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止體現你的風度(1)
時間:2022-07-26 04:17:00
導語:舉止體現你的風度(1)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匯報》曾有一篇報道,題目是《一口痰“吐掉”一項合作》。說某醫療器械廠與外商達成了引進“大輸液管”生產線的協議,第二天就要簽字了。可當這個廠的廠長陪同外商參觀車間的時候,習慣性地向墻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這一幕讓外商徹夜難眠,他讓翻譯給那位廠長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個廠長的衛生習慣可以反映一個工廠的管理素質。況且,我們今后要生產的是用來治病的輸液皮管。貴國有句諺語:人命關天!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一項已基本談成的項目,就這樣被“吐”了。
舉止在心理學上稱為“形體語言”,是指人的肢體動作,是一種動態中的美,包括手勢、坐姿、站姿、走姿等,是風度的具體體現。在某種意義上,絕不亞于口頭語言所發揮的作用。
一.手勢禮儀
不同手勢,表達不同的含意。在運用手勢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是注意區域性差異
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由于文化習俗的不同,手勢的含意也有很多差別,甚至同一手勢表達的涵義也不相同。所以,只有了解手勢表達的含義,才不至于無事生非。
掌心向下的招手動作,中國表示招呼別人過來,美國是叫狗過來。
翹起大拇指,一般都表示順利或夸獎別人。但也有很多例外,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表示要搭車,在德國表示數字“1”,在日本表示“5”,在澳大利亞就表示罵人“他媽的”。與別人談話時將拇指翹起來反向指向第三者,即以拇指指腹的反面指向除交談對象外的另一人,是對第三者的嘲諷。
OK手勢。拇指、食指相接成環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OK手勢源于美國,在美國表示“同意”、“順利”、“很好”的意思;而法國表示“零”或“毫無價值”;在日本是表示“錢”;在泰國它表示“沒問題”,在巴西是表示粗俗下流。
V形手勢。這種手勢是二戰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首先使用的,是表示“勝利”。如果掌心向內,就變成罵人的手勢了。
舉手致意。它也叫揮手致意。用來向他人表示問候、致敬、感謝。當你看見熟悉的人,又無暇分身的時候,就舉手致意,可以立即消除對方的被冷落感。要掌心向外,面對對方,指尖朝向上方。千萬不要忘記伸開手掌。
與人握手。在見面之初、告別之際、慰問他人、表示感激、略表歉意等時候,往往要握手。一是要注意先后順序。握手時,雙方伸出手來的標準的先后順序應為“尊者在先”。即地位高者先伸手,地位低者后伸手。如果是服務人員通常不要主動伸手和服務對象相握。握手時,一般握上3到5秒鐘就行了。應該用右手和人相握。
雙手抱頭。很多人喜歡用單手或雙手抱在腦后,這一體態的本意,也是放松。在別人面前特別是給人服務的時候這么做的話,就給人一種目中無人的感覺。
擺弄手指。反復擺弄自己的手指,要么活動關節,要么捻響,要么攥著拳頭,往往會給人一種無聊的感覺。
手插口袋。在工作中,通常不允許把一只手或雙手插在口袋里的。這種表現,會讓人覺得你在工作上不盡力,忙里偷閑。
二是手勢宜少不宜多
多余的手勢,會給人留下裝腔作勢、缺乏涵養的感覺。
三是要避免出現的手勢
在交際活動時,有些手勢會讓人反感,嚴重影響形象。比如當眾搔頭皮、掏耳朵、摳鼻子、咬指甲、手指在桌上亂寫亂畫等。
二.坐姿
優雅的坐姿傳遞著自信、友好、熱情的信息,同時也顯示出高雅莊重的良好風范。
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不雅坐法,比如兩腿叉開,腿在地上抖個不停,而且腿還蹺得很高,讓人實在不敢恭維。
女士應在站立的姿態上,后腿能夠碰到椅子,輕輕坐下來,兩個膝蓋一定要并起來,腿可以放中間或放兩邊。
如果想蹺腿,兩腿需是合并的,假如穿的裙子較短時一定要小心蓋住。特別是一些經常走動工作或要上高臺坐下的女士,都不適合穿太短的裙子,并且不能兩腿分開。男士坐的時候膝部可以分開一點,但不要超過肩寬,也不能兩腿叉開,半躺在椅子里。
1.入座時的基本要求
1)在別人之后入座。出于禮貌,和客人一起入座或同時入座時,要分清尊卑,先請對方入座,自己不要搶先入座。
2)從座位左側入座。如果條件允許,在就坐時最好從座椅的左側接近它。這樣做,是一種禮貌,而且也容易就坐。
3)向周圍的人致意。就坐時,如果附近坐著熟人,應該主動打招呼。即使不認識,也應該先點點頭。在公共場合。要想坐在別人身旁,還必須征得對方的允許。還要放輕動作,不要使座椅亂響。
4)以背部接近座椅。在別人面前就坐,最好背對著自己的座椅,這樣就不至于背對著對方。得體的做法是:先側身走近座椅,背對著站立,右腿后退一點,以小腿確認一下座椅的位置,然后隨勢坐下。必要時,用一只手扶著座椅的把手。