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案:《觀舞記》
時間:2022-09-27 02:38:00
導語:初中語文教案:《觀舞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設計:
1、感悟本文從語言形式到表現內容上對舞蹈藝術優美生動的描寫2、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鑒外國文化3、收集古今詩中描寫歌舞的精彩句子
教學內容:
本文作者用詩一樣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輪美奐的印度舞蹈藝術,反映了作者對舞蹈藝術的體驗和感悟。在教學中,著重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并積累文中優美語言,進而能模仿文中語言進行寫作練習。
教學思路:
學生剛學過《安塞腰鼓》,通過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豪放粗獷的安塞腰鼓充滿了陽剛之美,而《觀舞記》表現了一種陰柔之美,兩種藝術的不同風格特征,兩文作者并沒有直接告訴讀者,而是通過語言的描寫讓讀者領悟到的,所以教學本文時應重點抓住讓學生學習感悟并理解本文對舞蹈藝術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進而能進行片斷仿寫練習進行教學1、播放一段印度舞蹈影片,讓學生對舞蹈有一個感性認識,感受印度舞蹈的藝術美,激發學生學習欲望。2、強調學生間的研究合作與探討,讓學生在互助合作中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作用。3、強調朗讀教學,通過范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教學課文,如掃清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研讀課文等可以借助朗讀課文來教學。4、事先讓學生收集有關描寫舞蹈的精彩詩句,即讓學生學會收集、整理資料;課堂上,師生共同展示收集的資料,并對其進行恰當的評析,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5、最后再觀看電影舞蹈,進行仿寫練習。總之,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擴大學生學習的課堂,盡可能地鼓勵學生開闊視野,接觸和了解舞蹈等藝術形式,豐富學生文化素養,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并感悟課文對舞蹈藝術優美生動地語言描寫。難點: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靈活地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作文片斷仿寫練習,即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更著重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訓練。
教學對象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初中語文學習,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不陌生,但仍需培養、鞏固?!队^舞記》一文的作者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巧妙地將舞蹈藝術這一視覺形象轉化為了語言形象,寫得很美。而這些對于對藝術欣賞水平有限的學生來說,簡單讀完此文,并不能感受到語言和藝術的美,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抓住朗讀、修辭手法等進行教學,即要用合理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聯想、想象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感受,進而達到培養并鞏固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工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影片舞蹈的剪輯。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情境渲染:通過影片舞蹈片斷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感受到印度舞蹈藝術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2、分層遞進:由淺入深,由整體初步感知到逐層深入學習、討論、感悟課文精彩片斷。3、朗讀:采用范讀、齊讀、表演朗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課文優美的語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4、仿寫:讓學生搜集古今詩歌資料,并在學習本課的基礎上進行作文片段練習。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我們剛剛走過那粗獷豪邁的黃土高原,同學們對那熱情奔放的安塞腰鼓是否還記憶猶新?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看看它是否會使同學們再次怦然心動?首先請大家看一段舞蹈影片,思考兩個問題
下面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舞蹈影片
思考兩個問題:
1、這是哪國舞蹈(印度)2、用語言描述舞蹈內容同學們對舞蹈的內容描述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作家冰心是怎樣描述她所觀看的印度舞蹈的。首先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脽羝故旧肿x音,對學生進行指正。強調漢語拼音書寫的規范性和生字的書寫,重點強調難寫和易錯字的字形,書寫要正確,讀音要準確。如:“顰、蹙、粲”等字的字形,“嗔、叱咤”等字的讀音,都要引起注意。
