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政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20:17: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漁政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全市漁政管理指導方案
為保護好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維護我市漁業生產正常秩序,保障廣大漁民切身利益,維護漁區和諧穩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漁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應本著有利于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有利于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漁民生活改善、有利于漁區社會和諧穩定目標,以打擊非法電、毒、炸魚、無證捕撈專項整治為重點,以開展“平安漁業示范縣”創建活動為契機,組織執法力量,深入漁村,采取各種形式,做好我市漁政管理各項工作。
二、工作重點和措施
(一)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捕撈行為
近幾年來,我市采取了嚴厲的應對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但是,電、毒、炸等違法捕撈行為沒有得到根本遏止,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對魚類生在和繁衍構成滅絕性威脅,為此各地要統一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集中力量,重點整治。
省鰻苗漁政管理制度
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我省鰻苗管理問題的復函》(政辦發〔*〕號)的精神,結合近幾年全省鰻苗捕撈、收購、調運的實際情況,為保護和合理利用鰻苗資源,促進我省河鰻增養殖業的發展,
一、捕撈
(一)鰻苗實行憑證捕撈。捕苗者須領取《*省鰻苗捕撈許可證》(以下簡稱"鰻苗捕撈證")。對損害資源的拖網、電捕等作業和未經漁船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漁船,不得發給鰻苗捕撈證;對沿海專業漁民,優先發給鰻苗捕撈證。
(二)捕撈區域:鰻苗捕撈原則上在本縣水域進行。定置漁網不得跨縣(市、區)生產;杭州灣流動張網不得進入外縣(市、區)離岸線5公里水域生產;錢塘江和浙南大江河下游水域的機動漁船需相互跨區作業的,憑所在縣(市、區)的捕撈證經本市漁政管理部門審核后,可在市轄水域內作業;其他確需跨縣(市、區)生產的,須憑所在地縣級漁政管理部門證明,到水域所在地縣級漁政管理部門辦理鰻苗捕撈證。
(三)捕撈時間:*、*和*市為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其他地區為1月16日至4月15日。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延長捕撈時間。
二、收購
漁政工作情況、“十一五”及漁政工作思路
xx市2005年漁政工作情況、
“十一五”及2006年漁政工作思路
2005年我市的漁業行政執法工作在省漁政局的指導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按照省2005年漁政工作要點,結合我市年初制定的漁政工作方案,通過全體漁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主要抓了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漁業法律法規宣傳工作
為了加強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力度,我市各縣(市、區)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宣傳車、墻報、印發資料等各種形式宣傳漁業法律法規。長江流域的xx、xx、xxx、xx、xx等縣(市、區)漁業行政執法人員上漁船、進漁村進行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xx、xx、xx、xx等縣重點加強了對庫區農(漁)民進行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和管理。珠江流域東江源頭的xx、xx、xx、xx四縣把宣傳發動、思想教育,提高全民保護漁業資源意識放在首位,深入珠江流域內的每個鄉村、圩鎮進行宣傳講解,并重點在中小學生中開展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一年來,我市各級漁業行政執法部門利用電視網絡宣傳12次,電臺8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34500余份,張貼宣傳標語490條,懸掛橫幅標語63幅,制作永久性標語牌15塊,出動宣傳車59次366余人。通過不斷地宣傳,進一步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保護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的公德意識,也提高了全社會對漁政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加強漁政隊伍建設,創建和諧平安漁區
