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安全工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10:02: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校舍安全工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校舍加強安全工程監管方案
違規亂收費或減少投入,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實行跟蹤監督。對擠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資金。以疏于管理影響工程目標實現和虛假情況、資料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中小學校舍平安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辦文〔〕62號)精神,為確保我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以下簡稱工程)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目標和任務
使學校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規范,通過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抗震加固、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建設。符合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火災、雷擊等災害的防災避險平安要求。
用3年時間,工程任務:從年開始。對我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區、洪澇災害易發地區、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城鄉中小學存在平安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遷移避險,提高綜合防災能力。
二、工程實施范圍和原則
學校舍安全工程工作方案
為落實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根據××省教育廳和財政廳《關于印發××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云財教〔2009〕3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改善我市中小學辦學條件和全面提高校舍質量和安全配置標準,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穩步推進我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步伐,保證工程質量,建設平安、和諧校園,根據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工作態度,以構建平安校園、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改善辦學條件,確保校舍安全和確保師生安全為根本,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大統籌協調力度,不斷創新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的機制和辦法,群策群力,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資金,從2009年開始,在三年內舉全市之力,完成34376平方米現有d級危房的排危任務(不含新增危房),把中小學校舍建成最安全、最牢固、讓人民群眾最放心的建筑,全力維護社會平安、和諧、穩定大局。
二、目標任務
以省、州核定的中小學d級危房數據為基數,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整體推進等原則,采取中央、省、州、市共同分擔的辦法,安排專項資金,三年內將34376平方米d級危房全部排除。其中:2009年排除d級危房13626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積26037平方米,總投資3905萬元,中央、省411.48萬元、州274.32萬元、市自籌3219.2萬元;2010年排除d級危房13127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積28770平方米,總投資4315萬元,中央、省411.48萬元、州274.32萬元、市自籌3629.2萬元;2011年排除d級危房7623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積15765平方米,總投資2364萬元,中央、省416.64萬元、州69.44萬元、市自籌1877.92萬元。
三、基本原則
校舍安全工程實施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一、充分認識實施校舍安全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校舍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體現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重大舉措。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學校校舍建設和安全問題。去年以來,總書記多次深入四川、陜西、甘肅等地震災區學校看望廣大師生,今年元旦期間在考察北川縣桂溪初中時明確要求,加強校舍安全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把學校建成安全、牢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建筑。總理7次去北川中學,并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對全國校舍特別是城鄉中小學校舍進行一次安全檢查,不符合要求的要盡快加固改造。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先后20多次赴地震災區,幾乎每次都要視察學校。中央政治局會議、政治局常委會議多次研究學校建設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4次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時都對學校的災后重建提出具體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向全國人民作出承諾,即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4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啟動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決定,組成有12個部門參加的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領導小組。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體現了保障校舍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可以說,校舍安全工程是全黨的工作,是各級政府應盡的職責。我們必須千方百計組織好實施好,把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落到實處,讓億萬師生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
