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狗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00:14: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小狗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我家養了一只小狗,因為它很小,所以我給它取名叫“小小”。
2、小小有一雙水靈靈、葡萄似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寬又大的嘴。它的毛很長,大概是我經常不給它剪的原因。于是我就給它扎了一個小辮兒,樣子真像電影《長江七號》中的七仔。我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來。小小見我高興的樣子,“汪汪”的叫起來,好像在問我:“你在笑什么?”
3、還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沒有看到小小,就問媽媽,媽媽說:“它在和你捉迷藏呢!”于是我不顧一切,就去找它。可是我幾乎把屋子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它。正在我發愁時,突然,聽到床頭柜里有聲音,我好奇的打開看了看,原來是小小用爪子努力的往外爬。我把它抱出來,它用可憐的目光打量著我,我撲哧一聲笑了。
4、這就是我家又可愛又調皮的小狗,我喜歡它。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Its living habits, is lying down to sleep, like to eat dog food, more like bone or meat, I tease it, holding the dog food for very high, it suddenly jumped up and just eat here. He eat very cute, it exhaled eat, eat with relish, it was lying bed lazy, looks very sleepy. In the evening, however, it becomes very spirit, eyes also will shine.
He like cat likes to play with thread, he when I write my homework on my side. Darling. And I watch TV together, it will look very ecstasy. When I was playing on the computer, it is very curious staring at the computer, while wang wang cried, as if to say: I want to play too!
It also likes to play football. It will roll the ball with its claws as he ran.
I sometimes lose a fly basin to make it to pick up and then back it with my mouth.
I like the dog, because it is very cute. Can also know from it the knowledge of the animals, so my dog, I like it very much.
我家的小狗很可愛。身上的毛是淡黃色的,它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像黑寶石一閃一閃的。它很瘦。前腳短,后腳長,跑步跑得很快,像風一樣。
它的生活習慣是這樣的,睡覺是趴著的,喜歡吃狗糧、更喜歡吃骨頭或肉,我逗它的時候,手拿的狗糧舉得很高,它就猛地跳起來,一下就吃到了。他吃東西的樣子很可愛,它大口大口的吃,吃的津津有味,它睡覺趴著懶洋洋的樣子,看起來很困。可是,到了晚上,它就變得很精神,眼睛也會發光。
他跟小貓一樣喜歡玩揉線團,他在我寫作業的時候趴在我身旁。乖乖的。它和我一起看電視,還會看得很入神。我在玩電腦的時候,它就很好奇的望著電腦,一邊汪汪的叫著,好像在說:我也要玩!
它還喜歡玩足球。它會一邊跑一邊用爪子滾著球。
篇3
笨笨,你是一只很可愛的小狗,當07年你第一次來我家,我看見你,很高興。你——穿著一身黑色的大衣,兩個圓溜溜的眼睛就像兩顆黑葡萄似的。開始,你對我很陌生,后來,我們兩個就像朋友一樣,我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要跟著我,形影不離。還記得嗎?有一次,我去上學,你竟然也跟著我去了,還是我把你抱回家的呢!每次我放學回家,你都能聽出來我的腳步聲,還會出來迎接我,然后撲到我的懷里,舔我的手……
后來,你長大了,變成了一只大狗,身材魁梧的大狗,每次我出去玩,你都跟我一起,甚至有時候別人欺負我,你都對著他“汪汪”的叫,我知道,你是想保護我,謝謝了哦。
可是現在,你已經聽不到我對你說的“謝謝”了,我放學回家,也再看不到你的身影了,別人欺負我的時候你也不會再保護我了。
笨笨,你生病了,姥姥帶你去醫院,可是沒有治好,回來以后,爸爸說:“治不好了,就殺了吧。”我大聲叫喊:“不要,不要殺笨笨!”可是那根本沒用,晚上,爸爸還是抱著你把你……
篇4
[關鍵詞]語類結構潛勢;語類教學法;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
[DOI]10.13939/ki.zgsc.2017.10.261
1 引 言
