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3-17 17:3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道戰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暑假里,我在電腦上再一次觀看了激動人心的、著名歷史影片——《地道戰》。看完以后,心里有一種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感覺,既對日本鬼子的殘暴感到無比憎恨,又為冀中人民的機智勇敢感到無比驕傲。
1942—1944年間,一群喪盡天良的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頻繁進行大規模的掃蕩,冀中人民團結一心,利用地道戰一次又一次擊退日寇。面對敵人“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冀中人民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利用智慧、勇氣和力量,建立了蜿蜒曲折、機關重重的地下長城,把鬼子打得聞風喪膽、落花流水。
條條地道,場場戰斗,時而讓人緊張萬分,時而讓人拍手叫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戰士們用墻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讓鬼子們摸不著頭腦,在村子里東奔西跑,抱頭鼠竄。神秘的地道里埋伏著神出鬼沒的游擊隊戰士,他們雖然沒有先進的武器,但有最聰明的“土”辦法——地道戰,有最強大的后備軍——老百姓。他們之所以能贏得勝利,靠的是中國正義的力量,靠的是他們機智的頭腦,靠的是人民堅定的支持。
地道戰的故事告訴我們: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任何想侵略別人的圖謀注定是要失敗的;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形成戰勝敵人的強大力量;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利用我們的優勢,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想方設法戰勝敵人,保護自己。我們學生應該從小樹立正義感,敢于與壞人壞事作斗爭;團結同學,學會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刻苦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將來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篇2
“地道戰,嘿,地道戰……”每當這首歌縈繞在我耳旁,便就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使我不由分說地抬起頭,望著屏幕,久久不能釋懷。心中涌出一份沖動、一絲緬懷、一抹痛恨、一縷埋藏于心底的愛國之情。日本給中國帶來的傷痛我們是永遠難以忘卻的,也是不能忘卻的。1945年8月15日,這是一個改變中國悲痛命運的日子,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了戰爭結束了戰爭的局面。
地道戰更是的一個突破。移動、躲藏、攻擊,傳遞信息都很便捷,使敵人摸不著頭腦,疑心重重,就如玩心理游戲般,把敵人玩得團團轉。這實在不得不欽佩那時的中國人,創造出這么令人為之感嘆的地道,真可謂是中國英雄兒女智慧的結晶啊!他們面對毫無人性的日本鬼子的攻擊,卻一次一次,又一次堅強地堅持下來。而支持他們的則是他們胸口的一把熊熊大火,一份愛國的情感,把國家的榮譽放在了個人的利益之上,不畏懼死亡,堅持到最后一刻,有的則死在了戰場,但他們明白: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初二:妍妍
篇3
《小兵張嘎》寫的是在抗日時期鬼不靈的一個小八路,名叫張嘎,在一次鬼子掃蕩中,奶奶犧牲了。于是,嘎子加入了區隊,成為了一個八路。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兵張嗄觀后感600字,供大家參考。
