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施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7:0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力設施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力設施論文

篇1

近年來,偏遠地區的電網設施被盜事件日益增加,這一盜竊案件由原先的個人作案發展到團伙作案,性質極其惡劣,根據相關涉電案件統計調查,電力設施盜竊案占據70%,造成電力公司直接損失高達上千萬,難以遏制這一犯罪活動的主要原因是盜賊的銷贓渠道暢通無阻,我國制定的相關懲治制度,嚴令要求各廢品收購站不許收購電力設施,然而在實踐工作時,由于全國收購站點多不勝數,故而懲治任務十分艱巨,監管作用難以體現出來,隨著電力公司內部公安機構撤銷后,電力公司沒有執法權力,對這類盜竊事件就沒有懲治權利,因此,難以杜絕涉電犯罪事件的發生。

二、立足自身,加大隱患預控力度

1.落實責任,分級排查

貫徹并落實預控管理制度,對管理人員采取專業巡線崗位責任制,提高管理人員的巡線出勤率以及降低失誤率,這一制度對管理人員有明確的責任要求,切實有效的落實了管理措施,能夠進一步提升電力設施的日常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電力設施相關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分組巡線,有關人員對自己所管轄的電力設施進行日常巡查,發現隱患后及時排除并解決,對隱患資料進行拍照、收集以及以出報告形式進行討論研究,制定出宣傳圖冊,如未能解決的隱患應及時上報上一級電力公司,上級公司立即派遣專業人員進行核實并解決。公司將發現的隱患進行歸檔,并劃分出等級,對隱患較大的地區貼出警示牌、加大安全用電宣傳力度,此外,情況嚴重時,應上報上級部門,專業人員對隱患檔案進行劃分并且給出指導性建議,或者請求相關政府單位進行協助,從而解決隱患問題。

2.加強預控,提前防范

違章建筑的預控措施首先清理輸電線路的周邊環境,對電路下有建屋需求的居民進行交涉,并貼出警示牌,嚴禁違章搭建,在當地可以聘請專業的護線管理工作人員,借助他們熟悉當地地形的特點,能夠及時對電力設施的隱患進行匯報,從而電力公司可以及時解決隱患問題。護線員可以通過走訪村委、鄉政府進行協商溝通,規劃好建筑項目實施地點,建立和完善電力設施在電路保護區域的建筑項目審批制度與工作流程。

3.抓住重點,強化宣傳

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紙媒、廣播、電視、宣傳車以及宣傳標語、橫幅等宣傳方式,加大農村電力設施的保護力度,強化農村居民打擊盜竊電力設施意識,普及盜竊犯罪的知識,在宣傳手段上進行多樣化改變,內容上結合當地文化程度進行宣傳標語的制作。實現打擊盜竊電力設施行為人人有責,印制《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文獻,廣泛張貼進行普及法律安全用電知識,抓住正反案例中的要點,做到以案說法,引導居民輿論,促進電力設施安全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安全用電宣傳還應走進學校、小區以及各用電單位,通過這一方式,強化居民安全用電以及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將這一意識落實到生活工作中去。

三、結語

篇2

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中文翻譯為“全面生產保養”,是一種以設備為中心展開效率化改善的制造管理技術,即全效率、全系統和全員參加生產維修活動,提高設備的全面性能,與全面品質管理(TQM)、精益生產(LeanProduction)并稱為世界級三大制造管理技術。TPM的特點是三個“全”,即全效率、全系統和全員參加。全效率:指設備壽命周期費用評價和設備綜合效率。全系統:指生產維修系統的各個方法都要包括在內。全員參加:指設備的計劃、使用、維修等所有部門都要參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組活動。TPM的目標是四個“零”,即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速度損失為零。停機為零:指計劃外的設備停機時間為零。廢品為零:指由設備原因造成的廢品為零。事故為零:指設備運行過程中事故為零。速度損失為零:指設備速度降低造成的產量損失為零。現代社會水利水電工程的勞動作業主力軍均為機電設備,做好設備管理,是項目成本、工期、質量三大控制目標實現的強力保障,筆者選擇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作為研究對象,分析TPM管理在項目施工設備管理中的意義、方法和技巧。

2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

兩河口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境內的雅礱江干流上,為雅礱江中、下游的“龍頭”水庫,水庫總庫容為107.67億m3,調節庫容65.6億m3,電站裝機容量300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10億kwh。泄洪建筑物與中后期導流建筑物均布置在左岸,從左至右分別為深孔泄洪洞、放空洞(即4#導流洞)、漩流豎井泄洪洞(由3#導流洞改建)、洞式溢洪道和5#導流洞。泄水工程項目施工設備共計240余套,原值1.14億元,分礦山類、工程機械類、混凝土類、機動車輛類、電氣類共5類,分別劃入支護隊、機械隊、拌和隊、小車隊、綜合隊進行運維管理,機電物資部作為主管部門,其它部門協同管理,直接參與施工設備管理操作人員在150余人,管理難度大,管理要求高。

3項目施工設備TPM管理應用

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從投標至目前的施工階段,一直引進并應用TPM管理方式,從設備的配置策劃、采購管理、安裝調試、管理、運行管理、事故管理、點檢管理、維修管理、報廢管理、資產管理10方面展開TPM管理應用,堅持動態控制、全員參與,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3.1施工設備TPM管理準備階段

根據投標文件和合同文件要求,結合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實際情況,成立施工設備TPM管理小組,確定設備管理目標,明確設備管理主要風險點,作出科學合理的設備配置與管理計劃,做好TPM管理的教育培訓。認真開展TPM引進宣傳和人員培訓,主要是向項目全員宣傳TPM的好處和可以創造的效益,教育員工要樹立“團結一致、項目資產人人有責”的概念,打破“操作只管操作,維修只管維修”的思維習慣。如支護隊的礦山類設備主要是大型進口設備,品牌主要是阿特拉斯、山特維克等臺車,原值高,修復周期長,操作、維修要求極高,這要求從使用和保養環節,現場工程部、機電物資部、支護隊都要參與到設備管理中,群策群力,只有這樣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才能有保障。成立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設備TPM管理小組,范圍從項目領導級到操作級,層層指定負責人,賦予權利責任,對TPM的推行進行指導、培訓、解決現場問題。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地處高原藏區,獨特的地理人文條件,加之地質情況復雜,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過程中,要讓大家明確掌握設備管理的關鍵點、風險隱患點、利潤點,做出合理的設備運維安排。如冬季冰雪天氣和春季大風天氣極為突出,要求小車隊、機械隊、綜合隊要對特殊氣候條件下的設備管理做出合理部署,項目其他人員全部參與到設備管理中,集思廣益,保證設備的安全和完好率。建立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設備TPM策略和目標。TPM的目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目的是什么、量達到多少、時間表,也就是讓項目全員明白什么時間在那些指標上達到什么水平,設備管理意義是什么,礦山類、工程機械類、混凝土類、機動車輛類、電氣類設備管理和使用的核心是什么,難點有哪些,怎么才能出效益為現場施工生產做好服務保障,做到設備管理人人參與人人有責。建立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設備TPM推進總計劃,逐步實現“零化管理”,實現設備“零災害、零不良、零故障”,將所有損失在事先加以預防。確定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推行TPMVol.24,No.8,2017的三要素:提高工作技能、改進精神面貌、改善操作環境。明確項目部設備TPM開展步驟:TPM引進宣傳和人員培訓、建立設備TPM管理小組、制定TPM基本方針和目標、制定TPM推進總計劃、制定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的措施、建立自主維修體制和小組自主維修、建立維修計劃和維修部門日常工作規章、開展提高操作和維修技能的分層次培訓、建立設備策劃與集中采購小組,制定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更高的設備TPM管理目標。

