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4-01-11 17:40: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烘焙培訓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烘焙培訓心得體會

篇1

與C平臺對接重點在培育消費者

雖然大家都認為家電產品從C2C平臺向B2C平臺發展是趨勢,但實際上,整體市場規模在放大,相比前幾年,很多家電品牌在C平臺依然保持著快速的增長。

C平臺最大特點是重視用戶體驗,他們在做老客戶的維護以及口碑營銷。C平臺的店主會站在消費者體驗的角度選產品,以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銷售為主,好的產品會賣,不好的產品不賣,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提前幫消費者做了一部分產品篩選工作,這樣才會有口碑效應,否則C店就無法生存。因此,對于品牌商來講,C平臺同樣還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渠道。

例如,電烤箱、面包機等之所以能夠在電商領域得以快速發展,其實是因為消費者。在家電產品開始在網上銷售時,也正是各類達人網上分享興起之時,第一批買烤箱、面包機的消費者,將自己使用產品做的美食,使用產品時的心得體會在微博、各種論壇等進行分享,使很多沒有用過此類產品的消費者受到影響,就會詢問在哪里購買,是什么品牌的。而這些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的關注點在美食,而不在意價格,家電產品成為實現美食的工具。同樣,早期一些C店的賣家,他們在線下經常組織網購用戶舉行DIY美食沙龍,培訓怎么做美食,讓更多的人來參與到烘焙當中的,以美食帶動產品銷售。這也對品牌商自身對電子商務渠道的整體規劃帶來了很大的啟迪,與C平臺的對接重點就是如何培育消費者工作。

與B平臺對接快速反應很重要

對于從烤箱、面包機等從C平臺開始發展起來的品牌,如果到B平臺發展,肯定會遇到價格戰的問題,因為,B平臺消費者注意點不在美食,而是在產品。但企業要想迅速擴在市場規模,又必須要做B2C平臺。那么,這時候,就需要調整策略,在B2C平臺不能宣傳美食而是要宣傳產品。

不同的B2C平臺,也會有不一樣的定位。天貓與淘寶同在一個集團體系之下,所以天貓的很多決策就更迎合消費者,現在已經非常注重消費者體驗。今年9月天貓將會有一個消費者互動的后臺工具上線,可以放很多消費者互動的功能,例如,新產品上市,品牌商可以消費者調查,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怎么樣,新產品的功能是不是他需要的,如果沒有他需要的功能,可不可以添加等,可以互動的內容會非常多。

做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快速,但平臺變化調整的方向和素材源頭與買家及供應商的需求有關,調整的結果又在運行中不斷被檢驗,然后再調整,所以,總是在不斷的變動當中。但無論如何平臺的改變,都是要順應買家和消費者的需求,以及供應商的需求而進行調整,因此,品牌商也必須要適應并跟上這種快速變化的步伐。

例如,聚劃算是整體淘寶平臺中變化最多的,聚定制、一聚成名、聚名品等都是比較成名的活動,它的活動方式也是在不斷地變化,坑位費用越來越高,又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坑位,造成分流至每個坑位的流量有限,轉化率低,投入產出比不高。但依然有80~90%的品牌商都愿意投資源去搶市場份額,畢竟大家都不想放棄發展的機會。

有這樣一個案例,某B2C平臺有一個項目需要某品牌參與,平臺采購人員給該品牌商打電話,但該品牌的電商負責人當時沒有接電話。當他事后給電商打過去時,這個項目已經過去。因為電商平臺唯一不變的是快速變化,這就決定了與電商平臺對接同樣必須要快速反映,這種快速變化中就包含有很多的新項目,品牌商如果能夠參與到變化中,那么你的機會就會更多。

與網上經銷商對接重點是疏通

線上經銷商的管理與傳統線下的管理有很大的差異,傳統的方式是靠壓,把大量的貨壓給經銷商,最終經銷商不得不去賣自己倉庫里的產品。而對網上經銷商的管理更多的是疏,快速度、小批量、高流轉是管好網絡經銷商的核心。對于品牌商來講,首先是要讓消費者愿意買你的產品,那么網商肯定會愿意從你這里進貨,而且一定要讓網商的資金每個月能夠轉三圈,所以,要控制他們每次的拿貨量。