隨著國家對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日趨重視,并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通過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在各個不同專業開設醫學英語應用文這門學科,對于提高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科學規范的醫學文書處理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促進和諧的醫患關系。然而在本校實際的醫學英語應用文教學當中,受到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時間以及傳統的以詞匯和語法為主的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的語類意識淡薄,對語篇結構的把握能力有限,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水平還有待提高。以哈桑的語類結構潛勢理論為基礎的語類教學法,在教學當中強調語篇分析,旨在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的文章的語篇結構,并在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等應用文寫作當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以哈桑的語類結構潛勢理論為基礎,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探索在該理論指導下的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醫學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2 語類結構潛勢理論和語類教學法
首先,哈桑在1985年提出了“語類結構潛勢理論”。根據功能語言學的核心思想:語言是意義的來源并用來表達意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l)(Halliday & Hasan,1985)。語類的概念來自“genre”這個詞,哈桑(1977∶229)在對語類結構潛勢概念的描述中指出,genre 是Z篇的類型(type of discourse)。哈桑認為,語類潛勢是某個語類中所有語篇產生的源泉,其中包括語義的必要成分、可選成分和重復成分。在對語篇結構的分析當中,她提出“語類是由結構的必要成分定義的”(Halliday & Hasan,1985:62)。更確切地說,語篇的語類是由必要成分及其順序決定的。語類結構潛勢是指同一語類中語篇結構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說,同一語類的語篇結構都是對這個語類結構潛勢進行選擇的結果。系統功能語言學的一個核心思想是:語言是一種用來表達意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l)的意義源泉(resource),語言具有三個純理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Halliday,1994;Thompson,1996∶28)。每一個語篇都是為了實現某一交際目的,不同的語類體現了不同的交際目的,隨之而來的是不同的語義成分、語篇結構以及不同的語言特征。哈桑的語類潛勢理論對于英語寫作,尤其是英語應用文寫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理論指導下,隨之出現了以語類為基礎的語類教學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這種教學法通過對語類的分析,讓學生認識不同語類語篇的交際目的和語篇結構,特別是在ESP和 EAP的寫作教學中取得了成功。不僅如此,以語類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澳大利亞、美國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得到大力的推廣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Susan,1998)。國內也有許多學者(秦秀白,2000 ; 張德祿,2002; 方琰,方艷華,2002)也對此類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做了廣泛的研究。因此,此類教學法能夠改變傳統的以單詞講解、語法結構分析為主的寫作教學模式,從語篇入手,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不同語類文章的語篇結構和語言特征,提高學生的語類意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撰寫各類不同類型的醫學英語應用文。
3 高職高專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現狀分析
3.1 學生英語寫作基礎薄弱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高考招生錄取中的第四、第五批次,大多數入學時分數較低,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有些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甚至有排斥心理。在英語學習當中存在著詞匯匱乏、語法知識薄弱等問題,并在文章中出現大量的病句。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語類意識(genre awareness),不能正確地理解和把握不同語類的文章在語篇結構、主要內容及語言特征上的不同要求,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不知道應該寫些什么。
3.2 醫學應用文寫作在整個教學任務中所占比例不足
當前高職高專教育為三年制學習,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通常只有兩年,剩余時間在校外實習,課程設置中專業課較多,且有大量的實驗課。英語作為基礎課所占比重比較低,課程時間僅為一年,并沒有專門開設醫學應用文寫作課程。就本校情況而言,教師僅僅在公共英語教學當中將一部分課時運用于教授醫學應用文寫作,約為12個課時。教學時間上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醫學應用文寫作的學習。
