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龍膽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2 12:41: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關龍膽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關龍膽的保肝作用研究論文

1材料

1.1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0±2.0)g,雌雄各半,哈爾濱市獸醫研究所,動物質量合格證號:黑XCXK20020001。

1.2試劑四氯化碳(CCl4),哈爾濱市新達化工廠產品(分析純),批號000718;硫代乙酰胺(TAA),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40102;D-半乳糖胺(GlanN):北京化工廠,批號870522;聯苯雙酯,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40410;甲醇,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11222;谷丙轉氨酶(ALT)試劑盒、谷草轉氨酶(AST)試劑盒、堿性磷酸酶(AKP)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040915。

1.3藥材關龍膽,采自哈爾濱市蔣化龍膽種植基地,經哈爾濱商業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沈志濱副教授鑒定為關龍膽。

2方法

取關龍膽根浸膏0.90g,加蒸餾水配成0.01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相當于生藥5g/kg給藥)。分別取關龍膽地上部分浸膏30.4,15.2,7.6g加蒸餾水配成0.5,0.25,0.12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分別相當于生藥25,50,75g/kg給藥)。

查看全文

關龍膽保肝作用分析論文

1材料

1.1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0±2.0)g,雌雄各半,哈爾濱市獸醫研究所,動物質量合格證號:黑XCXK20020001。

1.2試劑四氯化碳(CCl4),哈爾濱市新達化工廠產品(分析純),批號000718;硫代乙酰胺(TAA),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40102;D-半乳糖胺(GlanN):北京化工廠,批號870522;聯苯雙酯,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40410;甲醇,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11222;谷丙轉氨酶(ALT)試劑盒、谷草轉氨酶(AST)試劑盒、堿性磷酸酶(AKP)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040915。

1.3藥材關龍膽,采自哈爾濱市蔣化龍膽種植基地,經哈爾濱商業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沈志濱副教授鑒定為關龍膽。

2方法

取關龍膽根浸膏0.90g,加蒸餾水配成0.01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相當于生藥5g/kg給藥)。分別取關龍膽地上部分浸膏30.4,15.2,7.6g加蒸餾水配成0.5,0.25,0.12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分別相當于生藥25,50,75g/kg給藥)。

查看全文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單皰病毒角膜炎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本院門診就診的60例(67只眼)患有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病程為6d~8個月。經過系統采用局部及全身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通過裂隙燈顯微鏡及熒光素鈉染色觀察角膜炎性反應的轉歸及愈合情況。結果本組病例治愈率為86.57%,總有效率為98.51%,隨訪期限內3例復發,肝經濕熱型1例,肝膽實熱型2例,分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后痊愈。結論中西醫結合是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種有效方法。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角膜組織所表現的角膜炎性病變,其病情頑固,易于復發,對視力損害比較嚴重。是當今世界上危害嚴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發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至今仍是眼科界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本病發病前常見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發熱史,數日后眼部出現疼痛、畏光、流淚等角膜刺激癥狀,在角膜某一部位可見灰白色點片狀或樹枝狀浸潤灶,病灶擴大融合,上皮破損加重,形成地圖狀潰瘍,或表現為非潰瘍型的盤狀角膜炎和彌漫性角膜實質炎[1]。該病以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并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與國內外報道相近似[2]。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在中醫屬“聚星障”、“花翳白陷”范疇[3]。臨床主要分為外感風熱型、肝經濕熱型、肝膽實熱型。筆者近幾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獲得較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共觀察60例病例67只眼(外感風熱型20只眼、肝經濕熱型35只眼、肝膽實熱型12只眼),其中男32例,41只眼,女28例,26只眼,年齡9~63歲,病程6d~8個月,其中初發者26例,復發34例。

查看全文

急性附睪炎的中醫學研究

【摘要】中醫藥治療急性附睪炎及其并發癥等方面具有起效快、不易產生抗藥性、預后良好、有效預防慢性附睪炎等優勢。筆者重點對急性附睪炎病因病機、名家經驗、專方驗方、中成藥治療、特色外治法和針灸療法等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急性附睪炎;中醫藥;外治法;綜述

