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病害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07:30: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路面病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路面病害

瀝青路面病害

1路面結構設計問題

1.1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是關鍵問題之一,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按規范要求應經過四個階段,即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和試拌試鋪階段,各階段要達到的目的都有明確的要求。在施工時,有的單位壓縮兩至三個階段,有的干脆憑經驗進行施工,因此,從理論和實踐來講存在較大的偏差,從而導致瀝青混合料內在質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國家現狀所致,公路建設工期較短加上標價偏低,碎石料場不規范,大多地材都由個體企業承擔,料場分散,設備落后,材料的均質性,穩定性均有較大的差別,雖然大部分單位在開工前都取樣做了篩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也檢測并予調整配合比,但由于變化大,差異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準確,油石比級配都在變化,這是導致路面出現一些常見病害的原因之一。

1.2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以及混合料類型的選擇

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以及混合料類型的選擇是個很關鍵的問題,根據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瀝青面層除應滿足車輛的使用要求外,還應滿足雨水不滲等要求,宜選用粒徑較小,空隙也小的級配混合料,盡量采用小粒徑瀝青砼,以提高瀝青路面面層的防滲性。對于選用中粗粒砼或開級配或半開級配瀝青碎石的瀝青路面,必須在瀝青面層下設下封層,防止雨水滲入。

經過大量的觀察認為:在非標準車向標準車軸載換算過程中,實際上不管是按標準車的軸載還是非標準車的軸載,尤其是非標準車的軸載,車輛的實際軸載遠大于設計軸載(貨運車輛絕大多數為超載運輸),而由當量軸次的計算公式知,當量軸次與軸載比的4.35次方成正比例。由此得知設計路面實際承受的當量軸次遠遠大于作為其設計依據的設計年限內的累計當量軸次。即現階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壞情況較多的癥結之一所在——公路在短期內(如1-2年)已達到設計年限內的累計當量軸次。

查看全文

瀝青路面病害研究

1路面結構設計問題

1.1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是關鍵問題之一,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按規范要求應經過四個階段,即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和試拌試鋪階段,各階段要達到的目的都有明確的要求。在施工時,有的單位壓縮兩至三個階段,有的干脆憑經驗進行施工,因此,從理論和實踐來講存在較大的偏差,從而導致瀝青混合料內在質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國家現狀所致,公路建設工期較短加上標價偏低,碎石料場不規范,大多地材都由個體企業承擔,料場分散,設備落后,材料的均質性,穩定性均有較大的差別,雖然大部分單位在開工前都取樣做了篩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也檢測并予調整配合比,但由于變化大,差異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準確,油石比級配都在變化,這是導致路面出現一些常見病害的原因之一。

1.2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以及混合料類型的選擇

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以及混合料類型的選擇是個很關鍵的問題,根據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瀝青面層除應滿足車輛的使用要求外,還應滿足雨水不滲等要求,宜選用粒徑較小,空隙也小的級配混合料,盡量采用小粒徑瀝青砼,以提高瀝青路面面層的防滲性。對于選用中粗粒砼或開級配或半開級配瀝青碎石的瀝青路面,必須在瀝青面層下設下封層,防止雨水滲入。

經過大量的觀察認為:在非標準車向標準車軸載換算過程中,實際上不管是按標準車的軸載還是非標準車的軸載,尤其是非標準車的軸載,車輛的實際軸載遠大于設計軸載(貨運車輛絕大多數為超載運輸),而由當量軸次的計算公式知,當量軸次與軸載比的4.35次方成正比例。由此得知設計路面實際承受的當量軸次遠遠大于作為其設計依據的設計年限內的累計當量軸次。即現階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壞情況較多的癥結之一所在——公路在短期內(如1-2年)已達到設計年限內的累計當量軸次。

查看全文

城市瀝育路面病害及防治

道路,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構造之一,城市道路更是一項關系到城市各個方面發展的重要條件,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的發展,道路的質量問題,便成了我們在建設領域的一個中心話題。

由于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改建路段過早地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病害,在經濟上、社會上都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和不良影響。本文主要論述石灰土基層上鋪筑瀝青砼面層容易產生的病害和原因,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拓寬改建道路瀝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及產生的主要原因。

