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扁產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18:41: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杏扁產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杏扁產業

市杏扁產業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杏扁耐寒、耐旱、耐脊薄、易管理、生態價值高,經濟壽命長,經濟效益好。多年來,*市充分發揮本地自然、資源優勢,以林業生態建設和果品產業建設為目標,大力發展杏扁生產,不斷壯大杏扁產業。特別中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在*市全面實施以后,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杏扁產業發展,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杏扁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是,近幾年來,我市杏扁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逐漸突出,果農生產效益不穩,甚至在去年出現大幅度下滑。杏扁產業處于興衰轉折的關鍵時期。

1.我市杏扁產業發展現狀

1.1*市杏扁發展歷程

杏扁是肉用杏與西伯利亞杏(山杏)的自然雜交后代。主產于太行山、燕山北端,屬于我國特有的經濟林樹種,十分適宜在北方生長。*市是國內最重要的原產地之一,是龍王帽、一窩蜂、優一等目前最好的杏扁品種的主產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市就以“龍皇大杏仁”出口,是傳統的出口創匯特產品種。1968年,*市發起了“萬畝杏扁萬畝?!惫こ?,開始進行規?;唐飞a。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我市抓住“三北”防護林工程、首都周圍綠化工程建設在*市實施的機遇,大力發展杏扁基地建設。建設了一批畝產100kg以上杏仁的高標準示范園,經濟效益突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據統計,2005年全國杏扁面積和產量為417.萬畝和2222.5萬kg,河北省分別為205.3萬畝和855.2萬kg,而*市杏扁基地面積達168萬畝,杏扁產量473萬kg,分別占全國40.3%和21.3%。2007年,全市杏扁基地面積達到177.6萬畝,產量617萬公斤,產業產值近3億元。增加壩下丘陵區林木覆蓋率4.86%,成為國內最大的杏扁基地。其中,涿鹿縣60萬畝,占33.8%,產量280萬kg;蔚縣40.5萬畝,占23.1%,產量43.2萬kg。兩縣先后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杏扁)之鄉。

1.2杏扁產業建設情況

我市杏扁產業發展的作法和成就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查看全文

林業局杏扁產業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1.我市杏扁產業發展現狀

1.1*市杏扁發展歷程

杏扁是肉用杏與西伯利亞杏(山杏)的自然雜交后代。主產于太行山、燕山北端,屬于我國特有的經濟林樹種,十分適宜在北方生長。*市是國內最重要的原產地之一,是龍王帽、一窩蜂、優一等目前最好的杏扁品種的主產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市就以“龍皇大杏仁”出口,是傳統的出口創匯特產品種。1968年,*市發起了“萬畝杏扁萬畝?!惫こ蹋_始進行規?;唐飞a。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我市抓住“三北”防護林工程、首都周圍綠化工程建設在*市實施的機遇,大力發展杏扁基地建設。建設了一批畝產100kg以上杏仁的高標準示范園,經濟效益突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據統計,2005年全國杏扁面積和產量為417.萬畝和2222.5萬kg,河北省分別為205.3萬畝和855.2萬kg,而*市杏扁基地面積達168萬畝,杏扁產量473萬kg,分別占全國40.3%和21.3%。2007年,全市杏扁基地面積達到177.6萬畝,產量617萬公斤,產業產值近3億元。增加壩下丘陵區林木覆蓋率4.86%,成為國內最大的杏扁基地。其中,涿鹿縣60萬畝,占33.8%,產量280萬kg;蔚縣40.5萬畝,占23.1%,產量43.2萬kg。兩縣先后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杏扁)之鄉。

