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個小目標范文

時間:2023-03-30 10:17: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先定個小目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先定個小目標

篇1

“想做世界最好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的“霸氣語錄”近日在網絡上走紅。網友紛紛表示,被首富的“小目標”震撼了。

“先掙一個億”占滿了微信朋友圈,有人說,王健林這樣說,與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的說法是一樣的。其實,如果你看了王健林說這句話的那段視頻,你便會覺得王健林并非矯情,他之所以說這句話,是想勸那些好高騖遠的年輕人,因為他們一上來就說:“我要當首富!”王健林讓他們先定小目標,這樣才可靠。同樣,2016年上半年,萬達商業收入376.35億元,凈利潤為27.11億元,這說明王健林想掙1億元不是難事。

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1億元,但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與王健林發家致富的時代相比,現在的年輕人想像他那樣“崛起”恐非易事。但時勢造英雄,如果說房地產“造富”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那么應該承認,在當今時代仍有新的“造富”平臺。那些投身于創業大潮的年輕人中,一定會有人名列富豪榜。

伴隨“互聯網+”的風生水起,年輕人擁有了更開闊的視野,也遭遇著更澎湃的商機。據2015年“新財富500富人榜”顯示,互聯網、新能源與環保、金融服務等行業成為“造富”的新行業,而房地產、金屬冶煉、煤炭、鋼鐵等高度依賴投資驅動的行業“造富”力日益遞減。對于初入“江湖”的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權勢,也沒有經驗,但新行業的不斷涌現,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了機會,夢想可以更斑斕。

篇2

朋友春日踏青歸來,告訴我他的見聞:他們乘中巴車到了一站,等上來的乘客坐穩,售票員提示購票。“五毛錢能坐到哪一站?”一位上車的青年問道,滿車廂投來了異樣的目光。“你到哪里去?”售票員疑惑中帶有不滿。

青年忙解釋說,他們要到郊外的麥田里挖薺菜,但不知道哪里有,所以先坐一段路程看看。售票員恍然大悟,笑說:“呵呵,要坐五毛錢的車啊,至多可以坐四站,四站以外都是麥田了,但不知道哪一塊田地里有薺菜。”

“坐五毛錢的車”,聽起來異樣,是因為不知道最終要到達什么地方,只知道行動的方向。

其實創業也是如此。常說企業要有遠大的愿景、明確的使命和目標,“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遠”,但這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在企業逐漸成熟后才能談這些。

企業初創,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50多年前經營小商店的初衷,只是想換回一學期的學費;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15年前創辦英語補習班,只是為了籌足一次出國的路費;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創造性發展樓宇廣告,當時只是為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但他們現在的事業早已超出當時目標的千百倍。

還有不少企業家創業是生活所迫,在創業初期可以說沒有什么遠大、準確的目標,但有一點他們心里是明確的,那就是走創業這條路,求得生存的尊嚴。就像那個要去挖薺菜的青年一樣,不知道自己具體要去的地方,只知道自己行動的方向,先坐五毛錢的車程,走一步算一步,在邊走邊看中前行。只要方向不錯,堅持努力,相信總會有實現目標的時候。

方向是戰略,實現具體目標是戰術。戰略應是堅定的、正確的,戰術卻應該是靈活的、多樣的。在創業初期,不要把目標自我理想化,想象成固定的模樣,甚至定死,以免自我封鎖了其他意想不到的成功之路。如果只在事先想好的一塊麥田里尋找薺菜,恐怕很難較快地發現。

所以,當機遇來臨時,我們要根據實際,應勢而起,像土拔鼠打洞,哪里能突破就從哪里走,千萬不要用既定的思維和幻想的模式來衡量時機是否成熟。因為成功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你不能抓住時機,它就會像小鳥一樣飛得無影無蹤。

另外,創業初期,有時要把較大的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去一步一步實施,這樣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向大目標靠近了一步,這樣目標也就更具可執行性。

在一次國際馬拉松大賽上,一位身材瘦小的運動員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冠軍。當記者請這位運動員談獲勝的秘訣時,他說:在比賽前,他將42公里的比賽路線走了一遍。先走了幾公里,看到了一棵大樹,又走了幾公里,看見一座紅色的房子,再走了幾公里,看見一座小橋。

他把這些標志物都記在心里,比賽一開始,他就快速沖到第一個目標――大樹,這時他知道已經前進了一大步。接著他又滿懷信心地沖向下一個目標――紅房子,再下一個目標――小橋。

每當他到達一個小目標的時候,他都知道自己離終點又靠近了一步。所以當別的運動員越跑越感疲憊的時候,他卻懷揣明確的目標和信念,毫不松懈,一鼓作氣,最終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做每一個階段該做的事情,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滯后,單調持續的積累必然引發質的飛躍。

