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師表范文

時間:2023-03-15 04:1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后出師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

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挤遣蛔韵б玻?/p>

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

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

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

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

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于

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

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

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

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

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

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

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

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敽我詧D敵:此臣

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

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后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篇2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八月,岳飛攻打金兵,路過南陽,拜謁武侯祠。岳飛一方面緬懷諸葛亮的功績,一方面想起自己的“還我河山”重任,一夜未眠。清晨,在武侯祠祠內道士索取墨寶得請求下,手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與《后出師表》,更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飛并識?!?/p>

細看岳飛手書的《前出師表》與《后出師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前半篇書法工整,字跡容易辨識;后半篇則顯行云流水、氣勢磅,字體不容易辨識。景區講解員說明此乃岳飛書寫過半后,有了自比諸葛亮的感懷,以至于情緒激動,盡露于筆間,岳飛當時的豪情可見一斑。諸葛亮與岳飛都是我所尊敬的歷史人物,不難理解當時岳飛的心情。不過,當下細看岳飛磅書法石刻,我倒有了另一個與講解員不一樣的感悟,可供高階經理人參考。

以今觀古,諸葛亮與岳飛都可算是當時的頂尖職業經理人,我個人甚至推崇諸葛亮是歷史上職業經理人的楷模。岳飛夜宿武侯祠時的感觸,想必同感于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北伐未成”,而以至于情緒激動,難以自己。但岳飛前后出師表的手書,由工整到氣勢磅,似乎也提前投射了他四年后被宋高宗賜死的結局。岳飛十九歲從軍,一路歷經“從九品承信郎”“知州”“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夜宿武侯祠時,已是“正二品太尉”,手握南宋重大兵權。前后出師表手書開始的工整,不知是否可反映仕途前半場尚未居高位的謹慎拿捏?而手書后段的磅書法,可否反映岳飛居高位后,不顧一切,全力追求北伐成功的縮影? 只可惜,岳飛的“不顧一切”,其中包括了“迎回徽欽二帝”,此與宋高宗的目標產生沖突,而使岳飛以悲劇下場告終。

篇3

關鍵詞:資產負債;日后調整事項;處理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資產負債表日是指會計年度末和會計中期期末。其中,年度資產負債表日是指公歷12月31日;會計中期通常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會計中期期末相應地是指公歷半年末、季末和月末等。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其特點:①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資產負債表日后得以證實的事項;②對按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編制的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

一、所得稅法與會計準則對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規定及原則

1、《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年度終了5個月內,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在調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報表后,如果是在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尚未辦理納稅申報的,應按調整后的會計處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如果是在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已辦理納稅申報的,應重新按調整后的會計處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辦理納稅申報。如果是在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后已匯算清繳的,所涉及的應納所得稅調整,應作為本年度(即財務報告年度或納稅年度的次年)的納稅調整。

2、會計處理上,企業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報表。

二、所得稅法與會計準則在處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不同

從以上新會計準則和企業所得稅法有關規定看,在處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時具有不相同的特征,并最終影響企業所得稅的業務處理。

1、所得稅法與會計準則在是否對資產負責表日后調整事項進行調整所遵循的時間不同。企業主要以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間為依據,而所得稅法主要以納稅年度匯算清繳時間為依據。

2、會計準則要求企業發生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必須在報告年度處理,而所得稅法要求按不同情況對資產負責表日后調整事項做出處理或不做處理。

3、會計準則與所得稅法處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原則不同。會計準則主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而所得稅法是以法律的強制性為原則。

4、會計準則與所得稅法對所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是否計入報告年度(或納稅年度)使用的界限不同。會計準則以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為界限,而所得稅法則以是否完成匯算清繳為界限。

三、舉例說明

新達公司2005年11月30日銷售給海洋公司一批商品,取得收入2,50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率17%),新達公司發出商品后,按正常情況已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2,000萬元,此筆款到年末尚未收到,新達公司按應收賬款年末余額5%計提壞賬準備146.25萬元。第一種情況:2006年2月15日接到海洋公司通知,商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退回;第二種情況:2006年3月20日接到海洋公司通知,商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退回。不考慮其他稅費因素,假定新達公司2006年2月28日完成2005年所得稅匯算清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期為2006年3月31日。

