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范文

時間:2023-03-16 17:0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熊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于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唯一的哺乳動物。僅有二個亞種。雄性個體稍大于雌性。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厘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臉頰圓,有大的黑眼圈,標志性的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大熊貓皮膚厚,最厚處可達10毫米。黑白相間的外表,有利于隱蔽在密林的樹上和積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敵發現。

2、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氣稀薄,云霧繚繞,氣溫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的分布利于該物種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貓善于爬樹,也愛嬉戲。爬樹的行為一般是臨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險,或彼此相遇時弱者借以避強者的一種方式。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12、60多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大熊貓的習性是什么 大熊貓喜歡什么? 1、大熊貓生性孤僻,常分散獨棲于茂密的竹叢中。大熊貓喜歡吃竹子,在竹林里,它們拽斷竹子,挑選最嫩的竹干的竹葉,坐在地上吃,它們還會用鋒利寬厚的爪子刨竹筍吃。

2、大熊貓雖主食竹子,也嗜愛飲水,所以熊貓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大熊貓每天至少飲水一次。大熊貓的視覺極不發達,這是由于大熊貓長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大熊貓的長相可有意思了,它胖乎乎、圓滾滾的,很逗人喜愛。它們的頭部和身體都是白色的,只有

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特別是那一對黑黑的眼圈,長在白白的臉上,像是戴了一副墨鏡,再加上

那笨拙的動作和走起路來東張西望的神情,乖巧極了。

動物園里的大熊貓,經過飼養員叔叔阿姨們的訓練,還會表演許多節目呢!如鉆圈、直立、翻跟頭和推

小車等。我最喜歡看大熊貓翻跟頭了。它把胖胖的身體縮成一團,像個大皮球似地滾來滾去,引人發笑,

非常好玩兒。

大熊貓不像貓那樣嘴饞,吃魚吃肉,也不像猴子那樣專吃鮮美的野果。大熊貓喜歡吃的是竹葉和竹

筍。可是,這幾年,聽說故鄉的冷箭竹和華桔竹開花枯萎,大熊貓不能吃了,它們只好外逃覓食。在覓食途中,聽說還餓死了好幾只,還有只逃到了都江堰,被動物保護者救了。我知道后,哎!真痛心啦!現在國家非常重視保護大熊貓,因為全世界只有中國還存在大熊貓了。

篇4

大家好,我叫娜娜,是一只兩歲的大熊貓寶寶。現在生活在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的大熊貓幼兒園。我來到保護區以前就沒有了媽媽,現在幼兒園的保育員就是我的媽媽。我現在生活得很幸福。

提起我的媽媽,我就恨死了那些偷獵者。我的媽媽就死在了他們的槍口下。

以前我和媽媽生活的幸福極了。媽媽很愛我,我也很愛媽媽。媽媽除了覓食以外,其他時間都和我在一起。那時我還小,還需要媽媽喂食。媽媽總是把我喂得飽飽的,還和我一起做游戲,教給我生存的技能。但有一天媽媽聽到了一個壞消息,我們居住的地區來了一幫盜獵者。媽媽很害怕,決定把我們的家搬到一個更隱秘的地方。我很奇怪,在原來的地方住得好好的,為什么要離開呢?媽媽的回答讓我不寒而栗:我的爸爸、還有許多鄰居都死在了盜獵者的槍口下。

雖然我和媽媽十分小心,但還是被盜獵者發現了我們的住處。那時我們正在玩耍,突然媽媽聽到了盜獵者的腳步聲。這時隱蔽已經來不及了,媽媽情急之下用雜草將我蓋住,自己向遠處跑去,引開了盜獵者。過了一會兒,我聽到遠處“嘭”的一聲槍響,我知道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媽媽了。我害怕極了,渾身瑟瑟發抖,我低聲哭泣著,“媽媽,媽媽,媽媽--------。”可媽媽卻再也沒有回來。

我在草叢里哭著哭著就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餓醒了。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幸好有幾個村民上山挖竹筍,才發現了我。他們把我帶到了山下的大熊貓中心。在那里,飼養員要給我喂一瓶專門為大熊貓寶寶配制的奶,但是我太虛弱了,再加上受了驚嚇,任他們怎么弄我就是吃不下。最后他們不得不用針管將奶注射進我嘴里,我開始慢慢進食。在經過飼養員一個多星期的精心照料后,我的身體恢復了健康。

