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與特種醫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6:49: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腫瘤學與特種醫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腫瘤學與特種醫學

中山醫院參觀實習報告

中山醫院參觀實習報告

參觀時間:××年月日

參觀地點:重慶市中山醫院

帶隊老師:王平

月日,星期三,天氣晴好。

下午點分,我們生物醫學工程級全體同學,共名,在學校大門集合完畢。點分,我們在王平老師的帶領下乘車前往本次實習的地點,重慶市中山醫院。

查看全文

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的區別

1、編輯出版單位不同

《總覽》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研制而成,屬于民間性質;而《統計源期刊》由國家科技部委托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質。

2、學科分類原則不同

兩者都采用分學科統計評價指標數據的方法。學科劃分對期刊評價結果影響很大,學科劃分過大,小學科學術性強的期刊會被淹沒;劃分過細,小學科的一般性期刊就會進入核心區。《總覽》基本依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劃分學科,同時考慮學科期刊的數量、期刊性質等多種因素,共設學科類目74個。《統計源期刊》則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學科分類國家標準和《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第4版)》的學科分類原則,同時考慮綜合性期刊情況及各學科期刊數量與學科性質差異,增設了綜合類和理工大學、工業綜合類、管理學類,對農業學科及醫藥衛生類學科作了進一步細分。

3、期刊的來源與范圍不同

《總覽》以52種數據庫或文摘刊物作為評價指標統計源,統計文獻量總計達943萬篇,涉及期刊1.2萬種,通過多指標綜合評價的定量評價方法及定性評價,取各學科專業期刊數量的15%和進入統計的期刊數量的2%,共評選出1798種核心期刊。覆蓋的學科范圍廣泛,包括社會學科(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教育、歷史等)與自然學科(醫藥、農業、工業技術等),但未收錄港、澳、臺及國內出版的英文刊物。

查看全文

重慶市中山醫院參觀實習報告

參觀時間:××年月日

參觀地點:重慶市中山醫院

帶隊老師:王平

月日,星期三,天氣晴好。

下午點分,我們生物醫學工程級全體同學,共名,在學校大門集合完畢。點分,我們在王平老師的帶領下乘車前往本次實習的地點,重慶市中山醫院。

在路途中,王平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本次實習的目的及重點,并且提出了一些參觀實習中需要注意的紀律和要求。

查看全文

安全管理研究論文10篇

第一篇:高壓氧艙質量安全管理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參考資料

1999年的《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4];2004年的《醫用高壓氧艙管理與應用規范》[5];2005年頒布的GB/T12130-2005,《醫用空氣加壓氧艙國家標準》[6];2009年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7],為我科高壓氧艙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奠定了理論基礎。

1.2方法

參照相關標準和法規,結合我科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按照文件規定和要求實施對氧艙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并在運行中不斷完善,持續改進。

查看全文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意見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學校可以不予錄取

1、嚴重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愈,或房室間隔缺損分流量少,動脈導管未閉返流量少,經二級以上醫院專科檢查確定無需手術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壓病。

2、重癥支氣管擴張、哮喘,惡性腫瘤、慢性腎炎、尿毒癥。

3、嚴重的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

4、重癥或難治性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嚴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查看全文

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規定

二、醫師進行執業注冊的類別必須以取得醫師資格的類別為依據。醫師依法取得兩個或兩個類別以上醫師資格的,除以下兩款情況之外,只能選擇一個類別及其中一個相應的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從事執業活動。醫師不得從事執業注冊范圍以外其他專業的執業活動。

在縣及縣級以下醫療機構(主要是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執業的臨床醫師,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確因工作需要,經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考核批準,報設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可申請同一類別至多三個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

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因工作需要,經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公共衛生類醫師資格,可申請增加公共衛生類別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執業的公共衛生醫師因工作需要,經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臨床類醫師資格,可申請增加臨床類別相關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

三、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其執業范圍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在醫療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以婦產科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的,其范圍含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

四、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全科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者,方可申請注冊全科醫學專業作為執業范圍。

五、醫師注冊后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屬于超范圍執業:

查看全文

雜糧產業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現代營養學新理論、新方法的應用,不斷加深著人們對糧油制品調節健康作用的認識深度。雜糧具有藥食同源的特殊作用,現代營養學必將進一步推動雜糧產業的升級和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現代營養學;雜糧;產業發展

