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開戰時刻范文

時間:2023-04-11 18:18: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蝙蝠俠開戰時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開場時,滑過哥潭市陰沉建筑物房頂的鏡頭以及突然被砸碎的窗戶帶出了十足的黑暗色彩。單從這一個鏡頭,便可以看出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第二部蝙蝠俠電影和第一部《蝙蝠俠之開戰時刻》故事風格上的顯著不同。在《黑暗騎士》中,諾蘭版本的布魯斯·韋恩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與現代人的生活更加相近。

“《開戰時刻》其實帶有一些浪漫主義色彩,因為整個故事都是在表現布魯斯·韋恩的成長歷史。《黑暗騎士》則更貼合當下?!敝Z蘭如此評價自己的蝙蝠俠系列。事實上,蝙蝠俠這個在美國已存在了近80年的超級英雄故事,被諾蘭加入了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元素,影片的風格更加冷硬、黑暗。尤其是《黑暗騎士》,用諾蘭自己的話說,就像是邁克爾·曼經典犯罪電影的奇裝異服版。

對于自己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部,也是終結篇《蝙蝠俠之黑暗騎士崛起》,諾蘭自信滿滿?!暗谌繒且粓鰬馉?,一場具有革命性的史詩。它向之前無數偉大的經典電影和時代回望。在這部電影里,我向許多默片時代的經典影片和導演致敬,我盡力在這部電影里讓寓言風格更加接近弗里茨·朗,并借鑒了《日瓦戈醫生》、《雙城記》這些經典史詩電影的敘事方式。我把那些細節解構,然后重新注入進當下的美國社會。然后換一種方式去表現它們,革命、反政府、。這些現象在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那么,為什么不在電影里試試呢?”

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的前兩部都關乎與恐怖的斗爭。無論是反派角色代表的純粹恐怖元素,還是蝙蝠俠面臨的道德危機,都使得這兩部曲分量十足,并且能讓現代人從中尋找到情感共鳴,這也是其他超級英雄電影里從未出現過的。諾蘭和弟弟喬納森以及大衛·高耶作為三部曲三位一體的編劇,在創作劇本的同時也一直在思考,他們如何把當下這個世界真實地寫進了劇本。雖然沒有刻意去涉及政治,但從《開戰時刻》到《黑暗騎士》,意識形態層面潛移默化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在三部曲的終結篇章《蝙蝠俠之黑暗騎士崛起》里,諾蘭將會加入證券市場動亂的“華爾街風暴”這一元素,這無疑會增強影片的時代感?!膀屖刮疫x擇拍攝蝙蝠俠系列電影的重要原因就是布魯斯·韋恩的故事,這個人物非常真實,在漫畫原著里,他的故事從童年開始。和銀幕上另一位大英雄詹姆斯·邦德相比,他并不是一個早已成型的角色,所以我需要做的,就是跟隨韋恩從小孩兒到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的整個成長旅程。之后,為了更好地詮釋這個角色,我決定把這整個故事分成三部分,然后在第三部分讓他的成長故事終結?!北M管蝙蝠俠前傳系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無論是在藝術、批判還是商業上,它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諾蘭的這席話又一次確認了《黑暗騎士崛起》將會是三部曲的終結,雖然華納所有高層和全世界影迷都在苦苦挽留諾蘭繼續執導蝙蝠俠。對于布魯斯·韋恩這個角色,飾演者克里斯汀·貝爾顯得興致盎然?!霸诘谌恐?,有大篇幅關于韋恩這個角色的內容。里面有一句對白,是由他的精神導師阿爾弗雷德問出的‘這一切還會持續多久,永遠?’其實這一切并不是個秘密,因為在第三部里,一切看上去又回歸到了原點,這將是一個無盡的輪回?!?/p>

篇2

克里斯蒂安,貝爾的神奇之處在于,不管你從哪部電影開始認識他,或者他從哪個方面震撼過你,他總有一些讓人過目不忘的特質,由里到外,從身體到氣質。

成名之路

實際上克里斯蒂安?貝爾的成名之路由來已久。早在二十多年前,當時只有8歲、面目清秀的貝爾,就在4000多名同齡孩子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之作《太陽帝國》的主演。什么叫一炮而紅,看看貝爾當時的情形就知道了,美國國家廣播評論甚至專門為了他設立了“青少年優秀表演獎”。

