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描述教案

時間:2022-03-15 11:00:00

導語:運動的描述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動的描述教案

第一節運動的描述

素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機械運動的概念;

(2)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定參照物;

(3)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1)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了;

(2)在觀察現象、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

1、機械運動的概念

2、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教學難點

1、參照物的概念

2、認識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3、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

教學過程

一、運動的世界

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體驗到我們生活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我們就生活在運動的世界里。

對于這些現象,我們能否用一句話加以概括?

結論:宇宙中一切物體都在運動。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

二、機械運動

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下面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對前面所舉的例子中物體運動的共同特征進行歸納。用科學的語言對這些運動進行描述。

問題:1、在同學們眼里,球場上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

1、運動的物體有什么特點?靜止的物體有什么特點?

在物理學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前面所舉例子中物體運動的共同特征是運動時,它們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它們進行的是機械運動。

三、參照物

1、問題:小明在路邊看見路上汽車飛快的從他面前駛過,車上的司機看乘客覺得他不動,看小明,卻覺得小明在身后運動。司機為什么會這樣感覺呢?

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乘坐在公共汽車上時,看路邊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覺得它們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車的乘客都覺得他們沒有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要描述物體的運動,要確定一個標準,與這個標準比較,描述物體怎樣運動。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人們把它叫做參照物。

2、學生自己舉例描述某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看看各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

3、讓學生做下面的實驗:把課本平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個筆盒,推動課本使它沿桌面緩緩移動,讓學生思考問題:

(1)選取課桌作標準,筆盒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運動)

(2)選取課本作標準,筆盒、課桌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筆盒是靜止的,課桌是運動的)

(3)選取筆盒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課桌是運動的,課本是靜止的)

討論:描述物體的是運動和靜止,與所選擇的參照物有關。參照物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時,結論也不一樣。

由以上討論我們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為了方便,我們常用地面作參照物。

4、讓學生閱讀課文第27頁第四自然段,然后討論為什么會產生“錯覺”。

(產生錯覺的原因是以行駛的火車作為參照物,觀察者所乘坐的火車與作為參照物的火車的位置關系隨作為參照物的火車的行駛而發生變化,覺得觀察者所乘坐的火車發生了運動。)

5、讓學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問題:

(1)行人看路上行駛的汽車,通常是以路面或路邊不動的建筑物為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汽車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所以觀察者就覺得汽車在運動;

(2)車上的司機看乘客覺得他不動,是以汽車為參照物,乘客相對于汽車,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因此覺得乘客不動。

(3)在行駛的汽車上看路邊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觀察者往往習慣于以汽車為參照物,相對于汽車,路邊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與汽車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觀察者就覺得行人和自行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6、讓學生看課本第21頁圖11.1—3。

問題: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的卡車和聯合收割機以什么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以什么為參照物,卡車或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為什么?

討論:以田野或(地面)為參照物它們都在運動,卡車和聯合收割機相對于以田野或(地面)的位置關系不斷變化;卡車以聯合收割機、聯合收割機以卡車為參照物它們是相對靜止的,它們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時相對位置關系不發生變化。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的物體以它們中任何一個為參照物,則另一個相對靜止。

7、讓學生看課文第22頁圖11.1—4。想想,圖中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各個物體是在運動還是靜止?

討論交流:宇航員在艙外工作時,宇航員相對于航天飛機和航天飛機相對于宇航員(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是靜止的,以地球為參照物,宇航員是運動的;加油機向戰斗機加油時,加油機相對于戰斗機和戰斗機相對于加油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是靜止的,戰斗機和加油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乘坐觀景電梯向外觀看時,乘客隨電梯升降,電梯上升時與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離增大,以電梯為參照物,覺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下降;電梯下降時與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離減小,以電梯為參照物,覺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上升。

四、知識應用

1、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有一次,一個楚國人坐船過江,船到江心時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愛的寶劍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幫他撈劍,可是這個楚國人不慌不忙,把掉劍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說:“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說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請船夫從他刻了記號的船邊下水,替他打撈寶劍。

問船夫可能找到劍嗎?從物理的角度解釋為什么?

(船夫不可能找到劍。這個楚國人選定的船作參照物,行駛的船相對于劍是運動的。)

2、行車,順風時有時會感覺到無風;有時雖然沒有風,但騎在摩托車上卻感覺到風很大。

(風是空氣的流動形成的。騎自行車時,順風時若車速與風速相同,則騎車人與流動的空氣保持相對靜止,會感覺到無風;摩托車行駛時騎在車上的人與空氣相對運動,而且摩托車行駛很快,所以覺得風很大。)

達標自查

1、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上空某處,這是以為參照物,如果以太陽為參照物,這顆衛星是(填“運動”或“靜止”)的。

2、有關參照物的說法正確的()

A、運動的物不能做參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做參照物

C、任何物體都可以作參照物D、研究某一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定參照物

3、古代有人用詩詞來描寫運動的相對性:“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是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钡谝痪涫沁x為參照物的,第二句是選為參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觀光電梯上升時,看見地面上的物體均離他而支,這是以作為參照物。

5、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法國飛行員在2000m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只小昆蟲在游動,他順手抓過來一看,竟然是一顆子彈,你認為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彈是靜止在空中的

B、子彈前進的方向與飛機飛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彈運動得很慢

C、子彈飛行的方向與飛機相同,并且子彈運動的速度與飛機一樣

D、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6、兩只輪船沿河岸順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選擇的參照物為()

A、甲船B、乙船C、一定運動D、都有可能

7、甲物體以乙物體為參照物是靜止的,甲物體以丙物體為參照物是運動的,那么以丙物體為參照物的乙物體是()

A、可能運動B、可能靜止C、一定運動D、都有可能

能力提高

8、在美國電影<<生死時速>>中,一輛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上發現被恐怖分子安裝了炸彈,只要車速低于50km/h炸彈就會自動爆炸,如何將車上的乘客安全撤離汽車,談談你的方法,并與看過電影的同學交流。

9、小明隨爸爸坐飛機旅游,當飛機準備降落時,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動,系好安全帶。小明系好安全帶,心里卻在想:我坐在這兒真的沒動嗎?如果沒動,我怎么會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幫小明解釋一下嗎?

10、我們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要選擇參照物,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中在其他時候也經常要選擇參照物,你能舉出兩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