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關鍵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11:44: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改關鍵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改關鍵

語文教改關鍵論文

必須從兩方面著手:1、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論題的提出

建國以來,在中學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績最差的就是語文教學了。從普遍存在的現象來看,語文教學是只重形式主義的課文分析和知識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其語言素質的培養關涉到學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審美情趣等)。這樣,學生就只能被動地充當“聽眾”,充其量只會去解答一些語文選擇題,而不大可能成為熟練地掌握語文工具的人。

近年來,雖然中學的升學考試命題愈來愈傾向于淡化死硬的知識板塊,而代之以生動活潑的智力題,但這種考試改革畢竟只是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不能完全公正地考查出學生語文素養的地方,況且,幾十年教條主義的影響確實是積重難返,所以,盡管語文界年年喊改革,一些五花八門的教學法也層出不窮,但實際效果仍然是少慢差費——多數中學生在長達1500課時語文課堂里居然沒有真正學到善讀善寫的本領。這種嚴重的教育失誤不能不引起我們沉重的憂慮,那么,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在哪里呢?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迅速從應試教育這個怪圈轉移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要徹底扭轉語文課“重教輕學”的局面,要著眼于學生本身語言素質的培養。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里包含著非常重要的哲理:一方面,作為“人之師”,他必須能引好學生“入門上路”,也就是說,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另一方面,學生雖然能得到教師的指點,但要登堂入室,窺視宏奧,養成良好的語文素質,則主要還得靠自己的努力,教師是不能包辦代替的。要而言之,要把握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就得從兩方面著手:1>、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施教者論

查看全文

語文教改關鍵管理論文

[內容]

必須從兩方面著手:1、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論題的提出

建國以來,在中學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績最差的就是語文教學了。從普遍存在的現象來看,語文教學是只重形式主義的課文分析和知識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其語言素質的培養關涉到學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審美情趣等)。這樣,學生就只能被動地充當“聽眾”,充其量只會去解答一些語文選擇題,而不大可能成為熟練地掌握語文工具的人。

近年來,雖然中學的升學考試命題愈來愈傾向于淡化死硬的知識板塊,而代之以生動活潑的智力題,但這種考試改革畢竟只是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不能完全公正地考查出學生語文素養的地方,況且,幾十年教條主義的影響確實是積重難返,所以,盡管語文界年年喊改革,一些五花八門的教學法也層出不窮,但實際效果仍然是少慢差費——多數中學生在長達1500課時語文課堂里居然沒有真正學到善讀善寫的本領。這種嚴重的教育失誤不能不引起我們沉重的憂慮,那么,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在哪里呢?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迅速從應試教育這個怪圈轉移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要徹底扭轉語文課“重教輕學”的局面,要著眼于學生本身語言素質的培養。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里包含著非常重要的哲理:一方面,作為“人之師”,他必須能引好學生“入門上路”,也就是說,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另一方面,學生雖然能得到教師的指點,但要登堂入室,窺視宏奧,養成良好的語文素質,則主要還得靠自己的努力,教師是不能包辦代替的。要而言之,要把握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就得從兩方面著手:1、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查看全文

語文教改關鍵管理論文

必須從兩方面著手:1、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論題的提出

建國以來,在中學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績最差的就是語文教學了。從普遍存在的現象來看,語文教學是只重形式主義的課文分析和知識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其語言素質的培養關涉到學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審美情趣等)。這樣,學生就只能被動地充當“聽眾”,充其量只會去解答一些語文選擇題,而不大可能成為熟練地掌握語文工具的人。

近年來,雖然中學的升學考試命題愈來愈傾向于淡化死硬的知識板塊,而代之以生動活潑的智力題,但這種考試改革畢竟只是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不能完全公正地考查出學生語文素養的地方,況且,幾十年教條主義的影響確實是積重難返,所以,盡管語文界年年喊改革,一些五花八門的教學法也層出不窮,但實際效果仍然是少慢差費——多數中學生在長達1500課時語文課堂里居然沒有真正學到善讀善寫的本領。這種嚴重的教育失誤不能不引起我們沉重的憂慮,那么,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在哪里呢?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迅速從應試教育這個怪圈轉移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要徹底扭轉語文課“重教輕學”的局面,要著眼于學生本身語言素質的培養。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里包含著非常重要的哲理:一方面,作為“人之師”,他必須能引好學生“入門上路”,也就是說,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另一方面,學生雖然能得到教師的指點,但要登堂入室,窺視宏奧,養成良好的語文素質,則主要還得靠自己的努力,教師是不能包辦代替的。要而言之,要把握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就得從兩方面著手:1、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施教者論