3.3 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方面,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當中,大多數課堂都屬于大班教學,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教學任務重,課堂教學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模式,以教師對范文的講解和分析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寫作實踐,并通過老師的反饋和與同學之間的討論進行總結和反思,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就教學方法而言,多采取成品教學法(product approach),以技法的講授和成品為主導(劉寬平,2003),注重對詞匯、句型、語法知識點和銜接手段的講解;多強調語言知識,缺乏對于特定語類文章的篇章結構、主要內容和語言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導致學生缺乏語類意識,寫作目的不明確,不能正確把握語篇的必要語義成分,文章結構布局混亂,存在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的現象。
4 語類結構潛勢理論指導下的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
一方面,針對我校在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采取以語類潛勢結構為基礎的語類教學法,全面培養學生的語類意識,讓學生掌握各種的醫學應用文不同的交際目的,理解其語類結構潛式,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創造出符合特定語類慣例的醫學英語應用文。另一方面,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當中融入大量的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下面以藥品說明書為例,闡述教學實施步驟。
4.1 小組分組
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四到六人一組,每組指定一名組長。在寫作過程當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討論,交流意見和想法,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4.2 導入情景,布置任務
將某種常用藥品的基本信息介紹給學生,要求學生按小組自己收集關于這類藥品的資料,為寫作做好相應的準備。
4.3 初稿寫作
要求學生根據相關的信息,在十五分鐘之內隨堂寫一份藥品說明書。教師不做任何的指導,不提供范文,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設計進行寫作,各小組成員首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成員之間就語篇的結構、必要的成分及詞匯的使用進行討論,交換意見,寫出初稿。并對初稿進行保留,以便與修正稿進行比較。
4.4 初稿演示,課堂討論
邀請每個小組把各自完成的初稿朗誦給全班同學聽。同時,師生共同對藥品說明書的寫作目的、主要內容、寫作者與接受者的關系、必要成分和表達方式進行討論,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討論:藥品說明書的目的是什么,交際雙方存在怎樣的關系,藥品說明書屬于什么語式,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哪些信息是可選的,各種信息應該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表達,你覺得你的初稿當中存在哪些問題。
4.5 范文評析
通過對初稿的分析和討論后,教師給出范文,并對范文和初稿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就藥品說明書的寫作目的、結構、必要成分、組織方式和語言表達進行分析,重點指出藥品名稱、作用、適應癥、禁忌癥、注意事項、副作用、劑量和用法、失效期、出廠日期等為藥品f明書的必要成分,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藥品說明書的結構潛勢。
4.6 自我修正,歸納總結
學生對比自己的初稿和范文之間的差距,并在課堂上規定的時間內對初稿進行修改,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并歸納出藥品說明文的語篇結構、必要成分和語類特征,以便下次寫作時參考。
4.7 課外練習,當面評閱
寫作課后,布置學生獨立完成另一相關藥品的藥品說明書的寫作。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批改并附上詳細的評語,明確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并對其中具有典型性的習作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反饋。
5 結 論
