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展范文

時間:2023-03-16 01:45: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書畫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高新區振興路小學 二(2班 王曉晨

指導教師:李玉民

星期一,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書畫展,書畫展設在廣播室前面。

篇2

我院準備于2019年12月份在福建省福安市會展中心展廳舉辦一次全國性書畫作品展,誠邀各書法家、美術家及愛好者參展,并邀請部分中國書協、美協駐福建的會員以及當地的領導、新聞媒體參與評審和參觀,大家覺得怎么樣?

不收費,不退稿,均發給優秀作品證書,展覽過后選出優秀作品200幅印制成冊,免費寄給每位入選作品的作者。來稿請寫明作者具體地址,以備寄《2019年中華書畫展優秀作品集》。

內容要求:積極進步,健康向上

尺寸要求:六尺整張及以下

作品請寄:

中華書畫院王智

郵編:355000聯系電話:

截稿日期:2019年11月30日(以收到日期為準)

篇3

大家好!

我局干部的書畫等業余文化活動有著悠久歷史和比較好的傳統,不僅在全市城管內部成功地舉辦干部書畫展,而且有的干部的書畫作品還在國家級和省級展覽中展出。取得好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局的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和作者的自身努力。今年,是xxx城管成立x周年和《xxxxxx條例》頒布一周年紀念,為反映我市城管十年取得的成就,反映廣大城管員的精神面貌和豐富的文化生活,我局決定把書畫展從原來的內部展變為走出社會進行展覽與交流,作為新時期宣傳“xxxxxxxx”的一個重要的窗口,為搞好這一次書畫展我們邀請了xxx專家擔任我們作品點評。這一次的書畫展覽,我們共收到來自局機關、直屬單位和各分局上送參展作品達100多幅。參賽作品之多、參賽熱情之就高都超歷年之最,局黨委為做搞好這一次活動還專門撥出經費和安排領導全程參與指導籌備。其次城管干部書畫活動得以舉行,得益于廣大城管人勤奮好學和、多才多藝和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城管隊員在工作敏繁忙之余不忙創作,努力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由于局文化氛圍濃厚,從而造就了一大批書畫愛好者。到目前為止,在全局干部中已經擁有在冊會員名。其中,xxxxx市書畫研究會會員87名。這支隊伍活躍在城管各系統,推動了全市城管干部書畫活動的蓬勃開展。

近年來,局政治處也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堅持長年不斷線,特別是今年,他們組織了一批書畫愛好者圍繞開展“xxxxxxxxxxx為主題書畫進行創作,創作出一批情系生活、貼近生活、謳歌生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作品。

篇4

博物館到了,我們踩著鮮紅的地毯走進大門。抬頭一看,啊!兒童畫、國畫、水粉畫、素描畫以及各種書法作品琳瑯滿目,精彩紛呈。最令我感興趣的還是一幅名叫《小花貓》的國畫了,作者是兗州的李寶亮。只見兩只可愛的小花貓在一束芬芳撲鼻的牽牛花下面玩耍,它們好奇地瞪著藍寶石似的眼睛望著一只小蝸牛,黃色的小貓好像在說:“小樣,看你往哪兒逃!”,灰色的小貓好像在說:“別出聲,我們把它捉住”,小蝸牛伸著兩只觸角,歪著頭不慌不忙的看著他們好像說:“想的倒美,做夢去吧你們!”