第一種情況:新達公司賬務處理如下(以萬元為單位):

(1)2006年2月15日調整銷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425

貸:應收賬款2925

(2)調整壞賬準備

借:壞賬準備146.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46.25

(3)調整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2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000

(4)調整應繳納的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16.738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16.738

(5)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237.012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37.012

(6)調整盈余公積:

借:盈余公積35.552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5.552

(7)調整報告年度會計報表相應數字

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調整:調減應收賬款(2925-146.25)2778.75萬元;調增庫存商品2000萬元;調減應交所得稅(425+116.738)541.738萬元;調減盈余公積35.552萬元;調減未分配利潤 237.012×(1-15%)=201.46萬元。

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相關項目的調整:調減主營業務收入2500萬元;調減主營業務成本2000萬元;調減管理費用146.25萬元;調減所得稅費用116.738萬元;調減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37.012×10%=23.701萬元;調減提取法定公益金237.012×5%=11.851萬元;調減未分配利潤201.46萬元。

(8)新達公司2006年1月份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應按上述方法調整,按調整后的數字填列。

第二種情況:新達公司賬務處理(1)、(2)、(3)、(5)、(6)同上。

賬務處理(4)調整應繳納的所得稅: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16.738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16.738

(作者單位:河北省衛生廳)

主要參考文獻:

[1]財政部.新《企業會計準則》.2007.1.1.

篇4

1、意思: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

2、出處:《出師表 / 前出師表》兩漢:諸葛亮

3、節選: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就詩的內容而言,杜甫和陸游都對諸葛亮充滿了崇敬,在詩中對他的豐功偉績和高潔品質進行了多方位贊美。

杜甫入蜀后,成都武侯廟、先主祠、夔州八陣圖、白帝城武侯廟、先主廟這些魚諸葛亮有關的地方他都去過,睹物思人,隨處賦詩,創作了大量歌頌諸葛亮的詩歌?!爸T葛大名垂宇宙”,“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保ā对亼压袍E五首》)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的功業和威名,更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傾慕之情。連諸葛廟中的古柏都讓他久久難忘,歌詠再三,“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古柏行》)作者晚年到夔州,看到武侯廟塑像殘缺就給當時的官員遞詩請修,詩人對諸葛亮的感情可謂深矣。

陸游自幼就有收復北方失地大志,深為諸葛亮的奇才和胸襟所打動,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推崇倍至:“少時談舌坐生風,管葛奇才自許同?!保ā端摁~梁驛五鼓起行有感》)“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入蜀后,詩人拜謁諸葛廟,千載而下思其為人,感慨更深:“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壯氣河潼外,雄名管樂間?!保ā陡信f》)甚至認為他是千古奇才,遠超戰功赫赫的管仲:“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倍斔硐肼淇諘r,想起古人的風范,更是感慨萬千:“千秋有管葛,看鏡汗吾顏?!保ā稌兣P》)

杜甫與陸游詩中另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對諸葛亮的功業未就以及自己白首無功而發出的無奈悲嘆。杜甫和陸游都身處國家四分五裂的時代,深切體會到國家的苦難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極度渴望國家的統一和安寧。但他們終其一生都只能看著國家在分裂的戰火中日漸衰落。自己空有報國之志,只能一生沉淪潦倒,宿志難伸,叫詩人怎不痛心疾首。傷心人別有懷抱,看到能大展略才的諸葛亮也終歸壯志落空,更讓詩人情懷悲切:“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保ā妒裣唷罚皦m埃出師表,草棘定軍山。”(《感舊》)杜甫的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真是字字帶血,千百年來令無數英雄扼腕。

杜甫和陸游的諸葛亮詩在內容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他們畢竟是相隔了五個世紀的異代詩人,他們的生活時代和遭遇不盡相同,才情胸襟也有差別,這就決定了他們的詩必然有差異。仔細閱讀他們的詩歌,我們會發現杜甫詩歌對諸葛亮、劉備的君臣魚水關系情有獨鐘,而陸游對此卻不甚注意,在他的詩中多次出現的是“出師表”。緣由何在,答案只能在他們的生平遭遇中去尋找。