本文以語類潛勢理論為指導,結合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教學實際,探討了以語類為基礎的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當中的實際應用,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語類意識和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學設計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將在以后的研究和實踐當中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蔡慧萍.我國高校英語寫作教材的現狀調查、分析與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6):29-31.
[2]方琰,方艷華.以語類為基礎的應用類英語寫作教學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33-36.
[3]劉寬平.提高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J].外語教學,2003(6).
[4]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評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
篇5
第一步——作文入手
很多小學生寫作文寫周記,不知從何說起,倉促之間無法入手,結果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言以蔽之。于是,關切一點的家長就領著小孩去博物館看蝴蝶展覽、去影劇院看哈利波特、走走親戚、甚至開展一次短途的旅行,無非是要給孩子一點生活的素材。其實,關于作文的入手,小學語文大綱已經指出:“指導小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因此,小學生寫作文,不光要從看圖說話、寫話著手,還要從觀察生活入手,引導小學生敘寫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有了體驗生活的素材,還要有觀察生活的能力。觀察生活就要從細節入手,比如寫小狗的眼睛“像剛從嘴里吐出來的桂圓核”,就是一個例子。盡管沒有用直觀的文字描寫小狗眼睛的形狀顏色,但是作者借用了“剛從嘴里吐出來的桂圓核”,桂圓核是圓而小而黑的,“剛從嘴里吐出來”暗示了狗眼的濕潤,用一句話就將小狗眼睛小、圓、黑、亮的特點寫了出來,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如果作者沒有仔細觀察過小狗的眼睛和人吃桂圓的過程,那是肯定寫不出來的。
第二步——作文修改
經過觀察力的培養,小學生就會寫稍微長甚至很長的記敘文。一些描寫詳盡的“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長腳作文出現在教師桌子上時,作文修改就呼之欲出了。作文修改有兩個主體:教師和學生。教師對作文的修改和批注,是給學生的作文動手術,客觀上促使學生形成收羅素材和甄別素材的能力。從學生心理上講,作文修改存在一個舍得問題,好不容易寫長的文章,要大刀闊斧砍去刪除,總歸不忍。因此,作文修改需要教師引導,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為什么要修改,修改之后的作文是否更為可取。與此同時,教師在修改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童言童語”,盡量避免文字成人化、空洞化,套話連篇,言之無物。菲茨杰拉德說過:“如果敘述與人不同的東西,就要使用與人不同的語言。”因此作文修改最要緊的還是要保留學生自己的文字特色。保留特色,最佳的方案就是學生自己修改,教師要輔導小學生首先要從通篇著眼,整體自評,明確作文的體裁、中心、選材、結構、抄寫等。其次要輔導學生著眼局部,重在推敲詞句,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的運用及標點的選擇等。通過具體指導,使學生有步驟地、有目標地進行修改,減少了修改時無從下手的被動局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潛意識里“好作文也是可以自己改出來的”,更容易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增加了學生自主作文的自信心。
第三步——作文創新
關于作文創新,時下新概念作文大行其道已經十年,《萌芽》雜志總編趙長天說,作文創新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求新”,用一個句子形容,就是“尋找過去沒有表現過的東西”。對于尚在青春期尾巴上的學生們,趙長天認為,只要文章中有那么一點想法,再加上一點機靈,就能成為好文章。因此,小學生的作文創新也不能急于求成,相反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積淀傳統文化的精髓,只有在這個底子上的創新,才有生命力。作文創新立足在“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的基礎上。在思維上,倡導創造性、發散型思維,無拘無束,打破舊觀念、舊規矩的束縛,打破僵化保守;在表達上,不受題材、體裁的限制,反對套話,反對千人一面、眾口一辭;在直覺上,倡導真實、真切、真誠、真摯地體察生活。
第四步——作文訓練
篇6
一、立意求新
立意求新。是指面對要解決的問題,能提出新異、奇特、與眾不同的見解。小學生閱歷較淺,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浮于表層,而且單向思維較普遍,難以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因此,我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力求新意”,有意識地去追求一個“新”字。比如,新的立意,從文章中反映出一些別人不曾發現的觀點,使人覺得確有所悟;新的選材,以敏銳的目光和思想。寫一些別人沒有接觸過的問題,讓人耳目一新;新的命題,讓文章的題目更深刻、更含蓄、更能吸引閱讀者的注意;新的結構,使同樣的材料在巧妙地剪裁下,展現“時裝”的風采;新的角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用與別人不一樣的眼光去審視材料,從中發現一點“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廬山面目”來;新的表達,找到最恰當的形式和語言,表達嶄新的內容。因而,在指導學生立意時,我鼓勵他們求新,以訓練思維的新穎性。
