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2:05: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避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求職應該避免的話題

1.先前雇主產權性機密資料。不僅不該露,還會讓面試官認為你這個人不值得信任。

2.最近離婚的“驚悚”細節。即使一切屬實,提到這個話題則會顯示你這個人不夠謹慎。

3.內心的性別或種族偏見。你或許以為面試官與你志同道合因而大書特書,其實這樣不啻是自掘墳墓,職場里不容許性別和種族歧視存在。

4.政治話題。

5.宗教話題。

6.心愛的明星球隊或運動員。你最喜歡的可能是面試官最討厭的,即使官憑這一點就反對你很不合理性,可是也無可厚非。

查看全文

職場避免流言五絕招

對大部分的上班族而言,辦公室里對工作情緒影響最大的事,莫過于聽到跟自己有關的“八卦”。有的人聽了一笑了之,有的人卻為此心中不安,甚至神經衰弱徹夜難眠。那么辦公室里最容易被流言擊倒的是些什么人呢?不自信的人: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會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甚至可能為了維護形象而做一些本來不愿做的事。比如,你在看書,別人要去逛街。如果你不去,別人會說“你怎么這么用功啊!”你為了不被指斥為“用功”,有可能就跟著去了。這樣的人有趨同心態,擔心“與眾不同”是錯誤的,害怕“與眾不同”會遭到貶低。這樣的人遇到困難時,容易責備自己。遇到流言,他會歸因于自己是否太出格,而不想到是他人的原因。

渴望升職的人:這樣的人會將個人發展分為長遠目標和近期利益,為了實現長遠目標,常常不惜犧牲自己的當前利益。比如,為了維護形象,一個仕途寬廣的人可能會盡量杜絕緋聞出現。富于心計的他們習慣計算職業生涯中的成本和收益,并由此做出選擇。這樣的人往往能夠保持謙謙君子的公眾形象,但一旦他們的心計被人看穿,流言也就隨之而來。

對于成績優秀的辦公室職員來說,難免會惹流言上身,這是因為優秀與平庸如影隨形,相伴相生,優秀者總難免受大部分平庸者的打擊和排擠,而流言正是平庸者慣用招式之一,一試見效,屢試不爽。那么如何從容應付辦公室流言呢?

職場避免流言五大法則

1、保持鎮定。切忌在流言面前暴跳如雷,大吵大鬧,那樣只會于事無補,反倒給上司留一個遇事急躁、缺乏沉穩的壞印象。流言決非空穴來風,靜下心來尋找一下源頭,尋求解決之道。謹記,流言面前保持微笑、冷靜對待,要比捶胸頓足淚雨滂沱要好得多。

2、尋求支持。單槍匹馬笑對流言,雖說顯示了為人坦蕩一面,但畢竟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主動出擊,尋求支持,爭取絕大多數的同盟,才是徹底戰勝流言之道。

查看全文

關于避免“舌尖浪費”情況報告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饑餓,相當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

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等各環節,我國糧食存在各種不同形式的“隱性浪費”。在此大環境下,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鎮認真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精神,在全鎮范圍內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努力做到在厲行節約的政治自覺上走在前,在反對浪費的實際行動上作表率,在營造文明的濃厚氛圍上創先進。

一、當前進展情況

鎮積極響應號召,通過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博等媒體平臺向公眾倡議“反對浪費、厲行節約”。黨員干部發揮引領帶頭作用,堅持強化危機意識,把“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融入工作生活,形成良好示范效應,帶動全鎮從日常做起、從細節做起、從身邊做起,杜絕餐飲浪費。

(一)推行“適量采買”。切實做到“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特別是學校食堂、機關單位食堂嚴格把控原料采購到餐廚廢棄物處置的全過程,減少食物采購、準備過程中的浪費行為,以就餐人數定量按需備餐,避免浪費,減少廚余垃圾。