3.2施工設備TPM管理應用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按照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目標和TPM管理要求,加強過程控制,采用動態管理,層層落實各項措施,步步深入開展工作,主要開展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1)制定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的措施,成立各項小組,項目小組按照廠隊劃分,成立一個以機電物資部為主的統籌管理小組,以支護隊、機械隊、拌和隊、小車隊、綜合隊為主的五分小組。項目小組有計劃地選擇不同種類的關鍵設備,抓住典型,總結經驗,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支護隊以保持設備完好率、利用率為主,機械隊以設備穩定性、經濟性為主,拌和隊以設備穩定性、可靠性為主,小車隊以車輛安全性、及時性為主,綜合隊以設備安全性、可靠性為主,共同抓好設備的利用率,控制好設備的成本,做好設備運維,提高設備利潤。2)樹立“設備管理人人有責”的信心和思想。思想上重視,在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全員形成一股主人翁意識,把項目設備當成自身的財產,想辦法多操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項目設備管理,推行5S活動,并在5S的基礎上推行自主維修“五步法”:①重視設備清潔。②建立標準。③規范保養。④建立自檢標準。⑤主動維修,及時考核。3)做好維修計劃。維修計劃指的是設備管理部門和廠隊的日常維修計劃。由生產經理、機物經理、機電物資部、工程部、廠隊召開每日例會,隨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隨時安排及調整維修計劃。每月定期召開設備單機核算專題會議,對每個廠隊每臺設備逐一核算,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指定解決辦法,在后續執行過程中,逐步反饋并調整,使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利潤率逐步提升。如支護隊的進口設備,按照設備性能和采購周期,提前儲備配件耗材,部分配件可以采用現場加工件,以降低設備維修成本。小車隊車輛冬季按照安全原則,提前配置防滑鏈,路面鋪灑工業鹽,項目全員重視行車安全。根據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和設備特點,設立三類設備維修體制:①維修預防,提倡在設備策劃和采購階段就認真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問題。從策劃、采購上提高設備素質,從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減少和避免維修。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地處藏區高原,冬季氣溫最低零下18°,選購設備一定要適應高原寒冷氣候,避免出現設備水土不服而造成資金浪費和設備完好率、利用率低下。②預防維修,是以檢查為基礎的維修,利用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預測,有針對性地對故障隱患加以排除,避免和減少停機損失,分定期維修和預知維修兩種方式。根據項目施工作業性質和環境特點,調整設備日常維護方式和周期,保證設備完好率。如機械隊設備主要是CAT、Volvo挖掘機和山推推土機,因邊坡開挖粉塵極大,項目通過實地測試和全員參與,共同制定一個適應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邊坡開挖工程機械保養手冊,并優化升級設備發動機空氣過濾系統,保證設備可以在粉塵環境下平穩工作。③改善維修,是不斷利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和技術,修正設備的某些缺陷,提高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維修性,保證設備的完好率。如鉆機隊設備是阿特拉斯、山特維克等歐洲產地設備,耐寒性良好,但是對油品質量要求很高。甘孜州地區燃油和油品質普遍不高,為保證設備發動機、油路的完好,統一升級設備油路過濾系統,從一開始就把故障因素降到最低。4)提高操作和維修技能的培訓。對廠隊設備操作人員的維修技能進行培訓,對項目全員進行設備管理和維護培訓,因材施教,層層培訓。如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工區電網全部采用最新的成套電氣設備和最新的電網檢測與控制設施,設備進場前后對項目全員進行認知培訓,安裝和使用過程中重點培訓操作和維護,做到安全管理和故障快速判定解決,使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可靠穩定安全。5)建立設備初期的管理程序。設備前期管理要考慮維修預防和無維修設計,在設備選型、策劃、采購、安裝、調試及試運行階段,根據項目特征,做好設備可靠性可行性評估,保證設備性價比達到最高水平。如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混凝土設計180萬方,施工期32個月,混凝土月生產強度巨大,在受場地限制和成本投入方面,全員參與,在混凝土拌和生產系統的設計選型論證和采購過程中,綜合協調成本、工效、管理因素,最終選定鄭州三和的HL240-2S3000RL拌和樓,在后續的拌和樓運維過程中證明,該混凝土拌合系統選型成功,達到了預期目標。總之在TPM中,鼓勵項目全員從簡單問題開始,做好工作數據收集和整理,工作一開始時就取得TPM設備管理的初步成功,重視經驗和成效的推廣,認識、熟悉、應用、掌握TPM,重視計劃和過程控制,并將TPM在設備管理中的成功經驗積極推廣到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其它方面,為實現項目目標提供有力支持與保障。

4TPM管理在施工設備管理中的作用

施工設備管理是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設備完好率有保證,施工進度質量才能有保障,同時也是項目成本管理的需要。1)使工程項目從傳統的“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方向過渡。設備管理工作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應隨著建設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優化和創新,從傳統的“經驗管理”逐步向“科學管理”過渡,建立一套符合兩河口電站泄水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的設備管理體系。2)提高工程項目中的設備預防維修水平。通過設備巡查、點檢、診斷修復,做好數據分析和單機核算,按照TPM管理方法實現設備劣化趨勢管理,找出設備狀態的劣化規律,并將此規律作為進行預知維修的重要依據。3)在工程項目內提倡設備主動維修。通過磨損檢測、振動檢測、溫度測試、inventor建模等技術的綜合運用,提倡主動維護,實現設備磨損的數據化控制,減少或避免設備故障。4)造就高素質的工程項目設備管理以及維修人才。隨著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都會涉及到很多的新技術,對設備管、用、養、修的相關人員加大力度進行培養,實踐“培訓教育先行”。5)提升工程項目設備管理的創新。隨著工程項目規模和施工難度的不斷增加,設備管理工作也必須不斷創新和提升。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是推動設備管理不斷進步的制勝法寶,TPM管理是設備管理創新的大平臺,同時也是工程建設推廣四新技術的需要。

5結語

篇3

1.1 試運行前的檢控

為確保設備調試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機組試運行前應全面檢查系統的整套設備,利用綜合檢控過程消除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以避免出現連接部位螺栓松動、接線錯誤、漏氣、漏油等問題。在檢查時全體技術人員應堅持責任為本,嚴格按照檢控程序進行細致檢查[1]。

1.2 機組充水試驗

進水流道充水試驗、尾水流道充水試驗及充水前的檢修是充水試驗的基本內容。通過這些環節可有效掌握水泵及閘門的工作狀態,避免漏水問,且可用于探測后臺監測數據及壓力表數據的準確性。

1.3 空載試驗

空載試驗通常包括調速系統試驗、機組手動啟動試驗、過速試驗、手動停機及檢查、發電機升壓試驗、無勵磁自動開機與停機試驗、勵磁調節器調控試驗、發電機短路試驗及主變壓器沖擊合閘試驗等。因試驗內容較多,在進行調試前應準確制定試驗程序,以確保試驗結果可靠準確。

1.4 負載及甩負荷試驗

在完成空載試驗且結果在可靠范圍內后,應開展機組負載、甩負荷、帶負荷勵磁調節器試驗。利用此類試驗掌握機組在負載狀態下的工作情況。在試驗合格后開展72h試運行。

1.5 72h試運行

在72h試運行時,應利用相關監控記錄技術對設備運行狀況信息進行采集,通過綜合分析發現機組運行中的問題;試運行完成后應再次對系統進行檢測,修復運行中存在的缺陷[2]。

2 水電站調試管理機電設備的措施

2.1 做好調制職責劃分,恰當編制調試進度

為確保調試工作順利進行,在水電站首臺機組運行調試前,應明確劃分參建單位的調試職責。第3方調試人員應重點加強對技術參數、設計圖紙、二次接線的審核及檢查,負責監督安裝調試人員制定的調試方案、試驗過程及試驗接線等,依據《復核檢測調試大綱》對關鍵設備實施二次審核,并參與機組啟動試運行中《機組啟動試運行大綱》的核定及相關試驗的監督,且應給予調試人員正確的技術指導;安裝調試人員應重點加強系統回路及接線的檢查,同相關廠家技術人員協調開展系統的單體試驗及調試;廠家技術人員應同以上人員共同開展系統設備的調試,并及時解決現場調試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相關生產運行單位應重點把控整體調試過程的組織管理,并追蹤監控系統試驗及調試過程,依據收集的數據檢控測試問題整改狀況;設計單位應依據調試中不合理的設計問題,重點修正圖紙及相關參數;現場監理人員則應負責調試整體過程的質量管控,協調管理各級調試單位,加快調試進度。

2.2 加強調試安全管理

在調試過程中,因調試人員較多,調試機組多帶電運行,部分機組也正處于安裝狀態,機組間的現場安全標示及隔離措施也相對欠缺,因此調試安全管理應是調試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

在調試時,相關調試項目管理人應在每日施工前開展技術交底,將相關注意要點及事項詳細列出,且應組織全體調試人員進行簽字確認;主管單位應建立相應安全管理機構,綜合管理機電設備調試全過程的安全工作;具體實施時應實行崗位責任制、聯合監督檢查制,確保各機構及人員了解責任內容及工作權限;在帶點區域開展設備調試時,應安置臨時遮攔,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警戒,避免非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設備調試前應做好安全教育,實行環節控制,以保證調試工作的安全性。

2.3 做好設備安裝及調試過程中的審查

在水電站機電設備實際安裝及調試過程中,部分項目通過機組驗收程序很難發現問題,所以應做好設備安裝及調試過程中的審核監督。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引入第3方調試隊伍,其與安裝單位相互分離,可利用不同于安裝單位調試的方式對容易影響機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的保護、調速、勵磁、監控等系統實施復核調試,可審核修訂安裝部分技術人員制定的機組啟動試運行方案及調試試驗方案,并能對關鍵設備的調試及安裝過程給予技術指導,可有效提升設備安裝調試施工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如阿海水電站在設備調試初期便在傳統調試隊伍基礎上引入設備調試管理新模式,選用了第三方專業調試隊伍開展設備全程審查,相比安裝單位單獨調試,其在調試質量及組織管理方面提高了30%以上[3]。

2.4 積極開展機組啟動試運行交接驗收

因不同單位均有機組投產發電時間的標準,當前,水電站機組啟動試運行及驗收收件都相對緊迫,而安裝部門在實際試運行過程中很難確保所有數據均在合格范圍以內。因此在審核及驗收時應安排專業調試監督單位,通過采用關鍵項目現場指導、一般項目核檢問詢、重復項目多次審核的方式,避免機組啟動試運行中出現各類隱患、缺陷及漏項,確保各試驗數據在規定行業標準以內,由此提升交接驗收程序的專業性。

3 結束語

篇4

【關鍵詞】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刑法

破壞電力設備罪是犯罪領域的多發、常見罪,該罪主觀方面多是間接故意,主要是為求財而盜竊電力設備同時放任了行為對公共安全的危害,鮮見蓄意而為的直接故意行為。破壞電力設備罪屬于危害公共安全類的犯罪,法定刑的起刑點相比其他普通的刑事犯罪要高,對該罪的認定理應謹慎,但同時由于該罪是危險犯,對罪與非罪、犯罪形態等方面較難把握,導致實踐中對類似的行為的判決罪名各異。

