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范文

時間:2023-03-23 00:11: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在希望的田野上

篇1

輝煌的2009年即將過去,充滿期待和希望的2010年就要到來。年末歲首,撫今追昔,感慨頗多。回顧那忙碌而充實的過去的一年,365個日日夜夜,鞭策與動力常在,收獲和希翼并存。喜迎新年,我們代表本刊編輯部向一直以來關注、支持《農村?農民?農民》(A版)雜志發展的全國廣大讀者特別是農民朋友送上新年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合家幸福!

對《農村?農業?農民》(A版)來說,2009年是收獲頗豐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始終以“發展農業、振興農村、富裕農民”為辦刊宗旨,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這一年,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力爭把刊物辦成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的陣地;這一年,我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做好涉農服務工作。不僅編發了大量宣傳農村改革的好文章,而且還著重報道了我省農村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事物、新成果、新經驗、新人物,“把農機合作社做大做強”、“息縣夏莊,新農村改革發展的領跑者”等報道,宣傳了我省農業戰線上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為慶祝60周年,我們又派出精干人員,赴漯河深入采訪,編發了一組系列文章“漯河市在改革創新中闊步前進”,從多側面、全方位進行深度報道,引起強烈反響,得到多方面的好評。同時,我們還針對一些重大紀念日,精心策劃、編發了專題文章,進行宣傳報道。如,為紀念六一兒童節,雜志刊發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文章“花蕾,在春天里綻放”;為紀念黨的生日,刊發了“民生讓黨旗更鮮艷”的長篇報道等,受到了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11月14日,在鄭州召開的“農村?農業?農民雜志社(A版)閱評會上”,參評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本刊給予了肯定和厚望,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對我們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2010年是充滿希翼的一年。在迎戰金融危機初戰告捷,經濟起穩回升的基礎上,新的一年將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12月5日至7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夯實‘三農’發展基礎,擴大內需增長空間”,作為2010年經濟工作任務中的重要一項,并從六個方面作了詳細的闡述。這充分表明,黨和國家將“三農”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也為“三農”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為“三農”的騰飛拓寬了更大的空間,為辦好刊物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具體的任務。我們將再接再厲,努力把雜志辦出新亮點,辦出新特色,辦出新水平,使之成為廣大讀者的摯友、農民朋友的致富指南。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國家各種惠農政策的澆灌下,農業茁壯成長,農民大有作為。農業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三農雜志也猶如一棵嫩綠的幼苗需要呵護,需要扶持,需要陽光雨露,需要良田沃土。我們誠懇地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扶持和幫助,需要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朋友的廣泛參與。只有如此,她才能吐綠發芽、蕊萼怒放,成為希望的田野上最燦爛的花朵,在為中原大地奉獻盎然生機的同時,也滿足了廣大農民期待的眼神!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我們將整裝待發,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篇2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離不開農民創業創新帶頭人。

近日,一個好消息從省黑龍江農委傳來,我省大成福農民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賈洪濤積極探索“村社合一”發展模式、木蘭縣萬寶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海燕柳編創業創匯富農、大慶潤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琦發展溫泉設施農業、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科學種田效益高4個案例入選由農業部組織的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100個典型案例。

在外地拼搏十多年的綏化市北林區永安鎮農民賈洪濤,看到家鄉一窮二白的面貌,毅然返鄉,探索出由企業帶動“村社合一”的發展模式,闖出了全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今年36歲的王海燕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孩,經過十多年的打拼,公司年出口創匯1000多萬元,年實現產值1500萬元,利潤300萬元,利稅40萬元;2011年,林甸縣四合鄉合勝村農民王琦返鄉創業成立了大慶潤琦集團,以棚室果蔬種植為帶動,依托一產、延伸二產、嫁接三產,實現“接二連三”鏈式擴張、融合發展思路,逐步走出了以綠色種養殖為基礎,集農畜產品加工、網上銷售、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循環型綜合產業發展之路;延壽縣加信鎮太和村青年農民姚宏亮,從東北農業大學學習經驗后,回鄉引進、試驗、示范水稻新品種,姚宏亮榮獲全省、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標兵。

昔日“向南飛”,如今“鳳還巢”。在發揮農民創業創新帶頭人作用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過程中,我省不斷推出政策大禮包。

