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育苗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1 13:58: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瓜菜育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瓜菜育苗

1做好精選、浸種、催芽工作,提高種子發芽率

(1)播種前,精心挑撿種子,去除秕籽,并在陽光下曬種(夏天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曬種,以防溫度過高燙傷種子)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淘洗種子數次,進一步洗去種子表面的雜質和吸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最后要根據不同的種子進行不同時間的浸種工作。浸種時間一定要適宜,過長或過短均不利于種子發芽。西瓜種子浸種時間一般因種皮厚度、種子大小、水溫的不同而不一樣,一般在8~12h。薄皮西瓜種子、小粒種子如早抗2號、鄭雜五號,在常溫下浸種4~5h即可;豫藝15、黑龍無籽以浸種8h為宜;而種皮較硬的早抗三號、綠寶五號、花龍抗茬王則需10h的浸種才能吸足水分。番茄種子、辣椒種子、茄子種子一般在常溫下浸種10~12h。具體浸種時間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番茄種子制種時進行脫毛處理的,其浸種時間可以比沒有進行脫毛的少浸種1~2h。有些種子有休眠期,如新采的黃瓜種、芹菜種、南瓜種等,要多浸種幾個小時,并多清洗幾次,或用赤霉素等激素進行處理,以利發芽。不同的水溫所要求的浸種時間也不一樣。浸種后的種子一般要用清水沖洗干凈,有的種子還要進行搓洗,以清除種子表面的粘液,如茄子種、黑籽南瓜種和西瓜種等。浸種后的種子最好在室內晾10~20min,使種子表面稍干,以利種皮透氣。對于無籽西瓜種子及一些種皮較厚的西瓜種子、新采的黑籽南瓜種子、西瓜砧木90A、90B等種子,浸種后如進行嗑殼處理,能明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

(2)充分滿足種子發芽的3個基本條件,即水分、溫度和空氣。而有些菜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①浸種時間不夠,造成種子吸水不足。特別是氣溫較低的冬天,因浸種不徹底而造成出芽慢、出芽遲、甚至爛種現象時有發生。②浸種時間過長,造成浸種過度而使種子在水中缺氧及種胚內營養物質外滲流失,影響發芽率或造成發芽勢減弱。③催芽溫度不適宜。種子胚內各種酶的活動有一個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種子發芽。番茄、茄子、辣椒種子的發芽適溫在25~30℃,普通西瓜在25~30℃,無籽西瓜在30~33℃,低于l5℃則大多數品種不能正常發芽,超過40℃則有損傷胚根的危險,使露白的種子胚根不再伸長或根本不露白。而芹菜種子發芽適溫在20℃左右,超過25℃處于半休眠狀態,超過30℃則不發芽。多數菜農采用人體溫度催芽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有時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不能充分滿足種子發芽的溫度條件而影響正常發芽。④透氣不足造成悶種。經過浸種的種子在催芽過程中,往往由于種子濕度過大、包布太濕、種子太多、堆積較厚而影響氣體交換、透氣不良而導致悶種和爛種,造成出芽慢或不出芽。因此,在催芽時對已充分浸種的種子要稍晾干種皮表面的水分,包布不能太濕且堆積不能太厚等,并要注意1d給種子透1次氣。

2創造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和濕度

冬春季節影響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長的關鍵是溫度。一般瓜菜類種芽出土前白天應該保持27~30℃,夜間不低于20℃。在此溫度下黃瓜3~4d齊苗,番茄、茄子、辣椒5~6d齊苗,西瓜2~3d齊苗。齊苗后應立刻降低溫度,加強光照以防旺長,形成徒長苗,白天20~25℃,夜間13~15℃。心葉出現后幼苗進入正常生長期,白天保持25~28℃,夜間13~15℃,晝夜要有10℃以上的溫差。夜間溫度高,晝夜溫差小,不利于花芽分化或花芽分化質量差,造成幼苗徒長、落花落果或開花期推遲、果實小、品質差。而苗期長期低溫陰雨,也會造成瓜菜葉芽花芽不正常分化和生長,導致過早封頂、植株僵化以及所結果實畸形、裂果、不能正常膨大等現象。深冬或早春,溫度低且不穩定,為了滿足幼苗對溫度的要求,建議改良育苗設施,在苗床內增添加溫設施,如火道、地熱線、火炕及增加掩蓋物(如草苫)厚度等,根據天氣狀況靈活使用,做到有備無患。幼苗出土前的土壤濕度不能太大,否則不但透氣性差,不利于出苗,同時出苗后病蟲害也較為嚴重。3適宜密植,培育壯苗