杜甫是一個“竊比稷與契”的人物,少年時雄心勃勃,以為取功名如探囊取物:“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可惜的是,以這種幼稚的心態去取功名,即使他有解民倒懸的熱情和才華,也是注定要失敗的。這是他詩人氣質的表現,也是他仕途坎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然他不會在長安十年,四處獻賦投詩卻一無所得。后來他到了肅宗身邊,依然按自己的想法行事,雖然有滿腔的忠誠,但終不為當道所容,這對詩人的打擊是很大的。杜甫的一腔孤憤無處發泄,寄之于詩,就是對劉備、諸葛二人關系的高度傾羨和贊揚?!熬籍敼矟t圣亦同時。”(《諸葛廟》)“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古柏行》)等詩句都是杜甫這種感情的表達。

陸游雖也懷才不遇,但他的境況和杜甫又有所不同。宋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文人地位相對優越,陸游不至象杜甫那樣樣“苦搖求食尾”,皇帝對他的詩才也相當賞識,孝宗還特別召見他。因此,他的郁憤和感慨就比杜甫少一些。由于身處于國家在異族鐵蹄下分裂的特殊時代,陸游的心中時刻牽系的是北方失地的收復。而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在為統一北方而努力,《出師表》中的耿耿忠心感動了后世無數的忠臣烈士。因此,在他的詩中對《出師表》一文再三強調:“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保ā稌鴳崱罚┛梢娫娙藢Υ宋挠∠笾羁?,詩人對國家分裂的難以釋懷也由此可以想見了。

篇6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人們業已高度關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也越來越凸顯出其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中人才培養的地位以及所發揮的作用。無論是地位的凸顯,還是作用的發揮,都離不開我們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給力課堂的構建。我們將如何構建給力課堂呢?結合我自身的教育教學,現拙筆于此,權且拋磚引玉。

一、給力的語文教學課堂,學生必須是自主型的

改革開放數十年,基礎教育撥亂反正,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數十年后,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中的語文教學,為什么會多有微詞與責難呢?那是我們的學生是在接受性地學習語文,使得本應是審美、詩意的、充滿情趣的語文教育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和風采。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后,我們的語文教學在逐步把語文課堂的自交還給學生。在語文教學中,逐漸通過學生主動性的充分發揮,給力語文課堂學習。為了形成語文給力課堂,就拿文學作品的教學來說,我常把一個單元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很有情趣地去讀,比如小說單元中,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不進行有情趣地讀,人物形象的特征是感悟不出來的,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去美讀,去賞讀,編入教材的小說都出于名家之手,篇幅都比較長,內容充實,信息含量也比較大。在閱讀時讓學生分別閱讀,鼓勵學生用最少的時間獲取較多的且又最具價值的信息,再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口頭交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實踐,盡可能地使學生在充分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感悟諸多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精彩內容、人物特征、事情發展的脈絡以及所表達的情感。

二、給力的語文教學課堂,學生必須是合作型的

我們的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體,但單個的主體,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如果學生在課堂僅是個體主體的發揮,那么學生的單槍匹馬是不可能攻破城堡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為了自然給力的課堂,去充分考慮合作的學習問題,我認為無論是學習內容的確定,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甚至于評價方法的設計,都應有利而且有助于我們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能在真正意義上讓我們的學生去合作學習了,那么學生就會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實的權力感,諸葛亮的《出師表》表現了作者忠心輔佐兩朝的赤誠,反映出其施政主張的周全正確。在教學《出師表》時,我就把陸游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呈現給學生,并讓學生圍繞此詩句去搜尋相關的歷史故事,同時有機結合《出師表》的課文內容,讓學生分組合作,共同探究《出師表》流傳千古的原因,學生通過相互合作,并在合作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后進行熱烈的討論,世人多文豪對諸葛亮的贊嘆不已,給學生以深刻的啟迪,學生深深地感悟到諸葛亮忠心輔佐兩朝的赤誠之心,努力清明蜀漢政治,鞏固先帝所創根基,免除北伐中原的后顧之憂,進而爭取完成統一中原全國大業的雄心壯志和具有鮮明政治立場的主張。

三、給力的語文教學課堂,學生必須是探究型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第四學段的課程目標內容這樣說:“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闭Z文課堂中學生的探究回答應當是肯定的,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教師善于創設有利于學生善于探究的情境和過程,學生則能在探究的過程中引爆并閃爍出耀眼的光芒??v觀我們的語文教學,需要我們學生去探究的內容也比較廣泛,有內容和主題方面的,有主題、結構、人物、語言方面的……其方法應多種多樣,途徑應各不相同,如教學《羚羊木雕》,我則引導學生通過多角度去對父母和“我”在觀點上的分歧進行探究,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寧寧.中學語文創新教育初探[J].科技信息,2011(2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1.

