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專題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1: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專題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主要欄目
開辟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專題報告、綜述、講座、經驗介紹等欄目外,還設有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口腔預防保健、口腔醫學美學等專欄。
投稿須知1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要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必要時做統計學處理)、書寫工整、層次分明、合乎邏輯“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請附中英文摘要(按結構式書寫)及3~5個關鍵詞”文稿請打印或用16開400字方格稿紙正楷書寫,字跡要清楚“凡字跡潦草不易識別的文稿一律退作者重新書寫”簡化字以國務院1986年10月15日重新公布的5簡化字總表6為準“醫學名詞以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5醫學名詞6為準”可以使用縮略詞。
2 來稿請附單位介紹信,寫清作者聯系地址、電話及E-mail,部隊作者請寫明所在省!市,不能只寫部隊番號或醫院名稱"作者自留底稿,請勿一稿兩投。如在接到我刊收稿回執后6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說明該稿仍在審理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請來信與我刊聯系。
3 刊對來稿有刪改權,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
篇2
【關鍵詞】研討會;研究生培養;研究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535-02
基金: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項目2014“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科研臨床復合型高級口腔頜面外科人才”
從上世紀末,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我國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需求等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研究生教育得以跨越式發展。研究生教育是學歷教育結構中的最高層次的教育,定位相當于精英教育的水平,理應比其他層次的教育更加注重質量。然而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數量上有快速的增長,但就其培養的質量而言,卻不盡人意,存在質量隱患[1、2]。如何加強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實現研究生培養規模和質量的協調發展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研討會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它可以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活躍對外交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對研究生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持續的研討會可以為研究生營造濃厚的學術研討氛圍,可活躍研究生思維及培養其創新能力,將知識傳授與培養能力相結合,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深受廣大導師及研究生的歡迎。
一研討會簡介
研討會(seminar),指專門針對某一行業領域或某一具體討論主題在集中場地進行研究、討論交流的會議,通常專業性較強,滿足不同觀點意見的參與者演講發言,深度探討,良性爭辯,實現觀念交流分享,在研究生教育中應用十分廣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院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研討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術活動,促進學術交流,可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
1.定期專題報告形式的研討會
一般是由各專業學科舉辦,每周一次,計劃性及專業性很強。學科內的所有導師及全體研究生均需參加。研討會由上述參與成員輪流主講,內容圍繞某題目的報告例如目前該領域內新技術新進展,并要求大家自由積極對主講者提問。通常主講者要查閱大量相關文獻,了解并把握本學科發展的方向與前沿動態以保證研討會的質量。主講人匯報完畢后,組織討論學習,引導學生思考,深入學術交流和探討,有利于提高整體學術水平。
2.實驗報告形式的研討會
由導師及其研究生參與,內容為研究生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實驗內容包括實驗論文題目和研究的目的、方法、預期結果等及科研動態,與會人員當場討論、相互交流、集中研討,可進一步開闊思路,激發創造性思維,同時集思廣益,可以及時解決遇到的科研難題。另一方面,對于對科研的基本環節及科研方法還比較陌生的低年級研究生來說,這種形式的研討會可開闊其研究思路,對研究路線和研究內容有清晰認識,避免實驗盲目性。
二研討會對研究生培養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研究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 新知識、新信息會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僅靠從學校學到的知識已遠遠不能夠適應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研究生善于汲取新知識,主動追蹤科技前沿, 不斷更新及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學術上不斷進行探索和積累。面對海量的知識、信息,需要學會快速、高效地獲取及處理信息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有用的信息。定期舉行研討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自我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此外,研討會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腦,有利于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能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1世紀是以創新為特征的時代,知識經濟競爭的核心是創新。