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5 13:23: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十七大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十七大代表熱議十七大報告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前進
——十七大代表熱議十七大報告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張景勇、顧瑞珍、鄒聲文)旗幟就是形象,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十七大報告明確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
十七大報告的莊嚴宣示,在代表中產生強烈共鳴。大家表示,十七大報告旗幟鮮明地回答了當前我們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問題。只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武裝全黨全國人民,7300多萬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就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一股戰無不勝的力量,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展現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十七大報告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概括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引起代表們的強烈共鳴。
十七大報告創交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建設”到“發展” 十七大報告在縱論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時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人們注意到,黨的十三大以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七大報告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詞之變飽含著深刻內涵,表明我們黨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開始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新征程。
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新的理念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相應地,“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拓展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表述細節的變化,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只有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煥發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一條偉大道路和五條具體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新時期我們黨創新理論的科學整合。近三萬字的十七大報告,在反復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同時,還提出與之相配套的五條具體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一條偉大道路和五條具體道路的提出,說明我們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框架越來越清晰,具體路徑越來越明確。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人們注意到,“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首次納入中國特色政治制度范疇。這是我們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生動體現。
北京團代表暢談十七大報告
北京團代表暢談十七大報告
高度關注民生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連日來,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北京團代表繼續討論同志所作的報告。代表們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度關注民生,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趙文芝代表說,貫徹落實好十七大精神,感受最深的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感覺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報告把關注民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非常得民心,同時也為我們做好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高度關注民生,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帶著對群眾負責任的感情做好工作,推動北京城市交通的良好發展,確保城市高效、安全、節能、環保運行。要始終堅持公交優先戰略,把公共交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加快軌道交通建設。要強化管理,加強智能交通管理,努力為辦好2008年奧運會作出貢獻。
閆冰竹代表說,同志的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一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的綱領性文件。報告中提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作為金融工作者要承擔責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為人民理好財,服好務,讓人民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對于落實好報告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從我的工作角度看,就是按市場原則、經濟規律辦事。北京銀行從小到大逐步發展就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成果。會后要認真貫徹落實報告精神,推進北京銀行品牌化經營、區域化布局、綜合化發展的戰略部署,把北京銀行做大做強。
李曉光代表說,過去的五年,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從崇文區近年來的發展看,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保護古都風貌、發展體育產業和文化產業、加快城市危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明顯改善。這次會議結束以后,我們要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指導各項工作,毫不動搖地沿著十七大指明的方向奮勇前進。(記者湯一原徐飛鵬)
十七大報告:“民生”二字最關情
10月10日,江蘇姜堰市婁莊鎮袁聯村100多名農民領到了新型農保。
駱忠明攝
就業、教育、醫療、低保……民生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十七大報告中,單列一章強調“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是黨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生動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民生連著國運,民生牽動民心。十七大召開期間,民生成為熱點話題。
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十七大報告中的一個顯著特點。來自黨的誕生地和革命老區的代表們,對于民生問題,有著更深切而獨特的感受。它們的昨天、今天與明天,那里百姓生活的點滴變化,正是中國共產黨實現奮斗目標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上海1921年中共一大在這里舉行。今天,這里正在積極探索群眾參與共治機制。
關乎群眾利益的事,百姓自己決定
南方網十七大訪談:文體界代表談十七大報告
嘉賓:廣東漢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李仙花
深圳市體工隊教練王綺紅
時間:2007年10月19日晚上20:00
主持人洋洋:各位網友晚上好,歡迎來到南方日報、南方網聯合進行的十七大嘉賓訪談室。今晚我們的嘉賓訪談室可以說是星光璀璨,一位是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李仙花李老師。李老師,我知道您是梅開二度,二屆梅花獎得主。歡迎您來到我們直播室。另外一位是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冠軍的王綺紅王教練。您好,王教練。二位剛才說都是第一次來北京參加黨代會,首先想請二位談一下各自的感受和體會。
十七大報告催人奮進、深入人心
李仙花:首先我覺得非常激動,這次能作為廣東文化界唯一的代表來參加十七大,參加這個盛會,我自己都覺得不敢相信,像做夢一樣。給我這么高的榮譽,這是黨給我最大的榮譽,應該說也是對我多年來工作的肯定和鼓勵。
連玉明:中共十七大報告凸顯五大標志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電題:專訪連玉明:中共政治報告凸顯五大標志
中新社記者阮煜琳
“洋洋灑灑長達兩萬八千字的中共十七大報告,可以概括為五大標志。”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對此加以解讀。
第一個標志,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連玉明說,這次報告用大量篇幅解讀了“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先進文化、民主政治、和諧社會四位一體。現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體系已經形成。
連玉明說,報告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表述中有幾點重要內容值得特別關注。一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二是報告把經濟增長環境代價過大作為重大問題提出來,第一次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上升為基本國策;三是下一步要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經濟圈和經濟帶,按照經濟的規律來發展主體功能區;四是關于城市化問題,提出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代表熱議十七大報告十大關鍵詞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十七大報告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
