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質量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19:27: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護理質量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的價值
摘要:目的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價值體會。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住院部接收的患者2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采用的護理方法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140例。分別對常規組與實驗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與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護理方法,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優于常規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臨床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在護理過程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患者護理質量整體提升,滿意度更高。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護理質量管理;價值體會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在醫療工作開展過程中,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壓力。相關研究表明[1],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開展,有利于患者病情更好的穩定,為患者取得最佳的預后。目前,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本研究為探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患者臨床救治中的運用效果,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患者,分析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中的運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住院部接收的患者2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采用的護理方法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140例。常規組中男70例,女70例;平均年齡(36.46±9.14)歲。實驗組中男70例,女70例;平均年齡(37.56±9.23)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患者均為本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符合本實驗要求;治療依從性良好[2]。排除標準:存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等重癥疾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合并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1.3護理方法。常規組以常規護理為主,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工作中的實施,成立專門的護理質控小組,綜合以往臨床護理經驗,每個月總結跟進,問題分類記錄在冊,不斷改進方法,匯總制定有效的措施。結合患者自身護理特點以及病史,對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3]。②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充分的掌握臨床護理技能。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基礎護理技能,制定標準的護理規章制度,綜合具體的護理流程,把病房管理、衛生指導等各項護理工作全面的納入其中,遵循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為患者制定更加優質的護理計劃[4-5]。③加強考核,針對具體的護理工作,要把權責落實到個人,將護理工作與護理人員的績效掛鉤,從而促進護理人員積極負責的投入到工作環境中。④建立考核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巡檢,制定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落實獎懲制度,具體問題具體處理,確保護理人員能夠按照標準的規定開展護理工作,全面提升護理質量。⑤培養護理人員與患者間的溝通能力,在良好的溝通中,積極獲取患者的全部信息。針對護理過程中患者出現的一些不良治療心態,要及時的加以引導。細化管理工作,盡量滿足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各項需求。消除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產生的排斥和焦慮,提升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6-7]。定期抽查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從而提升其自主意識,嚴格遵照護理標準開展護理工作。1.4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從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工作、服務態度、專業技能以及護理安全來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8]。護理滿意度從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具體護理工作、能力水平和效果進行評估和對比,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滿意為80~100分,較滿意為60~79分,不滿意為60分以下,總滿意度=滿意度+較滿意度[9]。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理念研究
骨科患者的臨床癥狀往往較為嚴重,??梢蚴艿讲⊥吹恼勰ザ霈F不良心理。護理人員在對骨科患者進行護理時易因護理操作不到位或操作失誤而發生護患糾紛[1]。為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我們應對骨科護理工作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對骨科護理工作進行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四肢骨折患者。將其中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的8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其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80例患者設為試驗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38例;其年齡為16~83歲,平均年齡為(47.2±2.3)歲。在試驗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其年齡為16~82歲,平均年齡為(47.3±2.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已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1.2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病情觀察、用藥護理、術后切口換藥、健康教育等常規護理。