利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每缽(穴)播1~2粒已催出芽的種子,置于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促使出苗,穩健生長,既減少種子用量又能保證幼苗之間有適宜的生長空間,利于形成壯苗。茄果類蔬菜利用撒播法育苗時,2片葉后要及時按10cm×10cm間距分苗或直接移到營養缽中繼續培育。營養缽一定要大。瓜菜育苗時用大的營養缽(10cm×10cm),有利于根系生長并使幼苗有較大的生長空間。

查看全文

論析瓜菜育苗指導原則

摘要:針對成武縣的實際情況,總結了提高瓜菜育苗質量的技術措施,包括選種與浸種催芽、溫濕度控制、適宜密植與培育壯苗、苗床管理、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期指導當地生產。

關鍵詞:瓜菜;浸種催芽;溫濕度控制;適宜密植

成武縣是魯西南最大的瓜菜生產基地。春大棚、拱棚瓜菜的定植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因覆蓋方式而定),而其育苗播種期多在11月至翌年2月。此期一般是一年中氣溫最低且變化無常的時期,也是光照時間最短且最弱的時期,氣候條件非常不利于瓜菜的育苗工作,經常出現播后出苗少、出苗不整齊、戴帽出土、漚根、燒根、苗徒長、僵化且病害多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大棚、拱棚瓜菜的正常生產,造成嚴重的減產減收。壯苗抗逆性強、病害少、結果早,進入結果期后負載量大、產量高。可見,培育適齡壯苗是當前反季節瓜菜生產中的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實踐,現將瓜菜播種育苗的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一、做好精選、浸種、催芽工作,提高種子發芽率

(1)播種前,精心挑撿種子,去除秕籽,并在陽光下曬種(夏天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曬種,以防溫度過高燙傷種子)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淘洗種子數次,進一步洗去種子表面的雜質和吸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最后要根據不同的種子進行不同時間的浸種工作。浸種時間一定要適宜,過長或過短均不利于種子發芽。西瓜種子浸種時間一般因種皮厚度、種子大小、水溫的不同而不一樣,一般在8~12h。薄皮西瓜種子、小粒種子如早抗2號、鄭雜五號,在常溫下浸種4~5h即可;豫藝15、黑龍無籽以浸種8h為宜;而種皮較硬的早抗三號、綠寶五號、花龍抗茬王則需10h的浸種才能吸足水分。番茄種子、辣椒種子、茄子種子一般在常溫下浸種10~12h。具體浸種時間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番茄種子制種時進行脫毛處理的,其浸種時間可以比沒有進行脫毛的少浸種1~2h。有些種子有休眠期,如新采的黃瓜種、芹菜種、南瓜種等,要多浸種幾個小時,并多清洗幾次,或用赤霉素等激素進行處理,以利發芽。不同的水溫所要求的浸種時間也不一樣。浸種后的種子一般要用清水沖洗干凈,有的種子還要進行搓洗,以清除種子表面的粘液,如茄子種、黑籽南瓜種和西瓜種等。浸種后的種子最好在室內晾10~20min,使種子表面稍干,以利種皮透氣。對于無籽西瓜種子及一些種皮較厚的西瓜種子、新采的黑籽南瓜種子、西瓜砧木90A、90B等種子,浸種后如進行嗑殼處理,能明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

