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謎及答案范文

時間:2023-03-26 23:3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字謎及答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字謎及答案

篇1

謎底:白

謎題:上邊少一半,下邊加一半。(打一字)

謎底:劣

謎題: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謎底:王

謎題:人有他大,天沒有他大。(打一字)

謎底:一

謎題:遠看像頭牛,近看沒有頭。(打一字)

謎底:午

謎題:加倍才算多。(打一字)

謎底:夕

謎題:四面都是山,山山皆相連 。(打一字)

謎底:田

謎題:自大加一點。(打一字)

謎底:臭

謎題:判決無罪。(打一字)

謎底:皓

謎題:吾妻。(打一字)

謎底:肉(內人)

謎題:吳頭楚尾。(打一字)

謎底:足

謎題:何需殺人滅口。(打一字)

謎底:丁

謎題:伯父隔壁沒住人 。(打一字)

謎底:白

謎題:半真半假。(打一字)

謎底:值

謎題:弄瓦之徵 。(打一字)

謎底:姚

謎題:行千里路。(打一字)

謎底:沖

(猜謎語網cmiyu.com)

謎題:住在黃金屋 。(打一字)

謎底:鋸

謎題:半推半就。(打一字)

謎底: 掠

謎題:去了上半截,有了下半截,比成兩半截,又無下半截 。(打一字)

謎底:熊

謎題:古時候的月亮。(打一字)

謎底:胡

謎題:司馬中原。(打一字)

謎底:魂(說鬼)

謎題:自言自語。(打一字)

謎底: 記

謎題:只是近黃昏 。(打一字)

謎底:醬

謎題:失其心也。(打一字)

謎底:共

謎題:半出半進。(打一字)

謎底:崔

謎題:左有十八,右有十八,二四得八,一八得八。(打一字)

謎底:樊

謎題:打開門有客來先脫帽再脫衣 。(打一字)

謎底:閣

謎題:自有一日出頭天。(打一字)

謎底: 春

謎題:打斷念頭。(打一字)

謎底:心

謎題:半個人。(打一字)

謎底:伴

謎題:弄璋之喜。(打一字)

謎底:甥

篇2

(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實驗室,武漢430070 )

摘要:采用拌種的方法,通過室內發芽與營養液培養相結合,根據對氨基苯甲酸或胺鮮酯(DA-6)拌種于玉米對其種子萌發、葉片光合作用以及幼苗養分吸收的影響,篩選出最適宜的拌種物質。結果表明,與單獨拌種22 mmol/L對氨基苯甲酸或(15 mg/L)DA-6的處理相比,22 mmol/L的對氨基苯甲酸和15 mg/L的DA-6混配合拌種于玉米只是顯著促進了胚根的生長和幼苗葉片的SPAD值,葉片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呈下降的趨勢;與單施對氨基苯甲酸相比,養分吸收則顯著下降,可能是由于DA-6會抑制對氨基苯甲酸在玉米葉片可溶性蛋白合成以及養分吸收中的促進作用。而與蒸餾水拌種處理(CK)相比,單獨拌種22 mmol/L的對氨基苯甲酸有促進玉米種子胚根、胚芽生長的趨勢,增幅分別為6.85%、16.28%;同時,在葉片光合作用上,SPAD值和葉片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也分別提高了1.37%、12.18%;在養分吸收上,比CK顯著提高了地上部氮含量14.66%,每株地上部氮(N)、磷(P)累積量、每株根部氮(N)累積量均有增加的趨勢。綜合分析,單獨拌種22 mmol/L的對氨基苯甲酸是較適宜的拌種物質。

關鍵詞 :對氨基苯甲酸;DA-6;拌種;玉米;種子萌發;光合作用;養分吸收

中圖分類號:S513;S482.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3-0569-05

種衣劑是近些年新興的一種種子包衣物質,但由于中國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少缺陷。一方面,種衣劑中的多數殺蟲劑為中、高毒農藥[1];另一方面,種衣劑中的成膜劑成膜性差,而且存在只成膜不提供營養的單一性[2],因此對種衣劑中的成膜劑尤其需要進行深入探討[3]。近年來,黏度高、成膜性好、不影響種子發芽率、不含有毒殘留物的天然高分子成膜劑被諸多研究者所追捧。

對氨基苯甲酸是一種能與植物遺傳器官相互作用的生物制劑。種子消毒后,播前用對氨基苯甲酸處理能提高小麥的出苗率,促進其整個生育期的良好生長[4];高冬婷等[5]發現用5 mmol/L的對氨基苯甲酸處理馬鈴薯塊莖,可顯著誘導馬鈴薯的抗病性。國內關于胺鮮酯(DA-6)在提高作物抗逆性上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表明[6-11],DA-6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冷性以及抗倒伏能力,并能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同時在延長葉片光合期、促進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延緩衰老上也有明顯作用。但對氨基苯甲酸與DA-6用于作物拌種的研究較少,而且對氨基苯甲酸與DA-6配合施用的相關報道也少。筆者已通過室內發芽試驗確定了對氨基苯甲酸和DA-6在玉米上的適宜拌種濃度分別為22 mmol/L、15 mg/L。因此,本研究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將對氨基苯甲酸或DA-6拌種于玉米,根據玉米種子萌況、葉片光合作用以及幼苗對養分吸收的情況來篩選出最適宜的拌種物質,旨在為多功能、無農藥殘留、低劑量的新型種衣劑的研制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鄂玉24號;供試外源物質為對氨基苯甲酸和胺鮮酯(DA-6),兩種物質均為化學試劑純品。

1.2試驗方法

采用室內發芽試驗與營養液培養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隨機區組設計,分別設置蒸餾水(CK)、22 mmol/L對氨基苯甲酸、15mg/L DA-6、22 mmol/L對氨基苯甲酸+15 mg/L DA-6拌種玉米作為4個處理,重復3次。

