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年扶貧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19 17:3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下年扶貧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風雨見真情”為你整理了這篇2021年上半年扶貧工作總結及下半年計劃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一、1-5月工作總結

1、完善了中央、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項目材料,確保程序合理、節點有序。中橋村徐沖組道路硬化項目業已完工,田坊村孤峰河埂道路硬化項目路基已鋪設完成,正在進一步施工。申報了第三批扶貧專項資金項目6個,包括5個貧困村基礎設施項目及泉水村產業發展項目。

2、根據縣扶貧局及檔案局要求,我鄉立即組織專人對往年扶貧相關文件、項目檔案、會議記錄等扶貧檔案進行收集整理歸檔工作,完成了2014年至2020年扶貧相關檔案紙質和電子版目錄清單的整理工作。

3、根據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文件要求,組織各村開展了排查工作,要求各村網格化包保人、幫扶責任人兩人一組嚴格按照《涇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專項排查問卷》入戶進行全面自查整改,認真查找問題,切實履職盡責,對發現的問題要舉一反三、立行立改。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1、完成中央、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孤峰項目除外)的施工建設,完成項目驗收與資金撥付;做好孤峰村到村產業項目的變更工作,6月20日之前完成掛牌招標工作,爭取6月底正式入場施工。做好第三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節點安排工作;

篇2

2020年,產業辦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扶貧,溝域經濟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及園藝管理等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溝域經濟、積極實施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帶動中藥材、獼猴桃、中蜂等特色產業發展,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好評。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

為鞏固農業產業發展成效,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研究出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61713強農工程實施方案》,圍繞高山雜糧、食(藥)用菌、中藥材、優質林果、苗木花卉、特色養殖等6大特色產業,引導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截止目前全縣已發展高山玉米、馬鈴薯等各類高山雜糧6萬畝,其中優質紅薯種植3225畝;食用菌今年新發展1019萬袋,累計總量達到1900余萬袋;中藥材新發展連翹、山茱萸、五味子、黃精、豬苓等多種中藥材2萬畝,全縣中藥材總面積達到19萬畝(含野生撫育面積);獼猴桃新發展1000畝,總面積達到3200畝;發展牡丹、芍藥等鮮切花面積達到3500畝,全縣苗木花卉總面積達到1.8萬畝;新發展中蜂養殖9600箱,全縣中蜂養殖總數累計達到3.9萬箱。同時根據各鄉鎮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共計打造包括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業的特色產業基地100個。

(二)全力做好農業行業扶貧工作

制定《農業農村局2020年產業扶貧工作計劃》,認真履行行業扶貧職責,全力做好年度產業扶貧相關工作。1.配合扶貧辦督查科,落實中央、省、市、縣以及各派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的各項督查任務及問題整改工作。2.配合扶貧辦產業科,完善整理2020年度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庫臺賬;申報農業產業扶貧典型范例。3.配合扶貧辦信息科,對洛陽市智慧扶貧系統中農業產業扶貧相關政策及工作落實情況基礎信息進行收集錄入,并及時導入全縣貧困群眾耕地地力補貼數據,確保補貼資金發放、落實到位。

(三)積極實施農業產業扶貧項目

2020年產業辦共實施涉農產業類項目103個,總資金3889.34萬元,其中種植類項目55個,涉及資金1984.7萬元;養殖類項目26個,涉及資金652.6萬元;其他工程類項目23個,涉及資金1252萬元。其中新發展中蜂養殖項目22個,6895箱;新發展獼猴桃項目12個1026畝,有效促進了我縣中蜂、獼猴桃產業的發展。通過對項目不間斷實地調研,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建設完工,按時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四)著力推進溝域經濟示范區建設