篇7

1.巧設導語,激情入境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敝挥袑W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在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能設計一個精彩新穎的導語,那么一定能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出師表》時,以聽《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導入,學生一下子被這雄渾深厚的歌聲震撼了,頓生興趣,然后我逐漸帶領學生走進文本,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始終處于亢奮狀態。

2.吟哦誦讀,讀中感悟

文言文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如入無人之境地大聲朗讀,讀出文言文的抑揚頓挫,讀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 。我在《出師表》一文導入后,就播放《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誦讀出師表”片斷,學生靜觀畫面,靜聽諸葛亮自陳,他們從諸葛亮晶瑩的淚光中感受到了他的赤膽忠心和諄諄教誨之情,學生的閱讀欲望呼之欲出,然后我趁勢提出具體的朗讀要求,學生在讀中就可以把握課文基本脈絡,學生們在誦讀課程中,也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享受到了文言文的韻律之美。

3.夯實基礎,授之以漁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側重點應在于朗讀背誦,詞語積累,疏通文段。而在實際中考中,詞語積累占的比分一直是比較高的,關于文言字詞的教學,決不能滿足于教會學生多少詞義,而應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字詞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具體來說,我采用了如下一些方法來落實字詞句教學(1)對照比較。在文言文教學中,運用對照比較法可以拓寬學生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去獲得準確的知識,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2)溫故知新。虛詞也好,實詞也好,句式也好,許多學生學了后頭,忘了前頭。講新課時,我總是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舊課已學過的知識,以舊知識帶新知識,加強知識的連貫性。(3)突出重點。實踐告訴我:根據教學目的,根據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力氣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綱舉目張之效。

4.小組競爭,激發動力

初中學生朝氣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有競爭意識。我在文言文教學中,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更主動自覺地學習,我的每節文言文教學課都要留下不少于5分鐘的時間,對剛剛學過的知識進行競答,哪個小組答對就為哪個小組加分,大大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夯實了基礎知識,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5.拓展延伸,創新思維

文言文課堂教學過程,應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為了讓學生不怕文言文,樂學文言文,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的文言文教學課上得生動活潑,學生興趣盎然。我在教學《出師表》課文拓展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諸葛亮,我讓學生就“如何看待諸葛亮的忠”這個問題展開辯論。在這樣生動有趣的辯論活動中,學生們暢所欲言,相信在彼此的辯駁中,學生嘗到了成功的情感體驗,更加激發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篇8

一、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前

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影響到報告年度損益,而會計主體單位還來得及調整報告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從而需調整報告年度的應納所得稅稅額。另一方面,從會計角度看,調整事項會引起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變化,從而確認遞延所得稅,調整所得稅費用。

[例1](2009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教材《中級會計實務》例17-6)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供銷合同,約定甲公司在2008年11月份供應給乙公司一批物資。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發貨,致使乙公司發生重大經濟損失。乙公司通過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賠償經濟損失55000元,該訴訟案件在12月31日尚未判決,甲公司確認了40000元的預計負債,并將該項賠償反映在12月31日的財務報表中,乙公司未確認應收賠償款。2009年2月7日,經法院一審判決,甲公司需要償付乙公司經濟損失50000元,甲公司不再上訴,賠款已經支付。假定甲、乙兩公司均于2008年2月15日完成了2008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假定稅法規定,上述預計負債產生的損失僅允許在實際支出時于稅前扣除。(僅分析甲公司會計處理,轉入利潤分配處理略,下例同)。

該筆業務涉及未決訴訟的預計負債,是發生在資產負債表日后的調整事項,并且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前,會計處理為:

(1)經法院判決,甲公司實際賠償乙公司50000元,比資產負債表日前多賠償10000元,該10000元賠款計入“營業外支出”,因為該事項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涉及損益的賬戶應換成“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外支出(50000-40000) 10000

