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扶貧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3 23:22: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林場扶貧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林場扶貧工作總結

篇1

全場2018年貧困戶49戶184人,其中紅卡戶14戶52人,藍卡戶34戶128人,黃卡戶1戶4人。到2017年底,已脫貧48戶181人,2018年脫貧1戶3人。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產業扶貧:貧困戶有8戶發展果業種植,黃桃面積35.8畝,政府補貼資金每畝1000元,發放資金35800元;林場正在改造茶園面積300余畝,作為兩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基地,并安排貧困戶撫育生產。

2、教育扶貧:今年貧困學生高考專科錄取新生3人,每位貧困學生材料都上報到市扶貧辦及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發放教育幫扶資金補助3000元/人,林場給予500元/人獎勵。同時申報吉安貧困學生教育臨時救助3000元/人,井岡山旅游中專2人“雨露計劃”資金3000元/人,以上教育幫扶資助資金20000元。幼兒園全日制9年義務教育、高中學生13戶14人,教育扶貧資助資金25900元,共獲得教育幫扶資金45900元。

3、保障扶貧:49戶貧困戶中有37戶55人享受低保政

策。

4、健康扶貧:49戶184人,貧困戶2018年新農合、商業醫療保險、新農保繳費全部由政府統一代繳,市內就醫全部一站式報銷住院費,市外就醫報銷人員在井岡山市民中心醫保窗口進行二次醫療報銷。

5、 安居保障:所有貧困戶住房經維修已達安全標準,

其中貧困戶25戶96人,已于2016年移民,安置在羅浮夢想家園和幸福家園,并為每戶移民戶安排一個公益性崗位,月工資700元,與市勞動就業局簽訂了三年合同。

6、美麗鄉村建設:兩個點財政資金共60萬元,進行飲

用水改造、入戶道路硬化、居住環境美化。村莊環境整治,財政資金共55萬元,對村莊道路、橋梁、排水溝等進行維修、改造、整治。以上項目的建設施工,安排村里的理事會牽頭負責,帶領村民自主施工,貧困戶勞動力優先安排做事,在家門口可以賺到勞動工資。

7、生態保護工程:林場新增鄉道公路的邊溝清溝除草、防火線維修、防火林道維修等共計15萬元,優先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增加勞動收入。

8、村級集體收入:整合土地資源今年以來達到村收入2萬元。入秋以來,林場安排兩塊茶園110畝+230畝,分別給兩個村作為村集體經濟的產業基地,由村干部負責管理,優先安排貧困戶勞動,進行撫育、修剪、補植,明年春天即可采茶出售,產生經濟效益。

9、西坪村“三到位”環境整治全面完成,得到股份公司10萬元,管理局2萬元,旅游執法處2萬元等單位的大力資助。

篇2

 

半年來,林業局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幫助下,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林業工作安排,扎實抓好林業生態扶貧“五個一批”工作,確保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兩個戰役,努力實現“精神與精品同在、增綠與增收互促、生態與生計共贏”目標,推動全縣林業生態建設和脫貧摘帽再上新臺階。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造林綠化工作情況。

2018年,全縣計劃完成造林6.874萬畝,提質增效1.8萬畝,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1.54萬畝(2017年0.5萬畝,2018年1.04萬畝);淺山丘陵區特色經濟林1.8萬畝(2018年0.6萬畝,提前實施2019年的1.2萬畝);歐投林業項目2.834萬畝(2018年歐投項目1.29萬畝,提前實施2019年歐投任務1.5442萬畝);三北防護林退化林分改造項目0.3萬畝;補植補造0.2萬畝;縣級精品造林0.2萬畝;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1.8萬畝。

1、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1.54萬畝。

2017年0.5萬畝,已完成0.45萬畝;2018年1.04萬畝,任務已議標落實,雨季開工,10月底前全面完工。

2、歐投林業項目2.834萬畝。

今年完成2018年歐投項目1.29萬畝,并提前實施2019年1.5442萬畝任務。項目上級明確國內公開招標,目前作業設計已完成,近期開始招標,力爭10月底前全面完工。

3、淺山丘陵區特色經濟林項目共1.8萬畝,其中整村搬遷村涉及13107.4畝。

2018年任務0.6萬畝,已全部完成;提前實施2019年1.2萬畝,已完成0.9萬畝,10月底前全面完工。

4、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1.8萬畝,已全部完成。

5、補植補造0.2萬畝,已完成500畝,10月底前全面完工。

6、三北防護林退化林分改造項目0.3萬畝,已全部完成。

7、高地堎縣級重點造林工程,通道綠化40余公里全部完成,兩側荒山1500畝整地已全部完成,栽植500余畝,剩余面積雨季、秋季完成栽植。

(二)生態脫貧工作情況。

1、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項目。2018年無新實施任務,主要是鞏固去年4.7萬成果,抓好補植補種工作確保造林質量,保證按成活率發放第三年退耕農戶補助每畝300元,全年發放1410萬元,其中貧困戶發放補助資金651.9萬元,涉及面積21730.5畝,3514戶,10112人;另有1.8萬畝淺山丘陵區特色經濟林項目可給搬遷戶和貧困戶當年帶來540萬元的補助收益,其中貧困戶發放補助資金1565660元,涉及面積7828.3畝,820戶,2356人。兩項預計可為12468名貧困人員人均增收648元。