我們又來到書法作品展區,一幅幅作品漂亮極了,我又仔細一看,這些書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孩子!我真的好羨慕他們。我想他們一定在家里練習的很刻苦,如果我在家里努力練習的話,一定能和他們一樣的優秀。

時間過的真快,該回家了。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博物館。

篇5

抗戰期間,大批文化人涌入貴州,文化藝術興盛一時。1943年,著名作家、新聞家謝六逸著文呼吁建立藝術館,這一倡議與貴州省主席吳鼎昌的想法一拍即合。10月10日,省政府決定在貴陽建立貴州省立藝術館。通過多方籌集資金,在醒獅路(今科學路)修建了一座新穎、獨特的樓房,正面墻體由三個方塊組成,中部略高,有連通上下兩層的入口門窗,其余為墻面,虛實對比強烈,頗富藝術館的鮮明特征。展廳平面為“T”字形,參觀人流可沿墻環行而不交叉,頂部用高1米、跨度10米的木桁架,利用梁間高窗采光。藝術館的任務是開展音樂、美術、戲劇等藝術活動,舉辦書畫展覽和音樂演奏會。館長由省政府秘書陳恒安兼任,他是著名的書法家、詩人。

抗戰爆發以后,故宮博物院被迫西遷,將大批國寶轉移到西南大后方,其中有一批書畫精品藏于貴州安順華嚴洞。1944年初,曾將這批珍貴的書畫在重慶展出,然后用裝甲車運回貴州。省立藝術館館長陳恒安與故宮博物院商議在貴陽舉辦一次書畫展。此事關系重大,涉及國家文物安全問題,經教育部、故宮博物院、貴州省政府三方反復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文物萬無一失。展品限于華嚴洞珍藏的書畫,定名為“故宮博物院在筑展覽會”,展出晉、唐、宋、元、明、清書畫精品170件。展出方案由故宮博物院院長批準,展覽全過程由博物院專業人員和保衛人員監督、指導。為防萬一,事先確定緊急疏散點,如遇空襲,立即將文物撤往獅子山和麒麟洞。展覽分兩期進行,第一期4月13日至20日,第二期4月21日至29日。鑒于在重慶展覽時觀眾太多,參觀秩序不佳,決定提高票價,個人票每張由20元提高到50元,團體票每張100元提高到200元,團體票只限于機關、學校,每10人購票一張。

1944年4月11日,《貴州日報》刊登故宮書畫展覽珍品要目如下:

晉代王羲之三帖。

唐代唐玄宗《鶴鴿頌》,盧鴻《草堂十志圖》,周P《演樂圖》。五代徐熙《玉堂富貴》。

宋代僧巨然《秋山問道》,李成《群峰霽雪》,范寬《雪山蕭壽》《群峰霽雪》,黃君u《山鷓麻鵲》,趙昌《四喜圖》,郭熙之《早春圖》。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蘇洵書札》,《蔡襄之書札》,《文同墨竹》。《蘇軾書札》,《四家集冊》,《蘇氏三世遺翰冊》,《蘇轍書札》。《黃庭堅之書札》,《松風閣詩》。李唐《雪江圖》,李公麟《兔胄圖》,《芾之書札》,《春山瑞松》。晃補之《老子騎牛圖》,《蘇過之書札詩翰》。劉松年《唐五學圖》,宋徽宗《臘梅山禽》,《峪山秋色》,米友仁《雪山得意》,《宋高宗賜岳飛手取罰趙白駒《漢宮圖》,李嵩《聽阮圖》,馬遠《雪景》,夏《山居留客》,陳居中《畫王建宮圖》。

南宋梁楷《潑墨仙人》,《馬麟花鳥》,《枯木竹石》,《松泉磐石》,《仿張僧繇山水》,《折欖圖》。大理國《張勝溫書梵像》,遼國蕭融《花鳥》。元代錢選《荔枝》,李衍《雙松》,趙孟\《怪石晴竹》。《元人集錦卷》。管道升《萬竿煙靄》,曹知白《群峰霽雪》,顏安《拳石新篁》,吳鎮《溪流歸艇》,《中山圖》,李士行《喬松竹石》,潤《松崗雪瀑》,楊維楨《歲寒圖》,盛懋《林高士》,朱叔重《秋山疊翠》,伯顏不花《古壑雪松》,衛九鼎《洛神圖》,顏輝《袁安臥雪圖》,《倪瓚修竹》,王蒙《東山草堂》,柯九思《晚香高節》,張舜咨《古來飛泉》,林卷阿《江山客艇》,元人《寒林圖》。趙孟\《鵲華秋色》,鮮于樞《透光古鏡歌》,黃公望《雨巖仙觀》,曹知白《山水》。吳鎮《雙松》《墨竹》《梅竹雙清卷》,潤《雪溪歸掉》,唐棣《霜浦歸漁圖》,商琦《杏雨浴禽》,盛懋《山水》,方從義《神獄瓊林》,張盡堆池仙慶》,倪瓚《松林亭子》,薩都剌《巖陵釣臺》,陸廣《仙山樓觀》,王冕《梅竹雙清圖》,莊麟《翠雨軒》。

