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描寫范文
時間:2023-03-19 12:1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眼神描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最喜你如初的眼神,如絲的春雨,讓心不再掩飾,任你柔和的眼神所撫摸;如縷的陽光,讓心不再壓抑,享你如風的眼神洗刷。漸漸,愛上了你似水的眼神,在心中衍生了愛的萌芽。每夜枕著你恬靜的眼神,靜靜的睡去。走入夢鄉,走入心中你美妙的眼神。
2、碩大的眼睛,用最悲楚的眼神一針又一針地刺進我的心頭,越來越深,越來越痛,心中拯救他們的吶喊也愈發強烈,也許這也是一種磨難,一種良知的折磨。
3、他有一雙漂亮而明媚的眼睛,那是炯炯有深的,清秀的黑色眉線之下,仿佛一口明汪汪的水井,蘊涵著波瀾不驚,從容淡定。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水滸傳;語言;描寫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8-0209-02
小說的開頭就寫到林沖正在閑走,碰見了在東京時曾搭救過的一個酒店小伙計李小二。當李小二問他如何到這里時,林沖便指著臉道:“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不想今日見到你。”凡是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林沖并沒有惡了太尉,若說惡了高太尉的原因,只是因為林沖的妻子張氏長得太漂亮。而且高俅為了能夠讓他的兒子高衙內得到張氏,可以說一計又一計的陷害林沖。先是買刀給林沖,接著讓林沖持刀誤入白虎節堂,又將其發配滄州,一路受到公人董超和薛霸的折磨。野豬林里,二位公差又要殺死林沖,可是林沖卻一路忍下。在魯智深要殺死董超和薛霸時,林沖還說都是高太尉的指使。可見林沖心地善良,凡事都從自身找原因。這也符合中國人的儒家思想“一日三省吾身”,凡事看自己做得是否合情合理,做得是否能夠盡人意,凡事要與人為善。這和林沖的思想有關,在林沖的思想當中,就想做一個安分守己的人,當國家需要時,便要效命疆場,憑自己的真本領博得功名,將來好弄得“封妻蔭子”。林沖這種性格的形成,也與林沖的生活有關。林沖當時做八十萬禁軍教頭,是一個中級軍官,家中妻子美麗賢惠,家境雖不富有,但也算殷實。故而才能使之滿足這種生活。因此凡事忍隱,又不與他人爭強好勝。在他心目中“忍”字心頭一把刀,只要忍過去,就能風平浪靜。
當我們談《水滸傳》時,讀林沖這一人物時,作為讀者的我們都感到林沖窩囊。一個連普通人都忍受不了的,可林沖卻忍受了,為何不起來反抗,空有一身武藝,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還算得上一個男人嗎?而這也是施耐庵先生在這部小說的情節結構上設計的高明之處。先把一個好人上梁山的經歷寫出來,激起人們的氣憤,從而突出一個“逼"字。從而后文寫其他梁山好漢時,盡管他們有些人也是濫殺無辜,他們有些人也危害百姓,可是讀者能夠理解并諒解他們,這都與小說的情節,即林沖的遭遇有一定的關系。因為當時社會的腐敗與黑暗,連林沖這樣的好人都被逼上梁山,而那些濫殺無辜,危害百姓的人,也是被社會逼迫所致。
林沖不僅凡事都從自身考慮,而且林沖也總是為別人考慮。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當李小二邀請林沖到家時,林沖還說“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們夫妻”。可是李小二并不在意,還說:“誰不知恩人的大名?休恁地說,但只有衣服,便拿來家里漿洗縫補。”后林沖見李小二兩個恭敬孝順,常把些銀兩與他做本錢。小說到此,林沖的性格已趨完美。
我們可見林沖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是一個天真的人,是一個嚴于律己,凡事都從自身找原因的人。但是林沖畢竟是一個英雄,所以當被逼太甚無路可走時,他只能鋌而走險,奮起反抗。
當他聽到陸謙和富安到滄州時,便勃然大怒道:“這三十歲的正是陸虞侯,那潑賊敢來這里害我,休要撞見我,只叫他骨肉為泥。”于是到街頭買了一把解腕尖刀,大街小巷團團尋了三五日。不見消息也自心慢了下來。由此可見,此時林沖最不愿意看見的事情出現了,這個現象的出現,使林沖的幻想徹底破滅了。但也不難看出林沖沖動過后便趨平靜,其本來面目并沒有完全改變。小說到此似乎峰回路轉,人們都暗暗為林沖慶幸時,一件意外的事又降到林沖的頭上,讓林沖接管一個好差事,看管草料場。但此時的林沖已不是原來那個天真的,對未來充滿無窮幻想的林沖。雖然他還是逆來順受,但聽到這件事時,林沖只說了一句“小人便去”,但和李小二談話時便流露出憂慮與不解。林沖對店小二道:“卻不害我,到與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林沖由一個天真的對未來抱有幻想的,對官府充滿信任,認為人世間,好人居多,而壞人居少,官府并沒有傳說的那樣壞,凡人都能感化的林沖已變成對官府官吏有了懷疑的態度,有了一定認識的人。所以林沖常常帶著狐疑上路,接管草料場。林沖的這種狐疑標志著林沖的思想走向了成熟。
盡管林沖帶著狐疑而來,但是其本性依然未變。當他看到草料場的老軍住的小屋,四下里崩壞,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時,林沖便道:“這屋如何過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反映出林沖無論做什么,都盡職盡責,凡事都有個長遠打算。也說明林沖隨遇而安,不圖富貴,只圖平安,只等流放期一過或高太尉良心發現,他便可回東京與家人團聚,去過自己的溫馨生活,由此可見林沖的天真。當他回來看到房屋已被大雪壓塌,他首先想到的是火。所以伸手,摸到火已滅,才放心的找出一條被子,離開草料場。