目前,品牌商與做線上的經銷商合作,基本都是現款現貨,除非店主有大型的促銷活動,會有一個帳期。而且品牌企業做產品在定價時,如果供應傳統渠道是100元,對網商可能就要150元,所以與電商合作品牌商的利潤是最大的。與B2C平臺合同也同樣如此,目前各電商平臺要求的合作扣點都非常低,包括京東在內,也只有15個點的毛利。那么如此低的合作扣點,電商平臺要的是什么?是快速周轉。

如果這多出的50元企業將之作為自己的利潤,那你永遠也做不好電商。因為,品牌商多得的50元是原來線下銷售很多經銷商承擔的工作,現在都要由廠家來做。所以,這50元一定要用于提升客戶體驗、培育消費者,包括產品如何使用、產品賣點包裝、如何回復消費者咨詢等,品牌商要承擔很多提煉包裝的工作,由網商按自己的標準去執行。另外,就是廠家要承擔更多的售后服務職能,特別是解決合作客戶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因為,在線上所面對的是個體,當消費者與網商有售后糾紛時,解決起來相對容易一些,網商沒有后顧之憂才會賣意賣你的產品。

所以,一些廚電企業對線上銷售的服務跟進,從消費者購買產品之后,開始使用產品介入。例如,企業開通了微客、微博等平臺,相關的食譜、產品使用指導等,保證每天都更新,將這些社交平臺作為消費者使用產品的輔導工具,同時,也方便消費者有問題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很方便地找到企業。

不過,由于網商很多都是跨類目多品牌經營,對品牌商來講管理起來難度也較大。怎么樣讓運營商更重視自己的品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也是品牌商的一個難題。在這方面可能就體現出一是品牌的產品力、二是價格設計、三是政策設計、四是品牌聯動,即品牌商能否做好活動的設計,協調好所有的客戶做好線上聯動。

與平臺要資源靠自身造血的能力

現在,大家都說電商平臺的資源獲取越來越難,但實際上平臺的資源并不難拿,關鍵是看你能夠為平臺提供什么。因為,無論是B平臺還是C平臺,都只是為你提供的一個銷售的工具,品牌商自身要具備造血功能,能通過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以外的平臺去培育消費者。

作為品牌企業要知道你的消費者到底在哪里,就到哪里去引流,相應引流的成本就低。你把流量引入淘寶、引入京東,讓平臺的消費者增加了,電商平臺自然會感謝你,自然也會以資源回饋你。例如,大型促銷活動時,可能就會請你進入主會場。假如整體活動從外網引入的流量是1000萬人,會有500~700萬人都是引到主會場,然后再由主會場頁面會流到分會場。而主會場頁面的黃金位置是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這些位置是不需要供應商花錢的,因為這些商家能夠為平臺商帶來銷量。畢竟,無論是淘寶或是京東,做大型促銷活動都有自己的銷售目標,而這個目標誰去給他們創造,一定是平臺認為能夠幫助他完成銷售目標的品牌。

其實,發展到現在,電商的經營活動已形成一定的規律,有些資源是不用花錢,有些是必須花錢,但又都是相對的,并沒有很固定的界定。想要得到免費的資源,一定要有能夠說服平臺商的項目。例如,某電烤箱品牌下半年策劃的烘培節活動。得到淘寶贊助,成為淘寶官方舉力的活動。

該活動8月22日活動開始上線,由消費者上傳烘焙美食的圖片,8月22日活動頁面上線后,企業通過前期定向宣傳推廣,借助一些專業人士做出一些美食示范。

26日~29日是連續四天的海選,也是大流量導入期。海選出50個作品再由評委打分,選出20強進入復賽,進入復賽的20強都會獲得淘寶美食達人的名譽。并成為品牌商烘焙大使,獲得成立一個烘焙工作室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同時在2013~2014年度第二屆烘焙節開始前,品牌商還會為他們提供參加烘焙類電視節目的機會。

8月30日進入復賽階段,復賽的命題是做月餅,以9月19日農歷8月15中秋節為節點分兩部分。自8月29日起,復賽選手開始曬自己的月餅配方。這其間正是中秋節前,會帶動一批新的消費者。中秋節后從20位復賽選手中再選出8位選手進行線上和線下的PK賽,11月份到電視臺進行現場PK,決出年度冠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