查看全文

高校課改工作檔案管理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高校教改工作中檔案及檔案工作的特點;做好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幾個方面;做好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作用等進行講述,包括了高校教改檔案是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真實記載、高校教改檔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高校教改檔案工作具有創造性的特點、加強高校規教改工作中檔案意識、在高校教改檔案工作中推行“三納入”、“四同步”原則、切實做好高校教改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作用、有利于高校教學改革成果的進一步推廣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結合教改工作實際,針對教改工作中檔案工作的特點,就其中的特點、工作經驗、工作方法等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教學改革;檔案工作;建設

高校檔案是高校歷史的真實記錄,與高校各項工作緊密相連,它真實、詳盡、準確地反映著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情況。譬如,隨著整個社會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中的教學改革早已成為高校中心工作之一,與之相應的,也就有了相關的高校教改檔案工作。做好高校教改工作中的檔案建設,一方面,有助于推進高校教改工作深入進行;另一方面,也許極大地促進高校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

1高校教改工作中檔案及檔案工作的特點

1.1高校教改檔案是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真實記載。真實性是高校檔案的基本特征,相對于高校教改檔案亦如此,它真實記載著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生、發展、成果取得及推廣應用的全過程,是高等學校教改工作重要的信息資源庫。

查看全文

檔案建設推進教改深入開展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高校教改工作中檔案及檔案工作的特點;做好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幾個方面;做好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作用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高校檔案是高校歷史的真實記錄,與高校各項工作緊密相連、高校教改檔案是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真實記載、高校教改檔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高校教改檔案工作具有創造性的特點、加強高校規教改工作中檔案意識、教改檔案是高校教學改革工作的真實記載、在高校教改檔案工作中推行“三納入”、“四同步”原則、切實做好高校教改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作用、有利于高校教學改革成果的進一步推廣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結合教改工作實際,針對教改工作中檔案工作的特點,就其中的特點、工作經驗、工作方法等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教學改革;檔案工作;建設

高校檔案是高校歷史的真實記錄,與高校各項工作緊密相連,它真實、詳盡、準確地反映著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情況。譬如,隨著整個社會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中的教學改革早已成為高校中心工作之一,與之相應的,也就有了相關的高校教改檔案工作。做好高校教改工作中的檔案建設,一方面,有助于推進高校教改工作深入進行;另一方面,也許極大地促進高校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

1高校教改工作中檔案及檔案工作的特點

1.1高校教改檔案是高校教改檔案工作的真實記載。真實性是高校檔案的基本特征,相對于高校教改檔案亦如此,它真實記載著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生、發展、成果取得及推廣應用的全過程,是高等學校教改工作重要的信息資源庫。

查看全文

探析物理教學中素質培養思考

如何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培養學生的素質是當前教育科研的重要問題之一。

多年的教研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有超前的意識,發展的眼光,不斷更新落后的觀念,進行大膽的探索,深入地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遵循教育規律,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科學性和實踐性,不斷發現新問題,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1987年我市參加了省教育學院中教部物理教研室組織的初中物理“教與學綜合改革實驗”,近十年來走過了一條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深化的改革之路。??這項實驗是1989年哈爾濱市教委評定推廣的十七項科研成果之一。

1991年又被省教委評為教育成果一等獎,并確定為“八五”的重點課題。這項實驗成果現已在全省大面積推廣。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

一、實驗目標

“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的總目標是:讓全體同學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查看全文

物理教學綜合教改論文

如何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培養學生的素質是當前教育科研的重要問題之一。多年的教研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有超前的意識,發展的眼光,不斷更新落后的觀念,進行大膽的探索,深入地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遵循教育規律,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科學性和實踐性,不斷發現新問題,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1987年我市參加了省教育學院中教部物理教研室組織的初中物理教與學綜合改革實驗,近十年來走過了一條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深化的改革之路。這項實驗是1989年哈爾濱市教委評定推廣的十七項科研成果之一。1991年又被省教委評為教育成果一等獎,并確定為八五的重點課題。這項實驗成果現已在全省大面積推廣。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

