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12:06: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經濟運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經濟運行

經濟運行研究論文

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發展趨勢和發展速度,歷來受到各國經濟、統計學家的重視,被列為重點研究課題。而迄今為止,動態分析理論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得經濟、統計學家及統計工

常常處于一種難于解脫的困境與矛盾之中。簡單地說,具體表現在:(1)沒有同“累計法”平均發展速度相對應的平均增長量的概念和計算公式;(2)對含有負數的時間數列無法進行速度分析;(3)根據平均增長量、“水平法”平均發展速度得出的結論經常與事實相悖。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和引進新的概念與方法,對動態分析的理論基礎重新進行考察,以解決上述出現的和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

一、動態分析的分類方法

為了論述的方便,在這里把經濟時間數列的發展變化稱做經濟運行。在對經濟運行動態考察分析時,以下將采用類似于物理學中考察物體直線運動時的那種處理方法,即首先拋開本文是《經濟運行的定量分析與系統分析》課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此課題曾榮獲國家統計科學研究成果獎,本文有所增刪。具體研究對象,把經濟時間數列抽象成一個沒有質的差別的時間數列。然后在增長量分析中,以逐期增長量為標準;在速度分析中,先把發展速度從標量定義引伸為矢量定義,再以環比發展速度為標準。對經濟運行進行分類考察,并給出相應的運動規律。

二、經濟運行的增長量分析

在下面的增長量分析中,以逐期增長量為標準,對經濟運行的方式進行分類考察,共有三種運行方式:

查看全文

工信局經濟運行報告

一、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第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季度我區工業經濟開局良好,企業訂單充足,開工率高,工業經濟運行平穩上行,據初步預測,第一季度區屬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5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45%;利稅總額2.5億元,同比增長40%;用電總量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

(二)預計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據初步分析預測,今年上半年我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全年計劃的4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37%,完成全年計劃的44%;實現利稅總額6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全年計劃的43%。

上半年我們預測的指標完成情況與年度計劃進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統計口徑的調整等因素,使得我區規模工業企業下戶達13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二是根據工業的運行規律,部分企業上半年生產還未進入旺季,或存在季節性生產還未全面開工。

查看全文

經濟運行調研通知

各市經貿委(經委)、財辦、貿易辦(局),濟南市貿易服務局,淄博、棗莊、日照、濱州市服務業辦公室,臨沂市流通業發展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努力保持工業流通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省經貿委黨組決定,近期對全省當前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研目的

研究分析20****年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預測上半年工業流通經濟運行走勢,總結各地科學發展的先進經驗,剖析對工業流通經濟有重大影響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對策建議,爭取20****年良好開局。

二、重點調研內容

1、經濟運行總體情況。2007年主要指標完成情況,20****年經貿發展主要指標安排;前2個月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運行特點、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分析預測一季度及上半年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查看全文

商貿經濟運行分析材料

今年我區商貿流通領域快速發展,商品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多彩,質量檔次明顯提高,極大地滿足了城鄉居民消費需求。隨著商貿流通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大力推進規模商業設施建設,加大商貿基礎設施投入,全區內外貿經濟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1-4月商貿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今年1-4月,我區消費品市場承接去年蓬勃發展態勢,城鄉市場購銷兩旺,商貿經濟繁榮活躍,到4月底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5億元,同比增長15.80%;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48億元,同比增長18.57%,住宿餐飲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7億元。

2、節假日市場繁榮活躍。元旦、春節、“三•八”等節假日,以即興消費為特點,聚集了大量的集中性居民消費,帶動當季總體消費水平提高,促進了消費市場消費的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元旦、“三•八”節各類商品銷售收入達到3.4億元,占1-4月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9.46%。

3、城鄉市場共同繁榮,農村消費增速加快。全區城鄉消費品市場保持同步穩定增長,城市商貿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48億元,同比增長16.43%;農村商貿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7億元,同比增長9.18%。

4、規模商貿企業增勢強勁。截止4月末,全區限額以上商貿零售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5.75億元,同比增長40.61%,增幅高于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24.81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30.34%。