到了神廟,林沖的衣服已經濕了五分,他脫了衣服把被扯來蓋了下半身,卻把葫蘆冷酒提來,慢慢的吃,就將懷中的牛肉下酒。此時雖然林沖沒有說出一句話來,但讀到此處,我想讀者就有不忍卒讀之感,然讀者的同情心已升至到了極限。我想每個讀者都會認為其窩囊。而小說中的林沖這時也沒有了埋怨和憤怒,只有忍耐。小說到此已將林沖的善良,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等性格描寫的淋漓盡致。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感受,即這樣的好人被逼到如此境地,北宋王朝的官貪吏虐可見一斑。小說就是通過這種描寫的方式用主人公林沖的語言來激起讀者的共鳴。即便后來梁山泊中的李逵在江州狂殺濫砍,接父親時無菜下酒,吃李鬼的肉,也能讓讀者理解。因為有林沖這樣的好人作為小說的開篇部分,使讀者都有一種感受:對待壞人怎么都不過分。
篇3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供試樹苗均為 2 a 苗,多數為 2008 年 5 月在中國林科院華北林業實驗中心溫室里培育的實生苗,種子從美國引進( 自繁) ; 其他樹苗是從國內市場購買的實生苗或者扦插苗( 表 1)。
1. 2 方法
2009 年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在北京市房山區田各莊村大棚溫室內將試驗樹苗定植于 30 cm ×30cm( 高 × 口徑) 的塑料花盆中,栽培基質選用腐殖質土、草炭和珍珠巖按照 1∶ 3∶ 1( 體積比) 混合,用多菌靈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盆中加入等量的基質( ( 5 000 ±100) g) 。定植后置于大棚中,每天進行日常養護管理。選擇長勢相對一致的苗進行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設 6 個鹽分梯度,NaCl 濃度分別為 0、100、200、300、400、500 mmol•L- 1。每個濃度梯度每種樹苗均為10 株,3 次重復。第1 次施鹽,對照施700 mL 水,其它處理都施 700 mL 的 100 mmol•L- 1NaCl 溶液; 第 2 次,對照和 100 施 700 mL 水,其它處理都施700 mL 的200 mmol•L- 1NaCl 溶液; 依次類推,達到預設鹽濃度后,每隔一定時間澆相同量的自來水,以平衡蒸發量。盆下墊塑料托盤,以便防止鹽分流失。鹽脅迫處理歷時 40 d,并且每 10 d 記錄 1次鹽害癥狀表現。鹽處理 40 d 后,每種樹苗每個處理均隨機選取7 9 株,采集完全展開葉,用自封袋裝好后,立即放入液氮中,然后于 - 70 ℃ 超低溫冰箱中低溫保存。另外,各樹種各處理再分別采集 3 株植物的葉片、莖和根,在 105 ℃下殺青1 h,然后在80 ℃下烘干至恒質量,用于礦質元素測定。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測定參照李合生等[13]的方法,甜菜堿測定參照周芹等[14]的方法。參照王寶山等[15]和於丙軍等[16]的礦質元素提取方法,Na+、K+和 Ca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法測定,Cl-用自動滴定儀測定。每個指標測定 3 次重復。
2 結果與分析
2. 1 不同鹽濃度脅迫下供試樹苗的受鹽害癥狀
鹽脅迫過程中,每 10 d 觀察 1 次樹苗的葉片鹽害癥狀,并記錄。脅迫 40 d 的幼苗受害癥狀見表 2。從表 2 可以看出: 16 個樹種耐鹽能力存在差異,根據受害嚴重程度的大致排序為: 衛矛、沙柳、檉柳、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亞白刺 > 水蠟、糖樸、美國皂莢、沙棗、藥鼠李 > 杜梨、風箱樹、韃靼忍冬、美國白蠟、竹柳、醉魚草。
2. 2 鹽脅迫下脯氨酸含量的變化
圖 1 顯示: 除沙柳外,其它 15 個樹種脯氨酸含量隨鹽濃度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同時,檉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亞白刺的脯氨酸含量總體上顯著高于其它供試樹種。400 mmol•L- 1鹽處理條件下,沙棗、水蠟、糖樸、唐古特白刺和醉魚草其含量的 變 化 幅 度 最 大,與 對 照 相 比 分 別 增 加 了662. 0% 、562. 8% 、184. 7% 、84. 6% 和 71. 3% ,而竹柳、衛矛、藥鼠李、風箱樹和沙柳的增加幅度最小。
2. 3 鹽脅迫下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
由圖 2 可見: 在鹽脅迫下,各供試樹種可溶性糖的含量隨鹽濃度變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美國皂莢隨鹽濃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外,其它樹種均隨鹽濃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0 mmol•L- 1鹽濃度下,竹柳、醉魚草、衛矛、藥鼠李和糖樸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對照分別增加 72. 7%、68. 1%、55. 3%、48. 5% 和44. 8% ,而韃靼忍冬、杜梨和美國白蠟的增加幅度最小,僅分別增加 28. 1%,11. 7%和 18. 4%。
2. 4 鹽脅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變化
圖 3 表明: 隨鹽濃度的升高,各樹種葉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變化規律存在差異。隨著 NaCl 濃度的升高,沙棗、風箱樹、美國白蠟和檉柳的變化規律不明顯; 水蠟、韃靼忍冬、藥鼠李、糖樸、醉魚草、沙柳和唐古特白刺為先升后降;而衛矛、竹柳、杜梨、美國皂莢和西伯利亞白刺逐漸增加。在400 mmol•L- 1下,杜梨和衛矛與對照相比增加幅度最大,分別增加 75. 0% 和 93. 2%,而檉柳、水蠟和沙棗的增加幅度最小。
2. 5 鹽脅迫下甜菜堿含量的變化