很多電影業界的人士,愛拿貝爾和萊昂納多作比較。兩人同歲,都是童星出身,小小年紀就擔負起養家糊口的重任。貝爾9歲開始拍廣告,10歲和羅溫?艾金森(憨豆先生)一起演戲,12歲拍電視劇,13歲出演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太陽帝國》……比起總是被制片方拒之門外的萊昂納多,貝爾是幸運的,但他并不怎么珍惜走紅的機會,不喜歡接商業制作,轉而接拍一些小成本獨立電影。這多少和貝爾的性格有關:“我喜歡演戲,但不喜歡無休無止的重復式采訪?!碑斈暝凇短柕蹏返男麄鲿希麑Ψ磸突卮鹩浾咄瑯拥膯栴}感到沮喪,不斷用鋼筆插一個桔子,最后以上洗手間為由一去不復返。他還對記者抱怨:“那些女孩子從四面八方涌過來圍住我,男孩子想打我,投資方要求我出席各種慶典……而我所想做的事情就是騎著自行車在樹林里亂晃?!?/p>

23歲,《泰坦尼克號》最初定下了貝爾和凱特?溫絲萊特擔任男女一號,但因為兩位都是英國人,制片方出于對美國明星的公平考慮,換下了貝爾,改用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推薦的金發小伙萊昂納多。這是兩人第一次發生“交集”。

3年后,已經大紅的萊昂納多看中了《美國精神病人》的劇本,放言要爭取出演。一心鎖定貝爾來演男一號的導演兼編劇瑪麗?哈倫為此不惜向制片方請辭,為這事好萊塢還轟轟烈烈地鬧了一場“爭角風波”,最后以萊昂納多退出告終。雖然《美國精神病人》在商業上無法企及《泰坦尼克號》,但是片中白天雅痞、晚上變態的“精神病人”形象,成為貝爾最廣為人知的角色。

現在看來一切都像是宿命,克里斯蒂安?貝爾注定成不了杰克,他是全世界偏執狂和抑郁癥的代言人,不是深情款款的美國情圣。

此后兩人繼續著你追我逐的游戲,《盜夢空間》是諾蘭為貝爾量身打造的劇本。等到開拍,憑蝙蝠俠大火的貝爾已經另有片約在身,于是萊昂納多替補上場。

貝爾和萊昂納多,就像陰陽兩極,一個陽光多情,天性浪漫;一個敏感多思,深邃冷酷,從不同的方向,走向各自生涯的高峰,偶爾有交叉。他和他的電影:不瘋魔不成活

盡管貝爾有1米83的個子,眼神深邃,修眉高鼻,輪廓像大理石般硬朗,笑起來像盛年時的湯姆?克魯斯……但他很少在影片中賣弄外貌,他扮演的角色幾乎從性格和外形上都會和前作不一樣。

據好萊塢一項研究表明,貝爾擁有男性最佳腰胸比和上下肢比,是好萊塢身材最完美的男人。但是他本人并不在意,因為胸肌發達的“蝙蝠俠”絕不是他最引以為豪的角色,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2004年的那部《機械師》。片中他扮演瘦弱的失眠癥患者,為了這個角色,貝爾在兩周內暴減28公斤,當他兩頰深陷、拖著一身排骨出現在了鏡頭前,看得影迷大呼心疼,但也讓導演眼前一亮。因為這一事件,他也被評為好萊塢最敬業和最富有犧牲精神的男演員。剛拍完《機械師》,他就接到了諾蘭要他演蝙蝠俠的指令,6個月內又讓自己增肥40多公斤,看得諾蘭直咋舌:要有多瘋魔,才能為角色如此癲狂?

