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技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09:50: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太陽能技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太陽能技術
一、各種參數對空溫的影響
為了進行參數研究,首先確定了一個基礎方案,即對條狀住宅建筑模型,取其南向主立面外窗的窗墻比為30.3%,單層窗,外墻與屋面傳熱系數均為0.83w/平方米,換氣次數為1.1次h,不考慮內部蓄熱量。在進行參數分析時,固定其他參數,僅變化一個參數來分析對室溫的影響。
1.內部蓄熱量
蓄熱量會影響室溫,特別是對最高室溫有影響。冬季,內部蓄熱量會使月最高溫度降低,而使月最低溫度升高,至于月平均溫度,則略有升高。顯然,內部蓄熱量可以改善冬季室內熱環境條件。對夏季來說,蓄熱量同樣也降低了月最高溫度及升高了月最低溫度,而月平均溫度則無多大影響。當建筑模型中一個住戶內蓄熱量相當于100平方米、200mm厚混凝土墻時,可使八月份住宅最高溫度下降3c左右,可使一月份住宅最低溫度升高2.8℃,這將對室內熱環境有較大的改善。
2.換氣次數
可以預見,增加換氣次數會使冬季室內熱環境變差,但能改善夏季室內熱環境。對夏季來說,換氣次數由1.1次h增加到10次h,可使八月份月最高溫度降低4.4℃、月平均溫度下降4.8℃,月最低溫度下降7.8℃。顯然,冬季換氣次數越低越好,如果園護結構、門窗密閉性好,換氣次數可以降低到1.5次/h,此時與1.1次h相比,室溫可提高2-3℃,3.增強夜間通風
太陽能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太陽能;建筑;熱量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隨即而來的就是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利用可再生、無污染的能源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趨勢。文章介紹了我國目前太陽能建筑的現實狀況,分析了其中的節能潛力,并介紹了太陽能建筑節能的相關內容和實現技術,探討太陽能建筑節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國太陽能建筑的面積日趨增大,建筑節能是近年來世界建筑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向,也是當代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的生長點。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推進建筑節能,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國家發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戰略目標,并引導我國建筑業與建筑技術隨同世界大潮流迅速前進,太陽能建筑的節能具有很好的前景,大有可為。
我國地域寬廣,房屋建筑規模巨大,約有一半建筑位于北方"三北"地區,由于氣候原因,每年約有4-6個月的采暖期,該地區規定設置集中采暖系統,以往習慣稱之為集中采暖地區。中部地區(冬冷夏熱地區),即長江流域地區,雖然冬季平均氣溫高于0℃,但相對濕度較高,冬季濕冷,而夏季又酷熱。該地區屬于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包括長江上游在內,涉及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面積180萬k平方米,人口近4億。年工農業總產值占全國40%,人均產值及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往由于經濟上的原因,該地區一般城鎮住宅圍護結構無保溫措施,也不設置采暖設施,因此冬夏季室內熱環境條件相當差。南方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季氣候炎熱,降溫則是主要解決的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集中采暖地區城鎮住宅圍護結構保溫、氣密性較差,供熱系統效率較低,單位面積的采暖能耗要高得多。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建房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每年全國建成城鎮住宅2億平方米以上,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于建筑熱環境的舒適性要求愈趨迫切,中部地區冬季采暖勢在必行,各地"空調熱"也日漸高漲。所以,如何盡量利用太陽能、合理建筑設計,對北方集中采暖地區可以減少采暖、空調能耗;而對于中部及南部地區,改善室內熱環境條件,達到低水平的室內舒適參數,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國從80年代起,對城鎮多層住宅應用被動太陽能進行采暖及降溫技術已有研究,先后在石家莊、灘紡及杭州等處建成了試點建筑,較好的改善了室內熱環境條件。當時的技術路線是由熱工外算開始,進而建造示范建筑以驗證效果。國外從70年代初期起,投入了相當的力量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應用動態模擬計算,進行建筑熱工參數計算分析,進而可以預測室內環境參數,獲得應用被動太陽能的最佳建筑設計方案,同時也建設示范建筑以驗證軟件的可信性。這類從合理建筑及熱工設計著手,在增加有限的建設投資下,盡量利用被動太陽能來達到低水平的室內冬夏熱環境條件的住宅,這里稱為"節能住宅"。
太陽能發電技術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講述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廣大無電地區或供電嚴重不足地區應用,可有效地解決居民照明及生活用電的困難。文中提出充分利用太陽能,研究開發推廣節能型的綠色光源,是實現建筑綠色照明,實施國家"綠色照明工程"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太陽能發電綠色照明一體化
太陽能發電是利用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太陽能電池組件(Solarcells)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學特性實現P-V轉換的固體裝置,在廣大的無電力網地區,該裝置可以方便地實現為用戶照明及生活供電,一些發達國家還可與區域電網并網實現互補。目前從民用的角度,在國外技術研究趨于成熟且初具產業化的是"光伏--建筑(照明)一體化"技術,而國內主要研究生產適用于無電地區家庭照明用的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1太陽能發電原理
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陣列)、控制器、蓄電池、逆變器、用戶即照明負載等組成。其中,太陽能電池組件和蓄電池為電源系統,控制器和逆變器為控制保護系統,負載為系統終端。
1.1太陽能電源系統
