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過敏藥物范文
時間:2023-04-10 07:17: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抗過敏藥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撲爾敏過敏性休克
【中圖分類號】TQ460.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1-00a-01
1 臨床資料
患者霍某57歲,搬入新居一年,反復出現流涕、眼癢、打噴嚏且呼吸困難等過敏癥狀,考慮為老年性哮喘,既往無過敏史。給予靜點頭孢哌酮(皮試陰性)過程中肌注撲爾敏10毫克,5分鐘后出現胸悶、氣短加劇、面色蒼白、出汗,并且意識不清,當時血壓60/40mmHg,考慮為頭孢哌酮過敏,急給予副腎0.1肌注、多巴胺靜點、氟美松10mg靜注、吸氧、擴容、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靜點等綜合治療半小時后癥狀緩解。第二天,靜點氨茶堿半小時,肌注撲爾敏后又出現上述癥狀,抗休克治療50分鐘后癥狀緩解。兩天均在應用撲爾敏后出現過敏性休克癥狀,所以考慮為撲爾敏所致。
2 討論
藥物過敏性休克是由于藥物這種抗原物質進入人體后,與相應的抗體相互作用,激發引起廣泛的Ⅰ型變態反應,使組織釋放組胺、緩激肽、5羥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導致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血漿迅速內滲到組織間隙,引起微循環功能障礙,并可能導致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的復雜的全身調節紊亂性病理過程[1]。
很多藥物都可以引起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理是一個復雜和抽象的過程,但是用于治療過敏反應的抗過敏藥也能過敏是因為:參與或導致過敏反應的化學介質種類繁多,而且發生過敏反應的過程極為復雜??惯^敏藥之所以能抗過敏,主要是它們阻斷了過敏反應的某一重要環節或化學介質的釋放,但它不能阻斷過敏反應的全過程,所以仍然可發生過敏反應。而且,再次發生過敏反應的癥狀會更加嚴重,輕者表現為各種藥物性皮疹、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重者可導致過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過敏性休克病情兇險,一旦明確診斷,立即停止致過敏藥物。給病人去枕平臥位,吸氧,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常用的搶救治療藥物為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藥:腎上腺素(0.3-1mg肌肉注射)、多巴胺、間羥胺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一般按病情調節劑量進行靜脈注射)、氫化可的松;抗組胺藥:異丙嗪、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鈣;補充血容量: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糾正酸中毒:碳酸氫鈉。嚴密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神志及心電圖。必要時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對癥治療。
該藥引起過敏性休克很少見,因此,應用抗過敏藥后原有癥狀未能改善、反而較前加重,應想到抗過敏藥過敏所致,就要立即停藥。一般情況下,這種過敏應在停藥數小時后癥狀逐漸消失。撲爾敏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所以臨床醫生使用該藥時應注意有無過敏反應發生,做到及時發現并處理。
參考文獻
篇2
2008年9月5日,被保險人張先生向某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投保了年交保費用一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009年3月15日,張先生因感冒到宣武區某醫院求治,醫院按照醫療規程為張先生作了青霉素皮試,結果呈陰性,隨后護士按主治醫生開具處方的規定劑量為張先生注射了青霉素。治療的第二天,張先生發生過敏反應,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救治無效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是:遲發性青霉素過敏。此醫院在治療過程中并無過錯,但基于同情仍向受害人的妻子李某補償了二萬元。處理完喪事后,在整理張先生的遺物時,李女士發現了該意外傷害保險單,遂向這家保險公司的北京分公司提出索賠。但是,保險公司以張先生是在接受疾病治療時死亡,而其投保的保險僅僅是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而張先生的死亡不屬于意外傷害的范疇為由,拒絕賠償。
這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意外傷害?意外傷害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意外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受到意外傷害導致死亡、殘疾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業務。意外傷害有三層含義:①必須有客觀的意外事故發生,且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偶然的、不可預見的。②被保險人必須有因為意外事故導致死亡或殘疾的后果。③被保險人意外的發生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內在必然的聯系。只有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才屬于意外傷害保險賠償的范圍。
2009年5月13日,張先生的妻子李某找到律師,經了解案情,律師認為,盡管張先生是在治療疾病過程中死亡,但由于遲發性青霉素過敏對于被保險人和醫院來說均屬于突發的意外事件,因此,由于青霉素過敏導致死亡可以比照中毒死亡處理,而不能認為是因為疾病導致死亡。既然如此,排除了被保險人為疾病死亡,所以只能視為意外死亡,因此,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李某委托律師其向保險公司索賠。2009年6月5日,律師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書及相關證據材料。
庭審過程中律師提出如下意見:
1.本案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范疇
