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范文

時間:2023-03-29 09:5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速度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基于一體化數據管理架構,Sjmpana8.0通過創新的備份技術,使數據恢復的速度比以前快了77%。

近期,慷孚公司在中國推出下一代數據管理產品Simpana8.0,它繼承了Simpana7.0一體化數據管理平臺的特點,同時新增了140多項創新功能。

一體化數據管理的架構一直是慷孚堅持的數據管理思想。這種架構在底層上識別所有存儲設備里面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視為一個整體加以保護。軟件的每一個功能都是一個模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實現“即插即用”。

慷孚公司中國區技術總監邱利公認為,用戶在不同歷史階段會采用不同產品來實現保護。但是,隨著數據中心以及應用軟件的逐年增多,需要不斷地購置存儲設備和新的數據管理軟件。

由于不同廠商的硬件設備與軟件相互不兼容,那么,客戶不得不用不同的軟件來管理這些數據。這些彼此孤立的數據管理軟件給使用者帶來了新的困難,不僅新的技能需要學習,另外,許多相同的工作要在不同的軟件上反復重復。

數據恢復是Simpana8.0最大亮點,通過新的技術,數據恢復速度比以往快了77%。

首先,新的快照備份,能夠與基于硬件的快照技術無縫集成,可以直接通過快照創建應用程序和數據一致的持久性恢復副本,繞開生產服務器。Simpana8.0為多家事先獲得認證的存儲廠商(包括EMC和NetApp)創建了統一的策略管理框架,并在所有存儲層(在線、近線和離線)提供恢復點,消除了與快照管理有關的傳統的配置的復雜性。

其次,以往用戶在實現異地備份之后,恢復的時候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Simpana8.0實現廣域網高效傳輸,可以在站點之間傳輸經過壓縮和加密的數據,并提供快速恢復機制,有助于減小停機的風險和成本。Simpana8.0對工作站和筆記本電腦上的數據,采用集中式、自動化的策略,有助于簡化法規遵循和數據搜索。便于迅速發現備份數據和歸檔數據。由于最終用戶不需要管理員的支持就可以自行進行恢復,進一步節省了成本。

第三,簡化虛擬化環境的管理。對于目前用戶使用的VMware和微軟Hyper-V虛擬化環境在內的所有保護和歸檔策略,Simpana8.0都提供無縫支持。

在重復數據刪除上,Simpana8.0實現了“內嵌全局重復數據刪除”功能,創新性地把重復數據刪除功能的好處擴大到包括磁盤和磁帶在內的所有二級存儲層中,進而還將重復數據刪除功能的應用范圍擴大到異地磁帶副本。從而能夠幫助用戶把磁帶上的備份與歸檔數據銳減90%,這意味著需要更少的驅動器數量和維護工作量,大幅度降低硬件購買和人力成本。

Simpana8.0提供了業內首個端對端的、基于數據塊的軟件重復數據刪除功能,提供了一套完整解決方案,能夠在包括磁盤和磁帶在內的所有二級存儲層中實施重復數據刪除。

同時,Simpana8.0提供了創新的企業內容分類引擎,可自動地根據已定義的規則和搜索模式,對內容進行分類和歸類。由于這些規則和模式與工作流策略是聯動的,可以無縫地分析和組織內容甚至是改變內容用途,以滿足特定的信息管理任務,包括用于電子發現的依法保留。

值得一體的是,研發初期出于中國用戶的廣泛建議,最終Simpana8.0中為了中國用戶開發了一些特別的功能??舵诠局袊鴧^總經理徐永興特別介紹說:“數據庫的表一級恢復的功能就是應中國用戶的需求而開發的,因為在中國,很多人喜歡把數據放在一個數據庫里面,這個功能在其他國家都沒有”。(涂蘭敬)

Changepoint 2009,讓受益最大

價值最大化需要做好兩件事情,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Changepoint 2009幫助IT部門從預算控制出發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

當前,企業最關注的IT問題莫過于如何把業務價值最大化,而業務價值最大化的方法無外乎做好兩件事情,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

做正確的事情就是立項,無論是盈利機構,還是非盈利機構,都應該把錢和資源放在正確的事上,實現成本和資源最小化。正確地做事情,就是說一旦項目開始執行,如何最大化利用資源。利用現有已經分配來的資源、根據人力、能力更高質量的按期完成項目。

此刻投資決策的重要性也就毋庸置疑了,如果投資決策所需的財務信息不足或者不準確,都將導致企業蒙受極大的損失。因此市場需要一款能夠詳細分析與特定投資相關、跨越多個財政年度的成本及效益,幫助企業管理層作出更準確決策的軟件。

企業管理層只要可以全面檢視IT業務,就可以正規管理業務資金。Compuware公司北亞區技術支持經理馬怡驄表示,Changepoint 2009正是找準了用戶的投資決策需求,明確界定一個由上至下的IT投資規劃,然后按這個資金框架管理所有IT工作,這樣一來,IT以及業務部門的管理人員都能很好地評估績效表現。