急性附睪炎作為男科非特異性感染性急病,屬于中醫學“子癰”“偏墜”范疇。急性附睪炎起病急,癥狀重,局部表現主要為雙側或單側附睪睪丸腫脹疼痛,并向腹股溝區放射,嚴重者可上達腹部,后達腰部,甚至可出現寒戰高熱等全身癥狀,并可伴有其他泌尿生殖系炎癥[1]。西醫認為本病多由細菌感染導致,途徑有:1)最常見由泌尿生殖系炎癥經尿路通過輸精管逆行至附睪引起感染[2];2)淋巴蔓延:盆腔炎癥通過淋巴系引起附睪炎;3)血行感染:身體其他部位感染通過血路進入附睪。中醫藥治療急性附睪炎相對于西藥殺菌抗炎治療具有起效快、不易產生抗藥性、預后良好等優勢。筆者收集近年來中醫藥治療急性附睪炎的研究資料,整理如下。

1病因病機

古人把陰囊中的睪丸附睪統稱為“陰丸”“陰核”,認為其與“腎”密切相關,故又稱為“腎子”“外腎”等,當天癸充盈之時,在此可化生生殖之精,方能繁衍子嗣。經絡學說認為厥陰肝經其經、筋、絡、別,均與腎子直接相連,主要受肝血的濡養,肝主宗筋,宗筋狹義上指男子的整個外陰,包括睪丸、附睪、陰莖等,若肝氣不暢,則致外腎氣血不暢,發為諸疾[3]。綜上所述,睪丸附睪與腎和肝經密切相關,為治療囊癰奠定了理論基礎。中醫學認為病因主要有:1)外感濕熱、寒濕、火毒之邪;2)嗜食肥甘辛辣;3)跌撲損傷;4)房事不節或不潔。其病機為:在上述單一或多種致病因素下,病邪侵犯肝經,循經而下,結于囊中,附于腎子之上,氣血不通,郁久化熱,久而肉腐成癰,此病以實證為主,尤以濕熱證常見[4]。國醫大師周仲瑛認為“瘀熱”貫穿了整個子癰發病的全程,子癰初期初感毒邪“熱盛瘀輕”,日久瘀熱搏結,繼而肉腐成膿,此為子癰中期“瘀熱俱重”,子癰后期,因體虛或失治誤治,毒邪留戀,發為慢性子癰,此時“熱退瘀重”,故而提倡分期論治[5]。

2中醫內治法

查看全文

中西治療精神分裂癥論文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辨證論治;綜述文獻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患病率最高,威脅人們心身健康最嚴重的精神病之一,也是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課題。由于精神疾病的復雜性,中醫學文獻中各家論述繁多,屬癲狂范疇。從現代醫學角度論,精神分裂癥病因不明,精神癥狀繁雜,且缺乏軀體方面明確的陽性體征,從而使中西醫結合辨證分型成為一大難題。對此,1991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們進行反復的討論,以西醫辨病和中醫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制訂出精神分裂癥中西醫結合辨證分型標準[1]。此后,隨著研究的深入,已顯示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優勢及前景。現將近5年來的有關文獻綜述如下。

根據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特點的不同,分為3類:精神分裂癥Ⅰ型(陽證)、Ⅱ型(陰證)、其他型。

1精神分裂癥Ⅰ型(陽證)

臨床表現以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為主,一般病期較短,多屬急性期。李玉欣等[2]對首發精神分裂癥(痰濕內阻型)給予中藥清心定志湯(陳皮、半夏、茯苓、膽南星、枳實、木香、制香附、石菖蒲、天竺黃、郁金、竹茹、黃芩、炒酸棗仁)合維思通治療作為研究組(28例),單一使用維思通治療作為對照組30例,分別于入組后第1、2、4、8周評定陽性癥狀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量表(TESS)記錄不良反應。結果提示2組臨床總體療效在第1、2周有明顯差異,在第4、8周無明顯差異,2組臨床總體療效相當。研究組減輕了抗精神病藥的副反應,提高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段躍水等[3]對精神分裂癥50例,實證用癲狂1號(黃芩、黃連、黃柏、郁金、膽南星、大黃、芒硝、柴胡、龍膽草、茯神),并配以氯氮平、舒必利治療,療效優于單用相同西藥治療。阮鴻杰等[4]收治61例陽性癥狀精神分裂癥,隨機分為中西醫結合組(治療組)31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用氯丙嗪≤400mg/日治療,治療組除服用氯丙嗪≤100mg/日治療外,根據精神分裂癥的不同類型辨證治療,治宜疏肝理肺,調暢氣血,總有效率96%,顯效率64%,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查看全文