在今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我省將每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萬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達到100萬人,推動現代農業建設再上新臺階。我省⑼ü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強化金融保險支持、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強化創新創業服務四項措施,不斷增強其綜合實力和自主發展能力。新型職業農民創辦各類實業主體,按規定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今后新增的有關惠農政策,根據規定可優先落實給新型職業農民。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生力軍”、農村創新創業“主力軍”、新農村建設“領頭人”。

在《黑龍江省農民創業三年行動方案(2016―2018年)》中,我省規定將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創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取消和下放涉及農民創業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減少農民創業投資項目前置審批,進一步降低農民創業準入門檻。鼓勵農民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在農村發展各類事業,支持農民創設的企業參加政府采購。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形成一批農民創業支持政策,搭建一批創業平臺,培育一批創業帶頭人,構建一套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農民創業新格局。

篇3

在葡萄酒市場上,甜型葡萄酒在中國是一個奇怪的品類,消費者一邊高聲疾呼“來杯甜型酒”,一邊卻把干型酒裝入購物車中。多年來,中國甜型酒市場從小到大、快速擴張到結構明顯升級的地步,逐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多樣化、多層次的甜型酒市場。但是甜型酒市場并沒有一直“甜”下去,甜型葡萄酒的銷售量往往不到干型葡萄酒的1%。進入2010年以后,特別是在“后危機時代”一系列新問題更是日益凸顯,從甜型酒的起源到現在市場現狀,在希望的“甜”野上是否仍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甜型葡萄酒怎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天?其實,甜型酒的發展需要整個行業的反思和努力!

“甜”的淵源

甜型葡萄酒的歷史要比其他葡萄酒酒類要來得久。自古近東時代(Near East)起,經過古埃及文明一直到希臘帝國,所發現的酒大多是甜酒。而近代甜酒的發展則是從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j)開始。在中世紀,許多種植葡萄的農民從意大利和現在的比利時移居到托卡伊,一直到15世紀末才有所謂的托卡伊·阿蘇(Tokaji Aszú)出現,并當做禮物送給教皇庇護四世后,這款甜酒才開始名聲大噪,變成國王和貴族們宴會上不可缺少的甜酒。

“中國人喜甜”的故事,不得不從“雪碧兌葡萄酒”開始說起,這種喝法最早原本是為了改善劣質紅酒的口感,但自從1996年“法國悖論”進入大陸、風靡飲用干紅葡萄酒之后,便形成了一種風尚。當時人們喝酒喜歡甜型酒不外乎是因為對酒的心理期待和對劣質酒的反抗,中國葡萄酒市場在2004年才開始取締半汁酒——也就是葡萄酒加水加糖加酒精的產品。當時,中國人向葡萄酒里面兌各種飲料并沒有“柔化單寧”或“降低酸度”之說,只是單純地趕時髦。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人喜甜”的故事,影響了不少進口葡萄酒商對中國口味的理解。

后來,隨著國產葡萄酒品質顯著提高,進口好酒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旗幟鮮明地反對給葡萄酒加任何東西,各種甜型、半甜型酒在中國市場活躍起來,但是所謂的“國人喜甜”并沒有像期待中那樣讓甜型酒的市場如日中天,恰恰沒有干型葡萄酒的市場那樣好。人們開始懷疑中國人是不是真正的喜歡甜型酒?而后,不少專家花費時間研究中國人口味,發現中國人并不是真正的喜歡甜型葡萄酒,而是喜歡平衡口感柔和的葡萄酒。中國消費者并不特別喜歡甜型酒,也不抗拒,那么甜型酒在中國市場上該如何生根發芽?

品質是硬傷

一粒種子只有生根發芽,才會開花結果。甜型酒市場需要不斷地發展就必須把品質放在第一位,只有把先決條件做得足夠好,才能夠談發展。

國內甜型酒市場并不是很成熟,一部分消費者對甜型酒的認識屬于“盲”狀態。很多消費者反映甜型酒其實還是挺值得期待的,只是現在國內的甜型酒根本上不了臺面,過于低檔。其實,一瓶真正高品質的甜型酒應該是嚴格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采摘、釀造、發售的。目前,國內的甜型酒市場仍然添加糖分制作甜型酒的廠商,并不是像國外制作甜型酒那樣遲摘晚收的天然制作流程來做的,為什么國外的甜型酒,例如冰酒和貴腐能夠有很高的市場,是因為國外的甜型酒市場相對比較成熟并有質量的保證,也是嚴格按照一定的標準制作的真正意義上的甜型酒,國內對甜型酒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和了解。