例如可以確認企業可用的資金,并將其進行詳細分類,這樣就使得企業的資金更加透明。其次,可以讓企業管理者在資金的框架下管理所有的IT工作,包括進行IT決策。再次,企業管理層可以更好地審視企業即時的費用開銷情況,進行調整。最后,軟件還可以提供詳細的跨越多個年份的成本分析。這些新的特性對于一個精密的投資規劃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資金管理來說,管理的細致程度往往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例如,在預算方面,一個預算定了以后是不是只能用于一個項目呢?如果嚴格執行最佳實踐,理論上應該是這樣的。但是在實踐中如果用戶要省錢,不能這樣執行。很多甲方在項目執行之初,就把資金打到了乙方,而乙方的使用情況是不同的,有時候是費用超支,而有時候是費用過剩。

此時,做為整個企業的管理者,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應該能監控這個過程。這個需求在Changepoint有所體現,它可以讓整個預算支持多個項目,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管理。

在成本預算方面,在項目成本管理中,整個預算是需要計劃分配的。比如說一個億在項目周期的12個月里面,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有重點的。項目管理的方法論是,每一部分的工作在預算里都是評估好的,這樣隨著項目的進展就可以知道,員工完成了哪些工作量,預算成本是多少,現在項目的實際開銷是多少,管理者才能比較主動的來控制成本風險。這一點也是軟件的一個新功能,叫項目的正值管理。就是說按照時間順序的推移來把項目預算和實際預算相互抵對,來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

Changeponit的設計思路就是致力于給管理層帶來一個縱向的可視性,包括報來的項目它的詳細屬性是什么,指標是什么,包括項目執行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風險,如果有一個項目資金到位,可能遇到人不到位,或者一個項目人都到位了,錢不到位,這都是項目執行過程中不合理的因素。

篇2

速度越快時耗電。

電動車在勻速行駛的時候最省電,加速時最耗電,因此啟動的時候要慢,啟動后勻速行駛,遇到下坡路段讓車子由滑行,這樣有利于節約電能,增加續航里程。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電動車能行駛的里程與許多因素有關,與廠家有關的因素主要是電機的效率特性、蓄電池的容量和壽命特性,與其它客觀情況有關的因素為:騎行者的體重、經常騎行的路面情況、是否需要經常使用剎車、騎車人的騎行習慣如何等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項立剛

最近帶寬的問題又被反復提及,關注的焦點是中國的寬帶較韓國等國家速度慢,價格也不便宜。這一情況自然成為中國缺少競爭的論據。

然而 ,我認為對待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應該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1.寬帶發展作為國家戰略促進了日、韓寬帶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韓國就有了要發展信息文明社會的計劃。從1999年開始,韓國每年都會提出發展寬帶的政策,力促信息通信產業發展;2003年,韓國制定了詳盡的《IT839戰略規劃》,重點支持國家信息化戰略U-Korea目標;2004年,韓國提出了為期6年的寬帶綜合網絡計劃;到2009年韓國又提出"綠色IT國家戰略"計劃。在政策和技術上,韓國的確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寬帶速度已領先美國15年。不僅如此,韓國寬帶速度飛速發展還得益于政府資金的大量投入。

新加坡政府也于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 《IT2000計劃》,要將新加坡建成公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獲得IT服務的“智慧島”,1998年全面運行覆蓋全國的高速寬帶多媒體網絡(Singapore ONE),對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的網絡接入服務;2000年后新加坡又提出《Infocomm21計劃》(21世紀信息通信技術計劃),內容有促進電信市場自由化、構建寬帶和無線通信基礎設施、創建值得信賴的電子商務中心等;2003年又提出 《互聯新加坡計劃》,通過資訊通信技術使公民個人、組織和企業變得更富效率和更具效能,以及通過將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與通信和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來創造和實現新的可能性。這些計劃不僅是政府提出,在實施過程中,也得到了大量的政府資金支持。

反觀我國,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寬帶國家戰略,對于發展寬帶戰略的資金支持也是捉襟見肘。

2.日本、韓國、新加坡都是國地面積相對較小,人口非常集中,尤其是集中于城市,建設成本相對較低,寬帶建設相對比較容易。反觀世界疆域廣泛的國家,都無法全面實現寬帶建設,即使大城市中網速較高,一旦平均計算,網速就不算高水平。

篇4

高清應用催生新的接口

試想一下,只用1分多鐘的時間,就可以從移動硬盤拷貝一部高清電影到你的筆記本電腦中,下載整套金庸小說有聲朗讀版到你的MP3上,僅僅花了幾秒鐘的時間,僅僅用幾眇鐘的時間,從你的高清攝像機中,導出今天郊游的視頻,發到YouTube上,與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分享你今天的收獲……

上述就是新一代通用串行總線技術給我們帶來的高速體驗,而它就是傳說中的USB3.0接口,又稱作SuperSpeed USB。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它看上去還是一個美麗的夢,而就在去年秋季的IDF大會上,Intel了許多USB3.0的規格特性,同時近期也了專門支持USB3.0的xHCl可擴展主機控制器接口。就目前整個計算機行業來看,90%使用硅片的設備都需要更快速的數據傳輸接口。一些技術巨頭,包括惠普,英特爾。微軟德州儀器等公司已經聯合起來組成了促進委員會,為USB3.O制定各個方面的規范標準,努力讓今后的數碼相機,手機,MP3播放器都統一使用這種接口。