1 如何理解“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刑法》第118條和第119條規定,犯破壞電力設備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由此可見,破壞電力設備罪不以造成后果為要件,是典型的危險犯。該罪定罪標準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根據我國刑法理論通說,“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按照通說,如果危害特定的多數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或者危害不特定的少數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就不屬于危害公共安全,這顯然不合理。在這里,筆者贊同張明楷教授的說法,即將“公共安全”定義為“不特定或多數人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1]

司法實踐中,由于破壞電力設備屬于具體危險犯,對于具體危險犯,要判斷行為是否已經造成危險狀態,不僅要求行為人實施了特定行為,還需要結合案件當時的具體情況判斷危險是否發生。[2]因此,判斷破壞電力設備的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應該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其一,行為人的具體行為。行為人的行為因為抓獲時間不同而不同,有的行為人可能正在準備工具時即被抓獲,有的可能正在著手偷剪電線,有的可能已經將電線偷剪完畢了。其二,案件當時的具體情況。主要是被破壞的電力設備是否已交付使用,是否正在通電使用中,通電使用的用戶數量,電力設備的地理位置,電力設備被破壞的具體部位,電力設備被破壞后的直接經濟損失等等。

在證據方面,對行為人的行為狀態,一般依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目擊證人的證言予以認定。而對于案件當時的具體情況,偵查機關通常調取的證據有:1)供電部門出具的關于被破壞的電力設備是否已交付使用及是否正在通電使用中的證明,2)現場勘查筆錄。筆者認為,偵查機關對這方面證據的調取過于簡單,不利于法官從整體上把握情況,并客觀做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判斷。首先,以處理盜竊罪的思維制作破壞電力設備的現場勘查筆錄,現場勘查側重記載案發地點、繳獲贓物、作案工具的位置,對電力設備被破壞的具體部位及周圍的環境缺乏詳細記載。其次,證人證言極少反映被破壞的電力設備周遭的情況,如附近廠區的規模、街道的熱鬧程度等。再次,現場照片制作不科學,僅反映被破壞的電力設備,缺乏對附近建筑、周圍環境的拍攝。筆者認為,在取證方面,偵查機關應改變思維定勢,針對破壞電力設備罪的特點收集證據,才能使得法官準確定罪。

2 破壞電力設備的犯罪形態

破壞電力設備罪是故意犯罪,是否也與其他故意犯罪一樣具有犯罪預備?筆者認為,破壞電力設備罪不存在犯罪預備。因為如果行為人正在準備工具、為破壞電力設備制造條件時即被抓獲,這時的行為還沒有對電力設備產生現實性和緊迫性的威脅,危害公共安全也就無從說起,沒有危害公共安全,就不能定罪。

至于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既未遂認定,在實踐中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現以筆者曾辦理的一個案件進一步闡述:犯罪嫌疑人王某去一所學校旁邊的一個變壓器處,欲盜取該變壓器上的一根電線,由于電線外面有一個保護裝置的長方形鋁盒,王某就用攜帶的膠鉗撬開鐵盒,當他準備剪電線時(膠鉗剛與電線接觸時)被保安員發現并抓獲。這個案件有幾種意見,第一種意見:王某還沒有用膠鉗剪電線,危險狀態還未出現,只有開始剪電線,才能認定“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王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第二種意見:王某已著手實施犯罪,客觀上使公共安全受到威脅,其行為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由于該罪是危險犯,不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就不構成犯罪,因此,該罪只能是既遂。第三種意見,王某已著手實施犯罪,客觀上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已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但由于未剪斷電線,是犯罪未遂。筆者認為,第一種意見沒有準確把握破壞電力設備犯罪的“著手”,以至于認為王某的行為沒有“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王某雖然沒有開始剪電線,但他已經接觸了變壓器,并撬開了電線外面的鋁盒,其行為已經對法益產生緊迫的威脅。而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9條的規定,電力線路設施的保護范圍包括:“……(三)電力線路上的變壓器、電容器、斷路器、刀閘、避雷器、互感器、熔斷、計量儀表裝置、配電室、箱式變電站及附屬設施。……”,也就是說,變壓器及其附屬設施均屬電力設備,均需保護,同時也說明這些裝置及其附屬設施一旦受到破壞將導致危害后果,否則不必要將它們列入保護范圍。因此,王某的行為實際上已經對公共安全產生足夠的威脅,已經構成電力設備罪,同時,他已經撬開保護電線的鋁盒,屬于破壞變壓器上的附屬裝置,是犯罪的“著手”。第二種意見把危險犯的成立與既遂混為一談,以至于認為破壞電力設備罪沒有未遂。其實具有“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只是具備了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構成要件,并不一定就是既遂。判讀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既未遂,應該看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是否達到,如果行為人目的達到了,就是既遂,否則是犯罪未遂。根據《刑法》對犯罪未遂的規定“犯罪嫌疑人已經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從文義上理解,“未的逞”應該是指未達到犯罪嫌疑人預期目的的意思。從本案看,行為人王某的預期目的是剪斷電線,用以銷贓換取錢財,由于電線沒有被剪斷,王某的目的沒達到,故屬犯罪未遂。

3 破壞電力設備罪的預防與完善

破壞電力設備罪雖然規定了較高的刑期,但并不能有效遏制犯罪。實踐中破壞電力設備罪發案率之高,居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之首,甚至可以與盜竊罪相提并論。要有效打擊該類犯罪,保護公共安全,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如前文所述,該罪實踐中爭議較多,不易操作,出臺司法解釋,有利于規范法官的判決,維護公平正義,避免輕罪重判、重罪輕判甚至無罪釋放這些減弱刑法威懾力的判決出現。二是,對該罪增設罰金刑。該罪雖然屬于公共安全,但行為人主觀上多是為了牟利,客觀上也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對該類犯罪的犯罪分子科以罰金,可以更好地體現刑法“罰當其罪”的原則,使罪、責、刑相適應。另外,罰金刑有特殊預防的功能,可以限制、削弱行為人的經濟實力,增加其犯罪成本,降低犯罪能力。[3]三規范廢品回收行業。犯罪分子破壞電力設備多是為了牟利,將電力設備當作廢品進行銷贓。實踐中,破壞電力設備與廢品收購之間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條”,同時,由于這種延伸關系,廢品收購極易滋生掩飾、隱瞞犯罪所得這類犯罪。要有效遏制破壞電力設備犯罪及預防廢品回收領域中的犯罪,必須斬斷它們之間的供銷鏈條,規范廢品回收行業。具體措施可以考慮對廢品收購行業加強法律宣傳、打擊無牌無證廢品回收站、建立電力設備專門回收點等。[4]

【參考文獻】

[1]張明楷.刑法學[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38.

篇5

1.1人員素質

在對電力設備進行安裝的過程中,主要有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他們是工程中的操作人員,他們的素質對施工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確保施工質量,應提升其素質。

1.2材料和設備

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材料較多,比如水泥、電纜和鋼管等,應依據施工設計圖中的相關要求購買,確保材料的質量,并對供貨廠家進行篩選。如果材料存在質量問題,會直接影響電力工程的整體質量。此外,施工機械和需要安裝的各種電力設備的成本較高,在選購時一定要采用集中購買的方式,謹慎選購。施工機械設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因此,要確保施工機械與電力施工相關要求相符。

1.3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方案會對工程的進度、質量和投資等造成直接影響。因此,需要依據工程的實際狀況,對技術、組織、管理和操作等加以分析,在綜合考慮后制訂施工方案,確保其具有經濟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從而提升工程質量、縮短工期和減少成本。在制訂施工方案時,應對施工工藝進行設計,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編制時,將工程質量作為重要目的,并對其進行嚴格控制。

1.4施工環境

施工環境包括技術環境、管理環境、人文環境和勞動環境等。施工環境復雜多變,比如濕度、溫度等都會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要結合工程特點和施工的具體條件,采取有效措施對各種環境影響因素進行控制。

2解決措施

2.1施工人員方面的措施

2.1.1提升質量意識

施工人員是工程施工的主體,從實際調查情況看,因施工人員的錯誤操作而導致的質量問題較多,因此,必須提升其質量意識,具體可從以下5方面入手:

①施工人員在工作中要將工程質量作為核心,即使因經濟等條件不足也不能影響工程質量;

②施工人員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盡可能地將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是因為出現質量問題后的維修和調整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③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將用戶的基本需要作為核心,滿足客戶的要求;④施工人員不應憑借自己的主觀判斷評價設備的安裝質量,要結合用戶的反饋資料和相關數據判斷,施工人員要有數據參照的相關意識;⑤施工人員要有全局意識,保證電力設備良好的整體質量。

2.1.2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

對于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而言,要具備專業能力,能有效執行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質量檢查等工作;對于生產人員而言,要具備良好的技術技能、認真的工作態度,在工作中能按照質量標準和相關操作規程操作;對于服務人員而言,要將技術和生活服務工作做好,確保工作質量,從而間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

2.2材料和設備方面的措施

材料和設備方面的措施包括以下2方面的內容:

①為了保證采購質量,應提升采購人員的素質。在電力設備安裝工程中,采購人員的素質直接關系著材料和設備的質量。從當前情況看,由于受到金錢主義和拜金主義等的影響,很多采購員與供應商勾結,進而影響了設備質量。因此,要對采購人員進行嚴格篩選,采購人員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溝通能力,可依據電力系統的具體需求選擇物美價廉的產品。此外,還要確保采購人員的道德素質和職業操守,要堅持“為企業和人們負責”的宗旨,采購質量良好的設備,避免的現象發生。

