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范文
時間:2023-04-08 10:47: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女媧造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個叫女媧的神仙,路過這里,便用五色石補了天,并用許多碎石造就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可是,天地間只有女媧自己,還沒有人類。于是,女媧揉團五色土造成人,有男的,也有女的。開始,她做的很認真,還給泥人裝上頭飾。后來漸漸的累了,就做的簡單了許多,做好后,吹一口氣,那些泥人就一個個變成活人了。再后來,女媧感到這種方法太慢,也太費力,就用草搓成一根繩子,把五色土涂粘在繩子上讓太陽曬干,然后用手一拉,泥塊就剝落落掉下來,再吹一口氣,這些小泥塊又變成活蹦亂跳的人了。
女媧看看已經造得差不多了。就把造出來的人分成二等。用手捏出來的數量少,個子大,叫他們當大人物,用繩子拉出來的數量多、個子小,就叫他們做小人物。
現在,世上的人,凡是當官的大多都是身大體胖,平頭百姓差不多都個子瘦小;男人土和得多一點,所以在身上可以揉出泥條條來,女人水和得多一點,所以流眼淚特別多。因為是用五色土做的人,如今,人們的身上,仍舊帶有五種顏色,黃的是皮膚、紅的是血、黑的是須眉、藍的是眼珠、白的是牙齒……
篇2
表現了原始人類在人類起源上的探索。
女媧造人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并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雕像紀念: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有女媧補天雕塑一尊。造形為女媧補天,雙手舉起五彩石,抬頭上揚,雙目凝視天上,意為女媧補天。甘肅省天水市七里敦三角花園處有現代女媧雕塑一尊。造形為女媧補天,底座四周環繞人類幼兒,意為女媧造人。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魚蟲,可是單單少了一樣,就是人。這世間,如果少了人,無論怎么看,都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
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做女媧。有一天,她行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去尋找快樂。走著走著,覺得有點兒累了,于是,就到路邊靠著一棵樹休息了一會兒,突然刮起了一陣風,樹上的葉子紛紛飄落下來,這時,她眼前迅速閃過了一道光,她明白了,這世間任何生物都有了,卻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如果讓這世間到處都有和我一樣的生物,那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麗,我也會變得幸福的。
想著,想著,她便拾起兩片樹葉將葉子重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描出跟自己大體相似的生物的輪廓,說來也怪,剛描好,這個小生物就活了,可是,他在地上跳躍了好久,卻一句話也沒說,女媧覺得很奇怪,心想,會不會時因為體形太小了,于是,她又找來了兩片大葉子,好不容易才把兩片葉子重合在一起,然后開始畫輪廓,從深夜一直畫到第二天午后,總算完成了,但是,這個小生物還是不會說話。女媧有些著急了,又找了一大堆葉子來,制成了上千個小生物,卻一個也不會說話,女媧不灰心,她相信,她的孩子會有能說話的,數年過去了,女媧一直沒有停過,不知為什么,有一天,她突然停止了工作,坐在那里看著她的孩子們發呆,眼里流出了眼淚,看來她已經放棄了,她一直哭,直到眼淚都流干了,只剩下了血淚,終于有一天,上帝被女媧的真情感動了,賜給了女媧一瓶言話水,只有把它撒向空中,讓小生物們每人喝一滴,便可以治病,女媧照做了,結果她的上億個孩子真的都會說話了,圍著女媧不停的喊:“媽媽,媽媽……”上帝為這群可愛的孩子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女媧聽了又驚又喜,從此,她真正得到了幸福與歡樂。
初一:冰靈甜瓔
篇4
摘要關于人類起源問題,世界上各個民族流傳著不同的神話傳說,其中有關泥土造人的神話傳說尤為流行。本文旨在通過比較中國的女媧造人與希臘神話的普羅米修斯泥土造人等神話中關于泥土造人傳說的異同,進而揭示它們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泥土造人女媧
中圖分類號:I109文獻標識碼:A