(2)充分滿足種子發芽的3個基本條件,即水分、溫度和空氣。而有些菜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①浸種時間不夠,造成種子吸水不足。特別是氣溫較低的冬天,因浸種不徹底而造成出芽慢、出芽遲、甚至爛種現象時有發生。②浸種時間過長,造成浸種過度而使種子在水中缺氧及種胚內營養物質外滲流失,影響發芽率或造成發芽勢減弱。③催芽溫度不適宜。種子胚內各種酶的活動有一個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種子發芽。番茄、茄子、辣椒種子的發芽適溫在25~30℃,普通西瓜在25~30℃,無籽西瓜在30~33℃,低于l5℃則大多數品種不能正常發芽,超過40℃則有損傷胚根的危險,使露白的種子胚根不再伸長或根本不露白。而芹菜種子發芽適溫在20℃左右,超過25℃處于半休眠狀態,超過30℃則不發芽。多數菜農采用人體溫度催芽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有時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不能充分滿足種子發芽的溫度條件而影響正常發芽。④透氣不足造成悶種。經過浸種的種子在催芽過程中,往往由于種子濕度過大、包布太濕、種子太多、堆積較厚而影響氣體交換、透氣不良而導致悶種和爛種,造成出芽慢或不出芽。因此,在催芽時對已充分浸種的種子要稍晾干種皮表面的水分,包布不能太濕且堆積不能太厚等,并要注意1d給種子透1次氣。

查看全文

透析瓜菜育苗的注意事項

摘要:針對成武縣的實際情況,總結了提高瓜菜育苗質量的技術措施,包括選種與浸種催芽、溫濕度控制、適宜密植與培育壯苗、苗床管理、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期指導當地生產。

關鍵詞:瓜菜浸種催芽溫濕度控制適宜密植

成武縣是魯西南最大的瓜菜生產基地。春大棚、拱棚瓜菜的定植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因覆蓋方式而定),而其育苗播種期多在11月至翌年2月。此期一般是一年中氣溫最低且變化無常的時期,也是光照時間最短且最弱的時期,氣候條件非常不利于瓜菜的育苗工作,經常出現播后出苗少、出苗不整齊、戴帽出土、漚根、燒根、苗徒長、僵化且病害多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大棚、拱棚瓜菜的正常生產,造成嚴重的減產減收。壯苗抗逆性強、病害少、結果早,進入結果期后負載量大、產量高。

可見,培育適齡壯苗是當前反季節瓜菜生產中的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實踐,現將瓜菜播種育苗的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1做好精選、浸種、催芽工作,提高種子發芽率

(1)播種前,精心挑撿種子,去除秕籽,并在陽光下曬種(夏天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曬種,以防溫度過高燙傷種子)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淘洗種子數次,進一步洗去種子表面的雜質和吸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最后要根據不同的種子進行不同時間的浸種工作。浸種時間一定要適宜,過長或過短均不利于種子發芽。西瓜種子浸種時間一般因種皮厚度、種子大小、水溫的不同而不一樣,一般在8~12h。薄皮西瓜種子、小粒種子如早抗2號、鄭雜五號,在常溫下浸種4~5h即可;豫藝15、黑龍無籽以浸種8h為宜;而種皮較硬的早抗三號、綠寶五號、花龍抗茬王則需10h的浸種才能吸足水分。番茄種子、辣椒種子、茄子種子一般在常溫下浸種10~12h。具體浸種時間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番茄種子制種時進行脫毛處理的,其浸種時間可以比沒有進行脫毛的少浸種1~2h。有些種子有休眠期,如新采的黃瓜種、芹菜種、南瓜種等,要多浸種幾個小時,并多清洗幾次,或用赤霉素等激素進行處理,以利發芽。不同的水溫所要求的浸種時間也不一樣。浸種后的種子一般要用清水沖洗干凈,有的種子還要進行搓洗,以清除種子表面的粘液,如茄子種、黑籽南瓜種和西瓜種等。浸種后的種子最好在室內晾10~20min,使種子表面稍干,以利種皮透氣。對于無籽西瓜種子及一些種皮較厚的西瓜種子、新采的黑籽南瓜種子、西瓜砧木90A、90B等種子,浸種后如進行嗑殼處理,能明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

查看全文

提高瓜菜育苗質量措施論文

摘要:針對成武縣的實際情況,總結了提高瓜菜育苗質量的技術措施,包括選種與浸種催芽、溫濕度控制、適宜密植與培育壯苗、苗床管理、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期指導當地生產。