查看全文

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克服特大冰凍災害影響,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勢頭。1-4月,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22億元,同比增長5.4%(折后);完成城鎮投資27.82億元,增長16.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2億元、增長22%;完成財政總收入17.78億元,增長8.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1億元,增長17.6%。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規模工業恢復性增長,但部分產品產量下滑。1-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05.87億元、增長15.6%,完成增加值60.22億元、增長5.4%。其中,4月份規模工業完成增加值20.8億元,同比增長24.9%,增幅較2月和3月分別提高41.5和20.5個百分點。7個縣市中,除耒陽和常寧受冰災影響較深、恢復較慢外,其余5個縣都有較快增長,其中*縣、祁東縣規模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5.3%和32.6%,*縣、衡*縣、衡*縣的增速也接近或超過20%。

1-4月,我市原煤、有色金屬、原鹽、電力電纜、鋼材、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3.6%、22.9%、16%、4.5%、4%、0.1%。十大規模企業中,耒陽陽光金屬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衡鋼集團等3家企業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30%、26.1%和1.9%。

二、城鎮投資穩步回升,但投資增長后勁不足。1-4月,全市累計完成城鎮投資27.82億元,增長16.4%。從經濟類型來看,國有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市兩大投資主力,投資額占全市47%。房地產投資持續活躍,1-4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04億元,增長55.5%,其中4月份完成投資4.08億元,占今年前4個月50.7%。今年以來,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24.18萬平方米,銷售面積23.68萬平方米,完成銷售額45622萬元,分別增長120.4%、33.8%和91.7%。

雖然今年1-4月全市城鎮以上投資增長16.4%,但仍然低于年初計劃目標3.6個百分點。截止4月底,全市城鎮施工項目202個,僅增長1%,其中今年新開工項目85個,增長1.2%;本年投產項目10個,下降44.4%。全市擬實施的100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億元,僅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4.3%,較2007年同期減少2.9億元,下降12.7%。全市完成投資過5000萬元的項目,只有湘衡鹽礦鹽硝環保工程、農村通暢工程和蒸湘南路延伸工程3個項目。

三、消費市場持續活躍,但物價仍然高位運行。1-4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2億元、增長22%,其中市區52.05億元、增長25.6%,縣城13.14億元、增長23.9%,縣以下37億元、增長16.7%。餐飲業持續火爆,批發零售貿易業穩定增長,全市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9.05億元、增長23.5%,批發業零售額11.41億元、增長21%,零售業零售額71.31億元、增長21.8%。

查看全文

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縣200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05年,**縣緊緊圍繞財政收入增長、城鄉居民增收、就業崗位增加、發展后勁增強的目標,齊心協力,真抓實干,認真落實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全縣經濟持續穩步健康發展。1—5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49萬元,同比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97萬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1156萬元,增長21.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96萬元,增長13.8%。在全面免征農業稅的情況下,預計全縣1—6月完成財政總收入3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2%。

一、上半年經濟發展基本形勢

(一)農業產業建設穩步推進

繼續推進以竹、藥、菜、菌、茶、畜六大產業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產業化建設。悉心培育、用心打造**特色的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到目前為此,全縣已落實無公害蔬菜10000畝,發展食用菌大棚755個,新增中藥村7900畝,其中草本藥材5200畝、木本藥材2700畝,新種有機茶400畝,轉換改造有機茶園1100畝。大力推廣“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等產業化模式,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擴大基地,提高產能,暢通銷售,增強示范和帶動功能。東莞世騰公司租賃大塘鄉全溪村、沙田鎮江灣村、周江村等地土地1000畝,種植青瓜、紅茄等反季節蔬菜;深圳鵬大公司在寒口鄉上東村租地種植白磨菇120棚;老桂崠食品有限公司在三洞鄉高龍村租地150畝創辦高山茶基地;寒口秋里草食動物開發公司投入資金20多萬元,養殖良種牛600頭、羊1000余只,播種黑麥草、三葉草等良種牧草5000多畝。與此同時,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穩步增收強基固本。整合利用農業綜合開發、扶貧、以工代賑等專項資金,加快以農田水利、飲水安全、通信通電、廣播電視、鄉村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到目前為此,共新修和整修農田水利設施200處,改造中低產田1200畝,改造7個村41.3公里通村公路。與此同時,大力實施“以氣代薪”工程,抓好以沼氣為重點的農村生態能源建設,減少森林資源的消耗。全縣已建成沼氣池100余個,另有700多農戶提交了建池申請。