人類起源于哪里?這是很多人曾經追尋的問題。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通過科學研究論證,找到了一個科學而合理的答案,但在各個國家的神話中,依然保留下來許多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其中泥土造人的神話傳說尤為流行,本文擬將中國的女媧造人與希臘神話的普羅米修斯泥土造人進行比較。
女媧造人
關于女媧神話最早的記載,是先秦時期的《楚辭》和《山海經》,但二書的記載還比較模糊朦朧。《淮南子?說林訓》中記載:“女媧王天下者也,七十變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女媧是在“眾神”的幫助下,才完成“造人”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正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這樣的社會背景為我們更好的把握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我們從母系氏族社會這一大背景下思考相關問題。比如這則神話中,造人的神是女媧這位女性神明。
由于有關女媧造人的早期記載都比較簡略,所以后人在解讀這些記載時,都不同程度的在這些記載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構思,其中現代人的一個版本《中國神話故事》中關于女媧造人是這樣記載的:
女媧是一位蛇身人首的神女,是一位化育萬物的神。
盤古開天辟地之后,盡管大地上已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便仍然顯得死氣沉沉的,因為大地上沒有人類。一天,女媧行走在荒寂的大地上,心中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應該給天地之間增添些更有生氣的東西。
女媧想了想,便來到一個水塘邊蹲下身子,在塘邊掘出一些黃泥,用塘水和好,仿照水中自己的影子,用揉好的泥團捏出了一個黃泥人。她剛把小泥人放在地上,那小東西竟活了,歡天喜地跳著。女媧便叫他是“人”。
大地上有了人類,女媧神的工作似乎就可以停止了。但她又有了新的考慮:怎樣才能使人很好地生存下去呢?人總是會死亡的,死去一批,再造一批,那就太麻煩了。于是,女媧神就把男人和女人配成對,叫他們自己去繁殖后代。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女媧造人的原因是她自己覺得孤單;女媧造人的方式是她用塘水和著黃泥,按照自己水中的樣子造人,其中“塘水”、“黃泥”能夠清楚地反映出當時中國的地理情況。盡管古籍中并沒有明確提出“塘水”這一信息,我們大體可以推知“塘水”是后人所加,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一信息看作是一個文化符號,折射出中國的黃河文化,而黃土則讓我們感受到中原文化的氣息。女媧讓人類繁殖下去的方式,是她想到了讓這些她用泥土造好的人按照男人和女人的配對進行繁衍。
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泥土造人
在古希臘人的想象中,曾有一個神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這個神統管天空、人間和地獄,主宰過去、現在和未來。人們對他十分崇敬。
《希臘古典神話》中記載:普羅米修斯應運而生,降落到大地上。普羅米修斯是古老的神族子第的后裔,是地球之母與烏拉諾斯的后代,可惜烏拉諾斯后來被宙斯廢黜。
普羅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著天神的種子,因此就用河水調和黏土,按照天神,亦即世界的主宰模樣捏塑成一種形體。他為讓這團泥塊具有生命,便借用了動物靈魂中善與惡的兩重性格,將它們鎖閉在泥團的胸內。從此世界上就有了人。
雅典娜十分贊賞提坦神伊阿珀托斯的兒子的杰作,于是便朝具備一半靈魂的泥團造物上吹了一口仙氣,讓泥團獲得了靈性。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了希臘神話中創造人的具體過程,告訴我們鎖閉在泥團胸內的有“善與惡的兩重性格”,是“動物靈魂”所具備的內容。
中西對比
首先,有關泥土造人的原因方面不同。中國神話女媧造人的原因是女媧自己覺得孤單;而希臘神話中造人的原因是因為普羅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著天神的種子。也就是說,二者造人的動機是不同的。