篇5

大熊貓,也許我們更應該稱它“大貓熊”,因為它的確是熊類的近親,而是貓類的遠親。只是上世紀中國大陸一次漢語讀寫順序的“西化”改變,造成了這一“謬誤”,現代中國大陸人也就認可了這一將錯就錯的習慣,使這一“似熊非貓”的動物有了不同于其“族譜”的名稱。好在在其“家譜”中它是惟一的成員,大熊貓科中只有這一個屬,這一個種,不可能混淆,就連最挑剔的動物分類學家也認可了這一“錯誤”,因為它是惟一的獨有的,特別的。可是在臺灣的書刊上仍保留著“貓熊”的稱呼,你可別大驚小怪。

一說到大熊貓的“發現”史,就會提到法國傳教士戴維,認為是他在1869年發現了這一讓當時西方世界都難以認同其存在的“奇怪”動物,很多人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這樣“構思”特別的生靈。龐大的身軀像頭熊,但黑白分明,圓圓的白腦袋,又鑲著兩只黑眼窩和黑耳朵,黑色的前后肢被白色的背腹涇渭分明地隔開,寬扁的尾巴緊包臀部,像是無尾。更不可思議的是怎么看都是食肉動物的它,卻是一個素食者,而且食性狹窄到僅以小型竹子為基本食譜。為適應用前肢抓握和食用竹干,竟會由橈側腕骨特化為有抓握能力的“第六指”――偽拇指。基本上是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單胃、不反芻、腸道較短、沒有盲腸,但為適應以竹為食的需要,整個消化道布滿了豐富的黏液腺,分泌黏液以包裹竹子殘渣,保護消化道黏膜不受磨擦損傷,以利不完全消化的竹子殘渣排出體外。為從低營養物質的竹類食物獲取足夠能量,大熊貓每天最少要花14小時以覓食和采食,食量可達30-60kg。當你看到它的初生幼子,更會讓你驚愕,一只80-90Kg的成年雌性熊貓,其幼子出生時只有100-150g,僅是母體的1/700:全身肉色微被稀疏白色乳毛,雙眼未將無聽覺,不能自主排便,幾乎完全無對自然環境的主動適應能力,就像是袋鼠的幼子。這種原始而有特色的繁殖育幼行為和典型晚成型幼子特點,使這一物種更充滿了神秘性。

其實對于戴維神父的“發現”,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由他將大熊貓這一神奇物種介紹到了西方,并由確信它存在的科學家在1870年按現代分類學的規定給與了科學命名。其實在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知道大熊貓的存在了,只是當時不叫大熊貓,而稱為“貔貅”,記載其具體分布的是我國成書于2700年前的地理著作《山海經》,“似熊,黑白獸……產于邛崍山嚴道縣南。”由于古代沒有系統的分類和各地的俗名眾多,則大熊貓在中國歷史上有了一長串的名稱,如貔,貔貅、貘,貊,猛豹食鐵獸等。直到上世紀30年代,中國首次在重慶一公園內展出大熊貓,說明牌上分別用中英文寫著“貓熊”和“Panda”,大熊貓的這一現代名稱才走進了記載。至于如何從“貓熊”變成了“熊貓”,那就是上述的另一個故事了。大熊貓作為一個形態有趣的物種登入了科學記載的卷冊,雖當時在其原產地仍是默默無聞,可在西方卻出現了“熊貓熱”,大熊貓成了“獵奇”的目標,引來了一批批動物學家探險家、狩獵家旅行家,不遠萬里,不惜千金進人中國四川岷山,邛崍山,想捕捉到這種中國才有的珍奇動物。以至于當第一只活體大熊貓1936年帶到美國時,轟動了西方世界,引發了又一輪的世界大熊貓熱。有統計表明1869-1946年間,國外有二百多人次來中國調查,收集、捕捉大熊貓:僅1936-1946年10年間,從中國運出的活體大熊貓就有16只,至少有70具大熊貓標本進入多國博物館。

