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05:57: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鎮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鎮建設

縣城鎮建設考評制度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快城鎮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完善城鎮功能,改善城鎮面貌和人居環境,有效調動各鄉鎮城鎮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實現城鎮突破目標,制定本評比辦法:

一、考評對象

(一)建制鎮:碧陽鎮、宏村鎮、西遞鎮、漁亭鎮

(二)一般集鎮:柯村鄉、宏潭鄉、美溪鄉、洪星鄉

二、考評內容

(一)城鎮建設:主要考核城鎮化水平、項目建設、城鎮功能、鎮容鎮貌。

查看全文

小城鎮建設思考

**鎮轄15個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67平方公里,總人口36000人。近年來,我鎮把城鎮工作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努力加強基礎建設和日常管理,先后獲得了“**省百強鎮”、“**省文明村鎮”、“**市特色鎮發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由于城鎮功能的逐步完善,招商引資和工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全鎮已擁有產值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58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3家。2005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0.47億元,比**年增加4.22億元,年均增長9.6%;工業企業發放工資6286萬元,比**年增加2190萬元,年均增長8.9%;入庫稅金3700萬元,比**年增加3050萬元,年均增長42%。

一、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鎮抓住被列為“**市衛星鎮”、“**省對口聯系重點鎮”的機遇,按照“把握特色、完善基礎、嚴格管理、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改善城鎮面貌,大力發展城鎮經濟,努力提升城鎮品位,取得了較好成績。具體來講,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著眼長遠發展,完成了規劃修編。鎮黨委、政府投入資金20多萬元,從**年底組織開展了鎮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修編工作??傮w規劃于**年5月完成,規劃年限20年,規劃了居民、商貿、工業、生態農業四個功能區,規劃道路32條,規劃后的鎮區面積擴大為3.45平方公里,可容納人口3萬人。詳細規劃正在編制之中。

二是實施綜合開發,促進了擴容提質。**年以來,鎮區先后開發新建居民區3處,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改建綜合集貿市場1個,新增營業面積1500m2。規劃工業園區1000畝,已開發206畝。目前,鎮區面積已達2.25平方公里,比**年增加0.34平方公里;鎮區人口已達16100人,比**年增加1700人。鎮區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9.7m2,城鎮化總體水平達到45%。

三是突出基礎建設,完善了城鎮功能。近年來,通過多方籌資融資,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600多萬元,對鎮區的交通、電力、供水、排污、綠化等公用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整修。①硬化道路。新鋪設興工大道水泥路面800米,整修友誼路、富貴大道、商貿路等主干道路1320米。②改造電網。利用農電網改的契機,對鎮區供電線路進行了全面改造。投資60多萬元,在5條主干街道安裝照明路燈145盞。③鋪設管道。投資170萬元,在新規劃的工業區、居民區鋪設供排水管道3700米,疏通老居民區排污管道4200米。④開展綠化。在鎮區主干道和居民區內新建花臺112個,新植綠地1200平方米。⑤配套環衛設施。投資30多萬元,新建垃圾處理場1個、垃圾中轉站2處、垃圾箱92個,購置環衛車2輛。

查看全文

城鎮建設管理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縣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建設顯現了較好的發展態勢,但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加快城鎮建設步伐,促進城鎮健康發展,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現就規范、加強鄉鎮政府所在地城鎮建設規劃和用地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城鎮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刻領會城鎮建設和發展在深化農村經濟改革、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和富裕農民中的重要作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適度集聚、節約用地和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正確處理城鎮發展用地與保護耕地以及依法行政與積極主動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關系,促進城鎮建設健康發展。

二、嚴格報批程序,加強部門協作。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全面推進由點、線向面的開發建設方式,提高城鎮開發建設的綜合水平。在城鎮建設規劃范圍內堅持走成片開發和集中統建的路子,原則上不單獨審批宅基地和零星建設項目。新建和改(擴)建建設項目必須符合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鎮建設規劃,并嚴格按照縣建設部門規劃選址、發改委批準立項、國土部門供地的規定程序報批,在依法取得《建設用地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方可開工建設。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協作,規范管理,搞好服務。

三、規范用地秩序,依法保障用地。堅持土地的集中統一管理,用足用活現行的土地利用政策,充分挖掘存量建設用地的潛力。除法律規定可以保留劃撥方式供地以外,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配置方式,由縣國土部門統一組織,采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地。較大建設項目,出讓地塊的規劃設計方案要經專家評審,項目用地要經縣土地市場管理委員會研究批準。土地出讓收益要全額上繳縣財政,由縣政府批準按規定返還鄉鎮,主要用于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整理。