室內發芽試驗中種子先在蒸餾水中浸種4 h,然后取出并用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以上述4個處理中對應的物質,按照每千克種子以125 mL的量進行拌種,發芽試驗以直徑為9 cm、鋪有兩層濾紙的培養皿為發芽床,每皿15粒種子,在室溫條件下培養7 d。每天向皿中加蒸餾水以保持濾紙濕潤,同時記錄每皿發芽粒數,7 d結束時每皿隨機取5粒胚,稱取5粒總鮮重,并測量每粒胚的胚根、胚芽長[12]。

營養液培養試驗中,用上述室內發芽試驗中的方法和處理進行育苗,種子培養5 d后進行移苗,每個重復4株,采用Hogland全營養液和Arnon微量元素營養液配方,共培養4周(28 d),第一周用1/4濃度營養液培養,第二周用1/2濃度營養液培養,第三、四周用全濃度營養液培養。4周結束后,測定SPAD值并采收。

1.3測定項目及方法

發芽指數=(Gt為t時間內的發芽數,Dt為相應的發芽天數)[14]

種子活力指數=發芽指數×胚鮮重[14]

SPAD值采用SPAD-502型葉綠素測定儀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

全N、全P、全K的測定:采用H2SO4-H2O2消化,半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其N含量,流動注射分析儀測其P含量,火焰光度計測其K含量。

2結果與分析

2.1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

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種子萌況影響不大,其中只有胚根長達到顯著水平,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種子活力指數以及胚芽長均不顯著。由圖1可知,與蒸餾水(CK)、對氨基苯甲酸、DA-6單獨物質拌種的處理相比,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顯著促進了玉米種子胚根的生長,進而促進種子更好地萌發,并且比CK提高了35.04%,比單獨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或DA-6分別提高了26.38%、13.73%;對于胚芽長,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單獨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或DA-6的處理比CK均有促進胚芽生長的趨勢,但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后,與單施的處理相比反而有抑制的趨勢。

2.2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

SPAD值可以間接反映作物葉片葉綠素的含量[15]。由圖2可知,4個處理中,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處理SPAD值最高,且與CK、單獨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或DA-6的處理相比,達到顯著差異,比CK處理提高了13.97%,比單施處理分別提高了12.43%和6.87%。與CK、對氨基苯甲酸拌種處理相比,DA-6拌種處理顯著提高了玉米葉片SPAD值,且比CK提高了6.64%。而與CK處理相比,對氨基苯甲酸拌種處理只是有增加葉片SPAD值的趨勢。

由圖3可知,對氨基苯甲酸或DA-6拌種后,葉片SPAD值均顯著提高。其中,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比不施對氨基苯甲酸顯著提高了4.21%,用DA-6比不施用DA-6顯著提高了9.56%。

葉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是光合作用中代謝轉運和合成的產物,其含量直接代表了作物的代謝水平和生產潛力[16]。在葉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4個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其中對于可溶性蛋白含量,單獨拌種對氨基苯甲酸或DA-6同CK相比,均有增加的趨勢,增幅分別為12.18%、3.97%;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處理與單施處理相比,有降低的趨勢。

2.3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地上部、根部養分吸收的影響

方差分析表明,在幼苗植株對養分的吸收上,地上部N含量、每株地上部N、P、K累積量以及每株根部N累積量的處理效應顯著。

2.3.1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地上部N含量的影響由圖4可知,與CK相比,單獨對氨基苯甲酸或DA-6拌種的處理在玉米地上部N含量上達到顯著差異,分別提高了14.66%和17.42%,但與單施處理相比,兩種物質的混合劑拌種反而降低了地上部N含量,降幅分別為13.76%和15.79%。

方差分析表明,在不施用DA-6的情況下,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比不施用對氨基苯甲酸顯著提高了地上部N含量,增幅為14.66%;在施用DA-6的情況下,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比不施用對氨基苯甲酸反而顯著降低了地上部N含量,降幅為15.79%。同理,在不施用對氨基苯甲酸的情況下,施用DA-6比不施用DA-6顯著提高了地上部N含量17.42%;在施用對氨基苯甲酸的情況下,施用DA-6比不施用DA-6反而顯著降低了地上部N含量13.76%。這說明對于N由根向地上部轉運的過程,單獨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或DA-6與CK相比,均顯著促進了此過程,但在對氨基苯甲酸中加入DA-6或在DA-6中加入對氨基苯甲酸,與單施對氨基苯甲酸或DA-6相比,會顯著抑制此過程,進一步表明這兩種物質在N由根向地上部轉運的作用上對彼此均有抑制效果。

2.3.2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地上部、根部N累積量的影響由圖5可知,對于每株地上部N累積量,單施兩種物質的拌種處理與CK相比,均無顯著差異。其中,單施對氨基苯甲酸有上升的趨勢,增幅為4.05%;單施DA-6有降低趨勢,降幅為14.50%。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與單物質拌種處理相比,反而顯著降低了地上部N累積量,降幅分別為29.32%、13.98%。對于每株根部N累積量,與CK相比,單施對氨基苯甲酸提高了4.37%;而單施DA-6顯著降低了23.10%。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處理與單施對氨基苯甲酸相比,也顯著降低了根部N累積量。由圖6可知,對于每株氮累積量,無論地上部還是根部,DA-6的效應均達到顯著水平。DA-6拌種后比不施DA-6在地上部顯著降低了22.06%,在根部顯著降低了21.40%。

2.3.3對氨基苯甲酸與DA-6拌種對玉米地上部P、K累積量的影響由圖7可知,單施對氨基苯甲酸與CK處理相比,每株地上部P、K累積量均無顯著差異;而單施DA-6比CK處理顯著降低了每株地上部K累積量,對于每株地上部P累積量則無影響。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拌種處理與單施對氨基苯甲酸相比,顯著降低了每株地上部P、K累積量,降幅分別為29.02%、23.26%;與單施DA-6相比,每株地上部養分累積量均無差異。

由圖8可知,DA-6拌種后,在每株地上部P、K累積量上均達到顯著效應,且施用DA-6比不施DA-6顯著降低了養分累積量。二者降幅依次為26.92%、25.38%。