其實,大熊貓在中國不被人關注并不一定是件壞事。“藏在深山人未知”,那是人類和自然和諧的表現,說明還未受到人類的“侵害”。被皇帝,郎中們“關心”備至的老虎,犀牛,在中國幾乎早被趕盡殺絕。大熊貓是幸運的,它躲過了古代和近代的追殺,也僅僅是藏于深山,人們沒有發現它身上有什么有用的“東西”。但當大熊貓隨現代人一同進入50年代后,大熊貓想不“出名”都難。在國內,首先是科學家們建議要劃留一些不同代表性的天然林作為研究的基地后又發現,大量森林采伐導致一些珍稀物種的大規模破壞,加之無保護意識的野生動物獵殺嚴重,大熊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威脅,在國際上,自然保護事業正在興起,有識之士開始審視人類與野生動植物的自然關系。世界上影響巨大的國際非政府保護組織――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現稱世界自然基金會)1961年又獨具慧眼,在世界眾多生物中甄選大熊貓作為會徽,將大熊貓作為世界自然保護的象征,大熊貓又有了新的世界意義!

客觀地說,中國沒有哪個物種像大熊貓這樣受到中國和世界的關注,其保護不但是中國投人最多的,也是國際社會投入和關心最多的。幾乎可以說,現在大熊貓的任何消息都是新聞。其命運牽動著人們的心,也關乎那些和它同生存于同一片棲息環境中的眾多生靈。它是一桿旗,是一個保護的傘,只要大熊貓受到了有效的保護,只要大熊貓能延續下去,那它所惠及的將是那里的所有生靈,那里的人們。為此,不論是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分別發生的大熊貓分布區箭竹大面積開花,還是這次發生在大熊貓主分布區的汶川大地震對大熊貓保護的影響,都是中國和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應該說中國和世界對大熊貓的保護都是盡力的,早在1963年就建立了第一批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臥龍,白河王郎喇叭河讓水河五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就將大熊貓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當前,幾乎所有大

熊貓現存分布的區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保護。截至2007年底,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已達62個,保護區面積達325萬平方公頃,覆蓋了71%的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的57%。作為國際自然保護的先驅,第一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保護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1981年開展并資助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大熊貓的保護和研究。合作建立了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出版了第一本大熊貓研究專著《臥龍的大熊貓》,開展了大熊貓及其棲息的全面調查,制定了第一份大熊貓保護管理計劃,引起了國際保護領域對中國這一特有物種的再次廣泛關注。而且這一保護合作至今越來越深人和壯大,以中國各級相關政府部門和當地社區為主體,更多的國際保護組織在支持并已參與到這項以大 熊貓為旗艦的景觀綜合保護大型項目中來了。

在祥云托起的2008北京奧運會上,作為中國特有,世界關注、形態獨特的大熊貓位列五個吉祥物之一的“晶晶”,這是眾望所歸。這里不只是自然的熊貓,也是大熊貓社會認知和文化價值對世界的貢獻。大熊貓保護不僅是為了它的自然價值,長久來看也能影響人的認識和行為,更顯現的是它的文化和社會價值。作為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的象征,在人類生物多樣性認識和保護的歷史過程中,其象征意義不言而喻。大熊貓保護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自然保護的需要。人與熊貓的和諧,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大熊貓都是自然的主體之一。人類對熊貓生存需求的滿足,也是對可持續發展所負責任的履行,是人類自我生存的需求。適合大熊貓棲息的環境是健康環境的標識,是人類需維護的環境,保護大熊貓的生存環境也是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其在美學,科學,生態,娛樂等方面的價值更是方興未艾,對人類的獨特貢獻將是深遠的。縱觀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的成就,大熊貓保護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實例。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科學家 自然保護區大熊貓分布區社區以及國際社會和非政府保護組織共同貢獻的結果。在與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交流和互動上,大熊貓無疑提供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可以肯定地說,大熊貓保護引領了中國自然保護事業的快速發展。雖然各方對大熊貓的保護是重視的,但我們仍不能認為做得已經夠了,這一物種的命運仍懸于人類的未來發展決策中。其內在進化生物學特點,如不能適應人類改造的環境,食性單 繁殖力低,幼子死亡率高和遺傳多樣性低等因素,無疑長期會影響大熊貓這一物種的自然歷史進程,但外因――人類活動對其棲息環境的侵害將是導致大熊貓衰亡的關鍵。

