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源泉范文

時間:2023-03-21 20:16: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幸福的源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奶奶就是我幸福的源泉。你們會覺得十分奇怪吧,奶奶一個50后的人,離我這個00后的人,隔得可不是一個溝,而是一條海啊。那她為什么會成為我幸福的源泉呢?不少人肯定都覺得自己的奶奶特別煩吧,總喜歡嘮叨你,你肯定十分的煩惱,也對自己的奶奶沒有多少好感吧??墒俏业哪棠虆s不一樣!

我反而特別喜歡聽她的嘮叨。因為她的嘮叨都是金玉良言啊,每一句都說到我的心坎,她對我的教誨我也是終身難忘的,總是句句在理,每一句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她的嘮叨中還包含著對我滿滿的愛,一句一字都是愛的奏章,我們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奶奶的嘮叨呢?他們年紀很大了,喜歡嘮叨也是常事,如果有一天奶奶突然不在了,你還會覺得十分的空虛呢,因為再也沒有一個人還會不停地和你嘮叨,不停地教導你了。是的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很煩,可當我一接觸到奶奶那充滿著溫暖,慈愛的眼睛,我就愣住了,那是多么偉大的愛啊……

那個時候,你可能想聽到奶奶的教誨都聽不到呢,那么,現在奶奶還尚在的時候,我們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奶奶對我們的愛呢?千萬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要去珍惜……

篇2

要允許自己快樂

我想是我母親教會我哪些是不要做的。她一輩子都把子女放在第一位,有時候難免不顧及自己,于是她鼓勵我不要走她的老路子。她說,好媽媽并不等同于永遠奉獻,盡管媽媽的身份會迫使你把個人的重要性往后放,但做個好媽媽依然可以有鍛煉和休息的時間,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她鼓勵我在工作、家庭和個人間尋求平衡。

健康是全方位的,包括身體、心理、飲食和情緒的健康。在我的人生中,我已經學會了要選擇讓自己快樂,讓自己過有意義的生活。當我開心時,我的丈夫甚至會比我更開心,他總是說:“你明白你想要什么。”他也發現,個人的幸福感是全方位的。

擁抱歲月

我一點也不害怕變老。看看我媽,她72歲了,看上去很快樂、狀態很好。對于我而言,變老意味著一切變得更好。控制能力更強,你變得更加了解自己。我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看上去很棒的70歲的老太太。

確實,幸福對于我而言就意味著家庭團結和美。自從搬到白宮后,當壓力影響到我和我丈夫時,我們會一起解決,畢竟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的女兒回到家對我說“我喜歡在這兒”,我才長舒一口氣,然后確信我們在白宮都很快樂,好在那一刻在搬到白宮不久就發生了。我的幸福感目前取決于孩子們可以在一個好環境成長,所以我現在的感覺棒極了。

享受一切,但要適度

我發現年齡越大,要保持好體型就越不容易。

當我年輕的時候保持好體形很容易,只要我堅持鍛煉就可以吃任何想吃的東西;如果我不鍛煉那只要注意飲食即可。

我在白宮飲食習慣總的來說很好。但是那里有些非常棒的烘焙師,我并不是在埋怨什么,因為我是住在白宮,這里確實很好。但是如果你很喜歡吃派的話,那么每一頓都會有派出現在餐桌上。所以對于我來說,我必須自己給自己一些限制。一開始對我是個挑戰,但現在我已經有很好的控制力了。

我盡量不給自己清規戒律。

我喜歡吃炸薯條,我喜歡吃好吃的漢堡,我喜歡吃派,那些都挺好。如果不能吃那些我愛吃的東西我會感到很沮喪的。所以我也不會限制我的女兒們,告訴她們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我們沒有什么“垃圾食品限令”,我們做的就是讓她們學會選擇。

當我的大女兒問:“我可以吃派嗎?”我會說:“你昨天吃過吧?所以,你覺得該吃嗎?”然后她就會決定,呃,媽媽說的對,不能每天晚上都吃派。

有個愛你的人

篇3

關鍵詞:教育;本源;追求;幸福

幸福是一種能力,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幸福知識、幸福技能是可以傳授的,幸福品質、幸福人格是能夠養成的;幸福教育就是要培養出能夠創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

為此,自2010年學校確定了幸福教育主題,把幸福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如:打造幸福課堂、創建幸福班級、成就幸福教師、幸福教育活動)。

一、什么是幸福教育

自有教育以來,人們就探索著教育的完美。在豐富的教育記載中,有一種論述非常的誘人,那就是以幸福為目的的教育。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創造、生成豐富的幸福資源?!毙腋5慕逃褪峭ㄟ^教育的途徑,實現人對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獲得幸福。

二、幸福教育的提出

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級性價值。”

小學教育是一個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活動,教育最本源的目的是追求兒童幸福。近幾年國民幸福指數下降,在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想到能否通過我們的教育,使我們教過的學生一生感到幸福,幸福生活一生呢?