四、切實加強領導,提高管理水平。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把城鎮建設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各鄉鎮要成立城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城鎮建設的指導和扶持,進一步加大城鎮建設中各類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依法保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加快城鎮發展的新路子,經營好城鎮范圍內的有形和無形資產,通過市場化運作,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引進增量,多渠道籌措城鎮建設資金,提高城鎮管理水平,推動全縣城鎮建設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查看全文

城鎮建設考核評制度

為深入貫徹黨的**大精神。全面落實市委三屆三次全會和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早日把我市建成“全國最美、山區最富、生態最佳”的地方之一,市政府決定2003年在全市開展城鎮建設考核評比活動。具體辦法如下:

一、考評范圍

全市49個建制鎮。具體分區縣城關鎮、市級試點鎮和縣級一般建制鎮三種類型進行。

(一)列入區縣城關鎮考評的有:屯光鎮、巖寺鎮、音棠鎮、徽城鎮、誨陽鎮、碧陽鎮、祁山鎮。

(二)列入市級試點鎮(含國家試點鎮及省級中心鎮)考評的有:黎陽鎮、陽湖鎮、呈坎鎮、湯口鎮、焦村鎮、深渡鎮、北岸鎮、I村鎮、萬安鎮、齊云山鎮、溪口鎮、五城鎮、西遞鎮、宏村鎮、漁亭鎮、閃里鎮、平里鎮。

(三)列入縣級一般建制鎮考評的有:奕棋等25個鎮(名單略)。

查看全文

城鎮建設情況匯報

××市××鎮是開國元勛任××同志的故鄉,毗鄰長沙,是××市的南大門,屬省第二輪重點鎮之一。

自20**年以來,我鎮緊緊抓住列入省重點鎮和國家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的契機,加快集鎮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20**年,我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8億元,年均增長20%,第三產業總值2.8億元,年均增長18%,財政總收入1560萬元,年均增長40%,人均純收入5000元,年增長15%,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比20**年增加0.6平方公里。鎮區總人口15290人,其中常住人口9130人,比20**年增加2420人。城鎮比率38%。20**年完成小城鎮建設投入1800萬元,年均增長21%,20**年-20**年共引進工業企業6個,固定資產投資3500萬元,引進項目12個,項目資金1500萬元。紅色旅游產業初具規模。棉織、制鞋、麻石等支柱產業快速發展。20**年引進的翔峰碎石場年產值達2600萬元,伊比亞鞋業20**年實現產值1200萬元。

二、城鎮規劃嚴格實施

20**年4月,我鎮總體規劃經××市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專家評審通過,并于20**年6月報省建設廳村鎮評審備案,建成區內有居民小區4個,集貿市場2個,工業小區1個,功能健全,布局合理。建立健全了規劃實施監管機制,由鎮政府、城管站、國土所等組成規劃實施領導小組,嚴格核發省建設廳統一編號的“一書兩證”,證書核發率100%,嚴厲查處違反規劃行為。三年來,沒有出現違反規劃建筑。

查看全文

廟鎮城鎮建設方案

圍繞實現省市提出的“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的城鎮建設要求,努力把我鎮建成環境整潔、管理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優美城鎮。去年下半年,聘請城建設計師對我鎮鎮區重新規劃設計,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建設方案。2008年重點抓好“三街兩路一市場”的整治和改造,努力建成城鎮樣板街道,著力實施“四項工程”。

1、“三街兩路”改造拓寬工程

富德路:富德路鎮區段全長682米?,F在油面寬23米(其中富德路寬10米,景德路寬7米,中間樹溝6米),今年合并拓寬,該路段紅線寬為50米,油面路寬28米,兩側花帶各為4米。

商業街:全長354米,寬23米。整理改造后,紅線寬23米,油面路寬12米,人行道各5.5米。

勝利路:全長300米,寬度20米。治理改造后,道路寬20米,油面路寬為10米,人行便道各為5米。

廟東街:全長345米,寬26米,油面路寬5米,整理改造后,街道紅線寬26米,油面14米,人行便道各6米。

查看全文

城鎮建設匯報材料

近年來,鎮委、鎮政府堅持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抓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城鎮的整體服務功能、載體功能日益完善,有力的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先后被評為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鎮、全國文明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全省“四化同步”示范試點鎮、全省衛生鎮。