四十多年的大熊貓保護,其前20年是緩慢而多有挫折的,規模化的保護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即便是規模化的進程也是徘徊于長期保護和短期經濟發展需求的尷尬中,國家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重點完全左右著大熊貓的命運。二十多年前列出的直接威脅大熊貓生存的主要威脅因素――森林采伐、林地開墾、盜獵誤捕、放牧采集等尚未完全消除,現在新的更大威脅已接踵而來。已建和擬建的等級公路高速公路、鐵路穿行于現存不多的大熊貓分布區,梯級水電大壩幾乎截斷了大熊貓棲息山系的一級,二級甚至三級河流,已探明和開采的礦區星羅棋布于大熊貓繁衍和曾經繁衍的山溝,蜂擁而至的大規模旅游已將若干個大熊貓分布的旅游區和保護區擠出了大熊貓記錄名單。而這一輪威脅對大熊貓的長期生存是致命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其威脅程度不是以前的因素可比擬,可同日而語的。

保護自然生物物種的根本在于保存其長期繁衍需求的棲息環境,大熊貓的未來也是一樣的,它不但需要有食物有水,有隱蔽的地方,它更需要更多個體種群間的交流。沒有了交流,熊貓不能繁衍后代,過少個體的交流,會出現近親衰退而滅亡,無種群間的交流,使遺傳多樣性迅速丟失而滅種。而目前上述基本建設發展,沒有那一項不是在直接切斷大熊貓繁衍生存所必需的“交流”。這種使大熊貓棲息地嚴重破碎化的發展驅動,結果只能是現已殘存不多的大熊貓棲息地進一步縮小、喪失,退化,破碎,進而導致大熊貓種群數量下降,種群消失或形成小種群、近親繁殖衰退,直至這一珍貴物種更加瀕危,滅絕。這不是聳人聽聞,如果不能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和長期對策,不但現有的大熊貓保護成果會喪失,未來半個世紀將可以看到我們可以自食的“惡果”。過去30年,我們喪失了16.5%的大熊貓棲息地:過去50年,我們喪失了55.1%。未來50年,即便是我們不再侵占大熊貓一寸家園,那也僅有23000平方公里的棲息地散布在川,甘,陜三省南北狹長的六個山系――涼山小相嶺、大相嶺邛崍山,岷山、秦嶺。在大范圍上,這六個山系的大熊貓種群早已被人類開發割裂:在小尺度上,現存約1600百只大熊貓也已被人類割裂為18個在地理上相互隔離的種群。實際上熊貓已被和將被人類活動和自然隔離為多少個已不能有效繁殖交流的小群體,那是還無法得知的悲哀!

大熊貓的未來是有希望的,但不是樂觀的,保護大熊貓還有時間,但留有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這完全取決于這一代人的意愿和努力,我們的發展能為大熊貓的生存留有怎樣的機會)我們愿為大熊貓的繁衍留出多少家園?這是需要中國政府制定大熊貓保護的長期規劃并嚴格實施,需要在經濟發展中和諧自然保護的需要,需要大熊貓分布區域社區的謙讓和犧牲,需要國際和國內自然保護組織的不懈支持和努力,現在的當務之急是 第一是將現存的大熊貓棲息地全部用自然保護區等方式保護起來,進而恢復那些曾有大熊貓分布的潛在棲息區域,第二是在大熊貓分布區建設可能影響大熊貓活動和棲息的工程和開發時,必須對可能的影響進行專家的獨立論證,能不建的堅決不建,關系國家生計必須要建的,要有補救和恢復措施,使對大熊貓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國家決策部門要把住這個關,第三是對大熊貓分布社區在保護過程中影響到生計發展的,要幫助他們尋找替代生計和產業,并支持他們的傳統可持續生活,生產和發展。對于第一當務之急,中國在一些組織的幫助下是有可能實現的,第二條則需要國家權力部門將“大熊貓因素”納入國家基本建設環境影響評估體系并嚴格執行,需要強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第三個方面則需要政策引導和傾斜的關心,一些卓有成效的示范項目已在一些社區引入,現在要做的是更多示范項目的探索和推廣,一些國際非政府保護組織和地方政府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據悉,國家有關部門已制定了一個大熊貓保護的十年計劃,主要目標是實現上述第一當務之急,但其實施的力度將取決于中央政府能撥付多少資金,川陜甘三省各級政府也在努力地保護著大熊貓,以使他們的驕傲繁衍下去。為支持中國大熊貓的保護,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已在中國開展了30年的不懈保護努力,最近又制定并實施了名為“跳動的綠色心臟”的大熊貓景觀綜合保護項目,投入五千多萬元人民幣,以期在上述三個的當務之急的目標上有所貢獻和改變。還有其他一些國際非政府保護組織也進行著有關于大熊貓保護的努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大熊貓的未來是有希望的,但希望能實現多少將取決于我們這代人的決策和努力。是喜,是憂,把握在我們手里,把握在中國政府手里。保護大熊貓只是向人類社會搖旗吶喊的一個旗幟,根本的目標在于保護在這一大傘覆蓋之下的所有生物多樣性,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整體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保護大熊貓不只是為了這一奇特物種的繁衍長存,而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繁衍和發展,難道你不需要為自己和后代做點什么嗎!?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項目