三、學校136幸福教育密碼

學校“136”幸福密碼:“1”就是始K堅持一個理念――鑄就快樂童年,擁抱幸福人生,“3”就是幸福教育最終要實現“三個目標”?――“讓師生幸福,讓家長向往,讓社會滿意!”“6”就是實施幸福教育要通過“六條途徑”――構建幸福校園、彰顯幸福文化、成就幸福教師、培養幸福學生、打造幸福課堂、創建幸福班級。

四、“幸福教育+主動學習”雙向教學模式

在幸福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全體教師積極行動,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校的發展為動力,積極打造幸福課堂。在不斷地摸索、實踐、研究中,初步形成了“幸福教育+主動學習”雙向教學模式。

(一)什么是幸福課堂,我們的定位是

(1)充分體現師生的雙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法,讓學生知道怎樣溝通、如何合作。

(3)營造快樂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學習,坦誠評價,體驗學習的幸福感,提高創造幸福的能力。

(4)暢談幸福感受,捕捉孩子們幸福成長的瞬間,記錄好孩子們的成長故事。

(二)“幸福教育+主動學習”雙向教學模式

1.基本框架

幸福課堂三大步

第一步:幸福激勵(1分鐘)――幸福格言、幸??谔枺ㄎ业恼n堂我做主)

第二步:主動學習,幸福評價(35分鐘)

第三步:寫、說幸福感言(師生都可以4分鐘)課下教師整理

2.主動學習四步走

(1)獨立預習,生成問題(問題生成單)亮點

(2)小組合作,體驗探究

(3)交流反饋,教師點撥

(4)分層檢測,鞏固拓展(A級基標類B級導學類C級拓展類)亮點

3.基本宗旨

“幸福教育+主動學習”雙向課堂教學模式,旨在“追求優質教育,感受幸福學習,實現主動發展?!保岢觥拔业恼n堂我做主”學習口號,為每位學生創設最大的幸福、自主發展空間,盡最大可能讓學生忙活起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有效課堂,最終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

4.氛圍營造

(1)小組擺放。小組合作學習是“幸福教育+主動學習”雙向教學模式的主要方式,結合學校條件,前后桌構成學習小組。每個教室除了兩塊大黑板外,還有8~10塊小白板以及20支白板筆,即時、動態的展示學生的預習成果和學生現場講解示范。課堂上老師始終站在學生隊伍的后面或小組中,把課堂空間讓給學生。

(2)小組分工。小組的組成上,每個組安排4~6人,組長由各小組成員競爭上崗,讓他們輪流當一次組長,使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體驗一下成功的喜悅。

篇4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教育者、培育者和管理者,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真正實施者,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科教師聯系的紐帶,是家長的合作伙伴。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很多教師都能為承擔這一工作而感到光榮和自豪。不可否認,現在在一些人眼里,當班主任是一件很瑣碎、煩心的事情。它可能使原本個性鮮明的你消磨得沒有棱角,它可能使原本生活簡單的你不得不考慮更多,甚至變得有些婆婆媽媽。當班主任可能意味著你會生更多的氣,發更多的火。當班主任也意味著你可能比一般的教師起得更早,睡得更晚,說的話更多,嗓子啞得更快。然而,相比較而言,當班主任卻能使你更快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職業成熟,使你獲得更多的感情回報和智力發展,使你更加體驗到教師的尊嚴和幸福。

剛參加工作,我還是一個不經世事的小伙子。第一年,學校安排我先后當了三個班的副班主任。說是副班主任,其實履行的是正班主任的職責,因為在我當副班主任的時候,那些正班主任都不在學校。有的外出學習,有的在生孩子休產假。我就像一個消防隊員似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有的班級接手還不到一個月就換了。就是這樣,我依然以我年輕的心和激情,忘我地投入工作。我接觸了更多的學生,記住了更多的名字。雖然時間短暫,但多年之后,走在大街上依然有這些班級的學生和我打招呼,而當我稍有驚愕時,他們總會這樣善意地提醒:你忘了?你還當過我們一個月的班主任呢!心中剎時甜蜜。

第二年,學校安排我正式擔任一個美術班的班主任。帶美術班的班主任工作難度是比較大的。這一屆美術班的學生專業基礎不是太好,文化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學習專業的思想也不牢固。有的學生是經過兩三個星期的突擊,考普通專業考不上才考美術的。美術班由于專業學習的需要,教室里的東西顯得特別多,什么畫板呀,畫架呀,石膏像呀,還有其他畫靜物需要的東西,特別凌亂,所以每次學校進行量化評比,我們班總是倒數第一。年輕好勝的我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在班會課上最經常做的事情就是發火、訓學生。感覺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學生不爭氣,時常感覺委屈。既抱怨學校評價不公,又埋怨學生不爭氣。那時候幾乎就沒給過學生什么笑臉,一度和學生的關系非常緊張。后來,我冷靜下來,開始反思:是我錯了,還是學生不對?為什么師生關系像敵我關系一樣?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想想還是自己不對,我有點太在乎學校的量化評比,太顧及自己個人的面子,而把最重要的學生的學習和專業基本功訓練給忽視了。在明確了工作的重點和努力方向后,我和學生的關系漸漸和解。

畢業那年,我帶學生到太行山寫生,在休息的間隙,有個學生說:“王老師,您帶我們三年真不容易!真對不起你!我們會努力回報您的?!甭牭竭@話,我當時真是百感交集。畢業時,他們舉辦的畫展轟動了全校,他們的作品掛滿了整整近千平米的體育館,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參觀過畫展的師生都禁不住贊不絕口。

送走這一屆美術班后,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過程,要有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而教師往往出于好心、希望快出成績而有點急功近利了。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教師真心地對待學生,真心地為學生的發展考慮,學生是會理解的,教育是會有效果的。可能在當時他們不理解,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極有可能是我們做老師的錯。可能是我們自己還不太成熟,思考問題還不夠全面,教育方式的表達還不夠妥當。后來有不少學生打電話、寫信或者來看我的時候還會對以往我對他們的關心念念不忘,說那時候惹我生氣實在是不應該的。而每當這時我是最幸福的,也讓我感到學生的寬大和包容,他們不會記恨你年輕時候犯的錯誤。同時也讓我堅信:班主任必須在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的過程中逐漸成長、成熟起來。當班主任不吃虧,它不僅能有力地促進自己個性的完善,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由于熟悉學生,和學生的關系比較融洽,學生樂于上我的課。由于了解學生,我的教學設計有了針對性,教學的效果明顯提高。

