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04:05: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三品一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畜牧業三品一標行動方案

為加強水產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監督管理,保障認證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品牌公信力,推進水產畜牧業標準化生產,提高水產畜牧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水產畜牧業健康發展,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相關管理規定,以“著力強化產品質量監管,不斷提升品牌公信力”為主題,嚴格生產管理、產品認證和證后監管,強化退出機制,加強品牌宣傳,推動水產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工作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提升水產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單位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和標準化水平。實現獲證單位100%簽訂承諾書,100%落實內檢員制度,100%達到生產有規程、過程有記錄。

(二)進一步完善認證制度。確保養殖業無公害產地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單位認證的規范性和有效性,檢查員100%簽訂責任書。

查看全文

三品一標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湖北是農業大省,也是“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大省。2009年以來,湖北省緊緊圍繞“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工作目標,以農業“三品一標”為抓手,以“三品一標”生產技術標準為依托,以“三品一標”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為載體,采取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標準意識,突出品牌開發,加大資金投入,狠抓源頭控制等關鍵措施,大力推進全省農業標準化工作。強化政策推動,營造良好環境。近年來,湖北省各級農業部門和“三品一標”工作機構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以“三品一標”生產為基礎的農業標準化工作,被列入各地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事項,日益受到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創造了良好發展環境。

2011年初,湖北省農業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指導意見》(鄂農發〔2011〕2號),明確要求各地以“三品一標”生產為基礎,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農業廳成立了以廳長任組長、分管財務及各行業分管廳長任副組長的農產品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廳黨組明確將全省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綜合職能劃歸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省綠色食品辦),其目的就要以“三品一標”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各市州縣相繼成立了農業標準化推進工作領導和技術專班,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納入到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形成了上下聯動,整體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工作的良好氛圍。省農業廳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協調農業標準化職能分工,并印發了《省農業廳關于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工作職責分工的通知》,建立了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省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牽頭負責農業標準化工作推進的協調機制,改變了過去各自為政的局面,形成了合力。整合項目資源,加大資金投入。

“三品一標”和農業標準化兩項工作直接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我們充分整合綠色食品開發、無公害農產品開發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省財政每年安排8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業三品品牌開發與三品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實施引起了各級領導重視,將農業品牌開發與標準化生產作為項目立項依據及項目考核驗收重要指標,加大了資金投入。各級農業部門充分利用種子管理、土壤肥料、植物保護、投入品管理、技術推廣、環境檢測與保護、產品質量檢測等相關項目資源,將農業標準化生產與重大農業項目進行捆綁,從農業板塊重大項目中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支持農業三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有力帶動各地財政項目資金向“三品一標”品牌開發和農業標準化建設項目傾斜。

自2009年全省啟動實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以來,省市縣三級財政累計投入6970萬元,全省100個農業三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重點建設了12個省級農業三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三年累計投入資金達1.7億元。武漢、宜昌、恩施、襄陽、孝感、荊州等市州,投入農業三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專項資金都在1000萬元以上。圍繞“三品一標”,強化技術標準。標準化生產就是要從源頭抓起,將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納入標準化管理,最大限度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真正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這也是“三品一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三品一標”開發包含了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所有要素,是推進農業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幾年我省實施的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要求各示范區必須達到五個100%:即示范區基地標準化技術普及率達到100%,示范區主導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率達到100%,示范區進入市場的農產品貼標率和可追溯達到100%,示范區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100%,示范區100%納入龍頭企業或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基地范圍。統一規范管理,保障產品質量。

在農業標準化生產建設中,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載體,突出“三品一標”生產管理技術推廣。按照“四個統一”要求,強化標準化生產管理:一是統一制定并執行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按照國家頒布的一系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標準,結合當地生產實際,統一制定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將“三品一標”的技術標準落實到生產的全過程;二是統一農業技術服務模式。在農業三品標準化示范區內全面推行“統一品種、統一生產技術規程、統一施肥、統一病蟲害綠色防控、統一收獲、統一加工包裝”的農業服務模式,提升農業服務水平和標準化生產質量;三是統一質量安全控制記錄樣本。省農業廳統一設計印制“湖北省農業三品質量安全控制記錄冊”,對各示范區生產加工過程投入品的來源與使用、關鍵技術措施、原料來源與使用、產品包裝標識與銷售等進行詳細規范的記錄并存檔管理;四是統一標準化示范區創建標示、警示牌。省農業廳與當地政府聯合在核心示范區設立農業三品標準化示范區標示牌,將農業三品技術要點及禁限用投入品等內容列入其中,起到很好宣傳和警示作用,確保了示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查看全文

