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5 16:17: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針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針灸治療痤瘡研究論文
【摘要】痤瘡是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癥,嚴重的困擾著青少年,影響其身心健康。中醫發揮自身特色,采用個體化治療,以針灸為主,輔以耳針、耳壓、刺絡、拔罐等多種方法治療痤瘡,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本文主要針對治療中采用的具體方法及療效進行綜述。
【關鍵詞】針灸;痤瘡;綜述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中醫稱為“肺風”、“粉刺”,好發于顏面、胸背部,可形成黑頭粉刺,丘疹,膿皰,囊腫和結節等損害,是困擾青春期男女的頑癥,本文對以針灸為主的外用治療痤瘡方法綜述如下:
1體針治療
黃碧玉等[1]取大椎、肺俞、靈臺為主穴;肺熱血熱型加曲池、合谷、耳尖,胃腸濕熱型加足三里、陰陵泉、曲池,氣血瘀滯型加膈俞、血海。主穴用梅花針叩刺加拔火罐,其余穴位用針刺瀉法,隔日1次,有效率為83.8%。魏波等[2]于患者面部病變下緣取穴,用1寸毫針在病變下緣0.8cm左右處刺入,取穴點在8~12穴點之間,每周治療2次,有效率為100%。賈秀春[3]用圓利針從靈臺透至陽,每周1次。毫針治療取主穴: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配穴:生于面部、頸部、配內庭;上胸部配尺澤;上背部配肩井;行提、插、瀉法,得氣后留針30min。總有效率100%。
2耳穴治療
中醫針灸實踐匯報
在醫院跟隨我們自己中醫系的老師見習,頗有好處。面對熟悉的老師們,無論是嚴厲的批評,還是親切的鼓勵,同學們都能虛心地接受,認真地學習。見習了一個學期,我們都受益頗多,但又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特總結一下,以利于以后的學習。
一、理論與臨床的橋梁
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望、聞、問、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藥”。盡管只是膚淺的認識,但畢竟是入門了。現在,一個不太復雜病情的病人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再手足無措,懂得從哪里著手,診斷處方。
首先,中醫被人們認為最神奇也最考驗醫生技術的就是把脈了。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跟隨老師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脈象,把抽象的理論現實化。并且我們還懂得了要把我們得出的脈象與病證相結合,分析各種脈象出現的原因,考慮藥物的應用。當然,我們都只是粗劣的認識這些基本的幾種。很多脈象根本就無法感受出來,比如濡脈,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這發面的體驗。
藥量的運用是一大學問,我們挨了不少批評,主要就在于不善于從病情分析,考慮整個藥方的藥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寒熱虛實,方該便溫還是清,或補或消。還有我們甚至不知道很多藥物的性狀,把質輕的藥開得很大量,把質重的藥量開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話。通過見習,我們掌握了不少藥量的運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入了解藥物還要進入藥方,真正的認識到藥物的性質。
而且見習期間,同學們大都捧著方劑和中藥書在開方,實際上這是一個復習的過程。我們鞏固了方藥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這是很一大收獲。所以我覺得以后的見習中,更應該及時復習運用到的知識,真正的吃透這些知識。
針灸治療痤瘡研究論文
摘要:痤瘡是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癥,嚴重的困擾著青少年,影響其身心健康。中醫發揮自身特色,采用個體化治療,以針灸為主,輔以耳針、耳壓、刺絡、拔罐等多種方法治療痤瘡,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本文主要針對治療中采用的具體方法及療效進行綜述。
關鍵詞:針灸;痤瘡;綜述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中醫稱為“肺風”、“粉刺”,好發于顏面、胸背部,可形成黑頭粉刺,丘疹,膿皰,囊腫和結節等損害,是困擾青春期男女的頑癥,本文對以針灸為主的外用治療痤瘡方法綜述如下:
1體針治療