(二)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加快

查看全文

各國經濟運行論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經濟體制逐步轉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于這一創舉,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確實沒有直接講過,但是馬克思關于三大社會形式學說對于我們理解這一轉軌提供了啟示。我國創立并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當代實踐表明,發達的市場經濟是世界各國經濟運行的共同形式。

一、人類社會只有經過商品經濟才能進入共產主義是馬克思的一個基本觀點

認識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觀察當代世界各國經濟社會形態以及我國新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應該全面把握馬克思的社會形態學說。馬克思對于社會形態的劃分,是有多種依據和劃分序列的。這里只談談他大致同時提出的兩種社會形態劃分學說。一種是他在1859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以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為依據,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劃分為五種經濟社會形態的學說。后人將之概括為:原始公社制、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五種經濟社會形態或生產方式的序列。這種劃分是大家熟知的,也是廣為流傳和普遍采用的。但是,還應該注意馬克思的另一種關于社會形態的劃分,這就是他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以人的發展程度為依據,把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劃分為三大社會形式或三個階段的學說。

馬克思關于三大社會形式學說的基本觀點是:“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小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107-108.)馬克思提出的五種經濟社會形態學說和三大社會形式學說的時間相距不足一年半。馬克思對人類社會形態的這兩種劃分序列并不矛盾和排斥,也不存在哪一種劃分更重要,或者五種經濟社會形態學說已經取代了三大社會形式學說的問題。

馬克思說的三大社會形式或社會發展三個階段,是以社會主體的個人的發展程度,即個人是否獲得全面發展和具有自由個性作為標準或依據進行劃分的。從經濟上說,這種劃分反映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人們交換活動方式從而經濟關系的發展和演變。這種劃分說明:起初,由于生產力低下,個人沒有戰勝自然界的力量,不得不依賴并從屬于共同體,個人沒有獨立性。這表明個人發展程度很低,馬克思把這個階段稱之為最初的社會形式即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個發展階段,生活在共同體中的不獨立的個人,憑借血緣關系和對他人的依賴建立聯系,這時個人之間只有勞動交換,沒有產品交換,從而人們直接地交換彼此的活動,個人勞動直接地表現和實現為社會勞動,這意味著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后來,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原來自然發生的個人對共同體的依賴、從屬關系解體,個人獲得了一定的獨立性,但這種獨立性是建立在對物的依賴性的基礎上的。這表明個人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仍然是不全面、不自由的,馬克思把這個階段稱之為第二大社會形式或社會發展的第二階段。在這個發展階段,生活在社會中的已獲得一定獨立性的個人,通過交換自己生產的產品實現勞動交換和建立社會聯系,從而人們間接地交換彼此的活動,個人勞動間接地表現和實現為社會勞動,這意味著商品經濟占統治地位。最后,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原先單獨的個人變為聯合起來的個人,他們共同占有和控制生產資料和生產能力,并成為他們的共同的社會財富,從而個人得到全面發展,并獲得完全的自由個性。在這個發展的階段,人們又直接地交換自己的活動,個人勞動直接地表現和實現為社會勞動。這表明個人的發展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實現了人類的最高理想,馬克思把這個階段稱之為社會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或第三大社會形式。

個人發展程度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尺。馬克思說的個人發展的三個階段,也是生產力發展的三個階段,相應地也是人們經濟關系的形式發展的三個階段。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式或三個發展階段序列,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這樣一條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必須遵循以上三大社會形式或三個階段體次相繼前進,決不能從生產力低下的、人們在狹小范圍內發展著的第一大社會形式或第一個階段,跳越過人們建立了普遍社會物質交換和全面關系的、能夠滿足人多方面需要的、存在發達分工體系的第二大社會形式或第二個階段,而直接過渡到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個人全面發展的第三大社會形式或第三個階段。從人們勞動交換的社會形式而言,人類社會決不能從自然經濟或半自然、半商品經濟,直接進入共產主義經濟,而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一個必經的歷史階段。所以,馬克思用人的發展程度作為標準和依據,來衡量社會發展程度和劃分社會發展階段,是科學的。

