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03-28 16:14: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英語學習 學習動機 激發(fā) 重要性

教和學的過程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過程,而且是一個智力因素與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動機是英語學習成敗的關鍵,作為英語教師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指導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這句話真知灼見地道出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始終堅持把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放在首位。那么,應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動機是引起有機體行為活動、且使這種活動維持下去,并向一定方向引導的內向意愿。對學習而言,學習動機是一定的社會或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學習動機是發(fā)動、維持和引導學習的動力,是學習過程的核心。那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呢?

(一)使學生充分認識英語價值。

對英語學習者來講,英語可以看成是一個目標,目標的價值越大,它給予個體的激勵值越大。因此,英語教師要設法提高英語的魅力和趣味,提高學好英語結果的誘惑力,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英語的重要性。只有認識充分,有充足的思想準備,才會舍得投入,才能保持動機不減落,以充分調動學生學好英語的熱情。

(二)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需要―動機―目標是構成人的積極心理動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樹立動機,有了動機才能確立目標。如今對于當代大學生,英語技能的掌握已經(jīng)成為他們求職、工作的一個重要交際工具。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必須將學習英語同社會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同未來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具有遠大的目標和抱負,認識到隨著世界的發(fā)展和進步,英語應用越來越廣泛。

二、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推動他們去探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fā)揮,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xiàn)的主要形式。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fā),按照英語教學的原則,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環(huán)境,提供各種運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運用英語,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顯示才能、發(fā)揮才智的英語環(huán)境,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主動狀態(tài)、主動觀察、主動思維、主動回答,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過程。

在實際教學中,我曾嘗試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簡稱TBLT)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法。在課堂中實施任務型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能促進學生獲得、處理和使用信息,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信賴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

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且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氣氛,對保護學生的學習動機十分重要。作為教師,我們要信賴學生,發(fā)掘每一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教學中盡量給每個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要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才能。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張嘴說英語是很重要的。我經(jīng)常向我的學生傳達這樣的理念:如果想學好英語,就不要害怕出錯,多說多練才能提高英語水平,而且每個想要學好英語的人應該記住一句話:“I like losing face!”

(三)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英語語言情景是運用英語交流的必要因素。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為了激發(fā)學生思維,必須給學生一個實際的經(jīng)驗情景。”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設有效的語言情景來豐富學生的英語信息量。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習實踐中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也要在學習實踐中進行。只有通過實踐,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本身的交際功能,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運用各種手段,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景。精彩的教學導入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學習上來,因此教學導入的設計一定要豐富多彩。長期以來,對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導入課文,喚起學生潛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學生都能帶有興趣去學習理解課文,一直是我關注的問題。因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我曾采用了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力求尋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由復習單詞導入課文。(2)由老師介紹課文的背景材料或簡單地先復述課文。(3)由課文的內容提出一系列建設性的問題,讓學生先作簡單的討論。(4)如果課文有較強的故事情節(jié),則讓一組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在講解課文之前先行表演?,F(xiàn)代教學論強調的是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我通常使用富有特色和情感的語言描述課文主旨、主要內容,以及教師自身的思想情感體驗,以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或提出能引起學生關注的問題,由此進入教學主題。

在課余時間里,教師還應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文化節(jié)、演講比賽等。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發(fā)掘自己的潛力,自然地運用于各種活動中。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時,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

總之,興趣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關鍵,而學生一旦對學習英語感興趣,那么學習英語對學生來說則是一件樂事而不是一件苦事。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激發(fā),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主動性和持久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反復實踐,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用一顆輕松的心面對我們的課堂。我們應該毫無保留地熱愛我們的學生,把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演繹得很精彩,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盼著上我的課”。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英語文學;英語教學;重要性

引言:英國文學發(fā)展歷史比較深遠,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和歷史演變,在演變的過程中,文學也受到了各種現(xiàn)實理論和外界力量的侵蝕,受到了歷史、政治以及文化的熏陶和影響,發(fā)展到現(xiàn)今,也逐漸成熟。隨著世界經(jīng)濟貿易的發(fā)展,當前英語文學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也要引起重視,開展英語文學教學研究,對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英語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英語文學的內涵分析

所謂的英語文學(English literature)主要指的就是用英語寫成的文學作品,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不一定是來自英格蘭。在美國文學中的英語作品,也可以將其納入到英語文學中,但一般情況下美國文學都是按照一個獨立的重要學科進行處理的。英語文學發(fā)展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價值。其中包括了古代文學、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文學等,其中包含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以及字典等。其中最具代表作品也包含了很多,例如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喬治?查普曼的《荷馬史詩》、詹姆士一世的英皇欽定本《圣經(jīng)》等,都是英文作品中充滿智慧的結晶。

二、在英語教學中貫穿英語文學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一件事物比較感興趣,就會積極的投入學習中,主動的去了解事物、認知事物。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文學是語言藝術性的表現(xiàn),具有生動、形象以及凝練的特性,文學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材料;文學語言有生活化的特征,其是來源于生活,又體現(xiàn)生活的一種作品,具有通俗易懂、自然的特征,將其應用于英語教學,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人們對于美麗的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與好感,向學生展現(xiàn)英語中的美,有助于吸引學生的目光。英語和漢語一樣,在語言中也處處有美的存在,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語言之一。在英語文學作品中,莎士比亞的戲劇、馬克吐溫的小說等都是歷史上不朽的佳作,在為學生講解的過程中,向學生揭示其中存在的美,可以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審美意境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投入到英文文學的閱讀和研究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文水平。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在英語文學中,富含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詞匯、句式等,學生通過對英文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將其中的知識吸收,并將其應用于生活實踐。學習英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的努力和學習。但是當前很多高職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接觸到英語交際的情況比較少,其學習的知識也就不能用于實踐,不能在實踐中得到良好的鍛煉和成長。因此,學生可以借助閱讀和學習英文作品的機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在閱讀和翻譯的過程中,可以收貨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英語思維形式,提高學生英語思維的能力。