貸:其他應付款 10000

(2)經法院判決,甲公司應賠償乙公司50000元,其中40000元已經在日前確認為預計負債,現實際發生應確認為一項負債。作會計分錄:

借:預計負債 40000

貸:其他應付款 40000

(3)甲公司實際多賠償的10000元損失在實際支出時可以于稅前扣除。調整事項又發生在匯算清繳前,因此,該10000元可以抵減報告年度的應納所得稅稅額。作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50000-40000)×25%)] 25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2500

(4)2008年已確認為預計負債的40000元按稅法規定只有在損失實際發生時才允許稅前抵扣,調整報告年度的應納所得稅額。作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8年)(40000×25%) 1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10000

2008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中級會計實務》中未做以上第三、四筆分錄。顯然,該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前,應調整報告年度的應納所得稅稅額。

(5)甲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已確認預計負債40000元。該預計負債產生的損失僅允許在實際支出時于稅前扣除。由此,預計時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資產負債表日后該項預計負債產生的損失確實已發生,因此,該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均為零,轉回原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作會計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40000×25%) 100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0000

筆者認為,該例題應注意兩個方面:第一,題中經法院判決,甲公司不再上訴??铐椧呀浿Ц?,故可以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并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但如果甲公司決定上訴,則不能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和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甲公司需多賠償的10000元只能確認為預計負債,又因為預計負債發生的損失僅允許實際發生時于稅前扣除,則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作會計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50000-40000)×25%)] 25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500

第二。按稅法規定,上述預計負債產生的損失僅允許在實際支出時于稅前扣除,所以當損失實際發生時既要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又要轉回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但如果稅法規定預計負債產生的損失不允許在損失實際發生時稅前抵扣,則既不能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又不能轉回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并且,按照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預計負債產生的損失不允許在損失實際發生時稅前抵扣,則確認預計負債時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一致,不會產生暫時性差異。

[例2](2009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教材《中級會計實務》例17-8):甲公司2008年12月15日銷售一批商品給丙企業,取得收入1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率為17%),甲公司發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況已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8萬元。此筆貨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按應收賬款的4%計提了壞賬準備4680元。2009年1月15日,由于產品質量問題,本批貨物被退回。按稅法規定,公司計提的壞賬準備不可在稅前扣除,且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2009年2月28日完成了2008年所得稅匯算清繳。

(1)2009年1月15日,貨物被退回,沖減收入、成本,調整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0

貸:應收賬款 117000

借:壞賬準備 46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4680

借:庫存商品 8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80000

(2)調整所得稅。銷售退回發生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前,銷售利潤減少導致應交報告年度的所得稅額減少。做調整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00000-80000)×25%] 5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5000

銷售退回使“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均為零,日前由于計提壞賬準備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現應轉回。做調整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4680×25%) 117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170

二、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后

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后,雖然不能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但從會計角度看,調整事項會引起資產、負債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發生變化,應調整報告年度的遞延所得稅。

[例3](2009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教材《中級會計實務》例17-9)承例2,假定銷售退回的時間改為2009年3月1日。沖減收入、成本以及調整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分錄同例2。由于調整事項發生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后,會計上對調整事項已作處理,會影響報告年度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但報告年度的計稅基礎不變。因此,會計上沖減資產的價值,使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調整所得稅的分錄如下: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00000-80000)×25%)] 5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5000

但在2008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教材中調整所得稅費用的分錄為:(金額略)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比較兩筆分錄,借方科目相同,都記入“遞延所得稅資產”,是調整2008年核算數據,但第2筆分錄貸記“所得稅費用”難以理解。如果是調整2008年的“所得稅費用”,則調整報告年度的“所得稅費用”屬于損益類賬戶,只能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反映。如果是調整2009年的“所得稅費用”,則借方賬戶計入2008年報表,貸方賬戶計人2009年報表,顯然會使期末賬戶試算不平衡,資產負債表也不平。所以筆者認為第1筆分錄比較合理。再比較例2中分錄(2)與例3中第1筆分錄,貸方都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分錄(2)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因為調整事項發生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可以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例3第1筆分錄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因為調整事項發生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后,則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已結清,因會計與稅法的處理不同產生了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4](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會計》中的例23-8):甲公司2007年11月8日銷售一批商品給乙公司,取得收入12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率17%)。甲公司發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況已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113(3萬元。2007年12月31日,該筆貸款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2008年3月10日,由于產品質量問題。本批貨物被退回。甲公司于2008年2月28日完成2007年所得稅匯算清繳。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該題的賬務處理只作了沖減報告年度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的分錄,未作所得稅調整分錄。雖然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后,不能調整報告年度的應納所得稅稅額,即不能調整報告年度的“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賬戶。但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調整事項所作賬務處理會影響報告年度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而其在報告年度的計稅基礎不變,從而產生暫時性差異,應確認報告年度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并且,以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也應作相應調整。本題應補作如下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20000-100000)×25%] 5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5000