在對試驗組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對骨科護理工作進行質量管理,方法如下:1)建立質量管理小組。由護理經驗豐富、有較強責任心的護理人員組成質量管理小組。該小組的成員包括護士長1名、護師2名、護士4名。由護士長擔任該小組的組長,負責管理和指導組員的工作,明確其工作職責,并按照工作職責的不同為其分配工作任務。在發生護理問題時,盡快找到責任人進行處理。由質量管理小組的成員共同制定進行全面護理工作質量管理的方案,并優化工作流程,確保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定期監督和檢查各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況,及時檢查并指出所存在的問題,督促其改正。2)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責任意識及綜合職業素質[2-3],使其掌握規避護患糾紛的有效措施。有效落實各項工作考核制度,每月對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技能、對護理理論知識的掌握度進行考核。表彰考核成績優秀的護理人員,并給予其物質獎勵。每周組織科內的護理人員參加座談會,相互交流溝通護理經驗及對此后護理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對于考核成績較差的護理人員,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傳授其護理經驗。3)加強心理護理工作。四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康復期較長,而且可因活動受限而使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心理護理工作是骨科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但易被護理人員所忽視。在骨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深入的交流,進而對其進行個體化的心理疏導,改善其負面情緒。4)在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的規范。在對骨科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如各種手術器械的傳遞等)及術后護理(如切口換藥護理等)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的規范,以免患者在術后發生感染性并發癥。5)積極預防褥瘡。下肢骨折的患者在長時間臥床時可因無法自行翻身,其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而發生壓瘡。護理人員在下肢骨折患者入院后,可采用壓瘡評分表評估其發生壓瘡的幾率,進而為壓瘡發生率較高的患者積極采取預防壓瘡的有效措施,如每間隔2h幫助其翻身一次、對其進行局部按摩等。1.3觀察指標。在兩組患者出院時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將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采用我院自行設計護理質量評分調查表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服務的質量進行評估。該表的調查項目包括“隔離滅菌”、“??谱o理”、“護理安全”及“整體護理質量評分”,其分值為0~10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²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試驗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2.5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77.50%,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2.2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服務質量的比較。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的隔離滅菌評分、專科護理評分、護理安全評分及整體護理質量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實踐與成效
摘要:目的:探討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實踐與成效。方法:選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方法,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對危重患者護理、基礎護理、靜脈置管護理、病區管理、護理隔離巡視等方面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全員參與的護理管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骨科護理管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護理
質量是指提供優秀的服務及技術,科室護理質量的高低決定著科室名譽的好壞,控制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中的核心內容[1]。護理質量管理主要由護理部質量控制委員會、護士長、病區質控員這三級質控組成,骨科為提高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引進全員參與質控的護理管理體系。醫院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應用全員參與的護理管理,取得滿意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方法。骨科醫護人員中,年齡為21~36歲;護理人員11人,包括主管護師2人,護師6人,護士3人;大專6人,本科及以上5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1.2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方法。(1)成立小組。護理質量的管理以小組為單位,護士長通過調查醫護人員的意見,結合各醫護人員的能力確定骨科的參與管理人員及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和內容[2]。護士需要明確護理目標,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護士長在日常的決策中需要與護士進行有效溝通,采納合理有效的建議??剖抑薪⒁庖娤?,護士長需要鼓勵護士積極提出意見,收集并采納合理的意見。(2)制定管理制度。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制度由護士長和有高級職稱的護士制定,將骨科全體護理人員分為A、B級質量控制人員,對各項目級別的重要程度進行評定,優化護理管理流程,有利于護士明確職責[3]。護士長需要定期組織骨科醫護人員培訓,并制定行為規范來規范護士的行為,不斷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能水平,提高護理質量。(3)質量評估、監控。全員參與護理質量管理的質控員,應對自己所屬的工作進行評估、監控,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上報并記錄在案,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反饋各項目的情況[4]。對于存在問題的項目負責人進行專門培訓,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監控水平。護士長每月定期對護理質量管理進行總結,賞罰分明,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不斷完善質量管理。(4)建立獎懲機制??剖抑贫ㄟm宜的獎勵制度,有利于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對于在護理工作中表現優秀的成員可以給予獎勵,激勵護士認真對待工作,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5]。