跳動的綠色心臟

跳動的綠色心臟即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長江上游太熊貓分布區整體景觀保護和社會經濟可 持續發展項目。在中國版圖上該項目將大熊貓已有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整合起來從景觀水平上對森林草地濕地湖泊等功能性生意系統及其相關地主要物種加以整體保護,這一整合區域恰在此時似一顆綠色心臟。該項目目標為到2030年有效降低或消除大規模人類活動因素對大熊貓種群生存和繁衍的影響,提升和優化已有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擴大潛在的大熊貓棲息地,建立必要的生態保護走廊帶同時在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建立以替代生計和替代能源為支撐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系且對區域內的森林草地、濕地和湖泊等多種功能性生態類型及其相關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如金絲猴朱鶻等從整體上得到有效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岷山景觀大熊貓棲息地保護項目

岷山山脈是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山系,因此是這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代表物種生存繁衍至關重要的區域。雖然岷山山系的大熊貓種群數量最多但卻因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等原因被隔離成三個種群,即岷山A、B、C種群。

該項目目標為在平武ICDP取得的經驗基礎上,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合作相伴協力推動岷山大熊貓保護地和保護行動網絡的建立開展統一生態監測和巡護工作協調各保護區的反偷獵行動,聯合開展生態旅游、環境教育和宣傳加強保護區之間的交流和協調。同時,加快提升保護區的管理水平實現岷山大熊貓受保護棲息地面積的擴大和大熊貓種群數量的增長。

秦嶺生態保護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項目

大熊貓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自然保護的象征。它所面臨的威脅代表了野生動物保護的主要問題棲息地喪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獵,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與保護需求的沖突等,中國正處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尤其自然生物資源極為豐富的西部省區將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實施眾多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該項目目標為調動和發揮各界力量尤其是非傳統的保護力量,使自然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思路和方法在政策決策管理投資和消費各個過程中得以應用。使秦嶺成為以大熊貓為代表的野生動物的完整家園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動態

首批全自動氣象現象站在大熊貓犧息地毫成并投入使用

2010年7月1日,首批全自動氣象觀測站在大熊貓精棲息地建成并投入使用。這意味著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氣候變化狀況將被實時監測,而氣候變化對大熊貓活動及其棲息地的影響也將被了解。作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四川省氣候中心合作的“大熊貓棲息地氣候系統化研究”項目的一部分,這兩個全自動氣象觀測站將收集降水量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最高濕度,最低濕度,平均濕度以及水氣壓等氣象因子,結合棲息地周邊原有氣象資料,推算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近幾十年來棲息地氣候變化情況,再結合大熊貓活動及棲息地質量變化,更清楚地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對大熊貓活動及其棲息地影響,從而有效指導野生大熊貓保護攻略,開展保護活動。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秦嶺青年使者

2010年7月26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全國15所高校舉行的。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秦嶺青年使者“活動落下帷幕。兩百多名秦嶺青年使者作為第五批志藤者分別奔赴秦嶺大熊貓棲息地,丹江殛嘉陵江濕地的多個社區,開展了為期十天的社區服務工作。“WWF秦嶺青年使者”活動的目的是通過青年志愿者的活動,促進高校科技力量和秦嶺山區問的緊密溝通和交流,推動秦嶺的生態保護和社區的綠色經濟發展,更好地保護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緩解社區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壓力。組織“秦嶺青年使者”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2006年初提出的,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等省內學校的積極參與,隨后迅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志愿者活動,并獲得由團中央頒發的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者項目獎。