最后,創業要有挖薺菜的心情和境界。春花,春風,春光,春韻無限,也許和親人一起,也許和朋友同行,也許和戀人攜手,此行當中充滿了寧靜和恬淡,此時心是放松的、陽光的、快樂的,薺菜只是追尋快樂生活的載體,并不是最終的目標。尋找浪漫、輕松、釋懷的感覺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目標。

篇3

一、設計育人目標的意義

初中語文育人目標的設計,至少有三個意義。一是新課程標準的需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教育教學本質屬性的需要。教書育人,即培養人、發展人、養育人和成就人。教師要“育人”,就要先“育己”。三是教育教學的現實需要。為了追求理想的育人目標,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求索。

二、育人目標設計的不足

當前,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育人目標的設置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三點。

1.三維教學目標未能整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設計中,不少教師都是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層面分別列舉教學目標。例如,某教師為《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一課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掌握文體知識“詞”……

過程與方法:采用誦讀法讓學生熟悉課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詞中濃濃的別離之情,從而珍惜身邊之情……

在此,三維的教學目標未能整合,特別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育人目標未能與“知識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這兩個教學目標相互融合。

2.過分強調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努力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育人目標,但不應過分強調與之相關的人文性。例如,某教師在教學魯迅的作品《故鄉》時,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師: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故鄉》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從文中所寫的中年閏土的景況,“這是第五個孩子,沒有見過世面,躲躲閃閃……”“……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我覺得,作者想談計劃生育的重要性。

師:好!其他同學還有什么發現和看法嗎?

……

按照這個學生的思路,我們還可派生出“從‘豆腐西施’看‘美女經濟’”“中年閏土是否有心理障礙”等話題。這樣,“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育人目標不僅被過分強調,甚至被扭曲。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應過分強調人文性。

3.弱化語文教學的育人目標

某教師為《春酒》一課設計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既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又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并懂得運用自己的視角觀察事物、望世界,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這里,“良好的習慣”“正確的價值觀”均是籠統、模糊的概念,由此,初中語文教學的育人目標被弱化。

三、育人目標的設計和表述

為了落實“三維目標”,特別是充分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具體可從三個層面落實。

1.融合“三維”,整體設計

“三維目標”是一個相互聯系、互相作用的整體,因此,在制定和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時,務必要把它置身在“三維”環境里,進行整體設計與綜合推進。例如,教師在教學《最后一課》時,可設計這樣的育人目標。

體驗《最后一課》的嚴肅悲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愛國主義感情。

上述教學目標較好地融合了“過程與方法”“知識和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目標的核心要素,并形成完整的表述,最終成為學習的提示。

2.彈性適當,漸進漸變

“三維目標”貫串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其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育人目標的設計應具有漸進漸變、螺旋上升的特點,也就是說,在制定和落實這一育人目標時,要具有一定的“伸縮性”。例如,教師在教學《鄧稼先》一課時,可設計這樣的育人目標。

要求學生品讀故事,并努力學習鄧稼先把一切獻給祖國,獻給科學,不計個人名利、鞠躬盡瘁和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

在此,“不計個人名利、鞠躬盡瘁和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既值得學習,又值得倡導。先悉心學習,再努力倡導,這恰好體現了“三維目標”漸進漸變的螺旋上升過程。

3.“大題小做”,準確定位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設計和落實育人目標時,應做到切口小、角度小,即既要符合文本的特點,又要與整個目標體系相契合,也就是準確定位。例如,某教師在教學鄭振鐸的作品《貓》時,寫下了這樣的育人目標。

要求學生審視貓的不幸命運,從而懂得無論做任何事,千萬不能憑個人的好惡、私心和偏見加以處置,否則就會出錯,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嚴重過失。

可見,只有定位準確的育人目標,才能將“教書”與“育人”巧妙結合。

篇4

搞好師生、親子游戲三步曲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入發展,“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體化體育”的逐步形成,如何搞好師生、親子游戲活動已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急需解決的新課題。

在開始組織這類活動時,可選擇各科教師、家長和學生三種角色都能參與活動的集體合作游戲,如旋風跑、魚貫跳長繩、集體拔河等,先把氣氛搞活躍。之后,拓展自己的創編思路和技能,研究三種不同角色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貫徹優勢互補的原則來設計能巧妙地發揮三者優勢的游戲,如:“姚明投籃”“呼拉圈”等。由于發揮了各方面的主動積極性,配合加強,體現了較為鮮明的特色,游戲的質量也就提高了。在此基礎上,再動腦筋設計能體現師生情、親情的特色游戲,活動便會變得豐富多采,趣味盈然,自然更受歡迎。