農產品“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

1通道縣“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進展

“三品一標”農產品是指來自優良的生產環境、按照規定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必須經過專門的認證機構認證,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證書,產品或包裝上加貼標識的農產品,它是政府公信品牌。“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是農業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加強“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的目的在于保障公眾的安全消費、提高社會安全感和幸福感,從而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通道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邊陲,湘、桂、黔3省(區)交界處,素有“南極楚地、百越襟喉”之稱。耕地面積17407hm2,有近24萬人口,是國家級貧困縣。雖然通道縣不是農業大縣,但為了實現農業增效,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出了“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理念,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農業的安全生產,特別強調“三品一標”農產品的生產發展,將“三品一標”品牌建設納入了政府議事日程,并將認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經過近年的努力,通道縣“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自2009年以來,通道縣建立了無公害生產基地6個,涵蓋蔬菜、水果、大米、食用菌等方面;建立了通道源田生蔬菜、九層嶺茶葉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個,其中通道源田生蔬菜基地為省級標準化園核心示范區,面積達667hm2;認證產品12個,其中菜芯、芥蘭、學斗白等3個為綠色食品,莼菜為有機食品,共認證面積2700hm2,占耕地面積的15.5%。為了加快“三品一標”整體認證工作的推進,同時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打造綠色品牌,促進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進程,通道縣建立了縣、鄉、村3級質量檢驗監督管理機構,保證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7.5%以上。

2通道縣“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三品一標”宣傳不到位

目前各家媒體單位對“三品一標”的宣傳寥寥無幾。此外,“三品一標”公信品牌建設工作沒有被納入績效考核中,因此未能引起各級政府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導致宣傳不到位,以致生產人員、消費者,甚至一些領導和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員對“三品一標”概念普遍認知不足,加大了工作難度。

2.2投入嚴重不足

查看全文

農業局三品一標行動總結

根據上級文件通知精神,我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安排部署,制定了“三品一標”保真打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全面開展“三品一標”保真打假專項行動工作,維護“三品一標”公信力,確保“三品一標”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現將我局保真打假行動工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組織得力

為使“三品一標”保真打假專項行動工作開展的扎實有效,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農業執法大隊副隊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周密安排部署,集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品一標”保真打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任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工作。

(二)宣傳發動

廣泛宣傳“三品一標”法律法規,動員群眾積極參與與支持,公布了打假舉報電話,形成了全民參與全民打假的良好氛圍。

(三)狠抓落實

查看全文

“三品一標”農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摘要:為了掌握呼圖壁縣“三品”農業發展現狀,提高呼圖壁縣“三品”發展水平,深入分析呼圖壁縣“三品”農業發展存在問題,以及呼圖壁縣在昌吉州率先實現農牧業現代化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提出呼圖壁縣“三品”農業發展的建議,為呼圖壁縣“三品”農業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呼圖壁縣;三品;農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十二五期間,呼圖壁縣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以下簡稱“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深入實施,農業標準化普及力度的加大,呼圖壁縣“三品一標”農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呼圖壁縣面臨在昌吉州率先實現農牧業現代化的新任務,本文提出呼圖壁縣“三品一標”農業發展的建議,助推呼圖壁縣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跨越發展。

1呼圖壁縣“三品一標”農業發展現狀

1.1“三品一標”農業成果豐碩

截至2014年,呼圖壁縣“三品一標”產品總數28個,占昌吉州“三品一標”產品總數的9.9%,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4個,綠色食品8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3個、有機食品3個。獲標企業、合作社4家,占新疆獲標企業總數的3.8%,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8家,州級龍頭企業5家。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6個,面積35萬畝,占全州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總數的10%。認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面積11萬畝,占全州綠色原料基地的12%。累計制定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14項,從產地和產品認證的情況來看,呼圖壁縣的“三品一標”認證數量和產地認證規模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特色農產品、大宗農產品認證成為呼圖壁縣認證產品的主流。

查看全文

“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落實情況匯報

今年,XX縣農業局堅持以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為推手、以“三品一標”認證為抓手、突出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緊緊圍繞“全面加快穩定發展、全力打造優質品牌”的中心任務,扎實、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具體工作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加大“三品一標”認證投入

今年以來,縣農業局高度重視“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要求把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作為創建農產品品牌、爭創農業新優勢及提高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下發了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獎補政策,對新獲證企業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和項目扶持,明確對新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認證的企業,縣財政分別給予4萬元、2萬元獎勵。

二、注重宣傳,營造“三品一標”認證氛圍

縣農業局通過拉掛橫幅、張貼標語、印制“三品一標”宣傳冊、舉辦巡講宣傳等多形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積極引導踴躍申報。截止目前,我局已樹立宣傳標語30條,開展各種宣傳咨詢活動10場次,接受群眾咨詢1600余人次。