其次,造人時使用的材料不同。中國神話女媧造人時是用塘水和著黃泥,而希臘神話中造人時用的是河水調和黏土。“塘水和著黃泥”與“河水調和黏土”有鮮明的差別,反映出來的是地域的不同。其實神話也是根據具體的生活環境和地域的不同而創造出來的,并且它會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中國女媧造人的神話折射出的,是當時中國人生活的黃河流域的環境特點和中華民族膚色的特點;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造人的神話故事,折射出的是希臘半島的地域特點。黃河流域和希臘半島二者所處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必然存在地域差異,而這又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在創作神話時不可避免的產生差異。
所以,中國的女媧造人神話和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造人神話,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是必然的。但二者之間卻有著驚人的最大的相似性――也就是泥土造人,人類都是用泥土塑造成的,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保持高度的清醒和關注。造人時使用的是泥土這一信息,折射出的是當時的人們十分依賴土地,土地在他們的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他們創作神話時,才可能不約而同的選擇泥土作為造人時的材料。
正是因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這種泥土情結,才有可能產生出相似的文學創作內容,包括泥土造人這樣的神話傳說。雖然世界各國在地理位置、民族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他們創作的文學中還是多了一份相同的地方,潛在多的是一種“共同語言”,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征。產生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說是能夠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了解,從大的方面說則是有利于我們最終達成世界共融。
參考文獻:
[1] 《中國神話故事》,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1月。
篇5
天地處于“混沌”狀態,有“盤古”生于其間。 盤古身體不斷成長,原來的混沌狀態不能容納其身體而分裂,“清氣”上升為天,“濁氣”沉降為地。 盤古死后,其精、氣、神分化成三位大神,分別為伏羲、神農、女媧。被稱為“三皇”。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赤峰學院 文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神話在塑造人物的時候,離不開現實的社會因素,這就使得中外神話在塑造神話人物時有了不同模式的版本。中國神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傳遞著中國古人對道德品質完美女性的傾慕和追求;古希臘神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現了國外在現實生活中對人性的遵從。這兩種差異也印證了中外男女性別在社會上的地位與評價的不同。
關鍵詞 :神話;古希臘;女性;男權
中圖分類號:I20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1-0147-03
在神話中的神與現實世界中的人一樣具有相同的外表和相同的屬性,一方面人們根據現實世界中的人來塑造神話中的神,為了使之與人類有所區別不得不給予他某些超脫現實的能力和經歷。另一方面在塑造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現實世界中的人類社會和行為發生黏連。在希臘神話中神性源于人性等同于人性,另一方面也源于在這一時期古希臘文學中人的意識的高度顯現、人對于自我獨立意識的認同,而人性是人在自我意識的驅使下所表現出來的。既然在古希臘神話中至高無上的神的身上有著人性,那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古希臘人對人性的肯定。因此,這就不難解釋在古希臘神話中兩者的關系不再是升華超越的關系,在古希臘神話中神性和人性的關系可以畫上等號,或者說在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性就是人們將人性毫無保留地投射在神的身上。在神話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欲望就是人的欲望,神就是人自己。中國神話中神性是人性的升華和凝聚,通過對人性中真善美的提煉,使之展現在神話人物身上。神性的來源是人性中最寶貴的部分,是人性的升華。凡人被賦予極高的道德品質和超越凡人的能力,人性中的弱點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神的品質和精神。
