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黑板報范文
時間:2023-04-06 21:32: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食品安全黑板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領導重視,措施有力。
我校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學校領導、班主任、教師都具有很強的安全意識。形成了學校校長直接抓,部門負責人具體抓,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各項安全制度,實施扎實到位。
1、堅持以班主任為安全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負責本班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堅持長期領導、教師值周制度,發現校園中存在的及不可預見的安全隱患,做到對突發事件的早匯報、早處理。
2、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定期與不定期自查機制。即重大節日、長期放假必查,陰雨天氣、發現隱患自查。
3、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4、班主任每季度上交安全工作小結至學校安全領導小組。
三、緊把安全教育關
我校始終堅持把安全宣傳作為工作的支點,開展豐富多采的安全教育活動,將“安全”二字印在學生心中。
1、今年3月25日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我校組織學生進行《安全常識測試》,完成應急疏散演練一次,各班召開“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安全主題班會并上交教案12份,小學語文教研組出安全黑板報一期。
2、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檢查,并對學生強化夏季安全教育,如:交通、飲食、溺水等。派出所協助組織“消防緊急疏散演練”,用時1分17秒。
3、六月是“安全生產月”,學校按照上級要求開展相應活動。懸掛橫幅一幅,出“強化安全基礎 推動安全發展”主題黑板報一期。校安全領導小組對學校消防設施進行安全檢查。6月19日,全校師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法制副校長劉世鳳做活動總結。
四、強化安全檢查,及時整治整改。
1、加強學生校紀、校規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全面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德育處多次利用晨會、班會、班主任會、黑板報進行各有側重點的法制觀念,安全知識教育。
2、開展常規檢查。本學期開學以后,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之一,積極配合派出所對消防、用電等設施進行檢查。上半年對微機室、實驗室、圍墻、廁所、工地(學生宿舍、風雨活動室)等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同時,加強對校園周邊的綜合整治。對存在的隱患及時向上級反映,及時整改。
五、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1、社會育人環境存在不利于師生安全的因素。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對師生安全的影響還比較大,試圖干擾學校及學生的人員還存在,社會上的網吧、臺球、游戲室對學生的影響還非常大,學校周邊的飲食攤和食品店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2、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大。學生在家庭中往往受保護較多,而缺乏生活經驗。學生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多數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以人為本”為基本理念,以素質教育為基本導向,著眼學生全面而有特色發展,通過創新學校德育、完善學校體育藝術設施設備、落實體育藝術等素質類課程、深化“兩體一藝”工作、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建設系列化體藝特色學校等途徑,切實提高全市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
二、工作目標
到2015年,所有的縣(市、區)全部建成省級課外文體活動示范區;所有中小學音體美課程按規定開足開齊;中小學音體美場館面積和器材配備配置達標率、音體美專任教師總數比等指標達到省中上水平;全市所有的中小學均進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體系,全省大一學生體質狀況監測按生源地統計平均值達到省平均以上。
三、主要工作
“百萬學生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時間為四年,實現以上目標,主要工作有:
(一)深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確立德育首位理念,深化和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構筑好一條“底線”,切實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實施好三項制度:完善德育導師制、家長制和校園懇談制。強化三大教育:開展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做個守紀的人;開展傳統美德教育,培養學生做個儒雅的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做個健康的人。打造三大特色活動:廉政文化進校園、經典誦讀活動、成人宣誓活動。著力推進四德培養:“仁、義、禮、信”等四德養成。開展“四無校園”建設:無涉毒、無、無違法、無嚴重違紀。達成“五項要求”:細(耐心細致,春風化雨)、小(從小入手,以小見大)、實(腳踏實地,力求實效)、特(結合實際,注重特色)、親(和諧相處,親如一家),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感悟、熏陶,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規范。
(二)加快推進和深化省級課外文體活動示范區建設。天臺、仙居縣在2012年要爭創省級課外活動示范區,并實現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其他已是省級課外文體活動示范區的縣(市、區)要深化建設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拓展學校創建覆蓋面,豐富活動內容,增加活動時間,完善工作機制,培育活動特色,使所有的學校都根據示范區的要求全面開展課外文體活動。
(三)切實加強學校音體美場(館)建設。完小以上學校都要建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至少建有2個以上籃球場地、5片以上乒乓場地和100米跑道,中心校和初中要建有250米以上的運動場,今后四年,力爭全市中小學體育場館面積達標率分別達到83%和68%、86%和75%、92%和83%、95%和88%。
(四)加快學校音體美器材的配置步伐。各地各學校要開展全面普查,進一步梳理和摸清學校器材配置情況,按照學校教學儀器配置二類標準的要求,列出未達標學校的名稱和缺配項目,盤活現有存量,加大經費投入,加快音體美器材的配置與更新。進一步明確責任,在強化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責任的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學校的責任,克服學校在音體美設施設備配置上的“等、靠、要”思想,發揮學校主觀能動作用,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多途徑多形式加快學校音體美設施設備的配置。今后四年全市中小學體育器材配置率要分別達到90%和85%、93%和88%、95%和92%、97%和95%;音樂器材配置達標率要分別達到88%和80%、91%和85%、94%和91%、96%和93%;美術器材達標率要分別達到88%和80%、92%和85%、95%和90%、97%和93%。