(三)有利于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文化需要用語文來表達出來,語言也承載著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學習語言的目的不是單純的學會使用,而且還要了解語言中的文化。高職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可以將英美國家的不同文化介紹給學生,也是學生掌握英語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英語學習中,感受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學也是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精髓,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也蘊含著一個民族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學生通過對英語的學習,在學會聽說讀寫的基礎上,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思想。當前,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更需要對其思想、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進行了解,避免在交流過程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誤解和沖突。因此,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培養(yǎng)基本的語言能力,還要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此引起重視,利用多種教學形式,通過文學作品鑒賞、光盤以及網(wǎng)絡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加強對英語文學的學習,同時也可以通過聘請外教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有效地語言學習環(huán)境。

(四)有助于素質和德育教育。加強對英語文學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德育教育。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英語文學作品中,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和豐富多彩的語言輸入;文學是反應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軌跡,學生在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中,可以對其英語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學生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欣賞,可以學習英文中的知識,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同時,在一些經(jīng)典文學中,包含著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學生通過對這些文學作品的閱讀,在潛移默化中會受到作品中一些觀點的影響,在提高自己語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總結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采用英語文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感受語言文化和魅力,刺激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不僅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的語象、心象和情象境界的形成,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使得英語教學更加有魅力,同時也使得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英語文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將其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文璐. 新課程標準下口語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399+402.

[2] 李昆峰. 論英語文學在大學生公共英語教學中的融入效應[J]. 大學教育,2014,05:118-119.

[3] 陳小玲. 淺議英語文學閱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142-144.

篇3

【關鍵詞】中職 英語語法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89

國家調整了教育方針、政策,提出要k令人民滿意的教育。雖然這改變了學生的一些教育觀念,但是對于中職,社會和教學研究的重視度仍然不夠高,這就造成對學生教育的忽視。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度雖然有所提升,但是對于中職生教育教學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漏洞,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社會上存在一些看法,認為中職生重在學習技術知識,理論知識的學習應該少于技術知識,其實這是一種不科學的看法。當一個學生連基礎的理論知識都不具備的時候,又怎么可能有足量的知識儲備進行實踐活動呢?

因此,進行英語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yè)知識,而英語的學習又離不開對語法知識的學習,只有學好英語語法知識,才能不至于在之后的學習中混亂無序,更好的掌握英語并將其運用于實踐之中,讓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得更加充分,在之后步入工作崗位時增加競爭優(yōu)勢。

一、了解中職英語學習現(xiàn)狀,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

要認識到現(xiàn)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習現(xiàn)狀,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觀念,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的影響,更好的做好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為中職英語語法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因此,了解中職教學現(xiàn)狀和中職生的學習現(xiàn)狀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到學生與教師的現(xiàn)狀,才能更好找尋解決教學問題,實行更好更適合的教學方法。

現(xiàn)在社會存在一些偏見,認為中職階段的學習精力應該放在技而不應該放在英語這種“沒有意義”的學科上,這實際上是囿于見聞,坐井觀天的一種想法。這種想法僅僅是看到了中職生長于實踐這一方面上,而忽視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理論知識對現(xiàn)實實踐的指導作用。例如:當一個學生在面臨一份自己各方面都很滿意的技術工作時,自己各方面都符合要求,但是工作時要求會英語的日常溝通時,這個學生只好以“自己不會英語?!倍z憾錯過。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呢?由此可見,擁有基本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擁有一項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溝通的技能就無形的增加了自己的優(yōu)勢,使得自己能夠在找工作時從容應對。

二、了解中職生英語差的原因,糾正語法教學的誤區(qū)

現(xiàn)在一些教師認為中職生與高中生英語教學是不一樣的,這些教師甚至認為中職生和高中生的英語水平相差一大截。因此,這些老師在中職生的英語教學中“偷工減料”,私自對學生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改,導致學生沒有接受到應有的英語基礎知識的教育,這是學生英語差的原因之一,其中有的學生及其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學生的精力主要應該用在實踐中,或者一些操作性比較強的專業(yè)知識上,從而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重要性就被忽視了。并且,學生也會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學習英語語法,只要自己能聽能說一些英語就行了。

眾所周知,能說一些英語不等于擁有說英語這種語言能力,學習語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學習規(guī)律與方法,更好的運用這一技能進行交流;首先,社會上的一些不科學認識,認為掌握好技術門類的學科才是王道,語言知識的學習是其次的,這一看法是極其錯誤的;其次,我們不可否認,數(shù)學的學習有的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有所脫節(jié),但是數(shù)學還是會教會不會數(shù)學的人如何運用數(shù)學的規(guī)律進行計算,這就是理論對實踐進行指導的最好的例子;最后。一些教師認為中職生較高中生有一定的差距,認為對中職生的教學應該遵循從簡的原則。殊不知,這是一種自私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行為減少了學生接觸更多更深入知識的可能,從而使學生的學打折扣。