甜型葡萄酒是含糖量超過45克每升的葡萄酒,品嘗能感到甜味的稱為甜葡萄酒。這里面所說的糖必須是來自葡萄果實—也就是說對于釀酒工藝和葡萄質量有相當高的要求,因此甜葡萄酒中的貴腐被喻為“液體黃金”,其中加拿大冰酒也是甜型葡萄酒的精品之一。其實貴腐和冰酒能夠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與酒的品質是密不可分的。現在,國內的消費者對甜型酒的認識還停留在以前的半汁和加糖型酒的層面,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整個行業的努力和探索。在甜型酒市場和消費者不成熟的前提下,還必須抓產區、抓原料、抓釀造工藝和綜合質量來提升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才是甜型酒獲得優秀品質的關鍵。

“甜”的品牌意識

甜型酒市場需要樹立品牌意識,才能夠走向精品高端的路線,其實精品甜酒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業內人士認為,干酒適合佐餐,甜酒適合單飲,更適合在酒吧等時尚場所銷售。再者,目標消費人群在口感上的多樣選擇性,給高端、精品甜酒提供了市場。另外,隨著進口優質甜酒的介入,也將起到引導高端甜酒消費的作用,冰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國葡萄酒的發展最早是從甜酒開始的,但用“三精一水”制造低價甜酒,以及倚重干紅的不平衡發展等多種原因,使得甜酒陷入低價、劣質的泥潭。政府對葡萄酒不均衡發展的問題也非常重視,國內甜型酒市場競爭中的利潤武器需要明確,冰酒作為產品區隔性較強的高檔甜酒,正在向高端酒市場不斷沖擊。但是冰酒市場長期以來被進口酒占領,國內的生產企業也因嚴格的地域限制不能染指冰酒。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強勢的國內巨頭企業必然要搶回失地。于是,東、西部的知名企業憑借其雄厚實力,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瞄準在了技術含量高、利潤空間大的自然甜型葡萄酒上。

除了劣質產品的影響外,甜酒“高”不起來,還因為市場對產品的認識不足。因此,引導目標消費者對甜酒的認識,是推出高端甜酒的企業首先要面臨的問題。甜型酒需提升產品形象,把握制作工藝水平,嚴格把控酒的質量才是走向高端的內因,甜型酒需要樹立標桿品牌,建立甜型酒高端精品體系才能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心,在甜型酒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甜型酒的渠道推廣

除了保證甜型酒的品質,樹立高端品牌以外,渠道的選擇也是決定甜酒這一特殊產品成敗的關鍵。近些年,以甜酒為主打產品躋身全國葡萄酒銷量前十名的二線品牌就是通過把握住了甜酒大多用于家庭消費的特點,其定位中低端市場的15到20元的主流產品,通過選擇城市知名社區連鎖店為主要渠道,實現了在大部分省市的大面積鋪貨,達到了超過70%的進店率。

與二線品牌打造一個葡萄酒大眾消費品牌的目的不同,強勢品牌在選擇渠道上另有側重。還有以甜型酒為主的企業推出兩款甜白將把重心放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酒吧。這是因為一則霞多麗甜白價格超過了很多干紅的價格;二則甜白在口感上更適合單飲,符合酒吧目標消費者的飲用方式。另外,選擇酒吧渠道,可以避免價格過于透明,以盡可能地維持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由此說來,培養大批忠實的消費人群,是甜型酒升級的重要突破,也是甜型酒渠道推廣的模式之一。在價格和包裝上,與競品做了一些更明顯區隔,在定點城市里的特殊渠道進行推廣,才能將甜型酒的市場打開,并使中高端產品在消費人群中逐漸成熟起來。其實,無論是什么酒類,都需要企業進行準確地選擇產品推廣渠道,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場并占據市場,也是甜型酒成功的關鍵。

“甜”的潛力

甜酒的口味是和女性、健康離不開的。當然,人們也知道女性喜愛喝甜型酒,中國女性對甜型酒的熱愛可以說是一個健康的理念,據調查,女性喜歡喝甜型酒不僅是因為甜的味道,更是因為這種甜的享受帶來的健康舒適。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甜型酒也面臨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其中,甜型酒中的果酒為例,果酒正以其低酒度、高營養、好口感的特點而越來越被眾多消費者認同和接受。