游戲案例與點評

旋風跑

目標:發展奔跑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方法:每隊16人,2師2生4人一組成一橫隊,用雙手共同扶住一根竹竿,先進行試跑練習,即繞標志的S行變向跑,學習配合與協作。

比賽開始,組織者發令后,各隊從起點出發,繞過3個標志桶做后返回,將竹竿交給下一組進行接力,先完成的隊獲勝。

【點評】:師生配合,互相照應。

師生雙跳袋

目標:發展跳躍和合作能力。

方法:用結實帆布縫制大袋子若干。每對師生套上一個大袋子,并用雙手拉住袋口。主持人發令后,從起點出發,用雙足跳的方式跳躍前進,先到達終點的一對名次列前。比賽距離可定30米。

【點評】:兩人要默契配合,同一節奏,同一力度,保持平衡,避免跌跤,才有望取勝。

師生蛙泳

目標:師生合作,發展靈巧,共同完成任務。

方法:利用草坪或塑膠跑道為活動場地。

一大一小,師生配對,預備時老師在起點線后伸直雙腿而坐,學生俯臥在老師的腿上,雙臂前伸,兩腿反鉤于老師的后腰,形成一個“青蛙”。發令后,老師雙手撐地收腹屈膝,臀部朝前移動一次,同時學生抬頭挺胸,雙臂側開作一次劃水動作,接著老師再雙腿向前伸直,學生低頭胸部貼著老師的腿,雙臂前伸,如此一收一伸協調配合前進,哪組姿勢正確協調,大家就向哪組學習。之后,可以組織多組的定距離比賽,先游完規定距離的,名次列前。

【點評】:先學會協調配合,把小青蛙的優美形象做出來,然后再比賽看哪組游得快。

大網拋人

目標:培養師生間的協作能力與責任感。

方法:老師與同學們共同拉起一張大網,在網的下邊放上足夠保證安全的體操墊,選一名體重較輕的同學到網上。全體師生齊心協力將之拋向空中,然后輪換下一名同學,直至所有人都體驗過后,相互談出體會。

【點評】:一定要注意安全。

裝甲車巡邏

目標:學會溝通與配合,拉近師生距離。

方法:學生在前戴上蒙目罩,教師在后,雙手握住兩根體操棒的兩端,組成一輛巡邏裝甲車。活動開始,主持人記時并發令,“裝甲車”從起點出發,依次按S路線,繞過11個標志,然后直接返回起點,途中不得碰觸樹,每碰一次加時5秒。完成任務所用的時間短名次列前。

【點評】:全靠師生的配合默契取勝。

抬寶接力

目標:培養親子協同配合能力。

方法:參賽隊員兩路縱隊站好(家長、學生各一路),排頭家長與學生面對面握住方板一端,將軟式排球放在方板上做“寶”。游戲開始,排頭隊員迅速出發跑S形繞過前面標志返回,返回時不用繞標志,將“寶”交給下一組,依次進行,先完成的隊獲勝。

【點評】:熟練后可顛著球跑。

小熊回家

目標:親子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方法:預備時,家長在起點線后成跪姿,孩子雙手摟住家長的脖頸,雙腳勾掛在其臀部上,主持人發令后,在塑膠跑道或小墊子上匍匐爬行前進,先到達終點,并且途中不掉地的一對,名次列前。

【點評】:這個游戲生動形象,勝負取決于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發揮了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是一則優秀的親子游戲。

親子呼拉圈

目標:默契合作才能取勝。

方法:每個家庭出一位家長和孩子,然后家長抱起孩子,主持人發令記時后,要求盡快在不落地的前提下,將孩子像呼拉圈那樣,在家長的身上迅速旋轉。在規定的時間(三分鐘)內,轉圈多的家庭為勝。

【點評】:要想取勝,單靠家長使勁還不夠,孩子一定要靈巧配合。

親子動車

目標:齊心協力,去完成任務。

方法:每個參賽家庭的父母子成一路縱隊,用腹和背夾住兩個大健身球,每人雙手拿一樣打擊樂器(可自選,例如:手鼓、木魚或碰碰起(鈸)等。)主持人發令記時后,從起點出發,必須不斷地敲打樂器,一邊發出音響,一邊開動列車前進,規則:不準用手去扶球,途中如果掉球,必須撿起重新夾好才能繼續前進。先到達終點的家庭,名次列前。