小兵張嗄觀后感600字1嗨!終于放假了,緊張了四個月的大腦終于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了。在這個暑假中,我是上午寫作業,下午出去玩。怎么樣,安排得不錯吧。當就快到八月時,作業也要寫完了,沒什么意思,于是我便打開了電視機,可那天沒有什么好看的電視。剛要關時,我看見了一則電視節目預告,上面寫著電視劇《小兵張嘎》今晚湖南衛視黃金時段隆重推出,于是我便希望時間加快,趕快到晚上。由于心情的迫不及待,我在晚7∶00就打開了電視機,這時幾乎所有的電視頻道都在轉播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于是我便調到視頻點播頻道,盡情享受著動畫片的樂趣……
呀!不好了!都7∶50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把抄起遙控,撥到湖南衛視。噓,剛剛好,片頭曲剛結束。于是我便有滋有味的看了起來。在那個時候,我每天集集不落。吃完晚飯開電視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也許已經形成條件性反射了吧。
《小兵張嘎》講的是一位小八路抗日的事情,主要講了嘎子的奶奶被日本人殺害后,由于嘎子的父母都已在抗日時已為國捐軀,所以嘎子成了孤兒,但是嘎子在安葬了他的奶奶后便一心想投身于八路。把可恨、可惡、可殺的日本鬼子趕回東洋老家。
在嘎子投身革命后,白洋淀區隊收留了他。并且給他做了一把木頭的手簡直和真的一模一樣。他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護特派員并順利將藥品接到。在這期間,嘎子不畏艱辛、不怕敵人,多次從鬼子司令部逃脫。并且識破鬼子派的假特派員和奸細而順利完成任務且活捉侵略白洋淀的鬼子首領并繳獲手一把,機槍一挺,為奶奶報仇的事情。
整部電視連續劇都在表現著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艱苦樸素以及痛恨敵人的思想感情。
在我看完這部電視劇時,被嘎子那種敢于同鬼子斗智斗勇,堅強不屈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于是,我便想到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55年以來,我國的軍事科技化水平在不斷地提高,現在我國已經擁有世界上許多先進的武器。所以現在別的國家就不敢隨便地侵略我國。但是現在國內的社會競爭這么強,使我們這一代有了強烈的競爭感,也使我更深一層的理解到了“沒有知識就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的含義。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努力學習。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戰勝生活道路上那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小兵張嗄觀后感600字2有一部電一影,感人之肺腑,是每個人永遠都不可能忘記的,那就是發生在時期的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題記
我十分喜歡看有關的電一影,如:《閃閃的紅星》、《地道戰》、《地雷戰》、《亮劍》……其中我最喜歡的、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電一影《小兵張嘎》了。在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動畫片后,我受益匪淺,主人公嘎子機靈、勇敢、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讓我敬佩。
《小兵張嘎》主要講述了在時期,白羊淀的一個小村莊里,生活著一個名叫張嘎的小男孩,他天生聰明,機智,非常崇拜八路軍,同樣八路軍也很喜歡他。在一次鬼子掃蕩中,嘎子的奶奶為了保護嘎子不被鬼子的子彈打中,冒死替嘎子擋住了子彈。嘎子最親、最愛的奶奶犧牲了,嘎子非常的傷心,他狠透了日本鬼子,為了給奶奶報仇,他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查員,和八路軍戰士一起用盡心機和鬼子周旋,最終獲勝的故事。
《小兵張嘎》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鬼子來到嘎子住的村子里找八路軍老鐘叔,一個漢奸說八路老鐘叔就是到嘎子家旁邊消失了,然后就問嘎子,“八路是不是就在你家”,嘎子死活不肯說,就在那個漢奸逼他說的時候,嘎子機靈的說“我還看見八路在你家旁邊消失了呢”,窮兇極惡的鬼子正要嚴刑拷打嘎子的時候,老鐘叔站了出來,鬼子要帶走老鐘叔時,嘎子咬了一口鬼子軍官,鬼子軍官惱羞成怒,要打死嘎子,正要開槍的時候,嘎子的奶奶跑了出來,替嘎子擋住了子彈,當然,嘎子的奶奶犧牲了。嘎子哭著喊著叫奶奶,這聲音深深的揪住了我的心,這不光是嘎子奶奶被打死了,還有嘎子濃濃的愛啊!
