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06:41: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青光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青光眼圍術期護理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AACG)系房角關閉,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壓急劇升高所發生的一系列病理改變[1],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本病主要癥狀為眼壓急劇增高,同時合并頭痛、眼脹痛、惡心、嘔吐、虹視等。其病程發展為5期,其中急性發作期對視力損害最大,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視功能嚴重損害,甚至失明。因此,迅速有效地降低眼壓,做好圍術期的護理,是保存患者有用視功能的關鍵。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患者45例,加強了圍術期的護理,收到很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患者45例,男16例(19眼),女29例(41眼);年齡49~85歲,平均67歲。本組患者均順利手術,眼壓均得到控制,治愈出院,術后視力0.4~0.8。患者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滿意度98%。
2.圍術期護理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青光眼患者多存在心理狀況不良,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急性青光眼患者發病急、病情重、心理壓力大,從而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熱情地接待患者,使患者消除陌生感,護士要勤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具體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疏導,以解除緊張和恐懼的心理,告知情緒與疾病的關系,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調整,保持良好心態。②用藥護理:頻繁應用縮瞳劑,有時會出現出汗、氣喘、眩暈,此時應采取保暖,及時擦汗,報告醫生給予處理[2],使用20%甘露醇靜滴時,應注意速度和劑量,心腎功能不良者勿用。對服用乙酰唑胺的患者應注意:每次給藥時間應間隔6~8小時,且在飯后服用,同時給予同等劑量的碳酸氫鈉,定期查尿常規。患者出現腰痛、尿少、小便困難、手足麻木,應停用藥物,出現血尿、腎區疼痛應報告醫生及時處理。口服醋氮酰胺時應注意觀察有無知覺異常,如四肢顏面部麻木,尿路結石等副反應的發生,并鼓勵患者分次多飲水,同時服用氯化鉀防止低血鉀的發生,使用噻嗎洛爾眼液時應注意觀察心律變化,以防誘發心血管意外。③飲食護理:進食易消化、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適當進食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眼壓升囑患者少量多次飲水,每次不超過200ml,以免激發眼壓增高。
術后護理:①保持術眼清潔:觀察術眼敷料的滲出情況,注意無菌操作,合理安排護理操作與臨床治療時間[3]。因為眼是機會感染的好發器官之一,因角膜、晶體、玻璃體均無血管組織,缺乏間質細胞,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差。在滴眼藥時,注意保持眼藥、手、眼睛清潔,防止交叉感染。②正確應用眼藥水:遵醫囑正確使用眼藥水,教會患者正確的滴眼方法,矚患者滴眼前洗靜雙手,輕拉下瞼,滴眼藥水1滴/次,輕閉術眼3分鐘。患者同時應用兩種以上眼藥水,必須間隔5~10分鐘,防治藥物互相稀釋和外溢。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濾過性手術后易出現多種并發癥,要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同時注意觀察對側眼,如有癥狀及時通知醫生。④術后運動要適度:術后勿需絕對臥床休息,除有前房出血需要半臥床休息,濾過性手術后2天內應臥床,正常可適當做一些活動,由于剛做完手術,術后早期的眼壓比正常的眼壓低,如過度運動可能引起前房出血、脈絡膜脫離等手術并發癥,所以不要做劇烈運動,避免碰撞和增加術眼震動和受壓。
青光眼患者護理論文
1及早搜集青光眼的患病信息
青光眼發病隱匿,直至它導致嚴重的無法彌補的視功能損害前都可沒有癥狀。
如不引起重視將會進入視功能減退階段而失去挽救視力的機會。眼科護士應首先得到來自患者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細致的臨床觀察,如有以下幾種情況應告之患者及時配合,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立即行視功能、視乳頭及視野檢查,及早排除青光眼。
例如:
(1)青光眼高危險人群:年齡超過35歲,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患者,有類似青光眼癥狀時應建議及時就診。
(2)過早出現老花眼,尤其女性,老花鏡度數變化很快,頻繁更換,這說明與眼調節有關,它與青光眼早期病變成正比。
青光眼的護理論文
【關鍵詞】惡性青光眼護理