農業局漁政站承諾書
一、主要職能
1、推廣水產技術、促進漁業發展。水產技術推廣、培訓、服務,水產新技術引進與試驗示范,水產病害防治。
2、宣傳貫徹漁業法律法規,開展漁業法制教育,監督檢查漁業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
3、依法實施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和管理工作,監督檢查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
4、實施漁業許可制度,核發漁業許可證件,依法征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5、依法查處各種漁業違法活動,協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各種漁業糾紛,維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
漁政工作小結提綱
一、加強漁業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
一年來,為進步廣大干部群眾保護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的法律意識,增強遵法的自覺性,我們組織專門職員,采取以會代訓、送法上街、送法上門等多種形式進行普法宣傳,張貼和散發宣傳資料,夸大私撈濫捕,電魚、炸魚、毒魚對漁業資源的破壞性,以及禁漁區、禁漁期禁漁的重要性,使廣大群眾更多的熟悉和了解《漁業法》,進步全民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保護漁業資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開展執法行動
一年來,隨著我市漁業工作的深進開展,全市的漁業資源日漸豐富。為有效的保護好我市的漁業資源,維護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近一年來,我市漁政執法職員不畏困難、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作風,共查處炸魚起、毒魚起、電力捕魚起,沒收非法漁具件。打擊了違法捕魚的氣勢,維護了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同時積極貫徹實施漁業捕撈許可制度,依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治理等工作。
三、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工作
一年來,我站十分重視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按照省、市漁業生產安全會議的精神,以對我市漁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周密部署漁業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廣泛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宣傳,切實進步養殖戶的安全生產意識。并積極分解責任,落實到人。保持了漁業零事故的工作目標。
農業局漁政水產匯報
一年來,在省、市漁業主管部門及縣農糧局的關懷和指導下,我站堅持依法治漁、科技興漁、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總體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效益為核心,深化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化經營,按照“生產準入、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要求。強化水產良種、技術推廣、質量安全、病害防治和漁業執法體系建設,促進水產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洪災救災恢復漁業生產?,F將一年來所做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漁業生產情況
二0一二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為65908畝,其中池塘面積19576畝,水庫面積7224畝,蓮稻田養殖面積36021畝,其它養殖3087畝。水產品總產量10415.3噸,比去年增長8.55%;其中特種水產品4889噸,比去年增長9.3%;漁業經濟總產值32366.15萬元,比去年增長8.6%。
二、大力推廣蓮田養魚工程
蓮魚工程。是充分利用蓮田的淺水環境,輔助以人為的措施、即種蓮又養魚,充分利用蓮魚共生互利關系,使白蓮和魚類都能獲高產的種養結合技術。蓮魚工程可有效地利用蓮田生態條件發展水產養殖業,從蓮田中獲得一定魚產量,還能促進白蓮作物的生長,增加白蓮產量,實現蓮魚雙豐收。2012年全縣白蓮種植面積6萬多畝,蓮田養魚面積3.6萬余畝,占白蓮種植面積60%,蓮田養魚平均畝產60公斤左右。全縣10個鄉鎮創辦蓮田養魚示范點15個,示范點面積450畝,平均畝產90公斤,蓮田養魚品種繁多,有“四大家魚”鯉、鯽、鳊魚、鯰魚、泥鰍、黃鱔、蟹、蝦等特種水產養殖,之所以,我縣大力推廣蓮田養魚前景好看。
三、積極開展水產養殖科技培訓工作
漁政執法專項行動方案