男性不育癥中醫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男性不育癥

男性不育癥是中醫男科的常見病癥之一,有資料表明不育夫婦占已婚育齡夫婦的10%~15%,其中由男方原因引起不育者約占40%。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對男性不育的認識不斷深入,在治療上本著治病求本的原則,或補虛或瀉實,運用不同的治療法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有關資料綜述如下。

1辨證分型論治

迄今為止,研究者對不育癥辨證論治的認識不盡相同,尚未建立起統一的不育癥基本證型和治療法則。趙麗華等[1]分6型治療男性不育癥56例,腎氣虛弱型治以益腎養精;濕熱下注型治以清熱利濕、解毒養精;肝腎陰虛型治以滋補肝腎;肝氣郁結型治以疏肝解郁、益氣養精;痰濕阻滯型治以健脾化濕、行氣滌痰;精道閉阻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精。結果:痊愈34例,臨床治愈12例,有效8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82.1%,總有效率為96.4%。夏春風等[2]分7型治療男性不育癥68例。腎陽虛型治以補腎壯陽、益精生髓,方選景岳贊育丹加減;腎陰虛型治以滋陰補腎、生髓潛陽,方選五子衍宗丸合知柏地黃丸加減;氣血兩虛型治以大補氣血、育陰壯陽,方選十全大補湯加減;肝郁氣滯型治以疏肝理氣解郁,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痰濕內蘊型治以燥濕化痰,方選平胃散合二陳湯加減;氣滯血瘀型治以活血祛瘀通絡,方選血府逐瘀湯加減;濕熱下注型治以清熱解毒除濕,方選萆薢分清飲合四妙散加減。結果:治愈18例,顯效31例,有效1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6.77%。周長金[3]治療精液異常120例,腎陽不足,腎氣衰少(58例)治以益腎溫陽法,用金匱腎氣丸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鹿角膠、海狗腎等共奏溫腎填精之功。寒滯血瘀,腎精不通(32例)用血府逐瘀湯加鹿角片、女貞子、覆盆子、棗皮等品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兼以補腎填精。濕熱下注,精液難化(精液不液化)(30例)治則清熱利濕,藥用萆薢分清飲加蒲公英、敗醬草、生地、丹參、白花舌蛇草、棗皮、苦參、土茯苓、川楝子、荔枝核等,清熱解毒,利濕別濁,使之精液液化。治療結果:臨床治愈74例(61.7%),顯效19例(15.8%),有效17例(14.2%),無效10例(8.3%),總有效率91.7%。譚青藍[4]分3型治療精液不液化癥42例,陰虛火旺型治以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12g,黃柏、生地黃、熟地黃、天冬、石斛、枸杞子、山茱萸、菟絲子各15g,山楂30g,麥芽30g,五味子10g);濕熱下注型治以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龍膽草10g,黃柏l5g,黃芩12g,澤瀉15g,萆薢20g,車前子20g,薏苡仁30g,梔子15g,牡丹皮12g,土茯苓30g,虎杖15g,山楂30g,麥芽30g);瘀痰阻滯型治以化痰祛瘀,用導痰湯合少腹逐瘀湯加減(膽南星10g,半夏10g,丹參20g,赤芍15g,小茴香3g,牛膝15g,蒲黃10g,當歸10g,路路通20g,川芎6g,五靈脂10g,山楂30g,麥芽30g);對照組36例用α-糜蛋白配合口服維生素E、復方新諾明及葡萄糖酸鋅治療。結果治療組治愈率為54.8%,總有效率為85.7%;對照組治愈率為33.3%,總有效率為61.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2基本方為主隨癥加減治療