由于本題中甲公司未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所以不需調整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如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應作如下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已計提壞賬準備金額×25%)

篇9

關鍵詞 動靜脈畸形 腦出血 評估量表 預后

中圖分類號:R743.4; R4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23-0019-04

腦動靜脈畸形破裂所致腦出血(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ssociat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VM-ICH)約占腦出血患者總數的2%~3%,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1]。該病多發于年輕人,且多發于腦葉系統,與自發性腦出血相比,死亡風險較低,可能具有一個特有的病理生理學及臨床過程。

原始腦出血評分量表(origin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core,oICH)作為目前被學術界廣泛認可的預后評估量表,包括臨床和影像學評價因素,常用來評估地域、社會經濟結構不同腦出血人群的預后[2]。盡管如此,將它用于AVM-ICH時能否保留其準確性及可靠性尚不得而知。

本研究嘗試評估并提高oICH在預測AVM-ICH患者中的準確性。我們假設對其年齡和腦出血量的分界值進行簡單調整能夠更好地反映出AVM-ICH的臨床特點,以此擴大oICH的應用范圍。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05-2012年間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急性非外傷性腦出血患者,共76例。其中男50例,女26例,最小年齡5歲,最大年齡80歲。排除有出血病史、數據丟失及隨訪失敗的患者。在癥狀出現24 h內通過病史、CT及磁共振對疾病進行診斷。腦動靜脈畸形出血的患者根據影像學,如顱腦CTA、全腦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明確。

1.2 方法

oICH量表所有變量均取自入院時的評估數據。當缺少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時,其相關信息可從臨床文件的神經病學查體中獲得。腦出血量的計算方法為ABC/2。Spetzler-Martin分級系統評估3個月死亡率,使用改良的Rankin Scal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法對隨訪3個月的患者進行功能評價。

受者作用特征分析(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ROC)評價oICH及AVM-oICH評分的預測效果。由ROC分析得出每一分界值有關結果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數據。計算最大約登指數(Youden indice)以確定二分oICH連續變量的分界值(如年齡、腦出血量),結果不良的最佳分界點為mRS≥3。最大約登指數(∣靈敏度+特異性-1∣)為最大靈敏度和特異性的分界點。分界值使結果不良的患者人數最大化。新的分界值應用到oICH產生AVM-oICH評分量表(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ssociated origin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core, AVM-oICH)。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tata 11.2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和Youden指數等指標,并依據Youden指數最大的原則來選擇診斷數據最優的分界點[3]。繪制ROC曲線,并比較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2 結果

2.1 人口學特征及臨床特點

患者平均年齡(31±18)歲,男:女=46:30,最少出血量6 ml,最多達52 ml,中位出血量為23 ml,有幕下血腫18例,合并腦室出血25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例。其中,oICH評分:0分17例,1分25例,3分11例,4分2例,5分1例,6分0例;AVM-oICH評分:0分11例,1分22例,2分19例,3分14例,4分7例,5分2例,6例1分;mRS評分:小于3分62例,不小于3分14例。在3個月期隨訪時,2例(2.5%)患者死亡,14例(18%)結果惡化(mRS≥3分)。2例死亡患者中,1例oICH得分為3分,1例oICH得分為5分。大部分患者血管畸形體積小于3 cm,且SMGS分級多于II~III之間?;窝荏w積直徑