【點評】:一般是母、子、父前后站位,父親要充當指揮者,否則欲速則不達。

游戲小貼士

篇5

【關鍵詞】小學英語;認讀能力;提高

小學英語起始教學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堅實的認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言技能的基礎。《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讀”的能力目標作了明確的規定。一級目標為:能看圖識字;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二級目標為:能認讀所學詞語;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賀卡所表達的簡短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照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一級目標是兒童識字最基本的目標,通過教師精心細致的課堂組織,配以生動具體形象的圖片,學生基本上都能達到。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看懂、讀出相對枯燥的單詞和句子,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水平的認讀能力。因此,認讀能力是學習英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必要條件之一。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呢

一、形式多樣“示”范讀

首先教師進行夸張的無聲范讀,使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老師的嘴形上。比如在教授mouth時,教師可以夸張的張大嘴巴,從而突出ou的發音,學生則在仔細觀察老師的嘴形,那么學生對ou的發音就會把握得較準。其次,教師做輕聲的范讀,讓學生對語音更進一步地感受。最后,教師大聲地讀出單詞。教師可以根據單詞的特點加入不同的語氣和感彩。比如在教授tiger 和lion時,聲音可以渾厚一點,顯示老虎和獅子的威猛。而在教授baby brother 或者baby sister時,語氣可以親切一些,表達對小嬰兒的喜愛。再加上豐富的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學生就會加深對所學單詞的印象。

二、有效到位“現”單詞

單詞呈現時間雖然短暫,如果能進行有效地呈現,將會收到事半公倍的效果。教授單詞時,當教師做了充分的引導和鋪墊后,首先應該先出示整個單詞,然后是圖片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所教內容。接著, 在進行一系列的跟讀和操練后,拿掉卡片根據單詞的讀音在黑板上進行四線三格的板書,邊板書邊拼讀單詞,并且用醒目的顏色粉筆書寫主要應掌握發音的字母,其他字母用白色。不同年級標出不同類別的字母。根據先輔后元的原則,對于三年級學生重點標出輔音字母,四年級標出元音字母,五六年級則是常用的字母組合,當然對于同一課時出現的相同發音規律的字母或字母組合可以進行靈活標注。比如:三年級教授動物單詞時顏色字母如下:(下劃線字母表示顏色粉筆書寫的字母) rabbit和cat, duck和dog 其它單詞可以不用顏色標出以強調t, d的發音。在另外一節教授動物單詞課時,可以這樣來板書:panda和 pig bird和bear 以強調p, b的發音。日積月累,三年級的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輔音字母的發音。四年級雖然是以元音字母為主,但針對特定課時的單詞特點可以靈活板書,比如在教授衣服這一課時時,就可以這樣板書以強調ir的發音: T-shirt skirt shirt 。

三、自然拼讀“促”認讀

強調培養學生拼讀能力對于促進認讀教學具有其它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拼讀能力是理解和表達單詞音、形、義的基本能力,也是聽、說、讀、寫不可缺少的能力。根據幾年積累下來的英語教學經驗,筆者覺得借鑒錦屏中心小學制定的分年級培養學生拼讀能力的目標非常有必要。根據本校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筆者制定了如下分年級培養學生拼讀能力的目標:

三年級:能了解并說出26 個字母的常規發音。教師可根據三年級下冊的let’s say部分自編chant:

A,A,A,/ae//ae//ae/,apple,A,A,A,/ae//ae//ae/,ant.

B,B,B,/b//b//b/,boy,B,B,B,/b//b//b/,bag.

C,C,C,/k//k//k/,coke,C,C,C,/k//k//k/,coffee.

… …

四、及時復習“固”認讀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是先快后慢的,最初遺忘的速度特別快,以后逐漸減慢,所以對于剛接觸的單詞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另外,復習的時間安排得先密后疏,時間間隔短,次數多。因此,對于新學的單詞要反復鞏固認讀。筆者一般以單元為對象,以大組為單位,在上課的前2~3分鐘利用卡片以搶答、必答形式進行復習,最后評出獲勝的大組,給予一定的獎勵。具體如下:先朗讀卡片的正反面,教師對于有些不規范發音進行糾正。接著卡片反過來露出首字母學生進行搶讀。然后卡片正過來,遮住單詞,讓學生看圖搶說單詞。最后看單詞每組輪流指定一學生進行中英文翻譯。這種方法雖然單調,但通過競賽的方式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反復認讀單詞,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加強小學低段學生的認讀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應該充分正視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嚴格要求學生,不斷強化學生認讀能力以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將來往更高一層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先學后教;有的放矢;自主探究;減負增效;桃李天下