演完《蝙蝠俠:開戰時刻》,接拍《重見天日》,貝爾又開始瘋狂減肥,體重―下子又下去了25公斤,并且這一次他還把活組放到自己嘴里,讓直升飛機吊著自己飛越屋頂和樹林……好萊塢的記者們瞠目結舌,問他:“為了電影,你還有什么是不會做的呢?”貝爾回答得很肅穆:“我不會穿過火堆,也不會從三層樓往下跳,我還是有個度的?!?/p>

他和他的私生活:一定要保持神秘感

貝爾的妻子是比他大4歲的西比?布拉茲克,兩人至今育有兩個女兒。他討厭在媒體前曝光私生活,所以外界對他的婚姻了解不多。關于他和妻子的愛情故事,所知道的也僅僅是媒人是薇諾娜?瑞德。1994年,《小婦人》開拍,瑞德向制片方推薦了貝爾,并在拍戲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助理介紹給了他。

篇3

影迷們在不滿意其商業名字《盜夢空間》的同時,給出《全面啟動》《潛行兇間》《心靈犯案》《記憶迷陣》《記憶魔方》等譯名,仍意猶未盡。

很少有一部電影會擁有這么多的解讀角度,這部迷宮般的電影為觀眾奉上的是視覺的沖擊與狂歡,是智力的挑戰與亢奮,是現實與夢境的迷離重疊,是人倫與親情的艱難回歸?!侗I夢空間》是動作片,是劫匪片,是心理片,是驚悚片,是愛情片,還是科幻片?眾說紛紜,現有的分類不夠用了。倫理學、建筑學、心理學、腦科學、邏輯學、哲學、數學、藥學、影像學、麻醉學……影迷們解析片中夢境,用上了十八般武藝。諾蘭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定義是“一部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科幻動作片”,這就夠繞了,可他又說這是部心理劇,他想表現的是“層層穿透某個人的心理”。這真叫人不知從哪下手。

鑒于此,筆者早早打消全面深入分析《盜夢空間》的企圖,努力繞開智力暗礁,不懼掛一漏萬,惴惴記下粗淺心得。

1970年出生的諾蘭被譽為“智商最高的導演”,“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辈湃A橫溢的諾蘭顯然對自己期許甚高。諾蘭7歲就開始使用父親的小型攝像機學習攝影,十九歲時立志成為電影導演,“他很特別,有獨特的抱負。我想他能在好萊塢贏得尊重,并不是靠票房或什么強勢的性格。他的想象力、對故事的判斷以及表達的方式,才是諸多同行愿意與之合作的主要原因?!边@是諾蘭妻子、也是諾蘭的御用制片人艾瑪?托馬斯對他的評價。

據媒體介紹,諾蘭一出現在影壇上便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敏銳靈感。諾蘭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一一超低成本的《追隨》1999年在倫敦上映,電影講述了一位作家逐漸成為一個跟蹤癖的故事。在這部被稱為“懷揣年輕的夢想與野心,酷斃了的黑白電影”中,故事完全不按事件發生順序呈現,諾蘭以倒敘作為基本的電影敘事語言,然后將時間徹底捏碎,再將這些時間的碎片拼貼在一起,不到70分鐘的電影有了不可思議的敘事長度。2000年上映的《記憶碎片》講述了一個患有短期失憶癥的男子為妻子報仇的故事,采用雙線敘述,構造兩爪、中突不斷的時空,在各大電影節上連連獲獎:獨立精神獎的最佳腳本及最佳導演獎,圣丹斯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劇本獎,廣播電影協會最佳電影腳本獎,金球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2002年,諾蘭完成《失眠癥》,這部翻拍自1997年上映的挪威同名電影,被評論界贊譽為少有的將歐洲電影翻拍為美國片的成功之作。2003年憑借《蝙蝠俠?開戰時刻》獲最佳編劇獎。2006年導演的作品《致命魔術》,以其詭異的氣氛和精細的結構再次贏得了影評人和影迷的心。而2008年,一部新的“蝙蝠俠”電影讓全球為諾蘭瘋狂,《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2008年的全球票房冠軍。

從以上粗略的介紹中可以看出,諾蘭導演是非線性敘事方式的愛好者,有足夠的能力將完全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熱衷于設置迷宮般錯綜復雜、高度濃縮的故事結構,而主人公不安定的精神狀態和不可信的邏輯推理也一直是諾蘭電影中反復出現的主題。每一次觀看這些以多線程多層面的復雜敘事結構完成的電影,無疑都是進行智力沖浪,天馬行空的諾蘭不給人留下一絲喘息的機會。當2009年初諾蘭正式向外界公布將拍攝一部由他親自撰寫劇本、并導演的完全原創的電影時,人們有理由期待一場全新的視覺盛宴。