太陽能的利用技術試析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國目前太陽能建筑的現實狀況,分析了其中的節能潛力,并介紹了太陽能建筑節能的相關內容和實現技術,探討太陽能建筑節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太陽能建筑熱量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國太陽能建筑的面積日趨增大,建筑節能是近年來世界建筑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向,也是當代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的生長點。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推進建筑節能,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國家發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戰略目標,并引導我國建筑業與建筑技術隨同世界大潮流迅速前進,太陽能建筑的節能具有很好的前景,大有可為。
我國地域寬廣,房屋建筑規模巨大,約有一半建筑位于北方“三北”地區,由于氣候原因,每年約有4—6個月的采暖期,該地區規定設置集中采暖系統,以往習慣稱之為集中采暖地區。中部地區(冬冷夏熱地區),即長江流域地區,雖然冬季平均氣溫高于0℃,但相對濕度較高,冬季濕冷,而夏季又酷熱。該地區屬于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包括長江上游在內,涉及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面積180萬k平方米,人口近4億。年工農業總產值占全國40%,人均產值及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往由于經濟上的原因,該地區一般城鎮住宅圍護結構無保溫措施,也不設置采暖設施,因此冬夏季室內熱環境條件相當差。南方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季氣候炎熱,降溫則是主要解決的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集中采暖地區城鎮住宅圍護結構保溫、氣密性較差,供熱系統效率較低,單位面積的采暖能耗要高得多。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建房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每年全國建成城鎮住宅2億平方米以上,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于建筑熱環境的舒適性要求愈趨迫切,中部地區冬季采暖勢在必行,各地“空調熱”也日漸高漲。所以,如何盡量利用太陽能、合理建筑設計,對北方集中采暖地區可以減少采暖、空調能耗;而對于中部及南部地區,改善室內熱環境條件,達到低水平的室內舒適參數,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國從80年代起,對城鎮多層住宅應用被動太陽能進行采暖及降溫技術已有研究,先后在石家莊、灘紡及杭州等處建成了試點建筑,較好的改善了室內熱環境條件。當時的技術路線是由熱工外算開始,進而建造示范建筑以驗證效果。國外從70年代初期起,投入了相當的力量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應用動態模擬計算,進行建筑熱工參數計算分析,進而可以預測室內環境參數,獲得應用被動太陽能的最佳建筑設計方案,同時也建設示范建筑以驗證軟件的可信性。這類從合理建筑及熱工設計著手,在增加有限的建設投資下,盡量利用被動太陽能來達到低水平的室內冬夏熱環境條件的住宅,這里稱為“節能住宅”。
透析太陽能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能源是人類社會求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以石油、煤炭等為基礎的常規能源體系曾經極大程度的推動并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這些常規的能源體系的過度開發直接導致了環境污染,為了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潔凈能源。
一、可持續發展太陽能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的地位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目前全世界最常用的還是化石類能源,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煤炭和石油需求量越來越大,終有一天會枯竭。不同能源機構對世界能源供應情況的預測數據各有所不同,但基本結論都是相似的。即全世界的煤炭只能用220年,在未來短時期內化石類能源在能源供給結構站占據很大的比例,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將逐漸替代化石類能源,并在2030之后開始逐漸進入大規模應用,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將在能源資源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與有限的化石燃料能源相比,太陽能堪稱最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隨著太陽的輻射輸出,光子能量完全可以轉換成各種人類需要的能源。尤其是光能轉換為最常見也是最高級的電能,而電能則可以轉化為動能、熱能等其它形式的能源。也就是我們只要充分利用自然界中最豐富的太陽能,完全可以滿足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需求。
二、太陽能被充分利用的必然性
現代工業革命開創了現代文明,然而它都是建立在大規模開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基礎上的?!笆褪枪I的血液,煤是工業的糧食”是這一現狀的最好詮釋。化石燃料作為不可再生能源,之前的大規模開采和使用,已使化石資源日益枯竭,它已逐漸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需求,還誘發了不少國家之間、區域之間的政治經濟糾紛,甚至引起沖突和局部戰爭。雖然我國礦物能源資源的儲量是比較豐富,然而人均能源資源只有世界人均能源資源的二分之一左右。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而根據大概的估計,我國的煤炭資源只能開采80年,而石油資源只能開采20年。1997年我國正式成為了《京都議定書》簽約國,但其影響和約束,限排壓力很大。我國的火力發電,尤其是煤炭發電極大程度的受到了限制。隨后我國也正式加入WTO,我國的經濟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同時我國也正式步入了工業化中期,即重化工業階段,其能源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將快速的增長。從環境保護方面來講,化石能源的利用已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溫室效應、酸雨等環境問題接踵而來,尤其是溫室效應是全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為了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尋求新的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太陽能作為自然界最豐富的潔凈能源,而我國全年輻射總量為917—2333kW?h/m2,是世界上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因此太陽能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的首選。
