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業品牌發展

時間:2022-03-08 09:54:31

導語:淺談農業品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農業品牌發展

2020年1月16日,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弘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之路,把優質“產出來”、把安全“管出來”、把品牌“樹起來”,推動河南農業加快實現由增產導向到提質導向、由總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根本性轉變。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探索發展有機農產品,積極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真正讓綠色成為農業最靚麗的底色。這里,筆者就落實尹弘省長講話精神,推進河南“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河南農業品牌發展現狀

(一)農業品牌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局面。“十三五”以來,由于各項政策的導向作用,河南省“三品一標”發展勢頭增強、速度加快。尤其是2017年以來,河南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17-2020年)》《河南省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17-2020年)》等,農業農村廳實施了品牌扶貧行動,并把“三品一標”納入菜籃子工程考核,進一步調動了地方和企業、合作社發展“三品一標”的積極性。“三品一標”發展勢頭和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彌補了起點低、基礎弱的不足。“三品一標”數量規模穩定增長。近3年來,河南省“三品一標”數量年增長率在25%左右,截至2019年年底,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4679個,排名全國第12位。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505個,排名第11位;綠色食品1019個,排名第15位;有機農產品36個,排名第22位;農產品地理標志119個,排名第5位,“三品一標”已覆蓋18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縣(市)。與“三品一標”相配套的綠色生產資料和基地建設有新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認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產品29個,排名全國第9位。內黃等5個縣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排名全國第16位;洛寧等4個縣正在創建,預計2020年年底驗收。靈寶、汝陽2個縣已建成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44個企業已建成省級“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名特優新農產品發展較快。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登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16個,排名全國第1位,占全國四分之一。(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依然突出。盡管河南省“三品一標”數量年增長率25%,綠色食品產品數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數量近3年增長一倍。但因起點低和續展率低,與兄弟省市的差距還很大。綠色食品排名全國第15位、中部六省第4位,不僅落后于山東、江蘇,而且落后于同屬中部的安徽、湖南、湖北,與河南農業和中部經濟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省內各市縣間發展速度差別較大。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看,總數排名前五位的省轄市“三品一標”產品占全省總數的40%,而總數排名后五位省轄市“三品一標”產品總數不足全省總量的10%,部分農業縣(區)還沒有“三品一標”產品,還有省直管縣農產品地理標志沒有實現零的突破。并且“三品一標”產品占比低,內部結構也有待優化。以綠色食品為例,河南省主要農產品中綠色食品糧食產品76.6萬噸、占比1.2%,綠色食品水果23.7萬噸、占比0.9%,綠色食品蔬菜12.1萬噸、占比0.2%,綠色食品油料5.3萬噸、占比0.9%,綠色食品畜產品17.6萬噸、占比1.4%,綠色食品水產品0.8萬噸、占比0.9%,綠色食品食用菌產品5.3萬噸、占比3%。其中,加工產品和畜禽養殖產品占比低、拉動力不足問題尤為突出。(三)認識不到位仍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考察先進省份農業品牌發展的經驗,發現河南在政策支持拉動、出口與消費帶動以及政企聯動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如江蘇把“三品一標”納入江蘇省委省政府考核市、縣黨委政府的關鍵指標,并對獲證單位給予獎補;湖南將“三品一標“作為考核和評價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建設項目的重要指標,并由湖南省財政出資在機場、高鐵站和香港設立“湘”字號品牌農產品展銷專柜和展銷店,所展銷產品均從湖南省獲證產品中挑選;山東等沿海省份既是農產品出口大省,又是中高端消費者密集區,依托出口和中高端消費帶動綠色食品等“三品一標”快速發展;黑龍江省多年來堅持政府與企業聯動,推進生態自然環境與綠色食品品牌互動,省里統一支付“三品一標”環境評價費并對獲證單位給予獎補,協力營銷其優越的綠色生態自然資源和綠色食品,在獲得市場份額時又反饋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和綠色食品事業發展。當然,河南的差距,主要差在認識上。前述先進地區的經驗,無不是認識到位后的做法和結果。河南省也同樣如此,從筆者近幾年統計數據看,“三品一標”排名靠前的市縣也并不都是經濟發達的市縣。凡是領導重視程度高、政策推力強和企業品牌發展積極性高的地方,“三品一標”發展就快。反之,由于領導不重視,一些地方的發展速度就跟不上總體發展節拍,可能會被越甩越遠。

二、河南農業品牌發展對策

農業要強,品牌必須擦亮。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分類指導,統籌推進。(一)統籌推進農業品牌建設。一是充分發揮公共品牌引領作用。“三品一標”作為我國政府管理的質量邊界清晰和標志監管嚴格的公用品牌(質量標識),在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顯。因此,必須始終把發展“三品一標”放在農業品牌建設的核心地位,發揮好其引領作用,帶動地方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發展。二是充分發揮政策合力。近幾年,河南省政府和省農業農村廳先后出臺了一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政策,但尚未有直接支持“三品一標”發展的相關政策,并且各級各地也未形成政策合力。因此,應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或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完善省、市、縣三級品牌創建機制,積極推廣農業品牌發展經驗,強化分類指導,進一步推進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發展。三是充分發揮考評推動。要將以“三品一標”品牌作為河南省政府對地方考核內容,作為各類農業建設項目、農產品生產經營投資項目、農業生產性獎補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示范社等評定的條件。推動地方和企業勁向一處使,共同做好農業品牌的大文章,切實讓“三品一標”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真正發揮出來。(二)有區別有重點推進發展。一是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在“三品一標”品牌中,綠色食品作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食品農產品的杰出代表,已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受到中高端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因此,要以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加工業為重點,大力推進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三品一標”品牌建設和轉型升級。要以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特色農產品規劃區和農業大縣(市、區)為重點,大力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解決食品加工業發展綠色食品的原料來源問題。二是積極推進“一標+一品”發展模式。農產品地理標志作為稀缺資源,也是中高端消費的追求,尤其是一些消費者已在追求“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的高端消費方式,作為農耕文明傳承悠久的河南,各地要積極探索地方特色農產品保護利用機制,鼓勵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企業(合作社)發展綠色食品,推進提升河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的整體實力。三是認真做好無公害和有機農產品管理。要按照農業農村部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制度改革的要求,認真發展管理好無公害農產品。要結合河南各地自然資源和生產實際,適度推進管理好有機農產品。同時,要繼續發揮省級“三品一標”示范基地的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壯大“三品一標”整體實力。(三)加大品牌營銷宣傳力度。一要加強領導層面的宣傳。近幾年來,河南省在宣傳“三品一標”品牌方面,基本用活了網站、用實了報刊廣電、用好了新媒體、用足了企業宣傳資源。但對市、縣政府和主管部門領導的宣傳還不到位。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要由縣級人民政府作為申報主體,龍頭企業配合。前兩年有多個縣(市、區)工作機構和龍頭企業對申報創建很積極,但到領導那里就卡殼了。有的是主管部門領導不支持,有的是縣(市、區)政府領導不支持。二要拓寬信息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新媒體的發展優勢,多途徑進行宣傳。繼續培育河南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切實提升河南農業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三要繼續加強品牌產品產銷對接推介活動。積極組織獲證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示會、推介會等各類產銷對接活動,加強企業之間交流與合作,推動河南“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做大做強,實現品牌強、產業旺。

作者:葉新太 管 立 黃繼勇 劉遠航 姬伯梁 劉 宇 單位: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