黃碧玉等[1]取大椎、肺俞、靈臺為主穴;肺熱血熱型加曲池、合谷、耳尖,胃腸濕熱型加足三里、陰陵泉、曲池,氣血瘀滯型加膈俞、血海。主穴用梅花針叩刺加拔火罐,其余穴位用針刺瀉法,隔日1次,有效率為83.8%。魏波等[2]于患者面部病變下緣取穴,用1寸毫針在病變下緣0.8cm左右處刺入,取穴點在8~12穴點之間,每周治療2次,有效率為100%。賈秀春[3]用圓利針從靈臺透至陽,每周1次。毫針治療取主穴: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配穴:生于面部、頸部、配內庭;上胸部配尺澤;上背部配肩井;行提、插、瀉法,得氣后留針30min。總有效率100%。
2耳穴治療
針灸戒毒研究論文
成癮是一種意欲狀態。成癮可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而藥物依賴則是其中最極端的一種。用簡單的話說,所謂成癮是指對物、對人、對某種觀點的無理由的眷戀。他可以對藥物、酒精或尼古丁成癮,也可以對食物、金錢、運動、工作、權利、性欲或電視成癮。
成癮狀態通常來自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內心恐懼。換句話說,成癮者內心極端空虛和失落,不得不從外部尋求認同成癮依戀是內部空虛的反應。在針灸學中,成癮被描述成“空虛的火”。這種描述反映了許多成癮者反復無常的沖動。內心的虛弱和害怕,驅使人們而成癮。
理解針灸怎樣治療成癮,將有助于我們理解東方醫學與西方醫學的區別。東方醫學講究人體、精神、思維的有機結合,并相互影響。東方醫學依賴于人體內部自覺的恢復作用。身體能量分布的不平衡,可引起疾病。針灸治療則是幫助機體恢復平衡,而達到治療目的。
這種模式與西醫不同。西醫治療注重的是機體的外部。主要用藥物達到治療目的。這并不是毀壞西醫名譽。在有些方面,這種治療方法有無以倫比的優點。然而在治療藥物成癮中,它的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
美國國立針灸戒毒協會由MichaelO.Smith創立于1985年。其宗旨是促進應用耳針治療成癮者。25年前,Smith在紐約Bronx南部泛濫的窮人區的林肯醫院的戒毒項目中,試用針灸治療海洛因成癮者。因為針灸在緩解戒斷癥狀中非常有效,診所馬上停用了西藥Methadone,還發現用針灸治療,患者樂于堅持治療,而且服用次數明顯減少。患者們報告用針后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吸毒欲望明顯減少
Smith醫生強調指出,針灸是戒毒治療的輔助,而不是“代替”。然而要將針灸有效地置于戒毒項目中,西醫必須要接受東方醫學的哲學觀點。正是在這一點上,東西方醫學有機的結合就變得復雜了。
國外針灸戒毒論文
【摘要】文章揭示了“成癮”是美國現時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攻克這一難題,不僅使醫學界人士與之奮斗努力,且引起多領域和全社會的關注。針灸治療成癮已獨樹一幟,初露風芒,其機理和療效已得到成癮者及各界人士的認同和探討,為針灸學在西方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展示了前景。
【關鍵詞】針灸戒毒美國
每個人都認為,成癮是美國社會所面臨的非常頭痛的問題之一。成癮者塞滿了美國的監獄。在生命的每個領域,成癮者不良的健康狀況,喪失了勞動能力、犯罪、事故等直接或間接地消耗了千百億美元。西藥對成癮者的治療雖有一定幫助,但短暫而有限,對長期恢復毫無用處。因此,尋求新的治療方法成為醫務工作者、法律、政界等人士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成癮是一種意欲狀態。成癮可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而藥物依賴則是其中最極端的一種。用簡單的話說,所謂成癮是指對物、對人、對某種觀點的無理由的眷戀。他可以對藥物、酒精或尼古丁成癮,也可以對食物、金錢、運動、工作、權利、性欲或電視成癮。
成癮狀態通常來自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內心恐懼。換句話說,成癮者內心極端空虛和失落,不得不從外部尋求認同成癮依戀是內部空虛的反應。在針灸學中,成癮被描述成“空虛的火”。這種描述反映了許多成癮者反復無常的沖動。內心的虛弱和害怕,驅使人們而成癮。
理解針灸怎樣治療成癮,將有助于我們理解東方醫學與西方醫學的區別。東方醫學講究人體、精神、思維的有機結合,并相互影響。東方醫學依賴于人體內部自覺的恢復作用。身體能量分布的不平衡,可引起疾病。針灸治療則是幫助機體恢復平衡,而達到治療目的。
針灸治療數據挖掘論文
1數據挖掘技術在針灸研究中的應用
1.1經穴效應特異性規律研究
主要采用關聯規則與頻次分析相結合的數據挖掘方法,關聯規則旨在提示處方中存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腧穴之間的配伍形式,頻次分析能夠提供針灸治療某一疾病選用的腧穴及其頻繁程度。羅玲等在全面采集古代針灸治療中風文獻基礎上,重點進行了選穴的經絡癥狀關聯分析,發現針刺治療中風半身不遂使用腧穴頻次最多的為曲池、肩等手陽明經穴;肩、曲池、足三里、百會、風池配伍是最常用處方;多選用足少陽經和手足陽明經穴位。針刺治療中風不省人事使用腧穴頻次最多的為督脈百會穴、心包經中沖穴;風池、百會、曲池配伍或大椎、百會、風池配伍是最常用處方;經脈多選用督脈和足少陽、手陽明等陽經穴位。以上表明針灸治療中風遵循了辨證循經取穴的處方規律。何冬鳳等在全面采集現代針灸治療心絞痛臨床文獻基礎上,重點進行了選穴的經絡部位關聯分析。結果發現,心絞痛選穴分布在心包經、膀胱經、任脈、心經最多;選穴主要分布在上肢部、背部、胸部,上肢部用穴中近90%分布于心包經和心經,背部用穴近95%分布于膀胱經,胸部用穴全分布于任脈和心經。以上表明針灸治療心絞痛遵循了辨位循經取穴的處方規律。數據挖掘結果證實了古代、現代取穴規律和特點與針灸臨床理論的一般規律和特點是基本相符的。經絡辨證提示了經穴效應的循經性,特定穴的選用提示了經氣會聚狀態是腧穴發揮效應特異性的關鍵。
