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靈活的實踐能力,提升設備故障問題的處置水平。
參考文獻
[1]洪博材.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故障預防與檢修技術[J].科技資訊,2015,13(07):28,30.
[2]趙志兵.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故障預防與檢修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34):153.
[3]陳迪云.淺談電氣自動化設備故障預防與檢修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3):1387.
篇4
關鍵詞:實時數據庫;體系結構;內存管理;事務調度
中圖分類號:TP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3013002
0 引言
眾所周知,面向數字化采礦的遠程監控實時數據庫系統是實現數字化采礦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的實時數據庫主要有美國OSI公司的PI、美國HONEYWELL公司的PHD和美國AspenTech公司的IP21等,國內也有北京華恒信遠科技有限公司的EI、北京和利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HiRIS、浙江中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的ESP-iSYS、上海麥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OpenPlant等,但這些實時數據庫都不是面向采礦行業的,也不適用于采礦行業惡劣環境下的遠程監控需要。因此,開發面向數字化采礦的遠程監控實時數據庫系統十分必要。本文以863項目“面向數字礦山模擬控制的遠程監控實時數據交換平臺”為背景,對面向數字化采礦的遠程監控實時數據庫系統的相關技術進行了研究并給出解決方案。
1 相關技術介紹
1.1 實時系統
實時系統可以定義為專門以及時的方式運行的計算系統,它按指定的時間要求執行各種活動,在產生合適結果的同時又滿足預先確定的定時限制。因此,實時系統的正確性概念包括所產生結果的邏輯正確性和結果產生的時間正確性兩個方面。
實時系統實時地從外部現實世界獲取數據,進行實時數據處理,再輸出結果到顯示裝置或其它應用。所以,實時系統對于數據的獲取、處理和輸出都必須有快速、及時和可靠的操作。
1.2 內存數據庫
定義:設有數據庫DB,DBM(t)DB為在時刻tDB在內存的數據集,AT(t)為在時刻t處于活躍狀態的事務集,Dt (T)DB為事務T在時刻t所操作的數據集。若在任一時刻t, TAT(t) (Dt (T)DBM(t))成立,則稱DB為一個內存數據庫,記為MMDB。
直觀地說,MMDB是數據庫的“工作版本”(當然也不排除整個數據庫)在內存的數據庫。
對于實時事務尤其是硬實時事務處理的高性能要求,傳統的常駐磁盤數據庫技術是很難適應的,以“內存數據庫”(main memory database,MMDB)技術來實現實時數據庫的底層數據存儲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實時事務。
1.3 實時數據庫系統
實時數據庫系統(RTDBS)是指其數據和事務都有定時特性或顯式的定時限制的數據庫系統,即系統的正確性不僅依賴于邏輯結果,而且還依賴于邏輯結果產生的時間。就一般的常駐磁盤數據庫系統而言,事務在系統中的運行時間是無法預測的,因而促使人們采用內存數據庫作底層支持來適應實時數據庫的要求.