在 NaCl 脅迫下,植物甜菜堿隨 NaCl 濃度的升高而增加( 圖 4) 。在 400 mmol•L- 1時,糖樸、醉魚草、美國皂莢和西伯利亞白刺增加幅度最大,分別比對照增加 29. 2%、46. 1%、43. 5% 和 31. 9%; 而杜梨、藥鼠 李、水 蠟 和 唐 古 特 白 刺 僅 分 別 增 加 了9. 0% 、7. 1% 、6. 6% 和 2. 4% 。
2. 6 鹽脅迫下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
2. 6. 1 鹽脅迫對各樹種根、莖、葉內 Na+含量的影響
由圖 5 可知: 各樹種根、莖、葉中 Na+的含量隨NaCl 濃度的增加而增加。400 mmol • L- 1鹽脅迫下,竹柳、衛矛、醉魚草、西伯利亞白刺和糖樸根中的Na+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別比對照增加 275. 3%、182. 4% 、168. 4% 、125. 2% 和 108. 9% ,而水蠟僅增加了 14. 5%; 莖中 Na+含量增幅最大的 5 個樹種是韃靼忍冬、美國白蠟、竹柳、藥鼠李和醉魚草,分別比對照增加 649. 0%、552. 6%、538. 2%、331. 9% 和271. 6% ; 韃靼忍冬、藥鼠李、風箱樹和醉魚草葉片中Na+含量增加了 5 20 倍。各樹種內根、莖、葉中Na+含量差異比較大。檉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亞白刺為葉 > 莖 > 根; 而其它 13 個樹種為根 > 葉 >莖。這很可能與檉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亞白刺的耐鹽類型有關,它們能夠大量吸收 Na+,檉柳通過葉片上的鹽腺排出體內,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亞白刺能夠把 Na+存儲在葉片中,而其它樹種是通過根的阻隔作用減少 Na+進入體內。
2. 6. 2 鹽脅迫對各樹種根、莖、葉內 Cl-含量的影響
從圖 6 可知: 隨鹽濃度的增加,各樹種 Cl-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400 mmol•L- 1鹽脅迫下,竹柳、衛矛、醉魚草、沙柳和美國皂莢根中增幅最大,分別比對照增加 80. 1%,117. 7%,119. 3%,73. 9%和 66. 7%; 藥鼠李、醉魚草、竹柳、韃靼忍冬、風箱樹和沙柳莖中的 Cl-含量增加幅度最大; 風箱樹、美國皂莢、韃靼忍冬、醉魚草和美國白蠟葉片中 Cl-含量增幅最大,分別比對照 增 加 621. 2%、203. 8%、153. 2% 、123. 0% 、158. 7% 。Cl-含量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也存在差異,葉明顯高于根和莖,而根和莖中的差異與樹種有關。
2. 6. 3 鹽脅迫對各樹種根、莖、葉內 K+含量的影響
在鹽脅迫下,16 種幼苗中 K+含量的變化規律比較復雜( 圖 7) 。隨 NaCl 濃度的升高,在檉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亞白刺的根和葉片中 K+含量增加,其它幼苗根中 K+含量均隨鹽濃度的增加而減少,葉中變化不明顯。K+含量在莖中變化不明顯,可能是由于莖主要是運輸的通道。K+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有所不同,葉明顯高于根和莖,而根和莖之間無明顯差異。
2. 6. 4 鹽脅迫對各幼苗根、莖、葉內 Ca2 +含量的影響
從圖 8 可知: 在鹽脅迫下,不同幼苗 Ca2 +含量的變化規律比較復雜,隨鹽濃度的增加,根中 Ca2 +含量無明顯的變化規律; 沙棗和西伯利亞白刺莖內Ca2 +含量逐漸減少,而杜梨、藥鼠李和風箱樹略有升高,唐古特白刺、醉魚草、竹柳和美國皂莢則先升后降,檉柳莖內 Ca2 +含量明顯高于其它幼苗; 各幼苗隨鹽濃度升高,葉片中 Ca2 +含量變化規律有所不同。Ca2 +在幼苗各器官中的含量是葉 > 根 > 莖。
2. 6. 5 鹽脅迫對各幼苗根、莖、葉內 K+/ Na+的影響
圖 9 所示: 檉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亞白刺根、莖和葉中的 K+/ Na+變化規律不明顯,但其它幼苗總體上是隨鹽濃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鹽濃度越高,下降越明顯,說明 Na+的吸收影響了 K+的吸收。在400 mmol•L- 1鹽濃度脅迫下,竹柳、衛矛、藥鼠李和醉魚草根中的 K+/ Na+比值下降幅度最大,分別比對照下降 89. 20%、79. 08%、68. 01% 和 79. 24%,這說明在這 4 種幼苗中,Na+的吸收對 K+的吸收抑制作用最大; 而西伯利亞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的 K+/Na+比 對 照 卻 有 所 升 高,分 別 增 加 5. 65% 和30. 12% 。竹柳莖中下降了 88. 21% ,韃靼忍冬下降了 91. 59%,美國白蠟下降了 87. 05%。在葉片中,韃靼忍冬降幅最大,下降了 95. 58%,藥鼠李下降了92. 64% ,醉魚草下降了 80. 41% ,風箱樹下降了87. 32% 。
篇4
【技法揣摩】
細節描寫就是把細小事物,如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特點用特寫鏡頭把它放大,通過準確、生動、細致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好的細節描寫,能使人物性格豐滿、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細節描寫是記敘文的血肉。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形象的鮮明性,事件的生動性。
那么,在記敘文的寫作中如何寫好細節描寫呢?