人皆有夢。然而如同大自然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夢的面目千變萬化。有人多夢,有人少夢,有的夢光怪陸離,有的夢完整清晰,有人在夢中哭醒,有人在夢中欣然,有人夢過仿佛無夢,有人整日介想弄清楚夢的暗示,有人在夢中越過千山萬水,有人在夢中嘗遍酸甜苦辣。夢究竟是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最草根的解釋,“南柯一夢”是好例證。唐代一個叫淳于棼的人愛酒,一日醉酒,在家中槐樹下歇涼,恍惚中去了大槐安國,中狀元,當駙馬,勤政愛民,名滿天下。外敵入侵,奉命出征,因不懂兵法,一敗涂地。一世英名毀于一旦,羞愧而醒。這個夢的前半段,是古代讀書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后半段,則表明潛意識里還有自知之明,即使春風得意之時,也還知道夢不是萬能的。

那么,諾蘭如何看待夢境?諾蘭說夢與中國古代的《周公解夢》、外國現代的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又有些什么不同?諾蘭在回答記者問時坦言孩提時夢境一直讓他覺得神秘不可思議,“我一直很著迷于夢境這個主題,真的,從小就這樣,沒斷過。我現在想不出具體的場景,但夢境總是給我想象的無限自由,這也正是夢迷人之處?!眽艟程峁╈`感,把他從邏輯思維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當人睡著的時候,大腦居然能夠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如此不可思議地創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自己不知不覺,卻還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對于人類頭腦的潛在能量做出了最好的解釋,尤其是大腦的創造潛力。這是令我無比癡迷于其中的根本原因?!敝Z蘭設想他的電影人物能夠操縱“神志清醒的夢”,即你知道自己在做夢的夢,因而能夠制造或者改變夢境,能夠侵入他人的大腦,控制他人的思維,還能與他人在同一時間分享同一個夢境。

夢境愛好者諾蘭傾十年之力編織并再現了一個錯綜復雜的多重夢境。

影片主人公道姆?柯布是一個利用高科技手段通過入侵他人心靈和夢境的方法盜取商業機密的盜夢者兼造夢者,“我可以進入你的思想,找到你的秘密”。他與同伴在一次針對日本能源大亨齊藤的盜夢行動中失敗,反被齊藤占了先機。所謂不打不相識,柯布因涉嫌殺害妻子梅爾遭通緝流亡海外,苦苦思念兒女,齊藤抓住這一軟肋,允諾柯布幫他搞垮競爭對手便助其回家。齊藤的對手雖已病入膏盲,但仍牢牢掌控公司的一切。齊藤要柯布在其唯一繼承人羅伯特?費希爾的深層潛意識中植入放棄家族公司、開創自己的事業,走跟父親不一樣的路的想法,以達到不攻自破的目的?!拔乙业交丶业穆贰保虏颊f服同伴,并吸收了年輕的夢境設計師艾里阿德妮、夢境演員艾姆斯和印度藥劑師約瑟夫加入行動。

故事在層層遞進的夢境中展開,觀眾必須放棄固有的時間空間概念,接受諾蘭設定的游戲規則,才能邊驚嘆夢境設計如搭七巧寶樓,險中見奇,層層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邊緊隨行動小組成員在現實與夢境中穿行出入。

這里對諾蘭的部分游戲規則稍作解釋:

人們生活在現實世界(柯布就是在現實世界接受齊藤的任務);

做夢時在第一層夢境(這樣的夢大家都做過):

做夢中夢在第二層夢境,需要服用普通藥物(將夢境分層,是突破性的想法);此時要從夢中醒來有兩種方法,一是受到重力;中擊突然失去平衡而蘇醒,二是受到傷害而嚇醒(這方法應該還是建構于日常生活的經驗);

做夢中夢中的夢,進入第三層夢境,需要服用加強型 藥物(順理成章的推演,如果有擺脫藥物的新想法,更妙):加強型藥物有副作用,如果在夢里被殺不能醒來,則會進入迷失之城(第三層夢境和迷失之城之間還有第四層夢境,柯布和妻子梅爾實驗時進入過);

