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7 16:52: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感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產褥感染防護措施研究
【摘要】探討與產褥感染分析相關的因素及預防措施,以及與產褥感染相關的因素,產前貧血,陰道炎,危機困難,預先設定的方案,輸尿管分裂和后期出血是產褥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率分為影響母親產褥感染的主要因素,產婦應有相應的健康指導。產褥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在出生和產褥期積極預防。
【關鍵詞】產褥感染;相防護措施;研究進展
由于在分娩時間和產褥期耦合期間病原體侵入生殖器合約,產褥感染是局部或系統性感染。它可引起全身性炎癥反應和各種有機不端行為綜合癥,這極大地影響了母親的預后探討影響產褥感染的因素,分析其護理和預防控制的臨床策略,為減少產婦產褥感染提供依據。
1概述
產褥感染是一種局部或系統性感染,由于在兒童和產褥期嵌入金字塔時生殖道入侵而發(fā)生。所謂的感染是臨床上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導致母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懷孕期間的醫(yī)療水平不斷提高,產褥感染的數量得到了顯著的控制。孕產婦妊娠,沉積物和產褥期一般都有產褥感染,其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是不同疾病的可接受人群。由于成功與生殖道的保護系統相兼容,將是一個直接的管道為應對病原體與人體,從而在產褥期期間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沒有效率,感染可能會惡化或可能擴散炎癥。母親的生命對腹膜炎,敗血癥或敗血癥有嚴重威脅。目前在產褥感染的治療中多采用抗生素治療,但由于種種原因,其療效和預后并不理想。臨床企圖利用中西醫(yī)結合,即使用退燒藥舉行聯合嗦脂肪,鈉和甲硝唑產褥感染,更顯著的影響。
2.防護措施與討論分析
病毒感染防控預案
按照省、市、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自治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自治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方案的通知》(伊政發(fā)〔2020〕2號)文件要求,提高我鄉(xiāng)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及時發(fā)現報告和處置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規(guī)范疫情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管理,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防控預案:
一、工作目標
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在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的指揮下,按照科學有度、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切實做到疫情發(fā)現得早、控制得住、處理得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二、分工安排
1.設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組成成員:鄉(xiāng)衛(wèi)生院全體、鄉(xiāng)黨建辦全體
呼吸內科感染因素及防治
近年來,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醫(yī)院感染問題也引起了醫(yī)療界的極大關注。由于老年人基礎疾病多樣、嚴重,呼吸道抗病能力差,其呼吸道發(fā)病率最高。同時,隨著社會老齡化日趨明顯,老年人群已成為呼吸內科醫(y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為探討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因素及預防措施,現選取2006—2011年期間我院老年呼吸內科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如下研究: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間,我院老年呼吸內科收治患者137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7例,女50例,年齡63—81歲,平均年齡(70.12±6.12)歲。
1.2方法:
采用總結回顧分析法將5年來關于老年呼吸內科感染患者的病例資料、臨床治療資料等搜集整理,并通過與經治醫(yī)師、責任護士之間進行共同討論病例,分析影響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因素及其預防措施。
眼科感染危險原因與控制
醫(yī)院感染[1]是指住院病人在醫(yī)院短期內得上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fā)生的感染;卻不包括入院前已得或入院時已得上的感染。同時醫(yī)院工作人員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于醫(yī)院感染。對于眼科病房的感染,人們關注都很少,以至于護理人員疏于管理,引發(fā)患者在醫(yī)院的感染,給患者帶來身體的不適,所以本文幫助人們去了解哪些行為導致眼科病房的感染,存在哪些危險因素,針對這些危險因素,人們又該如何控制預防。
1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1.1醫(yī)務人員護理安全意識不強由于一直以來眼科病房較其他科室發(fā)生感染的機率較低,全國眼內發(fā)生嚴重感染的案例較少,致使部分眼科醫(yī)務人員對醫(yī)院感染的認識不到位,對患者的護理沒有按照最規(guī)范的操作進行,從而影響到各項操作的規(guī)范執(zhí)行,致使患者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