目前對不育癥的治療,多數醫學同行采用在基本方基礎上隨癥加減治療。劉長振[5]自擬生精活力湯(組成:黃芪25g,黨參、苡仁、黃精、菟絲子、枸杞各15g,茯苓、懷牛膝、懷山藥各12g,沙苑子、熟地、淫羊藿、紫河車、何首烏、車前子各10g。),濕熱甚者去熟地、何首烏,加蒼術、川樸各10g;血瘀甚者加丹參、益母草各10g。每日1劑,水煎2次,首煎與次煎各200ml,混合后分2次溫服治療少精弱精性不育,結果120例患者經治療3個月后,治愈38例,顯效35例,有效32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87.6%。趙創等[6]用加味地黃湯治療男性少精、弱精子不育癥200例,(基礎方:熟地15g,山萸肉12g,山藥15g,丹皮12g,茯苓15g,澤瀉15g,仙靈脾15g,大蕓12g,女貞子12g,沙苑子12g,首烏12g,黃芪15g,當歸15g,川芎15g,地龍12g,鹿角膠10g)每日1劑,分2次水煎服,每次150ml,30天為1個療程。根據臨床出現的不同癥狀可隨癥加減:偏腎陽虛者加制附片、肉桂;偏陰虛者加麥冬、知母;濕熱明顯者的加黃柏、龍膽草;瘀血明顯者加桃仁、紅花;濕盛者加蒼術、砂仁。結果:治愈84例,有效98例,無效18例。歐陽洪根等[7]采用自擬生精方治療少精子癥50例,隨癥加減。結果:精液恢復正常40例,好轉6例,總有效率為92.0%。韓蘭英等[8]用自擬生精湯為基本方治療精液異常不育癥87例,隨癥加減。結果:治愈12例,顯效48例,有效1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0.8%。王祖龍等[9]用育嗣湯(組成:黃芪30g,當歸15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黃20g,菟絲子30g,枸杞子20g,覆盆子15g,五味子10g,車前子10g,仙茅10g,仙靈脾10g,川斷15g,香附15g,砂仁10g,川牛膝15g)每日1劑,水煎取汁500ml,分2次溫服。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少精弱精癥300例。結果:少精癥30例,痊愈9例,有效18例,無效3例,治愈率30%,有效率90%;弱精癥90例,痊愈68例,有效18例,無效4例,治愈率75.6%,有效率95.56%;少精弱精癥180例,痊愈117例,有效46例,無效17例,治愈率65%,有效率90.56%。何益新[10]用活精種子湯(黃芪30g,山茱萸12g,菟絲子15g,枸杞子15g,肉蓯蓉12g,桑葚子30g,仙茅15g,淫羊藿30g,水蛭5g,鹿角膠15g,甘草10g)為基本方治療精子活力低下不育癥168例,陰虛火旺者去鹿角膠、仙茅、淫羊藿,加知母10g,黃柏15g,龜版膠15g,旱蓮草30g,女貞子30g;有濕熱者去鹿角膠、淫羊藿、仙茅,加土茯苓30g,敗醬草30g;精索靜脈曲張者,加紫丹參30g,赤芍12g,參三七10g。經過1~3個療程的治療,懷孕61例,治愈82例,有效1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93.4%。鄒強等[11]用虎杖丹參飲(虎杖、蒲公英、紫草、黃芪、丹參、赤芍、當歸、何首烏、女貞子、生地黃、淫羊藿各15g,紅花10g)治療男性抗精子抗體陽性不育癥50例,濕熱偏重者加敗醬草20g,黃柏9g,腎虛偏重者加巴戟天l5g;對照組采用潑尼松治療35例。結果治療組有4l例轉陰,轉陰率為82.0%;對照組有19例轉陰,轉陰率為54.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陳其華[12]將72例免疫性不育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32例,治療組運用自擬益氣除濕湯(黃芪30g,人參10g,肉蓯蓉10g,黃柏10g,龍膽草5g,車前子10g,山藥15g,生地黃10g,甘草5g,并隨癥加減),同時給予口服潑尼松治療;對照組單純口服潑尼松治療。結果:治療組痊愈率為52.5%,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痊愈率為19.0%,總有效率為69.0%,治療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查看全文

