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測量物理教案

時間:2022-04-07 08:44:00

導語:長度測量物理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長度測量物理教案

教具準備

學生用硬紙做成的圓錐體、乒乓球、直尺、三角板、五分硬幣、棉線、圓柱體形鉛筆,每人各一套。

教師圓錐體、球、三角板、直尺、輪子、印好一條無規則曲線線段的紙、金屬絲(后二件發給學生,人手一張和一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教師你的大姆指尖到小指尖的最大距離是多大?先自測,后請你用毫米刻度尺實際測量一下。

學生目測、實際測量、進行匯報。

(有較多同學目測與實際測量相差較大。或不能讀出目測值。進行討論分析后教師表揚目測水平高的同學并糾正讀數:若用厘米為單位,應讀出小數下二位數值;若用毫米做單位,應讀出小數下一位數值)。

教師用你測出的大姆指尖到小指尖的距離測課桌的寬度,再用刻度尺直接測量課桌寬進行比較。

學生實際操作。進行討論。得出用刻度尺直接測量準確。

(復習達到培養學生的目測能力、記住大姆指尖到小指尖的距離、用刻度尺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力、記錄讀數的能力)

二、引入新課

教師拿出預先印好一條無規則曲線的紙問:這條曲線如何測量?同學們準備好的錐體的高、乒乓球的直徑、這根金屬絲的直徑(很細)又如何測量呢?讓我們在這堂課中學習、解決。

(讓學生稍議論一下后,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二、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三、新課講述

1.曲線長度的測量(板書)

教師拿出剛才印好一條曲線的紙問同學:這條曲線能直接用刻度尺來測量嗎?

學生不能。

教師那么誰能想辦法測出這條曲線的長度?

學生可以用一條棉線沿曲線放過去,在棉線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點,然后把棉線放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長度,就是這條曲線的長度。

(學生往往忘掉講在棉線上標出起點和終點,讓大家討論、完整)。

把紙發下去(或預先發好),讓學生實際測量,讀出數值。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糾正讀數記錄中的錯誤。

教師這條曲線比較短,我們容易想辦法進行測量,那么操場跑道一圈的長度我們又怎樣測量?

討論片刻。教師引導同學看課本13頁第二節的第三段后拿出輪子,請同學敘述測量方法。

(沒有看書時,有的同學會說,先用刻度尺測出一步的長度,然后用走路的方法在跑道上走,記住步數n。則跑道的長就是一步的讀數乘以步數n。教師應該肯定這種測量方法,進行表揚,同時指出這種方法不夠準確)

教師歸納,這種方法是一種“化曲為直”的測量方法。(板書)

2.圓錐體高的測量(板書)

教師拿出錐體問同學:錐體的高是否可以用測量一條曲線的長度的辦法來進行測量呢?(學生肯定說不能)。我們可以用直尺和三角板配合的辦法來測量。請你用這兩個測量工具測一下你制作的圓錐體的高。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二人小聲討論,進行測量。

教師巡視,不斷指出錯誤測量方法,讓幾組學生分別匯報測量錐體高的方法,指出正確的測量應如課本第十四頁圖1-8那樣,并且在講臺上演示。(讓學生注意直尺為什么放在桌子邊進行測量)

(學生測量中往往出現:①三角板與直尺的位置與課本第十四頁圖1-8所示的位置相反放置,教師要指出,這樣放置不容易使直尺水平,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②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放在錐體的頂端,進行測量,犯與①一樣的問題。③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沒有完全與直尺重合。④測量中沒有注意直尺的零刻度)。

3.微小量的測量(板書)

教師如果我們測量的物體很小或很薄、很細。如物理課本的一頁紙的厚度、漆包線的直徑。而測量的工具也只有刻度尺,那么又如何測出它們的厚度和直徑呢?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看課本第十四頁最后一段,指出,用毫米刻度尺測不出一張紙的厚度,也測不出二張紙厚度,但是能測出一百張紙的厚度,而一張紙的厚度只要把測出的厚度除以總張數就可以知道了,這種測量稱累計法測量法。然后讓學生測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并且提出,在累計法測量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①與課本內的紙厚度不一樣的不能測進去。如課本的面、底、彩圖紙。②張數最好湊成容易計算的數。③每頁都要壓緊。

學生實際測量,教師巡視,指出測量中的錯誤。如看刻度時視線與刻度尺要垂直;刻度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不能斜放等,為下一節課伏筆。(因為在微小量測量過程中容易暴露這幾方面的錯誤測量)

教師歸納,這是一個“化薄為厚”的累計測量法。(板書)

四、鞏固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看黑板一起歸納: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化曲為直”的曲線長度測量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組合對錐體高進行測量。“化薄為厚”的累計法對微小量進行了測量。同時對認真測量的同學進行表揚。號召同學們學習他們積極思考,認真進行科學測量的學習態度,調動同學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五、目標達成實際測量題

1.用五分硬幣和毫米刻度尺測量剛發下的那張紙上的曲線。

(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條曲線的長度,是曲線測量的反饋題)。

2.用毫米刻度尺和直角三角形測量乒乓球的直徑、圓形鉛筆的直徑。

(用相同測量工具測量不同的物體的直徑,是錐體高測量的反饋題)。

3.用一支圓柱形的鉛筆和刻度尺測量金屬絲的直徑。

(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不同物體的微小長度,是測量微小量的反饋題)。

通過測量,學生對前二個反饋題,做得較好,而第三個反饋題,開始時有不少同學無法著手測量,通過討論,引導,也能較好完成,但是有的同學繞線時,一圈圈不能緊壓,教師要指出為什么一圈圈要壓緊。

六、布置作業

1.思考題:

①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進行正確測量?

今天的測量中你做得怎么樣?

②誤差與錯誤有什么區別?

③誤差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④怎樣可以減小誤差?

2.課本第14頁練(1)、(3)做在練習本上,(4)要求同學去實際測量,下節課匯報討論。(指定一個籃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