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電子商務系統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4-01-31 17:48: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試述電子商務系統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試述電子商務系統的特點

篇1

[關鍵詞] 生物特征識別 數字簽名 電子商務 身份安全認證

一、引言

在電子商務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從某種角度看,身份認證技術可能比信息加密本身更加重要。它是網絡安全和信息系統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在信息安全時代備受關注的一個研究領域。

目前的應用主要是以“用戶ID+口令+數字證書”來進行用戶的身份認證。從根本上說這種身份認證不能解決訪問者的物理身份和電子身份的一致性問題,即無法確認通過身份認證的訪問者即獲授權者。

啟發于人的身體特征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人們開始把目光轉向了生物識別技術。人的指紋、虹膜、視網膜等都具有惟一性和穩定性的特征,為實現更安全、方便的用戶身份認證提供了有利的物理條件。

用戶最關注的問題是因特網的網絡安全性和保密性。保障網絡中數據傳輸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借助信息安全功能來實現。在開放系統中對具有重要價值的信息或私密信息進行通信時,可使用數字簽名等密碼技術進行加密。

生物識別技術代表著用戶身份認證技術的未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果將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提供一種更加安全、便捷的用戶身份認證技術。

二、生物特征識別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其核心在于如何獲取這些生物特征,并將之轉換為數字信息,存儲于計算機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來完成驗證與識別個人身份的過程。

1.指紋識別――成熟的身份認證技術

在網絡環境下的身份認證系統中,應用指紋作為身份確認依據是理想的。

第一,理論上,每個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

第二,指紋樣本便于獲取,易于開發識別系統,實用性強。

第三,指紋識別中使用的模板而是由指紋圖中提取的關鍵特征,使系統對模板庫的存儲量較小。也可以大大減少網絡傳輸的負擔,便于支持網絡功能。

第四,指紋識別是生物特征識別中研究最早、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技術,有著堅實的市場后盾。

指紋識別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可行性。隨著固體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指紋傳感器的價格正逐漸下降,在許多應用中基于指紋的生物認證系統的成本是可以承受的。

指紋識別原理和過程如下:首先,通過指紋讀取設備讀取到人體指紋圖像,并對原始圖像進行初步的處理,使之更清晰。然后,指紋辨識算法建立指紋的數字表示――特征數據。特征文件存儲從指紋上找到被稱為“細節點”(minutiae)的數據點,也就是那些指紋紋路的分叉點或末梢點。這些數據稱為模板(至今仍然沒有一種模板的標準,也沒有一種標準的抽象算法,各廠商自行其是)。最后,通過計算機把兩個指紋的模板進行比較,計算出它們的相似程度,得到兩個指紋的匹配結果。

2.虹膜和視網膜――更準確、更可靠的身份認證技術

虹膜是一種在眼睛中瞳孔內的織物狀各色環狀物,每一個虹膜都包含一個獨一無二的基于像冠、水晶體、細絲、斑點、結構、凹點、射線、皺紋和條紋等特征的結構。世界上兩個指紋相同的幾率為1/109,而兩個虹膜圖像相同的幾率是1/1011,虹膜在人的一生中均保持穩定不變。因此,利用虹膜來識別身份能夠成為獨一無二的標識,其可靠性超過了指紋識別。

從直徑11mm的虹膜上,Dr. Daugman的算法用3.4個字節的數據來代表每平方毫米的虹膜信息,一個虹膜約有266個量化特征點,而指紋識別技術只有40多個特征點。266個量化特征點的虹膜識別算法在眾多虹膜識別技術資料中都有講述,在算法和人類眼部特征允許的情況下,Dr. Daugman指出,通過他的算法可獲得173個二進制自由度的獨立特征點。這在生物識別技術中,所獲得特征點的數量是相當大的。

關于虹膜的特征提取方面較有成效的主要有Daugman的利用多分辨率Gabor濾波器提取虹膜紋理的相位信息;Wildes的基于4種不同決策標準的拉普拉斯金字塔提取虹膜紋理特征;Boles和Boashash的基于小波變換過零檢測虹膜識別算法以及中科院采用Gabor濾波和aubechies-4小波變換相結合的紋理分析方法。