查看全文

國民經濟統計在經濟運行的影響

1.國民經濟和國民經濟統計的關系

國民經濟統計主要包括應用行之有效的統計學方法、制定和實施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及統計結果的反饋和應用三個方面。其中應用行之有效的統計學方法是國民經濟統計的重要基石。統計學方法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經濟數據,全面、客觀地反應國民經濟運行的整體情況。國民經濟統計在研究國民經濟時,可以運用多種統計方法,如相關分析法、抽樣分析法、國民經濟平衡表法、經濟數學模型法等等,而從諸多方法中選擇適合的統計方法是進行國民經濟統計的重要前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又被稱為“宏觀經濟核算體系”,它以一定的經濟理論為基礎,借助數學、會計學、統計學等方法對理論和實際進行綜合分析,以系統而全面地反應出國民經濟循環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系,并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調節提供相應支撐。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統計結果的應用和反饋,但它并非是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通過對統計結果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發力點,以更好地把握國民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還能發現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潛在問題,從而為進一步改善該體系提供重要依據。

2.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要求

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通常需要滿足以下三個要求。首先是整體性要求,整體性是指國民經濟統計需要覆蓋到整個國家的經濟情況,從整體角度出發,全面統計各項經濟指標和數據,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經濟核算體系;其次是關聯性要求,由于國民經濟是由多種要素組合而成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關聯性,在國民經濟統計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各經濟部門、各方面、各環節的共同關聯要素,以輔助后續的分析工作;最后是層次性要求,眾所周知,國民經濟是一個涉及多環節、多層次、多部門的復雜整體,因此,在進行國民經濟的統計和核算時,我們必須對其進行分類研究,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經濟發展的需要。

3.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

3.1反應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和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縣經濟運行分析材料

20*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愛崗敬業,努力勞作,取得了經濟持續增長、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業績。基本實現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

一、綜合

經濟有所增長。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共完成為89199萬元,按可比價格較上年增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6653萬元,同比增3.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5993萬元,同比減1.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6553萬元,同比增了3.4%。在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業減少了3.1%,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增了5.5%。

就業結構有新變化。年末鄉村從業人員為94959人,比上年增了892人,增長了9.4%。其中外出從業人員2860人,比上年減少1065人,減少了27%。國有、集體和其它經濟單位年末從業人員為11855人,比上年增了772人,增了8.5%。其中,國有經濟單位為9373人,比上年增了311人,增了3.4%;集體經濟單位為1521人,比上年增459人,增了43.2%。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為123人,比上年減少了73%。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產品價格下降,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工業新項目開工容易開產難,投資盲目擴大的沖動較強;城鄉教育失衡,教育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居民收入懸殊擴大的趨勢存在,部分人生活仍較困難。

二、農業

查看全文

經濟運行情況總結

今年是*縣推進五大創業工程實現全面振興目標的開局之年,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年初確立的“辦好九件實事、抓好五方面工作”的奮斗目標,整合資源,優化環境,整體推進,重點突破。1-4月份,全縣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農業以“五化”建設為方向,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是農資供*充分,春耕春播工作順利推進。全縣共調運各類化肥7萬多噸,玉米種子75萬公斤,山蛋種子1100萬公斤,蔬菜種子4.5萬公斤,基本滿足了春耕春播需要,農藥、地膜也能滿足市場需要。二是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圍繞玉雄淀粉糖品公司的生產,充分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目前已種優質玉米46萬畝,略高于去年,預計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可達到56萬畝;以綠色無公害蔬菜園區建設為載體的蔬菜基地建設,重點抓住青椒、胡蘿卜兩個國家認證品種,引導群眾種植,預計種植面積分別可達到5萬畝、4.6萬畝,加上10萬畝夏山蛋和其它蔬菜,蔬菜種植有望達到25萬畝;三是養殖業以提高效益為目標,以園區建設為載體,著力抓好服務體系建設、疫病防治、良種繁育等環節,扎實推進“四免一補”鼓勵扶持政策的落實,推動畜牧業的快速發展。1-4月,全縣奶牛總量達到21137,其中產奶牛11000頭,新增奶牛3000頭;肉牛存欄70906頭,肉羊166587只,肉豬53423口。與養殖業相配套的牧草種植也有新進展,多年生牧草達到51800畝,青貯玉米種植1000畝;金城鎮草地建設一期工程完成整地2500畝,已種下1000畝。四是生態建設勢頭良好。全縣緊緊抓住京津風沙源治理、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的機遇,大做生態文章,圓滿完成了春季造林任務。通道綠化工程主要完成大運路引線、長征路綠化、南環路大臨河段補植工程,綠化總長25公里,栽植各類樹種60多萬株;農田林網工程完成總面積26000畝,共栽新疆楊、樟河柳10萬多株;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各類造林1500畝,總計用苗360多萬株,退耕地補栽共計用苗300多萬株;荒山飛播造林補栽工程涉及面積5萬畝,用苗396萬株。