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味靠技術引進, 就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 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知識經濟存在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民族振興的需要也是時展的必然,創新意識和能力將是研究生需要具備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創新能力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傳統研究生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學術氛圍及創新環境的缺乏、研究教育制度的缺陷等多種因素影響下,我國研究生創新教育的發展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在學習過程中我國研究生視野狹窄不夠開闊,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導師的指導,或查閱國內相應的文獻資料,缺乏學術交流,對學術前沿信息掌握不夠,制約了研究創新。
持續開展研討會,可以促進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同時可把創新理念傳達給學生,引導研究生多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讓學生成為有創新意識的人,鼓勵學生去懷疑知識,質問權威,幫助研究生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能力,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自主創新的空間,營造了積極、自由的學術氛圍,培養出了濃烈的學術研討氛圍,為研究生們提供了優良寬松的學術環境。研究生主動參與研討會了解他人和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拓寬視野,有利于培養對科技前沿動態敏銳的洞察力,可培養自我更新觀念,有助于改變思考方式而利于創新,促進其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溝通表達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已經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條件,然而在學校的教育中,實行的是灌輸式教育,可能因缺乏溝通機會,會造成大學生溝通能力較差,在表達上很難把自己的思想清晰的表達出來。定期開展研討會,鼓勵研究生與導師、同學交談,爭論不同的學術觀點,自由、大膽表達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是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利于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研究生教育相應地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盡管研究生培養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但培養質量不容樂觀,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應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勇于探索實踐各種有利于研究生培養的方式,并且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持續開展研討會,可培養研究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可提升研究生的溝通表達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篇3
正當她沉浸在追夢的喜悅中時,父親卻身患絕癥。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她賣詞救父,誰知,愛情卻悄然降臨……
1972年11月29日,方華清出生在安徽歙縣深渡鎮,家里兄弟姐妹3人,她還有弟弟和妹妹。方華清的父親是鎮中學老師,母親在家務農。
方華清出生8個月時,突然發起了高燒。父母帶著女兒去了醫院,醫生開了些感冒藥,讓他們回家休養。3天后,高燒退了,方華清卻從此不會爬了。父母以為女兒剛生病身體弱,便買了些營養品給她補身子。可讓父母納悶的是,方華清快2歲時,還是不會走路。
焦急的父母帶著女兒又去了醫院,醫生診斷后,認定方華清之所以還不會走路,是因為體內缺鈣。父親發工資時,經常會從鎮上買些骨頭帶回來熬湯,給女兒補鈣。一段時間之后,方華清依然還是不能走路。父母變得更加焦慮,鄰居勸他們說:“有的孩子到好幾歲才會走路,這很正常的,不要著急。”聽了鄰居的話,夫妻倆心中的擔憂略減輕了些。
時光荏苒,轉眼間,方華清4歲了。在大人的牽引下,方華清能歪歪扭扭地走路了。6歲那年,上海醫療隊來鎮上支援醫療,父母帶上方華清找到專家。一番檢查后,專家卻突然說:“你女兒患的是小兒麻痹癥,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她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你們讓她多高興高興……”父母一聽,如遭雷擊,可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是徒勞。
雖然行走不便,父母還是決定讓方華清上學。每天早晨,父親幫她穿好衣服,抱著她去餐桌邊吃早飯,然后背著她去上學。放學了,父親會早早趕到學校,背著女兒回家。殷殷的父愛,讓方華清并沒覺得孤單、自卑。父親雖然是個鎮中學的老師,卻多才多藝,不僅有文采,還會作曲。家里常年都會訂閱一些文學刊物。
方華清讀到小學二年級時,突然愛上了讀詩。有時,看著湛藍的天空、連綿的青山,方華清會覺得內心非常激動,總想吟上幾句詩。有時和父親閑聊時,方華清便會將內心的感受說給父親聽。父親鼓勵女兒努力學習,將來說不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詩人。
然而,方華清的身體每況愈下,走路的距離越來越短。讀小學三年級時,方華清從教室都無法走到學校的廁所。父母在仔細分析了女兒的現狀后,決定讓她退學。懂事乖巧的方華清,理所當然地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回到了家里。
退學后,方華清突然變得無所事事起來。父親擔心女兒在家孤單著急,專門去買了漫畫書,讓女兒打發時間。晚上下班回到家里,父親便會和女兒說各種奇聞軼事。無聊時,方華清便從房間走到家里的大門口,坐在凳子上,看著從門口路過的人。沒有人時,方華清會抬起頭,看著天空,一看就是半天。
每天的生活都是昨天的翻版。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方華清13歲時。看著弟弟妹妹每天都去上學,生活過得充實又自由,一種強烈的危機感襲上方華清的心頭,她想了很多很多。自己將來怎么辦?此時,方華清的身體變得更差了,到14歲時,她徹底不能走路了,只有左右兩根食指還能動彈。做人簡單的父親,經常對女兒說:“丫頭,你放心,我們會養著你,將來我們不在了,你的弟弟妹妹也會養著你,別想那么多了。”
可方華清還是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遺忘了,她反復在心底追問自己,我將來怎么辦?我能干什么?我該怎么自救?
