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計劃范文

時間:2024-01-18 17:22: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振興戰略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村振興戰略計劃

篇1

1.1鄉村振興戰略

以農民為主體,對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提供優先權和相關保障,實現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發展,因地制宜地解決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要條件,具有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

1.2公共政策

管理公共事務的相關公共部門為了解決某些社會公共難題,指導有關機構或個人的行動,在部門公職人員和公民的廣泛參與下所制定的行為規范準則,是國家為了管控社會活動、維持社會秩序,實施的行為策略。

1.3市場失靈理論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具有較強的作用,但市場存在失靈的情況,盡管具有基礎性調節作用,但是無法最大化實現資源配置效率。而政府適時地參與市場運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失靈帶來的問題。政府不僅要解決市場失靈中的資源配置問題,也要維護市場經濟的穩定和社會的公平正義。

1.4政府規制理論

政府規制指的是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條例等,使用具有廣泛約束性的公共權力對組織和個人等主體進行限制和調控。根據規制性質可以分為經濟性規制和社會性規制。經濟性規制主要是行業限制,社會性規制主要是通過設立社會生活相應標準、收取社會各行業各種費用等途徑,制定針對經濟活動的各項外部性政策。

2鄉村振興方面公共政策存在的問題

2.1土地政策

在鄉村振興策略的實施過程中,制定政策的相關部門在設計土地資源優化方案時,在實施方案細節上沒有考慮到實施地農村具體的適用性,導致制定出來的部分土地資源優化方案缺乏匹配實用價值。另外,農村部分地區土地狀況差異較大,個別地區土地質量較差,土地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或多或少的整治,致使農民使用土地前需要投入一定的整治成本,而政府在這方面缺乏相應的土地成本補貼政策。

2.2農村財政政策

部分農村地區財政補貼政策普惠力度不夠。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的種類繁多,但農作物補貼多集中于少部分作物種類,且各農耕地區或多或少存在補貼實施覆蓋面不全的情況,補貼所帶來的種植激勵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由于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有些地區沒有考慮農村實際需要,缺乏有針對性的支農財政機構,因此農業的各個生產環節得不到高效有力的財政支持,阻礙了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2.3產業政策

在貧困地區建立支柱產業能夠拉動就業并帶來長期收益,但產業鮮明的地區多數經濟水平并不低,不在扶貧范圍之內,而貧困縣往往缺乏特色產業,當地相關政府部門缺乏落實針對貧困地區的產業幫扶政策的有效機制,致使貧困地區想脫貧卻難以尋找經濟增長點,部分地區的扶貧人員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3完善鄉村振興方面公共政策的建議

3.1完善土地政策

對各地區的農業資源進行合理的評估,對農村土地的使用進行合理化配置,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對各地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實現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土地可持續發展利用為原則,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實現土地的合理化配置。加強農村地區的土地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質量改善。部分地區土地的類型混雜,參差不齊,利用土地的產出效率不高。對于這種情況,積極進行相關的設施建設和改造,對林地、鄉間道路、農業水利進行改造改善,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對于質量較差的土地以及整改后依然出產率不高的土地對使用人進行一定的補貼。

3.2完善農村財政政策

在財政補貼方面,應當建立有側重的財政補貼政策。評估不同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和經濟收益情況,明確未來的農業結構調整方向,對側重的農業產業實施傾向性的財政補貼政策。分析不同地區的產業龍頭狀況,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對各地區進行實地分析,建立財政長效機制。依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方向,出臺針對農村貧困地區小型農業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需要資金支持的小農企業,資質符合標準并審核通過的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對于農業高新技術研發的中小型企業進行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實施寬松的貸款政策并對相關機構進行一定的補貼。在財政機構的配置方面,成立專門制定鄉村產業財政政策的機構,對于性質相近、用途相仿的財政補貼資金進行統籌合并發放,避免出現交叉多次方法或者推諉發放的情況,最大化地實現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3.3產業政策

在產業政策方面,各地發展情況不同,應根據當地土壤情況、勞動力情況、技術水平、產業優勢等因地制宜發展手工業、現代農業或者鄉村旅游業等產業,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循序漸進地使各地的農業生產模式由分散性轉變為集約型,形成規模化效益。另外,對于貧困地區的綠色無公害產品給予相關的補助,并根據情況鼓勵貧困人員加強與本地農業企業和合作社的交流聯系,可以是自身情況以資金、勞動力或者流轉土地的形式入股,促使貧困地區人員成為賺薪金、得股金、收租金的“三金”人員。在產業政策配套方面,政府部門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產業發展的側重點,了解發展相關產業所緊缺的資源和基礎設施缺陷,為當地的發展創造條件。例如發展貧困地區水電、交通、“廁所革命”、污水處理系統、住宿餐飲等公共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