2、實施林業生態治理項目。2018年度,全縣營造林任務5.8萬畝(含提質增效1.8萬畝)92個標全部由46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承擔實施,總投資3800余萬元,預計今年可為貧困社員增加勞務收入610余萬元,可助力1794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3、實施森林生態保護項目。在原有集體公益林貧困護林員220人的基礎上今年再計劃增加48名貧困護林員,通道32名中轉化18名為貧困護林員,貧困護林員總人數達268名。國有林場要加大地方公益林托管力度,并盡力調整原臨時護林員為貧困護林員,力爭調整30名,貧困護林員達84名。全縣貧困護林員總數力爭達到352人,占總臨時護林員的72%,平均每村至少有一名貧困護林員。人均年收入8468元,可至少直接助力860人穩定脫貧。

4、實施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紅棗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工程2017年11月底正式下達1.8萬畝任務,在8個鄉鎮72個村已落實地塊,已全部完成。共涉及農戶4259戶12166人,其中貧困戶1778戶4909人,面積8538.3畝。通過實施此項工程,既能帶動貧困人口增加勞務收入,又可提高棗樹的產量,增加棗農收入。預計參與項目的貧困人員226人,可獲得勞務收入95.2萬元。另縣政府投資200余萬元,在韓家川鄉、馮家川鄉實施提質增效高接換種1000余畝,為當地棗農更換優級質品種,解決紅棗銷售難題,極大的提高了積極性和經濟效益。

5、實施特色林產業項目。依托淺山丘陵區特色經濟林(小退耕),全年共繼續發展沙棘0.5萬畝、海紅0.3萬畝、核桃0.6萬畝、仁用杏樹0.4萬畝特色經濟林,積極扶持新建2家林果產品深加工大企業,加大采購和加工銷售林果能力。為助力脫貧摘帽,振興兩紅產業,縣政府出臺兩紅特惠獎補政策,實行“定單、定價、定量”每斤保底1元收購,企業每收購1斤獎勵0.1元,預計共需獎補1500余萬元,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棗農經營紅棗的積極性,有效助力棗區群眾脫貧致富。

通過以上路徑,在退耕還林政策性補助收入方面,可助力12468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648元;在貧困人口參與林業生態建設和森林生態保護工資性收入方面,預測今年可帶動2654名貧困人口脫貧,占全縣今年計劃脫貧人口6225人的42.6%;預計今年通過政策性補助和工資性收入共可助力5032名貧困人口脫貧,占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024人的14.8%。

(三)駐村結對幫扶工作情況

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我局共幫扶義門鎮路家村、雷家峁村、王家焉村、暖泉村、梁家村5個村243戶698人。我局派出第一書記2名,駐村工作隊員15人,結對幫扶責任人60人,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工作隊隊員們深入各自結對幫扶貧困戶家中,與貧困戶面對面交流,主動了解他們農業生產和生活情況,向貧困戶宣傳脫貧政策和思路,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真幫實促,強化服務,完善建檔立卡臺賬,幫扶聯系卡戶戶上墻。

同時,我局積極與鄉政府、村兩委協調合作,為幫扶村爭取了多種項目:新一輪退耕還林953.7畝,其中涉及貧困戶75戶431.3畝,政策補助兌現資金2193510元;園林村綠化投資16萬元;完善文化廣場投資5萬元;荒山造林1600畝,帶動貧困戶18戶,勞務費8.4萬元;解決群眾碾磨加工設備1套,投資1萬元;在護林崗位上聘用3個貧困護林員;協助村兩委建起170平米的文化戲臺,硬化文化廣場1200平米,村衛生室240多平米;解決人畜飲水供水點4處。

二、主要做法

1、局長對全年工程工作負總責,5名分管領導包片包項目,從規劃設計、組織議標到技術指導、驗收、簽字兌現一直負責到底,各項工程均按標段多少配備最精最強的技術員全程指導和服務,同時成立顧問專家團隊組建了一支林業技術服務隊積極參與指導。

2、為確保全年工程的順利實施開展,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嚴格實行“三四五”機制,首先確保“領導到位、規劃到位、責任到位”;所有項目采用“項目法人制”、“合同制”、“招議標制”、“工程監理制”四制管理;施工單位采取“包苗木、包栽植、包管護、包質量、包安全”包干制。同時為保證工程進度質量和扶貧成效,縣林業局專門成立督查組,對工程招議標、工程進度、苗木和栽植質量進行全程跟蹤監督檢查,對工程技術人員、監理技術服務質量把關情況跟蹤問效,追責問責,對工程資金使用、檔案資料齊備完善、扶貧成效等進行全面監管考核。

三、存在的問題

1、淺山丘陵區特色經濟林項目文件補助資金至今未到位,與農戶合同無法簽訂、補助無法兌現;

2、林牧矛盾仍較為突出,造林成果鞏固難度大;

3、造林地塊越來越難落實,造林成本越來越高,國、省畝投資較低,很難保證造林質量;

4、退耕還林無計劃任務,農戶退耕意愿難以滿足,建議上級給我縣增加退耕還林任務指標。

四、下一步打算

7-8月份完成2017年度新一輪退耕驗收;省級林業現場會驗收、決算、審計;2017年前荒山造林工程的驗收、決算。

9-10月份全面完成2018年歐投、治沙、0.2萬畝補植補造、0.3萬畝退化林等造林工程。

11-12月份完成全年工程的驗收,包括未成林管護、森林撫育等工作。

確保48個整村搬遷村所有林地確權頒證到位;國有林場最大限度托管集體公益林;8月前全面完成全縣森林督查工作,摸清情況,分類處置。

 

保德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