虹膜技術上有一些地方有待完善;當前的虹膜識別系統只是用統計學原理進行小規模的試驗,而沒有進行過現實世界的惟一性認證的試驗;目前圖像獲取設備相當昂貴。

視網膜是一些位于眼球后部十分細小的神經(一英寸的1/50),它是人眼感受光線并將信息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的重要器官,用于生物識別的血管分布在神經視網膜周圍,即視網膜四層細胞的最遠處。

在20世紀30年代,通過研究就得出了人類眼球后部血管分布惟一性的理論,進一步的研究的表明,即使是孿生子,這種血管分布也是具有唯一性的,視網膜的結構形式在人的一生當中都相當穩定。所以,同虹膜識別技術一樣,視網膜掃描可能是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視網膜掃描設備可以從使用者的視網膜上可以獲得400個特征點,創建模板和完成確認。由此可見,視網膜掃描技術的錄入設備的認假率低于0.0001%。但拒假率(FAR,指系統不正確地拒絕一個已經獲得權限的用戶)比較高,相信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大大降低。

因為對視網膜難于采樣,也無標準的視網膜樣本庫供系統軟件開發使用,這就導致視網膜識別系統目前階段難以開發,可行性較低。

與指紋識別技術的主要步驟以及原理相似,虹膜識別與視網膜識別一般包括圖像采集、圖像處理、特征提取、保存數據、特征值的比對和匹配等過程。

圖 生物識別系統原理

綜上所述,指紋識別是最容易實現的;而虹膜識別與視網膜識別受到某些限制,目前除了一些高端應用外很難普及應用,但其有著巨大的技術優勢和潛在的商業價值,必將是下一代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發展方向。

三、基于生物特征識別和數字簽名技術的電子商務身份認證系統解決方案

1.方案設計要求

要確保基于指紋特征的用戶身份認證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必須對基于指紋特征的網絡身份認證方案設計一個安全的身份認證協議。良好的身份認證協議應該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1)能夠準確識別被認證對象的身份;

(2)能夠明確重要事件的責任人,并實現簽名,避免事后抵賴;

(3)能夠保障數據在存儲和傳送時的安全。

2.基于生物特征和數字簽名技術的電子商務身份安全認證系統結構

基于秘密信息的身份認證協議:保證通信認證可以防止第三方的重放攻擊,但由于客戶端密鑰存儲和管理存在問題。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能解決口令窺視和密鑰管理難等問題,但很難阻止第三方的重放攻擊。因而,筆者提出了綜合前述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和數字簽名后得到的電子商務身份認證系統的解決方案。

在網絡環境下(B/S結構),用戶(客戶端)如果要訪問遠程服務器所管理的信息資源,在獲得相關資源訪問權限之前,必須通過生物特征身份認證,所有的信息資源訪問權限都在身份認證系統(服務器端)管理之下,未通過身份認證的用戶不能訪問信息資源。當模板內置于服務器時,通過客戶端的生物特征獲取儀器獲得用戶的生物特征信息,該信息被加上數字簽名后傳送到服務器,在服務器首先校驗簽名是否有效,再與預先注冊的模板進行比較,并完成身份認證。

3.身份認證步驟與協議

在生物認證系統中,為了保證生物特征值這不被非法用戶所獲得,采用數字簽名技術。我們在此對協議中采用的符號做如下定義:A為用戶,AS為認證服務器,KUAS為認證服務器公鑰,TAS為認證服務器的時限,NA為A的現時數據,FA為A的生物特征值,IDA為A的標識。還需說明的是這里采用的是單向認證協議。基本協議如下:

(1)A用自己標識的簽名向認證服務器AS請求認證。使用簽名技術能有效地阻止一個虛假認證服務器對用戶A的欺騙性連接。因為只有合法的認證服務器才保存有用戶的公鑰,從而能驗證這個簽名來獲得IDA來為下面的認證過程來使用。

(2)認證服務器產生時限TAS,現時數據NA,并將自己的公鑰KUAS、NA和時限TAS用用戶A的公鑰KUA加密后返回給客戶端的A用戶。

(3)客戶端A接受到認證服務器公鑰、時限和現時數據NA,同時在客戶端的生物特征傳感器讀取用戶的生物特征圖像,并獲得特征FA,把元組{TAS,NA,FA}用認證服務器的公鑰KUAS加密后發送給認證服務器。