目前,我國糧油品質和營養研究已經進入全面普及與深入提高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注營養與健康的趨勢也將進一步增強,營養功能研究及其相關的風險評估將成為糧油及其制品品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現代營養理念引導糧油產品加工和消費,逐步形成以營養需求為導向的現代糧油產業體系,促進生產、消費、營養、健康協調發展,是《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提出的新的指導思想,也是學科發展的新方向。

1我國雜糧產業現狀

1.1雜糧種類。雜糧通常是指除大米、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類作物,又被稱作小雜糧,其特點是小、少、雜[1]。雜糧包括禾谷類雜糧,如大麥、燕麥(莜麥)、小米、蕎麥、高粱、黍子(大黃米、糜子)、藜麥等;雜豆類雜糧,如蠶豆、豌豆、小豆、綠豆、蕓豆、小扁豆、豇豆、鷹嘴豆等[2]。1.2雜糧生產。中國素有“雜糧王國”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雜糧生產和出口大國,如我國谷子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第1位,蠶豆占世界的二分之一,綠豆、小豆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雜糧具有生長期短、相對種植面積少、產量較低、種植地區偏遠特殊等特點。目前,我國的雜糧種植區主要集中在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大小興安嶺等邊遠地區,種植面積近幾年保持在1000多萬ha,占糧食種植總面積的8%左右。其中有11個省區種植面積超35萬ha,內蒙、山西、云南3個省區種植面積超70萬ha。禾谷類和雜豆類的種植比例為2∶1左右。雜糧產量在2000萬t左右,約占糧食總產量的4%。禾谷類和雜豆類產量比為3∶1左右。雜糧年出口量為90萬t左右,約占糧食總出口量的10%,創匯4億美元,占糧食創匯總額的25%左右。因此,雜糧雖然總產量低,但其出口創匯份額卻顯著高于其他大宗糧食,是我國糧食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1-4]。1.3雜糧的健康功效。雜糧具有多種健康功效已成為公認的事實,近年來大量的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雜糧制品不僅提供營養,還具有調節機體代謝、內分泌、免疫等作用,這其實也是中醫藥的理論基礎[4-5]。研究發現小米具有降血壓、防治消化不良等功效[6];燕麥具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防治大腸癌等功能[7];蕎麥能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等[8];大麥可以抑制凝血酶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等[9];在我國綠豆許久以來被人們用來清熱解暑、潤喉止渴、降壓、止瀉等;黑豆具有活血、解毒、利尿、明目等作用;豌豆利小便、解瘡毒、通乳、消腫等[10]。在普遍營養過剩的時期,來源于雜糧的多種健康功能,正是現代糧油制品加工中值得高度重視的領域。1.4雜糧的加工。目前,我國的雜糧加工主要包括:(1)用于煮粥的簡單或初級加工品;(2)傳統風味小吃;(3)以雜糧為原料的釀造食品等[4,11]。此外,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重視,與雜糧相關的一些深加工產品,如雜糧飲品、活性物質提取物、烘焙食品以及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品等,也不斷出現在市場上[12]。但作為著名的雜糧王國,我國還缺少雜糧資源系統深入的基礎研究。由于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雜糧的功能性主要依據藥理性能定性描述,對影響雜糧口感和消化吸收的機理缺乏深入認識,雜糧及其產品的品質評價體系和標準難以建立,這極大限制了雜糧產品的深加工利用和開發。這些問題也是導致雜糧加工產品檔次低、品種和質量不穩定,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足,研發創新不足等問題的最根本原因。