三、轉變教學態(tài)度,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學生在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時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而教師正確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首先應該將中職英語重視起來,不應該認為中職學生在知識的接受能力上弱于高中生;其次,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重視基礎教學,并適當?shù)亟o學生增加一些難度,因材施教,根據(jù)各個學生的變化來進行課堂教學。語法學習和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有所不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處理好語法教學和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不能認為語法教學就是英語教學。

很多教師將語法教學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將語法學習當成英語學習的關鍵。所以,學生也在教師的引導下,奮筆疾書,將教師講述的知識都記錄下來。不厭其煩,對英語知識生吞活剝,將所有知識都局限在一些片面的知識規(guī)律之下,這樣就導致學生后來的學習過度依賴于規(guī)律化的步驟之中,使學生越發(fā)感覺自己學習英語困難,尤其是語法學習的困難程度大大增加,這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使得英語語法學習成為學生心中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F(xiàn)階段教師仍然以應試教學為英語教學為目的,這使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步伐,也不知道這種學習有什么意義,這就使學生產(chǎn)生了的學習語言知識無趣和無用的觀點。

四、加大硬件設施投入力度和中職英語的師資力量建設

硬件設施的齊備能給教學帶來很大的便利,夯實中職辦學的基礎,加強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能夠更加全面的體現(xiàn)國家辦學的宗旨――辦令人民滿意的教育。英語的教學尤其依賴多媒體,尤其是在進行大量的聽力練習和大量教學實例講解時,多媒體能節(jié)省教師在教學時板書的時間。

首先,要做好教師隊伍建設,增強中職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定期開展交流學習,交流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成果,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經(jīng)驗,使中職英語教學更上一層樓;其次,加強教師團隊內部構建一個和諧的教師團隊,使教師有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最后,學生也是關鍵,要加強學生學風建設,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

篇4

【關鍵詞】 英語學習目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潛能

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目的應該是:掌握第二種語言,得到能和國際知識接軌與直接交流的能力,實現(xiàn)文化和知識的比較與研究,構成更為科學的認識基礎,形成更強的個人知識價值量,以致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開發(fā)更多的活動空間,形成更多的知識能量,擴展個人的知識視野,開發(fā)更多的物質價值,積累更多的人類財富,構成人類新的認識進步,以強國強民,促進社會生產(chǎn)力快速發(fā)展。簡單的說,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使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

要達到跨文化交際目的,我們就得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這樣才能用英語交流信息。要達到跨文化交流目的,我們就得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掌握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建設的需要。

那么,造成現(xiàn)在這種無法達到英語學習目的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為止專家們的分析結果不外乎: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尤其是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正確、有力地發(fā)揮。 人的智力因素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等。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情感、意志、性格、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等。英語學習效果欠佳的人都是因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系嗎?筆者認為并非都是如此。我們以報考研究生的考生為例,在每一年的研究生升學考試中,不少考生的專業(yè)成績都考在了90分以上,而英語成績就是不能通過錄取分數(shù)線。這樣的考生不計其數(shù),而且,這些考生中的很多人哪怕是連續(xù)數(shù)年參加研究生升學考試,其結果都是一樣的,英語沒過關。

他們因為只是英語分數(shù)過不了關,而圓不了讀研的夢想,他們當然不會甘心忍受這種悲慘的結局的。所以,他們把一切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研究生英語考試上,不惜重金購買研究生英語考試資料和參加研究生英語考試培訓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有些人甚至不去工作,而一心一意躲在家中學習英語,準備來年的研究生英語升學考試,他們這樣做應該說明他們是有自信性的,否則,他們不會投入這么大的。然而,結果還是不少人還是沒能過英語這道“鬼門關”。

2007年1月21日下午考研全部結束后,在上海師范大學考點,上師大研工部部長陳偉統(tǒng)計了缺考率,英語考試缺考率是17%。這個說明很多考生對英語有恐懼感了,連面對考試的勇氣都失去了。

以上的事實可以說明,影響學習英語效果的障礙除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外,還有一個被人們忽視的因素,那就是語言潛能和其它一些相關潛能沒有被激發(fā)。人的潛能是智慧寶庫,人的潛能是多方面的,包括體能、智能、處世經(jīng)驗、情緒反應、適應自然的能力,等等。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都存儲著各種極大的潛在能量。有一句俗語說“ 急中生智”,就表明了在危急的時候能夠發(fā)揮潛在的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在絕境或遇到危險、沒有退路的時侯,往往也會暴發(fā)出不同尋常的能力。

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和邏輯學的最新研究證實,人具有巨大的潛能。著名的前蘇聯(lián)學者伊凡?業(yè)夫里莫夫指出:“一旦科學的發(fā)展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腦的構造和功能,人類將會為儲存在腦內的巨大能力所震驚。人類平常只發(fā)揮了極小部分的大腦功能,如果人類能夠發(fā)揮一半大腦的功能,那么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40種語言,背誦整部百科全書,拿到 12個博士學位?!?/p>

由此可見,人腦的潛能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它猶如一座等待開發(fā)的巨大寶庫,蘊藏無限,價值無比。

但是目前人類用腦不足百分之一:國內外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大腦約有 120億到140億個神經(jīng)細胞,盡管每小時有數(shù)千個神經(jīng)細胞在衰亡,但還有新的神經(jīng)細胞在誕生,這是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對常人來說,一生中只有 10%左右的腦細胞在工作,許多為人類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偉人也只有20%左右的腦細胞在工作。而最新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如果從大腦的能力而不是從腦細胞數(shù)量的角度來看的話,人一生中對大腦潛能的挖掘和利用還不到 1%!所以,不管是誰,只要他能夠挖掘并發(fā)揮足夠的潛能,他不可能學不好英語。