濕疹中西醫結合治療論文

【關鍵詞】濕疹;中西醫結合;治療

濕疹是由風濕熱邪所致的常見皮膚病,相當于祖國醫學的“風濕病”“浸淫瘡”“黃水瘡”。西醫認為濕疹為多種因素所致的一種皮膚炎癥反應,多與變態反應有關。濕疹易反復發作,纏綿難愈,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有獨特優勢,綜述如下。

1內服外用

1.1中藥加西藥內服與中藥加西藥外用洪淑珍[1]對急性濕疹以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疏風止癢為主,藥用龍膽瀉肝湯、萆解滲濕湯合二妙丸加減,亞急性濕疹以健脾除濕、養血潤膚、疏風止癢為主,方用胃苓湯加減,慢性濕疹以養血疏風止癢、除濕潤燥為主,方用消風散加四物湯加減內服。外洗方:苦參30g,黃柏20g,地榆20g,蒼術20g,金銀花20,連翹15g。水煎成1500~2000ml,微溫外洗,日1次;西藥口服撲而敏、開瑞坦或賽庚啶,嚴重者口服小量強的松或地塞米松。亞急性及慢性期,加用激素軟膏。治療100例,治愈66例,好轉3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6%。劉明江等[2]采用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方用桂枝浮萍湯,并口服開瑞坦10mg/d,外用爐甘石洗劑,1%氫化可的松治療急性濕疹,療效滿意。何澤民等[3]把濕疹分為濕熱毒瘀型和陰血虧虛型,分別給予祛濕清熱解毒湯和滋陰養血止癢湯。西藥口服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息斯敏、強的松,中藥外洗(山豆根、苦參、金銀花、連翹、地榆、九里光、甘草),洗后病灶處涂三九皮炎平軟膏。治療52例,痊愈47例,痊愈率90.4%。程利敏等[4]治療濕疹60例。中醫辨證分型,風熱型:荊防湯加減,濕熱型:龍膽瀉肝湯或涼血消風湯加減,脾濕型:胃苓湯加減,陰虛夾濕型:滋陰除濕湯,風盛血燥:養血消風湯,配合口服西藥敏迪、賽庚啶。外用爐甘石洗劑、皮炎平、膚疾寧。痊愈53例,占88.33%,總有效率100%。

1.2中藥加西藥內服與西藥外用李俊鋒[5]治療濕疹100例,中藥內服予自擬濕疹湯;西藥服息斯敏10mg/d,地塞米松1.5mg,tid,日2次,外搽去炎松軟膏1支、地塞米松(0.75mg)10片、撲而敏(4mg)10片、四環素(0.25mg)10片研末、病毒唑針劑1ml、聚肌胞2ml,調勻外搽。痊愈96例,顯效4例,總有效率100%。曾建中等[6]治療急性濕疹68例,口服賽庚啶2mg,維生素C200mg,日3次,中藥以清熱止癢湯(地膚子、白蘚皮、綠豆衣等)口服,外搽維膚霜。治愈40例,好轉14例,有效6例,無效2例。吳國根等[7]用內服皿治林10mg1次/d,加用健脾潤膚湯(茯苓、蒼術、白術、當歸、丹參等),外用去炎松尿素軟膏治療慢性濕疹40例,總有效率92.5%。

1.3中藥內服與中藥加西藥外用郭晴[8]以疏風養血,清熱除濕(當歸、防風、苦參、蟬蛻、生地、石膏、荊芥等)為法內服,外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方(黃連、黃柏、全蝎、大黃、苦參研末)混合尿素軟膏。輕者2~4d,重者4~7d治愈,隨訪1年未復發。