2.2 新的年齡及腦出血量分界值與預后

約登指數表明,以腦出血量在35 ml、年齡在37歲時作為分界值預測不良結果更為準確(表1)。

2.3 oICH、AVM-oICH及SMGS在臨床結果預測中的作用

AVM-oICH和oICH評分在ROC曲線下面積為0.922和0.885,均具有較好的預測效果,兩者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153),結果見表2、圖1。兩者具有相接近的靈敏度(P=1.00),但前者特異性較高(P

3 討論

Hemphil等最初設計oICH評分時,主要用于初次和再發腦出血。由于AVM-ICH發生率低,很多的外部驗證研究剔除了具有血管畸形基礎病變的患者[4],因此它在AVM-ICH中的有效性仍不確定。

在本研究中,oICH評分在對AVM-ICH患者的不良結果危險分層中的作用是肯定的、有效的。結果表明,oICH評分可對抗AVM-ICH與原發性腦出血在病因學、預后及治療方面的差異,因而能夠可靠地應用于AVM-ICH。最初oICH評分是對患者的死亡風險進行分層,但我們的研究中總體死亡率較低,因此在這一方面不能得到有效肯定。與原發性腦出血相比,AVM-ICH預后較好,尤其是在死亡率方面。因此,如果要評價該評分在AVM-ICH死亡危險分層中的能力,則需要進行更大樣本量、更大規模的研究。

AVM-oICH評分通過調整年齡和腦出血量的分界值提高了oICH評分總體的預測準確性,這與它較高的特異性有關。高特異性對AVM-ICH患者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對于有可能獲得更多受益的患者,錯誤的高估風險會導致治療上的延誤或消極的治療策略。盡管分界值有所不同,但AVM-oICH和oICH評分在結局預測方面有相似的優點,可能是因為兩者都囊括了GCS評分這一內核。Hemphil等[2]認為GCS評分是預測結果的強大因素,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原來的分界值對風險分層同樣是有效的。

AVM-ICH的臨床和影像學特征至今仍沒有很好地進行定義。盡管如此,這還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患者往往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診斷和治療,以減少重復出血的危險性。在我們的研究中,AVM-ICH患者多為年輕人,男性相對多見。有研究報告指出,女性、年輕人、不吸煙、低血壓、低膽固醇和白細胞降低等都可以作為腦動靜脈畸形腦出血和原發性腦出血的區分因素,Van Beijnum等[5]的研究印證了這一點。

與原發性腦出血不同,AVM-ICH更易發生在腦葉,但它和原發性腦出血在影響幕下組織和向腦室系統破入等方面有相似之處[6]。與其他類型的顱內血管病變相比,AVM-ICH出血量波動大[7]。它與原發性腦出血在影像學上某些方面的一致性,或許可以解釋本研究中新的腦出血量分界值接近于oICH評分。

本研究所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分析說明AVM-ICH治療的情況、初步處理、腦出血到得到治療之間的時間以及再出血的發生率等問題。此外,治療策略及水平的不同對AVM-ICH結果的影響十分重要,這一點需要在將來的研究中得到關注。

參考文獻

[1] Brown RD Jr, Wiebers DO, Torner JC, et a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intracrani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Olmsted County, Minnesota, 1965 to 1992[J]. Neurology, 1996, 46(4): 949-952.

[2] Hemphill JC, Bonovich DC, Besmertis L, et al. The ICH Score:a simple, reliable grading scale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troke, 2001,32(4): 891-897.

[3] Appelboom G, Hwang BY, Bruce SS, et al. Predicting outcome after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ssociat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the original ICH score[J]. World Neurosurgery, 2012, 78(6): 646-650.

[4] Stein M, Luecke M, Preuss M, et al. The prediction of 30-day mortality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secondary ventricular hemorrhage: a score comparison[J]. Acta Neurochir Suppl, 2011,112(5): 9-11.

[5] van Beijnum J, Lovelock CE, Cordonnier C, et al. Outcome after spontaneous 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relate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 Brain, 2009, 132(Pt 2): 537-543.

[6] Geibprasert S, Pongpech S, Jiarakongmun P, et al. Radiologic Assessment of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What Clinicians Need to Know[J]. Radiographics, 2010, 30(2): 483-501.

篇10

該題成語只有一下兩個:

1、斃而后已:意思是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斗終生。

2、死而后已: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生,意為不辭辛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到死為止的精神,出自《論語·泰伯》,后人引用最出名的是《后出師表》。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