三、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太陽能的利用技術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國太陽能建筑的現實狀況,了其中的節能潛力,并介紹了太陽能建筑節能的相關和實現技術,探討太陽能建筑節能的可持續道路。
關鍵詞:太陽能建筑熱量
隨著改革開放和發展,我國太陽能建筑的面積日趨增大,建筑節能是近年來世界建筑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向,也是當代建筑技術的一個新的生長點。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推進建筑節能,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國家發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戰略目標,并引導我國建筑業與建筑技術隨同世界大潮流迅速前進,太陽能建筑的節能具有很好的前景,大有可為。
我國地域寬廣,房屋建筑規模巨大,約有一半建筑位于北方“三北”地區,由于氣候原因,每年約有4—6個月的采暖期,該地區規定設置集中采暖系統,以往習慣稱之為集中采暖地區。中部地區(冬冷夏熱地區),即長江流域地區,雖然冬季平均氣溫高于0℃,但相對濕度較高,冬季濕冷,而夏季又酷熱。該地區屬于經濟發達地區,包括長江上游在內,涉及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面積180萬k平方米,人口近4億。年工農業總產值占全國40%,人均產值及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往由于經濟上的原因,該地區一般城鎮住宅圍護結構無保溫措施,也不設置采暖設施,因此冬夏季室內熱環境條件相當差。南方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季氣候炎熱,降溫則是主要解決的。
與發達國家相比,集中采暖地區城鎮住宅圍護結構保溫、氣密性較差,供熱系統效率較低,單位面積的采暖能耗要高得多。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建房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每年全國建成城鎮住宅2億平方米以上,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于建筑熱環境的舒適性要求愈趨迫切,中部地區冬季采暖勢在必行,各地“空調熱”也日漸高漲。所以,如何盡量利用太陽能、合理建筑設計,對北方集中采暖地區可以減少采暖、空調能耗;而對于中部及南部地區,改善室內熱環境條件,達到低水平的室內舒適參數,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國從80年代起,對城鎮多層住宅被動太陽能進行采暖及降溫技術已有,先后在石家莊、灘紡及杭州等處建成了試點建筑,較好的改善了室內熱環境條件。當時的技術路線是由熱工外算開始,進而建造示范建筑以驗證效果。國外從70年代初期起,投入了相當的力量進行機軟件的開發工作,應用動態模擬計算,進行建筑熱工參數計算分析,進而可以預測室內環境參數,獲得應用被動太陽能的最佳建筑設計方案,同時也建設示范建筑以驗證軟件的可信性。這類從合理建筑及熱工設計著手,在增加有限的建設投資下,盡量利用被動太陽能來達到低水平的室內冬夏熱環境條件的住宅,這里稱為“節能住宅”。
太陽能利用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國目前太陽能建筑的現實狀況,分析了其中的節能潛力,并介紹了太陽能建筑節能的相關內容和實現技術,探討太陽能建筑節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太陽能建筑熱量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國太陽能建筑的面積日趨增大,建筑節能是近年來世界建筑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向,也是當代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的生長點。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推進建筑節能,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國家發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戰略目標,并引導我國建筑業與建筑技術隨同世界大潮流迅速前進,太陽能建筑的節能具有很好的前景,大有可為。
我國地域寬廣,房屋建筑規模巨大,約有一半建筑位于北方“三北”地區,由于氣候原因,每年約有4—6個月的采暖期,該地區規定設置集中采暖系統,以往習慣稱之為集中采暖地區。中部地區(冬冷夏熱地區),即長江流域地區,雖然冬季平均氣溫高于0℃,但相對濕度較高,冬季濕冷,而夏季又酷熱。該地區屬于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包括長江上游在內,涉及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面積180萬k平方米,人口近4億。年工農業總產值占全國40%,人均產值及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往由于經濟上的原因,該地區一般城鎮住宅圍護結構無保溫措施,也不設置采暖設施,因此冬夏季室內熱環境條件相當差。南方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季氣候炎熱,降溫則是主要解決的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集中采暖地區城鎮住宅圍護結構保溫、氣密性較差,供熱系統效率較低,單位面積的采暖能耗要高得多。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建房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每年全國建成城鎮住宅2億平方米以上,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于建筑熱環境的舒適性要求愈趨迫切,中部地區冬季采暖勢在必行,各地“空調熱”也日漸高漲。所以,如何盡量利用太陽能、合理建筑設計,對北方集中采暖地區可以減少采暖、空調能耗;而對于中部及南部地區,改善室內熱環境條件,達到低水平的室內舒適參數,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國從80年代起,對城鎮多層住宅應用被動太陽能進行采暖及降溫技術已有研究,先后在石家莊、灘紡及杭州等處建成了試點建筑,較好的改善了室內熱環境條件。當時的技術路線是由熱工外算開始,進而建造示范建筑以驗證效果。國外從70年代初期起,投入了相當的力量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應用動態模擬計算,進行建筑熱工參數計算分析,進而可以預測室內環境參數,獲得應用被動太陽能的最佳建筑設計方案,同時也建設示范建筑以驗證軟件的可信性。這類從合理建筑及熱工設計著手,在增加有限的建設投資下,盡量利用被動太陽能來達到低水平的室內冬夏熱環境條件的住宅,這里稱為“節能住宅”。