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類儲存在腦內的智能大得驚人,人在平常只是發(fā)揮了極小部分。而任何有成就的人都不是天生的,他們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開發(fā)了人的無窮無盡的智力潛能,誰的智力潛能開發(fā)利用得多,他的成就也愈大。20世紀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他死后科學界對他的大腦進行了十分認真細致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他的大腦無論是體積,還是其構造或細胞組織,都與其他任何人一樣,沒有區(qū)別,但某一部分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密度要高于普通人。這就充分說明,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并不在于他的大腦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殊地方,而是在于他通過開發(fā)自身的潛能,以超越常人的勤奮加密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連接和他執(zhí)著地為科學事業(yè)獻身的忘我精神。

因此,人體內確實具有比平常未被表現(xiàn)出來的更多的才氣、更多的能力以及更有效的功能。每個人只要堅信人類的潛能無限,能夠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鍥而不舍地去開發(fā),他就一定會有用不完的能量,能力也會變得越強。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有什么樣的困難或危機影響你的狀態(tài),只要你認為自己能行,你就能夠處理和解決這些困難或危機。相反,如果對自己的潛能總是存在持懷疑態(tài)度,或抱著消極的心態(tài)不去開發(fā)自己的潛能,那么,就只有在嘆息命運的不公中銷鑠人生,并且越是消極就會越加走向無能。請記住,世上每個人都是他人不同的個體,在每個人的身上,也都蘊藏著一份可能與他人不同的特殊才能,這份才能正是屬于你自己所獨有的潛能,它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著你去喚醒它,使用它,而任何限制自己發(fā)揮潛能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心靈本身。所以,在任何時侯,無論別人對自己如何評價,無論自己的年齡有多大,也無論在你面前會出現(xiàn)多大的阻力,只要你相信自己,對你的能力抱有毫不動搖的信念與態(tài)度,那么,你就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而且會因此而產(chǎn)生有效的行動,直至取得成功。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明確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通過激發(fā)自己獨有的潛能,持之以恒努力地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英語學習目的,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愿望。

參考文獻

[1] 李玉璽,陳銳. 讓大腦特別聰明:怎樣開發(fā)大腦潛能[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2.10

篇5

關鍵詞:游戲;小學英語;教學;重要性;現(xiàn)階段

一、前言

為了能夠使得不同類型和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提出的要求得到滿足,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工作的時候使需要設計出來不同類型的游戲的。在小組自主游戲當中學生之間有更加充分的交流機會并且有更為廣闊的自我展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游戲是一種教學方法;施行游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教學相關活動進行的過程中逐漸將枯燥的語言轉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的游戲這一種形式,為學生構建出來更加豐富的語言交流情境,讓學生能夠在玩耍中學習,學習中玩耍,充分的將學生的天性保留下來。

二、游戲教學法綜述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進程向前推進,英語早就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我們是需要使用到的這種語言和世界范圍內其它國家的相關人員進行交流的。因此英語的學習對于現(xiàn)階段的學生來說就顯得極為重要了,逐漸的演變?yōu)橐婚T由小學到大學的必修課程。那么怎樣才能夠使得剛剛進入到小學教學階段中的孩子們喜歡這門課程呢?怎樣才能夠使得孩子從小就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并逐漸的培養(yǎng)出學習興趣呢?

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件事情顯然是比較困難的,對于剛剛進入到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除了學習英語這一門課程之外,還有其它的課程需要學習,英語教學使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的,主要使將激發(fā)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前提條件的,通過聽說讀寫等教學形式來讓學生獲取語言知識技能,逐漸的形成初級的語感、語調和語音,將學生簡單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出來。英語在小學階段實際上是一個起步階段,是為了日后的學習打基礎的,是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么一個過程。德國教育學家福祿培爾曾經(jīng)提到過:“游戲使兒童活動的鮮明特點,通過游戲這種形式,兒童的內心活動和內心生活逐漸演變?yōu)楠毩⒆灾鞯耐獠勘憩F(xiàn),從而兒童就能夠獲得愉快、自由和滿足,并維持內在和外在的平衡。兒童游戲一般情況下都是和語言表達有著較為密切的相互關系的,這是能夠在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性作用的”。通過培爾的這一番話,筆者深刻的認識到了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用游戲這種形式來推動孩子們學習,鞏固以往學習到的知識。現(xiàn)階段施行的小學英語教材就認識到了我們在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一點,在整本教材中,基本上每一節(jié)課都有游戲。一般情況下筆者是會在一節(jié)課中使用短短5-8分鐘的時間講解教學內容然后使用大量的活動練習,以便于能夠達到鞏固強化的效果。教學相關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游戲教學是會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的,一節(jié)課往往都是能夠在快樂的范圍里面快速的度過的。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多個層面中都能夠展現(xiàn)出重要性。