小接口有大學問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USB技術僅僅是接口與線纜,但很少有人關心在此種接口內數據是以何種形式被傳輸和處理的。在今天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作為電腦主機,它們都包含了主控制器。這個小小的芯片內具有一系列的邏輯管道,它負責管理主機和設備之間各種數據的傳輸。目前的High-Speed US8即USB2.0接口,采用的是一種半雙工的結構,也就是說,數據傳輸只是單向的。而在最新的USB3.0規范中,它將會有自己專用的數據通路,專用的數據發送線路和獨立的數據接收線路。因此,在主機與外設之間進行數據通信的時候,可以真正實現全雙工。主機與外設都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

與此同時,數據傳輸速率也將得到極大地改善,可以輕松實現5Gb/s的數據傳輸能力,每個方向可以實現4.7Gb/S的數據吞吐量。而目前最快的USB2.0規范中,僅僅可以實現單向480Mb.s。當你傳輸整部高清視頻這樣的大文件時,它的優勢將更加明顯。現有外設接口不能滿足我們的這些需要,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拷貝文件的進度條,一格一格地向前蠕動。新一代的USB3.0接口規范將會極大地減少接口的類型。在這之前USB2.0規范定義得非常糟糕,各種類型的USB2.0接口漫天飛,形式非常混亂。撲朔迷離的接口名稱和各種不同的傳輸速率讓消費者一頭霧水。當US83.0接口真正到來的時候,消費者腦中只有一個概念――這是個真正通用的USB接口。

另外,USB3.0接口向下兼容以前的USB2.0和USB1.1接口。如果消費者手頭上有一款數碼相機支持USB3.O接口,那么他仍然可以將里面的圖片導出到具備USB2.0接口的臺式機中。也就是說,新的USB3.0接口仍然能與之前的USB2.0設備兼容。

USB3.O格式之爭

USB3.0接口研發經歷了許久的時間,其草案也被修改了許多回。最終USB3.0為了向下兼容USB2.0規范,同時又要極大地提高帶寬,就在一根線纜里,專門設置了兩套數據傳輸機制,一套是便于兼容普通的USB2.0接口,另一套是專用的發送接收高速傳輸信道。

Intel公司的xHC規格之爭發生在去年夏天,在USB執行論壇大會上,其大會主席Ravencraft先生呼吁所有廠商都要齊心協力,統一USB3.0的行業標準。而在這期間,Intel卻劍走偏鋒,自主研發這xHCl芯片。因為只是在閉門造車,Intel的xHCl芯片僅僅完成了90%。Intel宣稱,當USB3.0規范正式敲定之后,它還將最終版本的xHCl規格。而它的老競爭對手AMD和NVIDLA則抱怨說,Intel推遲自己的xHCl規格是違規,這是在給自己增加競爭優勢。而Intel的發言人卻答復:這是為了稀釋研發規范的成本,因此可以幫助AMD和NVIDA節約研發費用。Intel不會收取權利使用費,這僅僅會加快整個行業推行USB3.0接口的速度。

的確,最終受益的應該還是普通的消費者。USB3.0應該成為一個開放性的行業標準,對于未來的接口標準,很多人都在積極的關注中。廠商之間的良性競爭確保了每個消費者的利益。

至于USB3.0接口普及的時間表,這要取決于產品制造商的研發速度。目前規范已經制定完成,預計在今年年中我們能看到USB3.O樣品。若要真正等到USB3.O產品大規模普及,最關鍵的還要看主板廠商。

篇5

2、也許你跑得很快。不過要是你跟獵豹和鴕鳥賽跑的話,就一點兒贏的希望也沒有了。

3、人在奮力奔跑的時候,最大速度能夠達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時。這個速度跟鴕鳥比起來差遠了——鴕鳥奔跑的最大速度是七十二千米每小時。在兩條腿的動物里面,鴕鳥應該算是奔跑的世界冠軍。

4、比鴕鳥跑得更快的動物就要數獵豹了。獵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達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時。獵豹才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

5、但是游隼向下俯沖時的速度更快,超過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時!這個速度是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速行駛時速度的兩到三倍!它俯沖時的速度比任何-一種動物奔跑時的速度都要快。

6、不過,游隼還是沒有飛機飛行的速度快!在噴氣式飛機飛行的高度,聲音傳播的速度大約是一千零五十千米每小時, 而一些高速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速度是聲速的數倍。如果你對著一個以超音速移動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聽不見的。因為聲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篇6

快速閱讀法是指從書面文字中迅速獲取有用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相對于逐字逐句的傳統閱讀方法來說,快速閱讀主要強調閱讀速度快,但它同時也要求達到相應的理解和記憶效果。也就是說,這種閱讀方法能夠使讀者在極少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取有用信息。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

1、瀏覽法。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致了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廣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開闊視野,是博覽群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通過研究題目,可以對文章或書籍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二是目錄、序言、提要、索引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后,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2、掃讀法。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信息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盡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為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法又稱為面式閱讀法。由于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展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范圍。

3、跳讀法。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舍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于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跳讀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可以抓住標題、小標題、黑體字等關鍵處跳讀,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內容、中心題旨所在;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系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可以沿著情節發展線索跳讀,如在記敘文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的思路,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總結句。