(五)開足開齊音體美課程。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音體美課程。任何學校任何學科都不得擠占音體美等素質類課程,即使師資和場地不足,也要通過教師跨年級兼課、上活動課等方式,堅持將課先開出來,再逐步提高質量。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課程開設情況的監控與檢查,督促學校按規定開設課程。要加強課程開設的社會監督,所有學校的課程表要在校園網和當地教育信息網上公示,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政府督導部門要開展經常性的專項督查,加強對學校課程開設的督導,并將督查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告。
(六)切實加強音體美等素質類課程教師的配備。各地要加快音體美等素質類課程專任教師的配備,每年要劃出專門進人計劃,專項用于素質類課程特別是音體美教師的招聘。在當前音體美教師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各地新增進人計劃要優先用于音體美教師配置,以改變我市音體美教師配置嚴重不足、教師學科結構嚴重不合理的狀況,到2015年,各地所有學校都要按規定配足配齊音體美教師,全市中小學音體美專任教師總數比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七)進一步深化“兩體一藝”和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兩體一藝”和大課間活動作為提高學生體藝素養、增強學生體質的基本載體,要進一步加快步伐,今年內全市所有中小學都要因地制宜,全面實施“兩體一藝”工程和大課間活動。開展“兩體一藝”和大課間活動達標學校建設,一所學校一所學校推進,一所學校一所學校驗收,爭取在四年內所有學校都成為達標學校。要開展學生“兩體一藝”的認定工作,學校對學生形成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要進行逐一認定,使學生的“兩體一藝”特長項目真正落到實處。
(八)開展“每天長跑一千米,健康快樂每一天”的學生長跑活動。從今年春季開始,在正常開展“兩體一藝”和大課間活動的基礎上,各學校要利用晨練、課外活動、晚鍛練等時間組織學生或集中或分散開展長跑活動,堅持每一天跑步一千米以上,以此改善學生肺活量,增強學生體能,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九)開展體藝特色系列學校建設。積極開展體藝特色學校建設,鼓勵學校有特色發展,使更多的學校建成體藝特色學校,在此基礎上,以“以一帶三”的模式,建設系列體藝特色學校,即縣(市、區)范圍內,一所體藝特色學校往下帶動三所同一項目的體藝特色學校,形成“一高(中)三初(中)九小(學)”寶塔型的體藝特色系列學校。同一項目的系列特色學校在招生銜接、專業教師、訓練和設施設備使用等方面可以統籌調配和使用,以做強做優體藝特色項目。加強對體藝特色學校的管理,從2012年開始,對市級體藝特色實施動態管理,五年一個周期,命名滿五年的體藝特色學校要接受命名單位的復檢,對復檢不合格的學校取消市特色學校稱號,以促進學校持之以恒地做強體藝特色項目,持久地保持辦學特色。
(十)全面開展科學飲食專項教育活動。以科學飲食進學校、進課堂、進家庭等“三進”活動為載體,全面開展科學飲食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的飲食習慣,各學校可以通過編制校本教材、有機穿插實踐課程、結合相關學科和主題教育活動等途徑在課堂內開展教育。通過學校的各種方式和途徑,宣傳普及食品安全、合理飲食、科學飲食、文明飲食等知識,營造濃厚的飲食教育氛圍。要讓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飲食方面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方式走進千家萬戶。各學校要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即每學期舉辦一次食品安全知識講座;每學年組織一次“食品安全帶回家”活動;每個學生圍繞食品安全給親友寫一封信;學校食堂設立一塊食品安全提示牌;每班每學期出一期食品安全黑板報。
(十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體系建設,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設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中心,辦好網上心理咨詢室。中心校以上學校要實現“五個一”:“一節課”,每個月開設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或輔導講座;“一個室”,建好一個心理咨詢室;“一名師”,配上一名心理咨詢師;“一個網”,學校要建設網上心理咨詢室;“一項制度”,學校建立心理健康有偏差或預兆學生“一對一”幫扶和指導制度。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所有學校都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或輔導講座,畢業班要定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自我調理活動。
(十二)開展“百個學生素質提升實踐基地”建設。到2015年,每個縣(市、區)都要建成一個集德育、體驗與實踐、探究與創新、個性發展與特長發揮、服務與經濟等功能于一身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廣泛開展生活和生存教育、勞動和生產技術教育、科普和創新教育、國防軍事教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教育。各地的群藝館、青少年宮、體育場館等每年都應安排一定的時間和項目免費為學生提供體藝素質訓練服務。各地的科技館、博物館、展覽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應免費接納學生參觀和實踐,民營場館也應該對學生實行半價甚至免費。各地政府要統籌各種資源,為百萬學生素質提升提供多形式的服務,力爭到2015年,全市形成一百個以上的各種類型的學生素質提升實踐基地。
四、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認識,切實將基礎教育納入到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音體美等是學生的基本素養,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內容,與語數外等課程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切不可輕視甚至忽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要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進一步重視學校的音體美等素質類教育工作,更新教育理念,著力推進素質教育,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開足開齊音體美等素質類課程,全面推進“兩體一藝”工作,全面培養學生的體藝和人文素養,增強學生全面素質。各地要根據本實施方案,結合本地本校的實際,制訂出四年行動計劃。
(二)要強化設施設備和師資保障。各地要加大對學校音體美等設施設備投入和師資配備的力度。對設施設備的改善和教師的配備,要逐一梳理出未達標學校和缺配的設備名稱和項目,制訂出具體的配備計劃。各地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音體美設備配置投入的力度,有條件的縣(市、區)要設立專項經費。各地教育部門要從有限的教育經費中每年都要安排專項,用于音體美等設施設備的配置與更新,教育裝備的專項資金要重點用于音體美設施設備的配置,力爭在三年內使所有學校的體音美設施設備和教師配備達到規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