對于被保險人來說醫院按照醫療規程為其注射青霉素,可以認定為外來因素。因為皮試反應正常,被保險人才接受了青霉素的注射治療。被保險人接受治療后第二天發生過敏反應,是被保險人和醫院是難以預料的。被保險人去醫院的目的是為了治療感冒,沒有料到會因青霉素過敏導致死亡,而且因為青霉素過敏反應與死亡后果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張先生死亡屬于意外的范疇。
2.本案符合保險人承擔責任的條件
在意外傷害中,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的條件是:①在保險有效期內,被保險人發生意外傷害事故;②在保險期限內被保險人殘疾或死亡;③被保險人的殘疾或死亡與意外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很顯然本案中青霉素過敏反應是導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而青霉素過敏反應不是疾病,因此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從保險條款的規定來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保險條款規定,被保險人未遵醫囑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藥物及由此導致被保險人殘疾、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由于被保險人不存在未遵醫囑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藥物等到情況,而是在遵照醫囑注射藥物的情況下導致死亡,因此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轉貼于
4、符合保險合同條款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原則的解釋
由于被保險人投保的意外傷害保險合同并沒有將遵照醫囑注射藥物的情況下導致死亡或殘疾作為責任免除的內容,根據保險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理解發生爭議時做有利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解釋。因此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本案經開庭審理,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保險合同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被保險人死亡屬于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疇,保險公司應當依合同約定向李某給付保險金20萬元。保險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從本案的審理結果看,兩級法院幾乎采納了律師的全部意見,可見意見有理、有據,尊重事實,符合法律要求,邏輯關系正確。
篇3
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非那根(異丙嗪)、苯海拉明等。組胺是過敏反應時釋放的致敏物質,這類藥能阻斷組胺I型受體,減輕過敏反應,主要用于蕁麻疹、過敏性皮炎以及過敏性咳嗽等。它們的不良反應是嗜睡、精神不振、口干偶見粒細胞減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于2006年發表藥物安全警告,要求醫生和父母不要給2歲以下兒童服用非那根以及其他含有鹽酸異丙嗪的抗過敏藥物。美藥管局稱,他們已收到多例2歲以下兒童服用含鹽酸異丙嗪抗過敏藥物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甚至致死的報告。
第二代抗組胺藥:如特非那定(敏迪)、氯雷他定(開瑞坦)、仙特明(西替利秦)等。比起一代抗過敏藥物,這類藥物雖然價錢貴了很多,但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小,沒有或僅有輕度嗜睡作用。主要用于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等。這類藥物一般每天只需服一次,晚上睡前一次服用,尤適于白天需要上課的兒童服用。
激素類藥: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等許多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很廣泛。這類藥可用于治療兒童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紫癜等,但這類藥物長期使用有引起發胖、骨質疏松等許多副作用,不宜長期應用,但吸入皮質激素除外,因為吸入皮質激素副作用很微弱。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孟魯司特鈉(順爾寧)、扎魯司特、普侖司特等。這類藥近幾年應用逐漸增多,主要用于治療兒童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目前臨床應用最多的是孟魯司特鈉(順爾寧),它可以抑制氣道炎性過程,減少氣道阻塞。用于2歲及2歲以上兒童哮喘的預防和長期治療,包括預防白天和夜間的哮喘癥狀,治療對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預防運動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也用于減輕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引起的癥狀。這種藥雖然副作用很小,但也有引起興奮、癲癇的報道。
鈣補充劑:如葡萄糖酸鈣。一般人或教課書都不把鈣制劑列為抗過敏藥物。但鈣離子能改善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致密性,使滲出減少,因此起到抗過敏作用,常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和蕁麻疹等。雖然這種藥的安全性相對較高,但靜脈用該藥也有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可能,因此口服相對安全,但不能長期用,否則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
維生素類藥:如維生素C等。維生素C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也有輕微抗過敏作用,通常把它和維生素B1、維生素B6等聯合使用,用于治療嬰兒脂溢性皮炎的輔助治療。
特別提示:兒童抗過敏用藥三點注意
1 抗過敏藥物也有可能導致過敏:以撲爾敏、苯海拉明最為常見。如果孩子在服用抗過敏藥后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劇時,要考慮到是藥物過敏,而不要誤以為是藥量不夠所致。如果繼續加大劑量,可能十分危險。
篇4
經過了一整個盛夏的炎熱,相信你已經做好了迎接涼爽秋天的準備。夏秋轉換,冷熱交替,一些常見疾病也在季節變化的同時發生改變。針對這些疾病的季節性變化,你家的家庭藥箱應該作何調整呢?