4、猜讀法。猜讀法是指在讀書讀文章時,以所了解的題目或已看的前文作為前提,對后面的內容預作猜想,然后將其與后文實際內容進行印證比較的一種閱讀方法。

篇7

快速充電主要是通過提升電壓、提升電流或是兩者同時提升的方法來實現快充的效果。目前,快充還屬于一個摸索階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廠商們各顯其能,以支持快充,提升充電速度來增加自己產品的賣點。

雖然快充追求的是充電速度,但安全性也不容忽視。一些廠商推出的快充方案,可能加快了充電速度,但在快充模式下,手機溫升高的嚇人,甚至損壞其他元器件,這就得不償失了。

TI電池管理產品大中華區市場和應用經理文司華博士指出,“實現更加快捷、散熱性更好的充電方案才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

日前,TI推出了采用其專有的MaxCharge技術的全集成5A單節鋰離子(Li-ion)電池充電器電路bq2589x。與現有電池充電器相比,這款器件將充電時間減少了一半以上,最高可將充電時間減少60%,同時,用戶在享受快速充電時又不會受到發熱過量的困擾,從而可以延長眾多鋰離子應用中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

文司華介紹說,TI的快充方案是通過支持高輸入電壓來實現快充的,目前市場上普通的適配器默認是5V電壓輸出,同時也有更高輸出電壓(7V、9V、12V等)的適配器,TI的Max Charge技術可獨立地識別并兼容普通的5V(默認)以及更高電壓輸出的專有適配器。在5A充電電流下,最高可支持14V輸入電壓,從而大大提升充電速度。

同市場上現有方案不同的是,TI的方案不僅充電速度快還能達到極高的效率,文司華說,在輸入電壓(Vin)為9V,電流為3.5A時,該方案的充電效率高達91%,電池溫度僅上升18℃(室溫下)。為了防止快充模式下的溫升過高,TI還有一套電池電量監控技術MaxLife,可以幫助設計人員通過控制IC溫度并使用熱調節環路優化熱性能來減少過多散熱,從而實現更加安全的充電。

篇8

完全正確。在大多數單反相機中,快門構件都包含了兩個“簾”,位于相機的影像感應器前方。當你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這兩個快門簾會相應地打開和關閉。第一道快門簾(前簾)首先會收起,讓感應器開始接收光線,隨后第二道快門簾(后簾)落下,重新將感應器遮蔽,停止曝光。

這期間,感應器暴露在光線之中的時間長短,便是由快門速度決定的,在極端情況下,這一時間可以長達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但是一般來說,曝光時間通常是秒的分數,比如1/2秒,1/100秒或者1/1000秒等。分數越小,感應器接收光線的時間就越短,也就是說,1/1000秒的快門速度下,曝光時間要短于1/2秒。曝光時間越短,就越容易“凝固”瞬間的動作。

我該如何控制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

如果你的首要拍攝目標,是要凝固瞬間動態——比如拍攝體育運動;或者恰好相反,要捕捉物體長時間下的運動軌跡——比如拍攝夜間車輛的光跡,那么就需要選擇數碼單反相機的快門優先拍攝模式。

在相機的拍攝模式撥盤上,該模式對應的標志是“S”或者“Tv”(佳能相機)。不管它具體的代號叫什么,這一模式可以讓你手動選擇快門速度,然后相機會根據你的選擇,自動設定合適的光圈值,以獲得均衡的曝光。如果你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攝影師,也可以大膽地嘗試手動拍攝模式,在該模式下,光圈值與快門速度都可以由你指定。

當我選擇一個高速或者低速快門時,有什么影響?

影響太大了??扉T速度除了決定曝光正確與否之外,還會影響到畫面的銳度,以及對于運動物體在畫面中的呈現方式。先來看看銳度,有兩點是需要考慮的:首先快門速度是否足夠高,從而捕捉到拍攝對象瞬間的運動狀態?其次在手持拍攝時,快門速度是否足夠高,以保證畫面不會受到手部抖動的影響?如果這兩點中有一點沒能滿足,那么畫面和主體就會是虛的。

好吧,那我怎么能知道快門速度是不是夠快了呢?

你可能習慣于手持相機拍攝,但是無論你的手有多穩,它其實始終是在抖動的——雖然常常讓人難以察覺。如果你只是想確定一個快門速度,讓畫面不至于因為機身抖動而變虛,那么只要記住一個安全快門速度的定律就好:所選擇的快門速度不可低于當前鏡頭焦距的倒數。比如說,如果你所使用的鏡頭焦距是100mm,那么在手持拍攝時,快門速度至少要保證在1/100秒以上,才能獲得清晰的影像。

如果你是使用三腳架拍攝,或者環境光線非常明亮,因此不必降低快門速度,那么在快門速度和光圈值上的選擇空間就大多了,只需保證所選擇的參數與拍攝主題和光線條件相匹配即可。根據拍攝對象的不同,曝光參數的選擇也會有極大差異。舉例來說,拍攝一只正要騰空展翅的鴿子可能需要1/2000秒左右的快門速度,才能清晰地捕捉到高速運動的一瞬間鴿子翅膀的細節;但是如果拍攝對象是正在湖面上悠游的天鵝,1/250秒的快門速度就已足夠保證主體的銳利了。

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有可能影響到快門速度的選擇。一個離你只有十幾米遠的跑步運動員,其穿過畫面的相對速度要遠遠高于一個跑動速度相同,但是遠在百米開外的運動員,所以拍攝前者需要的快門速度就更高。相似地,拍攝一個橫穿畫面的運動物體,與拍攝一個徑直朝向或背向你運動的物體,所需的快門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前者需要的快門速度更高,因為前者與相機之間的相對速度更快。此外,你希望運動物體以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呈現在畫面中,這也決定著快門速度的選擇。

如何富有創意地選擇正確的快門速度?