對于能在規定時間內改進護理質量問題的醫護人員可不處罰,對于在規定時間內未改進護理質量問題的醫護人員予以處罰,對于存在問題的責任人及護理人員應記錄在案并扣除獎金。護士長每月組織評選,進行業績的評比,不斷增強護士對于護理管理工作的熱情,激發醫護人員的榮譽感,推動科室奮發向上[6]。1.3觀察指標。(1)護理質量。科室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比較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主要內容包括危重患者護理、基礎護理、靜脈置管護理、病區管理、分級護理巡視、總分數等。醫護人員詳細記錄相關數據,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2)護理滿意度:科室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問卷,醫護人員發放調查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統計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100分,其中滿意:90~100分;基本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以下[7]。1.4統計學方法數據統計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計量資料應用χ2及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1提高質量意識
樹立以質量求發展的意識。護理質量要適應社會進步與科技發展的需要,護理人員應把質量第一的思想貫穿于整個工作中,護理工作的質量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2]。要想抓好護理質量管理,就必須抓好管理制度、規范化標準及質量目標的落實。
1.1使護理人員明確了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是以需求為起點,以患者感覺滿足為結果,以保證護理質量,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發展醫院經濟效益。
1.2衛生制度的改革大眾法律意識的提高,患者及家屬對醫療護理服務和護理技術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護理質量控制必須要有一整套的管理體系標準來督促實施。
2增強服務意識
質量管理體系運作涉及每一位護理人員,它是全員參與的過程,培養護理人員樹立集體意識,自覺維護醫院及科室的利益,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發展的服務意識[3]。通過綜合素質教育培訓,建立每月一次護士綜合素質考評,收到較好效果,從而激發了護士工作積極性;通過開展各種形式業務培訓、技能訓練,以滿足病人多方位、多層次的需求,同時規定了護理人員與病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方法,對病人要求進行識別、評價、充分理解病人要求,使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能得到及時的反饋,病人的投訴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達到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宗旨。
口腔門診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對全方位質量管理理念在口腔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于2018年3月~9月在本院口腔科門診實施全方位質量管理,在實施前后由護理監督小組對護理質量進行抽查,同時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將實施全方位質量管理后的情況與實施前進行比較。結果在實施全方位質量管理后,口腔門診護理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患者感染率降低,對護理的滿意度提高,且與實施前存在顯著差異。結論實施全方位質量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應當在臨床上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方位質量管理;口腔門診;護理管理
近年來,隨著醫護理念的轉變,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轉變。優質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是整個醫護工作順利進行,為醫院樹立良好形象的基本保證[1]。而護理管理在保證護理質量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基于這一點,我院針對全方位質量管理理念在口腔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效果進行探討,以為護理管理的進一步改善提供可供參考的建議,現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剖夜灿凶o理人員11人,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3人護師3人,護士4人。平均年齡38歲。1.2方法。(1)建立由醫院護理部主任到門診護士長再到口腔科門診護士長的三級護理質量管控小組,負責全方位質量管控工作的指導與督查。(2)由口腔科門診護士長為總指導,實施全方位質量管理模式,根據口腔科門診的具體情況,制定護理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護理文書規范化。在接診病人前,要對病人的基本情況進行記錄,如首診、復診和病史資料等,形成規范化的文書。②器械準備。根據使用頻率對診治器械進行分層管理,并以標簽標識,方便取用。③器械消毒。對診治儀器進行嚴格消毒,并分類管理。1.3觀察指標。(1)對患者感染率、器械消毒以及護理文書的情況進行記錄,將實施前和實施后的情況進行比較。(2)對實施前后的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2結果
口腔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1原有護理管理模式及問題分析
修復科是我院的門診大科,就診人群以牙列缺損和缺失的老年患者為主??谇豢崎T診護理工作涵蓋面廣且瑣碎,貫穿于患者就診的全過程。修復科護士除須具備配合醫生的專業技能以外,還面臨以下問題:
①口腔醫療操作是在充滿微生物的口腔內進行,與患者的唾液、血液及黏膜組織直接接觸,且治療過程中涉及的操作多、所需的衛生耗材品種性質各異,醫護人員的手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各種公用材料和物品,交叉感染的隱患多;
②治療時使用的儀器、器械及其配件小巧且精細、貴重,需要進行特殊的保養維護和消毒處理;
③老年患者吞咽反射能力下降,治療過程中誤吞誤吸、急癥處理等突發事件呈增多趨勢,而口腔門診護士由于長期從事??撇僮?,其應對突發事件和急救的能力相對欠缺;
④工作模式已逐步從1名護士配合2~4名醫生的巡回方式轉變為一醫一護的四手操作模式,護理人員普遍缺乏相關的培訓??梢?,科室的護理管理者壓力較大。我院現有護理質量控制按照護理部-科室兩級管理模式??剖屹|量管理參照護理部質量管理委員會形式,建立了科內護理質量管理組,即護士長下設5個護理管理組,分別為基礎護理操作組(修復專業各種材料的調拌技術)、四手操作組、急救組、醫院感染控制組、文明服務組,負責相應工作的培訓和考核。組長由具有較豐富臨床經驗、工作責任心強、素質好的護士經選拔后擔任,成員由本診療區域內的4~6名護士組成。本方法自2011年7月開始實施,實施3個月后發現組長的工作仍以日常護理配合為主,對分管的質量管理工作執行不佳,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有:
護理質量管理督導論文