二、選材求異
選材求異,是指盡可能地拓寬思路,從各方面想辦法提供方案和途徑來解決問題。
教完了《落花生》,我要求學生觀察一種物體。寫出特點來。指導時,我要求他們將頭腦中積淀的材料盡可能釋放,再加以提煉。學生一下子選就了二三十個題材。
《落花生》――《路燈》《粉筆》《石子》……
――《火柴》《輪船》《自行車》……
――《電燈》《椅子》《黑板》……
對于同一個題目。我著重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中心材料求異。
例如:
(中心)表現校園的美麗(材料)校園景色宜人,適于讀書
(中心)突出校園的變化(材料)過去的校園現在的校園
(中心)展望美好的未來(材料)21世紀的校園
(中心)盛贊校園新風貌(材料)校園里的新人新事
(中心)贊同學勤學苦練(材料)校園里的晨讀、晨練
(中心)表達對老師愛戴(材料)校園里的老師辛勤地勞動
常規的作文題目,是意思明確的一個詞語,一個短路,或者一句話,如《媽媽》、《我的媽媽》、《媽媽,我永遠愛您》。這樣的訓練,學生只要扣準題目的意思,寫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就行。但是學生的思維沒能得到很好的訓練。因此,我在題目形式上,不直截了當,明明白白規定寫什么,而是“話說一半”,任由發揮。《××》、《我和××》、《××,我永遠愛您》,面對這樣的題目,學生選材的思路就一下子開闊起來。另外,我也有多種寫作要求:或者把文章擴寫得詳細生動:或者把戛然而止的半截作文接上個合情合理的尾巴;或者讓學生把詩歌、寓言之類的文體改寫成常見的記敘文……再比如,寫作內容上。給一幅或幾幅圖畫,讓學生仔細觀察,進行合理想象;或者,給一段文字材料讓學生仔細閱讀,組合機構。變原來簡略的交代為筆下生動的描寫,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從“變”中表現機智,實現新的選材求異。
三、構思求精
進入高年級以后,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作文“思路”的訓練,我要求學生堅持不懈地編列作文提綱,作文指導致力于培養他們構思的精巧。精巧的構思是思維獨創性的重要標志。
1 仿。我經常訓練學生“仿”――向名篇、老師的下水文、同學的佳作學習,取其精華。寫《春晨》學《鳥的天堂》動靜結合;寫《我愛花生花》借鑒《采蒲臺的葦》借物喻人……
2 融。指導學生將學到的構思技法仔細琢磨,與自己的想法融合,使之渾然一體。
因為不斷地“仿”,精心地“融”,所以學生的構思越來越精巧。表現出可貴的獨創精神。一位學生在寫《爸爸降級》時是這樣構思的:(1)爸爸原是我心目中“家中的老大”。可是近來地位連降兩級,變為“老三”。(2)原來爸爸服從組織安排下鄉當了副鎮長,做家務、關心我的時間少了,所以他在我心中的地位變了。(3)因工作成績突出,爸爸被評為市勞模,倏地我明白了:爸爸雖然在我心中降了級,可在老百姓心中卻升了級!
上述構思可謂精巧:設置懸念。爸爸為家中的老大,忽而降為老三,轉而又上升,給人起伏感。最后以“我”的感受結束全篇,畫龍點睛,耐人尋味。
四、表達求活
1 遣詞造句多變。平時我指導學生認真集納好詞佳句,寫作時要求他們靈活地運用“倉庫”中儲存的詞句。遣詞造句多變,使他們的文章更具感染力,令人百讀不厭。
2 想象大膽合理。首先我指導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放開膽子去想象。一位學生寫《小狗尋師》,借小狗尋師學本領贊美了獵人。文中寫了小狗跟兔子和狼學本領,這就是大膽的想象。其次,想象要合情合理。抓準事物本身的物點、事物之間的相似點。因為有了大膽合理的想象,所以不少學生把人、事物都“寫得就像一個健壯的人,全身的血脈都那么鮮凈流暢”(老舍語)。
除上述幾條途徑外,平時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激發他們的發表欲,積極改、評、薦學生習作,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產生如此飛躍:“要我寫”“我要寫”“我愛寫”。
篇7
莊河市第二實驗小學五(2) 逄雪冰
姥姥家的狗媽媽剛生下了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乘乘,它全身是棕色的,樣子非常可愛。剛生下來的小狗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吃東西時樣子非常可愛,必須把食物弄碎了放在它嘴里才行。
我把它抱在床上,拿來狗腸和水要給它開飯。我先把狗腸弄碎,然后一小塊一小塊兒地放在乘乘的嘴里,乘乘慢慢地將食物咽下去。這時,我拿了一杯水,用手指頭沾點水,放在小狗的嘴里,乘乘就輕輕地舔,直到把水舔凈了為止。吃飽了,喝足了 小家伙也該睡覺了,它往床上一躺,一會就呼呼地睡著了。
有時我想把它帶到外面去玩玩,讓它吸點新鮮空氣。因怕它凍著,我拉開拉鏈把小狗放進去,讓它把頭露出來,我就這樣來回走 再望一望可愛的乘乘,它竟又沉沉地睡著了,好一個小覺主啊。小狗睡著時還輕輕地打著呼嚕,很舒服的樣子。我用衣服裹著它,雖然我們在外面,但有我的體溫暖著它是不會冷的。我衣服上的毛毛對于它來說,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床,它睡在上面,熱乎乎的,多安逸呀。
我愛姥姥家的乘乘,它是我無言的朋友,我對它好,它跟我親,它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和色彩。
篇8
大綱中指出:“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觀察作文,就是以增強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為中心的作文訓練,是小學生作文的主要內容。
兒童自控力較弱,觀察過程中不是深思熟慮,而是注意力分散被動,情緒變化無常,而且他們還隨著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喜怒哀樂的變化對事物產生不同的情感。因此在觀察前要明確提出觀察的目的、要求、內容。