古希臘神話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女性就是天后赫拉,她是宙斯的妹妹。赫拉有著幾乎與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權利,為了維護婚姻和愛情她也在與男性進行著激烈的抗爭。所以說赫拉是個更加豐滿和真實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著真實女性的兩面性。在赫拉身上有著女性對愛情家庭的忠貞,也有著女性的善妒,但更加突出的品質是對不忠丈夫的勇敢反抗。在中國神話中,公認的創造人類的神就是女媧。可以這樣說,女媧是中國女性形象的始祖。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其人人面蛇身”,在這一說法中,雖然她的形象還保留著蛇的形態,但卻被人們作為人類的始祖供奉至今。在《女媧造人》這則神話中,天地開辟之時,沒有人類,女媧摶黃土造人,為了造出更多的人類,她就把繩子放入泥中沾滿泥漿,朝四周揮動繩子,濺落的泥土變成了人類。后來就有了富貴者是女媧親手摶土造的人,貧賤者是繩子濺落的泥點變的。女媧被塑造成為人類的創造者,受到了遠古人民的尊敬與崇拜。這則神話極有可能產生于母系氏族時代,女性被認為是尊貴的人,女性在社會中有很高的地位。其次,這則神話把貧賤富貴說成是天注定,在女媧造人時就已經注定下來的,說明當時已經產生了階級制度,形成了尊卑貧賤的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向我們傳達了當時初民對自我的認識和對未知事物做出的解釋。
一、中國神話中的忠良女性
中國神話在女性形象的塑造過程中,融入進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的優良品質。在遠古時代女性承擔的不僅僅是繁衍后代的責任,同時女性在部族生活中也是男性的得力助手,在生產生活中輔助男性,甚至比男性更富于創造力。因此,在中國神話中就出現了一些偉大的女性形象,如廣為流傳的女媧造人神話。
女媧神話是中國神話史上最原始的一部神話,它誕生于母系氏族社會,她的形象在后世被賦予了不同的精神象征和意義。女媧不只是“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摶黃土作人”的大地母神,而且還是中華民族的“皋媒之神”,集教化眾生、調諧自然、賑濟庶民等善業于一身。總而言之,女媧是中華神話系統中一位智勇雙全的女英雄,人們贊美女媧“此有非人之形,而有大圣之德”(《列子·黃帝》),“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后世,光輝熏萬物”(《淮南子·鑒冥訓》)。
女媧是上古創世女神,她的功績在后世不斷地衍生中補充增加,從最原始的創造萬物,加之造神、造人、補天、制造樂器、創造婚姻制度……但女媧在后世流傳最廣的只有兩個功績,其一是造人,其二是補天。
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見諸記載的是東漢末年應劭的《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緞泥中,舉以為人。”(《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義》),女媧造人漢代之前已有雛形,《楚辭》《山海經》中均有只言片語對此進行簡單的描述,上文已寫此處便不贅述,這些已經顯現出女媧造化萬物的神力。而在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釋“媧”為“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此處“化”字袁珂在《古神話選釋》解釋為“孕育”、“化生”之意,更為貼合女媧的始母神神格。這個地方已經可以明確看出在漢代,女媧這種神格已經日趨完整了。
女媧是人類的始祖母,她對自己親手所創造的人類充滿了憐愛之情,為了使人類遠離天災人禍,她寧肯犧牲自己。所以,犧牲、奉獻、生育、母愛這些女媧造人形象上的特質成為每一個母親身上不可磨滅的品質。母愛這一話題的根源便來自于女媧摶黃土造人的壯舉,每一個豐滿的女性形象、母親形象上都附著著女媧的形象。女媧造人神話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文化遺跡,折射了史前母系氏族社會的社會現實。這些可以在后世關于女媧的論述中略見一斑。婦女的古老神力之源往往與生育、繁衍直接相關。生殖在原始先民的眼中是極其神秘的事情,女性也因此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因此會被幻化成人類的始母神。