感冒藥――秋季風寒感冒增多
在四季比較明顯的北方區域,相對于夏季來說,秋天更為常見的是風寒感冒。而相對風熱感冒而言,風寒感冒呼吸道的表現更多一些。風熱感冒雖然也有呼吸道的癥狀,但腸胃癥狀多些,我們也俗稱胃腸型感冒。
備藥清單:
所以,為了迎接秋天的到來,在準備感冒藥時,除了家庭常規配備的感冒沖劑、板藍根、藍芩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康泰克等,最好有些止咳、祛痰的藥物,如復方甘草片、沐舒坦(鹽酸氨溴索)等。
使用指南:
一般而言,感冒初期(可見乏力、渾身疼,但還沒有發燒癥狀或發燒不高于38.5度)喝些感冒沖劑,多喝水,少運動就行。如果到了秋季末接近冬季時,病毒性感冒多發,可以適當加一些抗病毒藥物,如板藍根沖劑、連花清瘟即可,或適當補充維生素C。
如果發燒比較高,建議去醫院做些必要的檢查;如果伴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的卡他癥狀,建議使用康泰克;一般的咳嗽用復方甘草片就可以,如果痰多,可使用沐舒坦制劑;如果痰比較黃、稠,建議去醫院,看看是否有細菌感染,抗生素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兒童用藥更應該謹慎,如果用藥不當,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胃腸藥――著涼引起的胃腸炎減少
秋季的急性胃腸炎與夏季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單純由于著涼或飲用冰冷食物造成的急性胃腸炎減少了。
備藥清單:
這個季節胃腸疾病的家庭備藥:
助消化的健胃消食片;改善胃動力的藥物嗎丁啉;改善胃腸功能的香砂合胃丸、藿香正氣膠囊;保護胃黏膜制劑鋁碳酸鎂制劑(商品名達喜);改善電解質紊亂的口服補液鹽散(在腹瀉癥狀比較嚴重時使用);改善腸道菌群失調的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制劑(如整腸生,這類藥物主要注意保存條件和有效期);蒙脫石散(商品名思密達)用于收斂的藥物,特別對于改善腹瀉癥狀有效;另外黃連素片和左氧氟沙星聯合使用對于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有效。
使用指南:
如果出現急性腹瀉,要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的會加重病情,甚至威脅生命。如果出現腹瀉使用上述藥物不能控制的情況,一定要去醫院就醫,檢查是否是中毒性腸炎和痢疾。如果是上述兩種疾病,自我使用藥物是很危險的。
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以上藥物中的大部分藥物是針對急性胃腸炎癥狀的對癥治療,不是治療指南,是已知情況相對明確或在外旅游中暫時無法就醫,或對相關疾病已有初步的判斷或為改善癥狀,為去醫院就診贏得治療的時間。特別是像腹痛這樣的癥狀,是不建議自我購買藥物治療的,否則可能貽誤病情,威脅生命。如果出現惡心、嘔吐等,最好是在診斷明確后再使用藥物,這是基本原則。
抗過敏藥――不要與奶、肉同食
秋天是吃螃蟹的季節,不少人會對食用海鮮過敏,必要時可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或氯雷他定等來緩解癥狀。另外,秋天也是過敏性哮喘的高發季節。
備藥清單:
抗過敏藥物通常可分為非抗組胺類抗過敏藥物和抗組胺類抗過敏藥物兩大類??菇M胺類抗過敏藥物分為第一代抗組胺藥物、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和第三代抗組胺藥物。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組胺藥物中的大多數可兼用于過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國臨床使用的抗過敏藥僅有10余種,主要為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近年來,由于副作用的影響,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應用逐年減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為世界抗過敏藥物市場銷售量增長最快的藥物,將成為世界范圍今后幾年內使用更為廣泛的抗過敏藥物。