2020年我縣新建兩條市級溝域經濟帶分別是高山水鎮、天河康養旅游度假溝域經濟帶,續建溝域經濟帶5條分別為石廟鎮七姑溝、伊源康養谷、秋扒鄉“荷香灣”、康養小鎮、大紅川市級溝域經濟示范帶。全年共計實施各類項目34個,已累計完成投資4.3億元。通過溝域經濟的系列建設,使溝域內農民群眾的思想得到了轉變,農家賓館發展如火如荼,全面提升了溝域示范區的經濟、生態和社會綜合效益,實現了溝域內產業融合發展,全縣已有18個貧困村發展成為旅游特色專業村,2085戶6693名貧困群眾直接或間接參與鄉村旅游,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輻射帶動全縣4.16萬人增收致富。

(五)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按要求做好企業年度監測與申報工作,我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37家均通過網上監測工作,今年新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目前資料已經整理完成上報至市農業農村局。同時服務好企業發展,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進行摸底,并召開政銀企對接會和通過信豫融平臺及時幫助農業企業申請融資貸款需求,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困難問題,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確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

(五)持續做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

道地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君山制藥有限公司和深山生物科技、沃康藥業有限公司、河南森源祥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已成功創建市級產業園區。園區產業基礎較好、規劃布局科學、建設水平區域領先、生產工藝先進、組織管理完善,并且能夠顯著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今年共建設重點項目10個,累計完成投資10570萬元,君山藥用植物園、深山2000噸中藥材初加工生產線、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等項目均建設完成;中藥軟膠囊制劑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智能化提取大樓以及伏牛山中藥材博物館等項目主體工程正在施工、進展順利。

(六)園藝工作

按照市園藝工作安排,定期對各鄉鎮水果、中藥材、蠶桑復工生產進展情況統計上報,同時進一步統計完善我縣各類道地中藥材種植、生產、收獲情況,服務好相關產業發展。

二、下年度工作打算

1.持續做好農業特色產業。繼續圍繞高山雜糧、食用(藥)菌、中藥材、優質林果、苗木花卉、特色養殖等六大產業,調優產業結構、調長產業鏈條、調大產業規模,按照布局區域化、產業化、格局化、打造“一鄉一策、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如林果產業以發展核桃、柿子、特色獼猴桃為重點;食用菌以香菇、羊肚菌、蛹蟲草為主;中藥材以連翹、山萸肉等為主;特色養殖以中蜂產業為主;積極謀劃產業發展項目,爭取各級資金支持,把我縣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

2.產業扶貧工作。持續落實好農業產業扶貧主體責任,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按照依托資源、面向市場,找準優勢、打造精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龍頭帶動、建立基地,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我縣優勢農業產業發展進程,提升產業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一是提前謀劃2021年統籌整合資金涉農產業項目,制定項目扶持標準,對申報項目嚴格把關,及時申報抓緊落實。二是繼續堅持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和生態農產品深加工及品牌打造兩大產業扶貧路子,構建縣有龍頭企業、鄉有產業園區、村有扶貧基地、戶有增收門路的產業布局。三是做好各級督查巡查整改工作,積極落實涉及農業產業扶貧的整改任務。

3.溝域經濟工作。圍繞“一溝一產業,一溝一特色”,打造“溝域文旅業、半坡林果業、山頂生態林”全景式示范區,建設綠色生態、產業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鮮明的溝域經濟發展帶,全面提升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既要持續鞏固提升欒川七姑溝、伊源康養谷等已建成市級溝域經濟示范區建設成效,又要謀劃新建一至兩條市級溝域經濟示范帶,采取政府補助引導、企業參與合作、農戶自主經營等方式,把我縣的溝域經濟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篇3

,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我股工作人員緊緊圍繞縣財稅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調整工作思路,認真履行財政國庫各項職能,注重運用有效手段,加強資金監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整體效益。同心協力,密切配合,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日常工作及領導臨時交付的工作任務。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高質量完成了縣財政總決算、部門決算報表的編報、審核、匯總上報等工作。的決算報表工作面臨新的情況,編報方法和要求有了大的變動,工作量十分浩大。通過精心準備,刻苦努力,我股同志分工協作,加班加點,挑燈夜戰,做到審核編制報表工作與日常收支撥款業務工作兩不誤,協同其他相關股室,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等不利因素,按時按質地完成了報表編制上報任務,得到上級國庫部門的好評。圓滿完成了財政總決算和部門決算的任務。