此后,我又接手了一些班級。這時,我的思考已經不再像當初帶美術班那樣簡單了,更多地是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發展的問題,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結合學生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等等。感性的東西越來越少,理性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以后我帶的每個班都很順利。直到現在,那些已經畢業的學生還不時地通過短信、QQ、電話等方式和我保持著聯系,時時給我以感動。

以后工作崗位變化,好幾年沒有當班主任了。教師節收到的鮮花和賀卡越來越少,看到那些班主任手捧鮮花,一臉洋溢著幸福,我心里既羨慕又嫉妒。雖然依然上著課,學生見了你依然和你微笑著打招呼,但是心理的感覺卻不一樣了,好像總隔著什么似的,心里空蕩蕩的。而自己也感覺離學生的心越來越遠了,我們彼此熟悉卻又很陌生。我走不進他們的心靈世界,他們也對我封閉他們的心靈世界。因為在他們眼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課教師”。我失去了我的“嫡系部隊”,我找不到昔日那種“前呼后擁”的機會,我也漸漸地失去當教師的感覺,陷入深深的孤獨之中。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了解學生的教學,無異于盲人騎瞎馬。由于對學生的不了解和缺少一種心靈的溝通、共鳴,我感覺自己教學的質量也在下降,雖然也是精心備課,細心選擇材料,但是還是有一種心中沒底的感覺。好像高明的廚師雖然能做出精細的美食卻因為不了解食客的喜好而忐忑不安。

終于有一個機會讓我如愿以償了。學校組織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雖然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我還是很滿足。我很投入地開展工作,搭建班級管理班子,課余時間找學生談心,及時了解班級發生的情況。時間不長,我就又找到當班主任的感覺。又是一個教師節,我沒有期望得到鮮花、賀卡,因為我和學生畢竟相識太短,有的學生我連名字都還沒有記住。然而,那天早上我走進班級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大束玫瑰!還有比這更令人高興的事情嗎?!沒有比這更讓人感覺幸福的事情了!我只不過給了他們一縷陽光,他們卻回報了整個太陽;我只不過付出了一時的勞動,他們卻給了我一生的幸福。那一刻我禁不住吟起了汪國真的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我們生活在成人的社會里久了,一些原本屬于我們的人性的東西卻漸漸少了。和學生們相處的時候,你會找回你曾經失去的東西。我們時刻以成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久了,童心、情趣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是他們幫助我們找回兒時的歡樂。與其說是我們在教育學生,倒不如說是我們在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是他們給了我們職業的幸福!

篇5

關鍵詞:幸福 參與勞動 自主探索 獲得發現 享受成功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59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蔽覀兊摹梆B植”活動的內容就來源于生活,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嘗試、在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領悟,幫助孩子積累有關飼養和種植方面的知識,提升孩子的生活經驗,最終獲得幸福的體驗。

1 幸福在于孩子參與勞動的快樂中――在生活中學習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與勞動相結合,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我們的“養植”活動一直關注孩子的生活、注重孩子的勞動實踐。這個學期為了將飼養和種植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我園特實行了“生態”計劃:種植大片的油菜來飼養鵝,既能觀察油菜的生長變化,同時還能將多余的油菜苗喂給鵝吃。隨著油菜苗慢慢地長大,孩子們發現密密麻麻的油菜苗都擠在一起了,長不大了。于是我們嘗試將多余的油菜苗拔去,留下長勢較好的苗。隨后,我們將拔去的油菜苗投喂給鵝吃,孩子們看到白鵝爭先恐后地搶著菜苗吃,瞬間手舞足蹈起來。有的孩子繼續跑到油菜苗中挑選密密麻麻的油菜苗,拔了親手喂鵝,來來回回奔跑于菜園和水禽園之間。

在拔油菜苗的時候,該拔下哪些苗,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次在生活中學習的過程。他們樂意將自己親手拔的油菜投喂給鵝吃,有的孩子甚至來回跑了好幾趟。當他們看著鵝爭先恐后地吃著自己拔的油菜,他們覺得很幸福,覺得自己的勞動得到了肯定,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同時也讓他們獲得了對自身價值的認識。

2 幸福在于幼兒自主探索的樂趣中――在生活中嘗試

陶行知先生主張教育應該“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只有孩子親身探索、親身嘗試,孩子才會獲得更多的樂趣。在飼養小雞的過程中,孩子們對于“小雞到底喜歡吃什么”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抓住這個興趣點,首先讓孩子猜測小雞最喜歡吃什么,然后收集食物。不少孩子經過爸爸媽媽的幫助,都帶來了自認為小雞喜歡吃的食物,最后通過觀察小雞的吃食,他們發現小雞喜歡吃面粉和大米,而不喜歡吃蔬菜和玉米。在孩子們的一番討論中,他們又發現:小雞現在還小,所以喜歡吃小一點的食物,玉米粒和菜葉太大了,小雞沒法吃。發現了小雞吃食的秘密,他們瞬間表露出來無比的自豪感。

對于“小雞喜歡吃什么”這個問題孩子很是感興趣,教師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通過猜測、收集、驗證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自己嘗試、探索問題的答案。當他們在活動的最后得到了“小雞到底喜歡吃什么”的答案之后,顯得特別開心,一種自豪感涌上心頭。他們從生活中嘗試,從生活中獲得,真正享受到了探索活動的樂趣。