實時數據庫并非是數據庫和實時系統兩者的簡單拼湊,它需要對一系列的概念、理論、技術、方法和機制進行研究開發,如實時事務處理、實時數據庫存儲管理等。
2 面向數字化采礦的實時數據庫系統功能
研發面向數字化采礦的實時數據庫系統,首先需要定制出面向地下的遠程監控實時數據交換規范,面向遠程控制的實時數據交換接口,通過可靠的實時數據庫,能夠集成常用的數據采集、傳輸協議和設備控制協議,可以實現各種信號的實時采集和控制命令的遠程的主動式觸發,并保證對遠程(井下)設備精準實時監控,而且要適用于HTTP協議和多命令的協同并發。
3 面向數字化采礦的實時數據庫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該系統可分為3個主要的層次:數據接口層、系統核心層和擴展應用層,如圖1所示。
下面,對3個層次的功能進行簡要的描述。
數據接口層:本層完成實時數據庫的數據采集工作,可以鏈接不同的數據設備,還可以定制統一開發的接口,滿足數據集成的各種需要。
系統核心層:本層完成實時數據庫系統的所有核心功能,例如數據管理、事務調度、并發控制、日志管理等。
應用接口層:本層可向其它應用系統提供服務接口,包括:數據視圖定義、數據訂閱、現場控制請求處理等;可將各種請求數據轉換為實時核心層可以理解的格式。
圖2對該系統的體系結構進行了細化。
4 實時數據庫系統關鍵技術
4.1 內存分配方法
有各種可用于實時數據庫的不同內存分配方法,但歸納起來主要分為4種:靜態分配、動態分配、便簽式存儲管理和池式分配。本系統采用動態分配方法。動態分配又可稱為可變分配或需要時分配,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當需要時動態分配或釋放內存,它能減少無用的空閑空間。
適合動態內存管理的方法有:內存池分配法、堆數組分配法、位圖分配法。本系統采用內存池分配法。內存池分配法是指在程序真正使用內存之前首先申請一塊內存備用(稱為內存池),內存池可劃分為若干內存塊,內存塊可以是固定大小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而變化。當有內存需求時,就從內存池分配相應大小的內存塊;若內存不夠,則再繼續申請新的內存塊。動態內存池分配法的優點是,有效降低內存碎片的產生, 提高內存的利用率。
4.2 實時事務調度
“實時事務調度”可以定義為:針對一組給定的實時事務,給出一個使這些事務能分別滿足其定時限制的執行順序。實時事務調度是多事務并發存取實時數據庫的支持機制,主要包括事務的優先級分配和并發控制兩部分。
實時事務優先級分派方法很多,例如:最早截止期最優先,最早釋放最優先,最早可達截止期最優先等。其中,最早截止期最優先法是實時數據庫系統較普遍使用的方法,尤其對周期的硬實時事務調度是最佳的。
實時并發控制就是解決實時事務在并發執行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沖突,目前有很多方法實現并發控制,比較常用的有:鎖式實時并發控制、時標排序法、樂觀并發控制、多影子并發控制、多版本并發控制等。其中,多版本并發控制方法特別有利于實時事務的實時性。在多版本并發控制中,每個數據可以具有多個版本,讀操作事務可以讀取沒有被覆蓋的舊版本來保證調度的可串行性。該方法通過讓數據有多個版本,大大減少了等待或夭折-重啟,并提高系統的并發度。
5 結語
面向數字化采礦的遠程監控實時數據庫系統是實現數字化采礦的關鍵技術。本文對實時數據庫系統的相關技術進行簡要介紹,確定了面向數字化采礦的實時數據庫系統的功能并給出了其體系結構的設計,最后對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本文對該系統的實現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云生.實時數據庫系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 劉云生,李國徽.實時內存數據庫的裝入\[J\].軟件學報,2000(6).
\[3\] 李凱.實時數據庫內存管理技術與并發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0.
篇5
[關鍵詞]生活方式;生活空間;休閑
生活空間方式是指一切與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的領域,可將其定義為容納各種日常生活活動發生或進行的場所的總和,其實質是構成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類型及社會關系在空間上的總投影。城市生活空間方式是人類社會文化系統的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形態結構與發展趨勢直接受制于生活主體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一個時代的生活空間方式總是與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和技術水平相適應的,因而必然是極其多樣化地存在、發展和更新著。
1.休閑生活空間方式
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的工作時間日趨減少,休閑時間不斷增加。與之相隨的是休閑生活空間方式的建構,這不僅意味著生活空間將圍繞休閑進行組織,而且還意味著休閑空間在生活空間組分中地位的提升,它直接反映在生活空間休閑化和休閑空間增大這兩個方面。在生活空間休閑化中,最突出的是住宅空間的休閑化。自由支配時間的增多為人們回歸家庭創造了條件,看電視、上網、唱歌跳舞、養魚種花等成了人們生活中主要的消遣、娛樂活動。除了住宅空間的休閑化,商業空間也出現了休閑化趨向,多樣化、人性化的空間設計和裝飾設施使商場充滿了休閑的特征和色彩。在信息時代,電腦與網絡不僅是工作的工具,也是娛樂的工具,這必將導致工作與休閑、學習與休閑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在工作、學習中休閑與在休閑中工作、學習可能成為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在休閑化空間發展方面,社會休閑化導致了劇院、茶館、酒店、咖啡廳以及公園等休閑娛樂空間大量涌現,一方面引起游覽娛樂用地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還引起了區域與城市空間、景觀布局結構的重組和再造。如西方國家城市的郊區化顯然與人們生活追求休閑化有關。