1.2杏扁產業建設情況

我市杏扁產業發展的作法和成就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落實和實施了激勵政策。

查看全文

市長在全市杏扁產業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安排召開這次全市杏扁產業研討會,目的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共同研究探討加快我市杏扁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的大計,意義十分重大。剛才,我們聽取了有關部門、縣區和企業的交流、研討,很受啟發。各單位對在杏扁產業發展中的成就、存在問題和發展形勢,以及今后發展的建議都作了非常深入的調研,涿鹿、蔚縣介紹了杏扁基地建設和產業發展經驗,果仁公司介紹了企業的發展、作法及存在的問題。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很值得大家相互學習和借鑒。王永同志系統總結了我市杏扁產業化工作取得的主要經驗和成效,提出了今后杏扁工作的思路和建議,我完全贊同??偟母拍钍牵何沂惺切颖馍a大市,但不是杏扁產業化經營強市;杏扁產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但不是強勢產業;杏扁產業既有許多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杏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下面,我就如何加快全市杏扁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杏扁產業綜合競爭力,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進一步提高對加快發展杏扁業重要性的認識

市委、市政府明確把杏扁業作為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這個定位非常準確。杏扁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在促進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充分認識杏扁產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性。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新要求,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黨執政的重要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杏扁產業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人口、資源、環境這三大要素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份量,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近年來,我市杏扁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已達177萬畝,還有100多萬畝山杏,增加壩下地區森林覆被率4.83%,還對500多萬畝農田起到保護作用。生態效益顯著。杏扁產量已經達到600多萬公斤,產業的綜合產值近3億元?;馗采w全市15個縣區、120多個鄉鎮、1200多個村,近10萬農戶,是全市八大支柱產業中面積最大、涉及人數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項。杏扁專業鄉、村人均杏扁收入達800~1000元。由此看來,發展杏扁業既是我市農業跨越式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的主要措施,更是推進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求我們必須把杏扁業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在我市社會經濟發展中選準定位。特別是面對促進農民增收和確保糧食安全的雙重任務,加快發展杏扁產業化經營,使其在推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政治意義。

查看全文

全鄉品牌建設情況匯報

鄉黨委在創建打造黨建工作品牌中,結合自身實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開展創建“加快杏扁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黨建工作品牌活動?;顒娱_展半年以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開創了我鄉黨建工作新局面,現將我鄉創建黨建工作品牌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思路。一是成立了打造黨建品牌組織機構。由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成員為成員的工作組。工作組積極探索研究“加快杏扁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創新思路。二是制定創建工作方案。明確了創建打造黨建品牌的意義、任務、目的和要求。工作組還專門就如何做大做強杏扁產業進行研究,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被采納,拓寬和創新了黨建工作新思路。

二、真抓實干,傾力打造黨建工作新局面。半年來,鄉黨委書記親自帶領成員,多次前往種植和加工相對集中的村,與當地村民和加工戶,就如何加強杏扁栽培技術、花期管理、抗霜防凍、增施肥水、樹種改良、增產增收及擴大加工規模反復進行商討,并敲定了一些有利措施。通過半年的積極工作,我鄉確定打造的“加快杏扁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黨建工作品牌前景一片良好。2011年全鄉杏扁產量增至300多噸,對外收購2000多噸。

一是依靠科學管理,杏扁質量得到提升。通過加強花期管理,增施肥水、改造樹形等技術措施處理,杏扁的產量和質量較往年有所提升。

二是加強設備建設,加工規模逐步擴大。過去受加工設備得限制日加工能力較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加工效益較低。通過組織當地陸金利等加工大戶反復對杏扁加工原理進行研究,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多次技改,反復試驗,并研制相適應的配套加工設備,杏扁加工產量和質量大幅提升,訂單收購逐步成熟。

三是拓寬收購渠道,囤聚杏扁加工原料。打破季節性收購、區域性收購的舊辦法,實行以市場價格全年放開收購,加大對外收購力度,確保有充足的杏扁原料供應企業加工。

查看全文

鄉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

×務實進取開拓創新

×為沙金的富庶崛起而努力奮斗

×─××年月日中共沙金臺鄉第十五次黨代會上

×

各位代表:

我受中共沙金臺鄉第十四屆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查看全文

仁用杏不同經營模式及應用

【摘要】仁用杏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經濟林樹種,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兼具,也是五臺山區重點發展的經濟林產業。介紹了五臺山區仁用杏常見的經營模式,為發展仁用杏產業提供了技術參考。

【關鍵詞】五臺山區;仁用杏;經營模式

仁用杏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經濟林樹種。仁用杏的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杏仁是食品工業和醫藥工業的重要原料;二是杏果實不但是美味的鮮食果品,還可加工為杏干、杏仁、杏仁露、杏仁茶等多種食品和飲料;三是杏樹適應能力強,耐干旱、抗貧瘠,管理方便,可作為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仁用杏是五臺山區干旱山地重點栽植的經濟林樹種,通過營造不同模式的仁用杏經濟林,可以為當地人民實現增收創收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為當地解決干旱山地造林成活率低等問題提供了示范。現介紹幾種仁用杏經營模式,供各地借鑒。

1純林經營模式

營造仁用杏純林,是仁用杏優質豐產園的常見經營模式。適生立地條件:年均氣溫4℃以上,年有效積溫≥2400℃,年降水量≥380mm以上,年無霜期≥110d,地形可為山地、丘陵、平川、河谷灘地等,其中平川最適合建立仁用杏純林生產基地。仁用杏純林有助于集約經營,能提高林地的經濟效益,調整經濟林產業結構,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都較為顯著。仁用杏純林經營適用品種,有龍王帽、一窩蜂、白玉扁、超仁、豐仁、國仁等。造林時選擇2個品種按照1∶1或者1∶2的比例進行隔行混栽,株行距3.0m×4.0m,造林密度每公頃825株,行向為南北方向。苗木規格為1.0a~2.0a生的I級嫁接苗,高度≥100cm,地徑≥1.0cm。造林地整地方式為坑狀整地,時間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整地規格,坑長100cm×寬100cm×深100cm。整地時,每個坑施入20kg腐熟有機肥,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后回填坑內。造林時間在春季或秋季,其中以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前,將苗木根系用ABT生根粉溶液或保水劑等植物生長調劑節蘸根處理,可以提高成活率。造林后每年春、夏季節至少松土除草3次;從造林第3年開始,每年每株施入1.0kg氮磷鉀復合肥,或10kg有機腐熟肥。每年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2林農復合經營模式

查看全文

特色產業發展在脫貧攻堅的作用

摘要:涿鹿縣是河北省張家口市的農業生產大縣,是河北省定貧困縣之一,該縣把產業培育作為扶貧攻堅的關鍵之舉,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斷加大對特色種養業、林果產業的投入力度,鼓勵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和合作社與農民建立長期的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區,著力構建“三區三帶多園”扶貧格局。貧困村形成了以蔬菜、雜糧、杏扁、蘋果種植和肉雞、肉羊、獺兔、肉驢養殖為主的特色農業體系,建設了省市縣三級現代農業園區,多家合作社、農場和農業企業發展特色種養,通過龍頭引領,發展壯大特色農業,助力該縣產業脫貧攻堅,圓滿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關鍵詞:涿鹿縣;特色產業;脫貧攻堅;作用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是省定貧困縣之一,全縣(趙家蓬區除外)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92個,貧困村多處南部丘陵山區,農業基礎設施較差,農戶種植多為分散經營,產業規?;?、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h委縣政府針對這一現狀,組織農口部門深入開展調研,確定將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推進持續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通過政策引導、科技引領、示范帶動,多措并舉,積極開展產業扶貧,脫貧攻堅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1涿鹿縣基本情況