專家解讀: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賀福:黨中央之所以如此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是因為當今國際環境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國內改革發展也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現代化建設事業呈現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開放也進行了近30年的時間,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問題不容回避。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取得的最可寶貴的探索成就。因此,明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國向何處去等重大問題,對于統一全黨的思想,進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深化改革開放,意義十分重大。
代表熱議: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澤民代表:同志的報告明確回答了在新世紀新階段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一重大的方向性問題,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科學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地位、內涵,標志著我們黨在理論上更加成熟。
吉林省委原副書記谷長春代表:同志的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有很強的針對性,不爭論、不批判地廓清了很多模糊認識,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一些認識問題給予了正面回答。
二、改革開放
代表熱議十七大報告
十七大代表、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姜異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更加科學、更加完備、更加深刻,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十七大代表、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
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奇跡,有力地證明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
十七大代表、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
報告論述港澳事務的篇幅比以往更大、分量更重。報告運用科學發展觀總結了香港、澳門自回歸以來實踐“一國兩制”日益豐富的基本經驗,對怎樣繼續保持港澳繁榮穩定作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指示。
學習十七大報告講話
同志們:
下午好!
人民盼望,世界矚目的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勝利地閉幕了。這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也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奮進的大會。
同志所做的報告,集中了全黨的智慧,凝聚了各方共識,反映了全國人民心聲,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他向世人宣告,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就是與時俱進,新時期取得一切成績的根本原因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時,他還告誡全黨和全國人民,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也就是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有一個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的問題?這對我們每個單位、每個共產黨員、每個公民都是一個必須嚴肅思考、在理論上必須弄懂弄通,并認真踐行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舉行這場報告會的初衷!
我想借今天報告會強調三個問題:
一、對黨感恩
徐光春:八大特點概括十七大報告
10月16日下午,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繼續討論十七大報告。劉云山、陳奎元參加討論,張思卿、徐光春等發言。代表們一致認為,報告旗幟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集中了全黨智慧,體現了人民心聲,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戰略性,是中國共產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是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行動綱領。
張思卿代表說,同志的報告,好就好在它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以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是一篇繼往開來、催人奮進的報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的最主要表現,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黨的領導最關鍵的是體現在理論的指導。有沒有科學的、正確的理論指導,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興衰成敗。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十分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武裝工作,重視理論的指導作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表明了我們黨更加成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要進一步提高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把是否重視理論學習作為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衡量標準。要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關注困難群體,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為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和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建設上,要堅持“尊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忘古”,開放要注意排“污”,吸收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徐光春代表說,十七大報告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意義重大,從報告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論述來看,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宣言;從報告對科學發展觀重大理論問題的新闡述看,表明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又有了新發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是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從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看,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我完全贊成、衷心擁護這個報告。
徐光春說,報告具有八個方面的重要特點:一是重大論斷體現了“全中求準”。報告全面總結回顧了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偉大歷史進程,得出一個重要論斷,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論斷的提出具有深刻意義,它準確地講清了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區別和聯系;準確地講清了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闡明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二是理論創新體現了“新中求深”。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大以來一系列理論創新最有代表性、最重要的理論創新成果。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作了更深刻、更精辟、更全面、更完善的闡述,不僅體現了“新”,更體現了“深”。“深”,首先體現在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地位,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其次體現在深刻分析了科學發展觀形成的背景,從八個方面指出我國發展呈現出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進而也就闡明了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必要性、重要性;第三體現在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的認識,報告全面深刻地論述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使我們認識到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第四體現在對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就是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這四點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三是經濟建設體現了“好中求快”。報告明確提出,要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字當頭、好中求快應當是我們經濟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明確了首先要做到“好”,不“好”的“快”反而有害,但強調“好”并不是要否定“快”。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的大國,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就無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富不起來、強不起來。河南是一個基礎差底子薄的農業大省,只有堅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把經濟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才能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才能實現中原崛起,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