電能代替傳統能源的微水電項目

從7月11日開始,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幫助下,四川涼山野生大熊貓保護區周邊的居民將用上清潔低碳的電能,代替傳統燃燒薪柴產生的能量照明,取暖,做飯,煮豬食等。這種農戶使用水電站產生的電能代替傳統能源的微水電項目在四川大熊貓保護區周邊社區乃至全國都是一個新興的模式。2010年,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在凜山州大熊貓保護區周邊社區資助建立80臺微水電站,預計2011年,還將有另外60臺微水電站投入使用。它標志著大熊貓棲息地局邊社區將逐步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減少薪柴的使用,保護大熊貓棲息地;同時通過減少燃燒薪柴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篇6

他們赴英,被譽為中英關系的“友好使者”。

他們每年要吃掉7萬英鎊的竹子。

他們住的是豪華套房,每年租金高達27.5萬英鎊。

他們要在愛丁堡動物園生活10年。

他們是中國國寶大熊貓“陽光”和“甜甜”。

12月4日,中國大熊貓 “甜甜”和“陽光”離開它們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老家,乘專機飛抵英國愛丁堡機場。數百名當地居民涌到機場,歡迎這兩位新居民的到來。在警察的護送下,這對大熊貓從機場來到它們的新家――愛丁堡動物園。

歡送“甜甜”“陽光”出國

12月3日下午2時30分,在雅安碧峰峽基地的白熊坪二號別墅,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將兩只大熊貓裝入專用的運輸籠。裝籠后,“甜甜”、“陽光”被搬上專用的大貨車整裝待發。行前,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為兩只大熊貓舉行了簡短的歡送儀式。

為確保兩只大熊貓順利度過適應期,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獸醫專家湯純香和“甜甜”、“陽光”的“御用奶爸”謝浩將護送兩只大熊貓到達愛丁堡動物園,照顧兩只大熊貓的日常生活,直到它們適應愛丁堡新環境。旅途上,研究中心還準備了充足的竹子和窩窩頭確保所需。

“甜甜”和“陽光”出生于2003年,之后一直生活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體重達到126千克的“陽光”是基地的“陽光少年”,活波可愛;“甜甜”則是個不折不扣的淑女,性格文靜,溫順可人,略微害羞,兩只大熊貓均食欲旺盛、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

“甜甜”“陽光”搭乘專機抵達英國

“甜甜”和“陽光”搭乘一架波音 777F飛抵愛丁堡,機上配備了一名獸醫和兩名飼養員。飛行途中,飼養員喂“甜甜”和“陽光”竹子、蘋果、胡蘿卜以及特制的“大熊貓蛋糕”。結束了11個小時的飛行后,從中國西南部起飛搭載這兩只8歲大熊貓的聯邦快遞專機“聯邦熊貓快遞”于當地時間下午1點降落愛丁堡機場。

在提到此次成功而具有歷史性的旅程時,聯邦快遞歐洲區總裁杰拉爾德?萊利表示,為了此次飛行,他們經過了幾個月的準備和籌劃,確保大熊貓此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機長保羅?卡塞爾難掩興奮之情。他說:“得知‘聯邦熊貓快遞’安全降落愛丁堡國際機場,我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喜悅。能夠負責運送‘甜甜’和‘陽光’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將這對大熊貓安全運到它們的新家英國。雖然每一次飛行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這一次尤為特別。大熊貓是一種極其珍稀的動物,能夠搭乘我們的貨機讓我們感到非常興奮。”

抵達機場后,英國當地民眾在大約下午1點40分首次領略到大熊貓的風采,它們受到大量中外媒體記者的熱烈歡迎。

“甜甜”和“陽光”在英倍受青睞

在悅耳的風笛聲和興奮的歡呼聲中,“甜甜”首先被運下貨機。在停機坪,蘇格蘭事務大臣邁克爾?摩爾、副首臣尼古拉?史特強和愛丁堡市長喬治?格拉布組成的歡迎團接見了機組人員。隨后,“甜甜”和“陽光”在風笛手的伴奏下被護送到愛丁堡動物園,中國、英國、蘇格蘭以及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的代表在動物園翹首以待,歡迎它們的到來。 “甜甜”和“陽光”住在耗資30萬英鎊(約合46.8萬美元)新建的圍欄內,這對大熊貓將在它們的新家度過至少10年時光。