3 幸福在于幼兒獲得發現的驚喜中――在生活中體驗

陶行知先生強調,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而生活教育就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發現幼兒的活動趨向,抓住生活中的隱藏價值,讓幼兒體驗發現的驚喜。在一次散步的時候,孩子們對于住在新家里的小雞很感興趣,時不時往里面瞅一瞅,原本排得好好的隊伍都亂了,于是筆者索性就讓孩子們觀察小雞。孩子們聽到這個消息很是興奮。很多孩子都發現了小鴨和小鵝都長大了好多,而我們的小雞在個頭上只大了一點點。不少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孩子說小雞肯定沒好好吃飯;有的孩子說小鴨的嘴巴大,吃得多;還有的孩子說小鴨子欺負小雞,不給小雞吃……于是筆者提醒孩子觀察小雞身上的變化。經過筆者的提醒很多孩子都沉默了,仔細地觀察小雞,然后就是一個一個的發現:“小雞的羽毛變了”,“有的小雞長尾巴了”,“小雞的腿變大了”,“小雞的毛不好看了”……每個寶寶都在尋找小雞的不同點,發現其實我們的小雞也在慢慢地長大。

這一次的觀察活動完全是生成性的,在散步的時候,孩子們有觀察小雞的意向,于是教師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讓他們盡情觀察,盡情發現,這也正是“生活教育無處不在”的最好體現。在觀察的時候教師適當加以提示,每個孩子都發現了小雞長大的秘密,他們的臉上都顯露出了一種驕傲的神情,他們體驗到了發現的樂趣。

4 幸福在于幼兒享受成功的滿足中――在生活中領悟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實踐是教育的生命線。凡是成功的教育都必須來自生活、實踐并始終與生活、實踐保持密切聯系。我們在飼養小雞的過程中,讓孩子親身實踐,從而獲得成功。當我們從門衛老公公那里得知小雞喜歡吃蚱蜢,于是筆者決定帶領孩子們一起到草地上親身實踐――捉蚱蜢,還請來了志愿者家長,讓他指導我們一起捉蚱蜢。他先示范一遍給我們看,然后告訴我們:走路要輕輕的,先慢慢地靠近蚱蜢,然后捉的時候要又快又準。原來捉蚱蜢有這么多小訣竅呀!掌握了這些小竅門,我們的孩子就開始行動了。他們有的在草叢里仔細的尋找著,還不時的用小手在草地上一撲;有的幾個一群,在小石頭邊上摸索,還邊商量著,還有哪里也會有蚱蜢。不一會兒,就有幾個孩子捉到了許多蚱蜢,瞧!他們高興地跑過來拿給筆者看呢!

孩子們對于實踐性活動往往都很感興趣,當知道要捉蚱蜢給小雞吃的時候他們特別開心。為此我們還請來了一位家長,教孩子如何能又快又準地捉到蚱蜢,孩子領悟了捉蚱蜢的方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寶貝們也不負眾望的捉到了許多的小蚱蜢,看著自己成功捕獲了這么多蚱蜢,孩子們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幸福在哪里?其實對于孩子們來說幸福很簡單,幸??梢栽趨⑴c勞動的快樂中;幸??梢栽谧灾魈剿鞯臉啡ぶ?;幸福可以在獲得發現的驚喜中;幸??梢栽谙硎艹晒Φ臐M足中。只要我們關注孩子在生活中的興趣所向,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到我園的“養植”特色活動中,就可以讓“養植”活動真真正正成為孩子幸福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2008.

篇6

因為“強拆”的最后通牒也快到了,樓里其他業主已經紛紛“妥協”,張熙玲顯得有些孤立無援。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堅守多久。(2月20日《中國青年報》)

[點評]:本來只是平等的法人之間的利益博弈,一邊是普通公民,一邊是開發商,他們的利益都同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且在此基礎上通過討價還價進行公平的交易??烧膹姍嘁粊?并以剝奪生存權和工作權為威脅的卑劣手法,強迫公民放棄自己合法的財產權,平等的法人之間的權力與利益的平衡便被徹底破壞了。

財產本來是用以維持個體生存和人格尊嚴的手段,因此,財產權本質上即是生命權,在此意義上,該類事件無異于政府與開發商合謀綁架公民,以剝奪生命為威脅,敲詐勒索公民的財產。于政府部門與開發商的狼狽為奸所形成的強權之下,普通民眾在這種力量懸殊的博弈中是毫無還手之力的輸家。

房地產的瘋狂,從拆遷的瘋狂到房價的瘋狂,制造了一個社會難題,成為民怨、民憤的一大焦點。該是到了厘清房地產究竟是什么產業的時候了,再也不能讓其有恃無恐、橫行天下了。

雞肋的探親假不要也罷

一轉眼,春節7天假期結束了,一些家在外地的上班族大呼“不過癮”。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綜合科科長戴登凱支招――可以申請休探親假,而且名正言順。然而,據調查,九成人士不知有探親假,有一部分人知道了也不敢申請。(2月20日《現代快報》)

[點評]:為何這項體現現代文明的勞動制度在執行中被打了折扣,不盡如人意呢?政府和資方對職工探親權利的忽視和保障不足,固然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探親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按照國務院規定,只有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年的固定職工,與配偶或父母雙方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或父母的待遇。

于是問題來了,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以外企業職工的探親假是沒有法律支撐的;何謂“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法律也未作任何規定。有解釋為“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個白天”,那么在“黃金周”推行和“高鐵時代”來臨的今天,恐怕沒有幾人能夠真正有資格去享受探親假了。

因此,修改不合時宜的探親制度就顯得十分必要,希望取而代之的是為全民帶來福祉的新型探親休假制度。

重慶公租房方案的可行性

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市政府常務會議提出:今年開工建設500萬平方米公租房,年底向社會投放20萬平方米公租房。按重慶市規定:只要在本市無住房、有穩定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者均可申請,不受戶籍限制。(2月21日《重慶晚報》)

[點評]:在各地公租房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重慶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關鍵還看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惠民性。

中央三申五令,要確保民生,加大力度解決民生的“人有其居”問題,可惜的是各地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原因則在于:“心懷吝嗇,意在贏利”――舍不得在民生工程上下大手筆,多方設立限制以至名為惠政卻苦無人問津。