作為一名洋思模式的踐行者,我最大的體會是:洋思模式讓課堂充滿了幸福。老師樂教、學生樂學,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那么,洋思課堂之福,來自何處?我以小學數學蘇教版四下《找規律》一課為例談談我們如何在課堂中實踐新課程理念,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來統整學生的知識世界和科學世界,尋求學生主動對知識的建構,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簡要談談洋思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學習目標,是學生的行動指南,簡明扼要,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先學,不是學生漫無目的地學,而是在教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后,學生帶著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指定內容,完成檢測性練習。后教,也不是教師漫無目的地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當堂訓練,則是在先學、后教之后,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數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課堂所學重難點的理解。

一、“學習目標”是有的放矢的樂

開門見山,在出示課題后,出示學習目標:(1)在對兩種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中,初步發現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律。(2)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培養初步的符號感。

目標要力求簡潔、明確、可操作。洋思老校長蔡校長曾說,目標就好像是高速公路上的路標,要敢于放手讓學生上高速公路,讓學生自己去吃“自助餐”,但上高速公路吃“自助餐”,必須要給學生指明方向。本節課的目標就是基于這幾點考慮設計出來的,放手讓學生暢游知識的海洋,讓學生體會“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給學生指明簡潔、明確、可操作的路標,讓學生真正體會有的放矢的快樂。

二、“先學”是自主探究的樂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應該是教材的開放者和創生者,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我在本節課的自學環節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吃“自助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學習。

三、“后教”是和諧靈動的樂

5分鐘的“先學”完成后,進入“后教”環節。我首先扮演的是一名善意的傾聽者,讓他們暢所欲言談自學的心得。

“后教”階段不是圍繞問題“滿堂灌”,而是著重解決疑難問題,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正所謂學生自學能夠掌握的,老師是傾聽者;學生自學不能夠掌握的,老師是引導者。比如第2個問題,木偶的個數和帽子的頂數與有多少種選配方法是什么關系?學生不能很好地通過自學掌握,我們需要通過和諧互動來幫助學生發現這個規律,通過電腦的演示、學具的擺放等幫助學生得出“木偶的個數×帽子的頂數=多少種選配方法”的規律。

我在后教部分對學生精彩準確的回答,毫不吝嗇地報以贊許的微笑,甚至熱烈的掌聲,而那些受表揚者心里樂開了花,其他人則是充滿了斗志,力爭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就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答錯的地方,我也不著急。有時我只用“啊”“是嗎”這樣的提示,常常會迎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課堂上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尊重,真理越辯越明,知識越辯越清,能力越辯越強,一派和諧靈動的快樂景象。

四、“當堂訓練”是減負增效的樂

我將最后的15分鐘作為當堂訓練時間,作業是“想想做做”第1、2兩題和課外拓展題,5分鐘后比誰講得好。”作業剛出示,學生的聲音就起來了,整個課堂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最后有2名學生登臺演講,儼然就是一副學者的模樣。運用洋思模式從教,我從沒有布置過任何文字性課后作業,沒有拖過一次堂,卻年年取得驕人的成績。因為“當堂訓練”解放了老師、解放了學生,給師生帶來了減負增效的快樂,給學生帶來了自由探索的快樂。

五、運用洋思模式教學,是桃李天下的幸福

我們是洋思模式的實踐者,這一模式在我校推廣后,我班的課堂教學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深化了課堂效果,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減輕了學生負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篇7

其實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只是大家不覺,比如創業就是這樣。常說企業要有遠大的愿景、明確的使命和目標;“思想有多高,就能走多遠。”這是有條件的,這必須是在企業進入成長、成熟期后才能談到這些。

在查創業之初幾乎根本涉及不到這些知識與概念。

對于創業初期,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頓50多年前經營小商店的初衷,只是想換回一學期的學費;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15年前創辦英語補習班,只是為了籌足一次出國的路費;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創造性發展樓宇廣告,當時只是為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但是他們現在的事業早已超出當時目標的千百倍。

還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開始創業是由于生活所迫,在創業初期他們可以說沒有什么遠大、準確的目標,但有一點他們心里是明確的,那就是走創業這條艱辛的道路,求得自尊的生存。就象那個要去挖薺菜的青年一樣,不知道自己具體要去的地方,只知道自己行動的方向,先坐五角錢車程,走一步算一步,在邊走邊看中前行,只要方向不錯,堅持努力,相信總會有實現目標的時候。

方向就是戰略,就是目標。實現具體目標是戰術是方法,戰略是堅定的、正確的,戰術卻應該是靈活的、機動的、多樣的。

在創業初期,也不要把目標自我理想化,想象成固定的模樣,甚至定死。以免自我封鎖了其他意想不到的成功之路。

如果只在事先想好的一塊麥田里尋找薺菜,恐怕很難較快地發現。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和“天”(機遇)的因素在成功的過程中各占一定的比率,我們能做的只有把“人為”的這部分做實,當機遇垂青我們時,我們才能有更多成功的出口。