(1)石灰上基層強度不夠:施工中沒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摻灰配料,拌和碾壓,對含水量及養生不夠重視,導致結構層達不到標準,在行車反復作用及路面水的作用下,灰土基層出現松軟、碎損,引起面層裂縫。

(2)基層接縫處理不當;接縫處壓實度偏低。改建道路往往兩側拓寬,就避免不了出現接縫,尤其是縱縫。而縱縫接茬處是邊緣,一般碾壓不夠,于是在縱縫處形成帶狀薄弱環節。

(3)補強層結構設計不當:拓寬改建工程一般是對老路面進行補強,數公里采用一個補強厚度。由于原路整體強度有差異,表面平整度、裂縫、沉陳不同,或受路面設計標高的限制,或施工單位施工不當,引起補強厚度不均勻,再加上在不破除原瀝青路面基礎上做補強層,整體性差,強度不一,在行車作用下,使面層遭到破壞產個裂縫。

查看全文

路面病害探究論文

1、路面工程

1.1公路路面害現象

(1)瀝青路面橫向裂縫。

(2)瀝青路面出現擁包。

(3)瀝青路面出現車轍、平整度衰減。

(4)瀝青路面脫落、推移、

查看全文

公路瀝青路面病害防控措施論文

摘要:基于高等級公路的瀝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特征與成因,探討了如何選擇相適應的養護處治對策。

關鍵詞:瀝青路面;早期病害;維修處治

一、瀝青路面常見的早期病害特征及產生的原因

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特征有:車轍、縱橫向裂縫、面層松散、泛油、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壞等。這幾種病害的形成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①車轍,主要是超重車、集裝車、大噸位的車在公路上反復行駛碾壓下產生永久性變形和塑性流動而形成的。它在瀝青路面壓縮沉陷的同時,出現橫向隆起,其變形主要發生在瀝青路面面層。②縱橫向裂縫,裂縫的大小取決于當地的氣溫和瀝青面層和半剛性基層材料的抗裂性能。瀝青面層分路幅攤鋪時,兩幅接茬處未處理好,在車輛和大氣因素作用下逐漸開裂,或是由于路基壓實度不均勻而形成。③面層松散,因瀝青與酸性石料間的粘附性不良造成或許基層、土基層軟化而造成面層松散。④泛油,主要是在材料運輸施工過程中,瀝青混合料中粘結料到局部地方。主要因素:油石比、級配、攤鋪的均勻性和粉膠比(礦粉比瀝青)。⑤路面推移,主要是指瀝青混合料在道路的縱向發生位移,可能在施工期間發生或在道路通車一段時間產生。⑥局部沉降,主要是路基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在施工中質量控制不嚴,一些小問題未得到妥善處理。⑦功能性破壞,主要是通車后瀝青路面不平整,不具有設計時預期的功能,初期養護不及時,不到位造成的。

以上幾方面的早期病害已與瀝青混凝土的水穩定性從設計到施工未得到有效控制有關,水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中的表現形式為:空隙水、層間水、深層水。水對瀝青路面的損害有:高溫動水壓力對瀝青混凝土有剝離作用造成路面松散;層間水使瀝青路面各層分開改變路面的受力狀況,路面在動荷載的作用下彎拉應力成數倍增加;水的沖刷破壞瀝青路面材料結構;滲水是使路基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

二、瀝青路面早期病害處治認定

查看全文

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處治效果

摘要:結合京承高速公路溫拌膠粉SBS復合改性瀝青混凝土罩面情況,選取典型路段進行路面病害連續觀測,收集分析現場數據,以期為冬季寒冷地區路面病害處治和罩面工作提供可供參考的經驗。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病害處治;路用性能;觀測分析

1工程概況

京承高速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全長76.709km,設計速度80km/h,雙向四車道,路基寬度24.5m。由于京承高速建成通車至2018年罩面工程實施時已有13年之久,路面存在網裂、橫縱縫等不同程度的典型路面病害,為進一步提升路面服務水平,因此2018年對主線G25:K795+500—K806+000、連接段:K178+000—K195+531、G45:K1086+000—K1091+508的連續段落進行雙向同時罩面。其中G45:K1086+000—K1091+508段采用的是3cm溫拌膠粉SBS復合改性瀝青混凝土罩面處治。此次觀測是對2018年8月中旬設立的觀測段落進行復查,通過對現場數據的收集分析,掌握路面罩面后裂縫封閉效果和發展情況,為以后冬季寒冷地區路面病害處治和罩面工作提供可供參考的經驗。