3小結與討論

對于對氨基苯甲酸,上述分析表明,在種子萌況上,同CK相比,對氨基苯甲酸拌種有促進胚根、胚芽生長的趨勢,增幅分別為6.85%、16.28%,說明對氨基苯甲酸拌種玉米有促進種子萌發的作用,這與Bome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在光合作用情況上,對氨基苯甲酸拌種于玉米后,在SPAD值上效應顯著,并且施用對氨基苯甲酸比不施用對氨基苯甲酸顯著提高了4.21%;對于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單施對氨基苯甲酸比CK提高了12.18%。在養分吸收上,單施對氨基苯甲酸比CK處理在地上部N含量上顯著提高了14.66%,在每株地上部N、P、K,每株根部N累積量上均有增加的趨勢,說明單施對氨基苯甲酸后,在玉米幼苗根部對N、P、K的吸收上有一定促進作用,并同時促進了N、P、K由根向地上部的轉運過程。

對于DA-6,上述分析表明,在種子萌況上,同CK相比,DA-6拌種有促進胚根、胚芽生長的趨勢,增幅分別為18.74%、12.02%,表明DA-6拌種玉米促進了種子的萌發,這也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8]。在光合作用方面,DA-6拌種于玉米后,在SPAD值上效應顯著,并且施用DA-6比不施DA-6顯著提高了9.56%;對于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單施DA-6比CK提高了3.97%。在植株養分吸收上,單施DA-6比CK在玉米地上部N含量上顯著提高了17.42%;DA-6拌種于玉米后,在地上部N、P、K,根部N累積量上效應均顯著,但呈現出負效應,即施用DA-6均顯著低于不施DA-6,說明DA-6拌種玉米后,可能會促進植株體內N的代謝及產物的運輸和分配,進而降低其地上部、根部N累積量,而DA-6拌種在玉米根部對P、K的吸收上可能存在一定抑制作用,這與沈方科等[17]、彭智平等[18]的研究結果不同。

對于兩種物質配制合劑拌種的處理,在種子萌況上,同CK、單獨拌種對氨基苯甲酸或DA-6相比,均顯著提高了胚根長,但胚芽長有降低的趨勢,說明兩種物質配合后拌種玉米可促進種子胚根生長,但對胚芽生長作用不明顯,甚至可能存在一定抑制作用。在光合作用情況上,同CK、單施兩種物質相比均顯著提高了葉片SPAD值,但葉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降低趨勢,這種變化有待進一步研究。在養分吸收情況上,同其余3個處理相比,地上部N含量、每株地上部N、P、K,每株根部N累積量均顯著降低,并且進一步分析兩種物質在地上部N含量上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對氨基苯甲酸或DA-6在N由根向地上部轉運的作用上對彼此起到抑制效果。對于地上部P、K累積量的降低,可能與上述分析的DA-6在根對P、K的吸收以及這些養分由根向地上部轉運的過程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有關。

綜合考慮種子萌況、葉片光合作用以及玉米幼苗對養分的吸收情況,得出對氨基苯甲酸與DA-6不宜配合拌種于玉米,單獨用對氨基苯甲酸拌種玉米效果最佳。

單施對氨基苯甲酸或DA-6均可促進玉米種子的萌發,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兩種物質配制的合劑用來拌種后,對胚芽生長作用不明顯,甚至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玉米葉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降低趨勢,同時降低了玉米幼苗每株地上部大量元素N、P、K以及根部N的累積量,另外試驗中發現,對氨基苯甲酸或DA-6在N由根向地上部轉運的作用上對彼此起到抑制效果,并且這很有可能與兩種物質配合后拌種,玉米葉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地上部、根部N累積量降低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對氨基苯甲酸與DA-6配合拌種后,在N、P、K的吸收和轉運上的這些變化規律和機制以及兩種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青,王恩文.我國種衣劑的研究進展[J].林業調查規劃, 2012,37(5):44-46.

[2] 吳凌云,李明,姚東偉.化學農藥型種衣劑的應用與發展[J].農藥,2007,46(9):577-579.

[3] 高云英,譚成俠,胡冬松,等.種衣劑及其發展概況[J].現代農藥, 2012,11(3):7-10.

[4] BОМЕ Н А,李淼.結合種子消毒播前用對氨基苯甲酸處理春小麥種子[J].麥類作物學報,1989(1):42-43.

[5] 高冬婷,蔣繼志,劉洋,等.3種化學物質誘導馬鈴薯塊莖抗早疫病的初步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7,22(1):148-151.

[6] 于俊紅,彭智平,楊少海,等.DA-6對干旱脅迫下花生生理及生長指標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9,27(1):168-172.

[7] 梁穎.DA-6對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響[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 2003,22(2):95-98.

[8] 張子龍,梁穎.DA—6對水稻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23(3):219-221.

[9] 聶樂興,姜興印,吳淑華,等.胺鮮酯對高產夏玉米產量及葉片光合羧化酶和保護酶活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10,21(10):2558-2564.

[10] 施曉明,李淑芹,許景鋼,等.干旱脅迫下DA-6浸種對大豆苗期葉片保護酶活性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40(9):48-51.

[11] 聶樂興,姜興印,吳淑華,等.胺鮮酯對高產玉米的調控作用研究[J].玉米科學,2010,18(6):33-37.

[12] 張琦,徐寧彤,曲琪環.生物復合型種衣劑對香谷苗期生理指標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0):16746-16747, 16750.

[13] 王芳,龐自學,王漢寧,等.水楊酸浸種對甜玉米種子萌發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玉米科學,2012,20(4):74-77.

[14] 徐芬芬,鄧接樓.水楊酸對鉻脅迫下大豆種子萌發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2,31(5):852-854.

[15] 周鸝,張運紅,吳禮樹.噴施竹葉黃酮對小白菜產量、品質及礦質元素含量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4):688-690.