這件事情的發生使嘎子更痛恨日本鬼子,為了報仇,嘎子偷偷溜進鬼子司令部,看見兩個人要坐車,便想辦法把輪胎扎爆,又把圖釘放到了車座上,鬼子剛一坐上車,便疼的哇哇大叫,試問,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做出這么偉大的舉動,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而我們這一代人,則是一溫一室里的花朵,家人倍感呵護,吃的、用的、玩的因有盡有,受不了半點委屈,每個人都很自私,凡事先想到自己,我們的一舉一動和嘎子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試想,如果我們出生在嘎子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我們能像嘎子一樣嗎?……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國家落后是多么的可怕,要是當時我們的國家夠強大、夠先進、有夠多的槍支彈藥,還怕日本鬼子的欺辱嗎?我決心以嘎子為榜樣,好好學一習一文化知識,為祖國的建設增磚添瓦,為祖國的強大、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雖然我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聚沙可以成塔。
小兵張嗄觀后感600字3暑假里我看了一些很有意義的電一影,其中最讓我感動佩服的就是電一影(小兵張嘎)。
這部影片描述的是時期游擊隊斗爭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名叫張嘎,他聰明勇敢,被游擊隊昵稱為“嘎小子”。嘎子從小沒爹沒娘,與奶奶相依為命。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救了八路軍地區隊的偵察排長老鐘叔,并把他帶回家養傷。奶奶為掩護老鐘叔被鬼子打死,老鐘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決心報仇。他在尋找地區部隊的路上,誤把游擊隊偵察員羅金保當作漢奸,想赤手空拳去奪“敵人”的槍。他的勇敢機智受到羅金保的賞識,從此,他成了地區小隊的一名小兵。
后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機警地繳了一只真正的手槍。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竟然動了“嘎氣”,悄悄地將槍藏在大楊樹上。為此,他受到了批評并關了禁閉。經區長的教育,嘎子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有一次他受傷在老鄉家里休養時,得知游擊隊攻打敵人的崗樓,就偷偷地跑去參戰,不幸被敵人抓住。在兇狠的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并在戰斗中逃了出來,配合游擊隊擊毀崗樓,救出了老鐘叔。戰斗勝利后,區隊長把他上繳的真槍獎勵給他,他終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影片結束后,我真想沖到銀幕里向嘎子致敬!
電一影,我感觸很深。在艱苦的戰爭時期,嘎子經受磨練,不斷地成長。他愛憎分明,是愛部隊,愛奶奶,恨日本侵略軍,恨漢奸的少年。他因為太嘎,所以淘氣,但犯了錯誤,能勇敢承認,在敵人的利誘下沒有妥協,在敵人的威一逼一下沒有畏懼,他是一個真正的小英雄!和嘎子相比,我真是慚愧萬分。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困難和挫折還有。我們這些獨生子女應該如何去面對呢?只有像嘎子一樣,機智勇敢,勇于挑戰困難,戰勝挫折,不斷努力,從一點一滴做起,才能變逆境為順境,做生活的強者。做祖國的有用之才。
嘎子,我心中的小英雄,你將永遠激勵我不斷前進,不斷成長!
小兵張嗄觀后感600字4我喜歡看一些抗日影片,如《閃閃的紅星》、《地道戰》、《地雷戰》、《亮劍》、《小兵張嘎》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兵張嘎》,尤其是里邊的主人公——張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期中,我上網又觀看了一遍,我深深地被嘎子的機智和勇敢所吸引,被嘎子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動。
《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替奶奶報仇、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的故事。
真是聞名如見其人!影片中的嘎子是多么可愛呀!“嘎”氣十足!在路上,他誤把羅金保當漢奸,雖然鬧出了笑話,但顯示了他的執著!與胖墩打架,犯了錯誤,羅隊長關他禁閉,只要他承認錯誤即可,可是嘎子拗著頭就是不說話。多可愛的嘎子!看到這里,我不禁為他鼓掌!
嘎子又是多么機智勇敢啊!他和胖墩,樂樂等結成了兒童團,他們與日本人斗志斗勇。在一次戰斗中,嘎子的一奶一奶一犧牲了,這使嘎子更加痛恨日本鬼子。為了報仇,嘎子偷偷地溜進鬼子司令部,看見有日本人要騎摩托車走,他就找來兩個釘子,將摩托車的輪胎給放了氣,又將兩個釘子放進了鬼子的車座上,那幾個日本人沒注意,坐在了釘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車子沒開多遠就翻了。看到這兒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為嘎子的機靈感到高興。嘎子在鬼子司令部左跑右拐,一會兒爬到樹上,一會鉆在車底下,探出了白洋淀的內奸,搞的鬼子司令部雞犬不寧。嘎子真勇敢!