一、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有道是“故事好編,細節難找。”細節描寫難就難在要找到符合生活真實、體現人物個性、典型動人的細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然后把它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寫人是這樣,細節描寫用于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變化。請看下面的細節描寫:
夕陽的余暉漸漸落下,路燈拉長了影子,游戲的孩子被父母喚回,街道上的歡笑在減弱。思緒,越飛越遠,回到過去,那充滿歡樂的童年……
文中寫“影子拉長”的細小情景,猶如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以形象的描述展現了生活場景,頗有情味,如果平時的生活中沒有觀察的積累,寫作時是不可能寫出如此生動的細節的。
二、選擇典型,以一當十
我們常常為生活中的人事所感動,可是一寫到自己的筆下,就不那么感人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習慣于粗線條的語言,忽視描寫,忽視細節。與其評語式地介紹,概括性地交代,從概念到概念,不如選擇典型的細節加以生動地描寫,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請看下面這幾段描寫男女同學交往的幾段文字:
一天放學,在小區門口,我看見了小華。她背著一只很大的書包,顯得她更加瘦小。我很想上前跟她打招呼,但是我們之間仿佛有著無法跨越的隔閡,讓我不敢上前。我只好跟在她后面,即便是這樣,我也感到一陣尷尬。
突然,她轉過頭來,我一愣,來不及多想就低下頭去。可下一秒我就后悔了,趕緊調整好笑容,抬起頭,卻看到她的衣角消失在拐彎口……
心中頓時五味雜陳,失望,后悔,膽怯,尷尬……但更多的,是孤單。
童年時是兩小無猜的好朋友,長大后因為性別的緣故,彼此間的接觸少了。偶然相遇,會是什么感受呢?這幾段文字描寫了偶遇時兩人的尷尬動作、神態,蘊含著復雜的情感,頗有典型性。
三、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如果細節是一個動作過程,可以將其分解成一連串細微的動作,運用最為精練傳神的句子,最為準確的動詞和形容詞來傳達人物的精神風貌。請看下面這段表現母愛的文字:
……眼睛愣愣地看著我,我分明地感覺她的目光在我的頭發上撫摸,媽媽好長時間沒有我的頭發了,她在回憶那逝去的歲月嗎?媽媽的目光撫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覺地轉動了幾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兒時她那雙溫柔的手……
將媽媽看我那一動作進行了細細地分解,用一個慢鏡頭將媽媽看我的那一瞬間延長,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細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讓媽媽的目光從我的頭發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細膩的心去揣摩媽媽的心理,這樣便把母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分解畫面,簡筆描摹
分解細節是準確傳神地描寫人物的重要手段,如果細節是一個靜態的畫面,我們可以運用白描的手法對表現人物的細節進行分解,將其分解成若干個點進行簡筆描摹。
晚上,父親從風雪中歸來。在昏黃的燈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頭發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潤得濕濕的,過去曾湛藍的中山服,現在已經褪色得不成樣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襖撐得鼓鼓的,雪在鞋的邊沿上開始消融,連同泥土一塊兒滲到地上,留下兩個鞋底形狀的泥圈兒。
先將父親描摹成一尊未完成的泥塑,然后抓住泥塑的細微部分進行分解,描寫被雪潤濕的頭發和眉毛,被棉襖撐得鼓鼓的已經嚴重褪色的中山服,以及沾滿積雪的鞋子。更妙的是:還進一步分解到了父親鞋子“邊沿上”開始融化的雪,地上印下“兩個鞋底形狀的泥圈兒”,呈現出強烈的現場感,準確傳神地表現了父親雪夜晚歸的艱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語言精煉,選用適當
有些同學認為細節描寫就是描寫上的不厭其煩,越詳細越好,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要抓住最傳神的點去描寫,而其他地方可以一帶而過,細節描寫不等于嗦。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題的事。如下面這段文字:
有一回,我和她一起吹肥皂泡玩。看那透明的肥皂球一個個地飄在空中隨風舞動,在落日的余暉下映射出絢爛的光彩,五色交融,繽紛多彩。我們都很開心,笑聲不斷。那天剛好下過雨,地上有一個水洼,肥皂泡落入水中竟然沒有破碎,而是變作半個躺在了水上。五彩的透明薄膜下,似乎還可以看到水波微動,美麗無比。我被這一幕吸引,蹲下來,往水洼上吹肥皂泡,想讓水面上充滿五色光輝。可是,每次都是布滿了這邊一小片,那一小片便破碎了,弄得我氣惱不已。
這段文字描述“我”童年時吹泡泡的細小動作,運用精煉的語言活靈活現地展示了童年時候的快樂相處情景。“透明的肥皂球一個個地飄在空中隨風舞動,在落日的余暉下映射出絢爛的光彩”,“ 肥皂泡落入水中竟然沒有破碎,而是變作半個躺在了水上”,這些描寫具體細致獨特,沒有親自吹過肥皂泡怎會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呢?