查看全文

透視濕與皮膚病研究

濕本是自然界氣候之一,但濕邪則是人類的致病因素之一,濕以重濁粘滯為其特點,故濕邪之為病,證候復雜,纏綿難愈,濕證涉及臨床各科,現就濕與皮膚病的關系作如下論述。

1濕邪與發病

濕邪是六淫之一,也是人體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關于濕邪致病的記載最早見于《素問·至真要大論》:“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頸項強,皆屬于濕;……”明確指出某些疾病的發生與濕相關,后世醫家對濕邪致病的論述亦較多,如《外科證治全書》記載:“陰腫,陰戶忽然腫而疼痛,由肝脾傷損濕熱下注……,”此病證類似于現代的急性女陰潰瘍;又認為痹證是濕邪侵及肌肉經絡關節皮膚,經脈痹阻而發為“肌痹”、“皮痹”、“痹證”;認為經脈曲張性小腿潰瘍,深膿庖瘡是因濕氣郁久成毒,濕毒之氣下注小腿而發病。筆者認為:凡腹滿水腫,肌膚腫脹,糜爛、滲出、水皰、結節等皮損無不與濕相關,只是因人、因時、因部位或因挾熱、挾風之不同而皮損出現先后、輕重、多少之不等罷了。例如毛囊炎、癤、丹毒、水痘、日光皮炎、急性濕疹、某些藥疹、膿皰瘡、濕性脂溢皮炎、多汗癥、酒皶鼻、痤瘡等病均因于濕熱內蘊,或上蒸于頭面,或迫津外泄、或蘊結于肌膚,或挾時邪、外感邪毒而誘發;帶狀皰疹由肝膽濕熱或脾虛濕盛引起;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扁平苔癬因于風濕蘊阻、經絡阻隔、肌膚失養所致者為多;天皰瘡、皰疹樣皮炎等大皰性疾病多由濕熱交蒸外越肌膚所致;結節性紅斑、多形性紅斑、凍瘡多由寒濕凝滯,血瘀阻絡所致;小腿潰瘍、足癬、女陰潰瘍、糜爛性龜頭炎多由濕熱下注所致;還有濕熱下注、外感邪毒而發的接觸過敏性皮炎等等。

2濕證與臨床

濕證有內濕、外濕之分,有上濕、下濕之別,辨證上各不相同,筆者認為不外乎以下幾型。

2.1濕熱內蘊證見發熱或有汗出而熱不解,面色潮紅,心煩,口干不多飲,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皮疹色紅,水腫、水皰、糜爛、滲液或見丘疹、結節、膿皰,自覺癢或痛。臨床多見于膿皰瘡、單純皰疹、鵝口瘡、剝脫性皮炎、痤瘡、脂溢性皮炎、帶狀皰疹、癤、丹毒、毛囊炎、日光皮炎、接觸性皮炎、足癬、藥疹、濕疹等。

查看全文

藥業發展規劃

××市藥業發展規劃()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是高投入、高收益、高技術密集型的特殊產業群體,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較高的經濟效益,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為加快我市醫藥產業發展,叫響“中國北藥之鄉”,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藥業發展趨勢及××藥業發展現狀

醫藥產業是一個市場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醫藥產品是世界貿易增長最快的五類產品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產值年均增長,已成為全球醫藥十大新興市場之一,是繼美國、日本、德國、法國之后的世界第五大處方藥市場、世界非處方藥的第一大市場。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藥市場發展進一步加快。黑龍江省北藥資源豐富,省內分布的動、植物藥材有種,總蘊藏量為億公斤。有藥材保護區處,保護面積萬畝。年末黑龍江省已步入醫藥大省行列,醫藥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位。形成了以哈藥集團為龍頭的一批骨干企業,涌現了一批骨干產品,產值超萬元以上的就達種,產值超億元的有種,醫藥產業已成為拉動全省醫藥經濟快速發展的牽動力量。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用藥消費的增長、新疾病帶來醫藥的新需求以及醫藥生產的多元化,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醫藥市場增長速度仍將繼續高于世界醫藥市場增長速度。