迷失之城是一個意識空間,環境由記憶碎片組成,空曠寂寥,時間永無窮盡(無序、記憶丟失等元素運用得心應手);在這個空間里如果死亡就能回到現實,但因記憶損壞,被動進人者無法采用自殺的方式自救(這是諾蘭喜歡的概念,在《記憶碎片》里,主人公說“即使閉上眼睛,世界并沒有消失”,可他又說“記憶未必可靠,記憶并不準確”);

協同刺激(在電影中表現為夢境的穿越、墜落),只有在各層夢境中同時施加刺激,才能把某層夢境中的做夢人喚醒,因此,當小組成員侵入深層夢境時,每一層必須留清醒之人負責喚醒,而且用樂曲協調同時喚醒的時刻(略帶南亞風格的音樂時而悠揚,時而雄壯);

時間的計算,現實五分鐘,夢境一小時,費希爾趕去參加父親的葬禮,十小時的航班,在第一層夢境是大約5天,在第二層夢境是大約六個月,而在第三層夢境是大約十年;

陀螺,重要道具,反復出現,用以區分夢境與現實,始終旋轉不倒是在夢境之中,反之回到現實(諾蘭挺為觀眾著想的);

奠基,不是指在夢中偷竊情報,而是指根據需要把某種想法植入目標人物大腦中,使得他覺得這想法是自己本來就有的,在意識越少的夢境里(電影中的茫茫雪原)植入效果越強;

夢主,每層夢境都有一個夢主,他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夢境;

被帶進夢境中的目標人物的潛意識會攻擊夢主(費希爾接受過特殊防盜夢訓練,潛意識似千軍萬馬,反抗劇烈,打斗場面火爆)……

端的是才華橫溢,移形換影,恣肆,無懈可擊。影片的精彩遠不是我能夠描摹的。柯布的扮演者、著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認為參演《盜夢空間》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是一個不太做夢的人,對夢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做過的夢通常也是浮光掠影,只能記得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片。所以,當我接到這部戲的時候,我試著通過一些很傳統的方法來增加自己對夢境的了解。我讀了一些關于解夢的書,比如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等,試圖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但后來,我逐漸意識到,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夢境,有著獨特的構架和規則,而這些結構和規則,完全就是克里斯托弗創造出來的。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我隔三差五就會和克里斯托弗一起聊天,了解他的想法、思路,嘗試理解他創造的這個夢境。我認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科學理論能夠精確、具體地對夢境做出解釋。很明顯,夢境因人而異。白天沒有完成的事情、沒能表達的’情感、沒弄明白的想法,到了夜晚,在夢中、在潛意識里,就會隨機地以超現實的形式出現?!比R昂納多得出結論:“夢很值得我們細細體味。”

擺脫了“邏輯思維束縛”的諾蘭,再造具有自成一體邏輯的夢境。造夢,自己的夢,他人的夢,進入他人的夢境,在他人夢境中做自己的夢,讓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做夢,眾人皆夢我獨醒的感覺多好。夢境,匪夷所思中帶著日常生活的蛛絲馬跡,為所欲為中帶著不動聲色的縝密;看似險象環生,左支右絀,一切皆得到合理解釋,危機四伏,無拘無束,知其不可而為之。在“真實夢境與半夢半醒狀態之間”(諾蘭語),內心的隱秘生動凸顯,比如,我們通常這樣發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而此刻,我們或許更想知道:我希望我是誰?我希望從哪里來?我希望到哪里去?一切執著的探尋、重塑都是從不滿意、不滿足開始,我們多么渴望一個全新的自我啊。只可惜,即使在夢境中,舊有生活的痕跡頑強地存在著,意想不到的錯失不斷發生,矛盾在否定與肯定中反復出現。諾蘭是對的,永不滿足既是人最大的毛病,又是人之為人的根本之道。