果酒在中國有2000多年悠久的歷史,然而發展緩慢甚至一度出現倒退的現象,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果酒是中國酒類中一個非常小的品種。目前,在世界上雖然果酒占飲料酒的比例為15%—20%, 而在中國果酒只占飲料酒的1%不到。中國果酒的人均年消費量為0.2—0.3升,而世界人均年消費量為6升,彼此之間相差甚遠,種種數據說明我國果酒市場有潛力可挖。

篇4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與書就有著一段不解之緣。不知為何,人們總喜歡把成堆的書比作“書海”。在我看來,書就是一片片生氣盎然的綠葉,生長在高達的夢想樹上。

至今烙在記憶中的一件小事;一年級的時候,非常討厭看圖寫話,每次寫的時候不是亂寫就是瞎蒙。直到一次班級活動,老師把我們帶到了一片鄉村田野中,指著佇立在田野中央的一棵參天大樹說:‘大樹很平凡但他一直任勞任怨,像一把綠色的大傘,為人們遮風擋雨,你們說,大樹還像什么?’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大樹是辛苦勞作的農民。’有的說:‘‘他是孩子天然的游樂場。’’我喃喃自語;‘“他或許是書的世界吧。”

走了一路,談了一路,笑了一路,也品了一路。在這片金燦燦的田野上,我找到了屬于我的世界。自那以后,我愛上了閱讀,像一杯香濃的綠茶,沁人心脾。

人的世界其實很簡單,他不需要華麗外表的裝潢。也不需要富貴有余的內在。我的世界,是熱情奔放的。這或許打破了愛書人一貫的寧靜安詳,但這就是最真實的我。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每讀到一本好書,就如身臨其境,也仿佛看到林妹妹傷心哭泣,諸葛亮之神機妙算,梁山好漢肝膽相照,孫悟空應用殺妖……”‘‘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哪兒有書,哪兒便會燃起希望之火。

篇5

1、芳草萋萋 ,風調雨順 ,禾苗茁壯 ,金黃麥浪。

2、我漫步在田野上,望著岸邊那些保衛莊稼,保衛堤岸的,士兵似的高大的樹木,以及偎依在它們身邊生活在樹底下的那些美麗的花兒,辛勤的小蜜蜂正在它們頭上盤旋,和它們說悄悄話呢!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諺語:“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

3、雨后的田野空氣格外清新,江南春光分外明媚,油菜花、紫云英花香氣撲鼻;蜜蜂嚶嚶嗡嗡作我的向導,彩蝶振翅飛舞,似在歡迎來賓。

4、秋天的田野里金燦燦的一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豐收的喜悅。

5、田野是綠的,然而又綠得不一樣:墨綠、油綠、嫩綠,被整齊地分成一小塊一小塊。

6、走下田埂,眼前是一片油菜地,金黃的油菜花正高舉這它那一個個小小的金喇叭,吹奏著春天的歌呢!蜜蜂和蝴蝶也趕來湊熱鬧,給這美麗的畫面增添了幾分生機。

7、放眼望去,一望無邊的麥苗。象是給大地鋪上了厚厚地地毯,微風吹來,掀起粼粼的波紋,我情不自禁地彎下腰,仔細看那狹長的葉子,只見狹長的葉子上滾動那大大小小的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餓照耀下,露珠晶瑩透亮,美麗動人。它的葉子越往上葉子越寬,葉尖頭朝下,好像害羞似的。

8、春天,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在炎熱的太陽下,一群群勤勞的農民伯伯貓著腰,弓著背,熟練地插下那一株株幼小的秧苗,灑下一粒粒希望的生命種子。再看那邊,一頭頭肥壯的牛正歡快地拉著犁、唱著歌,好象在歡迎春天的到來!

9、田野一點也不野:有她的風韻美,像她灑下的點點閃光;金亮亮的,毫不吝嗇;風的柔,就如她的絲帶般飄拂稻香隱約飄來,拔開稻草,仿佛螢火蟲會悄悄的冒出來。

10、低處的田野里,稻谷熟了,金黃金黃的好像是誰在地里鋪上一層厚厚的金子。秋波搖晃著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節奏地波動著,好像金山在滑坡。風聲稻浪,如似一曲動人的樂章。

11、秋天一來,落葉紛紛,秋高氣爽,果實累累,真迷人啊!春夏秋冬看田野,最美麗最誘人的是秋天的田野。

12、瑟瑟金風吹來,望無際的稻田像大海泛起了波濤,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靦腆地低著頭。