為有效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漁業生產秩序,決定組織開展全市漁政執法專項行動?,F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組織開展此次漁政執法專項行動,全面深入宣傳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和《省漁業條例》,進一步增強廣大漁民群眾依法捕撈生產的意識,切實維護好漁業生產秩序和漁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創新漁政執法模式,努力提高新形勢下漁政執法效能。
二、組織領導
為確保此次漁政執法專項行動統一指揮和協調有序,決定成立市漁政執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市農糧局局長任組長,市農糧局副局長、特養辦主任任副組長,執法隊、水產站成員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執法隊),具體負責漁政執法專項行動的組織實施、統一協調、督促檢查及日常管理工作。
三、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
縣漁政管理站先進集體事跡
編者按:**縣是湖南省漁業重點縣之一。近年來,縣漁政站從構建和諧漁區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文明執法,漁政管理工作有了質的飛躍。加強漁業執法隊伍的正規化建設,促進執法隊伍的自身和諧,是該縣搞好漁政管理工作的前提。加強漁政執法體系建設,提高漁政管理水平,是該縣漁政管理工作的基礎。具備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文明執法和熱心服務兩手抓,是該縣搞好漁政管理工作的保證。狠抓春季禁漁,扶持漁民轉產轉業、創造和諧的漁業發展環境,是**漁政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點。正是因為**縣漁政管理站一班人心系漁民,扎實工作,該縣漁政管理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縣地處洞庭湖西濱,沅、澧兩水尾閭,全縣有水域100萬畝,全線長133公里,是湖南省漁業重點縣之一。近年來,縣漁政站從構建和諧漁區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克服種種困難,堅持以人為本,文明執法,漁政管理工作有了質的飛躍。從**年至今,縣漁政站已累積獲農業部先進3次,省先進5次,**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首批漁業文明執法窗口單位之一。該縣的水產生產也得到迅速發展,水產品產值年均增長8%,漁業支柱產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其中珍珠生產產值年均增長15%,水域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得到了有力地保護。
加強漁業執法隊伍的正規化建設,促進執法隊伍的自身和諧,是該縣搞好漁政管理工作的前提。他們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機構改革??h畜牧水產局黨組通過對縣漁政站定編定員,擇優上崗,整章建制,對臨時人員和不合格工作人員進行了全面清退;二是建立長效機制。**縣率先把漁政人員全部納入公務員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靠違法養執法的問題;三是實行規范化管理。在漁政管理上,他們制定了近20項制度。漁政隊伍嚴格按《漁業執法程序規定》、《漁業執法責任追究制度》、《漁業文明執法行為規范》、《漁業行政執法六條禁令》行事,杜絕了水上“三亂”現象的發生。近年來,**縣沒有一起因漁政人員錯誤執法而引起的上級督辦或群眾舉報的情況發生,漁政隊伍建設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軌道。
加強漁政執法體系建設,提高漁政管理水平,是該縣漁政管理工作的基礎。長期以來,該縣漁政執法基礎設施十分薄弱,為更好地履行《漁業法》賦予的職責,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漁政近年來在漁政管理基礎建設方面下了大力氣。縣畜牧水產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項目立縣”主戰略,積極向上申報建設項目,爭取上級的支持,通過他們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農業部漁政公務船項目在該縣得以落實,極大地改善了執法條件,有力地保證了漁政管理各項措施的落實。同時,全縣漁民和漁政人員期盼已久的內陸漁港碼頭建設項目也已建成投入使用,一個功能齊全、設施完備,集漁政管理、漁貨交易、漁船停泊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內陸漁港呈現在**人民面前,漁港建成后,**的漁政管理工作將步入規范化建設的快車道。在抓硬件的同時,不忽視軟件的建設。該縣組織漁政人員定期參加法制培訓、電腦培訓,人人取得了執法資格,參加在職學歷教育的3人。同時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每年組織一次血吸蟲病的會診,目前,縣漁政管理人員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工作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