關于夢,已談了不少,當我們陶醉在與夢境對峙的中時,諾蘭關于電影的另外一些論述值得我們注意。諾蘭說:“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自己這幾年一直活在這個電影故事里。我有了搶劫的元素,有了建筑和夢境的關系……但是,最傷腦筋的,是找到跟這個故事息息相關的感情線?!敝Z蘭清楚地知道一部電影作品只有視覺沖擊力是遠遠不夠的,缺乏情感內涵、缺乏人的溫度和性情的情節和場景可能一時新鮮,觀眾的好奇心一旦饜足就會厭倦,就會不以為然。冰冷空洞的建筑、八面玲瓏的機械是沒有生命體驗和人生之情的,當塵埃落定,夢境消失,觀眾需要的依然是完善的生命形態,依然是人與人之間的呵護與溫暖。思維的完全自足或絕對獨立性是不存在的,想象力的自由馳騁必然受到約束。早有學者提出:“幻想作為心靈的功能,是一種將現實的因素聯接在一起的創造活動?!碑斮澝乐~一股腦兒涌向“思維的凱旋”時,“靈魂的優勢”默默地俯瞰著我們。

有影迷認為:“科幻片這種類型本身不太適合情感表達,因為導演的主要精力和影片時長主要會花在給觀眾介紹科幻體系,以及精心設計的劇情和火爆刺激的動作戲上,愛情戲往往只是影片的調料,真正從情感上尤其是愛情上打動人的佳作太少了?!敝Z蘭不信這個邪,“經過幾年的思考和醞釀,我發現自己之所以一直被困擾著,是因為沒有總結出所有關于人類頭腦和夢境的說法,其實最終還是落到。了。一個感情結局或者共鳴點的問題上。一旦明白了這一點,我就知道接下來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跟故事一起發展的愛情以及悲劇情節的創作?!敝Z蘭不要他的人物只有機械的敏捷、冷酷,他要他們有真情實感,有血有肉。

于是,我們看到了梅爾,柯布去世的妻子,一個美麗的女人,一襲露肩黑色長裙,短發蓬松。在與柯布一起穿越多重夢境回到現實之后,記憶混淆,梅爾始終覺得只有和柯布一起自殺才能重新回到相愛之初。梅爾選擇在結婚紀念日躍下窗臺,消失在深不可測的暗夜。

我們看到了費希爾,年輕富有的繼承人,11歲失去母親,和父親關系緊張,不幸成為齊藤陰險計劃的目標人物,“我需要他來擊潰他父親的帝國”。父親臨終,費希爾表示自己讓父親“失望”了,父親的回答令費希爾震驚,“我失望是因為你變成了另一個我”。我寧愿這不是行動小組安排的圈套(按照劇情,他的潛意識深處已被植入解散公司,開創自己的事業的想法),而是父子之間因愛而生的真正和解,費希爾從此生活在父親的祝福中。

柯布的感情困惑貫穿全劇。梅爾自殺前留下對他不利的遺書,迫使他浪跡天涯。不論在試驗、在行動、在夢境,梅爾的身影數十次出現在柯布面前,時時與他爭執,處處破壞他的行動。被動的柯布并不還擊,因為“她太愛我”,因為“內疚,我感到內疚,不管我做什么,不管我希望自己是什么,不管多困惑,都是內疚,永遠都在?!碑斆窢柦K于從柯布那兒得到愛的回應與證實,合上雙眼,神情安詳。這是柯布的自我救贖。這樣的安排,隱隱傳遞出諾蘭的倫理傾向,人要為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

擾亂柯布思緒的還有一雙兒女,電影里,柯布看著兒女玩耍的背影的鏡頭出現十數次之多。樹木蔥蘢的花園里,寂寥的海灘上,樓宇的長廊里,溫馨的餐桌邊,飄拂的窗簾旁,女孩的金色長發、紅色衣裙在陽光下閃爍,男孩埋頭坐在地上,正起勁地挖掘寶物?!爸灰医兴麄儯麄儠D身,我會看到他們漂亮的臉蛋,但是,一切都太遲了”,柯布無比惆悵,“我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臉了”?;氐胶⒆拥纳磉?,是柯布接受任務的前提。終于,一切結束,柯布遲疑地走進家門,孩子雀躍著撲進他的懷抱,我看見諾蘭略帶狡黠的笑臉,“我希望看到一個大團圓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