(4)認證服務器AS通過生物特征信息數據庫進行比對,若匹配則A的身份通過認證。

這個方案與現時使用的認證體制基本類似,所以電子商務交易系統不必作重大改變。但因為引入了生物特征識別,安全性可以獲得有效的加強。

四、結束語

在信息化日趨成為主流的今天,電子商務的業務已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而飛速發展,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也成為業界的一個熱點研究方向。本方案設計將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技術和數字簽名相結合應用于電子商務,加強系統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實用意義。

參考文獻:

[1]DAUGMAN J G. High confidence visual recognition of persons by a test of statistical independence[J]. Tra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15(11): 1148-116

[2]MA Li, TAN Tieniu, WANG Yunhong. Efficient iris recognition by characterizing key local varia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4,13(6)739-750

[3]BOLES W W, BOASHASH B. A human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using images of the iris and wavelet transform[J]. IEEE Transon Signal Processing. 1998,46(4): 1185-1188

[4]WILDS R P. Iris recognition: an emerging biometric technology[A]. Proceedings of the IEEE[C].Sanjuan Puertorico, 1997

[5]孟浩徐翠平:虹膜識別算法的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6,27(3): 400-403

[6]祝連慶穆婕馬龍:虹膜識別技術的研究[J]. 儀器儀表學報,2006,26(6): 753-755

[7]葉煒李恒華田捷:生物識別技術在網上銀行認證安全體系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2003, 29(11): 192-194

篇2

關鍵詞:道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faster and faster,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gree of attention paid by was growing. Although the relative is not very complex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ut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located in downtown,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all kinds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construction to create a difficulty.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writer's many years experience, the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of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o analyze and hop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a certain help.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Drainage pip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幾年,我國的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對市政給排水系統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投資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過去單純的政府出資建設,轉變為政府投資為主,并由企業等社會投資共同參與。而且工程質量也從過去的以施工單位自控為主發展為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企業控制相結合的新局面,這種方式促使市政給排水的工程質量有了更可加靠的保障。

一、施工前的準備

對于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來說,施工前的準備主要包括了設計圖紙的審核、道路拆除、公用設施的保護等。

1認真審核設計圖紙

在開始施工之前,應首先認真會審、核對施工圖紙等設計文件。檢查其是否與施工現場和施工環境的實際情況一致,設計深度是否能夠符合施工要求,以防止設計中的失誤而對后期的施工造成影響,例如施工過程中,各種管道之間、管道與電纜之間等出現沖突。而且在設計圖紙中,應明確需要預留、預埋的內容。

2道路拆除

道路的拆除與恢復都會對既有路面造成一定的損壞。為了保證施工安全與路基質量,在道路上開挖時必須嚴格根據施工圖紙的設計要求進行,計算出開口的寬度,并用白漆將開挖線注明,再用切割機切斷路面。用挖掘機進行表層的瀝青面側以及路基渣層的挖掘工作,挖掘的過程中應注意合理對方路基穩定砂層,以便循環利用,其它土體則由自卸車運送到廢棄土場。完成管道部分的施工后,溝槽回填質量將對道路的質量和使用功能產生直接的影響。

3公用設施的保護

在進行管道溝槽的開挖工作時,要注意地上和地下的公用設施,保護其不受損壞。根據地質土層的情況采取必要的支撐,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滑坡、塌方的情況出現。開挖邊坡及支撐形式要交由項目監理審查,審查合格后才能施工。開挖時,如遇到建筑物、構筑物基礎以及電線桿等,應及時上報以制定相應的措施防止其下沉或變形,并交由項目監理審批。

二、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技術

1 溝槽開挖與支護

土方的工作量在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作業量中占有很多的比例,施工中所用到的機械設備包括了輪胎式挖掘機、推土機等,另外還配備了部分汽車以便土方的運輸。在開挖前,應首先探明地下既有管道、電纜等各種構筑物的位置,并及時向業主及相關管理單位遞交調查結果,這樣可以及時對既有設施進行保護,以為后期的開挖工作能夠持續進行提供保障。如在施工期間遇到地下水位較高或雨水季節,要相應的設置排水設施以便及時排水,確保水位與工作面相差2米。溝槽內要避免長時間積水,否則會造成浮管現象的出現。另外,考慮到基槽暴露時間過長會使基槽變形,應盡量減少晾槽時間,一般來說要控制在2到3個小時之內。天氣情況對施工的影響也非常明顯,因此施工中應隨時掌握天氣的變化,嚴禁基槽泡水。如果溝槽底部為巖石基礎時,應向下深挖0.3米,如果是軟土地基或有其它埋置物,應與相關部門研究后,再做處理了。