就象打麻將一樣,你只有留盡可能多的“嘴子”,才能以最快速度的和牌,只和“夾三萬”絕對不會勝在既“夾三萬”,又“吃”又“碰”又夾其他牌的前面,除非你的運氣真的非常好。顯而易見這樣的好運氣在現實中并不多。

所以,當機遇來臨的時侯我們就要根據實際,因勢而起,象土撥鼠打洞,哪里能突破就從哪里出走,此時千萬不要用既定的思維和幻想的模式來衡量時機是否成熟,因為成功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你不能抓住時機,它就會象小鳥一樣飛得無影無蹤。

另外,創業初期,有時要把較大的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的目標去一步一步的實施,這樣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向大目標邁進了一步,這樣目標也就更具有可執行性。

在一次國際馬拉松大賽上,一位身材瘦小的運動員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大賽的冠軍,當記者請這位運動員談獲勝的秘訣時,他說:在比賽之前,他將42公里的比賽路線走了一遍。先走了幾公里,看到了一棵大樹,又走了幾公里,看見一座紅色的房子,再走了幾公里,他看見了一座小橋。

他把這些標志物都牢實的記在心里,比賽一開始,他就快速沖到第一個目標――大樹;這時他知道已經前進了一大步。

接著他又滿懷信心地沖向下一個目標――紅房子,再下一個目標――小橋。每當他到達一個小目標的時候,他知道自己離終點就靠近了一步,所以當別的運動員越跑越感疲憊的時候,他卻懷揣明確的目標和信念,毫不松懈,一鼓作氣,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做每一個階段該做的事情,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滯后,單調持續的積累必然引發質的飛躍。

最后,創業需要有挖薺菜的心情和境界。春花,春風,春光,春韻無限,也許和親人們一起,也許和朋友們同行,也許和自己的戀人攜手,此行當中充滿了寧靜和恬淡,此時心是放松的、陽光的、快樂的,薺菜只是追尋快樂生活的載體,并不是最終的目標。

尋找浪漫、輕松、釋懷的感覺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目標。創業是讓生命走得更加精彩,需要艱辛刻苦地努力,創業不同于職業,創業要生存,但創業絕對不是為了生活。

篇8

關鍵詞:圖像分割;模糊聚類;圖像目標提取

中圖分類號:TP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09-11706-03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Based on Improved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WU Li

(We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ges, this paper applies an Fuzzy C-Means Clustering(FCM) to the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Besid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thod of object selection, it could quickly revert the original object which having been fuzzy segmented, and change the color of the background successfully.

Key words: image segmentation; fuzzy clustering; object selection

1 引言

圖像目標提取是指在圖像中運用圖像分割技術來提取熱點目標對象,并將背景替換成其他背景。它廣泛應用于影視作品和多媒體設計等。常見的圖像分割方法,如閾值分割方法有相當大的局限性[4],要求圖像的背景主要是藍色或者其他單色,而且目標與背景的色彩相異度要很大,這樣就很難適用于相對復雜的背景。與閾值分割方法相比,利用模糊聚類方法在對彩色圖像進行分割時能夠把3個彩色分量RGB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分割效果較好。模糊C均值聚類(FCM)是主要的模糊聚類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過迭代來優化用于表示圖像像素點與C類中心的相似度的目標函數,獲取極大值,從而得到最優聚類[3]。為此,本文將模糊聚類方法運用于圖像分割,先利用分層聚類把圖像數據分成一定數量的色彩相近的子集,再利用子集中心點和分布密度對圖像進行模糊聚類,由于聚類樣本數量顯著減少,故能保留圖像的有用信息。根據模糊分類后的圖像,本文還提出了一種目標提取方法。該方法能快速還原模糊分類后的圖像目標,并使背景部分替換成其他顏色,從而實現圖像目標的提取。

2 模糊C均值聚類方法的設計

一幅彩色圖像通常在彩色空間中圍繞一定數量的中心點呈一定的密度分布,分布在各中心點附近的點構成色彩相

近的子集,圖像點集S 可以看成是np個色彩相似的子集,即,,滿足,常量δ越小,子集內色彩越接近。由于np遠小于數據樣本大小n,因此,如果能預先確定出np個這樣的點集,然后利用這些點集的中心和分布密度進行模糊聚類,將極大地提高FCM的運算速度。下面用一個分層聚類方法確定np個色彩相近的樣本子集[2,3]。