一、主要做法

我們按照“政府主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群眾自愿”的原則,圍繞打造“全省二十強”的奮斗目標,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突破口,著力優化城鎮布局、完善城鎮功能、強化城鎮管理、提升城鎮檔次,積極穩妥地推進現代化小城鎮建設進程。

(一)高起點規劃,城鎮布局科學合理。

牢固樹立“四化同步、規劃先行”的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聘請具有甲級資質的專業團隊,科學繪就城鎮發展藍圖。

一是以高點定位引領發展。結合發展實際與遠景,我們將其未來發展目標定位在“國際無紡名城、荊楚水鄉名鎮”上,引領和推動經濟實力實現十億量級向百億量級跨越、城鎮規模實現小城鎮向小城市跨越、發展品質實現傳統農耕區向現代鄉村旅游目的地跨越。

查看全文

鎮城鎮建設規劃(——)

一、縣城現狀概況

1、自然概況

***縣城鎮位于***縣南部,額爾齊斯河與***河匯合處的三角洲上。南部、西部鄰額爾齊斯河,北靠***河,東接杜來提鄉。***縣屬于大陸性北溫帶寒涼氣候區,夏季涼爽,冬季冷而不劇,降水量小,蒸發量大,以溫差大,光照充足,1月平均氣溫-17.6℃,7月平均氣溫22.4℃,年均降水量118.7mm,無霜期平均142天,春夏多風,主導風向西北風,最大凍土深度1.6米。

2、人口現狀

2005年城鎮現狀實際居住人口為18072人,其中流動人口872人。城鎮人口中哈薩克族占29%;漢族人口占13%;維吾爾族人口占3.8%,回族人口占2.6%,其它民族占1.6%。

3、工業現狀

查看全文

全國城鎮建設規劃初探

空間布局

隨著南寧城市東拓,鄉鎮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深,特別是三塘作為南寧市東北部重要功能片區,大規模開發建設、二三產業迅速發展,必將促使三塘鎮經濟結構有較大改變,農業比重減少,而非農業職能、服務職能將大為增強。三塘鎮區將起到更大的規模聚集效應,帶動整個鎮域鎮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結合鎮村的地位作用以及鎮域范圍內的相對獨立片區,規劃鎮域鎮村體系按“中心鎮區———新型農村組團或獨立片區組團———農村居民點”三個層次結構布局。(圖2)鎮區規劃發展布局根據城鎮建設用地分類及道路結構形成了“一軸五心,多帶六片”的功能結構。(1)“一軸”:規劃以昆侖大道為發展軸的總體結構不變,鎮區沿昆侖大道向兩側展開,城鎮各級中心主要沿昆侖大道兩側分布。(2)“五心”:三塘主中心、北部片區副中心、九曲灣新城副中心、南部片區副中心及四塘小區副中心。(3)“多帶”:為保護生態環境與山水格局,沿水系、主要山體、縱向快速路形成多條生態隔離帶。(4)“六片”:規劃建設用地可劃分為六個主要片區。分別是倉儲物流片區、工業綜合片區、鎮北生態居住片區、鎮南綜合居住片區、九曲灣片區、四塘片區。