2現代營養學在糧油營養健康領域的應用

查看全文

蒙醫醫院-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科右中旗蒙醫院、蒙醫研究所,以令人信服的蒙醫蒙藥治療及蒙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成功的手術和搶救治療、熱情周到的服務、勇于開拓的精神面貌聞名遐邇,成為我旗醫療戰線上的一枝獨秀。蒙醫院是國家二級乙等醫院。2000年—2004年上半年成為內蒙古民族大學指定實習醫院、旗人壽保險定點醫院,旗財產保險定點醫院、紅十字會會員指定醫院、交通事故無障礙通道、旗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多次被評為旗、盟、自治區衛生、科技先進集體,優秀基層黨組織,2002出席全區民族團結先進表彰大會,2003年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受到盟旗嘉獎。 讓我們隨著蒙醫院發展的步伐,回首過去,展望美好未來。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對于這點蒙醫人有著深刻的理解,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推進,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全面發展,重點突出,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揚其所長,加大蒙醫蒙藥的研制開發力度。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目前我院每年自行生產蒙成藥丸、散、膏、丹、湯5個劑型、120多種、2000公斤投入臨床,自檢自給率達100%。其中投入臨床使用已10多年的蒙藥《尼阿其塔拉哈》《哈屯塔拉哈》治療婦女宮頸糜爛,具有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無痛苦等優點,患者易于接受,總有效率達96.5%。多年來蒙醫院注重民族醫藥,并堅持蒙西醫結合,優劣互補,建設特種專科的辦院之路,針對糖尿病、高血脂癥逐漸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的趨勢,糖尿病專科結合西醫治療方法,深入細致地鉆研蒙醫蒙藥,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蒙藥“喜晶系列”7個品種,廣泛投入使用。它對于糖尿病并發癥具有療效好、價格低等優點,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而治療高脂血癥的純蒙藥制劑“其蘇努通拉嘎”,經過幾年的臨床應用療效顯著,已做為興安盟科研課題,2002年完成科研設計和可行性研究,不久將完成科研開發任務,大批量投入臨床。與此同時,風濕、宮頸糜爛、心腦血管、骨質增生等特色門診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強。

鞏固傳統醫療手段,適時調整建院思路,1995年9月我院(所)做的一例闌尾炎手術,打破了醫院多年無外科業務的歷史,它標志著我院向蒙醫蒙藥為特色、蒙西并重的現代化醫院建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2000年增設口腔、醫保科,2001年增設醫務科,2001年增設眼科、病理科、細菌室,2002年增設肛腸科、預防保健科,2003年增設備科,2004年增設CT室、胃鏡室。如今我院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急診科、五療科、口腔科、肛腸科、骨傷、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12個一級科室;宮頸糜爛、糖尿病、肝病三個重點專科;胃腎、肝、膽、心腦血管、風濕、骨質增生等10個專病門診;手術麻醉、檢驗、放射線、功能檢查、藥劑室、制劑室、供應室、預防保健科、醫保科等9個醫技輔助科室,已成為融科研與醫療為一體的民族醫為特色、蒙西醫結合的新型醫院。為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蒙醫院領導班子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能者上,庸者讓,把專業基礎理論強,業務技術過硬的骨干人員選拔到學科帶頭人的位置上。注重專業人員的培養,每年選派8—10人到省級醫院進修學習,并逐年加大從醫學院、人才交流中心聘請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醫療隊伍中來,完善了人才梯隊建設,促進了醫院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病有專藥的技術格局。蒙醫院內科、蒙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療效好,周期短,有效減少腦血管疾病后遺癥。外科手術從零開始,如今開展了甲狀腺、膽囊切除術、胃大部切除、結腸切除、腸切除術等各種普外手術,骨外科開展四肢骨折及脫位的復位固定術、四肢畸形矯正術、骨股頭壞死、骨髓炎、骨腫瘤等多種疾病的手術,泌尿外科開展腎切除、腎盂切開取石術、前列腺摘除術等手術,婦科開展剖腹產、子宮切除、卵巢囊腫切除手術,效果顯著。而2004年2月外科幕上腫瘤、腦積水手術治療、顱腦外傷、自發性腦出血的手術治療及鉆顱、錐顱的成功實施,填補了我院這一領域的空白。

加強大科室,建設小科室,引進新設備。幾年來蒙醫院把應用高新技術做為提高醫療質量的重要措施來落實,先后投入巨資引進了日本產大型CT機、日本產彩超、日本產奧林帕斯電子胃鏡、意大利產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韓國產多功能B超、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儀、血流變、動態血壓監測儀、日本產島津500毫安電視遙控X光機等高精尖醫療診斷設備。這種大舉措的引進步伐,全旗其它同行業是無法比擬的,隨之醫院的疾病診斷救治能力和診斷準確率大幅度提高。而病理科、細菌室等小科室的建立,對于有效判斷病情和準確選擇治療藥品減少開支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務。