諷刺的是,用一個極高的快門速度清晰地凝固瞬間動態,卻往往會讓畫面失去了應有的活力。而相反地,選擇一個略低的快門速度,然后移動相機進行跟拍,往往能獲得雙贏的效果:主體仍然是清晰銳利的,而背景卻呈現出動感模糊的狀態,讓畫面富有速度感。

這種技巧被稱為“搖攝”,對于初學者而言可能有點難于掌握,但是其效果的確很棒。借助這種技巧,你可以讓一輛緩慢行駛的汽車在畫面中看起來像是風馳電掣的賽車一般。

此外,你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然后以長時間曝光記錄從相機前經過的運動物體軌跡。畫面中動靜物體形成鮮明對比,帶來極富創意的效果。

風光攝影師也會用到這一技巧,他們會利用長時間曝光來柔化流水——當然,不得不承認,這有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為了保證景深范圍,必須縮小光圈,于是只能相應地延長曝光時間來獲得正確的曝光了。牛奶般柔滑的極簡風格海景?霧靄般傾瀉的瀑布?無一例外,它們都是通過使用慢速快門“柔化”運動物體的經典案例。

我也嘗試過這樣做,但是即使在最低的ISO值設置以及最小光圈下,我也沒法獲得真正足夠長的曝光時間。我有什么地方做錯了嗎?

不,你并沒有犯什么錯。你所需要做的,只是進一步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數量,這樣你就能延長曝光時間,不致過曝。在弱光環境下很適合進行此類創作,比如清晨、黃昏或者夜里。但是,你也可以利用減光濾鏡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偏振鏡可以降低兩擋通光量,也就是說,在為鏡頭裝上偏振鏡后,原本1/8秒的曝光時間可被延長至1/2秒。需要記住的是,如果光圈和ISO設置是固定的,那么每當光線減暗一擋,快門速度就要相應降低一擋(曝光時間延長一倍),以保證同等的曝光。

真的有一些濾鏡可以減光10擋嗎?

是的,中灰密度鏡是一種特殊的濾鏡,它們的減光能力各有不同,其中就包括可以減光10擋的型號。這一濾鏡可以將曝光時間延長到以分鐘計,讓你得以虛化云朵的流動,以及海面起伏的波濤。

使用中灰密度鏡也可以幫助你在晴朗的天氣里得以使用大光圈,在拍攝需要虛化背景的人像時,這就顯得尤其實用。如果所需要的快門速度高于相機所能提供的最高快門速度(一般為1/4000秒),那么畫面就會過曝。

此時,在鏡頭前面裝上一塊中灰濾鏡,便能減低鏡頭的通光量,讓快門速度回落至正常范圍,同時又能維持大光圈的小景深效果不受影響。

等價曝光

相機的影像感應器需要接收到一定量的光線,以獲得“正確”的曝光。其具體的方式是短時間大孔徑通光、還是長時間小孔徑通光,并無所謂。如果你想要使用極高速的快門(縮短曝光時間),那么就需要將光圈開到最大(增加單位時間內的通光量),或者是選擇更高的ISO值(增加感應器對于光線的敏感度)。反之亦然,如果你想降低快門速度,就要收小光圈,或者選擇較低的ISO值。

在右側的示例圖中,兩張畫面的曝光量是相等的,但是不同的拍攝參數設定卻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光圈被開到f/2.8時,良好的曝光所需要的快門速度是1/60秒,此時水珠呈現出分明的狀態。而將光圈收小至f/22時,就需要相應地延長曝光時間至1秒,這就讓水流被虛化了。

如何設置快門速度

單反相機所提供的快門速度范圍通常介于30秒到1/4000秒或1/8000秒之間,增減步長可選擇1/2擋或者1/3擋。如果你需要比30秒更長的曝光時間(比如夜間拍攝),那么就需要用到相機的“B門”。有些單反相機會在其拍攝模式撥盤上提供該模式(B),而另一些相機則會在你將快門速度調至30秒以上時,自動切換到B門模式。

B門模式下,快門開放的時間可以是任意長——只要快門釋放按鈕一直是處于按下狀態。當然,此時三腳架和遙控快門的必要性就無需多言了,此外還要注意,相機的電池一定要事先充滿,以免拍攝過程中斷電。一個精確的計時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多數時候,你所需要的曝光時間都不會太長。以下我們就將為你闡釋,如何對快門速度進行設置。

在拍攝運動物體時,你可能習慣于使用相機自帶的“運動”模式,它的確很方便。但是,如果你自行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值和ISO值的話,就能對影像效果有更準確和個人化的控制。

為了更精確地控制曝光時間,可以選擇快門優先模式。撥動相機的控制撥盤,調節快門速度數值。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取景器或者LCD顯示屏可以隨時查看到當前的快門速度數據。