三、激發(fā)興趣、活躍氣氛

一節(jié)優(yōu)秀的課并不是教師一直都在講,學生一直以來都在聽,應當是動靜結合的,心理研究工作得到的結果表明,小學生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使比較弱的。長時間的有意識的注意是會使得人們感到枯燥乏味的,投入程度自然也就不會很高,假如說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相關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融合教師的講解,并適當?shù)陌才乓恍┯螒?,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動態(tài)的舞臺,將學生的思維與身體從枯燥、緊張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使得他們原本較為松散的注意力重新融合在一起,在松快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比如說在對人體各個部位的名稱進行學習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學生們感到比較新鮮,學習情趣較為濃厚,熱情高漲,但是隨著學到的單詞的數(shù)量的提升,聽講和朗讀的時間延長,學生們一般情況下都是會感覺到枯燥和疲憊的,就難以繼續(xù)集中注意力了。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筆者適當?shù)膶ⅰ奥牽诹睿鰟幼鳌边@一個游戲加入到教學中,一聽要開始做游戲了,學生們立即家變得活躍起來了,注意力又集中起來了,在緊隨其后的“touch your head”“stamp your arm”等一系列的口令當中,他們一會摸摸自己的腦袋,一會跺跺自己的腳,一會揮舞自己的小胳膊,忙的不亦樂乎,最終在歡聲笑語當中學生們就將人體每一個部位的名稱記住了,不單單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管芳芳.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游戲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2]李利娟.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3.

[3]張明娟.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范大學,2009.

篇6

【關鍵詞】英語游戲教學 寓教于樂 興趣培養(yǎng) 自主學習 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15-01

一、緒論

英語游戲教學[1]是當代探尋英語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而在實際運用中,英語游戲教學是運用較廣泛且實際效果也較好的一種方式,也由于其“寓教于樂”[2]的特點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我國現(xiàn)推崇素質教育,學生在英語游戲中提高英語水平可以更好地大大素質教育這一教學目的。但是,由于我國高考體制的限制,很多老師、家長甚至學生自己都認為,英語游戲教學是不符合高中生教學實際的,但是筆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若想真正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使得學生能夠獲得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游戲教學是最好的不二之選。

二、什么是英語教學游戲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英語游戲的概念,從眾多文獻中,我們可以將英語教學游戲的定義可以簡要歸納為以下幾點[3]。

首先,它是一種游戲的限定,游戲主要有兩種類型,即智力性游戲和活動性游戲,我們這里所說的教學游戲自然是指前者――對智力或其他能力方面具有開拓性的智力性游戲。

其次,游戲的一大特點即是趣味性,所以英語教學游戲的目的則是“寓教于樂”,能夠讓學生進行快樂的學習。另外,我們談及英語教學游戲,所以在游戲過程中要加入英語教學的過程。

最后,我們強調的是教學游戲,教學是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得到了知識這樣一個雙向的過程。所以即使是游戲,我們仍要將教學的目的擺在首位。這要求在游戲的設計過程要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三、英語游戲教學的目的

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曾提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我們采取英語游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現(xiàn)在人們雖然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甚至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給學生報了很多的英語培訓班,但事實上這種強壓式、強迫式的學習不僅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甚至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

如果沒有知覺主動的學習動力,即使我們將知識強行灌入學生的腦中(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學生也會因此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我們采用英語游戲教學,并不是說要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背會多少單詞,學會多少句子(事實上,這也不具有現(xiàn)實性[4]),而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形式,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將一種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理念傳達給學生。

四、英語游戲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上文已經(jīng)簡要闡述了英語游戲教學的目的,那么英語游戲教學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和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方面又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一)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個人潛力

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即老師在講臺上對知識進行傳授,學生在座位上聆聽或記下筆記。這種方式并不利于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主動思考,加上高中課程本身任務較重,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死板的話,很難讓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長期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

而針對英語這門學科來說,由于語言本身的陌生性再加上周圍沒有語言環(huán)境,如果老師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無疑這對學生本身培養(yǎng)對英語應用的實際能力是沒有裨益的。

由于英語屬于語言類教學,其學科性質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和交流性,因此有些較傳統(tǒng)的思想認為游戲教學耽誤了課程進度,這一問題并不存在。英語教學并不像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一樣,需要學生中規(guī)中矩的完成課程要求,英語學習可以在游戲過中將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因此課堂中對英語教學游戲進行合理運用,使得學生可以在游戲中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完成課程要求,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高中生減壓。而有研究表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是其它任何事情都無法取代的[5]。利用這個特點,我們應該在游戲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個人潛力。

(二) 達到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現(xiàn)在人們常常抱怨學的都是“啞巴英語”,這與我們真正的教學目的相悖。英語說到底是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如果我們學英語只會寫而不能與人溝通交流,那么便違背了我們學習英語真正的目的。

而在英語教學游戲中,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自覺或在老師的引導下行程一個英語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對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很有裨益。也就達到了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視線溝通、交流。

五 英語游戲教學應用注意事項

考慮到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以及高中生所直接面臨的高考英語壓力,我們在設置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進細致的規(guī)劃[6]。

首先,老師必須明確游戲教學中,游戲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最重要的還是要起到教學作用[7]。尤其對于高中生來說,面臨著較重的課程要求和高考壓力,老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游戲的可操作性和實際價值。

其次,老師要注意在游戲過程營造英語的語言氛圍,高中生通常已經(jīng)有了一定額英語基礎并有了一定的單詞儲備量,因此,老師在課堂中要盡量鼓勵學生用全英文式的對話方式。

最后,在游戲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shù)匾驅W生傳達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識,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游戲,明確學生的游戲目標,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所需要主要的地方。

六、結語

本文通過闡釋英語游戲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即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個人潛力說明了英語游戲教學的作用,并指出英語游戲教學有利于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在文章最后,筆者簡單說明了高中老師在運用游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給廣大英語教學工作者一定啟發(fā)。

參考文獻:

[1]張妮,張屹,張魁元:對外漢語游戲型互動教學模式探析[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09(05)

[2]鞠久鳳:英語課堂游戲教學初探[J]. 中學課程資源. 2008(01)

[3]劉琪:課堂游戲的設置在教學中的作用[J]. 甘肅教育. 2000(05)

[4]周健主編: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游戲[M].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5]郭靜. 高中英語教師新課程適應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 2009(04)

篇7

【關鍵詞】詞匯量;高中英語;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2-0099-02

在英語學習中,詞匯量的掌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學生詞匯量掌握的多少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自己英語學習程度的深淺。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英語詞匯量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1. 詞匯量的擴大可以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

英語詞匯量的掌握在學習英語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體現(xiàn)在詞匯量的擴大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上。眾所周知,語音、詞匯和語法是語言組成的三大要素,而詞匯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熟練地聽懂英語,并用英語流暢地與人進行交流,那么對掌握的詞匯的量上就有一定的要求,正如詞匯學家McCathy所說的,“一個人的語法和語音不管多好,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來展現(xiàn)情感或者理解他人的觀點和想法,那么他是無法和別人進行交流的?!币虼?,想更好地用英語進行語言交際,第一步就是掌握盡可能多的詞匯量,這樣在與人交際時才能夠快速、準確地明白對方的意思,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也能夠使用正確的詞匯來傳達自己的語義。

2. 詞匯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學生讀寫的能力

英語詞匯量的增加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學生讀寫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詞匯量的多少影響到學生的閱讀面,掌握的詞匯量越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就越寬,也能夠在廣泛閱讀中掌握更多的詞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有時候,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個別的生詞不了解,就可能影響到對整個句子甚至整篇文章的理解。在寫作的時候也是如此,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寫出自己的想法?!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提出,學生在學習中要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包括習慣用法和固定搭配,并能運用其進行閱讀和交際話題,在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從詞匯這個基礎問題入手進行教學。

二、提高英語詞匯量的策略

1. 運用語義場,立體化教學

語義場的理論指以一個詞匯作為基準,采用各種方法進行聯(lián)系,最終形成完整而龐大的詞匯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中的詞匯都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在記憶的時候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詞匯信息,立體化記憶詞匯。

運用語義場進行詞匯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通過詞匯多義擴展來促進學生記憶多義詞。在英語學習中,很多學生對于英語詞匯意義的繁多感到困擾,有的詞匯語義多達十幾條,要更好地掌握這些詞匯,就要采用語義場的方法,將繁多的語義都整理起來,找出其中的線索,然后更好地掌握詞匯。以“board”為例,首先要整理出的就是這個詞匯呈輻射狀的語義,這些語義都是完全不同的,可以理解為同一個詞匯的同形異義詞,如“board”這個詞匯就有甲板、桌子、舞臺、布告牌、板床等不同的意思,這些意思都是從“board”的基本義“薄木板”中衍生而來的。第二步就是要找出連鎖義,如“上船”就是從“船上甲板”這個語義中延伸出來的,而“上車”“上飛機”的語義則又是從“上船”這個詞義中進行二次衍生而來的。此外,“住宿”這個詞義是從“板床”中延伸而來,而“提供住宿”則是從“住宿”中二次衍生來的。從上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到,如果能合理運用語義場,就能將那些紛繁復雜的語義都整理起來,讓學生在記憶的時候有一定的邏輯性,使他們的記憶從平面變成了立體的,有助于加深記憶。

2. 滲透文化面,地域化教學

任何語言都和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所以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應讓學生了解該語言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讓學生上網(wǎng)查詢一些資料,用更能體現(xiàn)地域特色的內容來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抓住各國不同的文化特點進行教學,可以避免學生在口語交流和寫作閱讀的時候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解。例如,不同的地域文化會使學生對不同的事物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語義,如對于“dragon”這個詞匯來說,在中國人的心中,“龍”是一種崇高、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英語中則不是如此,是一種邪惡的代名詞,在進行教授的時候就要抓住這一點,讓學生認識到彼此的差異。又如在教授人稱代詞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漢語和英語的文化層面,在漢語中對于親戚稱謂有著詳細的細分,如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但是在英語中就并非如此,如“grandmother”這個詞語就既可以指奶奶,也可以指外婆,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排列一個表,先寫出中國人稱謂中的各種詞語,將其按照人的關系來進行排列,形成一個樹形表格,然后將英語中的人稱關系進行排列,再將兩個表格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英文的人稱關系對應情況。

3. 指導記憶法,有效化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記憶,用各種豐富多彩的記憶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記憶量,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詞匯量,然后再利用擴展的詞匯量進行閱讀、聽力等練習,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語言規(guī)律,學得更快。

在英語學習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促進學生記憶英語單詞,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小游戲,將各種記憶方法融入進去,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以運用對比法來記憶成對的形容詞,在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進行“結對子”的小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展現(xiàn)一組英語詞匯,然后學生要根據(jù)語義的差別將它們組成一對一對的反義詞,看誰的速度更快,如“big”對應“small”、“beautiful”對應“ugly”等。另外還可以用聯(lián)想法來進行詞匯記憶,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找朋友”的游戲,教師先說一個詞匯,如“black”,然后讓學生說出和其一樣也表示顏色的詞語,學生可以用“開火車”“擊鼓傳花”“指名答題”等方法來回答,看看誰最先詞窮,這個方法也能夠鍛煉到學生的詞匯量,并且提高學生敏捷的反應能力。教師還可以規(guī)定一個情境,讓學生說出和該情境有關的詞語,并進行聯(lián)想,如以“醫(yī)院”為話題,讓學生依次說出“醫(yī)院”是“hospital”,進入醫(yī)院接受診療叫做“diagnose”,動手術叫“surgery”,病好了之后叫做“recover”等詞匯,通過這樣的方法也能夠擴展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掌握在一定情境中的各種英文單詞。

詞匯量的提高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用科學的、更加符合邏輯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觸類旁通,提高英語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陳玉潔.認知隱喻理論對英語詞匯習得的啟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6).