[16] 孫周平,郭志敏,王賀.根際通氣性對馬鈴薯光合生理指標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8,23(3):125128.

篇3

1.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2.通過了解字謎、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3.認識10個生字。

課時安排

“有趣的漢字”整個綜合實踐活動安排五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制定和交流小組活動計劃。

第二、三課時:分組活動。根據制定的計劃,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調查、整理學習的資料。

第四、五課時:展示、交流活動成果。

活動過程

制定和交流小組活動計劃(一課時)

1.激趣:漢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里,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紹活動內容: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體會漢字的有趣;查找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或笑話,和同學交流;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

3.分組: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每組7-8人,選出小組負責人。

4.制定計劃:

例:

“有趣的漢字”活動計劃

活動時間:x月x日

活動地點:xx家

活動內容:

(1)搜集或自編字謎

(2)查找諧音笑話、諧音歇后語

(3)了解漢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資料編成小報,貼在教室里。

分工:

組長:xx搜集資料:xx

插圖: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組交流計劃,并張貼在教室里。

搜集和調查資料(兩課時)

通過上網查詢,閱讀書籍、采訪、看電視等多種途徑進行探究,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

相關資源介紹。

網站:

/chinesearts/?nav=writing

/experience/hanzi

交流活動成果(兩課時)

一、猜字謎

1.激趣:現在請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一起領略漢字的魅力。請以小組為單位猜字謎,看哪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謎。

(1)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2)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

(3)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著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見水裝不完,長草難收拾,遇食就可餐。

(5)這里是兩幅畫:一個人靠在樹旁休息,鐘指向了十二點

(6)一些運動員在運動場接受記者采訪。當記者問及他們的姓氏時,他們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個動作,讓記者自己猜。

籃球運動員指了指前面的兩棵樹;跳高運動員順手撿起一根木棍,放在一個土堆旁;武術運動員信不過教練的書,放在劍的旁邊;圍棋運動員撿了一顆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這幾位運動員分別姓什么?

3.小組同學間相互猜字謎。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劉孟

5.剛才猜的字謎都是書本上的,1-4是文字謎,5-6是圖畫謎,第7題是動作謎語。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編制了許多字謎,哪一組給大家猜?

二、有趣的諧音

1.說諧音性歇后語

(1)引言: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和謎底兩部分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頭用語。它淺顯易懂,語言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

(2)讀歇后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小蔥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錐子──真(針)好

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3)介紹:歇后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說的時候往往只說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隱去,讓聽的人去猜測,所以叫歇后語。以上六組是諧音性歇后語,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聯系,產生俏皮風趣的表達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組都是諧音性歇后語,看哪一小組猜得又對又快?

A一連三座廟──

B石頭蛋腌咸菜──

C隔著窗戶吹喇叭──

D關公打噴嚏──

(5)宣布答案:A妙(廟)妙(廟)妙(廟);B一言(鹽)難盡(進);C名(鳴)聲在外;D自我吹噓(須)

(6)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每個小組都搜集了不少諧音性歇后語,哪一組先來出題?

(7)小結:歇后語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繼承和發揚。

2.諧音笑話

(1)讀一讀。

(2)交流:看了笑話,你有什么感想?

(3)小結: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否則會成為笑話。

(4)講述:前一階段搜集到的諧音笑話。

三、漢字的起源

1.指名講述:《倉頡造字》的故事。

2.介紹:“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其實,漢字不可能是由倉頡一個人創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個時期創造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項偉大的創造活動。

3.交流:關于漢字的起源,還有許多傳說呢。哪一組給大家講一講?

4.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默讀《“冊”“典”“刪”的來歷》。你還知道其它漢字的來歷嗎?

5.以小組為單位介紹。

6.認讀課后的十個生字。

篇4

在雅思聽力考試中,考生拿到試卷后應首先瀏覽一下四個部分的題型及主題,對題目有大致的了解。無論是哪種題型,都要求考生利用讀題時間盡可能的多做一些標記,以便掌握主題信息。在聽的過程中,考生應注意材料中小的主題轉換。雅思考試針對每一個主題點基本上都會有相應的題目,因此考生要留意一些語義轉移的標志性單詞,這些單詞可幫助考生抓住聽力材料的主要思路。

一般來說,雅思聽力考試中的填充題、完成句子、簡短回答等題目,絕大多數是細節題,需要著重注意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而選擇、判斷、匹配等題目屬于綜合題目,需要考生根據上下文的邏輯思路進行判斷。從難度上看,綜合題要比細節題難一些。現就考試當中應注意的問題介紹給大家。

一、填充題的回答方法。

填充題是常考題型,最常考的考點是填一些非隱私的個人信息。這些內容包括人名、姓、名、其他名字或曾用名;國籍;教育程度等。

關于人名和地名在雅思考試中的拼寫是經常出現的考點。其中的人名和地名一般都是逐個字母拼讀出來,考生應一字不差將其聽寫出來,拼寫的任何一個錯誤,哪怕是極小的錯誤,都會導致該題目不得分。特別注意原文中經常提到的國家名,要由考生自己將其轉化成相應名詞。

二、短問答練習方法。

有些考生會認為短問答比填充題更難。短問答通常出現在聆聽考試的較后部份,因此需要聽的會是較難的對話。想熟練掌握短問答,可錄下電視或收音機里的交談節目,試著聆聽節目的要點,以最快速的方法記錄下來,記錄方式可采用符號等等。

當答題時,答案一定要完整,不要用縮寫。在對答中,問題問出后,回答人的第一句說話千萬不要是答案,答題人常常不會立刻正面回答問題。

三、選擇題練習方法。

很多考生都認為選擇題比較容易,因為就算完全不懂,還有20%-25%的機會答中。IELTS選擇題通常都會用兩個對話,講課或演講。平日可用英語講課或演講的錄音帶來練習,TOEFL考試等等的聽力練習都會是以選擇題形式作答,您也可利用來練習。