[摘要]目的探究護理質量管理督導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該院未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時期作為A組,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間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作為B組,分析兩個時間段該院護理質量管理情況以及服務的滿意程度。結果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時期后,該院各項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具有較為重大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護理質量;督導;質量管理
護理質量指的是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護理過程中,表現出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是否與其掌握的技能相符,且有助于患者生命質量的提高,是一種護理成效的反映[1-2]。護理管理是醫院的日常運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護理管理的重點內容就是護理質量的管理。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的關鍵是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使患者處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下接受治療,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3]。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手段,而護理質量督導作為一種非有效的方法,其可強化護理質量的管理[4]。為探討出適合該院的護理質量管理方式,該文特此將2015年4月—2016年4月與2016年5月—2017年4月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護理管理模式作為研究的重點,現將該次的研究所得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該院未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時期作為A組;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間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作為B組;探討分析在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前后該院的護理質量管理的質量,兩個時期所涉及的所有人員的一般資料均可用于后續的研究(P>0.05)。1.2管理方案。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間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的具體措施如下。第一步:進行護理管理知識的系統學習與考核[5]。院方的管理層人員需定期組織全部護理工作人員以及負責管理護理人員的部門領導進行相關的護理管理知識的系統學習,聘請相關的專家以及學者每個月到醫院開展講座,并設立專門的檢查檢驗小組專門負責護理人員知識與技能的考核。第二步:隨機抽查該院基礎護理質量。負責督導的相關人員需嚴格按照護理管理的標準,對基層護理工作進行隨機的工作質量抽查,并將從其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意見,將層護理者做出的修改連同根本的問題以書面的形式向上級遞交檢查報告,負責督導的人員需對基層護理工作的整改再次進行檢查。第三步:改進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每隔一段時間對頻發或高危的護理漏洞進行排查,在實施檢查的過程中如有發現任何的不妥之處均可提出改正。協助護士長完善交接班制度,對各個科室的管理制度進行重新修訂實施,使得管理工作規范化。第四步:加強工作缺陷的防范。在護理質量檢查工作中如有發現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以書面形式做好筆錄,在召開護理工作會議時拿出幾個課時護理相關人員展開討論分析,探討其出現的原因,將后續整改分配到相關責任人,制定有關的整改計劃,由督導小組作最后的整改把關,除此以外,還需整改護理服務質量[6-7]。1.3指標的觀察與評價。未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時期(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待的病例數320例,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督導后(2016年5月—2017年4月)接受問卷調查的患者360例;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評價分為十分滿意、基本合格以及不滿意3個等級。1.4統計方法該組研究所得的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相關的處理與分析,百分比(%)用來表示組內的計數材料,并實施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臺賬督導在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質量臺賬督導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方法設定基礎臺賬內容,確立督導方式,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使用護理質量臺賬。結果護士長管理工作的規范及護理質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結論在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護理質量臺賬督導,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宜大力推廣。
關鍵詞:設定臺賬內容;確定督導方式;實施督導方式;個性化臺賬
由于護理部采取隨機抽查方式檢查臨床工作且部分內容無統一標準[1-2],管理工作繁雜,為響應2010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的工作報告提出改善護理質量的要求[3],改善此類現象,我院自2017年1月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使用護理質量臺賬督導,具體報告如下。
1基礎臺賬內容的設定
1.1科室常規管理臺賬。(1)《護士長質量管理手冊》:根據評審要求及時間要求,以原有《護士長質量管理手冊》為基礎進行修訂和劃分;(2)《護士績效考核手冊》:護士長每月填寫;內容為護士能級管理制度,能級管理框架,各能級護士勝任能力和工作職責,護士績效考核制度、標準及評價表等;(3)《醫院感染手冊》:包括醫院感染的上報表,醫院感染學習內容、結果記錄及檢查記錄等;由醫院感染控制護士在護士長的指導下每月填寫[4]。1.2質量督導臺賬。(1)優質護理督導臺賬:下發優質護理服務[5]活動文件并對該活動進行規劃,制定活動目標及實施措施;規范基礎護理工作、常用臨床護理技術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并確定考核方案,對相關情況進行記錄;制定責任制整體護理實施方案、記錄落實情況及對該護理情況的檢查。(2)護理安全管理督導臺賬:建立科室護理質量安全組織網絡圖;上報護理不良事件,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查對制度落實與身份識別管理,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手衛生及安全防護的管理與落實;藥品安全管理;“危急值”報告的落實情況。(3)急危重癥病人管理督導臺賬:危重病人護理常規及如何對其進行搶救,同時包括基本生命支持設備使用說明及如何對危重病人情況進行上報等。(4)人力資源管理督導臺賬:具體包括對人員的資質要求及錄用標準、在職人員的基本信息、崗位職責及所對應的薪酬管理制度、各科室人員配置及調配方案、對護理人員的相關培訓具體開展情況等。(5)文件書寫規范督導臺賬:規范各類科室護理文件的書寫格式并對各類護理相關文件進行檢查。(6)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督導臺賬:主要為對自理能力評估單低于15分病人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并記錄,同時包括不良事件上報單與整改單、意外風險評估單等。(7)健康促進督導臺賬:包括科室、基礎及??萍膊〉慕】到逃Y料,記錄健康教育方式及檢查結果,并據此對教育方式進行一定的整改,同時對后續情況進行追蹤記錄。(8)常用儀器督導臺賬:除顫儀、監護儀、心電圖機、簡易呼吸器等常用儀器的管理制度,使用說明及維護方案。(9)護理核心制度督導臺賬:記錄護理核心制度,同時培訓護理人員掌握并記錄培訓方案、相關人員掌握情況以及具體落實情況;檢查護理常規及護理操作,同時對其進行分析整改,并予以記錄。(10)護理應急管理督導臺賬:主要目的為檢查當突發事件或專科急危重癥出現時,是否有完善的應急預案及流程,以及如何調配人力資源,同時對該預案進行演練并記錄。(11)特殊護理單元督導臺賬:如手術室、產房、供應室、導管室類的特殊護理單元需每月對其實施單獨臺賬督導。