二、認真做好財政收支旬、月報和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做到了數據準確、報送及時,較為透徹地分析了預算執行情況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為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認真辦理縣預算內、預算外資金和財政專戶資金撥款、記賬、對賬,及時進行了會計核算和賬務處理,確保了會計核算工作真實、準確、可靠。

三、及時做好上下級財政資金及往來款項的測算與核對工作。妥善調度國庫資金是我股工作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確保工資按時發放和機構正常運轉的重要保證。為此,我們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我縣的資金均衡調撥力度。二是不斷完善縣鄉財政資金調度辦法。在對縣鄉繼續實行月均衡調度資金的基礎上,加大了特殊情況對縣鄉財政資金的調撥力度,保證了救災、社保、扶貧等資金的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四、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及預算指標安排情況,按照單位需求合理調撥各項財政資金。確保全縣職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確保各項財政收支按進度完成,確保我縣各項事業繼續健康發展。我股在支出預算執行上始終堅持“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的原則,優化支出結構,嚴格控制支出,實現了“三個確保”:一是優先保證工資性支出。一年來,始終把工資性支出的撥付作為財政支出首位目標,不斷強化工資專戶管理,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及時掌握情況,加強指導,鞏固了工資統發成果。繼續做到了全年不拖欠職工工資,受到社會及上級部門的好評。二是基本保證了政府機構正常運轉和各項建設事業的資金需求。三是優先保證重點項目支出需要,精心測算,千方百計實現資金合理調度。

五、結合省州財政關于開展財政資金安全檢查的相關要求,由我股牽頭制定了《維西縣財政局關于開展地方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從10個方面的自查內容進行逐條檢查,并組織抽派核查人員對我縣七鄉三鎮的財政所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核查工作,通過核查,對過程中發現的財政資金安全隱患問題,及時整改,建立和健全了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完善了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

一般預算收入完成情況

截止11月30日,我縣財政總收入完成7695萬元,比上年同期5464萬元增收2231萬元,增長40.83%,為年初預算7089萬元的108.55%,為州級目標任務7682萬元的100.17%,為縣級目標任務7977萬元的96.46%。

1、上劃中央、省、州收入完成2417萬元,比上年同期2162萬元增收255萬元,增長11.79%。其中:中央兩稅完成1603萬元,比上年同期減收13萬元,中央、省所得稅完成596萬元,比上年同期367萬元增收289萬元,增長94.14%,州級增值稅完成218萬元,比上年同期減收21萬元,1-11月份增值稅減收的原因是本年度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礦產價格下降而導致出口受阻。

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278萬元,比上年同期3302萬元增收1976萬元,增長59.84%,完成年初預算4334萬元的121.78%。完成州級目標任4696萬元的112.39%。完成縣級目標任務4876萬元的108.24%。其中:國稅局完成324萬元,地稅局完成3394萬元,非稅局完成1560萬元。

一般預算支出完成情況

到11月底,全縣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6846萬元(含專款支出)。比上年同期31377萬元增支5469萬元,增長17.43%。

從上述收支完成情況看,雖然和上年比較有一定的增幅,但從序時進度來看,收支仍然達不到進度的要求,主要是部分稅收受經濟環境影響無法足額收繳入庫。財政收支執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財政收入總體完成情況看,全縣總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都比上年同期呈增長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增長因素:

1、交通運輸營業稅比上年大幅度增長,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及附加稅相應增長。

2、今年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上調,房產稅、土地稅由以前年度一年一征改為半年一征,今年上半年 已征收入庫。

3、今年開始征收城市水資源稅,加之我縣成立非稅收入管理局后,清理和規范了全縣非稅收入征繳范圍,加大了各項非稅收入清繳入庫力度,因此,我縣今年1-11月份非稅收入入庫比例比上年有所增長。

4、各項投資拉動增收了各項稅收。地稅加大了征收力度,對往年欠稅及礦產企業的建安營業稅進行了清理。加之消費者維權意識提高索取發票量加大,使服務行業稅收隨之增長。促使營業稅比上年增長,建安行業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使用的是附征率征收方式與建安營業稅同步增長。