1.2腧穴運用規律的研究
1)神經系統疾病:趙凌等收錄了從先秦至清末的偏頭痛針灸專著,采用多層關聯規則挖掘算法,計算腧穴項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發現手足少陽經脈的穴位絲竹空、風池、率谷、頷厭、頭臨泣出現頻次最高,偏頭痛處方配伍中以合谷一風池出現的頻次最高,少陽經的交會穴選用最多。楊潔等發現針灸治療貝爾面癱中,手足陽明經穴選用最多,重視局部穴位,配合遠端選穴,地倉穴為使用頻次最多經穴,交會穴、五輸穴、下合穴等特定穴運用廣泛。吳糧葶等挖掘針灸治療中風后遺癥的現代文獻,表明針灸治療中風后遺癥選穴以循經為基礎,首選陽經腧穴,分布主要在四肢,陽明經與少陽經的配伍關系最為常用,特定穴為選穴的主體,特別重視交會穴及肘膝關節以下的特定穴。李旗等挖掘出針刺治療格林巴利綜合征所選腧穴以足三里、合谷、曲池、陽陵泉、外關、三陰交使用頻率最高,經絡則以手足陽明經最為常用。CongMen等以不同針刺手法刺激小鼠足三里,構筑神經元混沌放電的復雜網絡來刻畫神經元放電時間序列的時變特性。
2)消化系統疾病:任玉蘭等通過多維、多層的關聯規則分析針刺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古文獻,發現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內關是治療FD最常用的主要腧穴,足三里與中脘相配是最主要穴位組配方式;取穴以循經為基礎,主要集中在任脈、膀胱經、脾胃經上;所選腧穴以特定穴為主體,遵循局部與遠端取穴相結合原則。張勇等以古文獻中治療鼓脹的經穴為原始數據,運用頻數統計及關聯規則算法,統計出古代治療鼓脹最常用經穴為足三里、水分、氣海等,通過2次priori關聯結果,最終確認組穴1(復溜,中風)和組穴2(復溜,脾俞)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強關聯性。鄭華斌等發現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中,特定穴的使用廣泛,其中以足三里為最,其次為天樞、上巨虛、中脘等,臟腑辨證取穴為針刺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重要原則,以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和天樞為主。
針灸學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傳統針灸學授課方式枯燥,為使教學形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對授課方式進行改革。
關鍵詞:針灸學;授課方式;臨床實踐
針灸學是以中醫傳統理論為指導,在繼承和發揚古代針灸學術思想和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運用傳統與現代科技手段研究經絡、腧穴、刺灸方法、治療原則、作用機制及疾病防治規律的一門學科[1]。隨著醫學的迅速發展和國家的大力推廣,人們對傳統醫學的認識與依賴性不斷增強,針灸作為中醫適宜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針灸推拿、中醫、康復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如醫學美容等)的課程安排中占有較大比重。如何讓學生高效掌握針灸技術,是針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傳統教學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進行改革與創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針灸學教學質量。
1針灸學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之處
1.1授課方式單一。傳統針灸學授課順序是:先以灌輸式教學方式教授經絡腧穴內容(以教師講授為主),之后進行刺法、灸法學習(以練習為主)。此授課方式將理論和實踐完全割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容易因過多的機械性記憶內容,而對針灸學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1.2重理論,輕實踐。傳統針灸學教學側重經絡腧穴內容講授,如記憶和歸納經絡循行部位、主治病癥,腧穴的解剖學定位、主治病癥以及穴位配伍規律和臨床應用等,忽略刺灸法、罐法等的操作訓練。不少學生反映會將大部分課余時間放在記憶理論知識上,以免操作時忘記經絡循行以及腧穴定位。部分學生因對針灸心存畏懼,從而刻意避免操作練習。所以,經常會出現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優秀,但不能或者不敢進行簡單的進針、行針、艾灸、拔罐等基本操作的情況。1.3教學內容相對滯后。現代疾病譜更新迅速,而針灸學教材內容卻沒有及時調整,相對滯后[2]。在現代科技的影響下,針灸學新器械、新技術等蓬勃發展,大部分已被證實或推廣的針灸技術及新病種針灸治療方法并未被收錄教材,教學內容明顯滯后臨床,不利于指導學生臨床實踐。