第二,這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戰略部署。為廣大師生提供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是辦好教育、讓孩子們“上好學”的基礎和前提。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中小學校舍建設擺在發展教育的突出位置。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家先后實施一系列重大建設項目,中央累計投入600多億元,新建、改建了大批農村中小學校舍。2006年,國務院決定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建立了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這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辦學條件的改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從抗災防災要求看,我國相當數量的中小學校舍質量還不高,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學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危房,自然災害多發易發地區不少學校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教育的優先發展就無從談起,人民群眾也不會滿意。我們要以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加強校舍建設和安全工作。
第三,這是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依法履行政府責任的具體行動。汶川特大地震后新修訂的國家《防震減災法》已于5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防震減災法》明確規定,學校等已經建成的建設工程,“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或者抗震設防措施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這從法律上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應履行的責任。各級政府必須從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堅持依法行政的高度,認真貫徹《防震減災法》,切實加強校舍安全鑒定和加固建設。
區政辦校舍安全工程建設方案
校舍安全直接關系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為保證全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提高全區中小學校舍防震抗災能力,根據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年)。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立足我區中小學校建設總體規劃,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校舍建筑質量,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高標準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安全現狀,保證全區教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科學規劃原則。堅持規劃先行,將校舍安全工程建設與學校布局調整、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深入調研,摸清全區中小學現狀,根據區域人口發展趨勢和規模,按照省市有關學校建設標準,科學編制全區學校布局規劃、鎮域學校布局規劃,制定校園建設詳細規劃。在此基礎上,根據校舍危房的分布情況、危險程度和房屋用途等因素,對中小學校舍分三年進行改造。凡布局調整規劃中不再保留的學校,不納入改造范圍。
(二)先急后緩原則。鑒定結果為危房的校舍,應迅速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符合學校布局規劃需保留的學校,其危房要按照危險程度,分別通過拆除、拆除重建、易地新建等方式進行改造處理;在布局規劃中不再保留的學校,其危房要按照危險程度和使用時間,分別通過隔離封閉、拆除、撤離學生等方式進行處理,確保學生安全。
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平安和諧校園、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立足全區中小學建設布局總體規劃,在2年時間內,建立起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長效機制,促進全區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為推動教育強區、構建和諧*作貢獻。
二、目標和任務
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校舍抗震加固、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建設,使學校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臺風、火災、雷擊等災害的防災避險安全要求。
校舍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從2009年開始,用2年時間,對郯廬斷裂帶沿線及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區,及其他洪澇災害易發地區的中小學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遷移避險,提高綜合防災能力。
三、工程實施范圍和工作步驟
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
校舍安全直接關系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為保證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順利實施,進一步提高全區中小學校舍防震抗災能力,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山東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和《棗莊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平安校園、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立足我區中小學校建設總體規劃,全面改善安全現狀,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校舍建筑質量,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推動建立中小學校舍維修長效機制,保障全區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從2009年開始,用3年時間對全區中小學校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改造或重建,使其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防御其它地質災害和防洪、防臺風、防火、防雷擊等安全要求。
(二)中小學校舍中的D級危房和使用楊木梁、水泥檁條的平房要立即拆除;3年內拆除設計標準較低、使用年限較長的瓦房,原則上以建設樓房校舍為主;改造加固C級和達不到抗震設防要求的校舍,徹底消除中小學校舍安全隱患。