將數據集Cx={x1,x2,…,xn}∈Rpn平均分為t個數據點數為b的子集(n=bt),記為Cxl,l=1,2,…,t。數據點xi的密度函數定義為該點鄰域內的數據點個數,xi的鄰域則定義以xi為中心,r為半徑的超球體。先定義函數,則Cxl鄰域內的數據點密度為:

(1)

如果數據點xc1l∈Cxl具有最大的分布密度,即,那么子集Cxl的第1個聚類中心為:

(2)

其中,Cc1l為xc1l鄰域內的數據點集。找出第1個聚類中心后,接著在集合{Cxl-Cc1l}里查找具有最大密度函數值的數據點xc2l,并將其鄰域內的數據點的質心作為第2個聚類中心cenc2l。重復同樣的過程,直至,k為獲得的中心個數。

令l=1,2,…,t重復上述過程,可獲得第一層聚類的中心點集和對應的分布密度,把這些聚類的中心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數據集,對這個數據集再進行第二層聚類運算,密度函數由式(5)改為式(7)。

(3)

其中,nc,D(1)(x)分別為第一層獲得的中心個數和中心密度。如此,可得聚類中心Ccj,j=1,2,…,np,np為第二層獲得的中心個數。

這樣,通過分層聚類把樣本大小為n的數據集根據一定的相似性準則分成np個子集,即,中心點構成的數據集記為Cxc={x1c,x2c,…,xnpc},每個中心xic對應的數據密度即子集Si,大小記為Dc(xic)。

FCM算法是一種迭代優化的運算方法,其需要反復計算uik和vi。當樣本數量n很大時,該計算極為耗時。利用分層聚類,可以根據一定的相似性準則,先把整個彩色圖像點集S分為np個子集Sk (k=1,2,…, np),再在這些子集上進行模糊聚類,將會極大地提高聚類速度[7]。

由于每個子集Sk內像素點的色彩比較接近,到中心點vi的距離可以近似地用Sk的中心xkc到vi的距離來表示,即:

(4)

模糊矩陣U的大小由原來的n×c變為np×c,隸屬度的計算公式為(5),但對于距離的計算,則用式(4)。c個聚類中心的計算公式為:

則xk屬于第i類。

實際應用中,可以對式(1)、式(3)的r值進行適當調整以獲得合適的np值。設rmin取為數據點各分量上的標準偏差的最小值[2],rmin/2和rmin/10分別是式(1)、式(3)中r比較理想的取值。由于np遠小于n,利用式(4)、式(5)、式(6) 和式(7)進行模糊聚類,計算速度將會得到很大提高。

3 模糊C均值聚類方法的實現

分層聚類算法具體實現步驟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如下所示:

3.1 第一層聚類運算

(1)將數據集Cx均分為t個數據點數為b的子集(n=bt),記為Cxl,l=1,2,…,t。

(2)初始化l=1。

(3)按以下步驟求各子集的聚類中心。

①根據式(1)計算Xli鄰域內的數據點密度。

②設k=1。

③在集合里查找具有最大密度函數值Dckl的數據點xckl,滿足

其中,Cckl為xckl鄰域內的數據點集。

④根據式(2)求子集Cxl的第k個聚類中心。

⑤如果,轉步驟3(c),k=k+1;否則,轉步驟4。

(4)如果l=t,結束運算;否則,轉步驟3,l=l+1。

3.2 第二層聚類運算(與第一層聚類運算的步驟3相似)

(1)把經過第一層聚類運算得到的聚類中心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數據集,設Cx為這些聚類中心xi(i=1,2,…,nc)的集合;

(2)根據式(3)計算xi的密度函數值Di;

(3)設k=1;

(4)在集合里查找具有最大密度函數值Dck的數據點xck,滿足。然后,根據式(2),求子集Cx的聚類中心cenk (第k個聚類中心);

(5)如果,轉步驟4,k=k+1;否則,結束運算,得到各聚類中心cenj ,j=1,2,…,np,np為第二層獲得的聚類中心個數。

綜上所述,利用模糊C均值聚類算法(FCM)進行彩色圖像分割的方法如下所示:

(1)首先利用分層聚類算法對圖像數據進行聚類,獲得np個子集;

(2)對中心集Ccx按照數據密度的值從大到小重新排序,并對c賦值;

(3)以Ccx中前c個元素初始化中心點集V;

(4)利用式(4)、式(5)、式(6) 和式(7)進行模糊聚類;

(5)選取合適的矩陣范數(如歐幾里德距離)比較Jm(k)和Jm(k+1),若,則停止迭代,轉到第6步;否則k=k+1,轉到第4步;