②保證貨源信息的充足,做到貨比三家。為了確保設備的供應和貨源的通暢性,采購人員要對同類設備的各個廠家的信息進行對比,比如對采購價格與產品質量、規格等之間的對比,從而選擇價格低且質量有保障的廠家。同時,因生產廠家與設備安裝場所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所以,需要考慮交通運輸條件。只有確保交通的便利性,才能節省運輸的相關成本。從目前的情況看,電力設備市場中有很多產品,生產廠家的制造技術參差不齊,采購人員必須掌握設備的供應廠家的詳細信息,并對同類產品做好對比,合理選擇供應廠家,并壓低價格。

2.3施工方法方面的措施

對于電力設備的相關安裝工程而言,為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一定要在施工方法方面實行有效的改善措施。施工企業一定要確保施工人員具有良好的技術水平,能及時提取施工中的相關信息,并有效利用施工設備,從而在施工的過程中科學利用檢驗技術和檢測技術;施工人員要在以往知識和技術的基礎上,在第一時間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工藝;在操作時,要依據施工工藝流程,順利完成施工工序,現場的管理人員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指導,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對原來的工藝進行改進;做好考核工作,利用激勵機制,確保各個崗位上的員工都能實現良好的組合,發揮自身的能力;施工企業要制訂相關的管理制度,明確員工分工和工作職責,結合實際狀況確定管理目標,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質量控制目標;企業一定要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反思,汲取教訓,發揮自身的優勢;要構建管理監督體系并落實,建立監督考核組,包括施工企業中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由監督考核組定期監督施工過程,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

2.4施工環境方面的措施

可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的環境因素較多,比如濕度、溫度等,因此,要利用相應的解決措施對施工環境加以控制。在施工過程中,要對自然環境和文物做好保護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因施工造成的污染。施工企業一定要對施工現場的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采取科學布置,確保施工現場標準化、規范化和秩序化,最終達到文明施工的效果。

3結束語

篇6

關鍵詞:設計規范智能建筑設計深度

為了適應因信息社會與智能建筑蓬勃發展而引發地設計規范與設計方法的改變,筆者從加強技術管理、滿足現場施工要求以及提高工程圖紙設計質量等方面,對電氣施工圖設計格式及設計深度進行研討。

近年來,隨著智能大廈的拔地而起,弱電系統的防雷措施已引起業界人士的普遍關注。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所對原國標圖集《建筑物、構筑物防雷設施安裝》(D562)和《獨立避雷針》(D565)圖集重新修訂,從1999年12月2日開始實行新的國家標準圖集《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99D562),該《圖集》在原來標準的基礎上,著重強調了弱電部分的過電壓保護(信息系統及電子設備、電氣設備)。由于連接工作站、服務器和客戶機之間的電纜很長,沖擊過電壓的影響正成為數據丟失和系統失效的主要原因。另外,互聯網的特性使得進入某一點的浪涌能沿著網絡傳播而破壞其它工作站,使得網絡設備損壞的概率大為上升。可見,弱電過電壓保護在電氣施工圖設計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圖集》(99D562)把雷電及過電壓防護分為三個部分:外部防雷、內部防雷和過電壓保護。其中

⑴、外部防雷其中包括:接閃器(針、網、帶)、引下線、接地裝置、屏蔽。

⑵、內部防雷其中包括:屏蔽隔離、等電位聯結、安全距離。

⑶、過電壓保護是指雷擊電磁脈沖(外部電涌防護)和內部操作過電壓(內部近旁電涌防護)。一般而言,合理的屏蔽和接地是減少浪涌通過電壓對人身及設備破壞的根本前提和途徑,為保證電子設備免受浪涌過電壓的破壞,應根據實際情況在電源系統、天線饋線系統、信號系統和接地系統等四個方面進行具體的設計,加裝多級浪涌過電壓防護器(浪涌保護器SPD是指限制瞬態過電壓分走浪涌電流的元器件)。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99D562》對SPD(SurgeProtectivedevice)選型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智能大廈中有很多重要的電子設備安裝于建筑物內,應當在電源進線處和電子設備供電處根據設備耐過壓的能力裝設多級SPD.對一、二類防雷建筑物電源的第一級保護應在總進線的配電柜前加“一級SPD”。其通流量In的設計要求:In≥40~80kA.第二級保護在UPS或分配電柜前加裝“二級SPD”。其通流量In的設計要求:In≥40kA第三、四級電源保護在重要設備配電系統或工作電源前加裝“三級SPD”其通流量In的設計要求:In≥5kA.另外,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住宅智能設計(弱電設計)的重要性和在住宅設計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其技術的復雜和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十五期間的住宅設計標準把這部分內容單獨為一章。故在住宅智能方面的施工圖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技術的先進性、設備的標準化、網絡的開放性、系統的可*性及可擴性等諸方面。例如:從綜合布線方面考慮,每套住宅宜設置“信息配線箱”,電視、通信(電話和數據)、安全防范等管線可通過“信息配線箱”引出。

住戶內設置信息配線箱,有以下好處:

⑴、通信線路接線方便,現在我們引入每套住宅的通信線路有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絡和市內電話網,為了使住戶利用臥室或起居室的信息插座方便的在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絡和電話網中選擇,在住宅內設置信息配線箱,使用戶在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絡和電話網線路之間十分方便地跳線連接。

⑵、有線電視線路接線方便,每套住宅可以只引進一路電視電纜,在信息配線箱內設置分支(分配)器,再引至臥室、起居室的各個電視終端。

⑶、以后住宅的裝修、線路變動等方便。

根據國家新的標準與規范及筆者的實踐經驗,下面給出智能建筑電氣施工圖設計格式及設計深度具體要求。

1、圖紙目錄、設計總說明及材料表

1.1、施工圖設計文件符合初步設計及其批復文件要求,應文件完整、計算正確、圖紙清晰、文字通順、深度及格式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能據以編制工程預算、進行非標準設備的制作工程施工、安裝及工程驗收。

1.2、圖紙目錄一般先列新繪制的圖紙,后列所選用標準圖或重復利用圖紙(標準圖及安裝圖選用準確合理)。同一系統內的圖紙順序一般應按干線系統圖、平面圖、剖面及大樣圖、控制原理圖的順序排列。大型或復雜工程因圖紙較多,也可采取按系統劃分分冊編排的方式。

1.3、圖紙首頁應列設計總說明,主要設備及材料表緊隨其后。不同系統的材料表宜有適當的分隔空行,以利區分;其它圖紙排列順序,一般應按高壓到低壓、前端至末端、強電到弱電的方式進行。

1.4、設計總說明書中應有對建設項目面積、高度、功能及防火等級主要數據的敘述,以利讀圖人及審查掌握。

1.5、大型或復雜工程的詳細分項說明也可列在干線系統圖中或第一張平面圖上。大型或復雜工程照明和消防材料表可同時列于每張平面圖中(但仍有匯總的材料表)。

1.6、設計依據、設計基礎材料齊備,設計文件完整正確;內容和深度符合預結算及現場施工的要求;文字通順、表達清楚、交代明確,同一工程中主要字體應始終保持一致,以保持圖紙協調,不得有較大誤差;對有眾多管線的廠房應有管線綜合圖。

1.7、主要設備及材料表中應列出相應圖例符號,干線系統中也應列出相應圖例符號。電器設備及裝置配件的安裝高度,除圖紙中有所交待外,一般可在材料表的附欄中有所提及。以利于圖紙的閱讀與理解。

1.8、設計依據中,凡有缺項設計的項目(如變配電所、消防、人防、建筑智能化、需由二次裝飾設計確定的照明場所、多層及高層住宅內配電等),應作必要的說明。特別是涉及到建筑安全的,應將建設方有關委托資料存檔備案。

1.9、設計條件書與設計計算書是工程設計的基礎,工程項目審查人應在審查中認真查驗、簽署,且應按時歸檔,并作為工程設計報優的依據之一。

1.10、專業間互提要求,聯系資料一般均應以書面方式,并按時歸檔存查,以保證設計基礎資料的完整性。

2、總平面圖施工圖設計若干要求

2.1、供電系統(含特殊電源)、電力系統、室內外照明、防雷、防靜電、接地及其他安全用電措施,其變電所及配電所的位置、設備選擇、設備及線路布置原則符合初步設計及其批復文件要求,材料選擇合理,有關措施,能滿足生產及使用要求。

2.2、在總平面圖上,應繪制電力電源的進線及敷設方式(從建筑軸線外起至建筑內受電處止),說明電源引入配電所或變電所的方式及樓層或標高,必要時須做出局部剖面圖予以交待。

2.3、繪出建筑物內部配電或變電所的位置,并說明配電所及變電所需求電力電容器容量及變壓器裝機容量。

2.4、通信系統、自控系統、信號系統的站房及設備選擇及線路布置原則符合初步設計及其批復文件要求,具體布線及有關措施合理可*,能滿足生產及使用要求。

2.5、在總平面圖上繪制通信交接間(箱)的位置,并標出通信干線引入的人孔位置及規格型號。選用人孔須標出其引用的標準圖號,非標的必須出大樣圖說明。對建筑通信規模、容量及組成情況亦需加以說明。

2.6、對有線電視系統,應繪制信號同軸電纜的進線方向、位置,并標示出規格型號。

2.7、涉及有“建筑智能化”系統中相關系統工程的管線走向及埋要求,須在總平面中繪制。(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下面有詳細說明)。