惡性青光眼是抗青光眼術后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屬難治性青光眼,對視功能的危害性很大。表現為淺前房、高眼壓。其根本原因為睫狀體—晶狀體阻滯引起房水逆流,造成晶狀體-虹膜膈前移[1]。“惡性”一詞反映了治療護理的棘手。本院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診治惡性青光眼12例,通過積極治療、護理,取得了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惡性青光眼12例(12眼)中男8例、女4例;年齡43~76歲,平均53.5歲。左眼8例,右眼4例,均因閉角型青光眼接受過鞏膜下小梁切除術。發病時間為術后1~7d,按Speath分類所有病例前房均呈Ⅱ~Ⅲ級淺前房,虹膜周切口存在,眼壓40~70mmHg。
1.2治療方法本組病例均行藥物治療:1%阿托品散瞳、口服乙酰唑胺、靜脈滴注20%甘露醇及糖皮質激素。其中3例藥物治療無效者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聯合前段玻璃體切除術。
1.3結果本組9例經藥物治療后眼壓下降,前房形成。3例再次術后眼壓控制,但均存在前房滲出及角膜水腫,經對癥處理后消退。
生物羊膜在青光眼手術中應用研究論文
【關鍵詞】青光眼
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一直是臨床醫生頗為棘手的問題,患者不僅表現為視力低下,而且常伴有頑固性眼脹、頭痛、惡心、嘔吐,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工作,生活質量。作者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對本院13例難治性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聯合瑞濟生物羊膜貼附術治療,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難治性青光眼13例(13眼)。男5例,女8例;年齡23~78歲,平均53.7歲。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2次以上抗青光眼手術失敗的慢性閉角性青光眼8例,眼外傷后繼發青光眼3例。術前光感1眼,手動2眼,指數5眼,0.02~0.1者5眼。術前眼壓44.6~80.1mmHg。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見虹膜表面及瞳孔緣部新生血管。
1.2手術方法
原發性青光眼護理論文
【關鍵詞】原發性青光眼;治療;觀察;心理護理
【關鍵詞】原發性青光眼;治療;觀察;心理護理
原發性青光眼是具有病理性高眼壓或視乳頭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視功能障礙的一種常見眼科急癥[1]。
其主要體征為:高眼壓、視乳頭萎縮及凹陷、視野缺損及視力下降等,是一種常見的致盲眼病,發病率約占全民的1%,≥40a的發病率約為2.5%。我國目前青光眼的致盲人數占盲人的5.3~21%,個別地方達24.38%[2],故對原發性青光眼的早期治療極為重要。現對我科收治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療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閉角型青光眼術前術后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做好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前術后及護理,掌握預防保健知識,防止青光眼再度復發。方法采取快速降眼壓,行小梁切除術,或根據病情,同時給予虹膜根切術,才能避免視力下降。結果本組42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療方法后,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結論小梁切除術是一種有保護瓣的濾過性手術,是傳統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療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閉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術;術前術后;護理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發病急、致盲率高、伴有全身癥狀的常見眼病。采取快速降眼壓,早日行小梁切除術,是減輕眼損害,促使視力恢復的最佳治療方法。現將筆者對42例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最大83歲,最小34歲,平均59歲。住院平均天數15天,其中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9例,單眼14例,合并雙眼閉角型伴左眼視神經萎縮1例。實行雙眼顯微小梁切除者10例。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術前護理
青光眼術前術后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本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最大83歲,最小34歲,平均59歲。住院平均天數15天,其中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9例,單眼14例,合并雙眼閉角型伴左眼視神經萎縮1例。實行雙眼顯微小梁切除者10例。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閉角型青光眼為心身疾病,發作誘因與精神、情緒有密切關系,當過度疲勞,情緒緊張,如悲傷、激動、憤怒、精神刺激等誘因作用下易突然發病,癥狀嚴重,加之患者缺乏相應醫療護理知識,極易產生恐懼、害怕、焦慮等不良心理因素,可加重病情,使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位,促使晶體虹膜相貼,導致后房壓力升高,房水進入前房時,阻力大而引起眼壓升高。另一方面,情緒激動緊張,大腦皮質興奮抑制失調,間腦眼壓調節中樞障礙,血管神經運動紊亂,使色素膜充血、水腫、交感神經興奮,使瞳孔散大,房角阻塞,加重眼壓升高。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與患者交流,克服恐懼心理,保持心理平衡,并將青光眼發病原因、治療及護理知識,術前、術后配合注意事項,詳細向患者介紹,消除悲觀心理,幫助熟悉環境,介紹醫護人員情況,從而減輕陌生心理,穩定患者情緒,避免或解除導致其發病的社會心理刺激,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同時向患者詳細介紹青光眼治療的基礎知識、手術方法及效果,解釋術前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利于手術的成功。