細節從哪里來呢?細節就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從細處著手,從小事做起,時時關注細節,處處捕捉細節,你的文章才會有文采!
【親手運作】
請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展開合理的想像,將下面的情節寫得更生動一些:
我戰戰兢兢地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他夸獎我:“說得非常好!”并且向我傳來一個贊許的眼神。這眼神,讓我從頭到腳都感到暖洋洋的,我也回敬了老師一個微笑。
【寫法點撥】
原文也抓住了“眼神”這一細節,但描法單調,語言蒼白無力。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在細節描寫時,可以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刻畫出細節的神韻。這個片斷可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眼神”比做“冬日里的一縷陽光”、“沙漠里的一汪泉水”和“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然后再用排比將三個比喻組合起來,鋪陳烘托“眼神”帶給自己的感受。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綜合運用,有力地刻畫了老師眼神的神韻。
篇5
②父親有很多謎語。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籠罩著的院子里,最有趣的事是猜父親的謎語。父親那細瞇瞇的眼睛笑著看我,悠悠地念著他的謎語。我眨巴著眼睛,仰頭對著那滿天的星斗苦苦地尋找,謎底藏在哪里呢?再盯著父親的眼睛瞧,覺得他那雙笑瞇瞇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樣深邃、神秘。當我苦思冥想,覺得小腦瓜子發脹的時候,父親便會給予巧妙的提示,直到我得意地叫起來,他也“嘿嘿”地笑了。
③漸漸地,父親的謎語很少能夠難倒我了。只有一條謎語我猜不出。
④“晚上關箱子,早上開箱子,箱子里有面鏡子,鏡子里有個細妹子。”
⑤我想了半天想不出,問父親:“怎么鏡子里有個細妹子呢?”
⑥父親笑著說:“你再聽呀――”他把眼睛合上:“晚上關箱子,”又把眼睛睜開:“早上開箱子,”父親把眼睛湊近我:“箱子里有面鏡子,你仔細看看,鏡子里是不是有個細妹子?”
⑦我叫起來:“是眼睛,是眼睛。”
⑧父親說:“對、這是爸爸的眼睛。”
⑨我問:“那我的眼睛又該怎么說呢?”
⑩“晚上關箱子,早上開箱子,箱子里有面鏡子,鏡子里面有――”父親摸摸飽經憂患而早白了的頭發,說:“有個老頭子、”
⑾我把這個謎語拿去考小伙伴們,把最后一句改成:“鏡子里有個小狗子。”也像父親那樣把眼睛一張一合地去啟發他們。
⑿每當我噘起了嘴,皺著眉頭,一副煩惱憂愁的樣子時,父親便念起“關箱子、開箱子”,笑瞇瞇的眼睛一張一合,然后問我:“鏡子里面有個什么呢?”我不作聲,他便猜:“巧克力?大蘋果?洋娃娃?綢結子?花裙子?有小鹿的鉛筆刀?……”我小小的心總會被其中某樣東西引得高興起來。父親將它們“變”出來時,我問他:“你怎么就猜得出我鏡子里面是什么呢?”父親的眼睛神神秘秘,仿佛可以給我變出許許多多快樂和光明。
⒀可后來有一次父親猜不出了。因為我長大了,心里有張小門兒悄悄地開了。一個影子從眼睛投到了心里,抹也抹不掉,可影子“他”卻全然不知。陡然覺得父親帶給我的光明黯淡了,我心里只對那個人說:“沒有你呀,我就是黑暗。”父親做的飯菜也不香了,澀澀地咽不下去。父親問:“誰欺負我們的細妹子了?”我忽然覺得委屈得不行,眼淚吧噠吧噠淌下來。父親逗我:“千根線、萬根線,落到地上看不見。細妹子的眼睛下雨。”可我覺得滿心都是父親無法開釋的煩惱,一甩頭跑進自己的房子里。父親跟過來,拍拍我的頭,問我:“怎么啦?”我嚷道:“我要死啦!”父親好笑起來,說:“你小小年紀就說要死,爸爸這么老了,還想活100歲呢。哦哦哦,一定是有一件東西你很喜歡,又不肯跟爸爸說,對不對?好,我來猜一猜。”
⒁父親數了好多東西,自然都不是我所要的,我怎么能告訴父親,鏡子里面有了個“臭小子”呢?因為父親是無論如何不能將那顆心變到我的手心的。父親繼續在猜,可他還是猜不出來。我感到和父親一下子遙遠起來,原來父親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我對父親說:“你猜不中的,也變不出來,這回得靠我自己。”父親細瞇瞇的眼睛一下子變得那樣憂郁。
⒂有一天,我告訴父親我要離開家,跟著那個人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我是父親的獨生女,父親老了,我應該留在他身邊,我也舍不得離開父親,可是我沒有辦法。父親靜靜地聽我說,渾濁的眼睛里什么表情都沒有。半晌才開口:“我知道有一天你要走的,女大不中留啊。”臨走的時候,他又說:“要是他待你不好,你就回家來。”
⒃可是他待我很好,我和他在一起是那么幸福,幸福得常常以為世界上只有兩個人。給父親寫信,也總是說我很快樂很快樂。有一次記起父親的生日,想著要孝敬一下他老人家,便寫信問父親需要什么,說不管他要什么,女兒都會想盡辦法“變”出來的:信投進郵筒后,我忽然生出一荒誕的想法:假如父親跟我要太陽、月亮,我也能“變”給他嗎?當然父親絕對不會跟我要這些的,但我卻因此嘲笑起自己的孝心來。猜一猜,父親會要什么呢?