同時對獲得綠色(有機)食品企業進行典型宣傳,以典型示范,以示范帶動。通過宣傳,今年,我縣已有6家合作社預申報無公害農產品、3家企業預申報綠色食品、2家企業預申報有機食品,全縣“三品一標”認證呈現良好申報勢頭。

查看全文

農委品牌提升行動意見2篇

第一篇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農質發〔2012〕3號),著力加強我縣“三品一標”農產品監督管理,有效提升“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公信力,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農辦質〔2012〕14號)要求和省農委“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工作部署,現就我縣組織開展2012年“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提升行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當前“三品一標”工作已經由注重發展規模進入注重發展質量的新時期,由樹立品牌進入提升品牌的新階段,必須成立組織、加強領導,嚴格監管。

二、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提升行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近幾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工作要求,加大指導服務,加強產業監管,加快體系建設,產品認證數量不斷增多,標準化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產業監管有效加強,品牌影響不斷提升,開創了我縣綠色食品工作新局面。

查看全文

淺談農業品牌發展

2020年1月16日,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弘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之路,把優質“產出來”、把安全“管出來”、把品牌“樹起來”,推動河南農業加快實現由增產導向到提質導向、由總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根本性轉變。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探索發展有機農產品,積極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真正讓綠色成為農業最靚麗的底色。這里,筆者就落實尹弘省長講話精神,推進河南“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河南農業品牌發展現狀

(一)農業品牌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局面。“十三五”以來,由于各項政策的導向作用,河南省“三品一標”發展勢頭增強、速度加快。尤其是2017年以來,河南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17-2020年)》《河南省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17-2020年)》等,農業農村廳實施了品牌扶貧行動,并把“三品一標”納入菜籃子工程考核,進一步調動了地方和企業、合作社發展“三品一標”的積極性。“三品一標”發展勢頭和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彌補了起點低、基礎弱的不足。“三品一標”數量規模穩定增長。近3年來,河南省“三品一標”數量年增長率在25%左右,截至2019年年底,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4679個,排名全國第12位。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505個,排名第11位;綠色食品1019個,排名第15位;有機農產品36個,排名第22位;農產品地理標志119個,排名第5位,“三品一標”已覆蓋18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縣(市)。與“三品一標”相配套的綠色生產資料和基地建設有新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認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產品29個,排名全國第9位。內黃等5個縣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排名全國第16位;洛寧等4個縣正在創建,預計2020年年底驗收。靈寶、汝陽2個縣已建成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44個企業已建成省級“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名特優新農產品發展較快。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登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16個,排名全國第1位,占全國四分之一。(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依然突出。盡管河南省“三品一標”數量年增長率25%,綠色食品產品數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數量近3年增長一倍。但因起點低和續展率低,與兄弟省市的差距還很大。綠色食品排名全國第15位、中部六省第4位,不僅落后于山東、江蘇,而且落后于同屬中部的安徽、湖南、湖北,與河南農業和中部經濟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省內各市縣間發展速度差別較大。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看,總數排名前五位的省轄市“三品一標”產品占全省總數的40%,而總數排名后五位省轄市“三品一標”產品總數不足全省總量的10%,部分農業縣(區)還沒有“三品一標”產品,還有省直管縣農產品地理標志沒有實現零的突破。并且“三品一標”產品占比低,內部結構也有待優化。以綠色食品為例,河南省主要農產品中綠色食品糧食產品76.6萬噸、占比1.2%,綠色食品水果23.7萬噸、占比0.9%,綠色食品蔬菜12.1萬噸、占比0.2%,綠色食品油料5.3萬噸、占比0.9%,綠色食品畜產品17.6萬噸、占比1.4%,綠色食品水產品0.8萬噸、占比0.9%,綠色食品食用菌產品5.3萬噸、占比3%。其中,加工產品和畜禽養殖產品占比低、拉動力不足問題尤為突出。(三)認識不到位仍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考察先進省份農業品牌發展的經驗,發現河南在政策支持拉動、出口與消費帶動以及政企聯動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如江蘇把“三品一標”納入江蘇省委省政府考核市、縣黨委政府的關鍵指標,并對獲證單位給予獎補;湖南將“三品一標“作為考核和評價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建設項目的重要指標,并由湖南省財政出資在機場、高鐵站和香港設立“湘”字號品牌農產品展銷專柜和展銷店,所展銷產品均從湖南省獲證產品中挑選;山東等沿海省份既是農產品出口大省,又是中高端消費者密集區,依托出口和中高端消費帶動綠色食品等“三品一標”快速發展;黑龍江省多年來堅持政府與企業聯動,推進生態自然環境與綠色食品品牌互動,省里統一支付“三品一標”環境評價費并對獲證單位給予獎補,協力營銷其優越的綠色生態自然資源和綠色食品,在獲得市場份額時又反饋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和綠色食品事業發展。當然,河南的差距,主要差在認識上。前述先進地區的經驗,無不是認識到位后的做法和結果。河南省也同樣如此,從筆者近幾年統計數據看,“三品一標”排名靠前的市縣也并不都是經濟發達的市縣。凡是領導重視程度高、政策推力強和企業品牌發展積極性高的地方,“三品一標”發展就快。反之,由于領導不重視,一些地方的發展速度就跟不上總體發展節拍,可能會被越甩越遠。