2教學改革
針灸治療風濕研究論文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常見的風濕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醫學認為RA是由于人體營衛失調,感受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或日久正虛,內生痰濕、瘀血,正邪相搏,使經絡、肌膚、筋骨氣血受阻失于濡養而出現肢體疼痛、腫脹、酸乏、重著、變形,治療有內服藥和外治法。而針灸可減輕局部癥狀,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我院在近幾年中應用針灸治療RA的臨床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在本院專科病房與門診選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RA診斷標準。受試者在18~65歲之間,病級為1~2級,紅細胞沉降率(ESR)≥30mm/1h,符合衛生部制定的抗風濕藥物研究指導原則活動期RA的標準,受試者排除明顯心、肝、肺、腎等的器質性疾病,藥物過敏史和暈針史,孕婦與哺乳婦女不納入試驗。受試者在3個月內未使用過二線藥物。病人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病人的一般情況
組別例數性別平均年齡歲平均病程年病期(例)病級(例)
男女ⅠⅡⅢⅠⅡⅢ
針灸治療頸椎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針灸治療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肩綜合征,主要是由于頸椎骨質的退行性病變所致,刺激或壓迫周圍的神經或血管及其他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綜合病癥,屬于祖國醫學中“項強、眩暈、痹證”范疇,是臨床上中老年人常見的多發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并趨于年輕化。該癥狀復雜,纏綿難愈,它的治療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療法。近年來針灸治療頸椎病的報道很多,均有較好的療效,現將近10年來有關針灸治療頸椎病的文獻分類綜述如下。
1毫針療法
1.1彭氏[1]根據病變部位選用頸2~7夾脊穴。配合風池及患側的肩井、肩髃、曲池等,毫針直刺,針感傳至患側肩前、前臂、手指時立即出針,不留針,全部有效。
1.2董氏[2]單取外關穴,用毫針直刺,并配合患者緩慢旋轉頭頸部,均有效。
1.3陳氏[3]以腕踝針,治療頸椎病患者,進針點在雙腕部上4上5上6(腕部腕橫級上二橫指繞內關與外關一圈處)。
針灸科臨床帶教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目的:探討案例式教學在針灸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在針推康復病區輪科的60名學生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名,試驗組采用案例式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完成學習后采用迷你臨床評價量表(Mini-CEX)和理論考核進行評價,分析教學效果。結果:在Mini-CEX項目中,試驗組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衛教咨詢、組織效能、整體表現等達標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操作評估時間更長,老師反饋時間更短,理論考試成績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案例式教學在針灸科臨床素質培養上比傳統教學更具優越性。
[[關鍵詞]案例式教學;針灸科;針灸技能;臨床帶教;迷你臨床評價量表(Mini-CEX)
針灸科是一個對臨床實操技能及臨床思辨能力要求非常高的科室。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單方面教授知識,雖在此過程或有所互動,但更多的是理論上的探討,學生對知識只是填鴨式地接受;傳統的評價模式為理論考試,考察的更多是理論知識而非臨床能力,這種教學及評估模式難以培養出合格的臨床醫生。而案例式教學在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臨床診治疾病能力上有著突出優點,其采用真實病例,讓學生在特定情景中分析、決策、操作[1-2]。近年來,國外較流行的評估工具為迷你臨床評價量表(Mini-CEX),其具有簡便、可操作性高等特點,對醫生的臨床素質有較全面的評價,是便于應用于臨床的優秀評價工具[3]。