篇6

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可看可聽,讓人或快樂或憂傷,或驚嘆或深思,但一走出劇院,精神是滿足了,但依舊兩手空空。小說、散文、詩歌呢,密密麻麻印到了報紙和雜志上之后,連同那一疊紙張,才可稱之為商品。只有書畫可以放在店鋪里,明碼標價地出售,買回去可懸之于壁,裝飾家居增添文雅之氣;可贈予上司或朋友,求得一官半職和編織感情的絲網;可貯之于箱匣,以待將來升值時出手。書畫既有高雅的審美功能,也有世俗的實用奇效,故當今南北東西的“書畫熱”,并不是空穴來風。

早些年,不是也搞過文稿現場交易會嗎?手寫稿、打印稿,無香無色地攤著,市場喧囂不已,誰有閑心一頁頁讀完?那貨色到底如何也就是個未知數了。

書畫則是直觀得多,一眼就可以看出個大概,故書畫家不必站在寄賣作品的店鋪里,向顧客談主題、構思、故事脈絡,完全可以悠然地坐在家里,等老板送紅利來。但書畫家也算得是“人精”呵,私下里掐指一算,四六分帳或五五分帳,老板得利太多了,怎不令其心痛!更有甚者,明明只寄賣有數的書畫,早出手了,錢也送來了,怎么像變戲法似地老是賣不完?再往深里想:凡有些名氣的書畫家,總是被人看好,價格不錯,也銷售快疾,于是老板動心思了,暗中雇了有些功底但未出名的書畫界“”,臨摹作偽后,再精心裝裱,賣給那些只看名頭不懂筆墨氣韻的附庸風雅者,這昧心錢打著滾兒而來,連門板都擋不住啊。書畫家那個氣喲,捶胸頓足,叱天罵地,只差沒手提菜刀去拼命了。

書畫家思量自個兒辦個店子,煞有介事地親自當掌柜,賣多少錢得多少錢,肥水不流外人田。但開店亦非易事,租店面、裝修、請伙計、辦各種證照、交稅、交衛生費,交水電費,這不都要花錢嗎?再者,天天守在店子里,哈巴狗似地迎逢顧客,既不體面,也誤了創作,劃不來!劃不來!那就還是廝守在家里,等著人上門來求購吧,可仙府何處,誰又知道呢?即便知道,你也來,他也來,門檻踏破,茶水費了不少,顧客所觀之書畫非已所喜,搖搖頭,拍拍手,說聲“打擾”,瀟灑地走了,鬧得家小不寧,銀錢卻一分也沒到手,看樣子這條路還是走不通。“進亦難,退亦難,然則何時而樂焉?”書畫家真的犯愁了。