1.1自然情況。涿鹿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南北長90km,東西寬43km,總面積2802km2,全縣地勢南北低,中間高,北部為河川區,中部為丘陵區,南部為山區。海拔高度平均在500~1200m之間,縣界四周群山環繞,桑干河、洋河穿境而過。轄1區13鎮4鄉,373個行政村,農村總戶數106066個,農村總人口數253014人,全縣耕地面積45.79萬畝,林地面積420萬畝。全縣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馬鈴薯、蔬菜、豆類、小麥、谷黍、稻谷等。涿鹿縣地處北緯39°40′~40°39′,東經114°55′~115°31′,由于海拔高度相差懸殊,地形復雜,形成了垂直分異和水平分布的氣候特點。涿鹿縣居內陸,地處半干旱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全縣總的地勢為南北低、中間高,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地面坡度在1/100左右,“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涿鹿縣土地利用的自然現狀。1.2貧困發生情況。按照上級部門安排,涿鹿縣全面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回頭看”精準識別工作。2017年通過“回頭看”工作的開展,全縣共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11861戶、貧困人口18081人,其中建檔立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3191人,全縣貧困發生率7.1%。1.3貧困村生產條件。涿鹿縣除趙家蓬區外,共有92個貧困村,主要分布在礬山、大堡、輝耀、臥佛寺、黑山寺、武家溝等9個鄉鎮,大多處于地薄缺水的丘陵區,土地較貧瘠,農業基礎設施一直處于落后水平,水電路基礎差,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發展。尤其是缺水問題,比如欒莊鄉上井溝村,人畜飲水十分難,要到幾里外擔水;欒莊鄉陳家窯村、小礬山村,每村只有一眼井,井深400多m,而且水質極差;臥佛寺鄉狼窩村飲水要從20里外引進山泉水,農業生產靠天吃飯,水源的缺乏導致農業產業落后,生產效益較高的林果、蔬菜等產業無法發展。貧困人口大多喪失勞動能力,“回頭看”后涿鹿縣貧困人口有18081人,但具有勞動能力的只有3191人,僅占貧困人口17.6%,自我發展能力較差。

2因地制宜,產業發展規?;?/p>

查看全文

我縣農業產業化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

縣農業產業化現狀、問題及對策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公務員之家從隆化縣的縣情和實踐看,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增收是核心,培育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是關鍵。近年來,隨著縣委、縣政府抓農業產業化力度的加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一、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2000年,我縣依據縣情,確定了養牛、玉米制種、水稻和兩杏一果四大農業產業。通過幾年的發展,全縣農業形成了以養牛、制種、水稻和兩杏一果四大主導產業為支撐的龍型經濟格局。2004年,四大農業產業產值達到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0%。龍頭企業三北種業、隆泉米業、紅源果業和格林公司先后被命名為省級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翔宇皮革、澤人乳業、六合制藥、綠寶公司、綠洲草業等龍頭企業的發展,為全縣農業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004年,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20%,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7個。養牛產業迅速發展。多年來始終堅持“舉全縣之力發展養牛產業”的發展戰略,在全縣12個重本文來源于公務員之家點鄉鎮規劃建立12個養牛生產基地,6個標準化奶牛小區,10個肉牛生產小區,5個標準化、規范化養牛示范村。先后投入養牛資金共2億多元,形成基礎母牛、育肥牛、奶牛同步發展、總量不斷擴張的養牛產業發展格局。到2004年6月底,全縣牛飼養量達到26.7萬頭,存欄22.09萬頭,萬頭牛鄉鎮達到6個,千頭牛村達到58個。龍頭企業翔宇皮革、澤人乳業、綠洲草業發展不斷壯大,隆化種畜繁育基地、鳳林肉牛繁育廠、張三營養牛示范小區等新興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制種產業穩步增強。龍頭企業三北種業占中國百強種業第12位,該公司有5個分銷公司遍及25個省、市500多個市、縣的6000多個營銷網點,年種子經銷量達3000多萬公斤,銷售收入16000萬元。戶單2000、三北六、秦龍九等一批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新品種,被農業部列為全國重點推廣的16大玉米新品種。水稻產業穩定發展。隆化現有水稻種植面積23萬畝,其中:優質水稻面積15萬畝。龍頭企業隆泉米業以生產生態大米、免淘大米、精制大米和生態雜糧為主打產品,其中,隆泉牌生態米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隆泉牌無公害大米被國家列為首批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承德隆泉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河北省首家、承德市獨家無公害產品生產企業。兩杏一果產業日益壯大。隆化兩杏一果面積已達76萬畝,其中山杏、大扁66萬畝,山楂7.6萬畝。果品年產量1萬噸。龍頭企業紅源果業、綠寶公司、六合制藥加大技改投入力度,研制開發了一系列新產品,新品種,在京津市場占有較大份額。蔬菜產業發展迅猛。以格林公司、大通蔬菜公司為龍頭的蔬菜產業成為隆化凸現活力的新興產業,全縣現有無公害蔬菜10萬畝。格林公司研制開發了以食用菌系列、薯類系列和山野菜系列三大類為主的130多個品種,產品內銷京津等15個省市,外銷日本、東南亞等8個國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龍型經濟組織規模較小,實力弱,缺乏較強的帶動能力和輻射作用。(2)龍型經濟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3)科技含量低,農副產品在市場競爭力不強,市場占有份額小。(4)經營機制不健全。市場、企業、基地、農戶間缺乏有機聯系。(5)有形市場建設滯后,中介服務組織功能不健全。(6)投入不足,龍頭企業外向度低。(7)農業科技人員匱乏。