其答案類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被直接或間接地支持;二)直接或間接地矛盾;三)并未提及。在選擇答案時,應先找出不正確的答案,注意應考慮所有的選擇,不要看到一個認為正確選擇的時候而忽略了其他選擇,有時候最后的選擇是完整的。如不看清楚,可能只選擇了一個“部分正確”的答案。

另外,很多時候正確的答案會是最長的那個選擇,因此,當排除所有沒有可能的答案而仍未能找到正確答案時,可考慮較長的那個。

四、真假題練習方法。

考生一般會認為真假題是最容易的,但令人驚奇的是,有很多考生考得最差的就是這部分。通常真假題的選擇是正確、錯誤、未提到或準確、不準確、未提到”兩種情況。

有時候,認為最有把握聽得出來的答案往往有錯。如不小心聽清楚的話,只差一兩個字意思便會截然相反。

因此作答時要小心,不要分神。在聆聽之前,應細心地閱讀題目指示,注意看和聽例句。

在聆聽時,應認清必須留意的關鍵詞或句,知道什么時候輪到什么問題,清楚答案的意思,

篇5

從今年6月起,我們連續三個月收到廣大讀者寄來關于競猜游戲答案的來信與電子郵件,非常感謝大家對本次活動的支持。經過多輪篩選,我們從答中每期全部題目的讀者中抽出了15位幸運讀者,他們將免費獲得06年12月至07年2月共三期的CE:Teens。Congratulations!

幸運讀者:黃婷(福建省福州市)、郭凌威(內蒙古海拉爾盟)、戴閏坤(安徽省池州市)、彭進(四川省簡陽市)、張賢峰(山東省即墨市)、黃君承(福建省福州市)、陳榮(安徽省淮南市)、柴菊(四川省遂寧市)、李丹(遼寧省丹東市)、何旭龍(廣東省東莞市)、劉琪(安徽省無為縣)、張紫悅(陜西榆林市)、胡娟(福

建省福州市)、劉凱(山西省平遙縣)、侯官林(四川省通江)。

有獎游戲答案

06年6月

(拼寫一動物名)LION

(單詞填空)1.SLY2.ARM3.PAY4.PIN

(同音異形詞)ONE-WON, TWO-TO或TOO, FOUR-FOR或FORE, EIGHT-ATE

06年7月

(拼寫一英文數字)FOUR

(動物趣)1.BOAR2.TIGER3.CAMEL4.TURTLE5.PUMA6.LAMB7.WHALE8.BADGER

(考考你的智慧)THE LETTER ?06年8月

(縱橫拼字謎)縱:1.STORK2.PRICE橫:3.STORE4.BRACE

(動物趣)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則不達

(音樂字謎)橫:1.SAXOPHONE2.CORNET3.DRUM4.ACCORDION5.TROMBONE

縱:6.FLUTE7.TUBA8.CELLO9.XYLOPHONE10.PIANO11.FIFE12.BANJO

《瘋狂英語中學版》優秀文章評選活動

趕快來參加《瘋狂英語中學版》優秀文章評選活動吧!只要編寫數字10和你認為最好的文章編號到03651,即可參與此活動,我們還為參與的讀者準備了各種精美禮品,有蘋果iPod、《看電影學英文》(DVD版)、“粉紅女孩”系列以及可以狂發彩信以及撥打國內長途的瘋狂英語會員卡喔!等什么,趕快拿起你的手機,輸入你最喜歡的文章短信編號,發送吧!

發送辦法說明

編輯數字10(評選業務代碼)+37(當期雜志期數)+01(文章編號),例如本期我認為最好的文章編號是37(本期雜志期數)+09(文章編號),即103709到03651,就可參加活動了。需要提醒的是,本活動本次只對廣東省的移動用戶開放,其他省市的用戶以及聯通、小靈通用戶將在以后的時間提供本項瘋狂大搶活動!

獎品清單

一等獎一名:1部蘋果iPod nano

二等獎兩名:2套“粉紅女孩”系列

三等獎10名:10套《看電影學英文》(DVD版)

參與獎20名:20張瘋狂英語會員卡。

使用第一個月,贈送300條彩信,10分鐘國內長途。使用見卡背面說明。

評選規則

在投票人數最多的文章中,隨機抽取一名參與者手機號碼做為一等獎。其它獎項依次類推。中獎名單在公司網站(省略)公布,并短信通知。

篇6

我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在識字教學中采用了一系列趣味教學法,以趣為眼,用生動有趣的形式打開學生視野,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態下自主學習漢字。

一、情境識字

在課堂上,把一個字放在特定的情景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記憶,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如在學習“潑”與“波”這兩個易被學生混淆的字時,可創設這樣的情境:當你洗完頭“發”之后,要把“水”潑掉,這就是潑水的“潑”:當一個“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會形成一圈圈的波紋,這就是“波”。識字的過程就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二、韻語識字

在實際教學中編一些韻語識字歌,如金失鐵,水先洗,言果課,手是提等。學生朗讀時朗朗上口,樂于識字。

三、兒歌識字

如在教學“青、清、請、情、晴、睛”這組字時,我編了一句兒歌:“草青青,水清清,請你來,做事情,太陽升,是晴天。看東西用眼睛。”學生讀來順口,又從字義和字形上區分了這組字。這種識字方法,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單純的讀字寫字的效果好得多。在教學“金”字時編兒歌:“一個人,他姓王,口袋里裝著兩塊糖。”為了區分“己、已、巳”用兒歌:張口己(ji),半口已(yi),閉口巳(si)。用兒歌激活孩子們的思維,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識字效率。