此時,數碼單反相機會根據你所選擇的快門速度,自動設定相匹配的光圈值,以保證正確的曝光。如果你在快門優先模式下配合使用了曝光補償,那么相機將只會改變光圈數值。

如果在當前的快門速度下,你的鏡頭所提供的最大光圈不足以滿足曝光的需要,最后拍出來的照片就可能會欠曝。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相應地提高感光度設置,適當選擇更高的ISO值。

機身震動

在手持拍攝的情況下,快門速度的選擇要非常謹慎。如果快門速度過慢,即使是身體的微小晃動都會造成畫面不實。有一些辦法可以避免或者減輕機震的影響,包括固定鏡頭,以及光學防抖系統等。

每個人對于機震的容忍度都是不同的,但是有一條原則需要記?。喊踩扉T速度是當前所使用鏡頭焦距的倒數。鏡頭焦距越長,為了保證影像清晰所需要的快門速度就越高;所以,50mm鏡頭的安全快門速度是1/50秒,而500mm鏡頭的安全快門速度則為1/500秒。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隨著放大倍率的提高,任何一點微小的移動也會被隨之放大。手持50mm鏡頭拍攝時,稍稍移動位置,視野中的景物不會發生明顯的位移;而如果是手持200mm鏡頭拍攝,景物就會明顯地隨之晃動。

在使用50mm鏡頭拍攝時,機震產生的晃動不會在畫面中產生易于察覺的影響。

在200mm端,機震并沒有增強,但是因為焦距的增加,微小的晃動被相應放大了。

機身搖攝

篇9

剛到現場,我激動的心情無以形容。迎接我們小記者的是一個“春小姐”。聽 “春小姐”的介紹:“快速閱讀分為三個組: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這批參賽者能參加到決賽時很不錯的了。Ta們首先要進入初賽,然后進復賽,再進到決賽。到最后,前三名獲得者要到深圳圖書館參加電視爭霸賽,通過深圳衛視可以直播到Ta們的錄像?!?/p>

我們來到了比賽現場。Ta們在比賽,我們期待著比賽的結果,在這同時,與我們一起等候的有許許多多的不同學校的教師。在Ta們其中的一位老師給做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解說:“快速閱讀主要是經常閱讀??科匠5拈喿x習慣和積累閱讀經驗??焖匍喿x主要是鍛煉平時的閱讀要注意記錄和訓練平時閱讀的速度。”

成績已貼出來,一大群驚慌失措的小學生們瘋狂的跑過來看自己的成績。“自己到底是多少分?得了第幾名?”那種無法形容的緊張心情浮現在Ta們的臉上。當Ta們看完分數,才喘一口輕松的氣。

第一名:濱河小學 六年級 尤心儀 56分

我們忍不住當記者的興奮勁,跑去找第一名“為Ta試問”!“你得到第一名的感受是什么?”“我比較興奮,也比較意外!我真的沒想到自己會考的這么好!”

她興奮的回答道。

……

篇10

關鍵詞:圖像識別;減影法;指針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指針式儀表廣泛存在于現代生產、生活中,如電壓表、電流表、水溫表、水壓表等,在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中,指針式儀表的使用量尤為巨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該類儀表在檢測、使用過程中的自動化讀數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因為在儀表檢測過程中技術人員從事的工作是高重復型、易疲勞的乏味勞動,檢測結果既易受人為因素影響,也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如天氣、環境、人的健康(如視力、視疲勞)狀況,這些主客觀因素對檢測結果必然帶來不可預知的負面效果,即檢測的不確定性程度增加。在儀表的使用過程中,很多時候依賴人員的現場讀數來記錄某個特定的工作狀態,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環境中(如高噪聲、高溫、潮濕、有毒、有異味),不適宜甚至不允許人員進入,這時更需要一種替代人工角色能完成儀表讀數的系統。

基于圖像識別的指針讀數方法,就是以取代人工讀數,實現自動讀數功能為目標,以期達到既準確又高效地實現指針讀數的目的。

1 圖像識別方法介紹

圖像識別是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和其他光學設備結合體,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延伸。圖像識別最大的優點在于處理的顏色、灰度范圍遠比人類視覺的要廣泛得多,識別精度也是人眼所不可企及的范圍。

圖像識別過程包括灰度化圖像、濾波去噪、二值化圖像、圖像增強、圖像分割等技術,實現圖像識別是一項系統工程。

1962年美國學者Paul Hough提出Hough變換[1],Hough變換實現從圖像空間到參數空間的映射關系,為圖像識別開啟智慧之門。2001年JiangLong Zhu利用小波變換對車牌圖像進行識別 [2]。2004年,陶唐飛提出了一種綜合應用邊緣檢測和區域生長方法的圖像分割方法。先對圖像進行邊緣提取,得到邊緣像素點集,然后利用該點集的平均灰度和目標區域的連通性作為生長判決條件,采用區域生長法實現圖像分割[3,4]。

2004年,吉文華等提出了基于區域搜索算法的自動圖像邊緣提取和分割算法[5],并用實驗證明了該算法的優越性能。2006年,唐艷等提出一種基于一邊緣檢測和區域合并的圖像組合分割算法[6],算法是采用某種相似性準則對原始圖像進行檢測,從不同的種子出發可以到達各自區域的邊緣,對這些邊緣加以標注,采用相似性規則合并處里,獲取同質性和連通性俱佳的目標圖像。