幾年來,蒙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實行病人選擇醫生制度,做到醫患兩相知,執行院長掛牌門診,及時聽取病患呼聲,實行一日清單制度,讓患者明白消費。嚴把藥品質量關,杜絕假藥、劣藥流入臨床,蒙藥制劑從選料、炮制、加工到成品,道道程序層層把關,不合格產品決不出庫出售。為了更好的加強蒙醫藥科研與開發,2004年擬新建制劑樓,下半年將破土動工。同時,我院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服務第一”這一宗旨,強化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端正醫務人員在崗繼續教育,曾在2001年提出“40歲以下人員三年之內提高一個學歷檔次”,2002年提出“40歲以下人員三年之內必須在省級以上醫院進修一年”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全院職工的積極性。目前,27名同志通過不同途徑學習專、本科課程。2003年另有9名同志報考成考,現在我院“學知識,比奉獻”的思想深入人心,“爭做優秀醫務人員”的行為蔚然成風,人才梯隊建設步伐穩步推進。由于平時加強醫務人員“三基訓練”,2000至2003年,在全盟醫療護理評比中連續四年蟬聯第一,用蒙醫人的話說“寧可降低費用,不降低醫護質量”。

2003年9月15日,積極爭取,多方協調,使“科右中旗紅十字會急救中心”在該院落戶,并開通了“96799”急救專線。這一舉措,開創了全區紅十字旗縣急救事業的先河,也結束了該院無急救業務的歷史。急救中心自開通截止2004年7月底,共出動急救車406臺次,接診285人次,轉送診121人次。急救中心以迅速、及時、高效、低耗的急救原則,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贏得了患者、家屬、社會各界的好評。同時,2004年5月經我院向旗紅十字會積極申請加入“紅十字醫院”行列,開拓紅十字醫療服務領域,不斷推進我旗紅十字事業的向前發展。

查看全文

抗菌肽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摘要:抗菌肽一般是由7~100個氨基酸組成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廣譜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寄生蟲、抗原蟲、抑殺腫瘤細胞和調節免疫等多種生物學活性,在水產健康養殖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文章綜述了抗菌肽的生物學活性以及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闡述了國內外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抗菌肽;生物學活性;水產養殖

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AMPs)又叫宿主防御肽(HostDefencePeptide,HDPs),通常是由7~100個氨基酸組成的小分子多肽[1],是生物體天然免疫防御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也是各種生物抵御入侵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3]。抗菌肽具有廣譜抗細菌[4]、抗真菌[5]、抗病毒[6]、抗寄生蟲[7]、抑殺腫瘤細胞[8]和免疫調節[9]等生物學活性。抗菌肽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兩棲動物、魚、植物、昆蟲、棘皮動物、甲殼類動物、真菌和細菌中[10]。據APD抗菌肽數據庫報道(截至2019年11月),已經有3056種天然抗菌肽被鑒定、分離出來,其中來自細菌344種、古細菌5種、原蟲8種、真菌20種、植物352種、動物2327種[11]。抗菌肽與抗生素相比,具有不易產生耐藥性、對宿主毒性最小、廣譜活性、快速殺滅等優點[12-13]。這些特性使抗菌肽被認為是克服抗生素耐藥性的最佳替代者[10],是戰勝細菌的新武器[1]。近年來,抗菌肽及其應用研究已成為醫學、農業、食品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在水產養殖中應用各種抗菌肽,可以提高水產動物的生產性能、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1抗菌肽的生物學活性