二、傳統工業企業持續夯實,新項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全縣把工業經濟發展作為增加財政收入、增強綜合縣力的重要支柱,在大力推進五大傳統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新項目建設步伐。傳統優勢企業山梨集團進一步加大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力度,企業經營效益明顯提高,1-4月份完成銷售收入2186.98萬元,共上繳稅金618.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26.18%;爐具企業盡管面臨淡季營銷困難的局面,仍上繳稅金31.5萬元;乳品企業由于受市場等因素的影響,處于維持生產狀態,正在逐步恢復元氣;陶瓷玻璃業克服電力、市場因素的影響,1-4月份共上繳稅金104。6萬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糖廠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以年上交280萬元租賃費實行承包經營;玉雄淀粉糖品公司正在積極落實啟動資金;下原平鋼鐵公司正在安裝設備,預計5月20日全部安裝完畢,6月份試產;同朔水泥廠20萬噸擴建項目現在已進入掃尾階段,預計6月底可試產。新引資建設的晉華、金茂、騰達、文通、鑫光、金海洋等煤炭加工運銷企業,進一步實現規范運作,企業效益明顯提高,煤炭業已成為一項新型支柱產業。1―4月份上繳稅金699萬元,成為我縣的又一利稅大戶;森泰畜產品公司1-4月份上繳稅金26.9萬元,完成年目標的59.8%。矸石電廠項目最近經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實地檢查評估,預計有望批準立項。在新項目的促動下,全縣工業經濟保持穩健運行態勢,1-4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7550.7萬元,完成銷售收入5931.52萬元;上繳稅金88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5%,全縣1-4月份完成財政總收入3241萬元,占年目標的40.2%,比去年同期增24.8%。

三、以舊城改造為重點的城市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今年,全縣圍繞“南高北低、顯樓露塔、古今結合、綠在城中”的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思路,采取政府組織、民間投資、市場運作的方法,重點對舊城南街、西街、環城西路的部分區段進行改造,該區總面積32.2平方米,其中占地面積21平方米,建筑面積11.2平方米,涉及拆遷戶759戶,其中單位產權戶40戶,居民產權戶719戶。目前舊城南街、西街臨街單位的拆遷工作基本完成,涉及建筑面積17954.68平方米,占地面積31031.47平方米,呈現良好勢頭。與之相配套的西苑小區建設全面鋪開,目前規劃布局、戶型造型全部敲定,基礎工程即將完成,預計10月底完成商用和住宅建設,明年上半年完成區內道路及綠化配套建設,將成為全縣最佳配置、最優環境、最高標準的花園式示范小區。集中供熱項目的招標工作已完成,預計6月初開工建設,11月份投入使用;縣城污水處理廠的設備招標和廠前區工程招標工作已完成,廠區建設全面開工,目前正在施工。公園及主要街道的綠化基本完成,塔林公園栽植營養定植油松1200株,栽植其它各類樹種6000多株;*山路兩側栽植油松282株,新建南路種香花槐190株,三環路中間綠化帶種小葉紅薜7000株;大同南路、東環路補栽油松100株,新建路補栽喬檜87株,新建南路補栽河南檜50株,三環路補栽喬檜87株、國槐270株。縣城四環路建設結合朔蔚公路改線項目的實施,已進行前期測量和遷墳等基礎性工作。五座辦公大樓的建設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工商辦公大樓正在積極申請資金和辦理征地手續;勞動和社會保障大樓到位資金300萬元,待農機公司破產后進行建設;交通大樓已辦理了土地手續,制出了效果圖,方案確定后即可招標建設;計生大樓正積極向省有關部門爭取立項投資。在公路建設方面,桑干河大橋正在建設之中,涉及9個鄉鎮全長135.8公里的外環路工程,路基已成形70多公里,部分區段已進入硬化階段,目前南河種已鋪水泥面400多米,大黃巍鋪水泥100多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