篇8

能力。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高中學生;英語學習;重要性

一、興趣是先導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學好英語,首先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才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成效。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上有所改變,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給予學生適當?shù)谋頁P

每個學生都希望能聽到老師的表揚,所以老師要仔細觀察每個學生,找出他們的優(yōu)點,給予適當?shù)谋頁P,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其實不管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他們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比如成績不好的學生喜歡運動,那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一些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動起來;成績好的學生喜歡被表揚,老師可以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有難度的比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樣化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比如,肢體語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故事教學法、直接溝通式教學方法等,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加入故事、游戲、情景,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并給予適當?shù)莫剟?,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激發(fā)競爭意識

學生在課堂上有競爭意識的話就會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老師可以設置一些有獎競賽,讓學生有競爭的意識,積極參與到比賽中,這不僅可以讓他們主動去學習、記憶知識,還能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更加喜歡學習英語。

二、激發(fā)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明確指出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以及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應該努力學習英語,才能符合社會的需要。另外。老師也要幫助學生設立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習動機,老師要做到以下三點,告訴學生:(1)英語是學以致用的。老師要告訴學生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會用到,所以學習英語是必要的。(2)互動式教學法。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營造一個全英文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肢體語言、圖片、圖形、情景等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3)改變課后作業(yè)的形式以及內容。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使學生壓力很大,老師可以改變這一現(xiàn)狀,設置一些新穎的作業(yè)形式,比如一些親子活動,制作一個話劇等形式,使學生保持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意志力

英語這門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要完成這項學習,必須有頑強的意志力。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的東西起的是引導性作用,在課下的時候學生要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其他內容的學習。學生想要掌握好這門語言,必須經(jīng)過勤學苦練,才能達到一定的成效。即使有一部分學習的技巧,但是英語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詞匯,學生需要自己總結一套記單詞規(guī)律,通過反復的記憶達到自己的目標。另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產(chǎn)生焦慮感,感覺自己不能學好英語,缺乏一定的自信心。這時,老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明確學習目標,消除心理障礙,更好地完成英語的學習。

四、注重性格差異

人與人在性格上是存在很大差別的。所以,在英語的學習中,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性格主要分兩種,外向型和內向型。外向型學生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在學習英語時也會積極主動,喜歡參與課堂活動。內向型學生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卻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因此。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外向型學生可以引導他們多練習,培養(yǎng)他們的穩(wěn)重性,內向的學生就可以設置有趣的游戲、情景,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fā)他們活潑的一面??傊?,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全面觀察,注重學生的差異,對癥下藥,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一面,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要適應改革,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大膽突破,正確的運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因此,在日后的教學中,老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優(yōu)點,給予適當?shù)囊龑Вぐl(fā)學生的內在能量,這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 德育 必要性

小學英語教學不應該把英語單純視為一種語言交際工具,教師的教學更不能僅僅注重對詞匯含義的掌握、特定句型的時態(tài)分析、連接詞的應用形式等純語言知識的講解。英語教學中有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格的重要德育內容。因此,英語教學不僅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更體現(xiàn)在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道德品質的提升,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育人功能。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闡述了英語課程的性質是“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寬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

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任務的貫徹面臨兩大阻力:一是為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十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教師的側重點往往放在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上,放在教學成果考核關注的重點——分數(shù)上,而所謂的德育滲透不得不淪為退而求其次的考慮內容。為了迎合現(xiàn)行的考試體制,國內中小學英語教學幾乎都成為為了過關、升學而進行的應試教育,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強調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必要性無疑是背離教學主流而不被重視。二是英語作為異國語言,是西方文化的信息載體,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必然會學到和語言息息相關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等。如何讓學生正確的對西方文化作出合理的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是德育滲透的一大任務。

根據(jù)大量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小學生在智力發(fā)展、身體發(fā)育方面,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呈現(xiàn)出可喜的態(tài)勢,但在個人品德、行為習慣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多不足之處,如個性人格不健全、缺乏家庭倫理道德、公德意識淡薄、缺乏基本的公民素養(yǎng),等等。司馬光指出:“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小人。”并強調“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保ā兜虏耪摗罚┣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品德是照亮全面發(fā)展的一切方向的光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作為教師,我們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傳道”,是讓學生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蘇格拉底也認為“道德的完善比技術和職業(yè)訓練更為重要”[2],赫爾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3]為了學生健康、健全地成長,我們不能僅僅寄希望于《思政》、《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學習與貫徹,語文、數(shù)學、英語各科教學都應該積極滲透德育因子。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迫不及待、不可忽視。

小學英語學科蘊藏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具有不可忽視的德育價值。小學英語中包含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家庭倫理意識教育、現(xiàn)代禮儀教育、勞動意識教育和環(huán)境意識教育等豐富的德育內容。教師應將隱藏在課文里面的德育因素挖掘出來,針對不同的年級選擇恰當?shù)姆椒ǎ瑢⒌掠谟谟⒄Z教學這一常規(guī)活動中。