在愛丁堡期間,“甜甜”和“陽光”的生活將由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負責照料。它們的圍欄內安裝了4臺隱藏的攝像機,所拍攝的錄像將在網上公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觀賞它們的生活瞬間。愛丁堡動物園管理層希望“甜甜”和“陽光”能夠在這里孕育下一代。

在新家熟悉環境之后,“甜甜”和“陽光”與公眾見面了。一經開放,愛丁堡動物園熊貓館前便排起了“長龍”,冬季的嚴寒抵擋不住人們迫切見到大熊貓的熱情。早些時候,動物園專門為參觀“甜甜”和“陽光”開通的預售票網站因訪問人數太多而癱瘓。動物園管理層表示,“甜甜”和“陽光”的到來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將吸引無數游客來到動物園參觀。旅游公司VisitScotland也對這對大熊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說:“大熊貓是令人著迷的動物,這家動物園將為旅游業提供獨特的機會,吸引更多人前往愛丁堡旅游。”

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會長在愛丁堡動物園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們已經開始一項令人興奮而極富挑戰的10年研究計劃。這項計劃將加深我們對大熊貓的了解,例如在繁育后代、營養學和遺傳學方面。我們有能力讓大熊貓以及世界上的其他瀕危物種的數量具有可持續性。學會的任務是鼓勵參觀者提高對動物的關注,同時加大對瀕危物種和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力度。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沒有什么比實施這項大熊貓研究計劃更合適的了。”

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首席執行官休?羅伯次表示,愛丁堡動物園能夠成為這兩只大熊貓的新家讓他感到十分驕傲。他說:“差不多5年前,我們便首次與中方談判,希望為愛丁堡引進大熊貓,這是我們一直期盼的時刻。我們最終迎來這兩只大熊貓,我們為它們建造了新家,真的是太興奮了。隨著它們的到來,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計劃正式啟動。我們將通過研究進一步了解這種令人癡迷的動物。”

羅伯茨還說:“大熊貓是我們眼中的催化劑,能夠在研究、教育和環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的目標是改善大熊貓未來的生存環境。它們的到來點燃了人們的激情,我們希望利用這個時機,尋求與眾多研究機構進行長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包括中國和英國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將讓我們受益良多。為了這些目標,我們在20世紀之交成立了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負責環保、教育和研究工作。”

為了向愛丁堡引入大熊貓,安妮公主、現任首相卡梅倫、前任首相布朗以及蘇格蘭首席部長亞歷克斯?薩爾蒙德均參與其中。經過不懈努力,大熊貓終于開始了為期10年的愛丁堡動物園之旅。

當地政府表示,租借大熊貓象征著我們與中國之間不斷加深的友誼。首席部長薩爾蒙德目前身在中國,在北京舉行的一次會面上,他向中國表達了謝意。薩爾蒙德說:“隨著‘甜甜’和‘陽光’抵達愛丁堡,那里掀起一股大熊貓熱,熱烈歡迎這對大熊貓的到來。我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以個人名義向中國政府表示感謝。大熊貓是一份寶貴的禮物,象征著我們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不斷加深。”

篇7

它身上的顏色只有黑白兩種,還有兩個黑眼圈,像是帶了一副墨鏡一樣,形態憨態可掬,看起來肥肥胖胖的,可愛極了。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大熊貓就已經是國寶了,大熊貓的名字其實叫貓熊,只是人們習慣的把它叫做熊貓,于是將錯就錯的把它稱作熊貓了。

熊貓是我國瀕危動物,它分布地域狹窄,只在四川,岷山,邛崍山,大小涼山這幾個地區。它們稀少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分布地域狹窄,繁殖能力低,性情孤僻,獨來獨往,因此它們現在瀕臨滅絕。

篇8

大熊貓坐木馬,不料……

大熊貓,身為國寶,它每天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不愁吃,不愁玩,每天過著愜意的生活,真是羨煞旁人。而大熊貓身為國寶,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它萌萌的樣子。

這不,有一只大熊貓正坐著木馬,前后搖晃著,可開心了!可是,它搖著搖著,也不知怎么的,突然,木馬翻了過來,大熊貓就摔了一個大跟斗,它馬上起來,一臉萌萌的表情。咦!這是怎么一回事呀?怎么我好好的在搖晃著,突然就摔倒了呢!難道是我太胖了嗎?我需要減肥了?不對呀!不可能,難道是誰把我推了一下,真是壞蛋一個,干嘛要推我,我可跟你們無仇無怨呀!干嘛要害我呀!不過,幸好我皮厚,沒什么大礙。哎!算了,還是別想了。我還是繼續玩耍吧!隨后,大熊貓又繼續搖晃起來。

呵呵!真是一只可愛的熊貓。沒想到,大熊貓摔跤之后,竟然有這樣萌翻的表情,真是太有意思了!