本研究將案例式教學融入針灸科的帶教過程中,形成知識、能力、素質培養并重的教學路徑,應用Mini-CEX與理論考試聯合,觀察其教學及評價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2017年8月至針灸科輪科的2014、2015級針灸推拿學專業學生60名,均已完成中醫基礎、專業方向及臨床醫學主干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西醫診斷學、內科學、神經病學等)的學習。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名,其中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22.1±0.5歲,主干課程平均成績為81.5±2.3分;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為22.3±0.4歲,主干課程平均成績為82.6±2.5分。兩組學生性別、年齡、主干課程成績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試驗組采用案例式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學生輪科1個月。1.2.1試驗組。將學生均分為3個小組,由臨床帶教老師選擇學習病種,隨后每組指定1名組長,擔負督促學生完成課前預習的責任。學習前帶教老師先準備病例,即根據大綱對某個專題或章節的要求、教材中重點和難點知識等在針灸科病房選擇典型病例,在上課前2小時向組員下發病例資料,均為在院患者病例;講課時教師先在課堂上簡略講解重點知識,隨后帶領學生前往病房查看患者和相關查體;隨后各小組再以病例為基礎開展討論,組內統一意見后選出代表總結歸納,各組間可以相互補充及質疑;帶教老師則適當啟發和引導學生,對醫患溝通、診療思路等方面進行必要補充;最后帶教老師對病例進行總結,解決疑難問題及共性問題,總結知識點,溫習疾病的基本概念、臨床特點、診療指南及介紹最新研究趨勢,同時對各組的發言進行點評并提出今后的改進要求。1.2.2對照組采取帶教老師單向授課的方式,選擇有一定臨床和教學經驗的教師(高年資主治及副高以上),挑選針推康復病區常見病種進行講課和臨床帶教,并主持討論,輪科期間每周安排1次本科室常見疾病的理論課;課前無授課內容預習,課后也無討論環節,但仍需接觸典型病例,且課中、課后帶教老師仍需解答學生的疑問。1.3觀察指標。1.3.1Mini-CEX測試結束教學后馬上實施,監考教師直接觀察學生的臨床實際操作,主要評測以下7項核心能力:①病史詢問;②體格檢查;③人文關懷;④臨床判斷;⑤衛教咨詢;⑥組織效能;⑦整體表現。為平衡帶教老師評分的標準,確保評分可靠性,以本院針推康復病區系統學習過Mini-CEX的帶教醫師(高年資主治和副高以上職稱醫師)為評分者,每次評分由1~2位醫師參加,提前挑選本院針灸科患者,以符合教學內容的較典型患者為宜,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學生在教師直接觀察下執行醫療行為,包括自我簡介、詢問病史、查體、答疑、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內容,共歷時15min[3]。評分老師按表1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評分,每個項目滿分10分,6分及以上為達標,6分以下為不達標。完成后,教師就學員的表現及時給予評價,并簡要記錄于評分表上(5~10min),且注意統計評估及反饋時間。1.3.2理論測試Mini-CEX測試完成后立即進行,為閉卷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30分、多項選擇題20分、影像讀圖題10分、簡答題20分及病例分析題20分,共計100分,試題內容與輪科期間典型案例密切相關。1.4統計方法。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xˉ±s),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t′檢驗。兩組百分率比較采用Fisherχ2檢驗;均由SPSS22.0醫學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α=0.05。2結果在Mini-CEX項目中,試驗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臨床判斷、衛教咨詢、組織效能、整體表現等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其中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衛教咨詢及組織效能的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操作評估時間更長,而教師對存在問題的反饋時間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理論考試方面,試驗組成績為82.2±3.1分,亦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6±2.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表2。
2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