使用指南:
特別要注意的是,抗過敏藥物與奶酪、肉制品不可同時食用。服用抗過敏藥其間不能飲酒,以免加重過敏反應。其次,服用抗過敏藥期間可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利用微生物去刺激免疫系統的發育,發揮免疫抗過敏調節作用,并改善過敏體質。
篇5
我正在值班。查看李秀文的皮疹時,同學們在一旁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有的說校醫水平不行;有的說撲爾敏效果不好。讓醫生給換點好藥。我檢查完后,對大家說:“校醫原來的診斷沒有錯,用藥也沒有錯。只是這位同學目前身上的皮疹已不是前幾日郊游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了。這是樸爾敏引起的藥物過敏反應……”
沒等我說完,同學們便露出了驚訝的神情。就連馬老師也沉不住氣了:“撲爾敏不是抗過敏的藥嗎?咋會引起過敏呢?”有一位同學更是快人快語:“這不是監守自盜嗎?”
這位同學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我也笑了:“這個詞用在這里還是蠻妥當的。那我就給大家講講撲爾敏引起過敏的情況吧。”
在一般人看來,抗過敏藥是治療過敏性疾病的,它本身的不良反應當然不能排除,但最起碼不會再引起過敏反應了吧。實際上,就如同有些抗癌藥使用不當也能致癌,有些抗生素使用不當也能招致二重感染一樣,由于個體的特殊性,抗過敏藥也同樣能成為致敏原,從而引起過敏反應。有些人服用撲爾敏后出現固定性藥疹,皮損多位于手臂、胸部、腿內側;有人服用苯海拉明后出現藥疹、哮喘,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有人服用非那根類抗過敏藥后出現表皮壞死型藥疹,患者全身或大部分皮膚發紅,呈鐵銹色,表面有大水皰,病情極為嚴重。
篇6
二炮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胡桃紅說,為了保證化驗結果的真實可信,在化驗血脂前,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當心藥物干擾。某些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可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維生素A、維生素D可使膽固醇升高;硝酸甘油、甘露醇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因此,在抽血前2~3天內,不要服用這些藥物。
第二,合理控制飲食。抽血前12小時內不能進食,8小時內不能飲水,3天內不能飲酒,不能吃動物肉,因為動物的內臟、腦、骨髓、脂肪等膽固醇含量都很高,這些食物中的脂肪以及酒精等會對血脂有暫時性升高的影響。
第三,適度健身運動?;炑?~3天不要做過猛的健身運動,如跑步、打球、跳高等。因為運動量過大過猛,會使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會相應降低,這對化驗結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老年人在早晨不要鍛煉。
由于影響血脂化驗結果的因素較多,因此,標準的血脂濃度應該取兩次血脂濃度的平均值,期間間隔一周。
抗過敏藥睡前吃較好
大家都知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源,服用藥物是治療過敏性疾病最主要的措施。但很多人還不太清楚,抗過敏藥的服用時間正確與否,會決定疾病治療的效果。
早期使用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嗜睡、乏力、反應遲鈍等,服用這類藥物后應避免從事開車、操作精密儀器等工作。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學習,醫生多建議患者在晚上服藥。
而第二代抗組織胺藥,不容易透過血腦屏障,無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嗜睡的副反應明顯降低,所以很多人就改為早上服用了。那么,抗過敏藥到底什么時候服用最好呢?