篇9

這個,這個……明明是一只大熊貓嘛!我小心翼翼地問:“這個,今天幾號?”其實我是想問今天是不是愚人節,怎么有人開這種玩笑?那只熊貓看了我一眼,低聲說:“我是熊貓貝貝。”“媽呀,熊貓說話了!”我嚇得躥到了天花板上,緊緊地抱住吊燈不放。

熊貓見了,難過地說:“我不是故意要嚇你的,我們故鄉的竹林都開花了,我沒吃的了,施合根竹子吧。”說著就大哭了起來。我心軟了,用手撓撓頭,說:“我們這兒又不是竹林,哪有竹子呢?”可我忘了我當時正在空中呢,這么一放手,我的屁股立刻熱情地親吻了大地,屋里回蕩著我的慘叫聲!我揉了揉屁股,苦著一張臉,說:“我可憐的屁股呀,安息吧,我會為你哀悼的。”

貝貝碰了我一下,輕聲問:“真的……真有吃的么?”我這才想起貝貝的伙食還沒解決呢!我嘆了一口氣,說:“只怪你們熊貓太挑食了,只吃竹子,竹子沒了,你們就活不下來了。”這時,一個主意冒了出來:“對了,要不你嘗試著吃些別的東西吧,總吃竹子也不是個辦法呀。”說著,我走到冰箱前,取出一盒奶油蛋糕遞到它面前。貝貝餓壞了,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剛咬一口,貝貝的眼睛立刻瞪圓了。幾分鐘后,貝貝突然大叫:“太棒了,真是太好吃了。”說著一口便把蛋糕給吞掉了,嘴里呢喃著:“我還要!”我趕緊把冰箱里所有的零食全都拿出來了,魚絲、巧克力、果凍、牛肉干、薯片、面包……貝貝用5分鐘的時間收拾掉,摸了摸肚皮說:“我還要。”

天啊,玉皇大帝,如來佛祖,誰來救救我啊?但沒辦法,冰箱里的東西被貝貝吃了個底朝天,我只好上街買最便宜的饅頭給貝貝充饑。我跑了好幾家饅頭店,把他們的饅頭全買了過來,這下夠吃了吧。我把堆成小山的饅頭搬回家里,貝貝一看,眼睛里立刻閃閃發光,趕緊撲到饅頭堆里風卷殘云般地掃蕩起來。天啊,貝貝竟然把1000只饅頭全吃了!貝貝滿意地抹抹嘴,打了個響亮的飽嗝。說:“啊,終于吃了個八分飽。”

篇10

在一個茂密的森林里,長著一大片的竹子,那里是一群大熊貓的棲身之地。在森林深處,有一件木屋,那里住著一位小女孩和她的爺爺,他們的職責是保護大熊貓,免受人類的欺凌。

有一天,小女孩像往常一樣到森林里去巡邏。她看到有的大熊貓在地上翻滾,有的在悠哉悠哉地散步,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吃著鮮美的竹子……小女孩看到這群大熊貓開開心心地生活著,感到很欣慰。可是,她走著,走著,忽然看到有一只大熊貓躺在地上,一副表情痛苦的樣子,小女孩知道這只大熊貓肯定是生病了。于是,她急忙上前去看了一下大熊貓,只見大熊貓的眼睛里噙著淚花,眼淚汪汪地望著小女孩。小女孩見狀,連忙跑回去,告訴爺爺這里發生的一切。爺爺忙拿起電話,請動物醫生來給這只大熊貓看病。

不一會兒,醫生就到了。他們帶著醫生去看那只大熊貓。醫生給大熊貓檢查了一番,說道:“這只大熊貓得了腸胃炎,幸虧及時發現,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呀!”說著,給大熊貓服下了藥。過了一會兒,大熊貓就起身活動了。小女孩看著這一切,心里非常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