而重慶市的惠民工程首先是敢于投資。重慶計劃今年開工建設500萬平方米公租房,每套面積為35至80平方米,如以每套平均60平方米計算,當可提供8萬多套,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這就使重慶有能力向外地就業人員提供公租房。

其次是不求贏利。重慶市公租房的租金價格控制在市場租金的60%以內,也就是說政府施惠做到了既不虧又不賺,這就使這項惠民政策具有可行性。在當前力保民生的形勢下,將資金用在公租房建設上,無疑是恰得其時、恰得其所、恰得民望之舉。(曾志楊)

收入分配改革是深水區的入水口

中國的民生保障事業,則于2009年在制度建設上向前邁進了一步,相關改革進入“深水區”,也意味著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春節前,官方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2月23日中國新聞網)

[點評]:“分配制度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現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弊端已暴露無遺:分配機制不完善、分配不公不均,各個群體間利益分配失衡等。要實現和諧,達到善治,體現公平、正義,就必須建立均衡的分配制度和機制,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收入分配改革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但又是“霧里看花”,普通民眾知之甚少,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等基本權利被排斥在外。至少,在收入分配改革上,公眾沒有充分享受到“被改革”的權利,也未盡公民參與改革的責任與義務。

“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已成為共識,收入分配改革應該成為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入水口”,成為進入“深水區”的“潛水衣”,否則進入深水區可能會“戧水”,甚至在強大的“水壓”下根本就進不去。

下決心破除“最大的不公”,很多社會不公平、不公正元素就可能隨之化解。收入分配改革事關全民利益,理應讓民意民智“灌水”,推進改革。還原公民的參與改革權,抑或是消除權利差異的“第一步”。

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在于創新激勵機制

衛生部等五部委聯合了《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上海、昆明等十六個城市被確立為試點城市,此即意味著,攸關中國醫療改革成敗兩個關鍵之一的公立醫院改革正式起航。(2月23日《云南信息報》)

[點評]:眾所周知,現有的醫療體制中最大的弊端是利益相關方都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醫院“醫”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只能靠醫藥加成養醫;醫生無論在人事管理,還是在各人醫術上無從體現,只能靠回扣和開藥等途徑生存;而患者在醫院的整個機制都淪為盈利性的情況下,只能面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很顯然,這是一個各方皆輸的博弈格局,要想讓醫院從盈利轉向公益,要想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只有真正創新激勵機制,讓醫生、醫院和政府三方明確各自的責任,唯有如此,公立醫院的改革起碼不會犯方向性的錯誤。

篇7

《讀者》欄目:

我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間,我寫了很多作品,打算向媒體投稿。相關媒體工作人員告知我,因我在服刑期間,沒有發表作品的權利。我想問一下,我有沒有權利發表作品?

一名服刑人員

2014年12月

法律解答

你來信所稱向媒體投稿,是我們通常所稱的發表作品。從法律上講,這屬于法律規定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復制權、發行權。服刑人員發表作品的權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我國法律關于出版權利的規定

1.《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著作權法》第58條規定:本法第二條所稱的出版,指作品的復制、發行。第4條規定: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國家對作品的出版、傳播依法進行監督管理。第10條規定: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3.《刑法》第54條規定: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下列權利:(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三)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四)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第56條規定: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于故意殺人、、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依照本法分則的規定。第57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二、關于服刑人員發表作品的權利

1.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服刑人員,不享有作品的發表權。發表作品的權利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公民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后,該項權利在剝奪期限內不得行使。按照《刑法》規定,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服刑人員,在刑法執行期間,不享有出版的權利,即不得將其作品予以發行、發表、復制。

2.沒有被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服刑人員,享有發表作品的權利。實施了犯罪行為,應當依法接受相應的刑罰,被判處有期徒刑的,其人身自由將依法受到限制;在接受懲罰期間,若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依然享有《憲法》規定的選舉與被選舉、出版等權利,即能向有關報刊、雜志等媒體進行投稿。且《監獄法》第7條規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財產和辯護、申訴、控告、檢舉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剝奪或者限制的權利不受侵犯。

三、服刑人員行使發表作品權的途徑

鑒于發表作品的權利歸結為民事權利之一,服刑人員作為民事主體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完成該項權利:

1.通過服刑所在的監獄實現發表權。

篇8

 

關鍵詞:服刑人員 人身權利 保障

 

自浙江省舟山市的鄭雪梨提出通過人工授精為判決為死刑(并未生效)的丈夫實現生育權(憲法權利)以來,國內先后發生了多起有關服刑人員人身權利的爭議,參與者遍及社會各個領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那么服刑人員的人身權利有什么特點呢?其權利范圍有多大及其怎樣行使?我們應如何保障服刑人員的人身權利呢?這是在理論和實踐中都需要探討的問題。 

 

1 監獄服刑人員的人身權利的特點 

 