關鍵詞:瓜菜;浸種催芽;溫濕度控制;適宜密植

**縣是**最大的瓜菜生產基地。春大棚、拱棚瓜菜的定植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因覆蓋方式而定),而其育苗播種期多在11月至翌年2月。此期一般是一年中氣溫最低且變化無常的時期,也是光照時間最短且最弱的時期,氣候條件非常不利于瓜菜的育苗工作,經常出現播后出苗少、出苗不整齊、戴帽出土、漚根、燒根、苗徒長、僵化且病害多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大棚、拱棚瓜菜的正常生產,造成嚴重的減產減收。壯苗抗逆性強、病害少、結果早,進入結果期后負載量大、產量高??梢?培育適齡壯苗是當前反季節瓜菜生產中的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實踐,現將瓜菜播種育苗的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1做好精選、浸種、催芽工作,提高種子發芽率

(1)播種前,精心挑撿種子,去除秕籽,并在陽光下曬種(夏天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曬種,以防溫度過高燙傷種子)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淘洗種子數次,進一步洗去種子表面的雜質和吸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最后要根據不同的種子進行不同時間的浸種工作。浸種時間一定要適宜,過長或過短均不利于種子發芽。西瓜種子浸種時間一般因種皮厚度、種子大小、水溫的不同而不一樣,一般在8~12h。薄皮西瓜種子、小粒種子如早抗2號、鄭雜五號,在常溫下浸種4~5h即可;豫藝15、黑龍無籽以浸種8h為宜;而種皮較硬的早抗三號、綠寶五號、花龍抗茬王則需10h的浸種才能吸足水分。番茄種子、辣椒種子、茄子種子一般在常溫下浸種10~12h。具體浸種時間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番茄種子制種時進行脫毛處理的,其浸種時間可以比沒有進行脫毛的少浸種1~2h。有些種子有休眠期,如新采的黃瓜種、芹菜種、南瓜種等,要多浸種幾個小時,并多清洗幾次,或用赤霉素等激素進行處理,以利發芽。不同的水溫所要求的浸種時間也不一樣。浸種后的種子一般要用清水沖洗干凈,有的種子還要進行搓洗,以清除種子表面的粘液,如茄子種、黑籽南瓜種和西瓜種等。浸種后的種子最好在室內晾10~20min,使種子表面稍干,以利種皮透氣。對于無籽西瓜種子及一些種皮較厚的西瓜種子、新采的黑籽南瓜種子、西瓜砧木90A、90B等種子,浸種后如進行嗑殼處理,能明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

(2)充分滿足種子發芽的3個基本條件,即水分、溫度和空氣。而有些菜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①浸種時間不夠,造成種子吸水不足。特別是氣溫較低的冬天,因浸種不徹底而造成出芽慢、出芽遲、甚至爛種現象時有發生。②浸種時間過長,造成浸種過度而使種子在水中缺氧及種胚內營養物質外滲流失,影響發芽率或造成發芽勢減弱。③催芽溫度不適宜。種子胚內各種酶的活動有一個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種子發芽。番茄、茄子、辣椒種子的發芽適溫在25~30℃,普通西瓜在25~30℃,無籽西瓜在30~33℃,低于l5℃則大多數品種不能正常發芽,超過40℃則有損傷胚根的危險,使露白的種子胚根不再伸長或根本不露白。而芹菜種子發芽適溫在20℃左右,超過25℃處于半休眠狀態,超過30℃則不發芽。多數菜農采用人體溫度催芽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有時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不能充分滿足種子發芽的溫度條件而影響正常發芽。④透氣不足造成悶種。經過浸種的種子在催芽過程中,往往由于種子濕度過大、包布太濕、種子太多、堆積較厚而影響氣體交換、透氣不良而導致悶種和爛種,造成出芽慢或不出芽。因此,在催芽時對已充分浸種的種子要稍晾干種皮表面的水分,包布不能太濕且堆積不能太厚等,并要注意1d給種子透1次氣。

