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時間:2024-02-04 18:25: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民合作社社會實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民合作社社會實踐報告

篇1

關鍵詞:農村小額信貸 吉林省 對策

1 吉林省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現狀

吉林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中部,全省幅員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全省人口總數為26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484.2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55.9%;鄉村勞動力為640.97萬人,占農業人口總數的43.2%。

吉林是產糧大省,農業積累率低,大多數農民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由于農業投入不足,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生產仍然是靠天吃飯。【1】

小額信貸的扶貧方式符合吉林省經濟的要求,符合農戶自身的需求,故它對窮困農戶有很強的吸引力。小額信貸在吉林省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截止2006年,全省農村信用合作社各項存款余額4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而農戶小額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這兩種貸款發放量已經達到農業貸款投放總量的66%。通過調查了解到,獲得小額貸款的農戶中,大部分農戶收入得到提高。【2】

盡管農村小額信貸為農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實際運行中,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歸納起來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小額信貸機構自身的可持續性:二是農村小額信貸與農村經濟的可協調性。

2 吉林省農村小額信貸存在的問題分析

2.1貸款的利率相同,有時還出現偏高的現象

小額信貸的貸款利率與普通的貸款利率相同,種植、養殖、助學貸款、建設等貸款也沒有相關的優惠政策。所以,這樣的一個經測算的合理利率水平對于小額信貸需要資助的農民來說,卻是一個難以接受,因為農民進行農業再生產所獲得的利潤與其他行業相比較偏低,這一矛盾是目前吉林小額信貸面臨的重要難題。

2.2自然災害的影響

由于傳統的種植業是靠天吃飯,自然災害避免不了。旱災、洪澇的發生,給農戶帶來的損失,使他們無力償還貸款。大量雨水沖出溝渠,3990戶、13965人受災,16戶村民房屋被毀,2845.9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3000萬元。

2.3還款期限短

目前,農民從信用社取得的貸款期限一般為十到十二個月,貸款期限對于農民來說不足夠,因為吉林省處于我國東北地區,糧食作物為一年一收,農民從借來貸款投入到農業生產經營中,再到作物收割并最后銷售出去,最終獲得收入一般需要一年的時間,所以,在農民剛有點收入的時候就緊張的還款,使農民感覺很有壓力。農戶普遍反映還款期限在1.5―2年比較合適。

2.4貸款時間不靈活

一般來說,農村信用社提供貸款都是規定在一定的時間段里,農民必須在這個時間貸款,否則不再給予貸款。但是,很多農民反映他們更希望的形式是即用及貸,這樣不僅方便靈活,而且還款的利率也會相對下降。

2.5貸款額度小

小額信貸的貸款額度上限為2萬元人民幣,每公頃可貸款900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即使有10公頃的土地也只能得到2萬元的貸款。這就使得擁有土地多的農戶、貸款用于建設、養殖等方面對于貸款需求額度比較大的的農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展。通過調查發現,廣大農戶認為貸款額度在3―5萬元人民幣比較合適。

2.6意外事故

天災人禍,無時無刻不在,意外事故不僅給農戶帶來了損失,同時也給信用社帶來了損失。貸款人在貸款后,出于其他的目的,攜帶款項離家出走,這種做法不僅傷害了擔保人,同時也給信用社帶來了經濟損失。

以上是我們在采訪中了解到的影響信用社以及農戶方面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并完善,農村信用社也不斷的發展,以前存在的供需不匹配、財務能力差、風險保障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已逐步消失【2】。如果以上四個問題能夠解決,筆者認為,不僅可以為我省經濟的發展提供經驗,而且還能夠使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綜合國力會更上一層樓。

3 發展吉林省小額信貸的對策

為促進吉林省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針對以上問題,筆者依據金融學及相關經濟理論,對農村合作金融進行認真的研究,結合吉林省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3.1合理制定利率,確保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

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是指小額信貸機構在沒有外部提供特別資助的條件下實現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3】主要取決于三個基本要素:利率、貸款規模和管理效率。采用商業利率是小額信貸實現可持續性的基本條件。小額信貸方式靈活多樣,手續簡便,但其交易成本相對較高,適當提高貸款利率上浮界限,可以使小額信貸在彌補經營成本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

3.2健全完善農戶小額貸款的資金供給機制

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適當增加小額信貸的貸款額度,解決農戶在種植、養殖、建設等方面的燃眉之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具體包括:適當減免農村信用社的營業稅和所得稅,放寬對核銷貸款損失的限制等;適當增加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自。在強化管理、嚴控風險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農村信用社在用人、網點設置方面的自;增加其在利率、貸款期限的自。【4】

3.3建立貸款擔保制度

對于傷亡的貸款人,經核實后,根據貸款人的具體情況可適當減免,但核實后須遞交報告,上交央行,信用社損失部分可有央行撥款補充。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增強其自主發展的能力。

3.4強化農村信用機制,加大宣傳力度

要加快社會征信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貸款擔保機構;加大打擊逃廢債務行為的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守信光榮、欠貸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5】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同樣,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需要農村金融的支持。吉林省農村小額信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是金融行業的代表,大力發展小額信貸,對促進吉林省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吉林省農村發展狀況的調查《銀行家》,2006年08期。

2.農戶參與小額聯保貸款進化博弈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10年13期。

3.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困境與出路,[08-09-22],作者:楊大楷

4.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調查來源: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作者:社會實踐報告,時間:2009-02-15

5.農村信用社金融狀況調查,調研報告,作者:佚名,來源:不詳,時間:2008-1-1919:46:02,人:lsy1chj2w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