具備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文明執法和熱心服務兩手抓,是該縣搞好漁政管理工作的保證。**漁政站位于漁民相對集中的蔣家嘴鎮,到過**漁政站的人就知道,那里工作條件非常艱苦,“夏天是火爐,冬天是冰窖,身上血吸蟲,執法靠精神”是該縣漁政站工作的真實寫照。夏天船上溫度照常在40℃以上,工作水域是血吸蟲的疫區,而且隨時面臨偷業者雷管、炸藥的威脅,甚至面臨生命危險。數十年來,**漁政站一班人不畏難、不叫苦,發揚奉獻精神,服務漁民,以高度的責任感維護著100萬畝水域的正常生產。下面一組數字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的工作情況:執法船工作航程年均6000公里,人均600公里;管理漁船2586條,專業漁民1086戶、4168人,辦理各類證件2050本,發放宣傳資料年均1.5萬份,人均1500份,為漁民免費開展養殖技術指導和培訓年均480人次,年處理漁業污染案件8起,為漁民挽回經濟損失50多萬元。
狠抓春季禁漁,扶持漁民轉產轉業、創造和諧的漁業發展環境,是**漁政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點。**年以來,縣漁政站把春季禁漁工作作為提升漁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來抓,做到了“三個落實”,即工作責任,工作經費,漁民生活保障的落實,縣春禁指揮部和相關責任單位簽訂責任狀,縣財政將禁漁工作經費納入預算計劃,每年發放禁漁期漁民生活補助20萬元,為了有效保護漁業資源,同時又妥善安排好漁民的生產生活,**主要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經濟上補償。**年來,爭取縣財政每年從農業發展基金中單列20萬元,用于獎勵專業漁民發展網箱養魚,按以獎方式扶持漁民發展網箱養魚;二是政策上扶持府制定了“四個優先”的政策以扶持漁民轉產轉業,即養殖水面承包優先專業漁民,田土承包優先轉產漁民,再就業崗位優先上岸漁民,移民搬遷政策優待專業漁民。三是規費上減免。對一部分生活困難的漁民,減免征收他們的資源增殖費。
漁政監管站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碧波萬頃耀銀光,魚歡蟹肥捕撈忙,這是我縣每年仲秋時節湖區所呈現的繁忙景象。經過數年的沉寂和期盼,歷經風雨的××水產業在2008年再現曙光,呈現出繼1994年之后最好的形勢。全縣水產品產量達到71160噸,其中河蟹產量2000噸,實現漁業總產值7.5702億元,上交漁業規費1302萬元,漁民人均純收入6588元。之所以在事隔多年之后××水產業能重塑輝煌,筆者結合目前我縣深入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到湖區養殖企業和漁民中進行了的調研。不難看出,這些成績的取得,與縣委政府各級部門、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是分不開的,但筆者經過調研得出這些成績的取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和主管部門提出的“保護漁業資源,走水產富民強縣之路,實現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所產生的結果。以下結合調研情況就我縣這些年來的成功做法發表些淺顯的看法。
轉變觀念,提高保護漁業資源環境的認識。多年來,縣委政府和主管部門一直堅持樹立“保護漁業資源是水產業的頭等大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保護漁業資源就是保護生產力”的觀念。政府各部門不斷強化認識、轉變觀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大力推進漁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在合理開發利用漁業資源的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漁業執法管理機制,加強漁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努力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在全縣范圍內尤其是在沿江沿湖從事漁業生產者及廣大漁民中形成了共識。
突出重點,加大保護漁業資源的力度。嚴格實行“禁漁期”制度。縣委政府和主管部門在充分利用水面資源優勢,發揮水產生產潛力,使水面大縣向水產大縣邁進,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將水產開發與資源保護相結合起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針對實際,確定禁漁期和護草期,劃定禁漁區、養殖區、增殖區和實施輪休輪養的制度,實行魚、蟹、蝦等水產品的混養,通過食物鏈的有效連接,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草資源和漁業食物養分。開展普法工作。如何提高養殖單位、生產經營者和個人的法律意識,自覺地依法生產,以法律保護其合法權益和發展生產,這就要加大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每年,我縣結合《漁業法》宣傳及專項治理,印發宣傳材料,在報紙、電視臺同時刊載播放,提高了廣大生產經營者的水面、資源國有化意識。人工增殖水產生物資源。為了有效地增殖大湖漁業資源,確保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水產主管部門在對全縣漁業現狀的充分考察的同時,拿出專項資金對大湖進行人工增殖放流。使漁業資源保護費真正做到“取之于漁,用之開漁”。水產部門引導明星企業對大湖進行增殖,全面推行“種草移螺”工程,推廣“湖泊生物資源快速修復與漁業利用技術”科研成果,加大資源修復工作力度。