2觀測對象

2.1觀測點選取的原則

查看全文

瀝青路面病害防治論文

1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

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現象有:車轍、裂縫、坑槽九種。這些病害極具普遍性和嚴重性,為公路工程質量通病之一。

1.1車轍

車轍是指路面上沿行車輪跡產生的縱向帶狀凹槽,深度1.5cm以上。車轍是在行車荷載重復作用下,路面產生永久性變形積累形成的帶狀凹槽。車轍降低了路面平整度,當車轍達到一定深度時,由于轍槽內積水,極易發生汽車飄滑而導致交通事故。產生車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設計不合理以及車輛嚴重超載導致的。

1.2裂縫

裂縫主要有三種形式: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和網裂。瀝青路面產生裂縫后,導致滲水,危害面層和基層。

查看全文

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探討論文

1瀝青路面病害出現的主要原因

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現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縫、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車轍等九種。這些病害極具普遍性和嚴重性,為公路工程質量通病之一。

1.1路面設計

1.1.1結構設計不合理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不當、混合料類型不合理。根據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瀝青面層除應滿足車輛的使用要求外,還應滿足雨水不滲等要求,宜選用粒徑較小,空隙也小的級配混合料,盡量采用小粒徑瀝青砼,以提高瀝青路面面層的防滲性。

1.1.2油路補強段的路面厚度考慮不足按照公路補強設計的一般要求和科學態度,宜先對所利用的路段狀況進行客觀評估,根據舊路的狀況(特別是強度彎沉指標)確定利用舊路的方案及補強厚度。但設計單位沒有認真細致的調查,大致給出一個補強厚度及路段樁號就草草了事,結果導致許多補強路段補強后彎沉值大于設計值,造成新路強度不足,早期破壞嚴重。

1.1.3巖石路段石質類型確定有誤在路基設計中,由于沒有足夠的地質鉆探資料,僅靠地表情況判斷石質類型,容易出錯。

查看全文

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論文

1瀝青路面病害出現的主要原因

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現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縫、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車轍等九種。這些病害極具普遍性和嚴重性,為公路工程質量通病之一。

1.1路面設計

1.1.1結構設計不合理瀝青面層結構選用不當、混合料類型不合理。根據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瀝青面層除應滿足車輛的使用要求外,還應滿足雨水不滲等要求,宜選用粒徑較小,空隙也小的級配混合料,盡量采用小粒徑瀝青砼,以提高瀝青路面面層的防滲性。

1.1.2油路補強段的路面厚度考慮不足按照公路補強設計的一般要求和科學態度,宜先對所利用的路段狀況進行客觀評估,根據舊路的狀況(特別是強度彎沉指標)確定利用舊路的方案及補強厚度。但設計單位沒有認真細致的調查,大致給出一個補強厚度及路段樁號就草草了事,結果導致許多補強路段補強后彎沉值大于設計值,造成新路強度不足,早期破壞嚴重。

1.1.3巖石路段石質類型確定有誤在路基設計中,由于沒有足夠的地質鉆探資料,僅靠地表情況判斷石質類型,容易出錯。

查看全文

瀝青路面常見病害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瀝青路面;病害;裂縫;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瀝青路面中常見的一些病害,重點闡述了瀝青路面出現裂縫的原因,并給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可供瀝青路面設計和施工人雖參考。

瀝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堅實、無接縫、施工工期短、養護維修簡便和有良好的減振性等優點,使行車平穩、舒適而低噪聲。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長、重載超載車輛的增多、溫度變化、濕度變化,冰凍作用、設計、施工、采用材料和養護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多種瀝青路面病害,如瀝青路面的裂縫、車轍和水損害等。根據我們這幾年來對我省瀝青路面的實際損壞情況的調查,談談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與裂縫出現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

一、常見瀝青路面病害

瀝青路面的損壞所表現出的形式和特征是多種多樣的。經總結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病害。

1.瀝青路面的裂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