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音樂教師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4-01-31 17:53: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優(yōu)秀音樂教師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提到這位可親可敬的舞蹈教師,德藝雙馨的文化新星還要從頭說起。
鑒于她對舞蹈的熱愛和她良好的舞蹈素質,1996年,二十二歲的被組織派送到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研修編導專業(yè)。絕不放過這一難得的機會,在學習期間他孜孜以求、勤奮努力,深得老師的器重,老師也格外的愛護她。學習期間她就為中央電視臺農業(yè)頻道春節(jié)文藝晚會創(chuàng)作了《中國大地》、《唱起來,跳起來》、《金色的田野》等舞蹈,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完成學業(yè)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拿到了北京舞蹈學院頒發(fā)的《中國舞分級考試教師資格證書》。當時杭州一家藝術學校以每月兩千多元的工資和解決一套住房的優(yōu)厚條件聘請她去任教,同學們都非常羨慕她,老師也為她高興,也為此激動的徹夜難眠。和她當時在工作的每月工資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那優(yōu)厚的工資和樓房也確實令她動心。但在去回的抉擇時刻,想到了哺育自己成長的家鄉(xiāng)-—,想到了上學時領導為自己送行那語重心長的囑托和期望,她覺得自己為了個人利益走了對不起家鄉(xiāng)父老和領導的信任。面對情感的糾葛,經過反復的思想磨合。最終她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去杭州任教的機會,選擇回鄉(xiāng)這一條讓她今生無悔的道路。同學們不理解她的選擇,老師也為她惋惜,但對來說回到這塊讓她眷戀的土地,開始她新的藝術追求,這才是她魅力人生的最好體現。
在學習舞蹈藝術過程中是幸運的,因為她在北京舞蹈學院學習期間,得到了當時中國最優(yōu)秀編導專家的指導,她汲取了眾家之長,融進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設想,使她的藝術造詣得到迅速提高。她把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聰明才智融會貫通,為的舞蹈事業(yè)發(fā)展和培育更多的舞蹈新秀貢獻著自己的藝術青春,因而使她成為市文藝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教授,也是學生最多,作品頗豐的副教授。
可從未滿足過,她說:“藝術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進步的,舞蹈的語匯更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表現時代的特色,我的舞蹈創(chuàng)作只有不斷吸納新的東西,我的藝術生命才會延續(xù)下去。”這些年盡管她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她嚴于律己,從不自滿,依然不斷進取刻苦學習。多年來,她不惜花費重金,每年都抽出一定時間,自費到外省市和首都北京去學習觀摩、進修。僅她在學習,進修等方面就花去了4萬多元。有時看見對她構思舞蹈有用的書,哪怕里面只有幾句話,她都毫不猶豫地買下來,有的書一套就將近一千元,投入學習上的經費她毫不吝嗇。她戲謔地說:“我需要不斷的充電才有動力繼續(xù)向前奔啊!”
如今從事舞蹈事業(yè)已經二十年了,她對舞蹈的熱情達到癡迷的程度,對舞蹈的悟性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由于她的天賦和執(zhí)著的努力,她的創(chuàng)作才華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為了舞蹈事業(yè)她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全部的愛。在挖掘、整理、演繹、弘揚、創(chuàng)作黑龍江少數民族舞蹈過程中,她嘔心瀝血傾力創(chuàng)作,有時為了一個舞蹈動作,她多次深入到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qū)虛心請教,細心揣摩。為了一個少數民族的傳說,她不惜重金,不怕麻煩多次到民間去尋找線索,直到拿到可靠資料為止。她為了舞蹈藝術的需要,他費盡周折找到了一位早已退休的老編導、老藝術家拜師學藝,在三個星期的學藝中,她起早貪晚沒睡一個囫圇覺,沒吃一頓象樣的飯,體重減了十多斤,所學的知識卻讓她受益匪淺。
舞蹈創(chuàng)作是需要靈感和醞釀的。為了編好一個舞蹈,她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一遍一遍地聆聽舞蹈音樂,想象舞蹈動作的每個細節(jié)。在制作第一個全國參賽的舞蹈《漁船、魚叉、小魚娃》舞蹈音樂時,她把自己關在屋里整整5天,反復聽遍了十幾本樂曲。為了制作出自己需要的音樂結構,4分30秒的樂曲,她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地剪接制作,五天的時間里,她一天只睡5個小時覺,每天只吃一頓飯,音樂制作完成時,她累得暈了過去。這個舞蹈在全國參賽一舉奪金。全國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賈作光在作品點評會上說:“《漁船、魚叉、小魚娃》這個作品的音樂很有特點,舞蹈編排的洗練、干凈、不拖沓、有生活、有勞動。”同時也得到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為了創(chuàng)作出好的舞蹈,她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伏案思索,勾勒圖案編寫舞蹈腳本,進行舞蹈設計,激情迸發(fā)時,他會高興得手舞足蹈。為了把舞蹈展示得多姿多彩,演出時她把自己家里的窗簾、筷子以及裝飾房間的花束都作為道具搬上了舞臺;為了舞臺設計的需要她根據舞蹈的創(chuàng)意自己設計舞蹈演出服裝,裁剪縫制,她簡直成了一名制衣高手。為了購買《興安嶺上的
鄂倫春》新編舞蹈的參賽服裝,她一個人到省城去了10天,跑遍了哈爾濱的縫紉廠,聯絡呼和浩特的舞蹈服裝加工廠,終于買到了理想的服裝,保證了舞蹈的藝術效果;為了保持一個舞蹈演員的體型,她寧可少吃飯,舍棄自己愛吃的食物;為了延長一個女舞蹈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她每天都要堅持體能訓練,從未間斷過。她把舞蹈藝術看得高于自己的一切。對舞蹈的癡迷讓她在夢中經常被自己設計動作驚醒,半夜里趕緊爬起來,伏案到書桌前把夢中的舞蹈創(chuàng)意記錄下來……
1998年創(chuàng)建了市“迎春舞蹈學校”,作為優(yōu)秀的園丁,在十五年的執(zhí)教歲月里,她辛勤耕耘,用心血去澆灌那些幼苗,為市培養(yǎng)了近千名的舞蹈特長生,在這些舞蹈幼苗中,有5人考入了北京舞蹈學校,有3人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有3人考入了北京國際藝術學校,有3人考入了首都師范大學,有10人考入了國家文化干部管理學院。她培養(yǎng)的學生一個一個地走了,步入了希望中的高等學府,他們在給寫來的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中,述說了他們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那感人肺腑的語言經常讓熱淚盈眶。在回復他們的信中說:“不要感謝老師的培養(yǎng),是你們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收獲,我只是做一個老師應該做的事,希望你們繼續(xù)努力,你們的明天比老師更好,你們將要登上的是北京的舞臺,世界的舞臺!”現在,的學生中,已有500多名學生通過了由北京舞蹈學院主辦的全國舞蹈晉級考試,并獲得考試證書。其中榮獲全國舞蹈第十三級的學生達到50人,中國舞高級考生名次排在黑龍江省各地市舞蹈考級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