產業發展

未來三塘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現代農業、都市工業、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等產業的發展上。應該根據三塘的區域比較優勢,與南寧市產業發展規劃相協調,錯位發展,找到經濟快速發展的新途徑。三塘有多種特色農業資源,但目前只局限于農產品的直接銷售和粗加工,未能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和促進加工業的相應發展。因此,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強三塘鎮特色產業的發展,同時發展相關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多種經營并重,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業,發展綠色產品,以此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促進三塘鎮工業的持續發展。在面臨著城市外圍相同區位區域同構競爭的威脅下,對商貿區功能定位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三塘商貿物流產業的發展。未來的三塘只有抓住先機、創新特色、做好環境,并在功能定位上與周邊片區錯位,才能立穩腳跟,求得發展。三塘優越的區位條件已經吸引了大型區域商貿物流項目選址落戶,有助形成南寧郊區購物中心和綜合休閑游憩區,服務南寧、周邊市縣以及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商務旅游人群。旅游業的發展與開發,涉及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通信等眾多行業,故能直接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并進而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生拉動作用。三塘鎮可以發揮區位、交通、生態環境等比較優勢,發展商貿流通業和休閑旅游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同時為第一、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市場空間。三塘位于南寧東北門戶,而南寧北部生態環境最為敏感,同時由于這一區域處于南寧市的上風上水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因此三塘未來的產業發展,應該突出“生態、環?!钡木G色理念,對現有的產業結構加以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包括三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未來三塘產業發展將主要以“一產為基礎、二產為支撐、三產為龍頭”。要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強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三大產業比例結構中,減少第一產業的比重,鞏固第二產業,大力提高第三產業。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分配,提高效率。三塘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重點是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配件產業、新型建筑材料、電子信息、印刷包裝等高技術高附加型的、無污染或低污染的都市型工業。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應加大對企業“三廢”排放的嚴格控制和治理,保證達標排放。三塘鎮產業發展時,應注重各產業之間的互補、合作與相互作用的關系。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區域內產業的優勢互補,實現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從而達到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目的。這些產業間既是獨立的經濟支撐點,又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成為聯動和聚集發展的整體。

民生建設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范辦學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九年制義務教育網絡,鞏固“掃盲”成果。提高“雙語”教育,提高勞動者從業素質,構建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在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的基礎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好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推進集中辦學,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推進新區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各項資源,重點推進九曲灣中學擴建及三塘公辦幼兒園等項目建設。積極構建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鼓勵社會資源參與發展衛生事業,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建設,確保每村有1所衛生室,健全鎮、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政策銜接,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認真貫徹落實“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指導方針,以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科技水平和逐步應用高新技術培育開發利用特色資源為重點,以重大科技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和加強科學技術普及為支撐,全面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文化設施配套,重點建設鎮區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逐步形成鎮區有文化廣播站、圖書室,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或農村書屋的文化網絡,為城鄉居民廣泛參與文化活動搭建平臺。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完成村級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逐步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鎮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系,提高計劃生育裝備服務水平和質量,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逐步普及村級人口計生信息建設,大力普及優生優育知識,開展優生咨詢與優質服務,保障育齡群眾的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繼續開展“關愛女孩”行動,抓好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的綜合治理。

查看全文

建設局小城鎮建設匯報

小城鎮建設是實現農村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立足本縣實際,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大戰略,列入全縣城鎮化進程的長遠規劃,城鄉統籌,加以實施。從空間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基本面提出我縣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思路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體制創新、產業支撐、優化結構、完善功能、注重特色、加快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產業特色的鄉鎮:石塘鎮的食品加工業;橋頭集鎮的礦產資源產業和建材業;店埠鎮的食品加工業、機械電子業、環保材料;撮鎮鎮的建材、農機、水產品加工業。

一、我縣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情況:

我縣在行政區劃調整后現有鄉鎮18個,其中建制鎮11個,鄉7個,建制鎮占鄉鎮比例由38.8%提高到61.1%。全縣總人口110.3萬人,建成區面積為47.89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28.98萬人。全縣公建成投產水廠8座,集中供水設施11座,年生產能力為1520萬噸,用水人口約為20.5萬人;全縣用電率為100%;燃氣用戶約為8000戶,約2.2萬人;建成區園林綠化面積648.12公頃,人均22.36平方米;縣城關鎮建成污水處理廠一座,日生產能力2.5萬噸,城關鎮的污水處理率為98.5%。2008年全縣小城鎮市鎮共用設施共計投入33445萬元。全縣18個鄉鎮都已做了整體規劃,127個行政村、225個自然村都做了詳細整體規劃,2008年度規劃投入為45萬元。近幾年來,縣政府把小城鎮建設與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相結合,與推動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城鄉一體,科學規劃深化改革,加快建設,強化管理,使我縣小城鎮建設工作有了舉足的進步,各個鄉鎮都加大了小城鎮建設的力度和投入?;A設施功能不斷完善,為下一步招商引資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了有利的發展條件,也為鄉域、鎮域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夯實了基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安居樂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欣欣向榮。

二、小城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小城鎮建設資金嚴重匱乏,尤其是基礎設施、公共、公益事業的建設資金難以著落。

2、城鄉建設的品位不高,精品意識不強,建筑樣式和建筑立面缺少地方特色,水平不高。城市建設中重復建設和違規建設的較多,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制約機制和獎懲制度,從而造成小城鎮建設資金的不必要流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