××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張廣才嶺東麓,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和氣候條件極其適合北藥種植和生長,為發展醫藥產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野生藥材富集。全市野生中藥材資源品種共科、種,其中名貴中藥材有山參、田雞、鹿茸、麝香、熊膽、豹骨等種;道地藥材有黃芪、黃柏、龍膽草、蒼術、北五味、刺五加、滿山紅等種;大宗藥材有柴胡、靈仙、寄生、巨麥、白鮮皮、地榆、益母草、升麻等多種。全市中藥材年蘊藏量達到萬噸,周邊市縣中藥材年蘊藏量在萬噸左右,開發潛力巨大。種植歷史悠久。××種植中藥材已有多年的歷史,在多年的種植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種植經驗,掌握了豐富的栽培技術,先后成功種植了龍膽、五味子、黃芪、甘草、柴胡、平貝等十幾個品種。全市現已形成了橫道鎮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場平貝種植基地,山市鎮黃芪、五味子種植基地,我市已被黑龍江省列為刺五加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北藥種植面積達到多畝。森林食品多樣。森林食品資源豐富,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等多種山野菜,年貯藏量萬噸。松籽年收購量噸以上,野生黑木耳、猴頭蘑等食用菌年產量萬噸,適宜林蛙養殖面積達萬公頃。多樣的森林食品為開發生產保健食品提供了優越條件。區位優勢明顯。××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經濟大通道中,距省會哈爾濱公里,距黑龍江省第三大城市牡丹江市僅公里。濱綏、圖佳鐵路、⒈國道橫貫全境,距國際航空港牡丹江機場僅公里。周邊有三個國家一類口岸,距綏芬河鐵路和公路口岸公里,距東寧公路口岸公里,對俄貿易優越。便捷的區位交通條件,對于我市發展藥業產業,迅速搶占俄羅斯市場提供了先機。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市人均耕地面積相對較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多,目前,全市工業企業人員工資為:管理人員月平均工資元;技術人員月平均工資元;一般工人月平均工資元,可為醫藥企業生產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電力充足,水質優良。××所處的黑龍江電網,是東北電力系統的一部分,我省全年總發電量為億千瓦時,電力供應充足,電價相對較低。全市有大小河流條,地下水儲量約億立方米。境內的海浪河是黑龍江省少數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水資源充沛,水質好,為加工企業生產用水提供了有利條件。醫藥工業基礎堅實。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藥業產業發展,將醫藥產業列為今后××發展的主導產業,并依托黑龍江省第一家生態農業開發區,辟建了醫藥加工園區,為發展醫藥工業提供了發展空間和科技支撐。出臺了稅收、土地、稅費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企業加快發展。積極引進具有資質的制藥企業進駐××,現已有雪都制藥、五環制藥、康寶制藥、林海雪原制藥、金鵝生物制藥等戶制藥企業入駐醫藥加工園區,全市制藥企業達到家,總投資近億元,年產值達到億元,生產藥品劑型種,藥品品種個。全市已有戶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通過認證。

二、指導思想、遵循的原則及任務目標

查看全文

深究血清物品化學在中藥物質基礎

血清藥物化學主要是研究血清中的化學物質,觀測血清中外源性活性物質及其作用和代謝規律,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基礎較為科學的一種方法。1989年,日本學者田代真一提出了“血清藥理學”和“血清藥物化學”的概念。1997年,國內發表了“中藥及復方的血清藥物化學研究”一文,提出了“中藥血清藥物化學”的概念及理論。近十年來,國內許多學者和專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為中藥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現就其研究應用現狀作一綜述。

1血清藥物化學在中藥物質基礎方面的研究現狀

1.1血清藥物化學在單味中藥物質基礎方面的研究國內提出中藥血清藥物化學之前,就已有學者對遠志、越桔、白術、東北紅豆杉、地黃等單味中藥展開過研究。近年來,有更多的人將血清藥物化學的方法應用于闡明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

1.1.1茵陳蒿口服給藥發現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DME)為茵陳蒿湯的主要血中移行成分,藥效研究證明其具有利膽、抗炎、利尿、降血脂等一系列茵陳蒿生藥的藥效,因而認為6,7-DME為該方的主要體內直接作用物質。

1.1.2當歸給藥血清中,藁本內酯二聚物、藁本內酯、z-Butylidenephthalide、z-6,7Epoxyligustilide和falcarindiol等5個物質的相對含量比原藥中高,分析這些成分表現出較高的生物活性,它們有可能是當歸的藥效活性物質。

1.1.3土茯苓唐氏等對單味中藥土茯苓的血清藥物化學初步研究表明,大鼠含藥血清中的特征峰代表的物質很可能為原型成分,即藥效成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