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項目初步設計方案范文
時間:2024-04-03 16:11: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養殖場項目初步設計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了交流各地沼渣沼液綜合利用的經驗和做法,探討新形勢下促進沼肥綜合利用的思路和對策,進一步做大做強沼氣產業,我部召開了沼肥綜合利用現場經驗交流會,這既是貫徹4月14號部常務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近年來我部在“三沼”綜合利用工作方面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今天上午代表們參觀了留民營村沼氣工程七村聯供和沼肥加工現場,下午有關省縣、科研單位、企業以及留民營村代表從不同方面介紹了很好的經驗,發表了很多重要意見。種植業司黃輝副處長和畜牧業司黃慶生副處長結合業務講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總的看,這次會議準備充分、內容豐富、安排緊湊,達到了提高認識、開闊思路、明確方向、堅定信心的目的,大家收獲很大。下面,借此機會,我就進一步如何推動沼肥綜合利用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沼肥綜合利用的重要意義
“十一五”期間,在中央高度重視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通過農村能源系統和廣大建池農戶的共同努力,農村沼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新時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十一五”期間,中央累計投入農村沼氣建設資金212億元。目前我國沼氣用戶已達4000萬戶,各類沼氣工程7.27萬處,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19.16萬處,已形成了戶用沼氣、小型沼氣、大中型沼氣、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沼氣年產氣量14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55億人,年產有機沼肥近4億噸,為農民增收節支400多億元。
農村沼氣快速發展的同時,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卻明顯滯后于農村沼氣建設實際,成為制約農村沼氣發展的短腿和沼氣產業做大做強的瓶頸。必須從促進農村沼氣持續健康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沼肥綜合利用的重要性。
一是開展沼肥綜合利用是增加沼氣服務體系收入,促進農村沼氣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農村沼氣三分建、七分管,后續服務質量直接關系農村沼氣的健康發展。近年來國家大力加強沼氣服務體系建設,2007年以來共投入20億元建設沼氣服務網點7.76萬個,但由于沼氣服務網點沒有運行經費,加上沼氣市場化機制發育不完全,大部分農戶不愿承擔必要的維修費用,直接導致服務網點收費難、人員待遇低,極大影響基層服務隊伍的穩定和作用的發揮。據我司對全國600個沼氣大縣的調查,所調查地區服務網點人員月工資平均686元,超過1000元的僅占27%。開展沼肥綜合利用,不僅能增加服務網點的收入,穩定服務隊伍,而且對增強服務網點服務實力,提高服務水平,促進農村沼氣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開展沼肥綜合利用是促進沼氣產業、種植業與養殖業循環發展,做大做強沼氣產業的重要抓手。4月14號部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把沼氣作為一個產業來謀劃和運作。長期以來,受政策扶持不到位、種養業發展缺乏配套規劃、沼肥加工跟不上、運輸成本高、標準不健全等因素的影響,沼肥利用嚴重滯后于沼氣項目建設和種養業發展,極大影響了沼氣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和產業化的發展。開展沼肥綜合利用,跳出就沼氣抓沼氣的傳統思維,既解決了沼氣進出料問題,增加了有機肥供應,又延長了沼氣產業鏈條,提高了沼氣綜合效益,是轉變沼氣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做大做強沼氣產業的必由之路。
三是開展沼肥綜合利用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核心就是要依靠科技進步、降低資源消耗,提高投入產出率、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當前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板結和水質污染。開展沼肥綜合利用,充分發揮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飼料、餌料、準農藥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農產品產量、提升品質,而且能夠發揮顯著的節本增效作用。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每年可為20畝耕地提供肥料,每畝節約化肥農藥支出100多元,全國4000萬個沼氣池每年可節約化肥農藥支出40多億元;4億噸沼肥可改造中低產田8000萬畝,按每畝增產10%計算,可增產糧食800萬斤。