市政辦太陽能技術推廣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太陽能成套技術推廣應用,促進我市建筑節能減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省節約能源條例》、《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關于加快太陽能光熱系統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現就加快太陽能成套技術推廣應用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按照國家、省、市有關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規范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主的太陽能成套技術在住宅、公共建筑中的設計、安裝和使用管理,加快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二、加快太陽能成套技術的推廣應用
(一)擴大太陽能熱水器普及應用范圍
1、全市范圍內新(改、擴)建的12層及以下住宅建筑(包括別墅),必須應用太陽能熱水器;新建12層以上高層住宅建筑,太陽能熱水器應用比例要達到總戶數的50%以上。
寧夏太陽能產業發展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加劇,太陽能的開發與利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寧夏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較好的太陽能產業發展基礎,加快太陽能產業發展在寧夏具有突出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但由于產業存在發展規劃的戰略性和前瞻性不夠、相關激勵政策的制定明顯滯后、研發人才極其匱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寧夏太陽能產業的做大做強。
關鍵詞:太陽能;產業發展;寧夏
當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和氣候變暖等問題日益嚴峻,在此形勢下,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新能源,開發與利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1]。寧夏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較好的太陽能產業發展基礎,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及產業發展,對于調整能源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寧夏加快發展太陽能產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1.是實現寧夏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據權威部門預測,到本世紀后期,太陽能發電將占世界總發電量的60%以上[2]。從2001年開始,寧夏由電力輸出省區變為電力輸入省區,到2003年,成為了因電力供應緊張而采取拉閘限電的省區之一。雖然到2006年寧夏通過電網改造和加大電力開發投入已基本解決了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但隨著寧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壓力將不斷增大。為此,除大力提高非可再生能源效率外,加快開發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戰略選擇。太陽能產業是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太陽能產業必將成為寧夏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選擇,將能有效拉動寧夏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寧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太陽能發電的重要性和前景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全球能源現狀,表明了太陽能發電的重要性和前景,詳細介紹了各種太陽能發電方式和它們的優點,并對這幾種發電方式作了參數對比。同時指出太陽能發電面臨的困難和解決措施,以及我國太陽能發電的有利條件和難點,對未來我國太陽能發電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太陽能發電方式規模化
引言
人類社會已進入21世紀,在新千年開始之際,熱門正面臨著一系列重大的挑戰,全球經濟發展,人口迅速增加,需要提供更多的食物、住房和原料,因而對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在過去20年中,全世界能源消耗量增加了40%,其中85%以上使用的是礦物燃料。這些礦物燃料燃燒時要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全球單是CO2排放量每年就超過500億噸,而且還在不斷擴大。形成的酸雨造成土壤退化,危害動植物。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產生災難性后果,必須采取堅決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治理環境污染,已成為當務之急。同時,礦物燃料的儲藏量是有限的,按目前探明的儲藏與開發速度的比例計算,地球上可再開采的能源,石油為40年,天然氣約為60年,煤炭為200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紀中葉,人類必將面臨礦物燃料枯竭的嚴重局面。
為了減少大氣污染、保護人類生態環境、保證能源的長期穩定供應,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改變現有的能源結構,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這已成為各國的共識。
在新能源中,公認技術含量最高、最有發展前途的是太陽能發電。下面就這兩大類太陽能發電方式逐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