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會議的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全社會都要關心重視教育;要努力為教育辦實事;要辦一流的人民滿意的教育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古今中外,教育事業都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振興的基礎性事業。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是改善社會民生,構建和諧的關鍵要素。發展階段,一是義務教育取得了新的發展;二是“一鄉一校”試點工程開創了省內先河;三是職教中心建設走在長春外縣(市)區前列;四是教育師資結構得到了優化整合;五是教師待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工作要求,第一,作為教育行政部門,要抓好全市教育的統籌發展、第二,作為學校,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第三,作為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一、全社會都要關心重視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古今中外,教育事業都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振興的基礎性事業。首先,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看,歷來重視教育。我們中國歷來就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國家,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是教育一詞最早出現的記載。歷代封建統治者為了強國安邦,也都從培養治國安民賢能之士的目的出發,發展教育。比如唐代統治者,在取得政權后提出“偃武修文”,就是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大開科舉,破格選撥人才,使國力處于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從國運興衰、民族復興的高度,把教育擺到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了“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科教興國”等等。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里程。2006年《義務教育法》重新修訂并施行,2007和2008年,國家先后免除了農村和城市的義務教育學雜費。統計顯示,2003年到2008年5年間,全國財政用于教育支出2.43萬億元,比前5年增長1.26倍,平均年均增幅16.1%。2006年開始至2010年,中央與地方各級財政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約2182億元。這些數字見證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信心和決心。第二,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必須要重視教育。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國家實力。世界進入工業化以來,知識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比如日本,二戰以后能夠迅速崛起的重要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大力發展教育。再如,以色列能夠從一個資源貧乏的彈丸小國一躍發展成為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也主要源于一以貫之地實施教育興國的發展戰略。第三,從我市發展看,更要重視教育。當前,我市正處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全面提升*的核心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關鍵在教育,這是我們實現宏偉目標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同時,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是改善社會民生,構建和諧的關鍵要素。因此,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必須要舉全市之力促進教育事業的大發展,真正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氛圍。
二、要努力為教育辦實事
我們談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教育事業,關鍵就是要真正為教育辦實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把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使教育事業邁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一是義務教育取得了新的發展。2006年以來,我市開始實行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鄉有、局管、校用”的體制,保障了農村教育投入。2006年—2008年三年間,共投資1.8億元,撤并村小近百所,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16所,60%以上的中小學建成了九年一貫制學校。同時,對城區四所初中進行了整合,更好地滿足了群眾對優質初中教育的需求。今年還將撤并8所村小,完成龍嘉、飲馬河九年一貫制中心學校建設。二是“一鄉一校”試點工程開創了省內先河。去年,實施了總投資2000萬元,建筑規模1.2萬平方米的胡家鄉“一鄉一校”試點工程,成為吉林省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村寄宿制學校。今年又實施了投資3500萬元、建筑規模2.9萬平方米的卡倫鎮“一鄉一校”工程。三是職教中心建設走在長春外縣(市)區前列。2006年以來,我市投入1600萬元異地重建了職教中心。目前,職教中心已經成為省級重點職校,正在申報國家級重點職校。四是教育師資結構得到了優化整合。2005年開始,先后招聘630名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師資薄弱校。并從2001—2003屆師范畢業生和中專生中,擇優錄用了245名畢業生到農村各村小和中心學校任職,優化了教師隊伍。五是教師待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幾年來,我市在財政能力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障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2000年,教師平均工資不足500元,2005年不足900元。到2008年已達到1500元左右。去年優先兌現了教師檔案工資的20%,今年,還將兌現教育檔案工資30%。六是扶困助學成效顯著。全部免收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和國家規定課程的書本費。去年又投資40萬元,建立了希望高中班,著力解決困難家庭子女上學難問題。
今后,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財政實力的逐步增強,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大對教育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為教育發展辦更多的實事和好事。一是要“始終如一”地抓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要用足用好國家的政策,全力改善教學條件,包括校舍、設備、遠程教育等等。所有學校的建筑,要建成全市質量最好、最安全的建筑,使學校真正成為群眾最放心、家長最放心、學生最安心的地方。全市各部門對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及農村“寄宿制工程”建設,要實行免收行政事業收費等優惠政策。二是進一步加快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力度。計劃明年開始到2012年,投資1.8億元,使“一鄉一校”寄宿學校擴展到10所,新建、擴建中小學校舍13萬平方米。明年,還要在南部新城區新建一所小學,滿足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將適時啟動希望高中建設。三是要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在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的同時,要不斷加大本級財政的投入力度。今后,本級財政增長部分,首先要滿足教育事業發展,教育資產整合和變現后獲得的收益也要全部用在教育上。在這里,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重申,教師工資要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教育經費要逐年增加,校舍建設要加快步伐,教學設備要適應辦學需要。在當前的特定歷史時期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機關干部的工資可以晚發,但是教師工資必須及時發放。到2011年本屆政府期滿,要力爭把歷史尾欠的教師工資還清。總之,市委、市政府將切實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事業需要。