1.愛國教育

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思考“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英語?”然后慢慢地啟發(fā)他們:首先,因為英語是國際事務交流的通用語言,要跟其他國家打交道,我們就要學習英語。其次,英語怎么成為通用語言的呢,因為美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強大。最后,讓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假如我們中國足夠強大了,成為世界的中心,是不是其他國家的學生都要爭先恐后的學習漢語呢?這樣,可以在這些問題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師還可以通過搜集一些帶有民族特色的詞匯,如長城(the Great Wall),講解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講到Dragon Boat Festival時,應該把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與忠君愛國的屈原結合起來。講到Mid-autumn Festival、Qing Ming Festival,Spring Festival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時,不僅可以介紹月餅、祭祀祖先的習俗,還可以和西方的Christmas進行比較。

2.尊師敬長

通過對荊州城區(qū)幾所中學的了解,發(fā)現(xiàn)在校中學生當中,獨生子女的比例占95%到98%。老師們反映,許多獨生子女存在品德缺陷、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對人情世故非常冷漠[4]等問題。很多小學生不懂得感恩,認為父母師長為自己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理所應當?shù)?,因而處之泰然,不知回報。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加強引導,如每年的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感恩賀卡,并寫上:“Happy Teacher’s Day !”(教師節(jié)愉快?。癐 love you,mum!”(我愛你,媽媽)“I love you,dad!”(我愛你,爸爸)在講解family單詞的時候,可以請大家觀看央視公益廣告,講解family的構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3.文明禮儀

在教學小學英語的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 a lot,I’m sorry這些禮貌常用語時,可以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教學模式,請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如Rose幫助了你,你應該說:“Thank you very much!”如Miss wang表揚你作業(yè)完成得很好,你應該說:“Thanks you!”爸爸媽媽為你買了新的書包,你應該說:“Thank you!”這種感恩心態(tài)的訓練應該貫穿平日的英語學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感恩的心。另外,如Tom不小心打壞了Jack的杯子,Tom應該怎么說呢?學生大多知道Tom會說:“I’m sorry!”Jack也會大度地說:“That’s all right.”

4.遵守公德

蘇教版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1是“Public signs”,可以給學生們講解在校園里No littering(禁止亂丟東西);不準Push in the hallway(在門廳里擁擠而過);在公園里應該Keep off the grass(禁止踐踏草坪);在教室里No eating or drinking禁止吃喝;老師在上課時,學生在下面應該Be quiet保持安靜;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應該Be careful on the road(注意安全);不能Play football on the road(在公路上踢足球);Wait for your turn when the lights are red(紅燈亮要等待);看到老年人或小孩過馬路還應該help them。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小學英語教學不單單是交際工具聽、說、讀、寫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德育滲透,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你們不僅是教課的老師,還是培養(yǎng)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教員?!苯逃缶V指出:“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把德育大綱的貫徹實施看做是各科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币虼?,日常德育的推進不僅僅是政教處和《思政》的任務,英語教學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第1版:1,2.

[2]奧恩斯坦著.劉付忱譯.美國教育學基礎[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

篇10

課外活動是圍繞課內教學展開,通過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延伸、拓展課堂知識。由此歸結出課外活動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有以下三點:

一、 課外活動使英語學習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課堂教學根據(jù)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考綱,以 教材的內容為源點,教師把重點放在語法教學上,針對考試題型反復、機械地訓練,死記硬背,搞題海戰(zhàn),這種以本為本的實用主義教學方法在短時期內或許有所收獲,能提高應試分數(shù)。但是,這使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只見樹林,不見森林,“學的很苦,又學的很不夠”,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小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階段,不宜采用隨時“推陳納新”的教材內容,而忽略了在生活中豐富的英語知識,忽略了今天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和知識更替的頻繁,因而遠遠滿足不了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望。而英語課外活動的內容選擇有較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以根據(jù)需要,因時因地迅速調整,納入有價值的“即時信息”,改變英語教材交際性強、知識性弱的缺點。例如在課余時間組織一個小游戲,針對一些內容,像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七課數(shù)字的表達:thirty、forty、sixty、seventy、etc.可以做一些小卡片,上面寫上單詞,分發(fā)給同學,然后讓大家圍成一個圈,組織者可以任意說出單詞,學生用“Iam here.Number xx”.既訓練了學生單詞的記憶,同時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鍛煉了口語表達。

二 、課外活動可以使英語學習具有自主性

當前英語課堂教學的結構、內容和方法,理論多于實踐,尤其缺乏在課外活動中開展的自主、生動、活潑的體驗,使課堂教學中的講授變成空洞說教。與課堂教學相比較,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梢哉f,課外活動是學生自己的活動。他們是活動的真正主人,開展英語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情、開朗的性格,良好的情趣,健康的情感和善于交際的能力。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大膽的創(chuàng)造。這樣既充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不受課堂教學的約束,同時有自己的主動學習。

例如五年級第二學期的課文中Let’s chant這部分,教師在課上已經(jīng)講授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課外活動的時間利用錄音機、打節(jié)奏的形式編排成文藝節(jié)目進行表演,這樣既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和鞏固了知識又可以當做業(yè)余活動。小學生正值精力旺盛,活動量大,求知欲強的階段。多數(shù)學生不滿足學校單調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課堂生活,他們向往和追求一些多維的、多層次的和多色彩的立體生活。這樣的活動使學生們積極投入到豐富的課外活動中,也使得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三、課外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