查看全文

春造林活動動員會議講演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是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任務是落實國家、省、市林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過去工作,分析當前林業面臨的新形勢,安排部署我縣2011年造林工作,動員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迅速行動起來,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下面,我就今年林業工作講幾點看法:

一、總結成績,分析問題,進一步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

京津風沙源工程實施以來,我縣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傾全力實施生態工程建設。近年,全縣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完成林業生態建設70.5萬畝,超過以往造林保存面積的總和,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圍繞城鄉綠化,以“環城綠化、綠色家園”為重點,大力實施城鎮和村莊工程,年均義務植樹近70萬株,人居環境大幅度改善,對外環境形象整體提升。可以說,京津風沙源工程實施以來,是我縣林業投資最多、實施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建設成效最好、農民所得實惠最多的階段,初步實現了林業生態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是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造林質量差,管理上不去,成活率低。二是精品工程不多,窗口部位綠化差距較大。三是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特別是荒山荒坡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大、成本高,綠化任務艱巨。四是林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特色產業不夠壯大,效益不高,特別是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仍然滯后。五是城鎮、小區綠化水平不高,大樹少,品質低。六是全社會義務植樹盡責率低。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繼續探索適合我縣的造林新模式,認真確立我縣林業發展新對策。

面對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新農村建設、保持生態建設持續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縣今后的造林綠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我們要充分認識造林綠化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查看全文

春造林活動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是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任務是落實國家、省、市林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過去工作,分析當前林業面臨的新形勢,安排部署我縣2011年造林工作,動員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迅速行動起來,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下面,我就今年林業工作講幾點看法:

一、總結成績,分析問題,進一步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

京津風沙源工程實施以來,我縣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傾全力實施生態工程建設。近年,全縣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完成林業生態建設70.5萬畝,超過以往造林保存面積的總和,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圍繞城鄉綠化,以“環城綠化、綠色家園”為重點,大力實施城鎮和村莊工程,年均義務植樹近70萬株,人居環境大幅度改善,對外環境形象整體提升。可以說,京津風沙源工程實施以來,是我縣林業投資最多、實施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建設成效最好、農民所得實惠最多的階段,初步實現了林業生態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是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造林質量差,管理上不去,成活率低。二是精品工程不多,窗口部位綠化差距較大。三是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特別是荒山荒坡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大、成本高,綠化任務艱巨。四是林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特色產業不夠壯大,效益不高,特別是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仍然滯后。五是城鎮、小區綠化水平不高,大樹少,品質低。六是全社會義務植樹盡責率低。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繼續探索適合我縣的造林新模式,認真確立我縣林業發展新對策。

面對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新農村建設、保持生態建設持續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縣今后的造林綠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我們要充分認識造林綠化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