5、地稅、國稅、非稅局及相關部門加大對各項稅收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和執法力度,做到了及時足額入庫,從而提高和增加了入庫比率。

(二)重點支出的安排及支出增長傾向:從支出情況看,基本實現了按序時進度撥付各項財政預算資金。1-11月支出安排上充分體現了合理調度財政性資金,保障重點支出的財政工作原則。縣鄉財政部門堅持“保重點,壓一般”的原則,合理調整支出結構,按時發放了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基本保障了國家機構的正常運轉及部分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需要。在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的同時,地方財政支出安排體現了向公共服務傾斜、向基層和農村傾斜、向社會弱困群體生產生活傾斜,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傾斜。比上年增支的主要原因是:

1、規范了公務員津補貼,提高公務員的工資后比上年增大了支出。

2、為保障學生的生活條件,撥付了春秋兩季學期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專項資金817萬元,(備注:中學生每生每學期補助500元的50%、小學生每生每學期補助300元的50%)受益學生人數為22641人。撥付了20xx年農村中小學學生的平安保險經費39萬元,受益學生人數20704人。撥付中小學校舍安全建設工程啟動資金302萬元。撥付了春季學期高原農牧民子女生活補1700萬元,(備注:中學生每生每月補助170元,由上年的每生每月120元提高到每生每月170元,小學生每生每月補助160元,由上年的每生每月100元提高到每生每月160元)受益學生人數為21201人。根據迪政辦發()111號文件精神及我縣縣鄉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規定撥付了1-11月教師績效工資1180萬元。

3、提高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撥付春節期間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428萬元,受益人數為42805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5萬元,受益人數為2339人;農村五保供養資金12萬元,受益人數為1220人;其他優撫資金15萬元,受益人數為856人,撥付了上半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322萬元,受益人數為42805人。撥付了1-9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460萬元,受益人數為2720人。提高了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為完成我縣再就業目標任務撥付就業補助資金100萬元。撥付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889萬元,參保人數為127003人。

4、為維護我縣社會穩定和發展,撥付維穩工作經費100萬元。項目前期經費300萬元,為建設“平安維西”和“發展維西”提供了資金保障。

5、投入擴大內需專項扶持中小企業流動資產貸款貼息資金40萬元,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110萬元,撥付1-9月家電下鄉財政補助資金80萬元,撥付了新建廉租住房建設資資金164萬元,農村危房改造經費440萬元,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建設資金500萬元,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468萬元,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經費520萬元,人畜飲水工程經費513萬元,農村生產資料補貼297萬元,撥付森林管護資金630萬,撥付社會保險補助105萬。

6、根據迪人勞()256號文件精神撥付了全縣1-11月職工取暖費1771萬元。

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稅源少而單一,支柱產業尚在培育階段,財政增收困難;二是收入結構不合理,中央和省級收入增長較快;三是受“十一五”州對縣財政體制影響,電力、電網、礦產增值稅,所得稅地方25%和16%部分的一半將上劃州級;四是各種保支政策不斷啟動和機制運轉對財政資金的依賴,全縣可用財力增長仍大大低于財政支出的增長,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支平衡難度大;五是財政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預算資金績效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學習,以及對現有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我股已實現與州級之間數據交換使用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換。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根據人民銀行的要求進一步規范了財政性資金的撥付工作。

隨著公共財政的逐步建立和發展,特別是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對日常大量各項基礎性工作、如辦理財政預算內外各項收支、進行會計帳務核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下年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20xx年的工作計劃:結合今年開展的工作情況,按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一、認真完成財政決算的各種報表編報匯審和上報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本股各項工作制度,加大國庫會計電算化進程和力度,提高使用各種財政國庫管理軟件的熟練程度,努力爭取實現與銀行的聯網工作。

三、加強協調,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進度,爭取對全縣所有單位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簡化程序,提高國庫集中支付效率。會計集中核算逐步向國庫集中支付核算轉軌。

四、科學調度資金,及時、準確、高效地做好財政資金撥付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