2確立與實施督導方式
品管圈在改進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28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22名護士,都是女性,年齡19~27歲,平均年齡(23.53±4.12)歲。
1.2方法
醫院先組建一個品管圈小組,選取院內較權威的2名負責人作為品管圈小組圈長,一名由副院長擔當,另一名由護理部主任擔當,之后確定品管圈人員,由護士長、病區護士長和護理部選取的護理人員組成。品管圈組建完成后,先對科室當前工作中出現或存在的問題進行整合,分析、歸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護理人員分配不合理;護理人員自覺和主動性不夠;護理操作不規范;對患者人身安全管理不足以及監督管理工作欠缺等。之后按照相應的問題制定出解決對策,形成一份有計劃的方案,要求每位品管圈成員必須依照計劃方案的要求進行工作,由圈長適時督查和教導,護士長需要加強對計劃方案的實際實施情況和操作效率進行記錄和評定,并組織品管圈成員一周舉行一次例會,總結這階段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相關研討、分析和評估,對計劃方案不斷進行改進,逐步完善實際工作中的不足,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
1.3統計學方法
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實施最為普通的護理查房與護理質量管理,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運用于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參與本次研究中的護理人員,均為我院科室的工作人員,20名護理人員中,其中護士長1名,高年資護理人員4名,工作5-10年的護理人員9名,工作未滿5年的11名;本次研究的內容、操作方式、實驗方法以及所用時間等我院科室均知曉,并支持本次研究。而參與本次實驗的護理人員對實驗過程、方法、目的等均知情,在知曉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自愿參與。兩組護理人員的臨床一般資料通過數據分析比較后,所得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實施最為普通的護理查房與護理質量管理,觀察組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運用于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中,具體措施如下:在實施中醫查房前,科室應對每位護理人員進行中醫基礎知識的培訓,提升科室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知識的知曉度與掌握度,以便日后臨床工作的開展[2]。在實施中醫查房時,護理人員可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詢問患者的用藥史,同時采用中醫辨證分析方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在評估結束后,可采用中醫特色護理理念為患者制定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3]。在查房結束后,護士長可根據查房中所涉及的中醫知識對護理人員進行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考核護理人員對疾病知識及中醫知識的掌握程度[4-5]。1.3觀察指標在實驗研究結束后,通過采用護理人員自制的評分表,讓患者對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的表現進行評分,評分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各項操作技術、對疾病的知曉程度等,按照百分制進行評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績效考核指標包括對護理人員臨床護理服務態度、操作技術、病例處理能力、分級護理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績效越好。在患者填寫完畢評估調查表后,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收集的數據采用軟件進行分析處理。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護理滿意度評分與績效考核評分數據采用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分析在兩段時間內采取不同的護理管理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改善狀況,采用SPSS22.0數據處理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P<0.05)本次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成績(87.62±2.56)、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評分(90.89±2.74)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成績(72.86±2.63)、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評分(83.75±2.43),兩組實驗數據經過分析后,本次研究所得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護理查房是提升護理人員對疾病知識、護理操作技術以及護理工作質量等最為有效的方法,也是臨床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隨著中醫在我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室在臨床工作中采用中醫護理查房模式,以達到提升中醫特色護理管理質量,提升醫院的整體形象的目的。本次論文研究中,通過提升護理人員的中醫基礎知識與中醫護理的操作技能,將中醫理念貫徹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推動中醫護理工作的開展,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運用于臨床,創建有自身特色的中醫護理質量管理,在科室中營造良好的中醫護理文化氛圍,有效的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增強了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的責任心,讓患者在住院就診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被護理人員關心、關愛的感覺,提升了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運用于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中,能有效的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工作質量,有效的促進患者對護理人員臨床工作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專業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