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1.利用實物觀察
學生觀察事物,大多是籠統的,不善于精細觀察。我通過事物來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寫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在我們這兒家里養狗的比較多,我就讓一個學生從家里抱來了一只小狗。學生對這只小狗十分感興趣。我先讓學生觀察小狗的外形!邊看邊說,看哪個學生說的比較詳細,觀察地仔細。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狗都有什么生活習性,這樣大家有了觀察興趣,才有觀察的主動性。學生們就把一只生動、活潑、可愛的小狗寫了出來。
2.觀察要有順序
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憑自己的喜愛想什么就看什么。客觀事物的存在無論是靜的、還是動的、都有它的一定順序,以靜物來說,空間上有遠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等,時間上有發展的過程等。觀察時要觀察出順序來。比如課文中的《第一場雪》的片段。遠處“好大的雪啊!山川、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近處“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冬夏長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此段觀察,由遠而近,寫的很有條理。需要指出的是觀察順序不是死的,他可根據需要來進行。
3.再觀察中要有想象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的因素,古人想象嫦娥奔月,今天宇航員不是真的登上了月球嗎?如課文《荷花》中的一段,作者在觀看荷花時,自己也置身于荷花之中,“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做了一個好夢……”觀察中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
4.比較觀察
比較觀察室認識事物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比較才有鑒別”,運用比較方法進行觀察,有助于順利地完成觀察任務,達到觀察目的。生活中就有這種情況,若單獨地去看某種事物,往往不能全面而深刻地認識它,若拿同類事物和塔作比較,它們的異同點就會明顯地顯示出來,從而了解事物的本質特點。這種做法有助于發展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如寫一棵大樹的高度,很難準確地說出它有多高,如果與樓房比較,就能說出有多高了。
5.教給學生判斷和推理
觀察過稱中啟發學生把觀察到的同思維結合起來,學會一些簡單的判斷和推理是很重要的。如《望著遠方》可以引導學生看圖思維:“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從映紅的江水推斷是太陽剛出來的早晨。
篇9
那么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模仿呢?
例如可以仿結構。課文用什么樣子的結構,指導學生以類似結構作文。如《荷塘月色》作者以一路行去為經線、以荷塘月色的描寫為緯線,經緯交織,結構謹嚴,可指導學生以相同的結構作文。再如,可以仿表現手法。課文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指導學生運用于寫作之中。如巴金的《小狗包弟》運用了敘述、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手法,可要求學生現學現用。還可以仿題材。課文用了什么題材,從學生實際出發,也仿用相同題材。如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春》,課文以時令入題,可指導學生寫相關題材。有時候甚至是課文中出現的優美文句都可以進行模仿。
所以寫之前就要先作“依樣畫葫蘆”的“葫蘆文”,然后再逐步地“師其神,不師其貌。”作文模仿不同于一般的動作模仿,模仿中有創造,由模仿向創造邁進,此最為文之真訣。
篇10
一、首先要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生活是文學作品的源泉。快樂而豐富多彩的生活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能給我們提供寫作素材,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娛樂玩耍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孩子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娛樂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慢慢了解社會、親近社會;在娛樂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學會與人交往;在娛樂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增長知識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只有兒童集體的豐富多彩,生氣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個學生的才能開花結果的條件。如果認為只要對學生進行個別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發展,那是一種很大的誤解。”所以家長和教師應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盡情地娛樂和玩耍,而不要過多的干涉限制孩子們。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家長要有一顆童心,要和孩子做朋友,多和孩子們一起玩耍交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這樣孩子的閱歷才豐富,見識才廣闊,寫作文時才有話說,文章的內容才豐富而不空洞。