篇7

在當今社會,大眾傳媒的影響與家庭、學校和同齡群體的影響一樣,已經成為影響未成年人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圍內,未成年人接觸大眾傳媒的頻度和時間正迅速增長,有對學校教育形成挑戰之勢。據調查,我國中小學生最經常的課外活動是看電視,多數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達100分鐘。[1]電視收視率調查顯示,在晚上黃金時段,4至14歲的孩子在中央電視臺1套的平均收視率2002年為3.5%,也就是說僅這一個頻道在這個時段就有約833萬未成年觀眾。節假日收看電視的兒童還會更多。[2]

電視媒體作為最近乎完整的大眾傳播媒體,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認知發展,一是人格發展。電視對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形成符合時代潮流的思想意識,都有著重要影響。

傳統社會里,未成年人的社會學習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學校,而在現代社會,這一社會化過程則交由媒體來完成。孩子們多數是在電視機前度過童年的。近年大眾對于傳媒對孩子們的不良影響憂心忡忡,輿論普遍認為電視媒體造成孩子的早熟、消費主義、暴力、價值觀混亂等等不良影響,傳媒在少兒的身心不健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研究人員發現,1歲至3歲的兒童看電視越多,到了7歲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就越嚴重。[3]臺灣一項調查顯示,看電視和身體質量指數具有相關性,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愈久,越容易發胖。[4]

電視傳媒有種種負面影響,但是只要合理地利用,就可以成為未成年人社會學習、發展認知和人格的有效工具,其積極意義是不可忽視的。

電視媒體對未成年人的社會化意義

著名電視專家雷蒙·威廉姆斯說過,電視改變了我們對于現實的認識,從而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5]

有學者認為,電視媒體最核心的社會影響是從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的阻隔。麥克盧漢在《人體的延伸》一書中強調,電視不只是娛樂工具,還是制造現代人心靈、改變整個生活情境的新力量。電視幫助人們形成了新的社會生活情境,這種情境與現實環境不同,人的社會角色與特性因此也發生了改變。孩子同樣可以看到電視中呈現的關于大人世界的描述,所以變得越來越“早熟”,兒童時代與成年人時代的界限因此變得模糊了。從社會化角度來說,電視不只是學校和家庭作用的補充,有時內容更與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相反。[6]從某種角度說,電視削弱了父母和學校的影響力。

電視中的內容,遠遠超出兒童青少年平時接觸的生活經驗,超出他們所接觸的時間、空間。因此,電視能使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聞,有所謂“溫室效果”,使兒童心智早熟。他們吸收了很多其年齡段不需要的經驗,這些零碎的、不加選擇就吸收來的內容,很可能是經過夸張、歪曲或濃縮的,并不符合社會現實。兒童尚不能完全區別開現實與虛構,便難免誤以為真,形成錯覺或先入為主的成見。

從電視本身的特點來說,除了文化要求低、直觀易懂之外,電視還比廣播、印刷媒介更能讓觀眾產生參與感,因此更接近面對面的傳播;同時它能提供具體的圖像,使觀眾不易遺忘,因而可能具有其它媒介所難企及的勸誘與施教的獨特效果。[7]有學者在研究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時強調,直觀性信息有助于傳播的勸服性。所以,電視比任何媒介更能影響兒童。電視通過聲像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改變了人們對于“真實”的看法,混淆了圖像所呈現的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差異,人們會不用邏輯思維就將圖像真實當作客觀世界的“真實”再現。

電視甚至充當了家長的替代者。有些家長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就用電視給孩子做伴、以減少孩子的干擾,于是出現了“電子保姆”一說。

電視還刺激了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電視誕生之后,強調的就是在消費經濟中的投資和促銷功能,[8]商業味道非常濃重。美國早年的電視關注的主要就是如何消費,由此鞏固了當時美國“消費為主”的社會形態,電視影響甚至瓦解了人們的傳統實踐和購買習慣,同時這種消費文化也型塑了電視本身。[9]今天,市場邏輯已經成為電視的主宰,為了追求收視率,可能不擇手段,制造出那些所謂“不健康”的產品。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媒體應對傳播不良意念和誘導人們的劣行負責,并認為以電視為主的媒體使孩子們相信通過暴力或物質上的好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10]

西方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心智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3至7歲為感官期,兒童根據顯而易見的感官刺激來認識產品價值,7至11歲為分析期,兒童對產品類別、售價、功能等有一定的認知能力,開始明白物質的社交意義,知道擁有哪些產品就能與朋友的接納程度扯上關系。11至16歲為反省期,孩子對市場的產品類別,銷售地點、推銷策略有更深刻的認識,充份明白品牌的意義,明白物質的價值,除了滿足個人喜好外,還可以用作社交籌碼。[11]

以電視為“保姆”的這代人一走出童年,就會成為商業社會最年輕的消費者,所以電視即使在兒童卡通片中也滲入了大量的商業性內容。亞洲的孩子熱衷染發、戴斯沃奇手表、玩滑板沖浪、泡電子游戲廳、進“迪廳”喝“搖頭水”甚至——日本東京的政府機構幾年前就開始關注并制止未成年少女的“有償約會”。香港的少年則從父母那里學會了以投機的方式賺錢。曾風靡港臺、大陸的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除了青春、浪漫的愛情和無厘頭的男女主人公外,劇中F4富豪子弟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更令未成年觀眾羨慕不已,西安等地中學生竟大加模仿。電視的多元信息帶來價值判斷標準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混淆了“正確”與“錯誤”之間的界限,正在失去道德感、羞恥感。英國公關顧問馬克斯·克利福德認為,電視是使人失去羞恥感的關鍵因素,他說,“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時,有一臺收音機或許還有一份報紙,但實際上始終還是處在父母、學校或教會的嚴格控制下。現在,孩子們打開電視機,就能看到正在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情。”[12]

未成年受眾的接受特點

受眾的年齡、性別等社會類型,直接影響傳播效果。兒童從一歲以前就會對電視發生興趣,特別是注意電視廣告和經常反復播出的電視主題曲。到3歲時大致已經能看懂兒童節目。在電視業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兒童從3歲起平均每天要看2至3小時電視。到了青少年時期,孩子認識、判斷開始具有獨立性,同時又以實際經驗為主,表現出片面、武斷,情緒變化大,易沖動;自我意識隨著第二性征的發育成熟、社會地位的變化、活動交往范圍的擴大,他們在探求實現自我的過程中又常常會發生矛盾。其次,青少年在行為上表現為對同輩文化的遵從,即他們從事某件事情的理由是“別人也都這么干”,模仿性強,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歡標新立異,具有反叛精神。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身心急劇變化的時期。

受眾的智力程度,也一向被看作是影響傳播效果的能力因素。兒童很少預存立場,“自我防御功能”弱,容易相信媒體信息,常常對電視里的事深信不移。

受眾的思維特點對傳播效果同樣有直接影響。霍夫蘭等人根據多次實驗,在《傳播與勸服》(1953)、《個性與勸服可能性》(1959)等著作中有這樣的結論:想象力豐富,對周圍事情比較敏感的人,較容易被人勸服、接受影響。這正是兒童的特點。

大眾傳媒會對未成年人產生長久的影響。傳播效果呈現的狀態有兩類,一是顯性效果,一是潛在效果。顯性效果是從受眾情緒、態度、行為中可以明顯感覺到、觀察到的效果。前些年有兒童家長狀告某廣告使孩子受驚嚇,若情況屬實,那就是電視的顯性傳播效果。有兒童模仿電視劇《還珠格格》中偶像上吊自殺的行為,也是一種顯性效果――受眾喜愛電視人物從而有一種愉快的體驗,進而接受傳播內容、承認其合理性,進而模仿。大眾傳播學借鑒了心理學家艾伯特·班都拉的模仿理論,認為兒童通過觀察媒介內容,與其中某些角色或行為認同,并意識到在某些情境下模仿會有有益結果,那么當這種情境出現時,兒童會發生模仿行為。這種模仿行為可以通過媒介不斷強化,形成長期行為。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電視傳播的顯性效果,更要考慮到其長期的、隱性的效果。電視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人格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電視暴力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暴力、商業化、性已經成為電視媒體對少兒危害最深的內容。所謂暴力,根據電視與社會行為研究報告,是指身體力量的公開行使導致違背他人意愿的行動。暴力鏡頭包括電視上常見的斗毆、謀害、武力,以及使用各類武器強加于他人的行動。[13]

據記述,美國的孩子在18歲前,從媒體上目睹的暴力行為有20萬樁。所以,他們也回報社會各種自殺、殺人、弒親。[14]中國也發生了五花八門的青少年暴力現象,“少豹堂”、“七匹狼”這些青少年黑惡團伙無惡不作,孿生女孩毒殺對她們關愛備至的雙親,兩少年藍極速網吧縱火,“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報告中至少有1000萬閑散未成年人進行各種犯罪活動……[15]

目前為止一般對于電視暴力的防范主要在娛樂節目和電視劇中,其實電視新聞的影響更大。英國獨立電視委員會、英國廣播公司、廣播標準委員會及英國電影分類局聯合進行的權威調查顯示,電視新聞所呈現的真實暴力比電視劇中的暴力,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可能更大。[16]

有一種誤解,以為少兒的卡通節目對孩子就比較積極、正面。其實,西方學者早已研究指出,電視卡通片上的暴力鏡頭,遠超過一般成人觀看的電視片。有好多以暴力對付壞人,假維護正義之名、行暴力血腥之實的卡通節目,以及借暴力的英雄式描述來促銷廣告主的暴力。