四、謎語識字

為了讓學生形象而又有趣地識記字的形、音、義,對常用字及部分常用字編順口溜或字謎。如在教學“力”字時編字謎:“撇不出頭便是刀,看不見它摸不著,大小不同人人有,勤勞動都離不了。”其中“勤勞動”三個字中包含“力”字。幾句簡單的字謎。幫助了學生記住字形,同時又區別“力”和“刀”,這樣既能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避免了今后的錯別字。如在學習“苦”字時,我出了這樣一個謎語:“一家十口住草房”。話音剛落,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還說出了自己猜謎的方法。如學習了“雷”字,編成“大雨落到田上”;學習了“團”字,編成“國字玉出門,人才進了門”:在寫“非”字時有個學生總把三橫寫成四橫。說了幾遍還是錯,我靈機一動編了這樣一則謎語:“一個豬槽兩頭通,六頭小豬兩邊拱。”那學生一聽有趣極了,連說記住了,此后那孩子再也沒寫錯過。這些喜聞樂見的謎語,學生容易接受,學起來興趣濃,效果好。

五、比較識字

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現,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烏鴉喝水》中有兩個生字“喝”和“渴”容易混淆,學生常常誤寫成“渴水”和“口喝”。此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平時,你為什么會口渴?”“喝水要用什么來喝?學生漸漸找到了答案。有的說:“因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才會口渴。”有的說:“口渴了,要找水喝,所以‘渴’左邊有三點水。”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系比較。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六、歸類識字

在學習生字時,一課中的生字按形聲字和會意字歸類識字,或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歸類識字。

七、游戲識字

通過“識字闖關”、“走迷宮”“找朋友”等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八、生活識字

篇7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學生的校內外生活是學校教育資源開發的重要領域。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整合,走出語文課只叫“語文書”的怪圈,有針對性的將語文學習引向生活。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如:我校位于發展很快的東區,高大的建筑、排列整齊的各大機關單位、街道兩旁大超市、商鋪林立,這些建筑墻上都掛有形狀各異、色彩鮮明的鍍金大字,另外,廣告紙和物品包裝袋比比皆是,它們上面都印有各種各樣的字體,我就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注意搜集,隨時隨地進行識字訓練。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該會有多么地高興啊!因此,學生學字樂此不疲,有時還把一些“字”帶到教室來,同學之間互相考一考,答對了互相鼓掌,以此進行激勵表揚,真是“樂在其中”!這樣,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材料,利用學生生活經驗進行識字,大大地擴充了識字量。

二、寓認于玩,活動中識字

教育心理學認為,保持和再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因此根據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用“趣”構建識字教學的組織形式,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通過編兒歌、講故事、猜字謎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漢字,如:教學第六課《胖乎乎的小手》一課中的“喜” 字時,用猜謎語的形式出現,老師出示謎面“一口吃掉十顆豆豆”,學生在課桌上用手寫呀寫、畫呀畫,興致高昂,他們在猜出謎底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字。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為生字編字謎、編兒歌,這既是對生字的鞏固,也培養了學生正確拆分字形、正確認識漢字形體特點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教學第十五課《夏夜多美》一課時中的“趴”時,一名學生說:“老師,我可以編個字謎。”我也非常信任地對他說:“可以呀!”他神神秘秘地說:“我可以把趴說成八只腳”。同學們聽了哈哈大笑說真形象。就這樣整個課堂形成一種和諧、輕松的氣氛,學生在平等、愉悅的情感狀態中學習,其樂無窮。

三、識用結合,練習中識字

新課標指出六年制小學課外閱讀總量不小于100萬字,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提早進行閱讀。一年級的學生識字量以達到六七百余字為目標。教師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文學欣賞》,開設適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兒歌、故事欣賞與創作。如讓學生閱讀注音讀物的童話故事、兒歌、古詩等,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創作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學會”兩種要求,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多認”,有利于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這無論對培養閱讀能力,還是對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但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學生在識字中,音、形、義三方面,字形是難點,解決了這一問題就為提前閱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那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呢?下面我就字形教學談談我的體會。

(一) 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實驗證明學生在充分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是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捷徑。當然自學不等于老師不教,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這樣的所獲才扎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字、基本筆畫、筆順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課時首先解決生字的讀音,接著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 自己動腦筋想出最佳的記憶方法,請你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以舊帶新”、“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減筆畫”等等。如學習“玉”字,有的說“國”字去掉方框兒,就是玉;有的說王字加上一點就是玉;有的說“主”子的點掉在腰間,就變成玉。學習“園”字時,有的說在“元”字外面加上圍墻“口”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墻的,以區別“元”的用法。又如學習“狠、恨”時學生把它們與“跟、很、根”等對比聯系偏旁部首,再聯系字本身的意思去記憶。比如因為“狼”比較兇狠,故“狠”是反犬旁。因為“恨”是人的情感,恨從心生,故“恨”是豎心旁;學習“愛”字,學生把它拆成“上、中、下”三部分,我再配上兒歌“爪字頭,禿寶蓋,小朋友,真可愛。”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二)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教學時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情緒,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促使有意注意的發展,所以,每種方式練習前都要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的發展。以下介紹我采用的幾種趣味識字方法:

1、 編口訣。在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發現“編口訣”能幫助孩子們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字。比如:朋:兩個月亮交朋友。種:禾苗種在水田中。樹:村子里樹木對對齊。念:今天要用心念書。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狼狠一點。

2、 排隊組字。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卡片打亂,發給每人一張,讓他們到講臺前來組成老師讀出的生字,全體學生認讀和評議。

3、 搶卡片。老師把許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師讀的字音,找出有關的卡片組成字,讀后組詞或說一句話,誰搶得多誰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

4、 編故事巧記字形。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去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進行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小故事。如:學“呆”時,教師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張著大嘴吧(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呆。”

5、 猜字謎記字形。在識字教學中,原原本本把字擺出來,學生沒有多大興趣而采用猜字謎游戲就不一樣了。老師可以先給出謎面,讓學生嘗試寫出字形,也可以和學生一道編字謎。如:“思”即“十張口,一顆心,猜猜看,動腦筋。”