⒄父親來信了,我急急忙忙地拆開,只有四行字:
“晚上關箱子,
早上開箱子,
箱子里有面鏡子,
鏡子里有個細妹子。”
⒅那是父親的眼睛,我怎么會猜不出呢?
(選自《讀與寫》2006年第6期)
1.根據語境推測下列加著重號的詞的含義。
(1)覺得他那雙笑瞇瞇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樣深邃、神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說不管他要什么,女兒都會想盡辦法“變”出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投進郵筒后,我忽然生出一荒誕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1)漸漸地,父親的謎語很少能夠難倒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感到和父親一下子遙遠起來,原來父親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猜謎為線索把內容串成了一個整體。請按要求回答:
(1)文章開頭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間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結尾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多處刻畫父親的句子,特別是對父親眼神的刻畫特別傳神,請從指定段落中找出描寫父親眼神的句子,分別加以品析。
(1)第②段中,描寫父親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⑿段中,描寫父親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⒀段中,描寫父親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⒁段中,描寫父親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⒂段中,描寫父親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親”形象給人印象很深,結合全文,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寫道:“猜一猜,父親會要什么呢?”“我急急忙忙地拆開,只有四行字……”文章最后好像未明確告訴我們父親要的東西,但又確實告訴了我們。請你揣摩揣摩父親要的東西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
書讓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繽紛;書讓你在浩瀚海洋中盡情暢游;書點燃希望,讓你在無窮無盡的人生漫漫路上永遠不會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樣將你這只小船送道路的終極。那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親的眼神①一個背影,讓朱自清潸然淚下;一個眼神,讓我終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時,盡管我的語文、英語成績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數理化成績卻出奇地差。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估計高考肯定無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試后,我徹底失望,決定回家務農。
③因自覺慚愧,回到家后聽說父親正在田里拔草,我趕緊戴上草帽,趕到田里幫忙。學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點,會被人罵為“混混”的。頂著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訴父親,不想再上學,反正學不好了,還不如回家種田。
④我以為父親會勃然大怒,因為母親去世較早,這些年來他節衣縮食,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當了一輩子的“睜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親始終埋著頭,并不理會我,好像并沒有聽我講的話。我不敢再說話了,只好隨著他賣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陽很毒,汗水不住地滲出來,衣服貼在身上,抬起頭,父親仍然在埋頭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來。
⑤中午,回家吃飯,父親仍然沒有就我輟學的事發表意見。讓我說什么好?情況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悶熱干燥的夏日午后,越會有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這即將燃燒的沉默,真讓我忐忑不安。
⑥這時父親對我說:“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來年地瓜就沒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鋤頭就走。我就不信,父親能干,自己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陽實在太厲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睜不開眼睛。要在學校,正是午睡的時候,而現在;我早已經呵欠連天了。看看我的老父親,光著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頭翻秧——趁著父親不注意,我跑到樹陰底下枕著鋤頭就睡著了。
⑧好像沒過多大一會兒,我就被父親推醒。睜開眼,我看到父親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復雜,既有悲哀、絕望,更有期盼和激勵,還有許多我一下子讀不出的內容……
⑨“娃兒,種莊稼也像做學問,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頭睡覺,莊稼也會在田里‘睡覺’……”
⑩父親的眼神讓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經汗流下來了,不是熱汗,是冷汗。當天晚上,回到家,我覺得渾身骨頭都散了。摸著胳膊上已經曬脫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亂成一鍋粥。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父親又輕輕把我叫醒。一睜眼,除了看見他瘦弱的軀體、蒼老的面容外,又是他特有的眼神。想到父親近70歲了,身體多病,為供我讀書,每天仍在田間地頭躬親勞作,毫無怨言……這時,我突然坐起來,大聲地喊了一句:“我要上學!”
后來的事情變得很簡單。高考后,我上了大學中文系。再后來,到電視臺當上了一名記者。
盡管遠離了家鄉,遠離了父親,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終占據了我的記憶。今夜回想起來,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洶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著深速的蒼穹和滿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語:“山一樣沉默的父親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勵,終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永遠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1.填空。
(1)文段是運用第____人稱來敘述的。段③一段⑩是按照_____順序來記敘的。
(2)段⑥中劃橫線的句子運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人物描寫方法。