華南理工大學何智杰在指針讀數領域提出條件霍夫變換(Constrained Hough Transfer),結合中心投影分析,并通過一種迭代方法,實現刻度識別[7]。南京工業大學戴海港等針對精度等級為0.5級的高精度指針式儀表的判讀[8],提出了一種使用霍夫變換相與減影法結合的指針式儀表自動識別系統。由于運算量的減少,導致速度提升較快,使系統的實時性指標得到大幅度提高,滿足儀表自動判讀的要求,他具有很高的自動判讀精度,符合工業控制的需要。

2 指針圖像識別系統設計

根據指針儀表圖像采集的要求,系統主要包含設備初始化、圖像采集、圖像處理、數據存儲四大部分,其中圖像處理部分是核心,需運用多項圖像處理的技術。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指針儀表圖像識別系統結構圖

系統結構圖中各部分功能設計:

(1)設備初始化:檢測照相機與打印機設備的連接情況,保證設備正常連接,完成接口間的初始化工作;

(2)儀表圖像采集:通過一個聯機控制程序連接圖像采集軟件和數碼相機,該程序可以預覽數碼相機的動態取景內容、控制相機快門的釋放、調整相機的拍攝模式、白平衡、光圈、快門等各種設置;拍攝的照片可以立即通過USB等接口傳入到人像采集軟件,進行編輯處理;

(3)儀表圖像處理:對獲取的圖像進行自動裁剪、縮放處理,得到尺寸要求符合規范的圖像(800×600);能自動完成色彩修正進和行各種顏色方案的調整,包括RGB值調整,亮度與對比度調整,色調與飽和度調整等;依據圖像特有性質,對儀表指針特征進行提取,根據指針偏角和儀表量程得到讀數;

(4)保存圖像及讀數:根據需要把采集的圖像按JPEG文件格式存儲在圖像庫中,處理后得到的讀數同步保存;

四部分緊密結合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能夠快速、高效地實現儀表自動檢測。

3 關鍵技術

3.1 圖像灰度化算法

采集的圖像是24位真彩色圖像,R、G、B分別代表紅、綠、藍三種顏色,分度化就是把三種顏色分量按照一定比例轉換成為灰度值。轉換公式為:I=0.3R+0.596G+O.11B,該方法是早期采用的加權轉換法,其中I作為灰度圖像相應像素點的像素值,I取值范圍為0―255式中的三個系數為經驗值,R、G、B分別為像素的三個分量,紅、綠、藍。

3.2 中值濾波去噪

由于環境、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圖像采集、處理、傳輸過程中會帶來噪聲,為了消除噪聲平滑圖像,人們在空間域、頻率域研究了多種方法,設計出多種線性濾波、非線性濾波器和自適應濾波器,其中在空間域最常見的兩種濾波器是中職濾波和均值濾波,他們有著設計簡單、運算速度快等共同優點。

3.3 圖像二值化

灰度圖像有256個級別,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我們對圖像的灰度級別并不關心,有時候只要能區分黑白兩種色系就能夠解決問題,即明、暗(俗稱黑白)兩種區別色。如何把256級灰度圖像轉變成2種色系的圖像,這一轉換過程我們通稱灰度化。通常我們可以把圖像理解成背景和前景,如把背景區域的像素值設為“1”,把目標區域的像素值設為“0”,反之得到的圖像可以稱之為反白。簡單而言,我們可以把灰度級大于127的像素值設為“1”,其余的統統設為“0”。然后這樣得到的圖像并不是我們需要的圖像,如何合理有效地對這個分界值進行設定,這才是研究圖像二值化技術的關鍵,也成為閥值技術。

為取得好的二值化圖像效果,在閥值分割的算法中不把邊緣區域像素統計進來,使統計結果只反映指針和刻度所在的局部區域的最佳分割閉值。以此局部區域的最佳分割閉值來對整幅圖像進行二值化。采用這種目標區域Otsu法二值化的方法,指針和刻度所在區域就能獲得最佳的二值化效果。方法如下:

設圖象包含L個灰度級(0,1…,L-1),灰度值為i的的象素點數為Ni ,圖象總的象素點數為N=N0+N1+...+N(L-1)?;叶戎禐閕的點的概率為:

P(i)=N(i)/N。

門限t將整幅圖象分為暗區c1和亮區c2兩類,則類間方差σ是t的函數:

σ=a1*a2(u1-u2)^2

Otsu算法的依據就是類間方差最大。

目標區域的確定可以采用窗口像素平均值分割的辦法。步驟如下:

(1)輸入圖像指針,該指針可以訪問到每一個像素,起始點為圖像初點;

(2)用一個窗口(5×5)作為運算模板,該模板根據需要可以調整大??;

(3)對窗口內像素點求像素平均值,該均值作為二值化的依據;

(4)根據經驗值,若某一窗口經過運算的平均值符合設定條件,則把該模板所處位置的像素統統記為“0”值;

(5)重復上述第三、四步驟直至遍歷整個圖像。

3.4 圖像分割

在針對儀表圖像二值化信息進行仔細分析后,發現在拍攝角度相對穩定,環境變化影響程度低的情況下,每次得到的二值化圖像差異很小,變化的是指針,不變的是表盤?;趦x表圖像變化很微弱的實際情況,最后選用運算速度極快的減影法來獲取目標圖像。