二、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沼肥綜合利用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在推進沼肥綜合利用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如河南省政府即將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省農村沼氣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將沼肥綜合利用作為服務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力爭到2015年,全省90%以上的沼渣沼液實現綜合利用。該省南陽市西峽縣把沼肥綜合利用與獼猴桃生產有機結合,積極開展沼液葉面噴施、沼渣培肥地力、沼氣水果保鮮等技術的示范推廣,沼肥綜合利用對全縣實現生態產業產值過億元貢獻率20%左右,總理對該縣英灣村無公害獼猴桃基地沼肥綜合利用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湖北省各市州縣鄉鎮政府依據《湖北省可再生能源條例》要求,將沼肥綜合利用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全省40%以上的縣市從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定向扶持沼肥綜合利用。四川省明確提出建設沼氣工程的養殖場必須提供周邊2000畝以上土地證明,用以消納沼渣沼液;在沼氣工程初步設計方案中,明確將有機肥加工車間、沼氣儲存灌溉系統納入工程建設內容;有條件的大中型養殖場要建設有機肥生產車間,促進沼氣工程增收盈利;在養殖場較集中的地區由養殖場與復合肥廠聯辦有機肥生產廠,每噸肥料較之前增值300~500元,大幅提高沼渣的附加值。陜西省延安市50多萬畝果樹、蔬菜施用沼肥,全市蘋果產量提高4~12%,優果率提高46%。該市興平市星光養殖場注冊登記了鳴新牌有機肥,年生產加工有機肥9000多噸,每噸售價在600―1200元之間。去年生豬市場低迷,星光養殖場養豬虧損200多萬元,而沼肥加工銷售實現利潤150多萬元,有效規避了生豬養殖的市場風險。
當前,沼肥綜合利用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綜合各地的情況和我司下步工作,今后推進沼肥綜合利用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沼肥綜合利用涉及多個部門和環節,必須統籌協調,制定實施規劃,多部門參與,共同協調推進。下步,我司將會同部內相關司局,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特色種植業和優勢農產品生產,以及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共同制定沼肥綜合利用規劃,為沼肥綜合利用奠定基礎。各地也要積極探索有效機制,加強對沼肥綜合利用的組織領導,保證綜合利用順利開展。
二是完善扶持政策。沼肥有效利用是避免二次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促進沼肥綜合利用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下步我部將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爭取設立沼肥綜合利用專項,制定鼓勵開展沼肥利用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各方面利用沼肥的積極性。各地也要爭取財稅部門的支持,扶持一批沼肥加工企業。要增加投入,改善沼肥利用手段和條件,提高沼肥綜合利用效益。
三是加大試點示范。沼肥綜合利用是發展理念的重大革新,需要農民群眾的認知和積極參與。各地要結合實際,探索沼肥綜合利用的多種有效模式,以市場為紐帶,建立利益共享機制,促進沼肥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示范引導,發揮典型引路作用,不斷提高沼肥綜合利用的效益。
四是加強科技創新。加強沼肥肥效機理研究,是推進沼肥綜合利用深入發展的重要支撐。有關科研院所、教學單位要組織力量聯合攻關,進一步研究沼肥在增產、提質、抗病、肥田等方面的機制,提高沼肥綜合利用水平。要鼓勵沼肥加工和技術開發,推出適合農村特點的傻瓜式的沼肥產品和技術。提高沼肥利用附加值,為高效農業、設施農業提供優質專用肥料。
五是規范市場準入。近兩年,我部組織部內有關科研單位研究制定了沼肥施用技術規范和沼肥加工設備標準,下步我們將適應沼肥利用實際需要,進一步完善沼肥標準體系,規范沼肥施用。考慮到沼肥利用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建議部門有關司局在肥料鑒定和登記方面放寬準入門檻,促進沼肥企業健康發展。
六是加強宣傳培訓。要利用各種媒體,通過算賬、對比宣傳沼肥利用的好處,營造沼肥綜合利用氛圍。要通過典型案例宣傳,引導和調動農民沼肥綜合利用的積極性。要加強沼肥施用規范培訓,落實安全責任,確保沼肥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