現在刑罰理論的折中主義(改造與懲罰相結合,傳統的報應刑或教育刑理論在世界各國已經遭摒棄)已經得到各國的普遍接受,但是目前西方各國的刑事司法體制仍然是以促使罪犯早日復歸社會為基礎建立的,因此對于罪犯的人身權利仍然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放縱現象,如一些北歐國家的監獄就規定罪犯在服刑期間可以定期請來監獄居住,其理由是刑罰并未剝奪罪犯性生活的權利。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由于對罪犯的處遇過分“人道化”,賦予其過分的人身權利,造成北歐國家重新犯罪率普遍高達70%-90%。雖然不能說人道和教育刑理論必然導致罪犯自由過分寬泛,但是由于它逐漸背離刑罰的最初目的,因而必然由于過分從所謂的人道和教育出發關注罪犯個體,所以造成了對罪犯人身權利問題的處理出現了矯枉過正的趨勢。只有正確了解了服刑人員人身權利的特點,才會盡量避免出現上述問題。眾所周知,罪犯的人身權利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為他們依然是公民,理應享有除被刑罰依法剝奪的自由以外的,一般公民所具有的人身權利,從國外立法來看,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曾指出:“憲法與美國的監獄之間并無鐵壁隔耳。”從我國立法來看,《憲法》第33條、《民法通則》第10條、《監獄法》第7條等都有相應的規定。但是,服刑人員畢竟不是普通公民,他們由于實施了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而受到刑罰處罰,而刑罰本身就意味著罪犯權利的剝奪和限制,因此這就決定了罪犯的人身權利在具有一般公民的人身權利的普遍性的同時,還具有它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罪犯享有的人身權利的范圍與一般公民相比具有特殊性,二是罪犯在行使其應有的人身權利時,其行使內容和方式受到制約,與一般公民相比也具有特殊性。 

 

1.1服刑人員人身權利范圍的特殊性 

服刑人員到底應享有哪些人身權利?哪些人身權利應該是被剝奪或者限制的?或者說他們享有人身權利的界限到底是什么?這其實就是服刑人員人身權利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殊性。一般公民享有完整的人身權利,而服刑人員由于其犯罪行為,被刑罰剝奪了人身自由,事實上,就是回答刑罰到底應剝奪或者限制服刑人員的哪些人身權利。從我國情況看,已經普遍接受刑罰對于犯罪人同時具有懲罰和改造功能,并認為改造功能是我國刑罰對犯罪人的主要功能。那么在此前提下我們討論服刑人員的人身權利的范圍,就應該同時考慮到刑罰的懲罰屬性和教育改造屬性。但是,在這里我們應該特別強調刑罰對罪犯應當具有的懲罰性。這是長久以來被我們忽視的一個方面。只要有犯罪就有懲罰,犯罪不止,懲罰就不會消亡,報應性懲罰是維護社會秩序必不可少的。從這一意義上講,以使人痛苦為特征的懲罰什么時候也不會消失。無論怎樣人道或如何尊重其人格,無論如何強調自由和權利,都不能改變其基本屬性。刑罰的懲罰性決定了罪犯不可能也不應該像一般公民那樣享有完全的人身權利,他們享有的人身權利的范圍應該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應該是什么? 

實踐中以及理論界都有人認為就罪犯人身權利這一問題來說,法律如果沒有明文規定剝奪的,罪犯就可以享有。我們必須承認,刑罰的確不應增加其固有的懲罰,這是保障罪犯基本人權的需要。根據《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第57條規定:“監禁和使犯人同外界隔離的其他措施因剝奪囚犯的自由而導致囚犯不能享有自決權利,所以使囚犯感受折磨。因此,除非為合理隔離和維持紀律等緣故,不應加重此項事實本身所固有的痛苦。”也就是說應禁止在執行刑罰的過程中給罪犯造成判決以外的額外痛苦,剝奪其本人不應剝奪的權利。具體到本處就是,這種固有的懲罰是不是只包括法律明文規定剝奪限制的人身權利,除此以外,凡是法律沒有規定的,罪犯都可以自由行使? 

不可否認,現代法治社會的一項最基本的法律原則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禁止”。凡是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行為都應當屬于公民的個人自由范疇。罪犯被判處刑罰投入到監獄服刑,刑罰剝奪了其人身自由,而對于其他方面的人身權利,例如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罪犯在服刑期間是否有性生活的權利,法律的確沒有規定屬于刑罰剝奪的自由范圍,那么我們是否就可以認為,罪犯應當享有這些權利呢?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復雜,因為這個的前提是錯誤的。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剝奪并不意味著法律就沒有禁止。我們可以說,監獄本身就代表著“禁止”。在這里,監獄并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它還代表著一個符號、一個范圍。刑罰剝奪限制罪犯的人身權利本身就內在地包含在監獄范圍內所剝奪和限制的一切活動。懲罰是最基本的,那么由懲罰所必然導致的痛苦也是最基本的。剝奪限制罪犯的自由是一個手段而非最終目的,他要通過一些中間環節使罪犯感受到痛苦,這些中間環節就包括著罪犯失去理所當然包含于刑罰剝奪限制罪犯的自由的范圍之內,對于罪犯這些人身權利的剝奪限制本身就屬于刑罰的固有懲罰范圍之內,或者說,這就是罪犯享有人身權利范圍的限度。 

 

1.2服刑人員行使人身權利方式的特殊性 

服刑人員因其犯罪行為而被判處刑罰,因此其部分人身權利被剝奪限制,而對于被剝奪限制的部分人身權利,監獄為了維持正常的監管秩序以及懲罰改造罪犯,在罪犯行使其合法人身權利時,對于其行使權利的方式也要進行一定的限制,“毫無疑問犯人的權利要求受到雙重限制,一方面他們對別人干下壞事,這個事實限制了他們;另一方面監獄的行政管理要求嚴格約束行動,這個事實也限制了他們。”(見《美國矯正政策與實踐》)。這種限制是必要的,是基于正確執行刑罰,懲罰和改造罪犯,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發生,建立良好的監管秩序而規定的,這種限制是一種法定的、理性的保護。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6~18歲或者18歲以上公民都可以在符合條件時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對于監獄內的服刑人員除了受到民法上類似的限制(年齡)外,其行使人身權利還要受一些特殊因素的限制。 

篇9

[關鍵詞] 腹膜透析;腹膜間皮細胞;醛糖還原酶;多元醇通路

[中圖分類號] R45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2(c)-032-02

本實驗將利用體外培養的人腹膜間皮細胞(HPMC)觀察高糖對腹膜間皮細胞(PMC)醛糖還原酶(AR)活性的影響,從多元醇通路的角度探討高糖造成PMC損傷的可能機制,為今后應用醛糖還原酶抑制劑(ARI)減輕高糖透析液對PMC造成的損傷提供體外實驗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主要藥品與試劑