在《小兵張嘎》這部影片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兇殘,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橫行霸道。在他們的槍口下,多少老百姓被無辜殺害,這些日本鬼子真是可恨至極!
當看到八路特派員被鬼子抓住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兩眼緊緊地盯著銀屏。殘暴的鬼子嚴刑拷打特派員。特派員寧死不屈,最后被鬼子迫害致死,光榮犧牲了。我的心情頓時變得很沉重: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一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練好本領。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處處以嘎子為榜樣,從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豐富的養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小兵張嗄觀后感600字5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后,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張嘎那個時代是多么艱苦啊!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而且連學習的地方都沒有,日本鬼子一來就到處找地方躲起來。等鬼子走了才能繼續學習。如今,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安安心心的聽老師講課。上學、放學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騎車接送。條件優越了,可是我們都要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了。
張嘎住的是茅草房。夏天來了,張嘎就和小伙伴們下河洗澡,在樹蔭下乘涼。到了冬天,茅草房里到處都透著風,寒風吹來,猶如刀子劃在身上一樣痛。而如今我們住在樓房里,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想想我們在這么好的條件下成長,我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張嘎雖然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成長,但是他依然無比快樂、堅強、勇敢。
有一次,鬼子抓住張嘎和很多小伙伴,要舉行爬樹比賽,看誰爬的最高。但是,爬的最高也不放人。張嘎爬的最高,他看到樹下正好有戶房子,張嘎就從房頂上逃走了。
后來,鬼子把全村人都抓了起來,張嘎眼睜睜地看著鬼子把奶奶殺死了,嘎子悲痛欲絕,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奶奶報仇!
篇4
當今高校德育脫離了生活。具體說來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德育工作中,有些教師把它封閉在課堂之中、課本之中。這樣德育的過程就成了知識傳授的過程,高尚的道德就成了邏輯嚴密的道德條目,德育工作也就脫離了大學生的生活成為與生活疏離的“科學化”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德育的榜樣遠離學生的生活。比如,現在高校還主要把劉胡蘭、、等英雄人物作為學習的榜樣。但是,這些英雄人物距離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很遙遠,很難融入學生的日常行為實踐。然而,優秀的影視作品有許多來源于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取材于大學生自身的故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些作品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向人們昭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播放這些影視作品,讓大學生感受到道德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道德最終是要付諸于實踐,轉化成我們切實的行動的。比如,在播放電影《十七歲的單車》時,引發了他們對現實道德問題的思考,在播放微電影《歸鄉》時,他們認識到偉大人物的平凡,平凡人物的偉大。
在傳統的高校德育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教師處于中心地位,學生處于從屬的地位;教師是道德中的權威,學生只是道德的容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無條件的接受、服從教師的觀點。因此,在德育過程中,學生無主動性可言。但是,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必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外在的道德規范成為內在的道德要求。如今,高校大學生多為“90后”,“90后”有不同于“80后”的新特點。他們既具有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的特點,同時又是個性張揚,樂于表現,喜歡接觸新事物,勇于發出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聲音的一代。他們不僅對影視不陌生,甚至還把影視作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因此,我們把影視作品引入德育中,符合“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激發了他們對德育的興趣,促使他們在欣賞影視作品時主動對道德問題進行思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大學生對于教師播放影視作品持有很高的熱情,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看待,把它看成教學的一部分。有些學生更關注的是影視作品里的明星,關注其趣味性,只是把它當成德育教育的一個調劑品。甚至有些教師把播放影視作品當成填補課時空白的方法,從而消弱影視作品的教育性。這樣就違背了把影視引入高校德育的初衷,使放映影視作品成為枯燥的德育教育中的一種休閑方式。把影視資料引入到高校德育中會為高校德育工作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還要注意到影視輔助教學中的問題,以確保它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一)在影視作品選擇上,注意教育性與娛樂性的統一