生字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兩個問題。(初讀課文)1、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2、找出文中集中描寫舞蹈內容的段落同學們認為印度文化藝術優美,卡拉瑪姐妹舞跳得好,是為什么?對,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文章中集中描寫姐妹倆舞蹈段落是從哪到哪?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13-17自然段,思考:根據提示,請對姐姐的舞蹈(13-17節)從“光艷、曼舞、神韻”三個方面在文中進行勾畫。(再讀課文)(1)自讀課文13-17自然段,提要求:一、推薦代表比賽朗讀,仔細聽,注意他們的讀音是否準確,停頓是否恰當,感情如何?大家來評論,誰讀得好?請大家舉手表決.我贊成多數人的意見,施建超同學讀得好.朗讀不僅要發音準確,讀得流利,而且要做到停頓恰當,語速有快慢之分,感情充分.(指導朗讀、范讀)(2)教師就“光艷”內容進行示范性勾劃,指導學生學會抓關鍵語句在作者眼中,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請用文中詞語回答。(教會學生在原文中尋找答案)請大家將課文13自然段齊讀一遍。大家看看,哪些是寫卡拉瑪姐妹的內容?我們是否把這些句子全選上?提示:內容是選對了,大家先看看“光艷”這個詞的意思?再想想哪些內容突出了“光艷”一詞的意思。對,那我們應選哪幾句?同學們請注意,在選關鍵句的基礎上,還要學會抓關鍵的詞,請看老師選的內容。(見板書)
2、本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教師點撥提示,最后總結比喻、排比作用,如下:1、比喻、排比2、作用1)、形象生動地寫出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2)、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像,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享受。幻燈片放映,展示古今詩中描寫歌舞的精彩句子。(指導學生利用學過的修辭語法知識進行賞析)
摘錄優美詩句
枯桑老柏寒颼颼,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枊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唐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縱橫桃李枝,淡蕩春風吹。
美人歌白苧,萬恨在蛾眉。
-唐武云衡《贈歌人》
仙仙徐動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
佳人舉袖耀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
狀似明月泛云河,體如輕風動流波。
-南朝宋劉鑠《白纻曲》
給烏蘭諾娃艾青
——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
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人體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是勞動創造的結晶。小結:不論描寫哪種藝術形式,如果要將視覺形象恰當地轉化為語言形象,讓讀者通過讀,通過想象、聯想來感受這種藝術形式的藝術美,那就必須先讓讀者感受到你文章中的語言美,而這語言美不可缺少的一個條件,就是要能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再次播放再影片,激起學生仿寫欲望。
仿寫
再看舞蹈表演,恰當運用學過的知識,展開想像和聯想,仿照課文進行描寫觀看影片,分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生1:這段舞蹈很美。生2:這段舞蹈舞姿優美,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埲齻€學生上臺給生字注音學生檢查,齊讀生1:讀這篇課文,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印度文化藝術的優美和悠久。生2:我覺得卡拉瑪姐妹的舞跳得真好。生1:作者寫得好。生2:對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描寫得十分精彩。生明確:13-17自然段分小組讀課文,學生推薦代表比賽朗讀并進行評比生1:李倩同學讀得好,發音準確,讀得流利生2:施建超同學讀得好,他不僅發音準確,讀得流利,而且十分有感情齊讀課文13-17自然段飛動的美生齊讀課文13自然段明確:從“真是光艷的一閃!”到最后。不,應該從“深深地低頭合掌”開始到末句。討論明確:“光彩照人,鮮艷、艷麗”。生明確:從“她亮出”句至末。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找出:“曼舞”“神韻”的內容小組學習.討論,代表發言生1:“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用比喻描寫了舞蹈的節奏。生2: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用排比、比喻修辭描寫了卡拉瑪姐妹的各種舞姿。……學生朗讀自己收集的詩句生1: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劉禹錫·唐生2: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題臨安邸》林升·宋生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水調歌頭》蘇軾·宋齊讀教師收集的詩句賞析:生1:這些詩中有比喻句,如:《白纻曲》中“狀似明月泛云河,體如輕風動流波”,用比喻形象生動地描寫了舞姿的優美。生2:“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人體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用比喻句形象生動地描寫了舞姿的輕柔和優美?!瓕W生寫作、評論教師總結板書:
飛動的“美”
光艷:秀麗的面龐能說出萬千種話的一對長眉一雙眼睛曼舞: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細步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神韻: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婉轉的嬌羞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咤風云的盛怒輕柔點額托臂畫眼描眉表演細膩妥帖的梳妝挺身屹立,按箭引弓聽得見錚錚的弦響.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