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會議的講話
一、全社會都要關心重視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古今中外,教育事業都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振興的基礎性事業。首先,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看,歷來重視教育。我們中國歷來就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國家,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是教育一詞最早出現的記載。歷代封建統治者為了強國安邦,也都從培養治國安民賢能之士的目的出發,發展教育。比如唐代統治者,在取得政權后提出“偃武修文”,就是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大開科舉,破格選撥人才,使國力處于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從國運興衰、民族復興的高度,把教育擺到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了“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科教興國”等等。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里程。2006年《義務教育法》重新修訂并施行,2007和2008年,國家先后免除了農村和城市的義務教育學雜費。統計顯示,2003年到2008年5年間,全國財政用于教育支出2.43萬億元,比前5年增長1.26倍,平均年均增幅16.1%。2006年開始至2010年,中央與地方各級財政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約2182億元。這些數字見證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信心和決心。第二,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必須要重視教育。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國家實力。世界進入工業化以來,知識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比如日本,二戰以后能夠迅速崛起的重要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大力發展教育。再如,以色列能夠從一個資源貧乏的彈丸小國一躍發展成為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也主要源于一以貫之地實施教育興國的發展戰略。第三,從我市發展看,更要重視教育。當前,我市正處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全面提升*的核心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關鍵在教育,這是我們實現宏偉目標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同時,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是改善社會民生,構建和諧的關鍵要素。因此,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必須要舉全市之力促進教育事業的大發展,真正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氛圍。
二、要努力為教育辦實事
我們談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教育事業,關鍵就是要真正為教育辦實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把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使教育事業邁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一是義務教育取得了新的發展。2006年以來,我市開始實行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鄉有、局管、校用”的體制,保障了農村教育投入。2006年—2008年三年間,共投資1.8億元,撤并村小近百所,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16所,60%以上的中小學建成了九年一貫制學校。同時,對城區四所初中進行了整合,更好地滿足了群眾對優質初中教育的需求。今年還將撤并8所村小,完成龍嘉、飲馬河九年一貫制中心學校建設。二是“一鄉一校”試點工程開創了省內先河。去年,實施了總投資2000萬元,建筑規模1.2萬平方米的胡家鄉“一鄉一校”試點工程,成為吉林省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村寄宿制學校。今年又實施了投資3500萬元、建筑規模2.9萬平方米的卡倫鎮“一鄉一校”工程。三是職教中心建設走在長春外縣(市)區前列。2006年以來,我市投入1600萬元異地重建了職教中心。目前,職教中心已經成為省級重點職校,正在申報國家級重點職校。四是教育師資結構得到了優化整合。2005年開始,先后招聘630名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師資薄弱校。并從2001—2003屆師范畢業生和中專生中,擇優錄用了245名畢業生到農村各村小和中心學校任職,優化了教師隊伍。五是教師待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幾年來,我市在財政能力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障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2000年,教師平均工資不足500元,2005年不足900元。到2008年已達到1500元左右。去年優先兌現了教師檔案工資的20%,今年,還將兌現教育檔案工資30%。六是扶困助學成效顯著。全部免收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和國家規定課程的書本費。去年又投資40萬元,建立了希望高中班,著力解決困難家庭子女上學難問題。