一、實驗目標

“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的總目標是:讓全體同學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下分兩個目標系統。其一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目標系統,由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意目標和德育目標組成。其二是教法與學法同步發展的目標系統,其核心是尋求最近發展區,給每個學生均等的學習成功機會,以教法的轉變促進學生學法的轉變,形成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原則

1.綜合同步發展原則:教師的教學過程必須在認識領域、情感領域、動作領域同步展開,既要重視知識結構、思維能力、觀察實驗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又要重視學生興趣、動機、態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并且使這兩者的發展同步。

查看全文

醫護專業自主學習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目的:對某高校醫護專業經歷過自主學習教改本科生的內心體驗進行質性研究,探究學生真實的感受與想法,以期為高校自主學習教改提供參考。方法:采用質性研究之現象學研究法,對經歷過自主學習教改的醫護專業本科生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根據Colaizzi分析法對訪談資料進行閱讀、整理與類屬分析。結果:訪談提煉出三個主題,即學生的多種意識和能力得到提升;學生的情緒情感與學習行為表現復雜多樣;需要改進與值得關注的問題。結論:自主學習教改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應重視學生反饋,扶植積極情感,弱化消極情感,充分發揮指導者與促進者的作用,以提高自主學習教改成效。

[關鍵詞]自主學習;大學生;內心體驗;質性研究

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1]。大多數高校自主學習教改研究是從教師視角以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研究為主[2-5],而對自主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學生是自主學習教改的主體和直接承受者,他們在教改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將影響教改的順利實施與實際成效。本研究從學生視角出發,以質性研究的方法對經歷過自主學習教改的醫護專業大學生內心體驗進行探究,期望來自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與想法能為提高高校自主學習教改成效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以某高校醫護專業經歷過自主學習教改的班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抽樣總體。樣本納入標準:①經歷過自主學習教改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包括實習生)②自愿參加本研究的學生。為提高樣本的代表性,結合量性研究方法,在該校醫護專業的一、二、三年級中,各隨機抽取一個經歷過自主學習教改的班級發放“沈王琴中文版自主學習自評量表(Self-RatingScaleForSelf-DirectednessinLearning,SRSSDL)[6]”,調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按照量表的水平分級標準將班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再根據每個等級的總人數按比例隨機分層抽取2~3人作為班級擬定訪談對象。醫護專業共選取擬定訪談對象54名。根據質性研究的資料飽和原則,最終實際訪談人數為45人,其中護理專業24人,臨床醫學專業21人;男生20名,女生25名;平均年齡18~22歲。訪談班級的自主學習教改方法為:護理專業采用PBL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臨床醫學專業采用PBL教學法、CBL教學法、TBL教學法等。2研究方法。(1)資料收集。采用半結構式個人深入訪談法收集資料。根據研究目的,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自主學習經歷、指導老師及專家意見擬定訪談提綱,主要內容為:在自主學習教改中:①您的整體感受怎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②您小組的自主學習任務是如何完成的?③您有哪些收獲?遇到怎樣的困難,是如何解決的?④您對教改中的教師作用有何感受?⑤您期望中的自主學習教改是怎樣的?訪談開始時,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內容和方法,征得同意后,由2位訪談者面談1位受訪者,訪談時間為40~60min,以筆錄和錄音方式記錄談話內容[7]。訪談時,訪談者不發表個人觀點,并對受訪者的非語言行為進行觀察,靈活處理訪談中的問題,以便更好地達到訪談目的。訪談以受訪者認為無新的內容產生后停止。(2)資料分析。將訪談錄音轉化為文本資料,采用Colaizzi分析法對訪談資料進行閱讀、整理與類屬分析,按照護理專業為A1~A24,臨床醫學專業為B1~B21,依次給每位受訪者的訪談記錄編序,并建立各自的文檔。采用合眾法[8]歸納出受訪者的訪談要點,最后將所得結果返給研究對象,進一步驗證內容的真實性。(3)質量控制。對訪談者進行訪談技巧與質性研究培訓。研究征得校方同意,并對受訪者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則。訪談地點選擇在便于交談且不受干擾的教室。訪談者與受訪者均為學生,使受訪學生壓力小,能暢所欲言。