2 施工測量

施工測量具有很強的技術要求,而且由于其貫穿于排水管道施工的整個過程,因此必須有專人對其負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測量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了保證所有工序數據的準確性,應在自檢自測的工序規定的精度要求的基礎上將允許偏差精度在提高一半, 并由專業測量施工工程師進行測量,再由另一測量工程師進行復核。使用的測量儀器要進行嚴格的檢測,確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3管基制作

管溝開挖經驗收,確定合格后,在進行管基的施工時可以更加圖紙設計尺寸、標號以及中心線等要求完成。管基施工時,要防止土質基地裸落的時間太長,同時還應注意保養、氣候、遠距離的混凝土運輸等對施工有直接影響的各種因素,混凝土可以提高管基的一個強度等級,在管基達到一定強度后,再下管。

4 管道安裝

一般來說,管道安裝需要內拉法和外拉法 將兩節管道對接在一起,具體的施工技術分別是:

4.1內拉法

內拉法指的是在已經完成安裝的管道內部,假設一條斜梁,斜梁的垂直長度要比管道內徑稍大一些,另外在斜梁上端焊接鋼板,其厚度要比管道安裝后的最小允許間隙略小,最佳厚度為能插入前后兩節管道頂端間縫內。在未安裝的管道外端扣架設衡量,并使用鋼絲繩與手拉葫蘆連接斜梁與橫梁,然后將手拉葫蘆主鏈慢慢收短。前結管道會與地面產生摩擦,因此可以利用摩擦力的制約作用,將待安裝在的管道拉近,完成兩節管道的對接工作。

4.2外拉法

外拉法運用于管道外部,分別將已安裝好的管道和未安裝的管道兜身使用鋼絲繩連接起來,并使用手拉葫蘆和鋼絲繩將管道頂部連接起來,逐漸收短手拉葫蘆主鏈,通過前節管道與地面摩擦力的制約作用,將待安裝管道拉近,從而完成對接工作。接口合攏時,已排設管道軸線位置移動,為了保證其穩定,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可通過在編織袋內灌滿黃沙,封口后壓在已排設管道的頂部。完成管道接口后,必須對管道的高程和軸線進行反復的審核確保其符合質量要求。處在管道軸線方向應保留一定的間隙,間隙大小要控制在5mm-15mm之間。而對于不同的筒式接口,構成間隙的構件也不一樣。十套筒式接口,指套筒內兩管節端面的間隙;而承插式接口,則指的是承插口端面與承插口管徑處的間隙。完成管道的安裝工作后,可先回填至管道以上,一倍管徑以上高度。如果,管道安裝完成后沒有及時回填,如果被水淹到,應及時對管中心線和管底高度進行復測和外觀檢查,一旦有位移、漂浮的現象出現,要及時做返工處理。

三、排水管道的閉水試驗

排水管道的閉水試驗是在試驗段內灌水,井內水不能低于管頂經上2米。然后管材管道的滲水量在規定時間里,是否符合標準。試驗前,用比例為1:3的泥砂漿將試驗段兩井內的上游管口砌24cm厚的磚堵頭,并使用比例為1:2.5砂漿抹面,將管段封閉嚴密。當堵頭砌好之后,并在養護了3-4天之后,才可以進行灌水試驗。灌水前,首先要檢查管接口的外觀,例如,是否存在抹帶裂縫,脫落等,如果存在這些情況要及時修補,以防灌水時發生漏水,從而影響試驗。一旦發生漏水,窖井邊要設置臨時便橋保證行人的正常通行,保證交通安全。嚴禁站在井壁上口進行操作,而且施工人員上下溝槽必須設置立梯并戴上安全帽,并預檢查溝壁的土質和支撐等,一旦出現異常現象要及時排除,從而確保閉水試驗過程的安全。

四、結束語

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與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有著共通之處,即確保施工安全、確保施工質量等。但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如因施工環境、地點而帶來的困難,地上、地下公共設施的保護等。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術的好壞,對于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綜合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一樣,必須對其給予充分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陳美,李旭.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9

[2] 馬志華,宋洋.淺談市政給排水管道基礎施工技術措施[J],珠江水運,2012,4

[3] 王志丹.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技術及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