2.體驗生活空間方式
人與空間存在著兩種基本關系:一是占有和使用,二是欣賞和體驗。前者滿足人們生存、生活必需品的物質與實用要求,后者滿足人們審美和精神需要。進入信息時代后,生存的生活方式逐漸被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取代。生活空間方式也隨之從強調實用安全的生存生活空間方式轉向注重審美和精神感受的體驗生活空間方式。
體驗生活空間方式的形成與西方國家休閑娛樂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體驗經濟的崛起分不開。體驗經濟是指有意識地以商品為載體、以服務為手段,使消費者與消費對象融為一體的活動。拉斯維加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體驗經濟中心,在那里,人們消費的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商品或服務,而是一種經過精心設計的體驗,且可以留下難以忘卻的愉悅記憶。空間體驗也是一種體驗方式,因為任何消費活動都必須在一定的空間中進行,空間本身也可以成為重要的消費和體驗對象。在信息時代,空間消費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在消費過程中,人們關注的已不僅是空間的使用效果,還包括空間的審美和精神感受,也就是空間的欣賞和體驗的效果。甚至有一些空間已沒有了任何實用價值和功能,而欣賞和體驗卻成了其唯一的目的和使用方式,如一個文物景點或一座歷史文化城鎮,它們幾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太大關系,其所能夠提供的只是一種空間氛圍、一種風格情調、一種記憶和體驗。
當體驗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時,建構體驗式的生活空間也就成為十分自然和必要的了。如果說休閑生活空間方式的出現反映了人們生活活動結構和生活空間使用價值的轉變,那么,體驗生活空間方式的形成則反映了人們生活品位和生活空間審美情感的轉變。體驗生活空間方式作為人類社會一種全新的生活空間方式類型,仍在建構形成當中,它表明人類生活空間擺脫了傳統的生存壓力和環境桎梏,將進入一個自由發展、自我實現的高級發展階段——個人的創造、感受和體驗將會被糅進整個生活空間方式的構建過程中,它的不斷完善、充實,必將為人類社會提供一個更加理想、更加多樣和更富有個性的生活空間。
3.學習生活空間方式
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工作、生活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習已演變成一種重要的生存概念和主導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提升生存境界和生活質量的必要措施和途徑。“學習為了工作,學習才能工作,學習就是工作。”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學習化社會》中對學習在未來社會中的意義的精辟概括。
學習生活空間方式的形成表明學習將構成信息時代人類生活空間組織中又一核心領域,其表現形式也同樣體現在生活空間學習化和學習化空間營造兩個方面。在生活空間學習化方面,技術進步使得學習可以發生在人們生活的所有空間內,住宅不僅是休閑娛樂的中心,也是一個學習的中心,電視、網絡等媒體為人們提供了無盡的知識和信息,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成為現實。
在學習空間的營造方面,隨著學習化社會的來臨,文化中心、研究所、圖書館、博物院等也成為信息時展最快、增長迅猛的生活空間類型。隨著終身教育體制的確立和學習型組織的普遍建立,學習空間的營造也不再僅是教育部門的責任,已成為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的活動,一個由居民、家庭、社區和城市等構成的,多元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學習空間網絡正逐步形成。
轉貼于 4.數字化生活空間方式
數字化技術已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數字化空間的出現使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徹底擺脫了時空的限制和束縛,并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在現實空間中,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聯系往往受到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限制和阻隔,同時還受到運輸與時間成本的制約,而在數字化空間中,任何兩點之間都能實現自由對接,因此它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高效、平等和交互式的網絡空間關系。數字化空間還顛覆了現實空間組織的一個重要概念——中心。在現實中,空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這導致了各種中心的存在和發展,現實社會生活總是圍繞著這些中心來進行組織,但在數字化世界里,每個人都能平等、自由地參與網絡行動,并造就了其非中心以及自組織的特征。數字化空間已不再僅僅被認為是一種虛擬的網絡空間,人們可以在網上購物、娛樂、交流,甚至建立起網上的虛擬社會、虛擬社區、虛擬家園,網緣已成為繼血緣、地緣、業緣之后人際交往的聯系紐帶。網絡也不再僅指一種技術,而是一種生存和生活的方式、一種交往和體驗的方式。