(二)開展光盤行動。我鎮高度重視“小米粒”里的“大民生”,積極踐行“光盤行動”。在機關食堂、餐廳等場所張貼宣傳標語,放置警示牌,從內化于心到外化于行,行動上自覺落實,食堂就餐時取之有度,公務用餐時合理點餐、避免浪費,做到不講排場、不比闊氣、不求高檔、不食野味,堵住舌尖上的浪費。

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投到假期刊

大家在寫完論文后都要選擇期刊進行投稿,但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假刊、套刊、不正規期刊的出現,這讓大家們選擇期刊投稿也成為了一個難題,那么要如何避免投稿投到假期刊呢?

一、投稿前必須要核實其正規性。

1.大家可以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登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進行檢索,若是正規發表期刊,會顯示該期刊的相關信息,否則,則沒有。

2.登錄知網、萬方等期刊數據庫查詢。登錄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查一下,看是不是雜志被這四個網站收錄了。如果沒有收錄,則這本雜志問題非常大,不建議投稿。

3.查詢期刊刊號、郵發代號。正刊會在新聞出版局備案,不但有郵發代號,還有國內刊號CN,CN后綴期刊所在省的代碼。一般來說,一個省的期刊,其辦公地點、主管單位、主辦單位都在這個省內。如果出現辦公地點不在省內,或者主辦單位不在省內,可能就是假刊。

二、選擇的時候不要一味只看價格而選擇最便宜的。

查看全文

提高監管效率避免波動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市場監管失靈是監管自身的問題;我國證券市場監管體制的形成過程及相關分析;建立有效的監管運作體系,推進證券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證券監管體制是證券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劃分的方式和組織制度、證券監管是控制證券市場參與者市場行為的一個完整的系統、政府干預同樣存在于證券市場、監管失靈一般是指監管所設定的目標沒能實現、證券市場處于區域性試點階段,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起步階段、證券監管機構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增強了證券監管機構的權威性、建立健全證券市場監督法律體系、從機構框架角度重塑證券市場監督體制等,具體請詳見。

證券監管體制是證券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劃分的方式和組織制度,是國家歷史和國情的產物。證券監管體制的有效性和規范性是決定證券市場有續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證券監管機構作為證券市場監管的主體在整個監管體系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確立有效的監管體制模式,能夠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證券市場過分波動。

一、市場監管失靈是監管自身的問題

證券監管是控制證券市場參與者市場行為的一個完整的系統。在該系統中,監管主要包括國家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門,監管對象包括證券業務本身以及與證券業相關的其他利益組織或個人。這些單位和個人受自身地位與利益機制支配,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著證券的發展。

在宏觀經濟中,政府監管職能在于提高效率、維護公平和保持穩定。為保證這三項職能的實現,既要防止市場失靈,即市場配置資源失靈,還要防止政府失靈,即由于政府監管而降低效率,使問題更加嚴重。市場經濟體制下,供求關系創造了市場,市場確定價格以實現“市場出清”。價格是配置資源的信號、手段和方式。當價格手段在市場失效時,我們通常以政府“看得見的手”來替代市場價格“看不見的手”。

政府干預同樣存在于證券市場。多數情況下,一國政府干預證券市場的程度與該國政府在整個經濟中的作用大致相符。在一個競爭性的證券市場中,我們認為政府干預只有在以下條件下才是可取的:①出現或可能出現市場失靈現象;②市場失靈已經或可能引起明顯的經濟低效或不公平現象;③政府行為可以改善低效或不公平現象。如果上述條件之一得不到滿足,就不應采取政府干預。因此,考察政府干預的必要性,應從市場支配力、外部性、免費搭車問題及不完全信息四個方面來分析研究。

查看全文

交流談話避免雷區禮儀

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我們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別人說要注意對方的喜好、對方的身份、交談的目的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避免引起對方不快的語言和行為。那么,我們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是要避免對話的雷區:

壞消息(例如:飛機墜毀,共同認識的熟人得了癌癥)。

宗教。

政治哲學。

自己的健康狀況。

查看全文

生活中如何避免樹敵

處世待人中“多個朋友多條道,多個敵人多堵墻“,這個道理是無所不在的。樹敵過多,不僅會使人邁不開步,即使是正常的工作,也會遇到種種不應有的麻煩。

要避免樹敵,你首先得養成這么一個習慣,那就是絕不要去指責別人。指責是對別人自尊心的一種傷害,它只能促使對方起來維護他的榮譽,為自己辯解,即使當時不能,他也會記下你這一箭之仇,日后尋機報復。

人的本性就是這樣,無論他多么不對,他都寧愿自責而不希望別人去指責他們。我們都是這樣。在你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你得記住,指責就象放出的信鴿一樣,它總要飛回來的。要記住,指責不僅會使你得罪了對方,而且他也必須要在一定的時候來指責你。即使是對下屬的失職,指責也是徒勞無益的如果你只是想要發泄自己的不滿,那么你得想想,這種不滿不僅不會為對方所接受,而且就此樹了一個敵;如果你是為了糾正對方的錯誤,那為什么不去誠懇地幫助他分析原因呢?

手段應當為目的服務,唯于不良的動機,才會采用不良的手段,而后樹敵。許多成功者的秘密就只在于他們從不指摘別人,從不說別人的壞話?D?D顯得自己高明。面對可以指摘的事情,你完全可以這樣說:“發生這種情況真遺憾,不過你肯定不是故意這么做的,是嗎?為了防止今后再有此類事情發生,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原因……“,這種真心誠意的幫助,遠比指摘的作用明顯而有效。

其次,對于他人明顯的謬誤,你最好不要直接糾正,否則會好象故意要顯得你高明,因而又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得牢記,凡是非原則之爭,要多給對方以取勝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樹敵,而且也許已使對方的某種“報復“得到了滿足,可以“以愛消恨“。口頭上的犧牲有什么要緊,何必為此結怨傷人?對于原則性的錯誤,你也得盡量含蓄地進行示意。既然你愿意是為了讓對方接受你的意見,何必讓傷人的舉動來“逞能“。

微笑、眼色、語調、手勢都能表達你的意見,唯獨不要直接說“你說得不對“、“其實是這樣的“等等,因為這等于在告訴并要求對方承認:“我比你高明,我一說你就能改變你自己的觀點“,而這實際上是一種挑釁。商量的口吻、請教的誠意、輕松的幽默、會意的眼神,定會使對方心???服地改變自己的失誤,與此同時,你也不會樹敵。要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思想是符合邏輯的,大多數人生來就具有偏見、嫉妒、貪婪和高傲等,人們一般都不愿改變自己的意??。他們若有錯誤,往往情愿自己改變。如果別人策略地加以指出,則其也會欣然接受并為自己的坦率和求實精神而自豪?D?D問題是,你得讓他們有這種感受和體驗。

查看全文

求職 應該避免的十八個話題

1.先前雇主產權性機密資料。不僅不該露,還會讓面試官認為你這個人不值得信任。

2.最近離婚的“驚悚”細節。即使一切屬實,提到這個話題則會顯示你這個人不夠謹慎。

3.內心的性別或種族偏見。你或許以為面試官與你志同道合因而大書特書,其實這樣不啻是自掘墳墓,職場里不容許性別和種族歧視存在。

4.政治話題。

5.宗教話題。

6.心愛的明星球隊或運動員。你最喜歡的可能是面試官最討厭的,即使官憑這一點就反對你很不合理性,可是也無可厚非。

查看全文

怎樣避免辦公室空調之爭

天氣剛剛熱起來,辦公室的空調就開始啟動。這是座多年的老辦公樓,沒有中央空調,只在每個辦公室配備了一臺立式空調。

男女在一個辦公室,對溫度的需求大不相同。男同胞大都體格健壯,動輒大汗淋漓,還沒怎么熱呢,空調室溫就設置得很低,一推門冷氣撲面而來,坐不了多久,那積勞成疾的頸椎、肩膀什么的,已經不適應,開始隱隱作痛,就有女同胞站起來,調整溫度,或者干脆開了門。經過協商決定,若有女同胞在場,室溫不能設置得太低,溫度稍微高一點,對身體有好處,不然,一出門跟穿了棉褲似的,乍冷驟熱,身體適應不了。