(三)閱讀課外書識字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可熟練掌握漢語拼音,并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新學會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但開始時,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則將“弄巧成拙”,扼殺學生閱讀的熱情。在具體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層要求,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優生借助漢語拼音閱讀,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復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讀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讀,不求快,但求讀音準確;稍差的學生閱讀比較困難,便引導他們“找朋友”,即從書中找出自己學過的生字,并用鉛筆在其下打一小點。這樣,人人都在“閱讀”,人人都能“閱讀”,包括“找朋友”的學生也“讀”得興致勃勃。日月積累,打點的字越來越多,學生便可以自由閱讀了。這一過程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讀”中有所得,在“讀”中獲得發展。

四、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

篇8

【關鍵詞】識字寫字;閱讀能力;興趣培養

一、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新課程充分體現了讓學生自學,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的思想,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對字形的記憶也會更加扎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他們產生讀書的欲望,在反復朗讀中掌握生字讀音、認識字形。接著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自己動腦筋想出最好的記憶方法,請你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熟字加筆畫”、“形近字對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減筆畫”……如學習“天”字,有的說“大”字加一橫就是天;有的說“人”字加兩橫就是天;有的說“夫”字不出頭就是天。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墻“口”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墻的,以區別“元、園”的用法。學習“愛”字,學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兒歌“爪字頭,禿寶蓋,小朋友,真可愛”。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二、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新課標》提出:培養學生對漢字以及漢字學習的態度和情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以,教學時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這樣,在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發展。并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地發展。下面我介紹幾種趣味識字方法:

(一)編字謎。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發現“編字謎”能幫助孩子們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經過引導,孩子們經常動腦筋編字謎在課堂上交流,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比如:朋:兩個月亮交朋友。林:兩棵樹,并排站。休:一個人靠在木頭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樹苗,頭上戴草帽。思:十張口,一顆心,猜猜看,動腦筋。雷:雨點掉到田地里……孩子們不僅能編出書上出現的生字,還把這種識字方法擴展到課外,并講給家長聽,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組字游戲。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打亂順序寫在卡片上,發給每個小組一份,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盡可能多的組字,然后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來展示合作的效果,讓全體學生認讀,評出冠軍組。這樣,體現了保底不封頂的教學思路,學生們不僅能組出課本上出現的字,有些學生還能組出許多課外認識的字。

(三)搶卡片。老師把許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師讀的字音,找出有關的卡片組成字,讀后組詞或說一句話,誰搶得多誰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

(四)編故事巧記字形。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去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小故事。如:學“呆”時,教師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張著大嘴巴(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呆。”

(五)變字小魔術。我結合語文百花園一中“這樣識字真有趣”組織了“變字小魔術”的游戲。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一兩筆變成新字。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米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中,在游戲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三、閱讀課外書識字

低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可熟練掌握漢語拼音,并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溫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

漢語是母語,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電視、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所以,教材編排識字二中的三篇課文就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如:發作業本時,讓學生輪流發,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獲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諸如“紅蜻蜓”皮鞋、“達能”餅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他是多么興奮啊!因此,學生樂此不疲,此時再引導他們將收集到的商標、廣告等匯集起來,裝訂成冊,便成了一本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識字讀本”。我們每星期評出十幾個“識字大王”的作品進行展覽,下課時,互相考一考,真是“樂在其中”!

識字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造帶來的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

篇9

【關鍵詞】英語、欣賞課、學習興趣、創新、課堂教學

人們都說當中職學校的老師難,當中職學校的英語老師就更是難上加難。確實,中職學生普遍厭倦上英語課,要是再按傳統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模式上課,很難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怎樣使中職學生喜歡上英語課,確實是件讓英語老師費思量的事情。經過兩年的實驗,筆者發現將英語上成一節欣賞課,是當前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之一。

現就筆者的英語欣賞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淺談如下:

一、多彩的教學――活色生香的課堂

比如在講授《全國英語等級考試》第一級教材中Unit Six-Family這一單元時,筆者會制作精美的課件,先用圖片組成Family Tree來介紹家庭成員間的稱謂。繼而展示各國皇室的王子和公主的圖片,包括英國的威廉王子、哈里王子,摩納哥的卡西拉吉公主,瑞典的維多利亞公主,日本的愛子公主,文萊的阿齊姆王子的大幅照片。英俊高貴的王子,漂亮優雅的公主,學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繼而將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引出:

― What does Prince William look like?

― He has……

學生能專注地盯著照片,眼中盡是欣賞的目光,然后陸陸續續地用英語說出自己心中的王子和公主的形象。

再點擊王子與公主照片下面的關于他們的職業特點的英文注解,讓學生猜測他們的職業:

― What does Prince William do?

― He is……

就這樣,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在學生的踴躍回答中得到一遍又一遍的操練。看到學生躍躍欲試的樣子,筆者真正體會到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即使像講授單詞或討論等形式較為固定的環節,只要老師多思多想,一樣能激發學生無盡的興趣。

如在《英語基礎模塊1》Unit 3―Shopping這一單元中,教授單詞時筆者會先播放英文的廣告視頻,然后讓學生猜測廣告中的商品,讓學生的回答來導出單詞。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而且使教授單詞這樣枯燥的環節充滿樂趣。在此單元的討論環節中筆者會設計一個新穎的話題:

Discussion:

If you have 1,700,000 yuan, what can you buy in China?

(假如你有1700萬元,你在中國能買到什么?)

每個人都會有一種本能的欲望希望能改變現在的生活,即使是這些十六、七歲的學生,他們也會有錢、權、名等原始欲望。所以讓他們幻想自己當一名富翁,他們的話題會像泄閘的洪水般洶涌澎湃,滔滔不絕。各種讓你忍俊不禁的答案,使你陶醉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中。

最后在總結時,用圖片向學生展示1700萬元在英國能買到什么?筆者引用最近的一則新聞,一名富翁用1700萬元在英國買下了一座小村莊:這個小村莊里有一座建于14世紀的古堡、一座小教堂、一個小公園、十幾棟鄉村別墅,還有一個小酒吧。

古樸的古堡、寧靜的小教堂、安逸的小公園、素雅的鄉村別墅、溫情的小酒吧,當我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一張張這個小村莊的美麗照片時,學生不時發出“啊、啊”的驚愕和贊嘆聲。有的學生甚至靈機一動地向我發問:“老師,1700萬元在東莞也就只能買到一套豪華別墅啊!怎么在英國就能買到一個村莊?”“是呀!不是外國的東西比中國貴嗎?”“It’s impossible!”“It’s a joking, right?”