減影法[8]提取指針。根據圖像動靜態特性,選取兩幅圖像進行異或操作,動態變化的是指針,不同時刻采集的圖像指針不同,即減影法操作得到的值記為1(指針),相對靜態不變的是表盤圖像,即減影法操作中為相同的部分記為0(即表盤),圖2所示圖像為0刻度指針圖像與待識別指針運算結果,這兩根指針夾角的大小就是待識別指針偏離零刻度指針的角度大小。

圖2 減差影處理后存在二值圖像(為便于觀察作反色處理) 右圖為去干擾圖像

4 改進的快速指針讀數方法

經過圖像分割,獲得指針偏轉圖像(如圖3所示),接下來只需要處理指針具體偏轉角度。

圖3坐標變換示意圖

把指針的偏轉角轉化為對應的讀數。為獲得偏轉角度,根據指針的直線特性如圖3所示,為高度為height,寬度為width的圖像,經減影法處理后得到的示意圖。此時表盤上有兩根指針,分別為零刻度指針和待識別讀數指針。指針讀數識別過程如下:

(1)獲得指針的某一個像素。初始化圖像的所有點,設為未訪問(即可訪問)。用一根高度為height/2的線去掃描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可以分別找到兩根指針的其中一個點,并設置改點已訪問(即下次不需要再訪問,用于防止較大的噪聲);

(2)找到直線更多的像素(如40個像素)。考慮到噪聲影響,用步驟1中的像素作為出發點,分別向上、下兩個方向生成兩段線段,各像素設置訪問標志,并記下個像素的坐標值(x,y),和像素總個數。

(3)求出指針的直線方程式。根據兩個方向上最后找到的像素點,如零刻度指針上的兩個像素坐標(x1,y1),(x2,y2),分別代入直線方程y=kx+b,即得到如下兩個方程式:

y1=k1x1+b1 (1)

y2=k1x2+b1 (2)

求解公式(1),(2)聯立方程,可求出

k1=(y1-y2)/(x1-x2) (3)

b1=y1-x1*(y1-y2)/(x1-x2) (4)

即求出零刻度指針直線方程為:

y1=k1x+b1 (5)

同理可以求出待識別指針方程:

y2=k2x+b2 (6)

由公式5,6聯立方程,可求出兩根指針線的交點坐標(x0,y0),如圖2所示中的延長線交點,y0可能會落在圖像區域意外,即大于height值。為簡化圖像識別難度,在儀表圖像采集時盡量保證圖像表盤的半程值位于垂直中線位置,即交點坐標的橫坐標x值應為width/2(即圖像的一般寬度)。實驗中,初始采集階段成為系統學習階段,如果求解的x值偏離3個像素以上,即|x0-width/2|≥3,則反饋信息為:圖像采集時未對準中間刻度值,要求校正,請調整后重新采集。

(4)坐標變換。以上3步都符合要求和,把交點坐標(x0,y0)設置為新的原點,此時原來的點坐標(x1,y1),(x2,y2),經轉換后為(x1-x0,y0-y1),(x2-x0,y0-y2)。

(5)分別求出圖3中所示的兩個內角的弧度,即θ、β的值。設(x1,y1)為遠端點,則

tgθ=|(x1-x0)|/(y0-y1) (7)

所以有

θ=arctg|(x1-x0)|/(y0-y1) (8)

同理可以求出β值,求β時用實際運算值參與運算,不需要求絕對值。

(6)計算指針讀數。設儀表半程值為V,則讀數為:(1+β/θ)V。當β為正值時,表示待識別指針位于標的右半區(如圖3中所示),所以實際值大于V,當β為負值時,表示待識別指針位于標的左半區,識別的讀數值小于V。

該算法速度快、識別率高,與曲線擬合、模式匹配等算法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5 結束語

通過大量試驗證明,該算法速度快、效率高,正確識別有效率在99%以上。實踐中也發現,由于環境等因素影響,有時會產生誤差,最主要的誤差來源是算法中要求待識別儀表半程刻度需垂直于圖像中央,這時效果最佳,誤差最小。后期將通過智能處理來克服對硬性條件的依賴。

參考文獻:

[1]劉義生.基于立體視覺的汽車儀表檢測系統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24-30.

[2]趙春江.C#數字圖像處理算法經典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220-221.

[3]陶唐飛,韓崇昭,代雪峰等.綜合邊緣檢測和區域生長的紅外圖像分割方法[J].光電工程,2004,31(10):50-52,68.

[4]單麗杰,劉鐵軍,朱丹等.一種新的結合區域與邊緣特征的目標提取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21):98-99,103.

[5]吉文華,于慧敏.基于任意種子區域搜尋的自動圖像邊緣提取和分割算法[J].電視技術,2004(10):16-17,36.

[6]唐艷,李禹.基于MSP-ROA邊緣檢測和區域合并的圖像組合分割方法[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6(3):108-110.

[7]何智杰,張彬,金連文.高精度指針儀表自動讀數識別方法[J].計算機輔助工程,2006,15(3):9-12.

[8]戴海港,宮寧生,郇洪江.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高精度儀表的自動判讀[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0,37(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