查看全文

冬種生產指導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穩定冬種瓜菜面積,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擴大桑園種植面積,優化結構和布局;積極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合理安排植期,做好產銷對接;加強產品監管,提高產品質量;強化品牌效應,拓寬市場銷路,擴大出島量,提高產業效益。

二、目標任務

1、今年冬種計劃面積57000畝,其中:(1)瓜菜5000畝(詳見附件一);(2)桑園6000畝(詳見附件二);(3)玉米10000畝,其中糯玉米和甜玉米5000畝,飼料玉米5000畝;(4)花生5000畝;(5)番薯5000畝;(6)豆類2000畝;(7)木薯20000畝;(8)其它5000畝。

2、推廣標準化瓜菜基地建設。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整治、國土土地整理等項目,加強農田排灌渠道、田間道路、土壤改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標準化瓜菜基地。營根、灣嶺、什運、紅毛要抓好1-2個連片50畝以上的商品瓜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田洋建設。

3、加強產品質量監控。加大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力度,確保農資產品合格率在85%以上;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控,確保冬季瓜果菜產品的質量合格率超過98%,力爭冬季瓜果菜綠色防控推廣面積達到500畝,冬季瓜果菜農藥使用量減少30%;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達到20000畝,農民瓜菜收入增加5%。

查看全文

農業局上半年科技工作總結(市)

今年是我市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第四年。半年來,我們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和重視下,在省級專家組的指導和支持下,根據農業部和省廳要求,針對本市實際,圍繞建立“技術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良種良法直接到田”的農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新機制,著重做好“三篇文章”,切實抓好“四個到位”,從而使我市農業科技入戶工作在去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又取得新的業績。全市園藝類科技入戶兩大主體作物西瓜和青椒上半年取得了擴面增效的好成績,示范戶畝效益進一步提高。上半年1000個示范戶西瓜畝平效益達到4978元,比面上高528元。青椒生產在行情不景氣的情況下,全市青椒示范戶平均畝效益仍然超過3400元,比面上的3000元,高400元。棉花科技入戶新品種應用率達到100%。

一、召開總結表彰會議,部署今年科技入戶工作

*月*日,市科技入戶工程領導小組專題召開了20*年度東臺市農業科技入戶總結表彰暨20*年科技入戶工作會議。市政府分管領導、市專家組成員、市農業局和農技推廣中心全體人員、11個瓜菜和13個棉花科技入戶工程實施鎮分管領導、技術指導員、優秀示范戶等150多人參加了會議。市農業局局長高永俊認真回顧總結了20*年我市實施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所做的各項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了科技入戶對促進我市瓜菜和棉花生產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并對10名科技入戶優秀指導員、十佳科技示范戶進行了表彰獎勵。同時針對20*年科技入戶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明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部署了20*年科技入戶工作,提出了著重做好“三篇文章”,切實抓好“四個到位”的總體要求。三篇文章即調整的文章、完善的文章、拓寬的文章。四個到位即推介宣傳到位、技術培訓到位、入戶指導到位、物化補貼到位。要求各實施鎮要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各有關科站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協作,密切配合,乘勢而上,把今年的農業科技入戶工作做得更實在更有成效。

二、做好三篇文章,進一步推進科技入戶工程深入實施

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作會議后,局各有關科站和實施鎮迅速行動,針對去年科技入戶工作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3月底前,重點圍繞做好三篇文章開展相關工作。一是做好“調整”文章。對部分工作拖拉、技術指導不到位的技術指導員和示范績效不明顯、示范帶動效果不理想的示范戶作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優化了指導員隊伍,提高了示范戶總體素質。二是做好“完善”文章。重點是進一步完善科技入戶工作管理和績效考核等制度。簽訂了專家組成員、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三方責任書,明確了各方的權利和職責;并分別制訂了專家組成員工作制度和專家組成員、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績效考核獎懲辦法;同時將科技入戶工作的實施列為各鎮年度工作考核重要內容之一。從而使我市科技入戶管理工作走向更加規范、更加完善的軌道。三是做好“拓寬”文章,即拓寬工程實施范圍,西部里下河地區是我市棉花主產區,今年我們將西部部分棉花生產大鎮納入到我市農業科技入戶的重點輻射鎮,全部列入我市科技入戶工程實施范圍,將這兩個鎮與科技入戶實施鎮享受同樣的待遇,在棉花產業上進行重點重抓。