研究表明,天然AMPs對革蘭氏陰性和革蘭氏陽性細菌、真菌、病毒和真核寄生蟲具有廣譜活性[14-16]。1.1抗細菌活性。目前,關于抗菌肽的抗菌活性研究最多[17]。多數抗菌肽通過攻擊細胞膜而殺死細菌[18],而一些抗菌肽則通過抑制細胞內途徑如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等來殺死細[19]。例如Mutacin-1140為一種由變形鏈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產生的22個氨基酸肽,他抑制肽聚糖(PGN)的合成。Mutacin-1140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包括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Enterococcus)和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20-21]。另外,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產生的乳酸鏈球菌肽(Nisin),是由34個氨基酸和一些不常見的氨基酸組成,其與細菌膜相互作用并破壞其完整性[22]。李榮榮等[23]研究表明,雞源Fowlicidin-3抗菌肽對致病性大腸桿菌K99、雞白痢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殺作用。王煒等[24]研究發現,天蠶素成熟肽可有效抑制大腸埃希菌株(Escherichiacoli)及多重耐藥菌株的生長,其抑菌效果優于多種抗生素。Wang等[25]研究發現,從蛙類皮膚中提取的抗菌肽Limnochariin-1,對15個菌株,其中革蘭陽性菌4株,革蘭陰性菌11株細菌都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1.2抗真菌活性料研究。抗菌肽不僅具有廣譜抗細菌活性,同時具有較強的抗真菌活性。DeLucca等[26]最初提出了抗菌肽對真菌的作用機制,包括真菌細胞溶解和對真菌細胞壁合成的干擾。天冬氨酸肽(Cathelicidin)類,如SMAP-29、BMAP-27、BMAP-28等通過膜通透性和膜損傷迅速破壞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和新生隱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細胞[27]。但也有證據表明,AMPs還通過其他的作用方式如干擾細胞內發揮其作用[28]。Vylkova等[29]研究發現,人β-防御素2和人β-防御素3對白色念珠菌的破壞,并不引起細胞膜紊亂或溶解,而具有能量依賴性和鹽敏感性。幾丁質是真菌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已被證明能選擇性地結合抗菌肽[30]。Rautenbach等[31]報道,幾種植物衍生AMPs包括Pp-AMP1/2、Tu-AMP1/2和Ac-AFP1/2具有凝集素樣活性,與真菌幾丁質結合強烈,導致細胞內肌動蛋白骨架發生改變。這種幾丁質的分解已被證明危害真菌細胞形態和膜完整性。Wang等[25]研究發現,從蛙類皮膚中提取的抗菌肽Limnochariin-1,不僅對細菌,對3種真菌也具有抗菌活性。1.3抗寄生蟲和原蟲活性。抗寄生蟲肽的分子量相對較小[28]。雖然寄生蟲通常是多細胞的生物,但抗寄生蟲肽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來殺死細胞。Jenssen等[15]報道,抗寄生蟲肽對抗各種寄生蟲,包括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和布氏錐蟲(Trypanosomabrucei)都具有殺滅活性的作用。1.4抗病毒活性。抗病毒肽已被證明能抑制各種包膜RNA和DNA病毒的病毒感染[15]。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是通過直接破壞病毒包膜或間接干擾病毒與目標宿主細胞的結合來介導[28]。硫酸乙酰肝素和在宿主細胞表面帶負電荷的糖胺聚糖分子對單純皰疹病毒(HSV)的黏附起著關鍵作用。如抗病毒的a-螺旋肽乳鐵蛋白通過與肝素分子結合和阻止病毒-受體相互作用來干擾HSV的侵入[32]。哺乳動物α-和β-防御素,它們對包膜病毒和非包膜病毒都有抗病毒作用[33]。1.5抗癌活性。由于抗菌肽對細菌和癌細胞的作用機制相似,一些兩親性a螺旋AMPs具有抗癌特性。Lu等[34]研究發現,從果蠅中分離的抗菌肽SK84可以特異性地抑制人多種癌細胞系(白血病THP-1、肝癌HepG2和乳腺癌MCF-7細胞)的增殖,而無溶血活性。抗菌肽通過與特定細胞表面糖蛋白的親和力而對癌細胞具有選擇性的殺傷作用[35]。研究表明,Sapecin作為一種含有KLK基序的陽離子抗菌肽,與宿主細胞膜上帶負電荷的唾液酸殘基發生相互作用[36]。Deslouches等[37]研究發現,MAGIIN-2及其類似物對造血細胞和實體腫瘤細胞顯示出快速和選擇性的細胞毒性活性(12mg/mL)。相反,其對正常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活性不明顯,即使在高達200mg/mL。抗菌肽的抗菌、抗癌活性的相關因素及其分子機制之間的確切關系尚不清楚[38]。1.6免疫調節活性。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抗菌肽通過與其抗菌活性無關的機制保護宿主免受細菌的侵害。抗菌肽是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的效應分子,具有促炎和抗炎反應、趨化活性和對適應性免疫的直接作用[39-41]。Shan等[42]報道乳鐵蛋白促進外周血和脾淋巴細胞增殖,有效提高斷奶仔豬血清IgG、IgA、IgM和IL-2水平。Ren等[43]發現,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由豬防御素和蒼蠅抗菌肽組成的復合抗菌肽,可顯著增加T細胞數量、增強外周血T細胞增殖、降低脾細胞凋亡率,表明抗菌肽能明顯改善斷奶仔豬細胞免疫功能。在肉雞中,兔圓小囊抗菌肽和豬源抗菌肽分別顯著改善腸黏膜免疫[44-45]。此外,豬源抗菌肽還可顯著增加特定無病原雞腸道分泌性IgA的表達。這有力支持了豬抗菌肽可增強腸黏膜免疫的假設[46]。

2抗菌肽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查看全文

前進中的蒙醫醫院[醫院介紹]