篇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4208(2010)10-0023-02
地塞米松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常用于治療過敏反應。但有時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與其作用完全相反的矛盾現象,即導致新的過敏,這種抗過敏藥物導致新過敏的現象在社區工作中鮮有報道?,F就1例地塞米松致過敏的病例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社區預防措施,供大家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兒李某,男,12歲,因在家自行服用“復方感冒靈”片后在全身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紅斑,高于皮膚,邊緣清楚,直徑大小不等,分布不對稱。皮損局部伴瘙癢。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診斷為藥物過敏性紅斑。
1.2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1)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2)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靜脈滴注(靜滴),靜滴15min后,患兒出現紅斑增大,腹股溝處新出現3處直徑在1cm左右的紅斑,皮膚瘙癢加重,同時伴有輕度呼吸困難,考慮為地塞米松新致的過敏反應,立即停用。給予馬來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mg肌內注射,維生素C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靜脈滴注,1h后癥狀有所緩解。第2天,停用地塞米松,繼用上述藥物,皮疹逐漸消退。第3天,繼用上述藥物,皮疹完全消失。
2 討論
2.1地塞米松的不良反應 是同類藥物中較輕的一種。但也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致死。本例患者有典型的過敏反應表現,且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治療效果好。故可以認為是過敏反應。
2.2地塞米松過敏反應的機制 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認為是Ⅰ型變態反應,魏強孝認為可能與藥本身或賦形劑有關。PeHer認為這種反應是免疫性的或非免疫性的,可能與藥物中的雜質、污染物、添加劑、特殊代謝產物的形成及激素本身有關。
應用藥物引起的過敏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變態反應,而在不少情況下,是多型變態反應的綜合。此時患者免疫功能正處于高敏感狀態,在此基礎上應用地塞米松反而導致新的過敏。提示在治療變態反應性疾病時,應謹慎小心,嚴密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本例患者否認有地塞米松過敏史,說明該患者本次用藥前對抗過敏藥物已處于致敏狀態,因此對首次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嚴密觀察。
3 社區預防措施
基層社區的技術水平及急救措施相對薄弱,為防止地塞米松在治療過敏反應過程中的新致敏反應,避免更為嚴重的事故發生,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預防措施。
3.1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給藥途徑 加強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普及藥物矛盾效應的知識。在使用地塞米松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對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以及應用藥物的矛盾效應加以重視,以免誤診誤治,造成嚴重的后果。
3.2護士應遵醫囑給藥 切勿憑經驗自行其事護士在治療過敏性疾病時,應密切觀察用藥后病情變化。如發現用藥后病情加重或出現新的過敏癥狀和體征,應立即停用并報告醫生。遵醫囑更換其他抗過敏藥物并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有其他藥物過敏史和過敏體質者慎用。必要時在嚴密觀察下稀釋為低濃度緩慢注射。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就地搶救。
3.3建立用藥后留觀制度 對所有患者用藥完畢后。觀察30min以上方讓其離開,可極大的避免院外過敏反應的發生率。
篇8
藥物一、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抗過敏性藥物治療。如撲爾敏,葡萄糖酸鈣,維生素B12,西替利秦等。