比起男性,女性擁有強大的生殖能力的同時必須得承擔起養育后代的母性責任,這實在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但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男性統治下,女性逐漸從一個獨立的個體變成男性的附屬品。這一神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古人對于女性的尊敬,并且承認女性在部落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而女媧這一形象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勤勞善良甘于奉獻的女性的認同。這樣勤勞善良智慧的女性形象在中國神話中更是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國神話中,上古賢君堯禪讓于大舜,而堯的兒子象則對舜百般迫害。堯的兩位女兒娥皇和女英幫助大舜繼承王位并且成為大舜的兩位妃子,則大舜繼承王位后又盡心輔佐,鼓勵他以德報怨寬恕政敵。從娥皇和女英的傳說中不難看出,古人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體現出中國古代對于女子的要求,這兩位神話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僅僅是男耕女織、甘于勞作的簡單的勞動女性的形象,同時也是具有一定智慧和胸襟的偉大女性的形象,在生活中成為男性的賢內助和智囊。而在大舜死后,兩位女子悲痛萬分跳入江水之中為夫殉情而死,這樣的女子身上同時還兼具著對愛情忠貞不渝、對丈夫至死追隨的偉大品質。
在中國神話中同樣著名的還有洛河女神的形象。這位女神在洛河中溺水而死后,沒有同女媧一樣化為精衛鳥進行報復,而是成為了洛河女神掌管洛河,不再使其他的人溺水而亡。從洛河女性的形象塑造上可以看到一個心懷仁愛之心的善良女神形象。
從以上中國女神的形象不難看出,在中國神話中女神形象都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性品質的極高要求。中國神話中的女性形象首先要具有賢惠勤勞的品質,一方面她們辛勤勞作勤勞愛民,另一方面甘于奉獻勇于犧牲。同時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在女性身上有著更多優秀的品質。她們有著過人的智慧,輔佐丈夫提出正確的建議和主張;她們心懷仁愛之心寬以待人,以德報怨,對于愛情她們至死不渝,對愛情始終保持忠誠的態度。所以說,在中國神話中的女性形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女性的完美詮釋,這樣的形象是女性的楷模。這樣的女性形象更趨近于神,是眾多女性優秀品質的完美展現。對神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傳遞著中國古人對有著完美道德品質女性的傾慕和追求。
二、古希臘神話中的獨立女性
古希臘神話具有完備的體系,在主神宙斯的領導下眾神各司其職,在神話中不再只是男性神的天下,女性神在神話中不再只是男性神的附屬,女性形象在神話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古希臘神話中首先出現的是宙斯的母親——掌管歲月的女神瑞亞,從女神瑞亞的身上體現著女性的機智和勇于反抗丈夫的勇敢。她不再忍受丈夫將自己的孩子吞下,機智地將石塊偽裝成自己的孩子讓丈夫吞下,這是對自己丈夫殘暴行徑的勇敢反抗。而同時在蓋亞身上也有著母性的偉大光輝,當宙斯等眾神將泰坦族的巨人囚禁時,蓋亞為了營救自己的孩子再次進行了反抗。所以在古希臘神話中最先出現的女性形象表現出強烈的母性機智勇敢的品質,同時在蓋亞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古希臘神話中女性身上慢慢出現的獨立女性的形象。在女性形象的表現上將女性的獨立意識加入,使這樣的女性形象不再僅限于道德楷模的狹小范疇,而是更具有立體性。
在古希臘神話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女性之一還有天后赫拉,她是宙斯的妹妹,在奧林匹斯山上的地位僅次于宙斯。在古希臘的語言中赫拉意為女主人,可見在古希臘神話的創作中給予了這位女性極高的評價。眾所周知,天后赫拉的特點便是善妒,這也是女性身上常常出現的缺點。這使得當赫拉殘酷地對待自己情敵的時候,人們便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由于天后赫拉的嫉妒之心所導致的。但是沒有看到赫拉作為一位女性在維護婚姻和家庭時的堅決,同時也體現著女性對于婚姻的絕對忠誠。哪怕宙斯在外風流成性,赫拉也沒有背叛過宙斯。