關于暴力對未成年人影響的研究,結論不一。社會學習論巨匠艾伯特·班都拉認為,電視上的暴力鏡頭具有示范作用,少兒若經常觀看,極易去模仿。有些看過暴力電視節目的兒童行為上未受影響,是因為電視節目中暴力常會遭到報復或懲罰,因而在表現攻擊行為時有較高的焦慮,會抑制其攻擊性的沖動。有的學者以宣泄理論為基礎,認為電視節目暴力有助于宣泄少兒暴力行為,減低暴力傾向。也有極少數研究認為沒有影響。[17]但最主要的、最普遍的結論,認為電視暴力確實有負面影響,其中最著名的研究當推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威廉.斯脫特所主持的電視與社會行為研究小組在1972年所提出的研究報告。報告厚達5巨冊、1305頁。結論認為,觀看暴力鏡頭的電視節目,與實際生活情境中表現攻擊有很大的關連,只是電視暴力的影響也要視兒童本身的情況而定。

少兒看多了暴力電視鏡頭,常常會誤以為暴力情況反應社會現實,以為暴力是解決沖突或達到一般手段不易獲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當成問題的唯一解決方式。暴力鏡頭對少兒有暗示作用,少兒長期耳濡目染后,比較容易在類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現攻擊行為。

電視廣告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兒童節目附有有大量的廣告,許多節目是為了推銷玩具和其他商品。西方社會認為廣告的負面影響之一,是導致社會趨向物質主義,廣告不斷宣傳新產品,令人喜新厭舊;廣告中使用產品來解決問題,令人誤以為所有健康、容貌、社交等問題,均能通過物質消費途徑得以解決;還有就是側重物質擁有,忽視精神生活的需要;只追求社會進步、經濟繁榮,而犧牲了社會公義,及對弱勢社群的關注。[18]

美國的一個民間組織ACT(ActionforChildren’sTelevision)早在1970年就向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抗議,要求改革兒童節目。但直至1990年美國才出臺了兒童電視法案,對廣告播放時間加以限制,并宣布廣告公司有義務滿足兒童“受教育和獲取信息的需求”。

有調查顯示中國少兒經常接觸廣告媒體,其中少兒認為最重要的媒體是電視。事實上,電視已經逐漸取代父母成為兒童了解新產品的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包括兒童在內的我國消費者,經常接觸到大量欺騙性的廣告。據國家工商局2000年的統計,當年一共發現了13986宗非法的藥品廣告,5213宗非法的食品廣告以及1149宗非法的醫療設備廣告。中國大陸的兒童對電視廣告有一定程度的懷疑。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相信廣告所說的全都是真的比例在降低,但是懷疑的程度仍不及美國和香港。[19]

我國在保護兒童免受過多的或不良的電視廣告和其他媒體廣告的影響方面已經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是還缺少具體的法律與法規。

[page_break]

電視的社會教育功能

家長和社會人士特別擔心電視的負面影響。其實,適當利用電視,會有較好的社會學習意義。電視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識和觀念,即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因為電視有轉瞬即逝的特點,受眾接受電視也屬于“非專心型”,所以在傳播知識方面電視功效不大,電視側重于灌輸觀念,如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美德,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團結友愛等觀念。

在學習社會或群體習慣的過程中,電視等大眾媒介參與了對個體思想和行為的塑造。電視等傳媒為孩子提供了一幅現實生活的圖畫,幫助孩子構筑成一個“現實”和“完整”的世界。電視等媒介還為孩子提供社會規范或規則,孩子從中觀察、感受和學習到共同信仰、傳統生活方式、語言和生活規則等等,從而明確社會規范、角色和等級的利害關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在大眾媒介的影響下,青少年逐漸建立關于現實世界的概念和信仰。

不管媒介內容是真實的還是虛偽的,孩子最容易發生媒介人物認同。國內學者在媒介接觸對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影響的研究中認為,青少年經常接觸電子聲像媒介或者媒介刺激娛樂內容,可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的發展。[20]另一方面,如果經過引導、充分利用電視傳媒作為社會學習的手段,會有積極的影響。臺灣的研究表明,適當控制少兒收看電視可以避免少兒健康受損;電視未必使少兒學業退步。[21]但是,目前很少有社會是有意識利用電視的社會功能的。香港的調查顯示,香港青少年最喜愛的傳媒是電視,最主要的目的卻是娛樂。[22]

電視節目中當然也有很多教育意義的卡通片與故事片,對兒童的社會學習具有積極的價值。這些利社會行為電視節目通常強調以下行為特質:接受規律、遵守秩序、與人合作;幫助他人,利他主義;主動對人表示友善,關心別人,能設身處地了解他人感受;能自律、抑制沖動、抗拒誘惑;有耐性,堅韌不拔,能容忍短暫的挫折;做錯事肯認錯,能悔過自新,有補救錯失的勇氣;愛護動物,熱愛自然;勤勞節儉;孝順父母、愛護幼小孤弱;見義勇為,喜打抱不平,不畏,熱心公益。[23]

電視內容和表現技巧對社會學習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有4點是影響兒童利社會行為學習的關鍵因素:對模式人物的獎懲;用對比的方式描述對錯的結果;親切、有人情味兒;電視人物與少年兒童觀眾的相似性。[24]

從保護到重視權利:培養媒介素養

隨著電視的普及,電視與少年兒童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過去,人們主要關注的是電視對少年兒童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從“保護少年兒童免于受電視危害”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如今,更多的社會開始從“小公民”的權利的角度,來審視電視的功能和影響。

1995年3月,71個國家的代表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召開了電視史上第一次“電視與兒童”世界高層會議。與會者大多是各國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和電視臺少兒部的負責人、少兒節目的制片人、研究或關心傳媒與少兒問題的專家學者和社會活動家等600多名。會上達成這樣的共識:單純的保護主義觀點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必須確立“兒童的權利”意識。少年兒童作為社會的“小公民”,同樣擁有從電視媒介上學習有益的知識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娛樂的權利。只有普及了這種意識,并通過國家行政和社會手段建立保障這種權利得以實現的制度,才能變害為利,使電視成為少年兒童的良師益友。[25]

根據聯合國1989年通過的兒童權利條約的精神,這次會議制定了少兒電視(THECHILDREN’STELEVESIONCHARTER),對少兒節目提出了7條原則性,要求少兒節目優質、去商業化、增強對環境和自我的信心、有利于學習語言和文化、摒棄暴力和性、定時等等,強調兒童通過電視學習本國本民族文化的必要性。目前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兒童電視準則,包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斯堪的納維亞等。澳大利亞廣播委員會對兒童節目的指導,主要依據委員會制定的《兒童電視準則》(CHILDREN’STELEVISIONSTANDARD)來衡量。這個準則非常詳細具體,節目評價標準也很具體。

這里有必要強調一下媒介素養教育。西方不少國家在中小學紛紛開設了媒介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目的是為了學生能獨立地評判、接收并分析大眾傳媒傳遞的信息。媒介素質教育最早發端于英國,目前已成為英國中小學校的必修課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和美國都在中小學乃至大學開設了這一類課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極力倡議傳媒素養教育,從60年代開始,差不多每10年便舉辦一次傳媒教育的國際會議。1992年教科文組織出版了《全球傳媒教育的新趨勢》(NewDirections:MediaEducationWorldwide)。在亞洲,日本于1977年成立了“公民電視與傳媒論壇”,推廣媒介素質教育。2000年以來,日本的大專院校里也相繼開設了有關媒介素養的正式課程,菲律賓1988年成立媒介素質教育協會。90年代以后,媒介素質教育已成為一股世界潮流。在中國,香港成立了傳媒教育協會,臺灣當局則已正式《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表明對媒介素養教育運動的認可。

媒體素養教育把運用媒體的權利交給少年兒童,幫助他們理性地辨別信息的意義,辨別媒體真實與社會真實,形成對媒體性質和功能的正確認識,提高對負面信息的辨別能力,并學習如何使用傳媒、如何利用傳媒發展自我。在我國大陸,傳媒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但手法上還需要進一步專業化,同時媒介素養教育也亟待進行。

注釋:

[1]盧德平、鄭丹娘,《中小學生最經常的課外活動是看電視》,《中國青年報》,2004-5-14

[2]陳家華、麥箴時、陳芳怡,《中國兒童喜歡和相信電視廣告嗎?》傳媒觀察

[3]《幼童多看電視長大后注意力不集中》,《聯合早報》,2004-4-6

[4]《喜歡看電視孩子易發胖》,《聯合晚報》,2003-11-05

[5]WilliamsRaymond,Television:TechnologyandCulturalForm,Chap.1TheTechnologyandtheSociety,ShokckenBooks,1975

[6]JoshuaMeyrowitz,NoSenseofPlace,N.Y.: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7]鄭貞銘,《傳播發展的省思》,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3

[8]WilliamsRaymond,Television:TechnologyandCulturalForm,Chap.1TheTechnologyandtheSociety,ShokckenBooks,1975

[9]DavidCroteau,&WilliamHoynes,MediaSociety:Industries,Images,andAudiences,PineForgePress,2000

[10]參見張潔,《媒介素養及培養方法研究——以西方經驗探討中國實踐》,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3年6月。導師:陳昌鳳

[11]陳家華,《廣告對兒童的影響》,香港《傳媒透視》

[12]參見高雪燕,《媒介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2年6月。導師:陳昌鳳

[13]鄭貞銘,《傳播發展的省思》,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3

[14](美)加文·德·貝克爾《自衛書》,轉引自趙廷鵬,《讓孩子遠離媒體暴力吧》,《中國青年報》,2003-10-28

[15]趙廷鵬,《讓孩子遠離媒體暴力吧》,《中國青年報》,2003-10-28

[16]香港《傳媒透視》,2003年10月號

[17]楊孝榮,《傳播社會學》,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18]陳家華,《廣告對兒童的影響》,香港《傳媒透視》