(6)利用V重新計算U并根據式(8)分割圖像。

4 圖像目標提取

根據模糊C均值聚類算法,將整個圖像點集分類為有限的C個子集,任一像素點必須完全屬于某一子集,這就為下一步的圖像目標提取作好準備。圖像目標提取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1)在FCM模糊分類后的照片中,用矩形工具選擇目標樣本集。設置一個標志數組flag(pic.width)(pic.height),當flag=0時,表示背景,當flag=1時,表示目標,初始值默認為全0。同時設置目標樣本數組ObjectPixel(3,C),3表示RGB三個值,C表示劃分的類數。遍歷該矩形選中的每一像素,將該像素點的標志設為1,并將該像素值與目標樣本數組做比較,看是否已經存在,如果已存在,便不作保存,否則,將該像素值保存于目標樣本數組中。

(2)遍歷原圖像中的每一像素,將其像素值與目標樣本相比較。如果相同,則置該像素的flag為1,將其像素值設為最初的像素值,還原目標圖像;否則flag為0,并將該像素值設為其他背景色,替換背景圖像。

5 實驗分析

為了說明FCM算法在圖像分割中的適用效果,本文用皮鞋照片來說明實際分割效果。

如實驗結果所示,FCM能將原圖中皮鞋和背景劃分為不同的類,從而將兩者準確的區分開來。

在將整個圖像點集分類為有限的c個子集后,下一步是圖像目標提取。為了說明FCM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在圖2的基礎上進行演示,先選取目標樣本,然后用紅色背景代替原來的藍色過渡的背景。其結果如下圖所示:

從以上照片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運用FCM算法和對圖像目標的提取可以具有相對復雜背景的圖像進行分割,提取目標對象,因此具有更加廣闊的實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丁震,胡鐘山,揚靜宇,等. 一種基于模糊聚類的快速二值化方法[J]. 計算機學報(增刊),1998:331-334.

[2] Jain A K,Murty M N,Flynn P J. Data clustering: A review[J]. ACM Computer Survey,1999,31(3):264-323.

[3] Tao C W.Unsupervised fuzzy clustering with multi-center clusters[J].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2,128(3):305-322.

篇9

我的小烏

我家養了一只烏龜,名字叫小烏,之所以給它起這個名字的原因是我太愛看海綿寶寶了,所以就像海綿寶寶給它的蝸牛起的名字叫小蝸,自然而然,烏龜就叫小烏了。

小烏的樣子非常可愛,它穿著一身異常堅硬的迷彩服,四肢、尾巴和小巧靈瓏的腦袋也都穿上了迷彩裝。

小烏龜非常膽小,如果聽到一點兒風吹草動,它就把四肢、腦袋和尾巴迅速的藏進殼里,直到沒聲響了它才慢慢的伸出來。由于我常常在家里無聊,所以小烏可遭了殃,我常常敲打它的殼,邊敲邊說:“小烏在家嗎?”嚇得小烏魂飛魄散,就算沒了聲響它也一動不動,一連就是幾個鐘頭。

“誰說烏龜跑的慢,我家的烏龜可不一般。”這是我經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可是有來歷的,因為我家的烏龜可是烏龜中的“劉翔”呢!如果你把它放出來,它會以百米沖刺的速度一溜煙兒的跑到黑暗的地方,比如說沙發下、冰箱下,害的我和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給抓起來。

小烏龜吃食最有趣了,它先鎖定一個目標,然后在出擊吃掉,雖然也有時候吃掉,但是大多數是摟空,每當摟空時,它就看看四周是否有人搗亂,讓它吃不到食。當它看到沒有時就在鎖定一個目標準備出擊吃掉。

篇10

歡迎同學們重新回到我們美麗的校園,在新學期,新環境里,老師期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收獲更多的快樂,那么,怎么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小學生呢?

首先,請你做到,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請你相信,你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你有你的優點,有你的特長,只要你努力,你就有能力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遇到困難不要害怕、退縮,給自己一個挑戰的機會,讓自己去嘗試,去為之努力!快樂來自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第二,請你做到,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要遵守行為規范,遵守道德要求,讓“講文明、講衛生、守紀律、尊長輩”成為你的生活習慣,讓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成為你的學習習慣,當你做到了嚴格要求自己時,你一定會感受到格外的輕松!

第三,請你做到,與人合作!在班級中,在校園里,我們有很多同伴。不論是做值日,還是課堂學習、課外活動,我們都需要學會與人合作,與人相處。假若你能在與人相處時做到將心比心,通情達理,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多包容身邊的人,你就一定會在合作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提高能力,感受到共同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