1.2眼部組織結構的特殊性由于眼球暴露在外,結構復雜,組織結構特殊,很容易受到外力、異物、細菌、病毒及真菌的侵襲而致感染。眼結膜中潛伏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眼內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體腔[2]。眼睛內容物包括房水、晶體和玻璃體。它們主要成分為水,由此可見它們均為無血管的透明組織,自身抵抗力較低,主要成分又都是水,一旦受到感染,就會發(fā)展迅速,由于眼睛部位環(huán)境特殊,常規(guī)的治療很難有效果。所以在醫(yī)院感染管理中,若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很容易引起眼科的醫(yī)院感染蔓延,甚至嚴重危害。
1.3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患者由于身體疲勞、感冒或患有其他疾病都會使全身免疫力下降,手術后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就會引起眼內炎。而有些眼部疾病與免疫有關,由于患者長期應用激素類滴眼液,就會使眼部產生應激性及防御功能,從而導致真菌或病毒的感染。
1.4人員的傳播醫(yī)護人員的手在醫(yī)院感染中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他們每天都會接觸不同的患者,為不同的患者護理,當他們?yōu)檠劭撇∪俗o理時,就會很容易使手上的病原菌帶到某個患者的眼內,繼而引起醫(yī)院感染;如果患者的手不及時清潔消毒也會引起眼科病房醫(yī)院感染。
感染監(jiān)控個人述職述廉
今年以來,醫(y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醫(yī)院感染委員會的領導下,按醫(y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完成了各項工作,經常對新生兒科、手術室、產科分娩室、供應室等重點部門進行重點督查,對可能發(fā)生醫(yī)院內感染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流程、危險因素進行逐一檢查,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現場進行指導,并提出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整改。
一、醫(yī)院感染監(jiān)控工作開展情況
1、醫(yī)院成立了組織機構,制定了相關規(guī)章制度,兼職人員克服了很多困難,工作認真負責,很好地完成任務。
2、醫(yī)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標準進行各項工作,年有工作計劃及工作總結,檢查工作有記錄。
3、各種登記本規(guī)范記錄,高壓消毒物品有記錄,消毒包內有指示卡監(jiān)測、包外有指示膠帶監(jiān)測。
4、醫(yī)療廢棄物處理有記錄,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記錄。換藥室、檢查室、治療室、沖洗室配置腳踩式醫(yī)用污物桶。各科室統一使用了洗手液,手衛(wèi)生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
骨科手術感染因素與策略
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是骨折手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痛苦、造成經濟負擔,甚至導致手術失敗[1],控制切口感染是臨床醫(yī)護共同的目標。筆者回顧性分析骨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11年4月醫(yī)院骨科手術患者176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910例,女850例;年齡13~68歲,平均(48.9±14.2)歲;開放性骨折630例,閉合性骨折1130例;就診時間1~21h,平均(6.9±3.2)h。
1.2方法
依據《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2]判斷切口感染,比較切口感染組與無切口感染患者可能影響因素的差異,相關影響因素的選擇包括[3,4]: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MI)、營養(yǎng)狀態(tài)、骨折類型、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臥床時間等。
鎮(zhèn)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預案
為科學、有效、及時防范和應對我鎮(zhèn)轄區(qū)范圍內可能出現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到早防控、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公眾健康和社會造成的危害,確保一方平安、維護社會穩(wěn)定。結合我鎮(zhèn)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一)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協調轄區(qū)內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應急工作,各村(社區(qū))和鎮(zhèn)級各部門按照規(guī)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根據疫情發(fā)生的級別,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應急情況實行分級管理。
(二)快速反應,高效運轉。各村(社區(qū))和鎮(zhèn)級各部門要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各項應對準備工作,根據需要建立應急預備隊,一旦發(fā)生疫情,要做出迅速反應,采取果斷措施,及時上報和控制疫情。