2.2術前準備
2.2.1術前一般檢查術前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必要的檢查,了解患者有無其他疾病,并做術前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免疫過篩八項、心電圖等。如有心血管及內分泌疾病,術前應積極治療,使心肺功能、血壓、血糖控制在適宜手術的狀態下。如有炎癥給予抗感染治療。習慣性便秘者給予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便秘而導致高眼壓影響手術進行。
難治性青光眼手術護理對策論文
【關鍵詞】青光眼難治性Ahmed青光眼閥眼外科手術護理
【摘要】難治性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病情復雜,并難以建立有效的濾過通道而導致手術失敗的青光眼。難治性青光眼常規濾過性手術療效差,手術成功率低,僅為11%~52%,最常見的失敗原因為濾過泡瘢痕形成。自青光眼引流物應用于臨床以來,為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我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12例難治性青光眼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中,男7例,女5例,年齡20~60歲,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繼發性青光眼4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多次濾過手術失敗青光眼1例。
1.2手術方法
青光眼術后護理措施論文
【摘要】目的做好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前術后及護理,掌握預防保健知識,防止青光眼再度復發。方法采取快速降眼壓,行小梁切除術,或根據病情,同時給予虹膜根切術,才能避免視力下降。結果本組42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療方法后,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結論小梁切除術是一種有保護瓣的濾過性手術,是傳統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療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閉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術;術前術后;護理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發病急、致盲率高、伴有全身癥狀的常見眼病。采取快速降眼壓,早日行小梁切除術,是減輕眼損害,促使視力恢復的最佳治療方法。現將筆者對42例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一、臨床資料
本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最大83歲,最小34歲,平均59歲。住院平均天數15天,其中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9例,單眼14例,合并雙眼閉角型伴左眼視神經萎縮1例。實行雙眼顯微小梁切除者10例。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二、術前護理
青光眼患者護理體會探討論文
【關鍵詞】青光眼健康教育
青光眼是一組以特征性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共同特征的疾病,常表現為眼壓增高,視功能障礙,晚期有視神經乳頭凹陷及萎縮,急性發作時常與情緒有關,出現癥狀:劇烈的頭痛、眼痛、畏光、流淚、視力嚴重減退,常降到指數成手動,可伴有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眼壓急劇增高,患者常感痛苦不能耐受,我院自2002年開展健康教育以來,我們將健康教育應用于臨床青光眼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現筆者將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275例住院青光眼患者進行統計,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75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31例,女244例,漢族6例,維吾爾族269例,年齡均在55周歲以上,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占165例。
1.2方法對患者從入院起直至出院,進行了心理護理、疾病知識教育、術前護理、術后護理、生活指導、出院指導、以口頭與文字描述相結合,運用維、漢兩種語言,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對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