2.段⑩中劃波浪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達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要概括:文段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哪些內容是略寫?哪些內容則是詳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一時間(事情發展的先后)
(2)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2.抒情 議論 描寫(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3.記敘了“我”因學業不順,輟學回家務農并屢屢受挫,經父親的教育和鞭策后,幡然醒悟,又返校復學,直至走向成功這件事。
4.“我”輟學回家的原因是略寫,返校復學后的事是略寫,懷念父親的眼神也是略寫,在家務農一段則是詳寫。
《父親的眼神》讀后感父愛是偉大的,父愛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沉默。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我”覺得高考無望,想回家種田,“我”吃不下苦,睡著了,父親用冷冷的眼神告訴“我”,只能上學!在父親鞭策、警示的眼光下,“我”考上了大學,當了一名記者。
我覺得這個父親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因為“我以為父親得知我放棄高考會勃然大怒,他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當了一輩子的‘睜眼瞎 ’,他不想讓我走他的老路。但是意外的是,父親始終埋著頭,并不理會我,好像并沒有聽進去我的話。我不怕父親發火,卻怕父親的沉默。”從這里,我看錯了父親的聰明。因為如果父親發怒,把“我”怒罵一頓、打一頓,“我”會感受到心里好受些。而父親的沉默,會讓“我”感到非常對不起父親,很愧疚,就會重新去上學。
我還覺得父親是一個教子有方的人。我從這里看出來的:“當莊稼人你也不夠格,躺在地頭睡覺莊稼就會長出來?你那個樣,二流子也比你強。你哄莊稼一天,莊稼就會哄你一年。趕快起來!”從“你哄莊稼一天,莊稼就會哄你一年”看出來,父親話語背后意思是:你哄學習一天,學習就會哄你一年。父親用那最樸素的話語教育了“我”。“我”也覺得自己是一個對學習不自信的人。那是在“我”上中學時,因為有“瘸腿科”,加上當時傳說文理不再分科,所以,盡管“我”的語文、英語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但是數理化卻出奇地差。這樣的情況下,肯定高考無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試前,我徹底失望,回到家里。是父親的激勵,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電影《鐵甲鋼拳》里的一個片段:一個孩子要掉下萬丈深淵,他爸爸拉住了他。電影《2012》里的一個父親為了把孩子送上船,自己掉下了萬丈深淵。還有《狼王夢》一書中,母狼為了孩子成為狼王,犧牲了自己。
父親的愛,是沉默的。可它,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篇7
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最后,杰瑪在節目現場打求助電話時,現場外拉提卡激動欣喜,現場內杰瑪鎮定與感動平行剪輯融合。不同的地點,相同的時間,遙望著美好愛情。觀眾也能感受到手機兩端主人公的激涌心情,同一時間,杰瑪的哥哥舍利姆將自己埋在滿是錢紙的浴缸中,準備與黑頭目同歸于盡的畫面,與這對戀人的幸福相擁場景交叉剪輯。光明與黑暗相互轉換,緊張與感動并存,令人感嘆、動容。電影畫面的直觀呈現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力,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兩種截然不同情境的感官沖突下,理解對比手法運用之于藝術效果的提升。
之后,筆者又為學生舉了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臧克家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等例子;還通過該學期教學內容——《紫藤蘿瀑布》來對這一表現手法進行了具體解讀:我望著眼前繁茂的紫藤蘿花,回想起十年前紫藤蘿凋零的畫面,將這兩幅圖景進行對比,從而凸顯眼前之景的美麗,同時也表現出從那個萬物生長停滯的年代走過后作者內心的輕松與欣喜。無論在電影,還是文學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都在原作品基礎上產生了類似于戲劇張力的效果。
因此,學生可以從中產生明確的認識:在寫作需要表現緊張的情節之類富有張力的文學情景時,對比手法的運用無疑是上好的選擇。
二、細節描寫
抓住生活中的細小或微小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刻畫,無論人物、景物還是場面描寫都可在細微之處盡顯神采。對人物動作、神態、外貌、語言、心理的細節描寫向來是文章分析的重點,通過這些細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鮮明,人物感染力增強,整篇文章也顯得更有靈魂性。而電影中的細節往往具有視覺的放大作用,以一個特寫鏡頭或是某組連續鏡頭中的一個點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讓觀眾在深刻的印象中慢慢品味。我建議學生回憶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電影中,有著怎樣的特寫鏡頭的處理,從而體會細節的作用,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去感受細節的魅力。
學生提出了電影《海上鋼琴師》里的細節,在1900和爵士樂的始祖JellyRollMorton比拼琴技時,那根被琴弦點燃的香煙特寫,宣告著其主人公精湛的琴技;而當1900講述他不愿意離開船的理由——“我所恐懼的,不是所見的,而是所不見的”,特寫鏡頭定焦在他的眼睛上,他在凝望遠方,眼神中充滿了迷惑和茫然。1900對于岸上世界的恐懼與向往,在此刻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因此,細節與人物的個性,甚至命運息息相關,能夠使人于平凡中見驚奇。對照電影呈現的形象感突出的細節,學生領會到了文學作品中細節描寫的作用,人物的一個眼神、一段對話,甚至一個語氣詞都可以成為整篇文章的點睛之筆。
人教版魯迅的《風箏》一文便是極好的細節描寫借鑒范文。在課文學習時學生僅僅了解到某一部分運用了哪一方面的描寫方法,然而在對細節描寫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再回頭看這篇文章,學生才從魯迅創作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寫作技巧,重新品味文中的“我”“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無可把握的悲哀”等心理描寫的準確、深刻;“我”折斷小兄弟風箏時,將我與小兄弟的神態、動作相對比的細節描寫的細膩、生動等等。學生始為文中的精彩細節發出深深的贊嘆,并在周記中無一例外地運用了細節描寫的方法。電影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很多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獲得了最基本的認知之后,又引導我們更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從而達到對文本的理解、對寫作技巧的運用都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篇8
忽然一只溫暖的手輕輕搭在了我的肩上,那雙天藍的雙眸緊緊盯著我,嘴角掛著微笑,沒有任何話語。我下意識地順勢望了望,卻從那雙如清風般和煦的眼神里,感受到發自內心深處的從未有過的溫暖。那份溫暖似一縷春風,撫平了我那七皺八褶的心,在心湖吹起一絲漣漪。就在這一剎那,我的淚水不禁“簌簌”地流了下來。
微揚頭,側目,順著逆光的方向,有一張擁有如水一般溫柔的笑臉。無聲的語言,無聲的安慰,如同雨霽的暖陽,淡淡的,在我耳邊輕輕說了句:“下次努力哦!”簡單的話語,卻消除了我耳邊的冰涼。
教室外滂沱的雨點,像是在說:“別哭了,都快化成一只小花貓了!”