藥物二、也可外敷抗過敏藥物如氟輕松維B6乳膏本品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和細胞浸潤,具有消炎、止癢、抗過敏等作用),復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具有皮質激素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和水楊酸的去角質作用,兩藥協同增強了對慢性瘙癢及過敏性皮膚病的療效。
藥物三、過敏性皮炎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吃中藥進行治療,中藥不但可以知徹底治愈,而且對患者的傷害也是比較小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最近發現,有85種藥物會與西柚產生化學反應,其中43種藥物可能因此導致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通常西柚會增強藥效,有時也會減弱藥效。相比2008年,會與西柚產生反應的藥物種類增加了24%,這是因為不斷有新的藥物進入市場。西柚中的化學物質會毀壞我們機體中的某些酶,而這些酶原本會幫助機體分解藥物。藥物不能被正常分解,便會一直積存在體內,造成藥物過量。一杯西柚汁便足以達到這種效果,即使是在吃藥前幾個小時飲用的。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也列出了一些容易與西柚“打架”的藥物。
降血脂藥:辛伐他汀是一種降血脂的藥物,西柚汁會讓它的生物利用度增加15倍,相當于服用一次藥物就等于服用了兩周的劑量。有的患者因為服用辛伐他汀的時候喝了西柚汁,結果出現了明顯的橫紋肌溶解癥,也就是骨骼肌因為藥物過量而出現了急速損傷。
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等藥物能對機體的免疫反應起到抑制作用,常用于器官移植后或者是紅斑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但西柚汁會讓免疫抑制劑在腎臟中累積,造成中毒性腎損害。
抗過敏藥:西柚汁對非索非那定等抗過敏藥物有著相反的作用,非但不會造成藥物過量,反而會妨礙藥物的吸收,減弱藥效。因為抗過敏藥物要靠人體傳送因子導入人體細胞中,而西柚會影響這些傳送因子的功能。
除了這三類藥物以外,西柚還會與抗艾滋病毒藥物、某些種類的避孕藥物、雌激素藥物、抗癌藥物、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發生反應,所以,只要服藥,最好就別吃西柚或喝西柚汁。
其他果汁
雖然西柚是唯一確定會影響藥效的水果,但其他水果也被列入了破壞藥效的“嫌疑犯”名單中。為了以防萬一,服藥前后兩個小時,最好都不要吃水果或者喝果汁。
篇10
做過敏原皮試,為什么會出現上述“陰差陽錯”的情況呢?經研究人員分析,影響皮試準確性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皮試液的濃度、純度和注入劑量;②醫務人員的操作手勢;③病人狀況,如皮膚敏感性、是否服用抗過敏藥等。
那么,如何才能保證過敏原皮試的準確性呢?一般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標準化皮試液
標準化的過敏原制劑,是指皮試液高度純化、有效組分恒定,并去除了不必要的刺激物和毒素,因此皮試結果清晰,幾乎沒有假陽性和毒性反應。然而,目前國內生產過敏原制劑的單位雖已超過300家,但至今還未能生產高度純化、符合質量標準且安全可靠的制劑;而國內醫療機構采用的皮試液絕大多數是實驗室自制的粗制品,因此無法保證過敏原皮試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所以,病人接受過敏原皮試檢查,所使用的皮試液最好是國家醫藥部門認可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標準化制劑。目前國內所使用的標準化制劑只有進口產品。
二、采用點刺試驗
目前,國內的皮試方法大多采用皮內試驗,也就是皮內注射的方法。該方法不僅十分疼痛,而且受醫務人員操作手勢的影響,注入的深度和量會有一定的差異。若需要同時做十幾個皮試的話,很少有人樂意接受。那么,有沒有既可靠、又不疼的方法做皮試呢?答案是肯定的。這種既可靠、又不疼的皮試方法叫點刺試驗。
點刺試驗不像皮內試驗那樣用注射器注射皮丘,而是先在病人皮膚上滴一滴皮試液,然后用特制的“點刺針”輕輕“點”一下就完成了。由于點刺深度只限于皮膚淺表部位,而且皮試液是滲入皮內,所以一點不疼,小孩也能接受。點刺試驗既快速又簡便,一次可進行許多過敏原皮試。此外,點刺試驗采用了特制的“點刺針”,能控制進皮的深度,不受操作者手勢的影響,也不會像注射法那樣有可能注入過多的藥液而引發過敏反應,故很安全。
三、同時作陽性和陰性對照
由于病人的個體差異,其皮膚敏感性也不同。同時作陽性和陰性對照,好比有了參照物,使結果判斷更具科學性。陽性對照液一般采用組胺藥液,陰性對照可用生理鹽水。
四、做皮試前停用某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