無數個日日夜夜,方華清無法入眠,她覺得自己還有兩根正常的食指,只要自己有文化,將來可以做個服裝設計師,可總而言之,自己還是要學習,要有文化。這樣一想,方華清立即讓父親找來弟弟的書本,語文、地理、歷史,還有家里訂閱的《小說月報》。方華清沉浸在書的海洋里,貪婪地吸收著書本的營養。
方華清只讀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數學知識大多記不得了,她將大部分精力投到了文科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方華清不恥下問,經常抓著弟弟問這問那。方華清的態度引起了家人的關注,家人以為方華清在家待得太久了,想看看書打發時間。情感世界非常豐富的方華清,也沒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她不想引起家人的誤解。
在書的海洋里,方華清的心靈得到了短暫的寧靜。可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彷徨、猶疑仿佛泰山壓頂――自己這樣傻傻地看書,能有出路嗎?無數個夜晚,方華清躺在床上,千萬次地問自己。心情起伏時,方華清就翻看父親訂閱的《小說月報》。無數次,方華清會被里面的故事感動得涕淚橫流,偶爾她也會對自己說:“什么時候我也能寫出這樣的小說就好了。”
父親見女兒喜歡閱讀,經常從外面借書給女兒看。不僅如此,在生活上,父母盡自己的可能滿足女兒的一切需求。
時光如白駒過隙,方華清24歲那年,弟弟高中畢業了。這么多年,方華清堅持學習弟弟的課本,可多年過去了,她覺得自己并沒什么明顯的改變,除了多認識些字外。無邊的絕望,籠罩在方華清的心頭,她索性扔了課本,自暴自棄起來,天天除了吃喝睡,就是看電視。
1個月后的一天,一個朋友來方華清家玩,在和方華清閑聊時,朋友說出一個人物的事跡,聽得方華清如夢初醒。突然間,方華清覺得自己的知識面實在是太窄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方華清決定重新開始學習,不管這些知識對自己將來能否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一天,方華清的一個做裁縫的表舅來家里做客,方華清決定跟著表舅學習裁縫技術。在表舅的指點下,方華清很快掌握了裁剪的理論知識。當表舅將剪刀遞給方華清讓她試試時,方華清才意識到自己只有兩根手指是正常的。絕望的她,躺在床上號啕大哭起來。
不久,方華清又找來一本書學習針織。頗有天賦的方華清,很快能織出一些惟妙惟肖的圖案,心花怒放的她,夢想著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名針織師。漸漸地,方華清擅長針織的消息,在村里不脛而走。很多人開始登門索取方華清的作品。第一次,方華清體會到了被人需要的快樂。
那5年,方華清邊針織,邊學習,是她人生中快樂的一段時光。雖然從事針織很多年,可方華清發現自己的技術從未超越過書上的案例,她在心底告訴自己,針織設計師這條路行不通。
2006年底,方華清的弟弟打工歸來,給姐姐帶了一臺二手電腦。弟弟對姐姐說:“姐姐,現在網絡太發達了,如果你能學會電腦,說不定能改變你的人生。”方華清聽得熱血沸騰,她開始沒日沒夜地學習五筆字形。1個星期后,方華清就會用五筆打字了。欣喜若狂的她在弟弟的指點下,學會了上網,還注冊了QQ號……
在網絡的世界里,方華清盡情地遨游著。
一次,方華清加入了一個文學QQ群,里面的成員全是文學愛好者,群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個新成員都要在群里貼自己的作品,愛好古典詩詞的方華清戰戰兢兢地貼了一首自己寫的詞:雨細鳥鳴幽,深樓人自愁。淚眼濕落花,為誰魂也瘦。
群里一個網友說她詞寫得好,但格律不對。在網友的指點下,方華清下載了古典詩詞寫作軟件,開始系統性地學習寫作技巧等。
方華清有古典詩詞的寫作功底,系統性學習,讓她的水平提高得很快。那時,方華清的床頭擺著一本《歷代詞選》,她將其中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
就在方華清沉浸在古典詩詞中不可自拔時,災難接踵而至。2007年7月,方華清的父親突然牙痛,牙齦也出現腫塊,而且越來越厲害。那時,父親正在杭州出差。疼痛難忍的父親便到杭州醫院進行檢查,誰知竟然被診斷為口腔癌,必須盡快住院手術治療。
為了給父親治病,家人七拼八湊,借了7萬元錢。手術過后,父親回家靜養,但一直需要吃中藥進行保守治療。買中藥的錢不能報銷,再加上之前欠下的外債,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很快舉步維艱起來。更為糟糕的是,2008年4月,父親的病情出現了反復,必須立即去上海手術,否則生命不保。
考慮到家庭的實際情況,父親決定放棄。難道就這樣讓父親等死嗎?母親不甘心,方華清更不甘心。一家人再次開口找熟人借錢,可收效甚微。
那段時間,方華清整夜整夜無法入眠,腦海里只出現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挽救父親的生命呢?惆悵的方華清寫下了這樣的詩詞:明月窗前獨對,無寐。一縷桂香流,驀覺又是近中秋。愁甚?愁!愁甚?愁!