在希臘神話中宙斯與其他女性的愛情是隱秘地進行的,這不僅是因為赫拉會對情敵予以殘酷的打擊和報復,同時眾神之王宙斯也深深地懼怕自己的這位妻子。甚至因為宙斯的背叛行徑,赫拉曾經在眾神面前嚴厲的訓斥身為眾神之王的宙斯。赫拉獲得了幾乎與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權利,但是這樣的地位和權利還是來源于男性的權利。同時在赫拉身上也有著女性對于男性的強烈反抗,這樣的女性不再僅僅是男性的附屬,或者她們甘于忍受男性的不忠,為了維護婚姻和愛情她也在與男性進行著激烈的抗爭。所以說赫拉是個更加豐滿和真實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著真實女性的兩面性,一方面有著對婚姻愛情的憧憬和守護,另一方面也有著追求平等和維護婚姻家庭時的激烈反抗。而在天后赫拉身上女性的獨立意識更加鮮明和突出,她依附于丈夫,但是沒有選擇逆來順受和忍氣吞聲,當受到背叛時又勇敢地反抗。在赫拉身上有著女性對愛情家庭的忠貞,也有著女性的善妒,但更加突出的品質是對不忠丈夫的勇敢反抗。在古希臘神話中,美狄亞身為一個弱小的女性,她為了自己的愛情勇敢地與父親和兄弟為敵,幫助伊阿宋。但是當她為之付出全部的愛情遭到背叛的時候,她進行殘忍的報復殺死公主和國王,并且將自己的兩個孩子殺死以報復伊阿宋的背叛。
從上面幾位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到,在古希臘神話中女性形象不再是超脫于凡人的女性道德楷模或者是女性的典范,而是更接近于真實的女性形象,同時在古希臘神話中出現的女性形象不僅僅是男性的附屬,這當中的女性也逐漸顯露出獨立的意識,在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上她們同普通女性一樣忠貞不渝,卻又不會成為丈夫的附庸甘于逆來順受。因此在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形象是立體的豐滿的。
在中國神話中,女性形象被塑造成為一個個女性楷模。這些形象的塑造從一個側面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對具有極高道德品質的女性的贊揚。女性形象的塑造遵循著傳統文化中衡量女性的標準。仁慈、賢惠、勤勞的品質在這些女性形象中被放大。
在古希臘神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則更遵從現實的人性。女性形象身上有著鮮明的獨立性,盡管她們生活在男權為主的環境中,可他們并沒有完全淪為男性的附庸。一方面她們以家庭愛情為重,另一方面又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對男性的背叛行為會選擇進行報復而不是忍氣吞聲。同時在古希臘神話中女性形象的獨立性也表現在她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而不是丈夫的附屬品。
綜上所述,中外神話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這差異也正是中外在人性方面的差異使然。中國傳統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對女性的評價標準成全了中國女性的東方美,同時也束縛了中國女性解放自我、尋找自我的手腳。與此正相反,古希臘神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似乎既兼具了中國女性的部分優點,同時也張揚了女性作為與男性平等生存在一個地球上的另一半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鄭克魯.外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珂.古神話選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3〕楊利慧.女媧神話研究史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4(5).
篇7
女媧造人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并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話說開天辟地以后,女媧創造了人類。女媧在創造人類時,在人類的體類時,在人類的體內輸入了一種能量。而這種能量是由人類自己慢慢探尋。不過,這些能量在人類成長時輸送百分之二。女媧在臨走時留下了七本《修神心法 》和兩本《修佛心法》,給了七位比較有潛力的,讓他們創立七宗。女媧走后,八宗慢慢建立起來。它們分別是:神宗、仙宗、佛宗、連龍宗、降虎宗、五日宗、射日宗,寒月宗。創立后,他(她)們廣收人才。而八位宗主則是:靈龍,靈通,靈武,靈花,玄冰,行射,海虎,鴻日。