德育目標是指通過德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品德達到預期目的。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它不僅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還對整個德育工作起著統領全局的作用。因此,作為德育教學素材的影視作品要緊緊圍繞著這一中心進行選擇,才能達到預期的德育目標。首先,我們選取的影視作品必須是積極向上的。現在影視作品的題材非常豐富,按類型分有愛情、動作、倫理、戰爭、歷史、紀錄、科幻、驚悚、喜劇、動畫和古裝等,按影視作品的制作地又分為大陸、香港、歐美等。而且,在香港以及西方國家還把影視作品劃分為不同級別,例如,在香港分為第Ⅰ級、第Ⅱ級、第ⅡB級、第Ⅲ級。因此,教師在選擇影視作品時,要圍繞德育目標審慎選擇,避免使用那些言語粗俗、充斥著暴力兇殺的作品,避免頹廢、消極、負面的東西影響學生。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不僅應該具有曲折的情節和唯美的畫面、配樂,還應該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反思。其次,影視作品的選擇應該具有針對性。這個針對性一方面是針對德育的教育內容而言的,我們不能為了迎合學生們的興趣牽強附會,放映與教育內容不相關的影視作品;另一方面是指針對大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而言的,我們要播放一些與大學生的年齡特征相契合的,大學生容易理解的影視作品,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實現教育性與娛樂性的統一。
(二)在影視資料放映過程中,要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
雖然大多數大學生已經成年,但是他們生活閱歷還不夠豐富、思想理論還不成熟,不能自然地把影視資料與個體的道德水平提高、道德修養聯系在一起,理解影視資料背后的教育意義。因此,當有些高校教師在單純的放映影視資料時,學生更多的是看影視資料中的熱鬧。以《建黨偉業》為例,有些學生欣賞完影片,談論更多的是有哪些明星參演,他們表現如何,缺乏對影片深層次的思考。實際上,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與大學生自身的品德修養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密不可分的整體。因此,高校老師應該把播放影視作品與分析講解相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其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具體說來,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播放影視作品前,高校教師要經過精心設計。影視資料只有經過教師精心的設計之后,才會成為真正的高校的德育素材。第一,對影視作品進行剪輯。現在的影視作品時間都比較長,而且與德育相關的內容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在使用影視資料之前,要根據高校的德育目標進行剪輯,以免影視資料中的其他內容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德育的效果。第二,設計影視資料播放的時機、場合。如果放映時機、場合得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們可以在學期開始、中間,學生時間比較充裕時放映,這既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種調劑,同時還可以為我們個體道德修養提供指導;當學生遇到相應的道德困惑不知如何抉擇時,引導他們通過影視資料尋找答案。2.影視資料的播放要與教師的引導相結合。部分高校教師沒有理解影視資料在德育中的作用,認為只要使用了影視資料,就是進行了德育的創新。因而在教育中沒有注意把與影視資料與教學內容充分整合,過分依賴影視資料,不重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在德育過程中,教師只是放映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這樣就難以發揮影視資料的功能。因此,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引領者,要對影視資料進行必要的講解,使學生加深對影視作品的認識。在播放前,教師可以圍繞德育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促使他們邊觀看邊思考;在播放后組織、引導學生展開辯論或討論,最后作出必要的總結。另一方面,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不同階段,它們是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的。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影視資料給我們提供的就是一種感性認識,它可以將使抽象的德育理論生動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將社會的道德要求具體化、生活化,便于學生們應用。但是感性認識還要上升到理性認識。因為教師的講解可以促進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教師的指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