雖然網絡的虛擬生活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活動和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相比,還存在著明顯差別。當然,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完全可能創造出與真實世界無異,甚至超越真實世界的虛幻的、數字化的空間。
此外,虛擬現實還將改變我們空間認知的體驗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空間的認識和反應總是與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聯系在一起,而在虛擬空間中,空間與時間、空間與環境、空間與人將出現相互分離的狀態,即“取消語境”現象,這將改變人類社會生活空間方式的構造方式。
5.綠色生活空間方式
綠色生活空間方式是人們在對現實生活方式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主動建構形成的,它的出現與綠色生態文化的興起有關。綠色生態文化倡導節能、環保、健康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綠色生活方式不僅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飲食、起居、消費等方面,也體現在居住、出行等生活空間行為方面,并被作為一種體現先進文化思想和觀念的行為準則而被逐步推廣。
綠色生活空間方式是根據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原則建構起來的,它反映在各種綠色生態設計理論當中,如生活空間“微縮化”思想,主張對居住、購物、工作和娛樂等生活場所進行集中布局,以實現土地、資源和能源等的集約化;生活空間的營造盡量運用綠色生態建筑技術,采用綠色建材,室內盡量采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風,少用高能耗的空調、照明等人工系統,重視環境保護等;生活空間盡量采取集中緊湊布局,反對城市的蔓延和居住與工作、購物等場所之間的遠距離分散分布;生活空間聯系倡導步行和自行車等交通方式,主張發展公共汽車、地鐵以及輕軌等公交體系,以減少人們對私人小汽車的依賴。
近年來,人們為構建綠色生活空間方式,還提出了“步行城市”的構想,其基本單元是步行街區,每個街區合理的平均規模是10 000~120 000人,直徑為700~800 m,每個家庭到街區中心的步行時間不超過5 min,街區中心配有較完善的公共設施,一個步行城市可由若干個規模不等的步行街區組成,各步行街區之間以軌道交通相連,軌道交通站點與步行街區中心相連,它是一個既體現現代科技文明,又能保持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理想的綠色城市空間布局方式,并成功地把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進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重組和生活空間重構過程之中。
6.個性化生活空間方式
個性化指事物或人為創造、保持或維護其個性所做的努力、活動或過程。在工業化時代,工業化和城市化在消滅了地域性的同時,還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活動結構,改變了生活空間傳統的組織、營造方式,個人的生活空間被淹沒在社會化和標準化的浪潮當中,人們發現自己與身邊許多人住在同樣的單元化住宅里,在同樣的標準化廠房內工作,在同一商場里購物,在同一個公園里游憩,擠同樣的公共汽車或騎自行車上班。這些活動每天都發生在相近或相同的時間內,生活空間的個性逐漸消失。
進入信息時代,隨著消費文化的興起,標準化的生產被小批量的個性化生產所取代,標準化的工作程序和嚴格的作息時間安排讓位于靈活、彈性的工作制度,消費不僅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人們相互區別、彰顯個性的一種社會符號。家庭規模不斷減小和組織形式多樣化為個人生活空間的自由發展創造了必要的社會條件,而社會服務化和彈性工作制的實施也使得人們的就業與工作方式更趨靈活多樣,人們不必再集中于工廠的標準化生產線上工作,知識經濟與網絡經濟的崛起也直接推動了工作、生活個性化的發展,使個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或在家里進行工作成為可能,都市郊區化則為人們營造生活空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
從強調占有和使用到注重欣賞和體驗的轉向,也是促進生活空間個性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因為欣賞或體驗都突出對生活空間的視覺和心理感受,這種感受來自個人的心境與事件的互動,是內在的,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之所得,因而是完全個人化、個性化的東西。人與人之間、體驗與體驗之間往往存在著明顯的區別,沒有哪兩個人能夠得到完全相同的體驗經歷。就是對同一對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驗,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的體驗也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