創立人界之后,又連續創立:神界,佛界,而的另一面就是魔,魔又創立了妖界,冥界。創立五界后,精疲力盡。突然魔離開了的身體,出來后,魔迅速將體內的法力運轉,想將殺掉。就在這時女媧出現了,她的手一抖,瞬間出現了一把劍,名為紫鳳劍。此劍是由花了九天九夜的時間創造的。女媧的手一揮。一道紫光過去,魔就那么一閃,可惜手的動作慢了,但也只是受了一點小傷。就在這時的傷好了,魔見事情不妙,用瞬間轉移大法消失在女媧和的視線內。女媧正要追的時候,叫住她。道:“ 不要追了,你是追不到他的,我給你一本可以修煉仙器的心法”。然后拿出一本名為《仙器大法》放在女媧的手里。:“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死后,不過幾年,天上就會出現十個太陽,這是個太陽是魔所作的,你要找到一個名為后羿的人,只有他才能就這個世界。”道:“九個太陽掉下來后,會變成九顆太陽石,你要找九名體內的能量和太陽石的能量一模一樣的人類。記住,不要用自己的法力將他們體內能量轉換成和太陽石的能量一樣,那樣的話,他們和太陽石都會消失在世界上。我死后,我的法力會附在這九名的體內。”就在這時,瞬間消失在女媧的視線里。女媧大喊幾聲:“……盤…古……”眼龐出現幾道淚水……
未完……
篇9
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有很多。比如:“女媧造人”、“在伊甸園里”……它們都是對人類進化的錯誤解釋。但是,對于這種錯誤的解釋,有的人們還是堅信不移,為什么呢?因為它們有著超凡的魅力。
“人類起源”神話故事所有的魅力,就是因為神話本身就富有豐富的想象,能讓讀者幻想,脫離現實,來到了一個虛幻的境界,容易讓人浮想連篇。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對這種文章“情有獨鐘”吧。神話故事富有純真色彩,把無的寫有了。讓人除了現實以外,還可以進入另外一個虛幻的世界。就像《女媧造人》中,寫到女媧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而且還能捏土造人。就“神”這一點來說,就已經犯了一個大錯。世界上真的有神仙?沒有。但是文章中卻有,并且神通廣大,把沒有的寫有了,這樣的想象,很大膽地寫出了。再說“捏土造人”吧。行嗎?不可能,不信你試試看,根本是無稽之談。但作者又寫下了,而且人們還很喜歡,因為它并不真實,人們越來越喜歡喜歡的情節了。因為這里面有足夠的空間讓大家去自由發揮想象,不像西安市只能讓人接受而沒有奇跡發生,而神話卻有,不然為什么叫做“‘神’話”呢。
這就是神話故事的魅力所在。是否你也越來越喜歡“神話”故事了呢?
篇10
女媧造人以后,大地上出現了許多人。他們不僅與同類交流生存,還與獸鳥相伴,生活十分幸福。可美中不足的是,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把大地炙烤得火爐一般,人們的生活十分艱苦。女媧見了,便派出自己的堂弟:后羿。于是后羿帶了十支箭、一堆火銃和一根天線神仙下凡。他拉好弓,插上火銃,往太陽方向一射,結果太陽被箭帶上天空,緊接著一陣巨響,太陽在天空爆炸了。后羿如法炮治,射下了另外八個太陽。當他準備射下第十個太陽時,發現天空被太陽炸出了裂縫。后羿十分緊張,于是他在最后一支箭上叉上天線,想直接射掉最后一個太陽而不讓它爆炸。可他腦子一進水射偏了,箭從太陽十億分之一納米的地方擦肩而過。那開天線裂縫中突然引起爆炸,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無數人類的排泄物和酸雨從天而降。后羿大呼一聲:“ohmygod!!”然后喚來了一朵神速降天,急忙飛往嫦娥住地:廣寒宮。當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女媧時,女媧十分生氣,大怒:“我宣布撤消你天宮大使的職位,降為弼馬溫,找薪從五十萬宮幣降為十宮幣!沒收你的白羽神箭十萬支,天線一百根,你的座騎降云歸我了!!”說完急急忙忙地趕到人間。她見到許多人倒在窟窿下,十分心痛,于是取出她織衣服的毛線,往神水之地——黃河綴了一會兒,便飛到天空,用針線一邊忍著痛一邊補天。花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補好了窟窿,可她自己也疲憊不堪了。但毛線仍然被擠得一鼓一鼓的,好像要漲破了似的。女媧十分著急,緊急之下她用她造人的藤條往大海拋去,浸濕后向天上一揮,無數小水滴飛到窟窿上,把窟窿補好。
自從天被女媧補好之后,人們又過了幸福的生活。而天變得更藍了,藍得像海水一樣,據說那是海水補天的緣故。就在那時候,女媧正在廣寒宮的馬圈里監視后羿。此時的后羿正拿著年薪十宮幣的薪資在馬桶里掃馬糞。由于馬的便便太多了,掃一個拉兩個,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掃完,比吳剛砍樹還奇葩。就這樣,因為不小心射偏箭而鑄下大錯的后羿,不禁感嘆道:“一失足成千古恨也!”
初一:周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