二、河南農業品牌發展對策

農業要強,品牌必須擦亮。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分類指導,統籌推進。(一)統籌推進農業品牌建設。一是充分發揮公共品牌引領作用。“三品一標”作為我國政府管理的質量邊界清晰和標志監管嚴格的公用品牌(質量標識),在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顯。因此,必須始終把發展“三品一標”放在農業品牌建設的核心地位,發揮好其引領作用,帶動地方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發展。二是充分發揮政策合力。近幾年,河南省政府和省農業農村廳先后出臺了一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政策,但尚未有直接支持“三品一標”發展的相關政策,并且各級各地也未形成政策合力。因此,應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或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完善省、市、縣三級品牌創建機制,積極推廣農業品牌發展經驗,強化分類指導,進一步推進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發展。三是充分發揮考評推動。要將以“三品一標”品牌作為河南省政府對地方考核內容,作為各類農業建設項目、農產品生產經營投資項目、農業生產性獎補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示范社等評定的條件。推動地方和企業勁向一處使,共同做好農業品牌的大文章,切實讓“三品一標”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真正發揮出來。(二)有區別有重點推進發展。一是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在“三品一標”品牌中,綠色食品作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食品農產品的杰出代表,已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受到中高端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因此,要以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加工業為重點,大力推進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三品一標”品牌建設和轉型升級。要以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特色農產品規劃區和農業大縣(市、區)為重點,大力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解決食品加工業發展綠色食品的原料來源問題。二是積極推進“一標+一品”發展模式。農產品地理標志作為稀缺資源,也是中高端消費的追求,尤其是一些消費者已在追求“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的高端消費方式,作為農耕文明傳承悠久的河南,各地要積極探索地方特色農產品保護利用機制,鼓勵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企業(合作社)發展綠色食品,推進提升河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的整體實力。三是認真做好無公害和有機農產品管理。要按照農業農村部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制度改革的要求,認真發展管理好無公害農產品。要結合河南各地自然資源和生產實際,適度推進管理好有機農產品。同時,要繼續發揮省級“三品一標”示范基地的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壯大“三品一標”整體實力。(三)加大品牌營銷宣傳力度。一要加強領導層面的宣傳。近幾年來,河南省在宣傳“三品一標”品牌方面,基本用活了網站、用實了報刊廣電、用好了新媒體、用足了企業宣傳資源。但對市、縣政府和主管部門領導的宣傳還不到位。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要由縣級人民政府作為申報主體,龍頭企業配合。前兩年有多個縣(市、區)工作機構和龍頭企業對申報創建很積極,但到領導那里就卡殼了。有的是主管部門領導不支持,有的是縣(市、區)政府領導不支持。二要拓寬信息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新媒體的發展優勢,多途徑進行宣傳。繼續培育河南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切實提升河南農業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三要繼續加強品牌產品產銷對接推介活動。積極組織獲證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示會、推介會等各類產銷對接活動,加強企業之間交流與合作,推動河南“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做大做強,實現品牌強、產業旺。

作者:葉新太 管 立 黃繼勇 劉遠航 姬伯梁 劉 宇 單位: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查看全文

無公害農產品產業發展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以下簡稱“三品”)產業和實施我區精品名牌戰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公共消費安全,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發[]32號)精神,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三品”發展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以市場為導向,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公共消費安全,實行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部門配合,開發一批農業精品名牌,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我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主要目標和任務:到年,在全區主要農產品實現無公害化生產的基礎上,“三品”開發穩步發展,“三品”品牌開發達到30個,產量18萬噸,產值5.2億元,“三品”技術推廣面積達到40萬畝,商品率達到60%以上。

二、突出發展“三品”產業的重點

查看全文

市三品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我市將以保障認證產品質量、規范標志使用為主線,以風險高和隱患大的產品為重點,規范生產經營,加大依法查處力度,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實現“三品”產地環境潔凈化、生產過程標準化、包裝標識規范化、監督管理制度化,促進“三品”持續健康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防范和杜絕突發性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發生,“三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二)提高“三品”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經營水平,實現獲證單位生產過程有技術規范、質量標準、質量管理制度,以及與其對應的生產管理記錄檔案,執行率達到95%以上;

(三)增強獲證單位使用標志的積極性和規范性,確保用標單位規范用標率達到9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