她順手翻開文具盒,鏡面般的內里照在我的臉上。突然靈光一現,我轉啼為笑:“你騙人,我壓根就沒有變成花臉貓,你好無聊,以后可不許這么嚇唬我哦!”
“那你還不綻開笑臉,要不然又要多了幾道皺紋,這樣可就會早一天變成老太婆的模樣。”
抬起手,輕撫在自己的臉上,發現臉上有不少淚漬,我怎么一委屈就掉金豆子,是不是太懦弱了!
疑惑地抬起頭來,眼光撞進她那雙懵懂又似乎深不可測的眼神,那雙眼睛真的讓人難以讀透。如玉點綴的黑眸好像嵌著顆黑珍珠,從中流出的淡淡的笑意,給原本了無生氣的氛圍,布上了一絲溫馨,那眼神里仿佛融入了可以掃除陰霾的能量。
她微笑著點點頭,又投來了另一種目光,那是友善而又充滿溫馨的目光。我的心里一點點柔軟開來,淡淡的笑意在眼底流轉。那束目光,如一絲流淌在心間的暖流,激蕩著我的心房。
漸漸地,雨停了,天空劃出一道彩虹,綻放出黃金分割的美麗弧度。
在這個季節里,花兒是最容易綻放的,迎著風飛舞的蝴蝶翩翩起伏著,風信子在空中飄飛。我徜徉在花的海洋,沉浸在美妙的友情之中。
(指導老師:侯守斌)
篇9
文章寫得真是絕妙,尤其是對眼神的刻畫更是令人過目難忘。全文對眼神的描寫一共出現了六次,而這六次均表現在三類人身上。如鄰居眼神中透露的那種幸災樂禍,小孩眼神中表現出的特有恐懼,小李眼神折射出的那種病態心理。三類人物不同的心理,逼真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缺少誠信的可怕局面。
“哐啷——”一聲清脆的關門聲,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以及“女高音”。原來是女主人小李被關在了門外。這下糟了!丈夫出差,而她自己又沒帶鑰匙。
鄰居們紛紛來看熱鬧,有的說用鐵絲把門勾開,有的說將鎖打碎,也有的說可以翻窗子進去,小小的樓道擠滿了人,可沒有一個人行動。終于,有一位大徹大悟的人高喊:“報警吧!”隨即,110趕到了現場。
小李家是防盜門,窗上安有防護欄,根本沒有辦法進去。警察圍著整幢樓走(嘻嘻,200字了耶!)了幾圈,家家窗口都有防護欄。 “對不起,我們也沒有辦法。”一位警察看了看周圍的防護欄說道。小李慌了:“警察同志,你們一定要幫我打開門呀!”她頓了頓,“你們可不能見死不救呀!”
“你們看!”細心的小李用手指了指,大家像發現新大陸似的,發現小李家廁所旁的小角落里,有一扇布滿灰塵的沒有裝護欄的小窗。只有小孩子或許能夠進去。小李如同落水者抓住了一根樹枝,她回頭看鄰家小孩,可剎那間,看熱鬧的小孩都好像飛到(噢,不會吧,已經400字啊!)了九霄云外,沒了蹤影,只剩下了幾個閑聊的人,裝作沒有聽見,還不時用眼角瞄瞄小李,誰希望自己的小孩成為“烈士”?
最終,小李以二十塊錢請了樓下看門人的小孩。一根繩子從天而降,小孩站在樓頂不時向下望望,眼睛里流露出恐懼的眼神。看得出,這小孩非常不愿意干這件事,可那二十塊錢誘惑著他,他仿佛看到用二十塊錢買來的東西。他小心翼翼地沿著繩子從樓上滑下來,好不容易到達了小李家樓層。
終于到達了窗口,大伙兒也都松了一(嘿嘿,一不小心,可就600字耶!)口氣。這是一扇很小的窗子,上面銹跡斑斑,角落結滿了蜘蛛網,窗臺上布滿了灰塵。平常是沒有人注意它的。小孩子好奇地打量著里面,遲遲沒有進去。小李有點不耐煩了,吼道:“你怎么不進去呀!”小孩子向下看了一眼,落在窗臺上的腳有些發抖,瘦小的身體緩緩地鉆了進去。一陣陣撥弄鎖的聲音,過了好久,門才打開,小李用審視的眼光打量著小孩子以及他的每一個口袋,然后才把二十塊錢給了小孩。
第二天,當孩子經過樓下時,想看看昨天(呵呵,800字啦!)英勇進屋的地方,卻發現,小窗上多了一樣東西——防護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篇10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上文在刻畫藺相如這一形象時,運用了細節描寫,請結合原文加以分析。
解析:在本段中,司馬遷為了表現出藺相如的大智大勇,運用了細節描寫。其中“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一句,雖寥寥數語,卻把藺相如的智慧與勇敢十分真切地表達了出來。
答案:“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持其璧睨柱”,從細微處的頭發、眼神入手,將藺相如與璧同存亡的堅定神態勾勒出來了。
【技法指津】
細節描寫是把細小事物用特寫鏡頭放大,通過準確、生動、細致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好的細節描寫,能使人物性格豐滿、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常見的細節描寫有肖像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行動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神態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等。
寫好細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寫好細節,認真仔細的觀察是基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細節描寫用于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變化。
2.細節描寫要服從表現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細節具有深刻意義。小的細節能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但要注意細節與文章中心內容的匹配度,不可以此細節輔彼中心,風馬牛不相及。
3.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深刻反映主題的細節。
4.細節描寫必須真實典型。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謂典型,是指細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別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象揭示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