三、切實抓好四個到位,全面推動科技入戶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查看全文

全縣蔬菜田管工作要點

一、大棚蔬菜管理技術

春季是大棚蔬菜生產獲得高產、高效的關鍵時期,加強此期管理至關重要。目前,大棚內蔬菜已進入旺盛生長期,同時也是黃瓜、番茄、辣椒等作物病蟲害多發期,管理技術如下:

1、溫、濕度管理。要做好大棚通風,調節棚內溫度與濕度,滿足瓜菜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要求。二月中旬以后,光照充足,氣溫回升快,蔬菜進入旺盛生長階段,棚內溫度易出現超過35℃的情況,嚴重影響授粉、結實,并使植物長勢衰弱。同時水肥需求量加大,澆水次數增多,棚內濕度加大,病害加重。大棚內溫度宜保持白天25℃至30℃、夜間15℃至20℃。若遇到冷空氣侵入,要蓋好薄膜保溫。

2、肥水管理。此期蔬菜作物生長旺盛,肥水需求量加大,應及時追肥澆水,一般間隔10至15天追肥一次,每次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15公斤或畝追施尿素6—10公斤、鉀肥5公斤,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追肥,在藥液中加0.2%磷酸二氫鉀或其它葉面肥進行噴霧,施用有機肥時注意肥料要充分腐熟。要保持土壤濕潤,表土見白時要及時澆水,可采用滴灌或人工點澆。黃瓜一般4天至5天澆一次水,茄果類(番茄、辣椒、茄子)一周左右澆一次水,注意澆水應掌握在晴天上午進行,以便中午放風時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3、病蟲害防治。搞好農業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此期危害大棚蔬菜的主要病害為: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葉霉病、病毒病等。要做好各項培育管理措施和病蟲預測預報,選準對口農藥,在安全間隔期限進行藥劑噴霧防治,采用廣譜性殺菌劑,做到以防為主。注意噴藥時應在上午進行。遇陰雨天氣提倡用煙霧劑薰棚。危害蔬菜的主要蟲害為:蚜蟲、白粉虱。防治時要采用噴霧與煙熏相結合的方法。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20克或5%吡蟲啉乳油20—40毫升,加水30—40公斤噴霧,或用蚜虱螨一熏凈于傍晚閉棚后熏棚,噴霧與煙熏同時進行效果最為理想。

二、日光溫室蔬菜管理技術

查看全文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研究

一、設施農業建設取得的成效

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項目實施以來,武威市涼州區設施農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反季節蔬菜、奶肉牛、畜禽等設施農牧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張,產品總量持續增加。截至2012年底,全區累計建成設施農業1.71萬hm2(其中,日光溫室0.72萬公頃、養殖暖棚0.99萬公頃),設施瓜菜總產量63.8萬噸,肉蛋奶總產量10萬噸,設施農業總產值40.94億元,人均設施農業純收入可達3643元。

㈡優勢產區已經形成

通過制定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加強分類指導,發揮區域資源優勢,設施農業生產已形成了城郊區精細蔬菜生產區、沿沙區瓜果生產區、北片外向型蔬菜生產區、張義山區人參果生產區、沿山冷涼灌區食用菌生產區、沿山沿灘肉羊與肉牛生產基地,建成高壩鎮、金羊鎮、發放鎮、東河鄉等一批專業化生產鄉鎮,“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數村一品”的生產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㈢整體生產效益高

查看全文

走良性循環經營之路

走良性循環經營之路

鄉東沙地村位于??h王莊鄉東南部,全村2517口人,3124畝耕地,其中沙荒地占40%。近幾年,我們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效益為中心,“種、養、加多輪驅動,走良性循環經營之路”,成為王莊鄉萬畝茄子基地中心和粉條加工基地,帶動了養殖業的發展。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達3000元,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一、重科技,抓調整,讓土地生金