但是,男同胞出差的機會多,女同胞大部分時間在辦公室留守,只要上班,就有女同胞在,所以由男同胞掌管溫度的機會幾乎沒有,大權一直牢牢掌握在女同胞手里,男同胞也就聽之任之,樂得圖個耳根清凈。

在女同胞接受的室溫下,身體瘦削的男同胞也能接受,但那個體重跟身高相差無幾的胖帥哥,開始不適應了。冷氣沖著他吹,仍汗流浹背,肩膀上搭條毛巾,不時地拿起來抹一下臉,那情形,不像坐在電腦前,倒是同在驕陽下扛麻袋包差不多。心軟的女同胞實在不忍心看下去,就將室溫調低——大不了一會兒出去溜達溜達,暖和暖和。

空調之爭,上升為男女之爭,男同志紛紛落馬,充分發揮了憐香惜玉的風格,女同志極富愛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到也其樂融融。

查看全文

避免政府分配調節偏差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問題的提出;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可能產生的影響;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可謂是一個均等化程度相當高的社會、目前對全國基尼系數的最低估計也在0.4以上、理論上政府存在的理由被認為是彌補市場失靈、市場機制被認為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方式、政府替代市場的前提條件是存在市場失靈、稅收會影響經濟主體行為的選擇、政府再分配性課稅一般實行較高邊際稅率的、累進程度較高的稅制、而政府越倚重再分配手段,社會對再分配的期望也就越高、激勵與委托難題、尋租、腐敗和低效率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當前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引起理論界、實際部門和民間的普遍關注,來自不同方面的、要求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呼聲日益高漲,本文試圖對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差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理論層面的探討,主要涉及政府與市場邊界的模糊、效率損失、赤字效應以及政府失靈等方面,力求避免政府在施行調節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并期望對深化認識和推動實踐有所補益。

關鍵詞收入分配調節政府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可謂是一個均等化程度相當高的社會。1979年前后,城市的基尼系數在0.2以下,農村的基尼系數在0.21-0.24之間,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前者的水平在0.37-0.43之間,后者的水平在0.34-0.40之間(趙人偉,2002),比照之下,中國的收入分配十分平均,以至于產生了激勵不足和低效率等問題。然而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市場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激發各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濟增長和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收入差距在總體上呈現出不斷擴大之勢,尤其是進入90年代中后期以后,這一趨勢益發顯著。僅就城鄉居民收入而言,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的調查,城鄉居民人均實際收入的比率1978年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擴大到2.38,1995年擴大到2.79,到2001年城鄉人均收入比率高達2.899,差距十分懸殊。而世界大多數國家城鄉收入的比率為1.5,超過2的極為罕見(趙人偉,2002)。另有學者研究表明,按不變價格計算,2000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7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僅提高了10.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為建國50年來最高峰(楊斌,2002)。再按通行的衡量收入分配的標準——基尼系數來看,目前對全國基尼系數的最低估計也在0.4以上,高的估計甚至接近0.5,已經超過國際認定的警戒線水平。種種跡象表明,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已是不爭的事實。當前理論界、政府部門和民間普遍對收入分配問題十分關注,來自不同方面要求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呼聲也日益高漲,本文試圖對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差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初步的探討,力求避免政府在施行調節時可能出現的矯枉過正,可望對深化認識和推動實踐有所補益。

二、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可能產生的影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