[19]陳家華、麥箴時、陳芳怡,《中國兒童喜歡和相信電視廣告嗎?》傳媒觀察

[20]卜衛,《大眾媒介對青少年的影響》,新華出版社,2002

[21]楊孝榮,《傳播社會學》,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22]蘇鑰機,《青少年的傳媒使用習慣》,香港《傳媒透視》

[23]鄭貞銘,《傳播發展的省思》,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3

篇8

1.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風險識別

工程風險識別是工程風險管理的最基礎的環節,是指通過風險調查和分析,查找出工程項目的風險源,并找出風險因素向風險事故轉化的條件。

對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進行風險識別,首先要預測可能面臨的危險,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風險一般有以下幾類:一是自然的不可抗力造成的風險,包括暴風雨、洪澇災害、泥石流、雷擊等;二是火災、爆炸引起的事故;三是設計缺陷、制造工藝或技術不善引起的事故,或是原材料缺陷引起的事故;四是施工過程中因工人和技術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以外事故;五是施工過程造成施工場地內或鄰近地區的第三者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風險。

其次要對總體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在風險識別過程中,根據風險現象逐步分析,直至找到風險源。水利水電建設工程中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因素、承包商因素、協調因素、監理因素、設計機因素、材料和設備因素等。最后對主要風險因素的組成和其影響程度做風險狀態分析。分析出哪些是主要的風險因素,哪些是次要的風險因素。

2.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風險評估

工程風險識別出來以后,要對風險進行估計,也就是對上述各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一旦發生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等進行量化和深化的過程。

在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步驟的基礎上,結合水利水電工程風險的特殊性,從工程項目總體的評估要求和風險源分布特點來分析,風險評估的具體內容有4個方面:一是判斷每一風險因素最終轉化為致損事故的概率和損失分布;二是估計單一工程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程度;三是從某一風險單位整體的角度,分析多種工程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總和以及發生風險事故的概率;四是估計總的風險管理系統中所有風險單位的損失期望值和標準差,也就是將所有風險單位的風險因素疊加后的損失期望值,并且估計這個損失期望值與各種可能的損失值之間的偏差程度。

對單一工程來說,分析風險獨立發生的可能性:設計缺陷、制造工藝或技術不善引起的事故,或由原材料缺陷引起的事故和施工過程中因工人和技術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以外事故發生的概率較大,暴風雨、洪澇災害、泥石流、雷擊等引起的事故和施工過程造成施工場地內或鄰近地區的第三者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風險發生的概率較小,但概率較小的這幾種風險一旦發生,后果卻相當嚴重。這些風險也可能兩者或多個同時發生。所以最后評估的結果會有許多種,針對每一種結果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3.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風險處理方案

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風險處置方案有風險回避、風險自留和風險轉移幾種。

3.1風險回避方案

一般在項目建設準備階段或中間的施工環節,在不影響整體工程的情況下,采取一些取舍或變更,這就是所謂的風險回避。風險回避還有幾種常用的處理方式:一是通過嚴格的招標投標程序選擇合適的承包商降低技術風險;二是嚴格控制工程分包,防止將工程分包給劣質承包商;三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現場規劃和拆遷,在滿足工程設計要求的條件下,盡可能回避施工地質條件復雜、拆遷困難的地域。超級秘書網

3.2風險自留方案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將不能回避和轉移的風險留給自己承擔,這種處理方式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需要進行周密的風險安排,盡可能將風險控制在較小的時間和空間內,或者制定有效的預控措施,將風險盡可能地化解。

篇9

【關鍵詞】變電所;變電設備;檢修

變電所變電設備維護檢修是根據比較先進的狀態監視和診斷提供變電設備的狀態信息,判斷設備的異常情況,預知變電設備是否出現故障。并在故障發生前進行檢修維護。因此對變電設備監測結果的有效管理是變電設備維護檢修實現的保證。科學合理地進行變電設備的維護與檢修,形成一個融故障檢修、定期檢修、狀態檢修和主動檢修的體系、優化各種綜合檢修方式,提高變電設備可靠性、降低發、供電成本。我們應該在現行定期維護與檢修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實施維護與檢修的比重,達到保證變電設備的良好運行。變電設備的維護檢修,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是滿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變電設備的預防性檢修維護是按照春季維護檢修的標準安排的,春季是用電高峰的開始,各種試驗設備量大,所以要維護檢修考察供電的可靠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下降,就難以達到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設備的健康狀況比以往的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如果完全按照變電設備的規程進行維護檢修,不管變電設備的狀態如何,都要做定期維護與檢修,保證變電設備的健康、供電的可靠性和對人身的安全。只有根據變電設備的狀態進行維護檢修才能提高變電設備的檢修質量和效率,最終達到保證系統安全的目的。

1.帶電作業的注意事項

1.1對帶電作業人員的要求

(1)參加帶電作業人員上崗前須經過培訓,并在停電的模擬設備上嚴格進行操練,通過相關規程考試,經負責人批準方可從事帶電作業工作。

(2)帶電作業必須由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兼其它工作。

(3)作業人員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工作負責人應隨時觀察作業人員,如果發現作業人員的體力或精神狀態不佳,應立即停止其工作。

1.2對絕緣工具的要求

(1)選擇電氣性能優良的絕緣材料,如環氧酚醛玻璃布板(管),避免選用吸水性大的材料。

(2)絕緣材料尺寸穩定,耐腐蝕性能好,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3)按不同電壓等級選用相應有效絕緣長度的操作桿。

(4)使用前必須按規程對絕緣工器具進行絕緣測試,絕緣合格方可使用。

1.3對帶電作業工器具現場使用要求

(1)持操作桿作業的人員必須戴干凈的手套。

(2)作業現場的工作人員應戴好安全帽,以防刷頭轉動時損壞,甩下傷人。

(3)在工作現場地面應放苫布,所有暫不使用的工器具均應擺放在苫布上,嚴禁與地面直接接觸;每位使用和傳遞工具的人員均要戴上干凈的手套,不得赤手接觸絕緣工器具,傳遞工具時要輕拿輕放,避免與電氣設備或架構磕碰。

1.4對氣象條件的要求

帶電作業必須選擇在良好的天氣下進行,現場風速不能過大,并隨時注意天氣的變化,必要時應停止作業。

只要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使用可靠的帶電作業專用工器具,嚴格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帶電作業可大大提高勞動效率,為維護電力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做出巨大貢獻,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2.對于接頭發熱的處理

(1)檢修前首先查看測溫數據的最低和最高溫度值,查看運行記錄,了解通過此過熱點的最低和最高負荷電流,兩種數據綜合分析比較,做到心中有數。

(2)細心觀察過熱接頭的外部現象,如顏色、氣味、燒痕、內外部接觸縫隙、螺絲的緊固強度和均勻程度等。

(3)對于軟母線接頭的發熱,應首先清除導線和線夾內部表面的燒傷疤痕,并用0號砂布磨平,然后用鋼絲刷徹底消除導線縫隙間和線夾表面的氧化物、硫化物、污垢(有鋁包帶的要拆除),再用金屬清潔劑或汽油沖洗擦凈導線縫隙和線夾上的金屬碎屑,最后按照螺絲緊固工藝,對角均勻擰緊,如果螺絲、螺母滑扣、滑絲或燒傷,應更換;如果線夾燒傷變形、強度松弛,導線疲勞斷股較多,要及時更換導線和線夾。對于硬母線接頭的發熱,對燒傷較輕的可以將鋁、銅排表面的燒痕處理平整,清除硫化物和氧化物后,涂抹均勻少量的導電膏,按照螺絲緊固工藝,對角均勻擰緊,如果螺絲、螺母滑扣、滑絲或燒傷,應更換;對于燒傷嚴重或重復過熱的部位,因為銅、鋁排的接觸面已經多次燒傷且溫度很高,接觸面的結構分子已經離散疲勞,電阻率成倍增加,這時就應該更換新的銅、鋁排。

(4)對于一些應設計不合理的,應及時發現并對其進行處理;例如110kV某變電站10kV出線側設備線夾本應至少兩個眼連接的,有些只有一個眼、一顆螺栓來連接,這樣勢必造成接觸不夠緊密,引起發熱。還有一些用與眼兒不相匹配的螺栓來緊固,也會造成接頭接觸不良,接觸壓力不夠,引起發熱。

3.預防設備熱故障的對策

針對隔離開關和導線線夾發生熱缺陷的原因, 我們提出了預防電氣設備熱故障的對策,在實際應用中效果很好。

3.1嚴把金具質量關

變電所母線及設備線夾金具, 根據需要選用優質產品,載流量及動熱穩定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是設備線夾,應積極采用先進的銅、鋁擴散焊接工藝的銅鋁過渡產品,堅決杜絕偽劣產品入網運行。

3.2采取防氧化措施

設備接頭的接觸表面要進行防氧化處理,應優先采用電力復合脂(即導電膏)以代替傳統使用的凡士林。

3.3提高接觸面處理質量

接頭接觸面可采用銼刀把接觸面嚴重不平的地方及毛刺銼掉,使接觸面平整光潔,但應注意母線加212后的截面減少值:銅質不超過原截面的3%,鋁質不超過5%。

3.4控制緊固壓力

部分檢修人員在接頭的連接上有錯誤認識, 認為連接螺栓擰得愈緊愈好,其實不然。因鋁質母線彈性系數小,當螺母的壓力達到某個臨界壓力值時,若材料的強度差,再繼續增加壓力,將會造成接觸面部分變形隆起, 反而使接觸面積減少,接觸電阻增大。因此進行螺栓緊固時,螺栓不能擰得過緊, 以彈簧墊圈壓平即可, 有條件時,應用力矩扳手進行緊固,以防壓力過大。