13、秋天到了,家鄉的田野就像一位濃妝艷抹的新娘,大地為她穿上鮮艷的繡花衣裳。

14、田野上,咧著嘴的玉米,貓著腰的稻谷,蓬著發的棉花,紅著臉的高梁……都像出席婚禮的賓客一樣,喜洋洋地在颯颯的秋風中搖擺歡舞。

15、廣闊的田野里有一座電動按鈕站,每到收獲季節,只要一按電鈕,一輛輛收割機和卡車自動奔馳出去,收回成千上萬噸的小麥、水稻……哈,又是一個豐收年!到處飄蕩著人們的笑聲。

16、初冬里,山野的綠色也尚末褪盡,還有一星半點的草梢還沒被染黃。

17、許多植物被烈日烤曬得蔫頭蔫腦時,惟有高粱倔強地挺著它的腰桿,并且會在秋后捧出一穗紅艷艷的顆粒來。

18、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秧苗抽出了幾條狹小細長的葉子。葉柄輕輕地裹在莖上,漸漸地抽出了幾支稻穗,開出雪白的稻花。這時秧苗由淺綠色變成了深綠色,在這深綠叢中,呈現出點點白花,顯得更加美麗。

19、由于春天不像冬天那樣寒風砭骨,只略帶著寒意。你瞧,腳下甜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時已復蘇了,頑強地把頭伸出了空中。固然只見一點嫩綠,卻充滿了生氣盼望。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這一朵,那一簇的灑在田埂上。青翠欲滴的蠶豆苗劃一的立在田埂旁

20、我喜歡家鄉春天的田野。它像一幅展開的畫卷,充滿詩情畫意。于是我高興的對同伴們說:“惋惜我不是畫家,不然我將用彩筆畫下這家鄉迷人的田野,讓它永遠鋪展在我們的眼前。

21、遠處望去,田野里只有黃澄澄的油菜花,綠油油的秧苗,單調極了。忽然一陣微風吹來,秧苗搖搖晃晃中露出了一點紅,一點黃,一點藍……走近一看,噢,原來是田野里小路邊的野花。那花白得像雪,紅得像火……大概由于剛下過春雨吧,花姑娘像是洗了一次痛痛快快的澡,洗掉了身上的污點,好鮮艷啊!而且還發出一陣陣淡淡的清香,引來了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姑娘,招來了一隊隊勤勞的蜜蜂,發出一陣集市上的喧嘩。使光彩奪目的春天有增添了幾分生趣!

22、秋天的田野,豐收的田野,充滿希望的田野呀,我贊美你,歌頌你。

23、春天的田野是最動人的。春風給大地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楊柳青青,隨風搖擺。

24、田野里,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著。秋風吹來,它們象一把把勝利的火把,高興地晃動著。

25、舉目望去,眼前是一望無垠的莊稼。金黃的油菜花兒開的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下子飛到這說些悄悄話,一下子又飛到哪兒吻一吻。另有這一片,那一片,綠得發亮的紅花草,自然地繡上了幾朵小紫花,悅目極了。正在撥節的麥苗兒,像綠色的地毯,厚厚的鋪在田野上。看到此景,我想起了一句諺語:一年之際在于春。啊,這是農民辛勤耕耘的盼望。

篇6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陶醉在芳香深處。

百鳥齊鳴,蟲兒呢喃,雞鳴桑樹,蛙聲陣陣,

沉浸于交響樂中。

“麥浪——

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

詩人痛苦的靈魂,如麥芒伸向遙遠的天空。

黑夜,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

如嬰兒重歸母體,

簡單而溫馨,無與倫比。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要走遍這神圣的大地,

重新發現它的幽美。

大虎山茶園,投來那一抹關切的眼神,

不知名的巖洞,流傳的凄美故事令你牽腸掛肚,

月亮灣撒下大集體生產的那一串串歡聲笑語,

庵堂山的“云外一聲雞”,

如世外桃源般的遍地槐花開放,

巖頭屋,長塘灣,馬皇沖,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看露天電影,

上小學校的路上,踢著小石子,打著水漂,

我們唱著在希望的田野上。

桑葚,枇杷,夏天的橙子,

記憶中童年的美味,

總是甜中帶點酸。

當喧囂歸于平靜,

我看到,傳說中的仙鶴,

翱翔于故鄉的天際,

棲息在碧綠的田野,

有鶴來歸,不亦樂乎?