二結果

查看全文

化學實驗研究管理論文

[論文摘要]:近幾年,“片追”現象十分普遍,通過對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活動設置目標要求,目的是進一步督促學校創造條件開齊實驗課。教師強煉內功開好實驗課,為培養學生觀察、實踐、探索、創新能力打造平臺,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優質精糧。

[關鍵詞]:設置目標演示實驗探索研究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的許多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在化學學科發展的不同時期,化學實驗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化學實驗研究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化學實驗的研究都必須為化學教學服務,都必須關注化學教學與社會熱點。為化學教學服務,就是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讓更多的學校創造條件開齊化學實驗課,開足實驗課時,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造堅實平臺。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材(人教版)中共安排了85個教師課堂演示實驗,10個學生分組實驗和9個選做實驗,同時結合教學內容還設置了13個家庭小實驗。顯然這套教材十分重視實驗教學,突出實驗的地位。實踐也證明,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該教材在117個化學實驗中,演示實驗的數量最多,約占實驗總量的80%,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體,又是銜接其他實驗的橋梁。因此,設置教學目標,規范演示實驗的教學,加強實驗教學的改革力度,使之有綱可依,有的放矢,對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提高教育質量作用極大。

一、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來,一些教師受到中考指揮棒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普遍存在無序狀況,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被嚴重扭曲,教學質量一直徘徊不前。在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輕視實驗的現象,十分普遍。特別對演示實驗,敷衍了事,認為以其費心思、費時間準備演示實驗,不如在黑板上畫實驗,課堂上講實驗,課后叫學生背實驗來的簡單實惠。有些學校領導以教育經費緊張為由,不重視對化學實驗儀器、藥品等進行必要的配備,客觀上也制約了實驗教學的開展。為此,一些教師不惜犧牲學生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采用大作業量強化實驗訓練的作法,加重了學生負擔,造成部分學生厭學、逃學甚至輟學。

查看全文

呼吸系統教學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呼吸系統整合課程中應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臨床醫學專業2012級專科5班學生為教學班,2013級臨床醫學專科5班學生為教改班。在呼吸系統整合課程教學中,教學班采用傳統教學法,教改班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授課完成后,對兩組進行教學效果分析。結果教改班學生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均顯著高于教學班(P<0.05或P<0.01);教改班對呼吸系統整合課程非常感興趣的學生占比高于教學班(P<0.05),教改班學習目的為更好地從事臨床工作的學生占比高于教學班(P<0.01),教改班學習方法為聯系實際理解掌握的學生占比高于教學班(P<0.01)。結論呼吸系統整合課程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能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并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呼吸系統整合課程;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

近年來,國家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日益重視,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中各種新的教育技術手段和教育理念不斷涌現。行為引導型教學強調“以教學對象為中心”,使教學對象經歷從“嘗試行動”“自覺行動”到“自發行動”的過程,從而提高教學對象的行為能力[1]。本課題研究了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整合以及整合課程教學中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運用,為臨床醫學專科教育教學改革進行有益的探索,現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隨機選取臨床醫學專業2012級專科5班作為教學班,其中男生17人,女生27人。選取臨床醫學專業2013級專科5班作為教改班,其中男生11人,女生39人。1.2方法。1.2.1授課方法。將與呼吸系統疾病有關的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通過課程整合形成一門新的課程,即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在教學班、教改班開設該課程,并建立課程組,進行聯合教學,共90學時,于學生入學第二學期開始授課。教學班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授課;教改班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進行授課,具體包括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2]。1.2.2考核方法。對呼吸系統整合課程的考核分為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考試總分均為100分。1.2.3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兩班學生對呼吸系統整合課程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的變化情況,具體內容包括學生對呼吸系統整合課程的興趣、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和方法。呼吸系統整合課程授課完成后,向教學班發放調查問卷44份,回收有效問卷44份;向教改班發放調查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1.3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顯著檢驗水準α=0.05。所有統計學處理均采用SAS6.12軟件包進行。

2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