二、從小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要讓孩子廣泛閱讀,博聞強記。
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們一生都受益無窮。“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兩句話講的就是讀書和寫作的密切關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愛讀書的孩子作文往往寫的比較好,就是這個道理。莎士比亞有句名言:“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廣泛而深入地閱讀不但會幫助孩子們積累寫作素材,增長孩子們的見聞,還能塑造孩子們完全的人格。所以,筆者認為廣泛而深入閱讀那些健康有益的書籍是快速提升作文水平的一條捷徑。
三、掌握寫作技巧,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快速提升作文水平。
筆者曾認真研讀了李凌導師的《簡妙作文 一學就會》,非常欣賞李老師的“簡妙作文法”。這種作文方法簡單易學,寫出來的作文無比美妙。今天我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把李凌導師的這種作文方法簡單介紹給大家,希望能拋磚引玉,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幫助。
(一)簡妙作文開頭的寫法:扣題 ,定位 和引下文。扣題,就是把題目中重點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定位,一方面是指確定寫作范圍,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引下文,即為什么這樣說?具體情況是怎樣的?最好是在段尾,用一句含而不露的話語,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如:三年級上冊課文《爬天都峰》的開頭:
假日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
扣題:爬天都峰
定位: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透露出喜悅的心情)
引下文:天都峰高不高?一路上有什么見聞?
(二)簡妙作文中間的寫法:承頭 順寫 詳重點
1.承頭,就是接續開頭的內容來寫。
舉例:四年級上冊課文《頤和園》
開頭: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中間承頭:(2―5自然段)承接開頭的“美麗”來詳細地寫: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處處體現了頤和園的美麗。
2.順寫,就是按一定的順序、有調理地敘寫。
3.詳重點,就是詳寫重點部分。
(三)簡妙作文結尾的寫法:照應開頭 寫出所感
1.照應開頭,就是聯系、呼應開頭部分的內容,再次使用開頭部分的重點字詞。
2.寫出所感,就是寫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
小學生常見的作文有四類:寫人記敘文、記事記敘文、寫景作文和狀物作文。下面我把這四類作文的寫法簡單概括一下。
(一)、寫人記敘文
寫人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為主的記敘文,就是告訴別人你寫的這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開頭的寫法:簡單交代你寫的是誰,寫他的什么。
中間的寫法:先一般介紹,再通過一個或兩個具體事例來說明你寫的這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結尾的寫法:寫出你對這個人的看法和評價,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結尾往往要表達出你對所寫人物的贊美敬慕之情。
(二)、記事記敘文
記事記敘文就是通過講述一個你知道的故事,然后告訴大家這件事有什么意義,或者說明一個什么道理,或者得到一個什么教訓等。
開頭的寫法:開門見山,告訴大家你要寫一件什么事。
中間的寫法:向別人講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詳寫事情的經過。
結尾的寫法:總結全文。指出你寫的這件事有什么意義,或者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三)、寫景作文
寫景作文,就是用優美的語言描寫景物,告訴人們這里的景色怎么樣。
開頭的寫法:告訴大家你要寫的是什么景物,它的特點是什么?
如: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的開頭:
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中間的寫法:先做一般的描寫,再選幾個重點場景詳細描寫。
結尾的寫法;總結全文,說說你對景物的評價,談談你自己的感受。一般表達對景物的喜愛贊美之情。
(四)、狀物作文
狀物作文,就是向大家介紹你觀察過的一種東西,并說出它的主要特點。
開頭的寫法:直接告訴大家你要寫的是什么東西,并簡單說明你對這種東西的評價。
如:《小狗豆豆》的開頭
我家養了一只小狗,我給它取名叫豆豆。豆豆是一只很讓人喜歡的小狗。
中間的寫法:就是描寫這種東西的特點,一般特點簡單介紹,顯著特點詳細描寫。
結尾的寫法:對你寫的這種東西進行評價,表達出對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