3.5嚴格工藝程序

制定連接點安裝技術規范。根據造成連接點過熱的不同類型,制定不同的工藝規范。安裝時,嚴格按照規范進行。

3.6加強運行監視

對于運行設備,運行值班人員要定期巡視接頭發熱情況。 有些連接點過熱可通過觀察來確定,比如運行中過熱的連接點會失去金屬光澤,導體連接點附近涂的色漆顏色加深等。

4.對接地引下線的運行維護

(1)加強日常外觀檢查,若有細微銹蝕必須及早刷漆。

(2)從接地引下線面以下30cm起至地面以上50cm范圍,按安全設施規范化管理要求,在接地線表面涂以(15~100)mm 寬度相等的黃綠間隔條紋漆,進一步增強防銹強度。

(3)按規程要求,采用測量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或相鄰設備)之間的直流電阻值來檢查其連接情況。在現場測量中,由于地中存在自然電場和人工電場的干擾,只有加大電流才能消除干擾,因此我們推薦直流伏安法,并建議測量所加電流在10A 左右。

(4)要特別注意繼電保護二次接線盒接地或控制箱外殼接地的引下線連接完整可靠,千萬不可銹蝕斷裂。

篇10

關鍵詞:PID控制;流量;PM2.5;編碼;解碼;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 A

The design of the winter indo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PID control theory and the stepping motor based on

HanL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atmospheric detection securitycenter, Harbin, 150030)

Abstract: In the north of China, winter heating technology usually adopts the centralized heating and users can not control temperature by themselves. As a result, indoor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which results in a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The design adopts PI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uses a step motor as the actuator. The design can change the flow of hot water or gas in pipes by controlling valves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he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is way, indoor temperature can be controlled. People will live in a mor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energy is saved.

key words:PID control; flow; PM2.5; encoding; decoding;

引言

我國北方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目前為了改善室內溫度環境,我國北方城市普遍采用集中供暖[1]。各市均建有大規模的地下暖氣管道網,由政府指定的供暖公司負責運營。集中供暖有著較為明顯的好處:資源利用率高,平均成本較低,供暖效果好。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點:一是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不管用戶是否需要,暖氣始終全天供熱;二是用戶沒有辦法自主調節室內溫度的高低,造成室內溫度過高,空氣流通不好。居民非常容易出現皮膚發緊,口唇干燥、咽部發癢、咳嗽、流鼻血等“暖氣病”。用戶為了降低溫度,只能打開窗戶散熱,使寶貴的能源白白浪費了。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霧霾頻發,pm2.5頻頻爆表,燃燒煤炭作為集中供暖的主要手段,成為罪魁禍首,成為眾矢之的。如何才能在不降低冬季室內生活的舒適度的前提下,實現節能降耗的目的呢?

本設計采用步進電動機來控制閥門的開度,進而調節暖氣管道內水或氣的流量,實現了控制室內溫度的目的,從而增強了居民室內生活的舒適度,為節能降耗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系統設計方案

本系統由兩個模塊組成,一個是溫度設置及測量模塊,一個是驅動模塊,兩個模塊在物理上相互分立,使用時可以將溫度和測量模塊放到遠離暖氣片的地方,保證溫度測量的準確性。驅動模塊直接到暖氣管道上控制暖氣的流量。兩個模塊之間通過紅外遙控發射/接收芯片PT2262/2272傳遞控制信息。溫度設置及測量模塊又分為鍵盤輸入、溫度測量、溫度顯示三個單元。人們可以通過鍵盤設定自己需要的溫度,溫度的測量采用數字溫度傳感器18B20,18B20將采集到的溫度信號以串行數據的形式傳遞給單片機AT89C51,經過處理后,在數碼管上顯示當前測量的溫度。同時,AT89C51把實時測量的溫度和用戶預先設定的溫度比較和分析,得出調整指令。通過紅外遙控發射/接收芯片PT2262/2272將調整指令傳遞給驅動模塊的單片機,由驅動模塊單片機控制步進電動機完成閥門開度的調整,實現改變暖氣管道內熱水流量的目的。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框圖

二、溫度傳感器18B20

18B20是美國Dallas 半導體公司創造的數字化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外形如一只三極管,溫度感應元件及轉換電路集成在一個芯片上。現場溫度直接轉換成二進制數字表示的溫度,存儲在18B20內的存儲器里,18B20和單片機之間僅需要一條數據線連接,單片機可以通過數據線向18B20寫入或讀取數據,而且可以通過數據線提供18B20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電源。每個18B20都有不同的序列號,所以多個18B20可以使用同一根總線和單片機相連接,單片機通過序列號識別不同的18B20并發起讀寫動作。這一特點使用戶組建溫度傳感器網絡變得十分容易。通過程序設定,DS18B20 可以達到9~12 個二進制位的分辨率。測量溫度的范圍為-55°C~+125°C,在-10~+85°C范圍內,測量精度可以達到±0.5°C[2]。由于DS18B20 具有體積小、測溫精度高、適用電壓范圍寬、采用一線式總線、可組網等優點,在實踐中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紅外遙控發射/接收芯片PT2262/2272

PT2262/2272采用CMOS工藝制造,分別具有編碼和解碼的功能,其中PT2262是編碼電路,PT2272是解碼電路,PT2262/2272必須配對使用,可用于無線數據的發送和接收。PT2262/2272分別擁有18個管腳,最多可以設置12位地址端管腳和6位數據管腳。地址管腳可以設置成“0”、“1”、“懸空”三種狀態,但是必須保證PT2262和PT2272的地址管腳設置相同,否則PT2272不能解碼。在實際應用中,我們一般采用4位數據碼和8位地址碼的方式。

編碼芯片PT2262發出的編碼信號稱為碼字,一個完整的碼字包含地址碼、數據碼和同步碼三部分。解碼芯片PT2272在接收到PT2262發來的信號后,首先分離出地址碼,并對地址碼進行比較,只有當接收到的碼字的地址碼和2272的地址碼相同時,2272的VT管腳才能輸出高電平,表示解碼成功。單片機在檢測到VT腳高電平的信號后,開始讀取PT2272接收到的數據。

四、步進電動機

步進電動機也稱為脈沖電動機,它可以將電脈沖信號轉換成相應的角位移,每輸入一個電脈沖信號,步進電動機就轉動一定的角度,由于該電動機的轉動方式是步進的,所以把它叫做步進電動機。步進電動機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步進電動機轉動的角度和輸入電脈沖的個數成正比,轉動的速度由輸入電脈沖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速度越快。而且在不超出步進電動機負載能力的情況下,以上關系不受負載大小、電壓高低等因素的影響;二是步進電動機在不失步的情況下,每轉動一圈的步數是固定的,所以電動機的步距誤差不會積累;三是步進電動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在開環控制系統中,轉速具有很寬的調節范圍,而且能夠快速啟動、制動和反轉。正是由于步進電動機具有以上優點,所以在數字控制系統中經常被用作執行元件。

五、軟件設計

該系統的軟件設計分為兩大部分,分別對應系統硬件的兩個模塊。其中驅動模塊的程序設計包括控制量的讀取和步進電動機的控制。溫度測量模塊包括溫度采集子程序(讀取18B20測得的溫度數據)、顯示子程序、鍵盤輸入子程序(用戶設置室內溫度)、PID溫度控制子程序(計算控制量)。前面幾個程序都比較簡單,這里不再贅述,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PID溫度控制子程序的設計原理。單片機首先讀取18B20測量的實時溫度數據,然后把測量溫度和設定溫度進行比較得到溫度誤差,把溫度誤差作為PID控制系統的輸入信號,由PID算法計算得出控制量。PID控制系統的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PID控制系統的結構框圖

系統的控制規律可以用u(k)= u(k)+u(k-1)和u(k)=Kp[e(k)- e(k-1)]+Ki e(k) +Kd[e(k)- 2e(k-1)+ e(k-2)]兩個算式表示[3]。其中u(k)表示每個測量周期閥門的變化量,Kp表示PID控制系統的比例系數, Ki表示PID控制系統的積分系數、 Kd表示PID控制系統的微分系數,e(k)表示k時刻的溫度誤差。由于室內溫度是一個相對緩慢的變化過程,所以我們在該溫度控制系統中采用了周期性的控制方式,即在一個溫度采樣周期內保持控制量u(k)恒定不變[1]。

結語

為了驗證系統對室內溫度控制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我們做了多次試驗,下表為實驗記錄的測量數據,分析記錄數據可知,本設計控制溫度準確性高,達到了預期目標。

本系統采用PID控制理論,以AT89C51單片機為系統的控制單元,以紅外遙控發射/接收芯片PT2262/2272為數據傳輸的紐帶,選用步進電動機作為系統最終的執行機構,根據室內溫度和設定溫度的誤差來改變閥門的開度,較好的實現了室內溫度的調節。實驗表明,該系統具有穩定性好、控制精度高、節能環保等優點,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于浩令.北方冬季室內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科技信息.2010,(26):272.

[2]艾誠,韓峻峰.基于DS18B20的溫度控制系統設計.微型機與應用.2013,32(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