M199細胞培養液(Gibco BRL公司),胎牛血清(中國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產品),胰蛋白酶(DIFICO分裝),DL-甘油醛(沈陽博爾美公司),NADPH(Roche公司)。

1.2主要實驗儀器

超凈臺(SPEG AIR TECH),二氧化碳孵箱(NUAIRE),倒置顯微鏡(NIKON),紫外分光光度儀(BECMAN DU640),高速低溫離心機(BECMAN CS-15R)。

1.3實驗方法

1.3.1腹膜間皮細胞的分離、培養及鑒定腹膜間皮細胞的分離、培養采用人的網膜作為細胞來源,網膜標本均取自擇期胃大部切除術患者正常大網膜。用0.125%胰蛋白酶-0.01%EDTA,37℃消化20 min,獲得的腹膜間皮細胞接種于0.1%明膠包被的25 cm2的培養瓶中,加入M199培養液(含2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 U/ml、鏈霉素100 U/ml, L-谷氨酰胺30 mg/L)。5%CO2、37℃培養箱孵育,每隔2~3 d換液1次。第2~3代達90%融合的細胞,應用含2%胎牛血清的培養液培養24 h,使細胞同步后用于實驗。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對第二代細胞進行鑒定。

1.3.2葡萄糖(GS)對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影響劑量對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影響:實驗組分為1.5%、2.5%、4.25% GS三組;對照組使用0.1%正常體液濃度的葡萄糖,各組均刺激24 h。時間對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影響:實驗組使用1.5%GS分別作用1,3,6,12,24,48 h;對照組使用1.5%GS作用1 h。

1.3.3醛糖還原酶活性的測定參照Masato Tawata和Nishimura等[1,2]的方法,并加以改良。①胰酶消化收集細胞,細胞離心后收集于1.5 ml的EP管中。②冰上超聲破膜。在0.1 M PBS-K緩沖液(pH7.2,含EDTA 2.5 mM))中超聲破膜6次,每次5 s,每次間隔1 min。③高速低溫離心制備細胞裂解上清。12 000 r/min,4℃,離心15 min,上清為粗酶提取液,用于測量AR活性。④紫外分光光度計測量AR活性。以NADPH在340nm處吸光值的下降表示AR活性。反應體系含:74 mmol/L磷酸鉀緩沖液(pH6.2),10 mmol/LDL-甘油醛,0.15 mmol/LNADPH,0.1 ml酶提取液,總體積1 ml。反應以DL-甘油醛為底物,從添加酶開始,觀察時間至少5 min。1單位(U)酶活性表示每分鐘1 μmol NADPH被氧化的酶量,各組樣本的酶活性用比活性進行比較,比活性=酶單位/各樣本細胞數。

1.4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SPSS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顯著性差異標準為P

2結果

2.1人腹膜間皮細胞鑒定

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融合后形成鋪路石樣外觀,呈現典型的上皮細胞形態學表現;免疫熒光結果:細胞角蛋白抗體染色在胞漿內呈綠色熒光,說明細胞角蛋白抗原陽性,為間皮細胞所特有,排除了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和白細胞的可能性,證實分離培養的細胞是人腹膜間皮細胞。

2.2葡萄糖對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影響

2.2.1高糖對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劑量依賴關系圖1顯示,AR活性隨葡萄糖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加,在4.25%葡萄糖時較對照組增加5倍。

0.1%正常體液葡萄糖濃度為對照組,各組均刺激24 h,各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2.2.2高糖對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時間依賴關系

實驗證實:隨著葡萄糖作用時間的延長,AR活性逐漸增加,在24 h及48 h增加顯著,作用48 h較1 h增加2.3倍。

1.5%葡萄糖刺激HPMC不同時間的AR活性與1 h時間點相比,差異有顯著性,* P

3討論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腎衰一體化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腹膜間皮細胞(PMC)是構成腹膜的主要細胞群,保持其結構完整和功能穩定是腹膜透析得以長期有效進行的關鍵。葡萄糖作為腹膜透析液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滲透劑,其使用濃度為正常體液的15~45倍,PMC長期持續暴露于高糖透析液中可使腹膜間皮細胞肥大、再生修復障礙, 并可抑制腹膜間皮細胞增殖、誘導腹膜間皮細胞凋亡,造成PMC脫落,同時刺激PMC合成細胞外基質[3~7],最終使腹膜纖維化和功能喪失,使腹透患者因超濾失敗、透析效率下降,而放棄腹膜透析。目前,高糖造成HPMC損傷的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因此研究高糖引發PMC損傷機制及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多元醇通路(PP)是葡萄糖代謝的途徑之一,AR是多元醇通路的關鍵限速酶,其在高糖條件下被激活。醛糖還原酶激活已被證實是多種糖尿病并發癥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8~11]。腹膜形態學的研究已證實腹膜血管的改變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相似[12],而且腹膜透析所用的葡萄糖濃度遠高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所以推測多元醇通路(PP)可能在高糖引發腹膜間皮細胞損傷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Wong等[13]報道HPMC存在AR mRNA表達,高糖可使AR mRNA表達增加并使細胞內山梨醇蓄積,ARI可抑制細胞內山梨醇蓄積。由于國內尚無這方面報道,因此我們在實驗中觀察了高糖對人腹膜間皮細胞AR活性的影響,結果顯示:在正常體液葡萄糖濃度時腹膜間皮細胞即表現AR活性,葡萄糖與AR活性之間存在時間和劑量依賴關系,即隨著葡萄糖濃度的增加,AR活性逐漸增加,同時AR活性隨作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上述實驗結果表明,高糖可通過誘導HPMC醛糖還原酶活性升高,進而激活多元醇通路。AR激活,在催化葡萄糖轉化為不易透過細胞膜的山梨醇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還原性NADPH,引起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14],細胞內山梨醇聚集,造成細胞水腫及細胞滲透壓的損傷[15],細胞攝取磷酸肌醇能力障礙,胞內Na+-K+-ATP酶活性下降[14],從而導致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損害。因此推測腹透液葡萄糖濃度越高、腹透時間越長,其激活AR的作用越顯著,通過上述機制對腹膜造成的損傷可能更大。