前進中的蒙醫醫院

科右中旗蒙醫院、蒙醫研究所,以令人信服的蒙醫蒙藥治療及蒙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成功的手術和搶救治療、熱情周到的服務、勇于開拓的精神面貌聞名遐邇,成為我旗醫療戰線上的一枝獨秀。蒙醫院是國家二級乙等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指定實習醫院、旗人壽保險定點醫院,旗財產保險定點醫院、紅十字會會員指定醫院、交通事故無障礙通道、旗醫療保險定點醫院。1995年以來,多次被評為旗、盟、自治區衛生、科技先進集體,優秀基層黨組織,2003年防治“非典”工作中受到盟旗嘉獎、出席全區族團結先進表彰大會。

創建于1973年的蒙醫院,經過三十余年的洗練,醫院發展不斷壯大,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由70年代初設備簡陋、人才匱乏的小院發展成為今天擁有職工130人、固定資產700萬元的現代化綜合型醫院。讓我們隨著蒙醫院發展的步伐,回首過去,展望美好未來。

1995年,旗委、旗政府在蒙醫院進行的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對于蒙醫院的發展和創新注入了無窮的活力。這支“不畏艱辛、勇于創新”的隊伍,不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為民族醫藥的發展不斷探索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對于這點蒙醫人有著深刻的理解,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推進,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全面發展,重點突出,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揚其所長,加大蒙醫蒙藥的研制開發力度。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目前這個醫院每年自行生產蒙成藥丸、散、膏、丹、湯5個劑型、120多種、2000公斤投入臨床,自檢自給率達100%。其中投入臨床使用已10多年的蒙藥《尼阿其塔拉哈》《哈屯塔拉哈》治療婦女宮頸糜爛,具有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無痛苦等優點,患者易于接受,總有效率達96.5%。多年來蒙醫院注重民族醫藥,并堅持蒙西醫結合,優劣互補,建設特種專科的辦院之路,針對糖尿病、高血脂癥逐漸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的趨勢,1998年旗蒙醫院同河北省石家莊市糖尿病醫院結為協作醫院,成立糖尿病專科,他們結合西醫治療方法,深入細致地鉆研蒙醫蒙藥,經過科研人員一年的試驗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蒙藥“喜晶系列”7個品種,99年投入使用。它對于糖尿病并發癥具有療效好、價格低等優點,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而治療高脂血癥的純蒙藥制劑“其蘇努通拉嘎”,經過幾年的臨床應用療效顯著,已做為興安盟科研課題,完成科研設計和可行性研究,不久將完成科研開發任務,大批量投入臨床。與此同時,風濕、宮頸糜爛、心腦血管、骨質增生等特色門診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強。

鞏固傳統醫療手段,適時調整建院思路,1995年9月該院所做的一例闌尾炎手術,打破了這個醫院多年無外科業務的歷史,它標志著該院向蒙醫蒙藥為特色、蒙西并重的現代化醫院建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如今這個醫院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急診科、五療科、口腔科、肛腸科、骨傷、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12個科室;宮頸糜爛、糖尿病、肝病三個重點專科;胃腎、肝、膽、心腦血管、風濕、骨質增生等10個專病門診;檢驗、放射線、功能檢查等5個醫技科室;藥劑室、預防保健科等5個輔助科室,已成為融科研與醫療為一體的民族醫為特色、蒙西醫結合的新型醫院。為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蒙醫院領導班子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能者上,庸者讓,把專業基礎理論強,業務技術過硬的骨干人員選拔到學科帶頭人的位置上。注重專業人員的培養,每年選派8—10人到省級醫院進修學習,并逐年加大從醫學院、人才交流中心聘請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醫療隊伍中來,完善了人才梯隊建設,促進了醫院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病有專藥的技術格局。蒙醫院內科、蒙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療效好,周期短,有效減少腦血管疾病后遺癥。外科手術從零開始,如今開展了甲狀腺、膽囊切除術、胃大部切除、結腸切除、腸切除術等各種普外手術,骨外科開展四肢骨折及脫位的復位固定術、四肢畸形矯正術、骨股頭壞死、骨髓炎、骨腫瘤等多種疾病的手術,泌尿外科開展腎切除、腎盂切開取石術、前列腺摘除術等手術,婦科開展剖腹產、子宮切除、卵巢囊腫切除手術,效果顯著。而2004年2月外科幕上腫瘤、腦積水手術治療、顱腦外傷、自發性腦出血的手術治療及鉆顱、錐顱的成功實施,填補了我院這一領域的空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