今后,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財政實力的逐步增強,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大對教育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為教育發展辦更多的實事和好事。一是要“始終如一”地抓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要用足用好國家的政策,全力改善教學條件,包括校舍、設備、遠程教育等等。所有學校的建筑,要建成全市質量最好、最安全的建筑,使學校真正成為群眾最放心、家長最放心、學生最安心的地方。全市各部門對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及農村“寄宿制工程”建設,要實行免收行政事業收費等優惠政策。二是進一步加快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力度。計劃明年開始到2012年,投資1.8億元,使“一鄉一校”寄宿學校擴展到10所,新建、擴建中小學校舍13萬平方米。明年,還要在南部新城區新建一所小學,滿足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將適時啟動希望高中建設。三是要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在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的同時,要不斷加大本級財政的投入力度。今后,本級財政增長部分,首先要滿足教育事業發展,教育資產整合和變現后獲得的收益也要全部用在教育上。在這里,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重申,教師工資要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教育經費要逐年增加,校舍建設要加快步伐,教學設備要適應辦學需要。在當前的特定歷史時期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機關干部的工資可以晚發,但是教師工資必須及時發放。到2011年本屆政府期滿,要力爭把歷史尾欠的教師工資還清。總之,市委、市政府將切實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事業需要。
三、要辦一流的人民滿意的教育
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布局方案
為改善全鄉中小學布局結構,合理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效益,更好地促進農村義務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實現基礎教育的公平、均衡與和諧發展,根據學校布局調整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鄉學校布局基本情況
**鄉國土面積106.8平方公里。全鄉共轄4個村委會,22個自然村,71個村民小組,3063戶,13666人,是一個山壩結合,資源缺乏,條件艱苦,以漢族為主體、多種少數民族雜居的貧困山區農業鄉。全鄉現有中小學8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小學7所。在校學生1472人,其中初中515人,小學957人,學前班178人。在校學生中,100人以下的小學3所,占小學總數的42.8%,100人以上的小學4所,占小學總數的57.2%。教學班48個,其中初中11個,小學37個,學前班5個。8所學校分別按三川走向依次布點,初級中學最大服務半徑21公里,鄉中心小學最大服務半徑5公里,村小學最大服務半徑6公里。總體來看,學校布點基本合理,服務范圍基本適宜,就近入學基本保證。但因區域位置不同,學校基礎設施不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管理效益、教學質量存在巨大懸殊。
二、布局調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人口的減少及人民群眾對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的需求不斷提高,中小學布局中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難日益凸現。主要表現為:一是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辦學條件依然較差。集中體現在校舍建筑標準低且尚存大量危房,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教輔用房短缺緊張,沒有專門的圖書閱覽室、實驗儀器室、器材室、電教室、會議室、醫療室、辦公室;生活用房不足且不合標準,灶房、學生宿舍數量不足,沒有餐廳;儀器設備器材缺乏,學校有效藏書不足,生均占有量低,小學儀器設備、音體美器材缺乏;電教多媒體設備數量少,教學信息化含量低;校園“三化”建設落后,文化氛圍單調。二是學校規模急劇減小,辦學效益低下。許多村完小生源萎縮且流動大,學校規模減小,空殼學校、微型學校、微型班級不斷增多,課堂教學出現將多兵少的局面,難以提高教學質量。三是教育資源分散,浪費嚴重,集中體現在教師資源的配置和校舍的閑置上。按總體核算,全鄉初中師生比為1:18,小學師生比為1:17,均低于國家規定標準,具體到學校,師生比就更低了,勢必造成人力資源的嚴重不均和巨大浪費,同時部分學校因學生減少,班數縮減,出現閑置且無法利用的校舍。四是投入不足,保障水平低。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雖然提高了公用經費標準,但按學生數撥付經費的辦法,致使好多學校投入與支出嚴重倒掛,學校疲于保持運轉,很難考慮發展之事。五是沒有幼兒園,學前教育呈無序狀態。全鄉沒有一所幼兒園,導致學前教育無序發展并相當遲緩。多數學前兒童隨班就讀一年級,即摧殘了其身心健康,又嚴重制約了一年級的正常教學,拔高不得,推后不能,影響的兩級學生的成長。六是管理粗放,教學質量下滑。規模出效益,辦學規模不足,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培訓培養、管理措施的落實、教研教改的推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發展層次低下,教學質量持續下滑。以上問題,充分說明了中小學布局調整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三、布局調整的指導思想
校舍安全工程實施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充實熟悉實施校舍平安工程的主要性緊迫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履行責任,抓住重點,深切詳盡做好工程實施的各項工作;增強率領,明晰要求,確保校舍平安工程讓中心安心、讓群眾對勁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這是浮現我們黨以酬報本、執政為平易近理念的重年夜行動、這是堅持教育優先成長、辦人平易近對勁教育的計謀部署、這是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依法履行政府責任的具體步履、這也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拉動國內需求的有師法子、扎實做好排查剖斷工作,周全把握基本資料、慢慢成立全國中小黌舍舍信息打點系統,周全把握中小黌舍舍平安信息、抓住重點地域、重點項目,集中力量確保三年方針使命順遂完成、強化各項防災避險法子,提高中小黌舍舍綜合防災能力、科學擬定實施規劃,統籌放置校舍平安工程和黌舍其他培植項目、增強工程培植打點,把校舍平安工程培植成為“精品工程”、增強率領,成立強有力的工作機制、明晰責任,周全成立校舍平安責任制、落實和管好用好工程資金,使有限財力闡揚更年夜效益、確保工程實施進度,保質保量完成使命、實施全過程監管,使工程成為“陽光工程”、營造精采空氣,形成有利于實施校舍平安工程的社會情形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黨中心、國務院歷來高度正視中小黌舍舍平安工作。在5·12汶川特年夜地震一周年之際,今天我們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總書記、總理主要指示和4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周全部署全國中小黌舍舍平安工程這項利國利平易近的重年夜教育工程,具有主要而深刻的意義。適才,四部門作了講話,對下一步工作作
了聲名,四個省區也介紹了很好的經驗。率領小組12個部門會前作了當真籌備,研究擬定了校舍排查剖斷手藝指南、國務院有關部門職責要求、工程實施細則、工程看管搜檢打點法子、全國中小學信息打點系統開發工作方案等文件,對政府行為、部門職責、手藝要乞降看管搜檢等作了規范,提出了時刻表和路線圖。請各部門會后抓緊搜聚定見,改削完美后下發試行,也但愿各地慎密連系當地現實,當真貫徹落實,并在實踐中加以完美。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充實熟悉實施校舍平安工程的主要性緊迫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校舍平安直接關系到泛博師生的生命平安,關系到人平易近群眾的親自益處,關系到社會的協調與不變。實施全國中小黌舍舍平安工程是黨中心、國務院貫徹落實科學成長不美觀、敦促教育事業科學成長的一項重年夜抉擇妄想,具有主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