我村雖有種植瓜菜的歷史傳統,但農戶小片經營,單獨銷售,效益低下。為盡快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理出了“調整種植結構,適度規模經營”的思路,選擇了“西瓜+茄子”套種模式。為穩步推進,首先,有目的地讓劉新芝、宋自全兩名黨員,帶頭發展大棚,創造經驗,示范帶動。

其次,靠科技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在典型帶動,黨員幫帶的基礎上,多次聘請省農科院、市、縣農業局等單位技術人員,為群眾舉辦培訓班,在整地、扎棚、育苗、嫁接、種植、管理、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化學控制等各個環節,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技術指導。同時,積極組織農民走出去,開闊視野,學習經驗,先后到安陽、鄭州邙山區、偃師、內黃等地參觀考察、交流經驗,全村600多戶農民,戶戶都有技術明白人和管理中的行家里手。

其三,引進良種規模發展。選擇“西瓜套種茄子”種植模式,西瓜選用“京欣1號”、“鄭雜5號”等早熟品種,3月底催芽播種,拱棚覆蓋,6月中旬西瓜開始上市,畝產達4000公斤以上,茄子選用“安陽大紅袍”、“天津快圓茄”、“臺灣農友長茄”、“糙青茄”等優質高效品種,畝產達5000公斤以上,套種畝效益4000元以上,比糧食效益高4倍以上。其四,靠市場,帶動基地持續發展。由于廣大村民提高了認識,掌握了技術,嘗到了甜頭,發展的勁頭越來越大,全村西瓜、茄子套種和各類大棚蔬菜近2000畝,許多農戶已把目光轉向周邊村莊,以反租承包的形式在外村發展“西瓜+茄子”套種。2002年農戶承包外村土地達500多畝,影響和帶動了周圍村莊的發展。為了把大量產品及時從農民手中銷售出去,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我們充分發揮本村10名交易員的作用,在村里建起蔬菜批發市場,瓜菜收獲盛季,安陽、林州、武安、邯鄲等外地商戶云集村里,收購瓜菜晝夜不停,運貨車輛川流不息,日交易量在100噸以上,成為豫北最大的茄子市場。

查看全文

大棚西瓜套種蘿卜栽培技術探討

摘要:本文總結了大棚西瓜套種蘿卜優質簡約化栽培技術,具體包括品種選擇、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西瓜;蘿卜;套種;栽培技術

西瓜地爬式栽培行距在2m左右,整個生育期的前期植株生長較慢,苗期45~55d。為了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土地等資源,提高產量,增加菜農收益,特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引進西瓜品種蘇蜜9號、從揚州大學引進紅蘿卜品種Mu-YT18,在江蘇省西甜瓜體系贛榆推廣示范基地青口鎮申城村示范點進行優質簡約化套種栽培。調查發現:Mu-YT18紅蘿卜肉質根出土部分比例為71.39%,肉質根光滑、皮紅色、肉白色,肉質根長5.72cm、粗3.87cm,肉質根質量在50g左右,口感脆甜,折合產量為25264.5kg/hm2,按照收購價1.6元/kg計,銷售收入達40423.2元/hm2,除去投入成本7500元/hm2,純收入為32923.2元/hm2;西瓜蘇蜜9號折合產量為39469.8kg/hm2,銷售收入為315758.4元/hm2,除去成本79401.0元/hm2,純收入236357.4元/hm2。合計純收入269280.6元/hm2。由此可見,大棚西瓜套種蘿卜優質簡約化栽培種植模式可節省土地資源,提高菜農收入,有利于促進贛榆區蔬菜產業健康發展。現將大棚西瓜套種蘿卜優質簡約化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品種選擇

西瓜選用早熟、抗病、優質、高產品種,如小果型蘇蜜8號、蘇蜜9號、蘇蜜1667號等,中果型蘇蜜518號、蘇蜜618號、8424、遷麗2號、遷麗4號等;蘿卜選用生長期短、早熟的小型蘿卜品種,如上海紅蘿卜、南京五月紅蘿卜、煙臺紅蘿卜、蓬萊春蘿卜、Mu-YT18紅蘿卜及贛榆本地品種半夏蘿卜等。

2茬口安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