(三)預防為主,群防群控。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疫情的監(jiān)測和預警預報。同時,加強防疫知識的宣傳,提高全社會的防范意識,依靠群眾,全民防疫,動員一切資源,做到群防群控,盡最大努力切斷一切可能的病毒傳播途徑。
二、組織領導
居民肝吸蟲感染情況調查分析
摘要:目的調查恩平市居民肝吸蟲感染情況現狀,評估重點寄生蟲病防治工作成效,為制定今后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于2019年1—6月在恩平市內設立5個調查點,采用分層抽樣法共抽取1600名常駐居民作為調查對象,通過采集居民糞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檢查華支睪吸蟲蟲卵,制定調查量表收集調查對象相關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恩平市華支睪吸蟲的總感染率為4.00%,其中男性肝吸蟲感染率(2.31%)與女性(1.6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肝吸蟲感染患者中老年(>60歲)占比較高(50%),肝吸蟲感染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在初中及以下水平(77.05%),且職業(yè)主要為農民(78.13%)。結論恩平市肝吸蟲感染率低于廣東省平均感染率(5.56%),感染防控工作效果突出,在開展肝吸蟲病相關知識宣教時,需尤其注意對男性、年齡>60歲、職業(yè)為農民的居民普及肝吸蟲防控知識,注重引導行為與態(tài)度的轉變,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從而降低肝吸蟲感染率。
關鍵詞:肝吸蟲病;感染率;知識;行為;態(tài)度
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1],通常寄生于帶有活囊的淡水魚蝦體內,若人類不慎食用,則可經由消化道進入人體,進而寄生于人體的肝膽管道內,造成肝臟損害[2-3]。臨床癥狀輕者表現為食后上腹部飽脹感、食欲減退、肝區(qū)隱痛、輕度腹瀉等胃腸道癥狀[4];重者表現為寒戰(zhàn)、高熱、黃疸、肝臟腫大[5]。臨床上可依據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檢測是否患有肝吸蟲病[6]。近年來,本市農村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明顯好轉,寄生蟲病的發(fā)病譜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蛔蟲、鉤蟲和鞭蟲等土源性寄生蟲病的感染率和發(fā)病率已明顯下降,但部分群眾仍有吃生魚蝦等特殊飲食愛好,肝吸蟲感染率仍處于較高水平。為掌握本市肝吸蟲病的流行現狀,在全市開展了肝吸蟲感染狀況基線調查,重點評估寄生蟲病防治工作成效,旨在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6月本市>3歲常住居民,采用隨機抽樣法調查,調查對象分社區(qū)人群和重點人群,總計1600名,其中男966名,女634名。社區(qū)人群:按地理分布抽取牛江鎮(zhèn)、良西鎮(zhèn)、大田鎮(zhèn)、大槐鎮(zhèn)和東成鎮(zhèn)作為調查點,每個鎮(zhèn)調查300名,合計1500名。重點人群:對全市的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工廠等重點單位進行重點人群的肝吸蟲感染狀況調查,合計100名。
腹部感染治療論文
摘要: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術治療的感染性疾病和發(fā)生在創(chuàng)傷或手術后的的感染,在外科領域中最常見,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l/2。外科感染的致病菌有細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細菌為最主要。除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五種與外科感染有重要關系的病原菌外,尚有一些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與外科感染密切相關。
關鍵詞:外科感染手術感染腹部外科感染治療
一、診斷
根據典型的局部癥狀和體征,位置表淺的外科化膿性感染的診斷一般不困難。波動征表示存在膿腫。局部壓痛是深部化膿性感染,特別是軟組織深部化膿性感染的重要體征之一,往往可以憑此做出診斷。必要時可在壓痛最劇處作診斷性穿刺,但有些深部感染如膈下、腸間、腹膜后感染等,由于缺乏早期的定位癥狀,診斷有時會發(fā)生困難。又如深部感染,特別是經過大劑量抗生素的治療后,即使已存在巨大膿腫,也可無明顯的發(fā)熱、壓痛或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對這些患者必須仔細詢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確定感染是否存在和確定感染的位置。
二、治療
(一)治療
手術切口感染護理綜述
病人術后切口感染是常見的醫(yī)院感染,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明顯延長病人的住院時間,影響了病人的預后,還增加了病人的醫(yī)療費用,甚至引發(fā)醫(yī)療糾紛。引起手術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我們通過從手術室管理的角度分析與手術切口感染有關的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手術切口感染的發(fā)生。
1手術室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1.1患者方面
因嬰幼兒免疫系統發(fā)育不全,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患有基礎疾病的如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可造成患者機體的抵抗力下降;過度肥胖的患者因體壁脂肪組織過多,使手術切口過大,均易造成切口感染;患者術前住院時間越長,醫(yī)院內耐藥菌株在患者體內定植就越多,也增加了術后感染的危險性。
1.2手術方面
1.2.1備皮方式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