以社會經驗而論,大多數書畫家強勝作家和詩人,因為他們是“商品”的直接擁有者和經營者。上至當權者,下至引車賣漿者流,都知道書畫是個好東西,不像小說、詩歌之類勞什子沒法立刻轉換成銀錢。請個吃飯,送些煙、酒,然后便向書畫家求贈的事比比皆是,因此書畫家的朋友就多乎哉了!有人便向書畫家建議,現在是電腦遍天下,何不辦個網站呢?在自個兒作主的網站里,公布自己的姓名、地址、藝術簡歷,刊登自己的心得體會和評家的吹捧文章;再將自己的生活照“貼”上去,諸如作畫的、喝茶的、吃飯的、聊天的、上廁所的種種風儀一一展示,以增添可信性。當然,網站里可以辦個人展覽,一幅幅作品編排上去,標明題目、尺寸、價格,任人選購,看中了哪一幅,本地的可親自上門,一手錢一手貨,閑話不用多說;外地的,可把款打到帳號上,驗明數目后,然后將作品用快件寄去。末了,別忘記鄭正聲明:本人作品不在任何店鋪代銷!

書畫家笑了,這網絡果然是個好玩意。其一是利益獨享,他人休想分走半杯羹,而且是現錢交易,不開發票,所得稅誰也收不走了。其二是保真,除此之外,別無分號,買家是可以一萬個放心的。

篇7

關鍵詞:校園文化品味書香校園文化環境個性發展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是一所學校能夠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也是一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未來學校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學校文化的競爭。可見,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如何營造書香校園,展現文化魅力呢?我有幾點想法:

一、創設濃郁校園文化氛圍

讓學生走進校園,就沉浸在濃郁的書香文化氛圍之中。創設富有特色的藝術文化環境讓每一層樓都有散發著優秀文化的氣息。讓學生感受著濃濃的文化氛圍,從小走近名人名校,讓名人名言激勵自己不斷進取。

1、師生面對孔子塑像,“拜”先哲為師,汲取儒家思想精髓。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生命,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血脈,而孔子則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國文化的象征符號,也是人類文明史載以來的第一位教師。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弟子三千,賢者七十,被古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影響,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主要導師。全球大興漢語熱潮,中國設在海外的語言推廣機構“孔子學院”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啟動建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特別是教育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支持中華民族長期延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它對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心理素質、文化素養與民族性格的形成起過極為重大的作用。他有關教育和學習的言論,諸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即使沒有被“獨尊”,也會流傳千古。

2、讓每一個班級充滿書香。學校每一個班級都設有圖書角,實現資源共享,通過“班級圖書角”和教室布置,設計“書香班級”。教室的板報上方,張貼名人名言和學生作品,開設“格言欄”、“成語苑”、“詩歌園”。充分利用閱讀課開展讀書活動,人人參與,爭當讀書小標兵。

3、讓書香“走出”圖書室。學習型的校園應該處處充滿書香。學校應充分利用圖書室在打造書香校園中的作用,每學期購置一些新圖書,不斷充實和更新圖書室圖書。除此之外,學校要進一步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在全校師生中營造愛學習、愛讀書的良好氛圍。為了書香“走出”圖書室,在校園的走廊、過道、宣傳欄定期展示一些師生作品、名人名言,乃至優秀學生的“小名言”。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書香,讓每一個孩子閱讀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每天在這樣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生活。促使他們養成“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

4、讓書香飄溢每一層樓。營造學習型的學校,應重視加強樓層文化氣息的建設。并分別設有:讀書園、書法園、展演園、科技園等幾個區域。為師生讀書、學習、活動、展示成果提供一個適宜的平臺,為校園增添書香氣息。使師生增強榮譽感和成功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

5、讓書香“走進”每一個家庭。家庭教育是學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充分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在家中建立個人的小書柜,讓書香“走進”每一個家庭,老師布置一些閱讀范圍稍廣的內容,讓學生讀給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聽,與家人、朋友共賞,與小伙伴共讀,形成“小手拉大手,同讀一本書”的氛圍,以此提高閱讀量,積累較豐厚的文化底蘊。

6、讓網絡拓寬師生的視野。加大硬件投資,搭建網絡平臺,實行校園互聯網、把終端傳輸設備放進教室,所有辦公室配備電腦,構建讀書交流平臺,網絡相連,信息相通,讓師生了解更多的有關信息,增添信息。向師生推薦閱讀菜單,及時發掘電子圖書信息,向老師、家長、學生推薦好書,為師生的閱讀提供保證。