篇7

仲秋的清晨,晨曦從地平線那一方緩緩升起,淡淡的霧靄像云煙一樣在一望無垠的田野上纏綿飄蕩。走進鄉村的十月,太陽把金色的光芒播灑在金色的田園上,天也金黃,地也金黃。我置身于這金色的氛圍之中,總想昂首高歌一曲:“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或揮筆賦詩一首:“土地,還是這片土地,處處生長著富裕;太陽,還是這個太陽,天天彈奏著金曲……”從而表達自己對家鄉金秋十月的贊美之情。

我的家鄉位于荊江之畔,坐落在青山綠水環抱之中。秋風總是第一個光顧,田野上稻海翻滾,抽穗揚花的稻子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那干癟的谷粒也變得十分飽滿,在爽人的秋風中不停地點頭彎腰,仿佛向辛勤耕作的人們致以真誠的敬意。山坡下的果園被描繪得多姿多彩。你看那圓圓的蘋果像娃娃紅潤的臉蛋,叫人越看越覺得可愛。那像紅燈籠的柿子高高地掛在樹枝上,把農家的秋天點綴得如詩如畫。還有那瑪瑙似的葡萄、綠里透黃的柑橘、金燦燦的大雪梨……這一切都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無不展示著果農們的勞苦功高。

在那波光粼粼的小河中,成群的鴨子相互追逐嬉戲,時而濺起歡樂的浪花。牧鴨的姑娘熟練地撐著小船,沐浴在五光十色的水面上,遠遠望去,好一幅惟妙惟肖的水彩畫。看這邊,飼養場里正在演奏歡樂的交響曲――一頭頭膘肥體壯的大肉豬,有的爭先恐后地搶吃食物,有的扯開嗓門“”地唱著歌;一只只羽毛艷麗的大母雞又在相互夸耀它們生下的蛋“個個大、個個大”;一只只小羊嘴里含著鮮嫩的青草,撒嬌似的“咩咩咩”地叫著。可在漁塘里卻另有一番景象:全家男女老少齊心合力,拉網、裝魚、上車,硬是忙得不亦樂乎。最有趣的是,有個胖娃娃抱起一條十來斤重的大鯉魚在魚塘邊來回奔跑,不小心摔了一跤,哭聲、笑聲響成一片。

金秋十月,最興奮、最忙碌的當然要數父老鄉親――在春天里播下希望,在夏天里精心耕耘,才孕育出一個沉甸甸的金秋來。他們起早貪黑地、不厭其煩地收獲,把一車車稻谷、水果、豬、鴨、魚等農副產品運到市場上,載回的是一車車笑語歡歌。

啊,金秋十月!你捧出最醇的美酒,把盞交杯,陶醉了多少農家兒女;你釀造最香的甜蜜,細細品味,甜透了鄉村的嶄新的世紀。

篇8

二十年來,高速的城市化與市場化帶給我們生計上的富足與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漸漸感覺到故鄉的疏離和遠去。如今,曾讓人回味無窮的故鄉正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漸漸消隱,留下的只是一些哀怨的鄉愁。

十年以來,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以大學生支農調研為開端,描繪青年回鄉的藍圖,在這些努力和探索中,處處躍動著青年人在農村的身影,時時映照出青年人對土地的關懷。在返鄉與回歸土地的路上,我們和越來越多的同路人并肩攜手同行,現在,藍圖的輪廓已漸漸清晰。

故鄉曾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和精神的庇佑,如今她卻不堪重負,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愿與社會各屆有志之士及伙伴機構一道,呼吁全社會都能重視故鄉對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靈魂的意義,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行動起來關心和關注家鄉的發展,為共同創造美麗而永續的家鄉一起努力!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

返鄉是一次自省,讓我們重新發現故鄉的美麗與厚重。

篇9

靜靜地坐在地上,讓陽光灑遍全身,突然間有一種莊嚴神圣的心情涌上心頭。就是這普通樸實的土地養育了我們一代代人。我是一個農家孩子,是這看似不起眼的土地養育了我,他用最寬廣的胸懷接納了生存在此的人們。風吹亂了頭發,也吹亂了我的思緒。

突然想起小時候總是辦一個小凳子坐在姥姥膝前讓姥姥給我梳小辮,姥爺會遞來紅頭繩給我扎上。姥姥也是像現在這樣坐在土地上給我揪很多毛毛草讓我編小兔子,她則一邊放羊一邊一邊看著我。在城市里的孩子在各種班里忙碌的時候,我卻這樣安靜的在田野里度過了我的童年時光。眼眶竟不自覺的有些濕潤,不只是對童年時光的懷念還是對逝去年華的惋惜。