2008年度在泊湖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大賽湖水產開發公司等明星企業的帶領下,全年共注入“種草移螺”等資源恢復資金600多萬元,投放螺螄286萬公斤,移植草種52900公斤,復植面積達25.1萬畝,使大湖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修復,從而走出了一條開拓創新之路,創造了“投入小、產量高、效益佳”新的經營模式。加強國有水面監管力度,全面實施養殖證制度??h委、政府在轉變工作思路的同時將規范國有水面使用權的管理作為產權改革的突破點和起步點,由直接指揮水產經營轉到宏觀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縣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辦法,出臺了相關的管理規定,提出新時期發展思路和操作原則,實現國有水面的使用制度改革。按照市場規則運作調整國有水面,實現國有水面政府高度壟斷,“一個龍頭放水”的基本目標,使國有水面管理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改變“甩手”承包、“官倒”的現象,遏制酷捕濫撈,“吃資源飯”的境況。開展漁業水域環境保護工作?!痢梁词情L江河谷洼地經長江圩堤封閉而形成的水流沖積湖為過水型湖泊。湖內水質優良,無工業“三廢”污染。ph.1—7.8,水體透明度1.5—2米。是養殖開發的優良水域。雖然目前境況很好,但主管局及漁政管理部門“居安思?!?,通過深入細致調查,制定切實可行的水域檢測標準,依法查處、監控生活污水、船機修理等對水域造成污染的案件,保護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
嚴格執法,嚴厲打擊破壞漁業資源的違法行為,營造穩定和諧的漁區環境。縣級水產部門及漁政執法管理單位是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護漁業資源的執法主體,本著“嚴查、嚴管、重點打擊和普遍教育”的精神,采取劃分區域、責任到人、普遍管理、重點突出、聯防治理、死看硬守、經常管理與臨時出擊相結合的辦法,確保國有漁業資源不受損失。
加強領導,形成保護漁業資源環境的強大合力??h委、政府和主管局均高度重視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安排。每年的禁江禁湖、《漁業法》宣傳及專項治理工作均由分管領導掛帥,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水產、公安、司法、工商、宣傳等部門各負其責、協同作戰,制定切實可行的漁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方案、措施并加以落實,水產部門及其漁政執法管理單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切實加強監督執法管理。公安部門全力配合漁政部門搞好執法檢查。工商部門協同漁政管理部門依法對農貿市場、集市的有關水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司法及宣傳部門廣泛宣傳漁業法律法規和漁業資源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及時報道執法、檢查情況。各沿湖鄉鎮人民政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采取可行措施,加強本轄區內漁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
目前,全縣上下已形成“切實保護漁業資源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氛圍。2008年的成績的取得也正是這個氛圍締造的結果,政府和部門要一如繼往,長此不懈。
區委年終水產漁政總結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養殖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培育特色漁業,發展現代高效漁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推廣水產健康養殖,加快休閑生態漁業發展。切實加強水產養殖檔案管理,著力推進我區養殖證制度建設進度,確保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實現我區水產養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一、生產基本情況
全區放養水面8900畝,其中精養水面6800畝,全年水產品產量3500噸。由于今年遭受春夏連旱,降雨較歷年同期偏少53%,受其影響產量與去年保持平衡,全區漁業生產呈現出持續穩定、健康,協調發展的勢頭。
二、主要工作
(1)狠抓品種結構調整,促進漁業生產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加強漁塘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漁業生產后勁。據統計:全區共改造漁塘1800畝,清出淤泥3900立方米,修造渠道2500米,并對酃湖鄉紅衛水水庫、東陽渡鎮興坪水庫、人民水庫進行改造,投入資金250萬元。漁塘基礎設施改造為我區漁業生產增加了后勁;
(2)積極引進推廣適合,我區養殖的魚類新品種,不斷提高名、特、優新品種的放養比例,提高漁業經濟效益。全區名特優品種的放養面積5800畝,比上年增加300畝,繼續推廣的名特優品種有:中華鱉、中華草龜、工程鯽、黃鱔、斑點叉尾鲴、淡水白鯧、建鯉、南方大口鯰、黃桑魚、羅非魚等16個特優品種。這些品種的推廣,帶動了我區漁業生產結構的大調整,為漁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