二、拉動表現文化,鼓勵個性發展,提高人生境界。

1、充分開發藝術校本課程,提倡師生人人發掘特長,人人能夠展現所長。

2、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學生藝術素質。通過體音美教學、校本課程開發及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藝術情趣、美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同時結合學生實際進行藝術審美教育,喚發學生的美感,讓學生體驗美、享受美。

3、定期組織各種形式與規模不同的藝術競賽活動,推動學生課外活動形成規模,提高水平。學校還通過每學年一次大規模的文化藝術節,以書畫展覽、古詩文誦讀、校園舞表演等形式,推進校園文化活動,這樣對學生是一種宣傳和教育熏陶和感染,又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臺。把各項活動開展得精神煥發、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力爭一年上一個臺階。

4、繼續辦好屬于自己的校刊,加強內外宣傳力度,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篇8

冬日鐵嶺,翰墨飄香。在全市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為了豐富全市廣大職工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全市職工身心健康發展,激發廣大職工“愛家鄉、愛崗位、愛生活”的滿懷豪情,為助推全市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2016年11月24日上午,由鐵嶺市總工會主辦,鐵嶺市職工文化活動中心、鐵嶺市職工書畫協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鐵嶺分公司承辦,鐵嶺市群眾藝術館、鐵嶺銀岡書院協辦的2016“PICC中國人民保險杯”鐵嶺市職工書畫展正式拉開帷幕。開幕式由鐵嶺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宏偉主持。鐵嶺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王耀華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出席開幕式的有: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文廣新局、市職工書畫協會、市工筆畫院、市水墨畫院、市油畫院、市書法家協會、市水彩畫協會、鐵嶺銀岡書畫院、人保財險鐵嶺分公司等單位的領導,以及本次活動的參展人員、評委、鐵嶺市各級工會負責人,各級基層工會的書畫愛好者300余人。

本次書畫展前期共征集全市職工書畫作品近500幅,進入初評作品300幅。經過王宏、毛德良、王薦等6位專業資深評委初評和復評,其中有164件作品入圍。經過“鐵嶺職工之家”微信平臺網絡投票和專業評委的評審,最終評選出優秀組織獎4個,特殊貢獻獎1個,金獎5名,銀獎10名,銅獎26名,優秀作品獎35名,最佳人氣獎10名,入選78名。

開幕式上金獎獲得者徐博代表獲獎者發言,他說:“感謝鐵嶺市總工會給我們提供的這次交流學習機會。今天,我作為獲獎作者的代表站在這里實感幸運和彷徨,同時也感受到莫大的鞭策和激勵。我深知自己在書畫藝術方面還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學生,前面要走的路還很長。看到書畫展的一幅幅優秀的作品,功底之深厚、創作之精美、立題之新穎讓我開闊了視野,同時也堅定了我在美好中尋覓,在快樂中追求,在愛好中提高,在執著中升華的信念。希望市總工會今后能繼續組織開展這樣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使全市廣大職工群眾共享鐵嶺文化建設成果。”

此次書畫展也是鐵嶺市總工會與普惠商家合作,由商家贊助冠名,社會運作活動的成功嘗試,同時也是結合運用新興媒體微信發動、宣傳、投票的成功嘗試。今后,鐵嶺市總將積極探索職工文化活動新模式,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

篇9

各位來賓、同志們:

詩書煥彩,**流韻。

在舉國歡慶十八的勝利閉幕的喜慶時節,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籌備的"鎮喜慶十勝利閉幕暨錦繡利百幅書畫精品展"今天終于和大家見面了,在此,我謹代表鎮黨委、政府向書畫展的成功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出席展出活動的各位嘉賓表示熱忱的歡迎,向為本次展出付出辛勤勞動的書畫愛好者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風光秀美,資源豐富,人杰地靈,自然景觀絢麗多彩,自然溫泉、水杉母樹群落令人神往,三元古剎、雙寨勝景獨具特色;花炮媲美**,莼菜遠銷世界,霧洞、**綠茶香飄九州;忠路文化底蘊豐厚,奔流不息的郁江河,孕育了勤勞樸實的土苗兒女,也孕育了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民間優秀文化不斷得以傳承,各個藝術門類人才輩出。特別是書法繪畫、詩詞楹聯愛好者眾多。

自鎮第三次黨代會以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城建靚鎮、旅游活鎮"戰略,按照建設經濟繁榮、百姓安康、平安和諧新的奮斗目標,認真開展"唱正氣歌、提精氣神、興問責風、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全鎮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全面、協調、健康發展;花炮、茶葉、煤礦等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煙葉、苗木、莼菜等特色產業穩中求進;路網、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集鎮、新村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果,給所有的書畫愛好者提供了廣泛的創作題材和無盡的藝術靈感。

近幾年來,鎮老年書畫協會在市老年書畫研究會的領導下,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體會員精誠團結、苦心研習,創作出了許多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僅今年,就先后舉辦了龍年迎春書畫作品電視展播、詩聯進新村、魚木寨采風、雙寨采風等活動。不少愛好者踴躍參加組織,隊伍不斷充實和壯大。

篇10

團場的春天似乎來得更晚一些, 這個乍暖還寒的初春,已70歲的紅星二場退休職工孔祥修心里特別高興,他正俯在自家的畫桌前,運筆恬靜,聚精會神地又創作出了一幅《民漢情》人物風景畫:潔白的天空中掛著一輪紅彤彤的太陽,下面是一片綠油油的紅棗地,一位漢族職工正給一位維吾爾大叔修剪紅棗樹,漢族職工似乎還在說些什么,維吾爾大叔和他的妻子滿臉誠懇地仔細聆聽,他們的女兒正在紅棗樹下聚精會神地讀書,神態熱情奔放而又天真純潔,更加增添了畫面恬淡祥和的氣氛。

一走進孔祥修的家,客廳、臥室都堆滿書畫,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房子里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氛圍,客廳里懸掛著一幅“跟黨走、報黨恩”的巨幅大字,字跡蒼勁有力,6個巨大的字無聲地詮釋著這位老軍墾戰士濃濃的屯墾戍邊情。臥室里的墻壁四周懸掛著栩栩如生的牡丹、梅花、民漢風情人物風景畫,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就連飯桌上也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法作品。老人精神矍爍,像個小孩子似的,滿臉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孔祥修一生酷愛書法、繪畫。1960年從甘肅永靖縣來到紅星二場,開始了那段艱苦而輝煌的建場歲月,他從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走來,卻始終沒有放棄對書法繪畫藝術的喜愛,白天開荒治堿,晚上練習書法繪畫,還熱心為連隊辦宣傳板報。憑著個人悟性和不斷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參加紅星二場舉辦的書畫展,得到二等獎;2009年9月為歡慶祖國60周年華誕,由農十三師老干局專門為孔祥修舉辦了一次個人書畫展,展出書畫作品75件。2009年9月參加哈密地區文聯召開的現場書法筆會,孔祥修揮毫潑墨,用隸書、草書書寫了幾幅“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新疆”的巨幅大字,得到了同行們的一致好評。2011年5月24日,由農十三師婦聯、師工會、紅星二場工會主辦的“孔祥修個人書畫展”在場職教中心展出,共展出書法繪畫作品100余幅。

浮塵滿面鬢微霜,胸中畫萬卷。緣于對藝術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歌頌,幾十年如一日,他持之以恒地保持一股癡迷鉆研書法和繪畫的勁頭。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不求什么名利,只求我的作品能反映出團場的發展,反映出職工生活的變化。”說到這,孔祥修孩子般地大笑起來,眼中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