看到學生用中英文集合的腔調發問時,筆者感到非常錯愕,也為這組圖片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他們的善于思考而感到無比的欣賞和興奮。

只要老師肯動腦筋,即使學生多么討厭的教學環節,也能做到姜太公釣魚,使學生自動上鉤。比如單詞聽寫,筆者會采取以下兩種方式:1. 在網上下載一種制作cross words(英語縱橫字謎)的軟件,將要聽寫的單詞輸入電腦就會自動生成一個英語縱橫字謎,讓學生填寫字謎代替單詞聽寫。2. 用幻燈片展示要聽寫的單詞,并將單詞的字母順序打亂,要求學生寫出字母正確排序后的單詞;也可將單詞的個別字母空出,讓學生補全單詞所缺的字母。這兩種方式是將學生厭惡的單詞聽寫變成有趣的英語游戲來檢驗學生的單詞記憶。在游戲中完成單詞聽寫,學生學得輕松,我們也教得愉快。

其實,只要老師能勤思多想,我們也可以告別沉悶的英語課堂,我們的英語課也能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二、課里課外――有特色的文學欣賞課

要使學生發現英語的美,就應使英語與西方文學結合起來。就好比學習中文,是將中文與中國文學結合起來學習的。要是離開了文學欣賞,語言的學習就會變得枯燥乏味。西方文學歷史悠久,流派眾多。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只選取20世紀西方文學的三個流派: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意識流文學、歐美通俗文學進行教學。怎樣上文學欣賞課,才能提高學生的歐美文學鑒賞能力,才能使學生不會因為文學的高深難懂而望而生畏呢?

為此筆者采用了任務型教學的方法,這也是中職學校現在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在講授每種文學流派前,都布置學生完成以下的資料搜集任務:

1. 此文學流派興起形成的歷史背景。

2. 重要的作家、作品。

篇10

[關鍵字]識字教學 低年級 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可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性。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識字,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有了一點心得,即課堂上要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課堂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一課堂上要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中精益求精,以最好的方法謀求最大的效益,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找到學習突破口,因勢利導,在學生的原有基礎上,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以發展學生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為目標,開展好課內的識字教學。通常我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戲識字法。

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方法是讓學生進入“游戲王國”,在輕松愉快的玩耍中記住字形。因為低年級學生都喜歡玩游戲,所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學生會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1)摘果子:準備一些教學卡片,一面畫有“蘋果、桃子、李子、草莓、香蕉”等圖形,另一面標有這些水果的拼音及詞語。游戲中有圖案的一面對著學生,要求學生分成男女兩組,按照圖案讀出背面的詞語。若讀正確,可將卡片送給同組其他同學;若讀錯誤,則把卡片還給老師。然后看男女兩組哪組得的果子最多。這樣就把一節枯燥乏味的識字課上成了一節輕松愉快的游戲課,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

(2)開火車:一人當火車頭,其余學生學火車開動的聲音(嗚——咔嚓,嗚——咔嚓),老師出示生字,讓學生依次按順序讀字音組詞,并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立即停,讓后面的學生當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分析字形),修好后繼續開著火車走,直到學生開完火車到站為止。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把所學的生字輕而易舉的記住了,而且心里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3)拾貝殼:在學完生字后,即興在黑板上畫滿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貝殼,每個貝殼中間都寫著一個字。上臺拾貝殼的孩子必須大聲教臺下的孩子讀那個字,讀對了,大家鼓掌;讀錯了,就請自己的朋友幫忙。做這個游戲時,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后的上臺拾貝殼,他們上臺領讀的聲音是那樣響亮,神情是那樣專注。這種游戲不但成功地再現了新知,而且鞏固了所學。

(4)找朋友:選擇一些同音異形字或準備一些字形結構相同的字,讓學生讀后手拉手交朋友。這樣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找到了學習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滿足,也充滿了興趣。

(5)猜字謎:我先根據字形特點創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是積極的,印象深刻的。每個同學都在認真觀察,開動腦筋,展開聯想。每當猜出一個字謎,大家都會開心的大笑。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6)編字訣或兒歌: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可以編一些幫助學生識記,以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編一編。如“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六)”。“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報告一人抓(李)”。“遠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誰不愛(要),口中有口難開口(回),法字三點水不在(去)。”這種形式,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趣味性。

2.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變一變的識字法。

中國的漢字有許多只是多了一、兩筆。因此,在教學這些獨體字的時候,往往采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進行教學。如“十”字,下加長橫成“土”。而土字加上一橫成“王”,“王”中加一點成“玉”,上加一點成“主”,這些字只要那么變一變,就能帶出一串字。即幫助學生寫好字,又加深了他們對字的印象。

合體字往往只要換一換部首,變一變字形就可以引出許多類似的字。如“漂”這個字,它的右半部分是一個“票”字,給它換一換部首,帶出了“飄”、“瓢”、“剽”、“縹”、“嘌”。這樣帶出了一批左右結構的字。同時還能帶出一批部首相同的字。如“江、汗、池、沙、淺、河、淚、灑”。……這樣學生的想象力也豐富起來了。

二、課堂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社會生活處處都是識字的課堂,墻壁上的標語、宣傳語、廣告語、商店招牌、食品包裝等均是學生識字的好教材。為了拓展學生識字的時間和空間,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見字就認,不會就問”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學會識字。例如教學“喝”和“渴”,“喝”和“渴”容易混淆,學生常常誤寫成“渴水”和“口喝”。此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平時,你為什么會口渴?”“喝水要用什么來喝?”在分析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生漸漸找到了答案。有的說:“因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才會口渴。”有的說:“口渴了,所以‘渴’字左邊有三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