一天夜里,方華清突然想到了網絡上,曾有人“典身救父”的消息,自己是否也能“賣詞救父”呢?激動不已的方華清,立即從床上爬起來,打開電腦……
方華清一夜未眠,將自己多年寫的所有詩詞,按照順序整理出來,做成一個完整的電子版書籍。第二天早晨,方華清在一些網站上發了“賣詞救父”的帖子。
讓方華清驚喜的是,很快就有一個網友向她的卡內打了500元錢。最為神奇的是,網友們被方華清的孝心所打動,開始四處轉發“賣詞救父”的帖子,此后,陸陸續續有人向方華清的卡內捐款。靠著網友們的幫助,方華清的父親終于住進了醫院。其間,一個網站的編輯在看見方華清的帖子后,專門和方華清取得了聯系,還主動幫忙將她的詞集整理成電子書。
不可思議的是,一個網名為“你好”的網友,主動加方華清為好友,兩人一見如故。方華清將家里和自己的情況和盤托出,“你好”不僅不介意,還主動介紹起了自己的情況:我叫吳旭春,1977年出生于內蒙古,成長在一個離異的家庭,高中畢業后四處打工,有一只眼睛失明,現在在哈爾濱……只要一有空,吳旭春就會在網上安慰方華清,他的鼓舞讓方華清覺得溫暖了許多。
不久后,吳旭春主動向方華清表白。從沒想過自己也能戀愛的方華清,心如鹿撞,她當即寫下了這樣的詞句:影兒為誰瘦,子心癡念沉。傳書倩魚雁,說與心上人。
就在方華清初嘗戀愛的甘醇時,這年11月,父親在方華清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中,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人世。處理好父親的后事,心情低落的方華清,在網上與吳旭春互訴衷腸,吳旭春說:“無論你失去什么,你永遠也不會失去我。”
1個月后的一天,方華清突然接到吳旭春從哈爾濱火車站打來的電話:“我現在上了這班火車,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原來,吳旭春偷偷從單位辭職,他決定來到歙縣,與心愛的姑娘共度一生。
方華清竟然從網上找了個男朋友,這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爆炸新聞,各種流言蜚語迅速在這個寧靜的小山村里蔓延,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說:“一個能蹦能跳的小伙子會找個癱瘓在床的姑娘,他一定是騙子,不信你們等著瞧。”還有人說:“一年到頭躺在床上,就這樣的人,還想找對象,瘋了吧?”再也無法忍受的母親,勸方華清放棄,并對吳旭春惡語相向。
為了愛情,為了和心愛的姑娘廝守終生,吳旭春默默忍受著一切指責,他盡心盡責地照顧著方華清的生活。然而,方華清的母親對吳旭春的態度更惡劣了,經常指著他的鼻子,讓他離開。
吳旭春被逼離開了方華清。臨行前,他對方華清說:“你放心,半年后我還會再回來的。”吳旭春走后,方華清覺得自己的心被掏空了一般,她不吃不喝,躺在床上暗自垂淚。
愛情折磨著方華清。一腔悲情向誰訴?方華清將心中的苦悶,變成了一行行感人的詩詞。那段時間,唯一讓方華清感到高興的是,她的第一本書《羅浮堆雪》已經在印刷了。春節之前的一天,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方華清家門前,是吳旭春。方華清和吳旭春緊緊擁抱在一起,他們發誓,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今生今世再也不分開了。
書出版后,方華清破天荒地有了3萬多元的稿費。靠著這些稿費,2009年5月1日,方華清和吳旭春正式結為夫妻。婚后不久,方華清和吳旭春在鎮上開了一家冷飲店。一對有情人終于可以長相廝守了。方華清對吳旭春說:“像我這樣的殘疾人都能有甜美的愛情,我想寫一本自傳類的書,給大家鼓勁。”吳旭春聽了,拍手稱贊,并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和照顧方華清的重擔。可慘淡的生意,讓他們的生活很快舉步維艱。為了讓方華清順利完成書稿,吳旭春又開了家網店,開始在網上賣服裝、毛巾等百貨,可生意也是異常冷清。
在生活無以為繼時,政府和廣大的網友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2011年初,方華清和吳旭春搬進了廉租房里。2012年5月,帶有自傳性質的專著《墻頭上的向陽花》順利出版了,這本飽含著夫妻倆太多血淚的書一經面市,立即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反響,方華清也順利成了中國作家協會安徽省分會會員。
方華清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她開始去一些高校等做專題報告。經常,方華清會被一些殘疾人的事跡所感動,一本新書在她的腦海里初步成形。
2013年初,方華清和妹妹一起,在鎮上開了一家農家樂。經營之余,方華清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新書的創作上。為了照顧方華清的生活,吳旭春只在網上接活,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生活雖然艱辛,可夫妻倆還是覺得異常幸福。方華清希望在2015年,她能順利參加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節目,她希望能將自己的故事,和更多的有情人分享。
2015年5月1日,是夫妻倆結婚6周年的紀念日。回首和丈夫交往的點點滴滴,方華清百感交集,她當即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朝朝為妾畫紅妝,病骨沐香湯。不覺窗外寒暑,情韻正悠長。別梓里,是清狂,笑風霜。此心如玉,身老徽州,一諾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