AR激活可能參與了高糖所致的腹膜間皮細胞損傷,這為今后應用醛糖還原酶抑制劑減輕高糖透析液對PMC造成的損傷提供了體外實驗依據。

[參考文獻]

[1]Masato Tawata,Masayuki Ohtaka,Yoshiyuki Hosaka,et al. Aldose reductase mRNA expression and its activity are induced by glucose in fetal rat aortic smooth muscle(A10)cells[J]. Life Science,1992,51(10):719-726.

[2]Nishimura G,Yamaoka T, Mizutani M,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 aldose reductase expressed in baculovirus system[J]. Biochim Biophys Acta,1991,1078:171-178.

[3]Gotloib L, Wajsbrot V, Shostak A, et al. Acute and long term changes observed in imprint of mouse mosothelium exposed to glucose enriched, lactated buffered dialysis solutions.[J] Nephron, 1995, 70(2): 446.

[4]Kumano K, Shimoda M, Hyodo T, et al. TGF-β suppresses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growth and enhances fibronectin gene expression[J]. JASN,1994, 5: 461.

[5]Yang AH,Chen JY,Lin YP, et al.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 induces apoptosis of mesothelial cells[J]. Kidney Int,1997,51:1280.

[6]劉軍,姚建,吳開胤,等. 高糖對人腹膜間皮細胞間粘合連接復合體的影響[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00,11:27-32.

[7]Marshall BC, Santana A, Xu AP, et al, Metallopronteinases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nteinases in mesothelial cells: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influences expression[J]. J Clin Invest,1993,91:1792.

[8]Robison WG, JR, Kador PF, Akagi Y,et al. Prevention of basement membrane thickening in retinal capillaries by a novel inhibitor of aldose reductase,tolrestat[J]. Diebetes, 1986, 35:295-299.

[9]Morrisey K, Steadman R,Williams JD, et al. Renal proximal tubular cell fibronectin accumulation in response to glucose is polyol pathway dependent[J]. Kidney Int, 1999, 55:160-167.

[10]Gabbay KH, Merola LO, Field RA. Sorbitol pathyway,presence in nerve and cord with substrate accumulation in diabetes[J]. Science,1966,151: 209-210.

[11]陳勇 朱禧星 鐘學禮. 醛糖還原酶和糖尿病慢性并發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1994,10(2):102-103.

[12]Mateijsen MA, van der Wal AC, Hendriks PM, et al.Vascular and interstitial changes in the peritoneum of CAPD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sclerosis[J]. Perit Dial Int, 1999, 19:517-525.

[13]Wong TY, Phillips AQ, Witowski J, et al. Glucose-mediated induction of TGF-beta1 and MCP-1 in mesothelial cells in vitro is osmolality and polyol pathway dependent[J]. Kidney Int, 2003,63(4): 1404-1416.

[14]Williamson JR,Chnag K,Frangos M,et al. Hyperglycemic pseudohypoxia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J].Diebetes,1993,42(7):801-813.

[15]Harriti Y. Diebetes and the nervus system[J].Endocrinol Metab Clin N Amer, 1996,25(2):293-318.

篇10

今年全市經濟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有困難和挑戰、也有機遇和希望,有下行壓力、更有上升空間。從國際形勢看,雖然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經濟出現好轉現象,但經濟復蘇仍然艱難。雖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長率,但普遍面臨外需疲弱、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通脹壓力上升問題??傮w上看,世界經濟仍處于危機后的恢復期,仍將延續緩慢復蘇態勢,總體態勢趨于穩定,但引發金融危機的根源遠沒有消除,經濟增長新動力遠沒有形成,大國貨幣政策、貿易投資格局、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方向有待觀察,世界經濟發展仍具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從國內形勢看,全國經濟發展進人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新階段,國內經濟下行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約束問題日趨尖,穩增長、防風險、守底線等任務艱巨,穩中回升的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給我們加快發腱帶來新的挑戰。全市經濟形勢總體契合全國全省的形勢,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加之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整體政策環境對我們加快經濟發展仍然比較有利。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結合市內發展實際,我們至少要把握好幾條:無論形勢如何嚴峻復雜,只要我們冷靜分析、沉著應對、對癥施治,就能有效化危為機;無論情況如何變化,只要我們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保持加快發展定力,心無旁驁抓發展,就一定能實現追趕跨越;無論到了什么發展階段,只要我們堅持主題主線不動搖,就一定能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必須要保持清醒頭腦。既要看到成績,進一步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又要理性積極地看待宏觀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更要正視發展中的差距和不足,一刻也不能盲目樂觀、消極懈怠。要增強“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遇,激發一切可以激發的活力,樹立更高標桿、謀求更大作為,自我加壓、奮發進取,努力把今年的經濟工作抓出成效,奮力開創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美麗廣元、幸福家園”的新局面。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必須因勢利導、科學謀劃,全力鞏固和發展經濟持續向好的勢頭。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追趕跨越工作指導思想,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文旅興市、統籌發展”總體發展思路,深入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充分釋放改革動力,挖掘經濟增長潛力,保持轉型發展、加快發展定力,全面激發市場活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