或許,扎根土地就意味著拴在了農村,我不曾干過多少農活卻看見過在烈日炎炎辛勤勞動的身影,雖不曾感覺農村太差卻想要拼命離開農村。讀書,學習考大學,仿佛是一條農村孩子通往外界的獨木橋,當然,不一定只有這條路可走,可那個農村孩子的父母不希望孩子通過學習找到一個不累的工作?初中高中在縣城與鄉鎮之間來回穿梭的我,比在農村孩子和在縣城的孩子更能體會那種復雜糾結的心情,我相信,人都是在慢慢成長和蛻變的。

18歲,成人了,不再貪戀田野里的蝴蝶與野花,不再幼稚的責怪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良好的條件,我開始身下來思考未來。看到那些兒時的伙伴打工回到家,雖衣著光鮮卻包裹不住疲憊,回到家中面對的可能也是同樣在掩飾疲憊的父母。表面上雖風平浪靜但各有各的心酸。而像我一樣地人則拼命讀書,希望以此改變自己的命運。可高考并不是眷顧所有農家孩子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獲得大學的通行證,剩余的則被混入打工者,個體戶農民等行列,他們的后代可能會重復他們的命運。也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取得大的成就,但卻少之又少。白手起家,真正只靠自己成功的農家孩子又有多少?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可在此大顯身手的又有多少?農村在發展,可城鄉差距卻實實在在的存在,外部大城市的太多東西吸引著我們,可當我們蜂擁而至地擠入城市時,沒有高學歷高素質,怎樣在城市立足?即使在底層拼命賺錢,把自己包裹成城里人,可精神上的東西卻極度匱乏。

忽然聽見有人親切地叫了一聲我的小名,把我的思緒給拽了回來,我抬起頭看到了從小看我長大的王爺爺,他由于忙著回家吃飯沒有和我談太多。看著那熟悉親切的背影漸漸遠去,心里泛起了溫暖的漣漪。王爺爺做了一輩子的農民,從不抱怨什么,白菜蘿卜也吃得香甜。但這終究只是他們那一代人的生活。外面的大門虛掩著,就看我們想不想推開它。山區的孩子走出去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身邊的親人,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家鄉。每個人擁有的東西不一樣,我們擁有的是流淌在農民血液里的吃苦耐勞的品質。看著田野上的一只花蝴蝶從一朵花上飛到靈一朵花上,我想它不久前一定是只難看的毛毛蟲吧。我相信即使現在我是一只難看的毛毛蟲,將來通過我的努力也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姥姥的聲音傳來,她喊我吃中飯了,可能做什么呢,可能是南瓜粥,也可能是槐花餅。我站起身來往家走,又轉過頭來,看那一片寂靜的田野。周圍的大山像很親切地向我招手再見。我眼前又浮現出一個個黑紅的面龐,親愛的土地,親愛的人們,你們是埋藏在我內心深處的最美好的記憶。我笑了,原來我從來都沒有想要逃離農村,我只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及時將來我離開農村,農村依然是我的心靈棲息地。因為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像在流浪。

篇10

我們漫步在田埂上,迎面吹來了陣陣春風,覺得舒服極了.因為春天不像冬天那樣寒風刺骨,只略帶著寒意.你瞧,腳下沉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時已蘇醒了,倔強地把頭伸出了地面.雖然只見一點嫩綠,卻充滿了生機.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這一朵,那一簇的灑在田埂上.翠綠欲滴的蠶豆苗整齊的立在田埂旁.

我舉目望去,眼前是一望無垠的莊稼.金黃的油菜花兒開的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會兒飛到這說些悄悄話,一會兒又飛到哪兒吻一吻.還有這一片,那一片,綠得發亮的紅花草,自然地繡上了幾朵小紫花,好看極了.正在撥節的麥苗兒,像綠色的地毯,厚厚的鋪在田野上.看到此景,我想起了一句諺語:一年之際在于春.啊,這是農民辛勤耕耘的希望.

我喜歡家鄉春天的田野.它像一幅展開的畫卷,充滿詩情畫意.于是我高興的對伙伴們說:”可惜我不是畫家,否則我將用彩筆畫下這家鄉迷人的田野,讓它永遠鋪展在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